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什么好怕的?”
即將30歲的主人公內(nèi)心默念著,隨后重重倒地。
擁有漂亮的臉蛋、完美的工作、穩(wěn)定的男友,和已然步入正軌的大都市生活。表面上,別人覺得你真的很不錯,內(nèi)心里的焦慮恐慌卻在無時不刻的蠢蠢欲動,似乎就等在某一天,開始爆發(fā);
長相普通、事業(yè)平平、未曾嘗過戀愛之果,還意外患上了乳腺癌??瓷先ビ斜瘧K色彩的女孩,依舊樂觀通達,準備在自己人生分岔口之時,趕去實現(xiàn)兒時夢想。
改編自彭秀慧執(zhí)導(dǎo)同名舞臺劇的電影《29+1》,就將鏡頭對準了兩位狀態(tài)相異的“奔三”女性,在千篇一律的快節(jié)奏環(huán)境當(dāng)中,展現(xiàn)她們定格在29與30這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暫停人生。
漂亮女孩林若君的焦慮,來自于她“幸運的流逝”。
原本擁有一切的完美女孩,不知從何時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與父母產(chǎn)生交流溝壑,與身邊朋友逐漸疏遠,與男友貌合神離;不知從何時開始,發(fā)現(xiàn)每件事情都盡十分努力,也未必能夠通通做好;不知從何時開始,在有條不紊的工作與生活中,感受到了壓力與疲憊。
“何時”。她的無力感、失落和反差,促使其跌落的節(jié)點,恰恰在于時間的推移。
年久失修才曉得是壞了。順風(fēng)順水時候不會在意,等到不再那么游刃有余,那些細碎的磕絆便會突然壘成一座大山,全面化的撲倒而來。
說起來,30歲也不算大,但只有在這個略帶“刺眼”的數(shù)字之上,人們才會停下腳步,整理那些堆積已久了的疑問與迷茫。
影片設(shè)問一個接一個如綿針突刺,“這么開心做什么?”“回憶過去做什么?”
似乎青春已過,激情不再。覺得愛情也沒有什么大意思,覺得成功也難得成就感,金錢則不能換來健康。這么累,為了什么呢?都這樣累了,為何還要面對年華漸逝的自己呢?
林若君的空虛和疲憊,正在于此。
所幸,毫不客氣之余,影片還是在長段恐慌和無力當(dāng)中,留出回路。
比如,29歲的胖姑娘黃天樂覺得,開心快樂沒煩惱最值錢。
比如,人過中年的女上司認為,人要年紀到了才能明白,經(jīng)歷是很寶貴的。經(jīng)歷讓她少做后悔事,不后悔所以能得輕松快樂。
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數(shù)的黃天樂,決定在三十歲的當(dāng)口,及時調(diào)轉(zhuǎn)橋頭,去溫習(xí)過去的美好時光,去追逐未曾實現(xiàn)的兒時夢想。
當(dāng)林若君偶然觸碰到黃天樂的生活時,這兩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開始了跨越時空的心靈溝通。
身材偏胖,父母早逝,一事無成,甚至在三十歲來臨之前,得到了身患癌癥的噩耗。陰影大于光明,與“擁有一切”的林若君相比,屬于黃天樂的東西太少了。因此,她格外珍惜能夠得到的一切,格外感激能夠遇到的美好。
如此看來,與丟掉快樂的林若君相比,黃天樂的快樂,恰來自于她那不怎么幸運的人生。
一紙癌癥診斷書,給黃天樂下達了生命通知。時間不等人這句話,似乎僅于期限在望時才會顯得那么刻薄與冷漠。似乎只有在緊張起來的時候,時間的推進才會真正令人恐懼。
于是,抓緊每分每秒享受快樂、能多走一步就絕不停歇的黃天樂用她的樂觀態(tài)度感染了負能量爆棚的林若君。
于是,正苦于習(xí)慣獨處的林若君,開始停下忙碌的腳步,嘗試回顧與展望之味。
親人離去,朋友消失,健康危機。生活沒有電影里那么多的拆解和分析,卻擁有比電影更復(fù)雜的殘酷現(xiàn)實。
初老癥狀,養(yǎng)生大法,佛系日常,喪。影片對準都市青年的時代性焦慮,用快速推進的畫面和層層堆積的生活步驟,與銀幕前的觀眾達成共鳴。
怕冷不能熬夜,貪食卻不敢多吃。害怕社交,懶得認識新朋友,疲于了解新事物。想表達但無處出聲,不情愿的事情,還總得去做。不想被禁錮,但是不知不覺形成的條條框框已然成為束縛人的無形鎖,年少時期反感的事情,也已然成為習(xí)慣。
電影《29+1》就像跳轉(zhuǎn)之后發(fā)出“啪嗒”聲響的鬧鐘,打了我們一個冷戰(zhàn)。
其實,未必一定要是29+1,不一定要是30歲。也許是25歲,35歲,40歲,等到磕磕絆絆不如意多起來時才開始體會的,就是剛剛走出的稚嫩時期,在體驗這個事情上面,只有階段快慢,沒有早晚之說。
影片所展示的焦慮與不安,不僅僅是由年齡加法造成,更多來自于在時間帶來生活變化后,人們面臨的生存之難。這時候遭遇的困苦,必然是與從前的小打小鬧大不相同。那么,在這個特殊時期生活的態(tài)度,就要發(fā)生轉(zhuǎn)變。
三十歲的黃天樂第一次走出香港,追逐偶像走過的“日落巴黎”,沉浸在《從零開始》的音符里。
三十歲的林若君度過了與自己相處的孤單時刻,推開那扇鐵塔形狀的照片墻,發(fā)現(xiàn)自己與真正鐵塔那頭的女孩,僅有一墻之隔。
三十歲了,她同樣可以“從零開始”。
影片有所側(cè)重,故而黃天樂就像是林若君內(nèi)心的另一面。林若君在她“過分”樂觀的指引下,找到曾經(jīng)的快樂,尋回失去了的對未來的憧憬,在數(shù)字29與30之中得到可以釋緩的情緒空間。
作為觀眾,近100分鐘的壓抑、痛苦、無助和淚水,我們被電影牢牢抓住的軟肋,在最后一刻得到豁然開朗般的釋放。
生命的長度與速率皆不可控,唯有好好把握現(xiàn)在?;蛟S只要輕輕一碰,便可以打開枷鎖,便可以推開堵在心口的那面墻,便能夠體會釋然。
如此,幸福永遠遙不可及,卻又好像隨手可觸——全憑你自己的眼光。
既然選擇在你,你還有什么好怕的?
已經(jīng)哭得滿眼都是淚。在29歲這個土星周期,說是獨立,不如說是你一個人孤獨地兵荒馬亂,應(yīng)付著一切煩心的事情:急切結(jié)婚,怕被剩下;升職了,可是變得更忙;雖有男友,不體貼你反而顯得寒心;房東貪財,不打聲招呼就差點流落街頭;父親得了癡呆,打擾你的同時又讓你心慌……你努力地打理著自己的生活,諷刺的是,它什么都不給你剩下:愛情,開始的時候熱烈甜蜜,最后那個人變了心;親情,開始的時候不珍惜,肆意揮霍,最后那個老人溘然長逝,任由你哭得撕心裂肺;事業(yè),你為它犧牲了許多,賺得一點可憐的尊嚴,最后熬不住要放棄的也是你。就像在爬樓梯一樣,一個不小心,踩空了,你瞬間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你一直覺得自己很強大,如今卻發(fā)現(xiàn)自己很脆弱,其實是靠著那些東西過活?,F(xiàn)在什么都沒有了,你就像一棵被掏空心臟的樹干,眼淚從臉上掉下來,掉到脖頸,滑到地上,你不擦,就沒有人來擦了。你琢磨不透黃天樂,一個這么普通的人,沒你優(yōu)秀,沒你能干,沒你漂亮,至今還單著,嚷著減肥卻還是這么肥,為什么能笑得出來?但也許,愛笑,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優(yōu)點。她有夢想,沒志氣,有朋友,沒愛人,喜歡拍照,一個人待著也不害怕,因為她有很多回憶。這些回憶,不管是美好的,還是糟糕的,她都會慢慢品味,妥帖安放。所以啊,有了癌癥的女孩,過得比誰都多姿多彩,有聲有色……記得自己要的是什么,至于多少歲,何必在意呢?每一個階段,都是從零開始;每一個瞬間,人生都在倒數(shù)。你要笑著活下去……
當(dāng)你的生活被工作塞滿,甚至忘記了如何獨處。
當(dāng)你每天只能喝紅棗水養(yǎng)生,卻不敢嘗試紅豆冰的爽感。
當(dāng)你清晨起來又發(fā)現(xiàn)多了一條皺紋時,你覺得整個人生都完了。
這是三十而立的女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同樣,這也是電影[29+1]探討的主題。
電影分為兩條線,一條是周秀娜飾演的林若君,一個典型的都市白領(lǐng)。
一面忍辱負重,一面與相戀多年的男友面臨七年之癢,卻因理念不同分道揚鑣。
電影的另一條線是鄭欣宜飾演的黃天樂,極為平凡但人如其名每天活得都很開心。
作為同名舞臺劇改編的[29+1],在電影語言處理上雖然偶顯稚嫩,但貴在感情真摯。
你甚至可以隔著銀幕感受到,導(dǎo)演彭秀慧那種單純而堅定的情感。
電影中的兩條線尤以林若君那條處理的完整。親情、友情、愛情包括職場狀態(tài)都有所涉獵。電影有幾個手法處理的很微妙。
首先是時空錯位剪輯。
比如,林若君面臨刁難自己的女客戶時,電影剪輯出兩種情景,一種是她假想的畫面:和客戶撕逼贏得尊嚴;另一種則是現(xiàn)實生活中她不斷向客戶委曲求全。
這樣的情景,想必所有上班族都有所經(jīng)歷。這虛實之間的對比,愈加令人感觸在忙碌的生活中,工作到底是否要左右一切?
除了剪輯,周秀娜此番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在觀眾以往印象中,周秀娜是性感的代言詞。但這次,她努力脫掉性感小貓的外衣,每一次情感發(fā)力時,對情緒的拿捏都比較到位。
時而女強人,時而撒嬌任性,時而流露出堅忍的目光,性格轉(zhuǎn)換自如。
除了剪輯、表演帶來的小驚喜之外,電影對于生活細節(jié)的真實呈現(xiàn),也會讓觀眾完全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開篇林若君的朋友忙著結(jié)婚,為大家贈送喜帖里面包裹著精美的西餅,而彼時的林若君內(nèi)心os的卻是:送什么西餅,奔三的女人不應(yīng)該送點面膜嗎?
真是一語道破天機。
電影在林若君的故事中融入了更多現(xiàn)實成分,而相反黃天樂的故事則過于夢幻。
這也是本片問題之一:過于煽情。女導(dǎo)演煽情起來也是很難抑制住情感。
很明顯,黃天樂的出現(xiàn)更像是輔助林若君的成長而存在,這個人設(shè)顯然過于單薄。
而黃天樂在遭遇生活重創(chuàng)時那種天真,電影也并未做出合理解讀,難道只是性格使然?但現(xiàn)實生活并非那么簡單。
而那些拍照,獨自旅行的夢想又顯得幼稚,好在導(dǎo)演并沒有給觀眾強加勵志的嫌疑,可能彭秀慧就在生活中就是這般單純美好吧!
我在看片時,同場的很多女觀眾都看哭了,這說明電影真的做到了“共鳴”,雖然每個人的共鳴點不同,但能戳中人心已經(jīng)實屬不易。
周秀娜很厲害啊,完全拎起整個片,表演自然輕快、不落痕跡,為她加一星。鄭欣宜的角色性格略失真,但表演上也沒有尷尬硬傷。相形之下國內(nèi)一眾小花尤其是楊穎請扔到焚化爐好嗎。
沒有鄭欣宜這個片子會更好
好幾場戲都很棒,細膩、真誠。原來不止我一個人的生活如此蒼白無力,原來審視起來它還值得被講述…但黃天樂的答案說服不了我。
真不該對香港電影抱任何期望的。這部片子告訴我們,要是你一直不減肥不打扮,到了30歲,你的胸可能只被乳腺科的醫(yī)生摸過。
即使離奔3還有距離,即使是男生:但對剛走上人生拐點的我,這個故事卻能如此感同身受,數(shù)度想在影院里大哭:天樂部分有點弱,但欣宜回憶媽媽(理解為肥姐)、Leslie還有黃家駒讓人動容。若君的故事,會讓人感嘆一個演員能遇上好角色有多么的重要。我愛彭秀慧,更愛認真表演、樸實無華的周秀娜。
還是太標簽化了,好像女人不是事業(yè)奮斗型,就是樂天傻樂型,這還是出自一個女導(dǎo)演之手,對自我認識的衍化還停留在10幾年前,可惜了。。PS:周秀娜不錯,有望來年金像獎拿個提名。
能明白鄭欣宜的角色對于林若君的心境轉(zhuǎn)變甚至是電影的主題表達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這條線仍不大喜歡。更滿意前半段劇情,那些失落和迷茫的段落,尤其是周秀娜的表演看著非常舒服自然,后半段較俗,關(guān)于釋懷的部分說服力不足,或者說有點理想化,不過片尾響起《由零開始》時機很對,有感動的力量。
粵語版,話劇改編,幾乎看不到話劇蹤影,成功的影像化改編。由兩個30歲女性的“兩生花”擴展成三十而立的大齡女青年的生活層面,內(nèi)心戲有十足的演繹,能夠觸及觀眾的共鳴。但兩個女性的形象比較偏執(zhí)的標簽化,導(dǎo)演用以掩飾話劇痕跡的技法也頗多,包括臺詞方面顯得陳詞濫調(diào)。
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都市白領(lǐng)女性在奔三的門檻坐了下來,慢慢品味人生。香港近年難得有誠意的生活小品,散發(fā)著老歌老電影的氣息。哥哥的《日落巴黎》和結(jié)尾那首“由零開始”都讓我分外想念...
周秀娜戲里29歲失去父親,戲外30歲在TVB演女N號;鄭欣宜戲里29歲罹患癌癥,戲外20歲失去母親沈殿霞還可以這么開心地大笑著生活下去。最動人的是兩人相逢一刻。愛、失去與勇敢面對不再困惑的三十歲,讓兩個女孩一夜長大。
為什么影視劇中的胖子一定要開開心心,為什么影視劇中的絕癥患者一定要堅強樂觀,讓得了絕癥的、三十歲還沒有過戀愛或性生活、只能請求唯一男性好友摸自己胸的肥胖女性做樂觀派代表,太殘忍了吧。
應(yīng)該是舞臺劇基礎(chǔ)的原因,竟然算是近期看的比較驚喜的小眾港片,關(guān)注的話題也很女性,估計女觀眾會更有共鳴吧。周秀娜表現(xiàn)也很好,意外發(fā)現(xiàn)她竟然會演戲。相對來講鄭欣宜條線略弱,個別部分比較形式,整體還不錯。
Around30的女性物語。一開頭工作日的描述簡直太寫實,開頭就透著讓人喜歡的氣息。周秀娜的演技、故事的節(jié)奏、幾首恰如其分的劇中曲都大大提升好感。看完滿腦子《早班火車》循環(huán)中
前半部分真是做的不錯,有點舉重若輕,卻也讓人印象深刻,錄像帶帶入的黃天樂那個故事轉(zhuǎn)折其實也不錯,但隨后的故事就變得有點整體尷尬和若即若離了。黃天樂始終是一個活在日記本里的人物,缺乏直接交流,因此所謂陌生人之間的那種影響淡了。所以,美麗的林若君和樂天的黃天樂,你來選的話,你選誰?
意外的驚喜呢!30而立,其實說的仍然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事,獨立自主。連我這么一個男人都能感覺到這種快節(jié)奏都市生活的寂寞、焦慮和壓力,更何況女生們。而且周秀娜這演技竟然出奇的棒,淚點太到位。三星半,感覺是今年的一部算是小亮點的港片。PS:女生30歲沒被摸過胸真的很可憐嗎?7.3
三十而立的“立”,說的不是性格獨立不依靠別人、不是建立社會屬性(事業(yè)、婚姻..)標簽的堡壘、不是站經(jīng)濟基礎(chǔ)上的獨立,而是成為一個不需依賴工作物質(zhì)伴侶社交來證明/逃避與自己獨處時的不知所措、清晰坦誠而完整的自己。不管三十前后,幸運銀幕內(nèi)外的我們都懂了,而多少人終生也不懂/害怕成為自己。
好的女性電影是拍給所有性別的人看的。
抱著女性電影的心態(tài)去看,尤其是主題和自己那麼相關(guān),但是觀眾卻多次出戲,因為太過單一,太過表面。開場的節(jié)奏還算吸引,但到了三分之一開始看到導(dǎo)演的貪心,甚麼都想說,偏說不好30歲的女生是甚麼。
3.5。感同身受,但難稱多妙。美圖秀秀式美學(xué),最后解決沖突落位于雞湯,把作品的格局限定于此。好的方面是對節(jié)奏收放自如的掌控,對幾場時空錯位戲碼的精巧設(shè)計和周秀娜令人信服的表演。時代符號的運用不顯掉價,因為布滿了親身經(jīng)歷的溫情細節(jié)。
女觀眾都在哭,哭完卻不知道獲得了什么,畢竟沒有一種答案是普適的。鄭欣宜就是《失控的正向思考》里的典型案例,連繃著脖子往上看的姿勢都相同。愿你扛得下所有的現(xiàn)實,捱得了真正的苦也享得了真正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