1 ) 成人版的海底總動員
The Aquatic Life of Steve Zissou 是Wes Anderson的招牌電影。之后的《狐貍爸爸》和《大吉嶺號》都沒有此片那么經典。此話可以從電影從里至外傳遞著一股專注的神經質,因迷失方向而散發(fā)的疏離感,以及一群非主流人群的孤獨感來印證。以至于在看電影前半部分的時候,身為觀眾的自己時不時就會擺出Bill Murphy那招牌式的狀態(tài), 陀著背,凸著肚子,穿著睡衣,面無表情,好像才可以和電影內外相稱。(可參見“Lost in Translation”封面海報,雖然那不是Wes Anderson的電影)。不過如果因此就下結論認為Wes電影是以頹廢和迷失為主調,不免太過草率。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長年與海洋打交道的遲暮“英雄”冒險家,在合作多年的搭檔犧牲后,如何破釜沉舟地試圖再造傳奇。然后傳奇總帶著過去式的時態(tài),若要執(zhí)著地一味抓住它,必然會拒絕承認現(xiàn)在,以為青春不會老去,以為人生是一場玩不厭而沒有終止的游戲,而最終落得荒謬的下場。不過因為這是Wes Anderson的電影,即使看似盲目地執(zhí)著,即使生活已趨荒謬和殘敗,即使面前的夢想看似危險而渺茫,他總能在一片荒蕪后依然溫情地給與一片粉紅色的希望,讓你的肩上因為愛而帶著希望和力量。
Wes的電影從來就和尋找這個大主題有關,而其中一支重要的支線就是尋親。尋親這個主題總是重復的在Wes電影中不斷出現(xiàn)?!短觳乓患摇分蠫wyneth Paltrow 14歲出走的尋找親生父母;《大吉嶺號》里面尋母的三兄弟;以及此片Ned的Steve之間30年后重建的父子情。家庭關系在Wes電影中總是支離破碎的,人人都呈現(xiàn)出一種被遺棄被剩下的孤獨感,但正是這個支離破碎的狀態(tài)給了所有人尋找的理由。尋找主題下的另一大支線是找回曾經的自己,比如《了不起的狐貍爸爸》里面尋找內心里面那披狼的狐貍爸爸,以及此片的主人公,Steve Zissou。
成套Z開頭的制服、旗幟,標志性的紅色帽子,量身定制的Speedo以及Adidas特別贊助的復古跑鞋都說明了, Steve一度是海洋紀錄片的傳奇人物。擁有一個效力多年的團隊,結果兩次婚,花心在外,外遇無數(shù)。只是近年來,拍片質量日益下降,合作27年的首席潛水師又因意外而犧牲,投資方也紛紛撤資,已然面臨中年危機的他,突然又跑來一個30歲大的兒子。原本根據(jù)他那種行事風格,應該會要立即撇清關系才是正常邏輯,可是他卻把兒子接到了家中,并且邀請他融入自己的團隊。飛行員Ned,報著從小對于父親的崇拜,一脈相乘的對于海洋生物的熱愛,甚至和父親一樣都是制服控,投入到了Belafonte,一同投入到從來沒有聽說過的“Jaguar Fish”的尋找中。就這樣兩條線合并在一起,在看似都有點不和邏輯的劇情安排下將故事慢慢拉開。
人物角色方面,在一艘充滿男人,唯一的女劇務還是Lesbian的船上,(題外話:在一個充滿男人的船上,女劇務好像只能是Lesbian,船里才能相安無事,海盜電臺里面的也是這樣的配置。)自然需要一些真正的女性角色才能平衡,此次邀請的編外美女是Cate Blanchet,她用真身懷孕這樣的造型出場令人眼前一亮。
Cate扮演的Jane,不僅帶著懷孕的身體,還帶著一口英國口音以及同樣迷失的心理狀態(tài),看似堅強地她坐了4個小時的夜船來到小島,自費跟著團隊采訪封面故事。很快在她身上就可以發(fā)現(xiàn)Ned父母的合體。她和Ned的母親一樣將要成為一個單身媽媽,卻和Steve一樣一下子無法接受自己有了孩子的事實。不過同樣她也深深喜歡自己的孩子,總是無意識的摸著自己的肚子,為孩子念故事,還總是克服著想要罵出的臟話。因此雖然很老套,但也很自然的,她同時被父子二人看上,為影片增添了很多戲碼。
電影前一個小時的情節(jié)其實是比較平淡的,不過Wes Anderson一貫豐富幽默的對白、獨特的攝影風格,充滿亮點的細節(jié)和Wes班底豐滿的表演卻是從頭貫穿至尾的。所有前一個小時埋下的伏筆,居然都可以在后一個小時找到相對應的回答,即使布景和人的內心戲都無比凌亂也無法掩蓋這實在太過工整的劇情設計。
電影從海盜上船搶劫開始逐漸走向高潮,發(fā)現(xiàn)Ned被打暈險些被當作人質劫走的Steve再現(xiàn)片子最前出現(xiàn)的Crazy Eyes,一人打退所有海盜。不過雖然如此他還是遺失了所有的錢財,并且船上所有的實習生都準備棄船另謀出路,無奈的他只能投奔 Anjelica 扮演的“錢夫人”Eleanor。
“Anjelica Huston”是Wes軍營中鐵打不換的女演員,是和Bill Murray以及Owen Wilson一樣的御用組合成員。多年來盡管Steve沒有好好的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深愛海洋的她也一直支持Steve的冒險,甚至包容他有個30歲兒子的事實。只是當發(fā)現(xiàn)Steve逐漸迷失自己,一頭熱的載進可能有人再度犧牲的復仇之旅中,她便選擇了離開。求“錢夫人”幫忙無果的Steve ,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并首次親口承認,或許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冒險。灰頭土臉地回到船上和Ned大吵,切入口自然是兒子睡了他曾經動過念頭的女人。
這里整段長鏡頭非常精彩。兩個人從船上唯一的女人Jane的房間一路吵一路穿過一件又一件房間,見到一個又一個船員,鏡頭自下往上跟至船頂?shù)募装?。初次之外整段爭吵都是父子間不同性格的集中表現(xiàn)。Zissou表現(xiàn)出一個自我為中心而感情淡泊的老江湖,他依舊想要占年輕女孩的便宜,心里想得都是如何讓紀錄片好看,“Intern”就是沒有名字的勞動力,“兒子”也只是一個角色,就是為了增添看點而并非想要在親情上面多花力氣,甚至還想在如何打架這件事情上都倚老賣老的給兒子上一課;而Ned卻一直表現(xiàn)出正直、真誠的特質,積極而充滿希望,即便是從來就是知道Steve其實一直知道他的存在卻裝聾作啞,也不惜拿出所有的遺產來支持他的夢想。(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船上處處可見的Z字轉向90度就是Ned的首字母N,Ned或許就是另一個角度的Steve,這或許也是他們父子二人最隱晦又顯而易見的連接。)
爭吵聲最終在Anjelica的一聲“誰幫我付一下水上出租的”叫喊中停下。Anjelica的回歸似乎標志著傳奇的回歸和希望的來臨。就像Wes Anderson自己說的,她的出現(xiàn)總是為電影注入一股氣場。她不僅帶回了錢還帶回了營救人質的計劃。Steve也終于公開承認,你就是Zissou的背后靈魂。
成功營救后,看似越來越趨向成功的情節(jié),卻逃不開最初的主題,要尋找的主角“Jaguar Shark”遲遲未現(xiàn)。而就在Steve因為設備破爛完全準備放棄的時候,Ned挺身而出,提出用飛機來追蹤鯊魚的蹤跡。
Steve此時終于拿出一直保留著的Ned寫給自己的信,表明了其實心里一直就有對于這個兒子的惦記,而此舉如同回光返照的效用一樣,數(shù)秒鐘后Ned便因為飛機爆炸而意外去世,本片至此推向最終的高潮。 影片此時的配樂再現(xiàn)Wes對于音樂和畫面的絕佳領悟力,一首The Zombies, The way I feel inside,唱出了Steve內心所有的遺憾和愧疚。
在親密的合作伙伴和兒子都因為這條神秘的“Jaguar Fish”去世之后,它才終于出場。在所有人的陪伴下,Steve終于再現(xiàn)當年船長的英勇,親自駕駛著潛水艇深入海底。這里要提一句的就是本面的布景設計,海底生物和海底被營造成像外星球那樣瑰麗、神秘而魔幻。“金錢豹鯊魚”也終于在一群粉紅色的小魚的開道下緩緩出現(xiàn),巨大的身形,金錢豹一樣的圖案,美麗而危險。
影片最后,當所有人的手都搭在Steve肩上給與他安慰和支持的時候,Steve卻摸向了Jane的肚子,聰明犀利的Jane摸著肚子說,12年后,他就要11歲半了。這個未出生的嬰兒顯然是代表著Ned,12歲,他第一次和父親主動聯(lián)系的年紀。最終,電影中的紀錄片在Ned和Steve做著Zissou的招牌動作下結束,Steve在畫外音中把此片獻給自己的兒子,Ned。
看似殘破卻充滿希望是Wes Anderson一貫的調調,從無論如何都不會脫下的紅色帽子,斷了一只腿還奔跑如風的Cordy,到最后獨自坐在紅毯上的Steve把戒指傳給Klause的小外甥以及最終把小男孩騎在頭頂,都在宣告著,水中的探險生活還將進行。
由于要寫影評,于是把電影翻來覆去有看了幾遍,包括一些幕后的采訪。說幾句和劇情無關的,對于Wes Anderson人的印象。他面容消瘦,略長的頭發(fā),細長的手指,天生擁有一副文藝而富有藝術感的外表;在片場他永遠都是襯衫,絨線衫加尼西裝的學院派打扮,以及每一幕完畢都會感謝演員,那彬彬有禮的談吐,不急不緩的態(tài)度,太讓人喜歡。
2 ) The Life Aquatic水中生活里的David Bowie。
David Bowie的加成很受用。片中黑人小哥用不知道哪國語言(看片尾的說明應該是葡萄牙語)改編了好多David Bowie的歌,彈唱插進故事里面,特別舒服。作為一個大寶粉看完最想做的事就是把每首對應的歌曲找出來。翻了網(wǎng)易云和蝦米貌似OST里也沒有詳細記錄每份的(可能因為有幾處實在是特別短)。于是自己又走了兩遍,找到了部分出處。有遺漏的歡迎補充。
9'38" Ziggy Stardust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1972 黑人小哥第一次彈唱
12'28" Life on Mars ? 《Hunky Dory》1971 這里是船長和兒子初次相遇時用的大寶原聲。
14‘52“ Changes 《Hunky Dory》1971 這段特別短聽了好幾遍,唱了一句,對應原來歌里面 Ch-ch-Changes 那句歌詞。
19’12“ Rebel Rebel 《Diamond Dogs》1974 這首黑人小哥改的特舒服,比較溫柔。
32‘23“ Lady Stardust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1972 這段也特別短,大概彈了幾秒的前奏,但Lady Stardust的前奏辨識度比較高。
40’32“ Rock 'N' Roll Suicide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58‘42“ Space Oddity 《Space Oddity》1969 這里很有意思,原來歌里面有火箭倒數(shù),小哥還是用的英文唱出了倒數(shù),然后數(shù)完海盜隨即登船。
1:03'45" Search and Destroy 這里比爾莫瑞單挑海盜的時候用了IGGY的歌,很燃。當然畢竟大家都知道IGGY和大寶有故事。
1:23'53" Life on Mars ? 《Hunky Dory》1971 這次用了小哥翻唱版的Life on mars。
1:41‘25“ When I live my dream 《David Bowie》1967 大寶的首專,Ned遺體告別之后小哥唱的,略帶傷感。
1:51'35" Queen Bitch 《Hunky Dory》1971 這里先是用的大寶原版,然后用了黑人小哥彈唱版結尾,韋斯安德森是大寶真粉呀!
3 ) 船長和科考船原型
影片中科考船的外型和整體設備都參考了卡里普索號。
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了潛水艇,做了夢幻化的改造。
船長的造型參考了原船船長庫斯托,考慮到圓形小紅帽的話。
并且這位雅克·庫斯托也親自充當過電影制片人,介紹他的探險經歷。所拍攝的《深海的靜謐》獲得過戛納金棕櫚獎,1964年,《沒有陽光的世界》又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圖片來源于《從海底到太空圖解著名運載工具》
4 ) 誰是韋斯安德森?
8/10
《水中生活》是我最喜歡的韋斯安德森作品,勝過《布達佩斯大飯店》。
我認為韋斯安德森在這部作品里展現(xiàn)了他迄今為止具備的一切優(yōu)點:色彩、構圖、鏡頭、定格動畫、平面動畫、怪胎、插科打諢、人文關懷。沒有哪部作品比《水中生活》更適合來了解韋斯安德森。
而在這個基礎上韋斯安德森少見地穩(wěn)住了故事節(jié)奏,賦予故事一條所謂的主線,給主要人物相對完整的成長曲線。韋斯安德森終于會講故事了。
但這就是全部嗎?
誰是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的目的是講故事,還是吸引眼球呢?這里面恐怕有誤會。
在《水中生活》以及他所有的作品中,故事是麥格芬,風格同樣是麥格芬。韋斯安德森每一次都只想給你呈現(xiàn)一件事情——憂傷,一種明媚的憂傷,一種快樂的憂傷,一種樂觀的悲觀主義。
就像青年領導人草率地墜河而死,報社編輯隨報紙走完一生;就像茨維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古斯塔夫先生被草率處決,歐洲的優(yōu)雅一去不返;就像在雨林草草結婚卻堅定無比的少男少女;就像船長兩次的得而復失,巨大的罪魁禍首斑紋鯊在潛艇旁游弋;就像處理完父親葬禮卻仍舊過不好自己生活的三兄弟;就像經歷混亂無序注定一地雞毛的一大家子;就像經歷過一場荒誕至極的人生起伏的文藝青年;就像永遠想不清楚人生意義的三個二貨;就像被惡棍叔叔心臟移植拯救的新市長侄子;就像荒原里的那匹狼。
越是明媚,越是憂傷,越寫實,越人性純良,越童話,越弱肉強食。
這或許就是韋斯安德森真實的一面,他可以是個風雨中的大人,也可以是個陽光下的孩子。
或許我們都是。
——寫在看完韋斯安德森全部作品之后,草草書寫,有待完善
5 ) 玩耍著的電影
我覺得是個有趣和機靈的電影,但不夠好。
導演總是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里面好多的點都非常好玩,可有力量的只是最后的結尾那個斑點鯊出現(xiàn)的時候,前面都是胡扯。這感覺就像是某種脫口秀,先是各種扯淡,帶著笑料、葷段子、限制級的扯淡,到最后抖出一個煽情的包袱。
在結尾出現(xiàn)那條熒光斑點鯊之前,所有人都覺得船長是個自以為是的騙子。雖然他打海盜為他挽回些分數(shù),但直到最后那個震撼大鯊魚的出現(xiàn),才讓人發(fā)現(xiàn)他的所有缺點都是值得原諒的。
導演看起來酷愛黃色,幾乎他的所有電影都是這種有點懷舊的黃色調。
他的鏡頭也充滿趣味,感覺的里面混雜著漫畫的風格。只是他更多的讓攝影機可以運動,配合他演員的那些調度。這視覺風格特點太明顯了,估計一旦模仿瞬間被識破。還有他酷愛的突然升格!這是從港片里學的嗎??兩個速度剪在一起還真的很有效果。
挺喜歡他玩耍的心態(tài)……很有啟發(fā),尤其是鉆牛角尖的時候。
6 ) Definitely worth 5 stars
Why I get 5 starts for this movie? Because this's Wes Anderson.
When you've done with his movie, feeling so good but didn't know why. That was supposed to be a movie from WA(kind of funny that Woody Allen also the same abbreviation).
Maybe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I like WA's movie was the ending. Every character was always finding something, but mostly don't have a traditional happy ending.
Jane was looking for her idol in her childhood. She found it, but he was too old for her.
Ned was looking for the love of father. Steve always pretended he didn't care. But after a period of time, Ned figured it out that Steve knew he well since he was born. Steve even keep the letter from Ned long time ago. When Steve show it to Ned, the accident happened. Ned got what he wanted but lost his life.
哈哈!哈哈!時不時蹦出來的冷幽默!但感覺劇情方面有點像《狐貍爸爸》:父子關系,夫妻關系,少年愛情,各色人物,營救計劃,放棄復仇,善用炸藥。
很喜歡海海人生這個名字。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不能稱極好又總是不壞,艷麗顏色神奇人生,冷幽默的細節(jié)和有風情的音樂,因為演員面孔總是熟悉,就像看到了老朋友,很親切。比爾默瑞最后想哭的樣子還是讓我微微動心了。
這個電影太嗲了!
父子尋鯊記。開始有段船中隔間介紹的長鏡頭(之后1h18m45s還有一段1分多鐘隔間長鏡頭)跟之后《穿越大吉嶺》中百態(tài)人生列車隔間蒙太奇如出一轍,當然,還有一貫的家族(族)主題。巴西音樂家(那個拿吉它的黑人)Seu Jorge唱了葡萄牙語版life on mars以及其它David Bowie葡萄牙片。
Odd Wes Movie、失重感、童真味、偽記錄、美洲鯊、紅線帽隊服、嗜好房間剖面、Songs by David Bowie ?Life on mars
不是最好的韋斯?安德森,卻是最韋斯?安德森的韋斯?安德森,那些他常用的技倆這里面都有了,時隔一年后終于下決心補完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說是懷念中伴著遺憾了??傆腥私o韋斯標喜劇的標簽,可他的作品里卻常常有一種孩童般的憂傷,你會因為這些憂傷過于輕飄飄而忽視它們么?其實這種輕快掩藏的是另一種沉重吧。無論多么成熟,我們或許都沒法真正理解自己,迷茫著、磕磕絆絆著,我們終究都是個孩子。
不知是影片節(jié)奏有問題還是自己的狀態(tài)出了問題,就是感覺整部看下來都不知道到底講了些什么,盡管小包袱還是一如既往地密集;鮑爺?shù)脑头加玫煤苜?;配樂果然還是Mark Mothersbaugh做的啊,這次太Devo了暴露身份了哈哈~
韋生早就預見了《菲利普船長》
這是一幫有夢想和有愛的人呀。韋斯安德森無疑是個手工制品愛好者,能把少年(11歲半)的愛好保持到現(xiàn)在。影片漫畫式的不靠譜氣質下描述的是中年危機和父子關系,這種中產階級式的主題被呈現(xiàn)為有點間離式的電影化方式——造夢,某種程度上這才是極致和作者氣質。
還是具有韋斯·安德森獨特氣質的作者電影,一如他所有電影一樣在連續(xù)不斷的冷幽默中探討著親情與愛情,可這部的結構實在是太散碎了,看得人犯悶;不過那水中探險的定格動畫在這本來就荒誕的片子里看著還真協(xié)調,一看字幕這部分是亨利·塞利克負責制作的,哈。
幾部片子看下來,首先是N多的冷幽默。尤其是比爾墨菲,兩人也快黃金搭檔了。大量經典音樂的引用。情節(jié)相對松散。關注親情友情。不過他的片大多四星水準,不好不壞的。
好棒,Wes Anderson這部滿足了幻想/設計/情懷的各種指標,我覺得是比較上乘的一部。船里的一個個小艙太贊,三條腿的狗,大蟒蛇,還有那條神奇的大鯊魚,意象滿分。
愛極了那個半剖面的船,有桑拿室、圖書館、剪輯室、引擎室、廚房、客廳、潛望廳,就如同一個濃縮的人生一般。依舊是安德森那股子怪里怪氣、笑又笑不出聲、哭又哭不出來的微妙氣氛,但是越看越愛。大抵很多時候的心情以及生活就是如此吧!
連威廉達福都賣著命演如此低智商的角色,就知道維斯安德森的魅力有多大了。他的片子都跟童話一樣,單純的角色,冷幽默的臺詞,最關鍵的是絢麗多彩的顏色!(這還是他投資最大的一部片呢,大概是因為那些槍戰(zhàn)?)最后大家一起坐在潛艇里看鯨魚真是暖暖的。原聲大贊!
安德森式的【老人與?!?,永遠與困厄、與失意、與危機斗爭;Bill Murray 簡直是招牌;12歲是我喜愛的年齡。
The.Life.Aquatic.with.Steve.Zissou.2004.HDRip.XviD-BMDRU
好看的喜劇不一定就是讓你笑得掀天花板的那種。那只彈吉它唱歌的黑人小哥,好想把他裝到籠子里吊起來養(yǎng)在家里噢。
好可愛哇·····最愛一家人各各是怪咖的故事了··················
3.5 如果大銀幕觀影也許會甘心給四星。wes的片分可愛有趣而已/不只可愛有趣,做到前者就已經秒殺大部分電影了。
i don't like wes anderson. i adore him. for dreaming the dreams we used to have when we were young, but afraid to dream when we grow up....p.s. cate blanchett's so cuuuuuuuuu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