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釋懷是主線。復(fù)仇只是幌子。
監(jiān)控的視角看到的,比紀錄片還要直白。
導(dǎo)演的手法妙到極致。粗糙的環(huán)境,冷靜的眼神,簡短的對白。直擊人心深處的空白。
總是有太多的事情羈絆著,糾結(jié)著。
我們總是在尋找,因為空洞,可是真正的找到什么又如何。我們到底真的想要什么。
女主角一開始的所謂的復(fù)仇計劃,就是讓當(dāng)年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再次入獄,為此,她采取了極端的,用傷害自己的方法來報復(fù)。可是,這又能如何,讓那人再次投獄就能讓自己安心?就能釋懷?就能重新開始生活?
不。真正的救贖之道在于自己的內(nèi)心。
寬容,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結(jié)尾的釋然也是理所當(dāng)然,雖然有些老套,但,總歸讓電腦前的我也心情好了起來。
釋懷是大家共有的主題。
另外,超喜歡冷色調(diào)的環(huán)境,英倫的搖滾音樂,為生活所迫但仍有美好愛情的年輕人。真實的世界,不要羈絆。
2 ) 女性復(fù)仇,刀鋒兩刃!
杰茜是個閉路電視監(jiān)視器操作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對幾十個毫無戲劇性的屏幕,在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的時候,及時打電話通知事發(fā)地點附近的警察。在這個屬于她的無聲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并不十分有趣的故事:一個中年男人每天帶著他那條臃腫的牛頭犬流連于商店的櫥窗,一個胖女孩喜歡站在窗口發(fā)呆,兩個年輕人在墻后草叢里瘋狂地做愛,幾個女中學(xué)生用刀刺傷了他們的同伴……下班后,杰茜回到自己死氣沉沉的公寓,唯一的“樂趣”是挑出當(dāng)天錄像的其中幾盤再看一遍!她把自己封閉在這個世界無人知曉的一個角落,直到有一天,監(jiān)視器里出現(xiàn)了一個提前假釋的罪犯,她似乎對這個男人充滿好奇,不知出于何種動機,她甚至開始不遺余力地去接近他。她發(fā)現(xiàn)那個男人搬進了“紅色之路”公寓,于是尾隨而至……
大約是受到丹麥“道格瑪95”的影響,影片鏡頭總是處在一種強烈的動蕩不安情緒之中,這種零距離的現(xiàn)場感也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微妙的窺視和參與心理,我們跟隨杰茜的“追蹤”一步步靠近克萊德(那個罪犯)狼狽不堪的生活——他和同樣無業(yè)的獄友以及獄友來自倫敦的女友住在一起,三個月來沒有找到任何工作,主動找上門來又三番五次臨陣退縮的杰茜令他十分困惑。終于有一晚,杰茜進入他的公寓,兩人激烈地做愛,但之后她卻立即起身離去,隨即,找上門來的警察把克萊德再次投進了監(jiān)獄。
顯然,是杰茜精心策劃了這起強奸案,但她為什么這么做?直到克萊德憤怒的獄友找上門來質(zhì)問,大家才解開了心中的謎團:原來六年前,正是克萊德一次交通肇事才造成了杰茜丈夫和女兒的意外死亡,那次意外徹底摧毀了杰茜美滿的生活,但她這次驚心動魄的復(fù)仇,卻并沒有能夠令其內(nèi)心徹底獲得平靜。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克萊德也有一個女兒的時候,她打電話撤銷了起訴。兩個人在冷清的街道再次相遇,她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來也不過是個脆弱而普通的男人,她的仇恨、怨怒和壓抑終于得到了化解。
影片最后一個鏡頭,杰茜在路上碰到了那個牽狗的男人,他心愛的斗牛犬壽終正寢之后,他換了一條年輕健壯的新寵,杰茜愉快地和他們打招呼,六年來,這是她第一次主動和人打招呼。
其實,這不是一個僅僅講述復(fù)仇與救贖的故事,它和同題材的韓國電影《親切的金子》有著本質(zhì)上的不同,《金子》的核心是華美的傳奇劇,而《紅色之路》揭示的卻是現(xiàn)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無所不在的溝通障礙,作為一個強烈的符號,“監(jiān)視器”具有溝通隔膜的這層明確的象征含義。雖然影片導(dǎo)演安德里亞·阿諾德在此之前沒有拍過劇情長片,但她的這部處女作卻以罕見的冰冷和緩慢,渲染了一段令人心碎的諒解之路,影片一舉奪得2006年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確數(shù)名至實歸。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9dj 3 ) Marco電影日記紅色之路
這個充滿荒蕪人性的冷漠都市里,有多少個杰姬每天重復(fù)著單調(diào)枯燥的步驟,在壓抑的天空下消磨著逐漸褪色的時光?
杰姬的工作,就是坐在指揮室里,監(jiān)視攝像機覆蓋著這個城市每一個角落發(fā)生的事情,枯燥、無味,在冰冷的熒光幕前窺視著他人的生活,他們每一個小心翼翼以為無人知曉的舉動,都落在她的眼中,除了應(yīng)急的突發(fā)事件,她幾乎沒有機會開口說些什么,即便如此,也是對著鋼鐵與塑料制成的麥克風(fēng),對著凝固的空氣動動嘴唇,吐出只有自己才不會覺得怪異的聲響,在這里,一切都了無生氣,一切自己別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都變成可以轉(zhuǎn)換儲存的影像、數(shù)據(jù)、濃縮在狹小的硬盤里。
死水中偶爾的漣漪,來自粗糙畫面里遛狗的中年男人,來自在角落瘋狂做愛的狂野戀人,來自陌生人鬼祟或隨意的舉動,杰姬把工作和生活融合了,以致每天回到死氣沉沉的公寓,她所能做的也是翻開幾盒監(jiān)控錄像帶,如同一個觀者般在黑暗中窺探、伸出邪惡的觸角,尋找其他人真正活著的證據(jù),然后不知何時墮入夢鄉(xiāng),日復(fù)一日,夜復(fù)一夜。
直到那個男人進入她的視野,被堤壩包圍的小湖突然涌入大量的海水,破壞了一切的平衡,她眼中閃動著難以捉摸的火焰,像是饑餓的母狼看見捕食的對象,她小心翼翼的跟在他身后,他搬進了紅色之路公寓,他沒有工作,終日無所事事,吊詭的尖刺刺穿了緩慢流動的空氣,呼吸和血液在不知不覺間騷動起來,我們不明白她眼中的光芒,正如我們不理解她為何選擇這樣的生活一樣。
終于,他跌入了她的陷阱,被她貪婪的身軀榨干了最后一滴精力,她帶著更加詭異的表情離開,似乎這一切只是鋪墊,隨即警察帶走了男人,罪名是強奸,紅色公寓里他們激烈做愛后的體味還殘留在空氣里,男人的友人憤怒的找到了杰姬,她把藏在盒子里的秘密拿出來,世界已經(jīng)崩壞,是他釋放的潘多拉,6年前,他肇事撞死了杰姬的丈夫和女兒,他扼殺了她所有的幸福、夢想,如同世界末日,如同人類滅絕,2千多個牢獄之苦無法讓她的世界回到平衡,她不是親切的金子,卻有著如出一轍的恨意。
還好,Andrea Arnold并沒有把電影變成一個單純的復(fù)仇故事,雖然畫面是如此的冷漠,雖然監(jiān)視器鏡頭的視覺是如此疏離,雖然這個城市總是陰云密布山雨欲來,當(dāng)杰姬知道男人也有個女兒的時候,被埋藏的母性,或者說她以為早已拋棄她的活著的感覺重新回到了體內(nèi),這個世界上,或許沒用天父在聆聽我們的渴望、哀傷、憤怒、咆哮,但至少有一樣?xùn)|西叫做寬恕,一個世界崩潰了,借助這個出口,你又能來到另外一個世界。
她撤銷了控訴,她告別了滿是苦澀的昨天,她靜靜走在大街上,她看見了那個遛狗的男人,陪伴多年的狗死了,他換了另外一只,她微笑著和他打起招呼來,他們的聲音不再拘謹,不用再害怕太久沒和人溝通發(fā)出的聲響會引起不安的騷動,每個寂寞的影子,期待的并不是生命的虛耗,而是與另一個靈魂的相遇。
4 ) 凝視的快感
距離上次耐著性子看這樣的畫面已經(jīng)不知道隔多久了。說實話,如此這般原始、粗糙、蠕動、搖晃的鏡頭語言確實不是我的這杯茶,即使是偶爾品之,也絲毫無增我對它的喜愛。
Red Road, Andrea Arnold,Kate Dickie,2006,59屆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獎。如果不是它拿的這個獎,片子肯定在頭20分鐘就被我槍斃了。碟片的可控讓觀影的盛事再次演變?yōu)橐粓龃蟊娢幕陌菸锟駳g,我們隨時可以抽身而退,用放棄或沉默履行對精英自以為是的抗拒,為鮑德里亞搖搖旗,為自己的懶于動腦跳跳舞。
灰色的工業(yè)城市、蕭瑟的酒吧街道;卡車司機的無能、女人刻板警覺的臉,斷斷續(xù)續(xù)的英式搖滾。所有的含混和遲滯都指向都在一場毫無征兆的復(fù)仇。觀眾從一開始就被扔進一個巨大的黑洞里,要么選擇誘惑,接受煎熬,要么放棄。可惜的是,導(dǎo)演挖空心思尋求了這場盛大救贖,卻似乎并沒有力道挽回結(jié)局不能承受之輕。飄飄然,輕悠悠,沒有質(zhì)感。
唯一留下的思考倒成了一場“凝視”的盛宴,交織著看與被看的快感。
凝視在監(jiān)視和偷窺的套路中展開:“看”監(jiān)視器的人同時被觀眾通過鏡頭“觀看”,女人于是無可避免地承擔(dān)了觀者和被觀者的雙重角色,而觀眾,在為“偷窺”行為本身感到恐懼的同時,無可避免地為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同樣的位置而戰(zhàn)栗。
前40分鐘里,女人零碎的形象完全在“看”中被建構(gòu):檢測器中的街道和人群形成她的他者世界,靠著對觀望對象的敵視和漠然,她在觀眾的心中確認了形象:蜷縮、緊張、空洞;一個空蕩的生命體,沒有意義的生存狀態(tài)。
隨后劇情突轉(zhuǎn),出現(xiàn)了一場全景式的跟蹤,她似乎突然找到了意義,即,跟蹤一個特定男人。男人于是成為女人的鏡像,借助于他,我們再次辨認那個女人,之前破碎的片段猜測逐漸顯形為一個可辨的形象:堅定,果敢、目標明確。至于目標為何,卻無交待。
一場預(yù)謀的男歡女愛,既新鮮又痛楚的經(jīng)驗,一場“自我”與“他者”的交合。女人和男人身份合一,觀眾至此成為唯一的“觀者”。到此為止,導(dǎo)演的意圖完全得到了確認,??碌募ち冶慌说募m結(jié)徹底消除。僅有的一點感動來自于她對著車上的男人大喊:她死的那天我還罵了她,這是我和她說的最后一句話。
女人的救贖總能來自于一場訴說。
凝視的快感多半來源于可操控的隱秘,而世界卻已凝固成一個固定的對象,沒有了曖昧的空間。該說的都說了,于是觀者的好奇、創(chuàng)造瞬間沒了基礎(chǔ)。
一目了然的寓意,糾纏了半天。原來如此簡單。
沒意思。
http://stellaly08.blogbus.com/logs/14138004.html 5 )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Jackie與Clyde一起說狐貍的場景讓我想到美國麗人里那個唯美的塑料袋。有些共同觀看的時刻,安靜里有些什么開始滋生,不是那些腐爛的曖昧,情欲,也無關(guān)復(fù)仇,是些什么以人類的名義,這個宇宙里最渺小和易孤單的物種,在歷盡各種疲倦后忽然發(fā)現(xiàn)身邊有個可以分享的同類。那幾秒時間會變慢,記憶會消音。即使有人心懷鬼胎,有人欲望驅(qū)使,我仍是相信有一個屬于靈魂相遇的時刻,沒有人背負過去和原罪,赤裸相見。
所謂現(xiàn)實和現(xiàn)實主義是討論這個電影難以回避的話題。道格瑪95,跟拍,手提鏡頭,晃動的大特寫,無數(shù)次通過窗子,車窗,玻璃遠遠撇過去,吝嗇地不加一點無聲源背景音樂(雖然有聲源的音樂都好棒,OASIS尤其令人激動),在導(dǎo)演費勁心機與現(xiàn)實兩個字套上聯(lián)系的時候,我又走神地去考慮一個看上去無關(guān)緊要的問題:究竟什么才是Jackie的現(xiàn)實世界?在故事的開始,她依賴監(jiān)控器的屏幕為生。她熟悉那只肥狗,那個愛跳舞的服務(wù)生,甚至熟悉他們甚于她的家人,仿佛是玻璃罩攝影棚之外的一個特殊的上帝,俯視眾生,以借此獲取死寂生活里的唯一歡愉。只是這種熟悉只存在于單向,且如此沉默,即使站在那只狗的旁邊,也只能漠視地一瞥。仿佛那只是闖入別人的故事,她本不該出現(xiàn)在CCTV的鏡頭里(監(jiān)視鏡頭叫做CCTV,多么意味深長的名字?。?。而在一切釋懷之后,如正常人所期待的,放下過去,開始新生活,過些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生活,比如和新狗狗打聲招呼。只是這種現(xiàn)實真的就更值得微笑以對嗎?不要忘記,監(jiān)視器里的故事是與父親鬧翻的兒子,表情與格拉斯哥一樣陰霾的女孩,想要挽回女兒的父親,是暫時忘記窘迫的狂歡,靠偷情或野合才能勉強的不寂寞,和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時間的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這個世界傷痕累累也就罷了,還很無聊。
所以這可以算作一個把屏幕上的一切當(dāng)成真正現(xiàn)實的完美理由嗎?監(jiān)視器上的,或者被剪輯過包裝過的那些電影電視劇和演唱會。在導(dǎo)演技巧用盡讓你相信她給你看的一切很現(xiàn)實的時候,你會不會聰明到反應(yīng)過來,看,你和那個格拉斯哥間也隔著塊大屏幕呢。不過你愿不愿意留在這邊,并把屏幕那邊的故事收納成你的現(xiàn)實里的一部分呢?這些故事,漂亮又忠誠,永遠聽命于你,也不會帶來傷害。只是偶爾會提醒你時間過的有多快,你又變老了。
這種安全版現(xiàn)實唯一的缺點是,你永遠不會知道一件叫做愛情的東西。我第二次走神是在揣測另一件沒有意義的問題:Jackie和Clyde之間有過叫做愛情的東西嗎?哪怕是一瞬,或者一點?這可能跟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之類并不搭邊。這和Andrea Arnold慣常的男主角設(shè)置有關(guān)系(另見fish tank里的康納)。他們不帥,沒有錢,骨子里卻都注射過某種勾引人的特質(zhì),暫且可以稱其為特別配制的溫柔,只要你離他們足夠近,近到可以感覺到他的呼吸的時候,就會被這種溫柔所籠罩的氣場醉地有些腿腳發(fā)軟,同那首the vanishing American family(Jackie和Clyde跳舞時的背景音樂)帶給我們的感覺一樣。只是把你推向深淵的人卻最后帶來了慰藉這件事聽上去并不體面。Jackie在身體享受歡愉時意識里卻要堅守意識的清醒:這是復(fù)仇,不是愛情,就算在這復(fù)仇之路上順便被溫暖也是可恥的,所以要靠不接吻來保持最后的底線。只是Jackie啊,你不覺得這樣太刻意了嗎?你跟那個幾分鐘都堅持不到的男人還接吻呢。現(xiàn)實就是這樣,我們總會愛上些意料之外的家伙??赡芎芏虝?,但是發(fā)生過。
PS 聽到OASIS的時候有想要歡呼的沖動,雖然我還是覺著OASIS是一覽無遺的天空,不配格拉斯哥灰蒙蒙天空下的垃圾場。OASIS們?nèi)耘f是我現(xiàn)階段的現(xiàn)實主義。Andrea Arnold所描述的英國和我的感覺很像,濕潤又悶騷,有些時候有些失控,偶爾還帶點曖昧。在頭腦里被灌滿REALISM, MODERNISM,MISE-EN-ABYME,寫點不靠譜的中文真幸福。
6 ) 情色而不是色情,復(fù)仇而不是報復(fù)
四十分鐘的期待,四十分鐘的精彩
美麗生活,笑對一切
是深切的愛讓杰姬厭倦而又痛惜著這個世界,這愛是如此的強,直到它遠遠超過了界限,給世界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而當(dāng)杰姬明白了之后...
印象深刻的導(dǎo)演處女作。復(fù)仇+寬恕,通過特殊行業(yè)從業(yè)者冰冷、舒緩、細膩地表現(xiàn)。
非常好,長片處女作就保持著極其的冷靜。紅色之路,復(fù)仇之路。結(jié)局的諒解俗了吧,哈哈
懸念揭曉之前是五星,那段性愛戲簡直了??上ё詈笠欢沃v得太明白太圓,瞬間俗套得索然無味,屬于新導(dǎo)演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Andrea Arnold的第一部長片 處女作和之后的魚缸以及呼嘯山莊相比 收斂很多 還沒有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沒有標志性的全程手搖攝影 規(guī)矩還帶有學(xué)院風(fēng) 但是故事的切入點已然夠犀利 意外的治愈之作
攝影很讓人驚嘆
20/3/2007 7:15pm UA Times Square
閉路電視的鏡頭向下窺視,而現(xiàn)實中人的視角向上瞻仰,很有趣的對比...
冷靜的拍攝手法
獨特的復(fù)仇方式
有腔調(diào),但是無用的廢戲也有點多
放下與走出。
原聲很好聽,畫面也凄美。
復(fù)仇不是拯救自己的方法。。 原來在蘇格蘭 謝謝是說ta的。。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有點兒達當(dāng)內(nèi)兄弟《兒子》的意思吧,再有點DOGME95跟女性意識什么作祟。
嘎那評審團獎。有點神經(jīng)質(zhì)……
人間不乏希望,在哪里呢,或許在心里
耐心看。
a perfect film……
艱難而偉大的自我救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