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俗人勿擾
在村上春樹的某一部小說里看過這樣的故事(很可能是挪威的森林,實在不記得了).是兩個女孩討論心目中100%男友的故事...
"我心目中的男友啊,如果我要吃草莓蛋糕,他就馬上買了,買來了我又不想吃了,又要吃巧克力的蛋糕了,他馬上又買了來了,然后我就象這樣,把蛋糕從陽臺仍出去,看他那絕望的表情.對他說:我會愛你一輩子.""那不是太殘酷了嗎?不會有人這樣做的吧?""也許吧....但是.我就是這樣想的."
但實在的事,就這樣發(fā)生了,要感謝鹽田明彥,雖然他不是因為這個而拍了這部電影.
"我口渴了,想喝可樂."
"好."
"要姜汁無酒精飲料."
"......"
看著拄著拐艱難走著的拓也.我想,那是虛假的嗎?那是絕對的吧...因為他的初衷.
"人們把心理上的殘酷性和肉體上的施虐狂混雜在一起了.這兩者的關(guān)系并不是那么簡單."
"在肉體上的施虐狂里,絲毫沒有心術(shù)不良的成分........"
"受虐狂不是把使他痛苦的對象當(dāng)作情人,而是希望他是某種可怕的絕對正義的具體體現(xiàn)者,施虐狂也是把自己所折磨的對象看作不是自己折磨的,而是被某種絕對的正義的苛刻命令所折磨,這樣他才感到愉悅.........同時,人不可能通過愛欲得到絕對的惡.如果施虐狂的罪行裝成惡,那一定是帶上了虛榮心的假面具." -------三島評論<惡魔般的女人>
拓也是絕對愛紗月的,他只是不知道方法而已,或者說,他掌握了絕對正確的方法而已.他寧愿去看,去聽,去嘗,去感受,從側(cè)面去知道一切,紗月太遙遠(yuǎn)了,即使明明知道他們是可以在一起的,他也不能容忍自己對她做出任何殘忍的事來.在紗月眼里,這一切卻扭曲了,成了變態(tài)的事.可能,原本也確實是變態(tài)的事.但那是變態(tài)嗎?
什么是變態(tài)呢!!!
比起隨便就去玷污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隨便去接近,去傷害,不記后果的任由我心的去做任何事,和一個一心想著他人.只是不知道方法的迷途羔羊來比,哪個是變態(tài)呢?植松在渺小的拓也面前顯的那么渺小,就是這樣的原因.
最后紗月臉上的傷,讓我知道她已經(jīng)明白了自己的,拓也的全部感受,接近死的邊緣的他們不會被任何東西束縛了,知道了真正的愛的意義.
"等你腿傷好了,我們?nèi)ズ┌?...有蟲咬我."
看著拓也呵護(hù)的眼神,我又一次謝謝鹽田明彥,如果是另外一個人,或許這一切都被破壞了吧,不成樣子了吧.
鹽田明彥就是善于抓住那一點點的憂傷,雖然是畸戀,但卻沒有絲毫的做作,沒有任何的扭曲.只把人真正的感觀上的知覺的東西體現(xiàn)出來.
顧小白曾說:“這是一對原生質(zhì)的男孩女孩,他們可以一起分享煙花瀑布,可以理解對方的心理取向。煙花和內(nèi)衣其實并無分別,多么純真,多么可愛?!?br> 或許吧,簡單就是美.思維形式也是一樣.
<月光的吟>
2 ) 亂評
我想,我又可以找到一個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不同之處了。人的反射弧如此復(fù)雜,對一個事物可以有幾次跳躍性的聯(lián)想。啊,我要說的是片中的戀物情節(jié)??吹酵蹬牡恼掌恢灰m子,一卷羞恥的錄音帶,所獲得滿足感遠(yuǎn)遠(yuǎn)高于真正獲得實體。所以開頭的那段劍道的較量的評論是,不能離得太遠(yuǎn),也不能離得太近,這便是曖昧吧。
其實,男主角還是值得同情的。想要了解一個人,愛一個人,就要對其一切感興趣,即使是對方如何折磨自己的事實,即使是對方在自己心靈上留下的疤痕,連帶對方的仇恨,一同去愛。最后大家都做出了妥協(xié),一個憎恨著另一個的付出的愛,一個愛著另一個的施加的恨。虐戀也許不只是肉體的,靈魂的虐戀或許更佳唯美呢~
3 ) 缺乏自信的男孩和純潔無暇的女孩,并沒有SM和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部電影我找了好幾個月了,最后終于還是讓我找到了。網(wǎng)絡(luò)上的描述大致是這樣:極端變態(tài)的青春,扭曲的男孩女孩,虐待的快感,畸形的愛情、SM等。我真的很想罵寫這些P話的人,睜眼說瞎話,不怕天打雷劈出門遭車撞嗎?
本片讓我想起了金基德的《悲夢》,還有我的初戀。巧合的是片中的有些橋段和我本人在初戀時的部分心理和行為一致,所以在看得時候我?guī)缀蹙桶炎约旱哪承┰庥鎏琢诉M(jìn)去。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可以說是感動感動在感動。
不可置否的是,男孩高的戀物癖、戀足癖和低聲下氣確實有些扭曲,但是這些事情的源頭是什么呢?是愛,足以毀滅整個世界的愛。
女孩美女帥氣、英姿勃發(fā),讓資質(zhì)外表平庸的男孩望而生怯,讓后與日俱增的愛卻如是噬骨的毒藥,追中一發(fā)不可收拾。一切褪去,男孩的生活中只剩下了愛,如同寄生蟲一般。女孩是男孩的所有,男孩從身體上、精神上都不再屬于自己。
然而純潔的女孩因為年幼,無法理解這種凌駕于人性和道德之上的愛,一邊被愛狠狠地灼燒,一邊始終無法擺脫社會教育的道德準(zhǔn)則。于是她放棄了思考,而選擇了逃避,以自懲和懲罰男孩的方式來探討愛。
在痛苦的煎熬中,男孩女孩看似越走越遠(yuǎn),其實心卻越來越近,在苦難和愛恨交纏的折磨下,在瀑布之下,兩顆心終于融合在一起。
4 ) 兩日月光低語
分兩天看完了《月光低語》(Moonlight Whispers),不是片子本身的艱深,只是由于最近真是難得可以集中精神的完整時間。
我能理解片中的主角——那個連日本女孩都認(rèn)為是“變態(tài)”的男孩,那是極端自閉下情感宣泄的一種途徑,內(nèi)斂得讓人同情。如果不是女孩的隨意和自負(fù),這種愛的方式不會傷害到任何人,一個連“我喜歡”都難于啟齒的羞澀男孩,就不允許保留些許自我的隱秘?!相反,那個女孩的心理畸形倒是盡顯無余:先是投懷送抱,后又翻看男孩的隱私,以至于最后瘋狂地施虐絲毫不顧忌男孩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變態(tài)??!
故事的結(jié)局提示我們,女孩所做的一切恰恰是在證明她的愚蠢,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淡淡的憂郁,暖暖的潮濕,凄凄的愛,陪我度過碌碌的兩日。
5 ) 變態(tài)只是手段
只看到青春比只看到變態(tài)強(qiáng)點
變態(tài)在這電影里就是寓言的手法
誰沒在迷失愛情的時候成為倉皇的犬
而且電影的日本文化詮釋得多到位
電影可以用另外一部電影名來評論:
愛情是狗娘!
6 ) 當(dāng)你的巴掌摑在我的臉頰,我遲鈍的生活為之一振
不一定驢驢犬舌人形美之臆想:
http://buyidinglvlv.blogcn.com 當(dāng)你的巴掌摑在我的臉頰,我遲鈍的生活為之一振
文/不一定驢驢
鹽田明彥改編自漫畫的成名作《月光的吟》,儼然《癡人之愛》的現(xiàn)代青春版,恐怕是日本二十世紀(jì)最變態(tài)最過分的青春電影了。然而,當(dāng)我仍在落伍地、小心翼翼地倚借“人與狗”的精神分析法思忖躑躅時,國內(nèi)觀眾的一致頷首贊許反應(yīng)大出我所料。連著名的顧小白都難掩心頭喜愛之情,他陶醉而睿智地說:“……煙花和內(nèi)衣其實并無分別,多么純真,多么可愛。”
所謂性錯亂、性變態(tài),其實就是一種人性的明目張膽,倘使變態(tài)的變態(tài)藉口很充分的話,絕對不是不可理喻的,絕不是讓人嫌惡的。
《月吟》縱然招搖著齷齪的表象,但是與此共生共寄的,則是純潔無暇的美。丑與美、齷齪與純潔的相互扶植和沖撞,才構(gòu)筑了作品的藝術(shù)生命力。才是無堅不摧的美之方程式。就算它逾越了觀者倫欲的心理承受底線又如何吶?因為本質(zhì)里是美的,一切都得到了原宥和涅槃。
請允許我明目張膽地繕改片中的一句對白,借以傳達(dá)故事理念--當(dāng)你的巴掌摑在我的臉頰,我遲鈍的生活為之一振。
中學(xué)生拓也和紗月本是一對快樂的小情侶。然而,他想作她的狗,她喜歡看著他痛苦。于是,這對小冤孽開始了異樣的戀愛……
拓也走著紗月走過的路,拓也呼吸紗月呼吸過空氣,他偷她的襪子放到嘴里咂摸,偷聽她小便時的窸窣音符,他愿意為她做一切;紗月當(dāng)著學(xué)長的面羞辱拓也,她讓他舔凈她的鞋面,她命令他縱身瀑布,她摧殘他,折磨他,羞辱他,耍弄他……他是戀襪癖,他是自瀆狂;她乖戾,她殘忍。
如果這不是一個青春的故事,如果主人公是個齷齪的大叔,我們可以相視一笑,那么我們有理由不屑一顧??墒?,他們還只是孩子啊。
主人公拓也,這個本該充分享受溫煦陽光的17歲少年,過早地孕生了靈魂的畸形罪孽。那青春的純潔軀殼,寄居著陰翳的生靈,那本為最美麗雋永的初戀,竟滋生了最污穢丑陋的變態(tài)。仿如天堂和地獄的兩極世界就這樣彼此纏綿著。
“我喜歡看著你痛苦。”她對他說。
溫泉旅行,紗月當(dāng)著學(xué)長的面使拓也蒙羞。她童年記憶里對瀑布的死亡恐懼,為拓也象征性的自戕提供了可能和勇氣。她讓他死,因為她愛他。
拓也義無反顧地跳下了瀑布,遍體鱗傷。他虛擬的死亡,堅定了她履行這個異樣戀愛的決心。在醫(yī)院里,紗月繼續(xù)蹂躪拓也,他們樂享其中。接下來的生活,彼此都很快樂。
愛情的本質(zhì),可理解成雙方彼此間的一種過分關(guān)注和在意。盡管常識中促成這種“在意”的手段多來自無微不至的愛惜和體貼。然而,與前者相反的憎恨和傷害,也未必不可以促使這種在意(愛情)的誕生。紗月和拓也,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不正是恰到好處嗎?(節(jié)選自拙文《女性上位·sadomasochism·幽玄·羅曼蒂克》)
影片資料:
《月光的吟》(Moonlight Whispers)導(dǎo)演:鹽田明彥,1999年
純愛什麼的其實最邪惡了。當(dāng)一個因愛而變態(tài)的變態(tài)觸發(fā)了另一個變態(tài)的變態(tài),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變態(tài),真是很變態(tài)。
只能說,男主對女主的抖m變態(tài)心理,就像我對一個從初中開始一直喜歡很久的女生,從心理到行為都高度重合,于是看這片的時候真的感覺好羞恥、好丟人(這是可以說的嗎?)。單純這部電影來看,對男生的心理描寫很細(xì)膩,但女生的形象真的是立不起來,那么復(fù)雜的行為動機(jī),卻看不到內(nèi)部心理的活動邏輯,太欠缺說服力了。鏡頭除了最后一幕也比較平庸。最后想吐槽鹽田明彥的音樂品味,《金絲雀》和這部,選的片尾曲和電影風(fēng)格完全不搭。
雖然我知道我不會有這樣的異類青春,但是虐戀變態(tài)的極致就是純摯的感人,所以,跳出自身的心理局限,我很欣賞akihiko shiota最后恰如月吟的溫暖琴聲,這樣的愛很殘酷吧
最愛的愛情片!沒有之一!
【命運之人】真的tie了這部電影耶 =_= 并且女主的扮演者名叫つぐみ噢つぐみ!囧 這絕對不是巧合?。呈迥汶y道迷戀S向女友 ==)女主米粒,橫顏有小葵的影子~這么SM的愛情偶接受不能 囧 海報的畫面就是故事的結(jié)局。話說扮演男主的水橋研二是《秒速五厘米》男主的CV!OVO
有的時候不得不承認(rèn)日本文化有其“變態(tài)”的地方,但這樣的“變態(tài)”又有其現(xiàn)實意義。我們誰人心理不變態(tài),病癥輕重而已。我都懷疑導(dǎo)演是女王控,哈哈。
1.相愛相殺吧,更何況是初戀的17歲少男、少女,17歲的男孩子完全被荷爾蒙控制,他所期待的愛情和他能夠給予的愛情跟17歲少女期待的初戀能一樣嗎?也正因為都是第一次吧,才出現(xiàn)女孩子不依不饒的報復(fù),因為男孩子破壞了她對戀愛的美好想象,而男孩子也心甘情愿的接受受虐的角色。
對抗的隱喻始終存在,出現(xiàn)在影片的兩段式結(jié)構(gòu),還是影片開場的劍道對決。在《月吟》的前半部分,每當(dāng)影片由純愛急轉(zhuǎn)直下為S/M時,后者就會出現(xiàn),劍道服提供了一個純粹的,無性別(泛男性化)的面孔—目光,而兩人手中之劍如同兩只菲勒斯,而在另外一個兩人格斗游戲?qū)?zhàn)的畫面中,出現(xiàn)在電視屏幕中的也是兩個男性角色。鹽田明彥首先呈現(xiàn)了某種男性的凝視,然后在后半部分將其摧毀,在生成—奴隸,生成—動物中重新受造為一個客體,這兩段將情感的強(qiáng)度轉(zhuǎn)化為目光交戰(zhàn)的場域,并將彼此賦予了雌雄同體的狀態(tài)。
密室禁閉系列表示M是可以調(diào)教出來,月吟告訴人們S也是可以培養(yǎng)出來,只是愛得多深才愿意為他手執(zhí)鞭子,畸戀終是旁人讀不懂的一曲辛酸
其實蠻好也很完整,不過這篇已經(jīng)沒再進(jìn)步的可能,所以只能給5分
我完全無法理解這樣變態(tài)的深情
欲望被隱藏在了片中的水里:尿液,雨水,汗水,瀑布。最后兩人一同受傷暗示了兩人必須互相傷害才可活著,兩人早已是共同體。而他們約定了去看?!@些水最終回歸大海,平靜又虛無的和解。但是大海的景色觀眾無從得知,也無法想象他們再次回到“正常的青春”下玩耍的光景。最后想說的是,喜國雅彥的這個漫畫原作,讓我無法不去想押見修造《惡之華》對此救贖主題的延伸。
其實算了一個較為厭惡的片,但卻給我深深的感觸.對于自己,更堅強(qiáng),就不會象那少女那樣...汗..自己一個..
戀愛應(yīng)該像劍道一樣,兩人的距離太近不行,太遠(yuǎn)也不行,一定要找到合適的位置。日本人把情感稱之為羈絆,實在太現(xiàn)實了。
男孩的心思女孩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阿布明白
三星半。能把小清新+SM合為一體的,也就日本了……
虐與被虐是愛的游戲的一種,這種絕對的服從或絕對的施暴確能讓人上隱,控制與被控制都是控制控
誰他媽歸類為恐怖片的啊~!
影片開頭講了內(nèi)向的高中生拓也與他暗戀的女生紗月確定關(guān)系的純愛,可沒幾分鐘故事就變了味道。紗月:我想要和一個很爺們的男朋友開始一段尋常美好的戀愛,沒想到愛上的是條意淫偷窺又戀腳的狗。拓也:不好意思,我只想做你的狗。然后就是一系列的糾纏與折磨,羞辱責(zé)備、勾引拒絕、隱忍嫉妒。二人在愛恨的極端之下,人性煎熬之中開始了變態(tài),最終磨合成了施虐與受虐的情感關(guān)系。一個在愛中做了最真實的自己最純粹的狗,一個因為愛接受了對方是條狗??此剖峭匾卜畔伦饑?yán),故事在二人的折磨與受折磨中拷問人性,從純愛走向變態(tài),實則看著紗月從失望憤怒恨意、糾結(jié)折磨糾纏到改變、接受,這一切像是月下悠然響起的一曲凄涼之歌。愛,總有一方要犧牲更多。
做我男朋友,不,我做你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