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風箏上的風
總感覺中國的電影有兩大的極端主義,反映現(xiàn)實的太過殘忍,支離破碎來回搖動的畫面讓人感到無邊的黑暗;又或者是純粹注重心靈意境的電影往往玄幻的找不到北,一大堆精致驚艷的組合強烈震撼著視覺細胞,努力支撐起背后那些蒼白無力空洞的故事本體,當然這部影片屬于后一種。在被李小璐恍若天人的一個個水靈靈的造型恍花了眼以后,完全忽略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故事本身的高度。
雖然陳道明依然養(yǎng)眼,雖然鄭鈞的名字大大刻在主演的位置。都說帶點文學色彩的男子是最大的幻想主義者,也許高曉松拍得這兩部電影就深深沉迷在自己的憧憬中而忽視了電影本來的表現(xiàn)力。
世外桃源固然是有的在每個人的心里,虹想的是下著雨的天氣那個騎白馬的少年跌落在自己的懷里,旭追求的是平靜的生活,陽要的是自由,晟只希望守著那個守不住的人。
簡單的說整部片子用零星的畫面穿插連接,就像是花了一小時三十分演了一部漫長的MTV,然后記住了,那個鄉(xiāng)村教師整整一個畫布的紅色的手印,記住了小城里那個追著風箏的女孩子精致的面容和一身江南清雅的各色群衫。
那些穿著鮮紅色軍裝的導演心目中完美的男人的形象在我看來跟整個片子的色調(diào)太不搭了,那么的突兀帶點滑稽,這個戰(zhàn)爭太蒼白和可笑,人物的刻畫薄弱虛幻,倒是可惜了陳道明一雙歷經(jīng)滄桑的眼睛。
風箏雖然是迎風而舞,風停而落,但是若本身失去了飛翔的興致,反倒會身心俱疲,落得支離破碎吧。
最后我還是忍住了沒有刪除這部電影,倒不是為了其它的,湘西的風景宛如沈從文筆下那煙雨迷離的景致,鋪起的夢幻般美麗的一幕值得珍藏。
2 ) 女人到底是月亮還是風箏
對于一個故事,如果想表達得很多,但是才華卻支撐不起來,那就像虹一樣,別說話
小虹說:珍貴的東西越少越好。如果每天我都看到太陽和風箏,我就不喜歡了
不過女人到底是月亮還是風箏?是你追著跑還是線在你手里飛得高?
題外話:高曉松又離婚了,這次對象是小二十歲的嬌妻
我特別高興
有些人
不應該被世俗的婚姻綁住
比如寫得出“我只能給你開一扇朝北的窗,讓你看見滿天星斗”的人來說
自由最好
3 ) 在船槳起落之間看流水帶走兩岸的云煙
《我心飛翔》,期待了很久的一部影片。
很久有多久?從上大學起看著長沙街頭隨處可見的“我心飛翔”宣傳廣告起,那時候影片好像還沒有全部完成。當時只是在懷疑這部電影是不是給白沙做的廣告,因為名字是與廣告語如此的契合,而且當時似乎也是和白沙的廣告放在一起,所以也在懷疑這就是是否是一部電影。
這部影片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湘西鳳凰的美景,是那個潮濕的邊城古鎮(zhèn)。
影片講述的是啞女虹與三個男人之間糾纏的愛情故事,大的故事背景穿插有大革命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當李小璐飾演的虹穿著一身耀眼的紅裝,躍動在湘西這樣的一幅水墨山水畫中時,那奪目的紅色搶占了所有的視線,或許高曉松是故意要這樣的視覺沖擊來突出人物吧,但是感覺真的是不協(xié)調(diào)。可是看著她手指交匯透過空氣看耀眼的陽光時,似乎看到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看到了她心中所有的夢想。無論穿過指縫她看到的是旭,是陽,還是晟,那都終是她心中的愛。
沒有特別出彩的美術畫面,情節(jié)也有許多幻想甚至不連續(xù),或者說很多yy的東西,但是我還是喜歡這部影片,因為看過之后會有心底的那種感動。
“在船槳起落之間看流水帶走兩岸的云煙
在手指交匯之間看穿過空氣的陽光耀眼
在你我之間
在天地之間
誰轉(zhuǎn)過身遮住臉不忍看一段青春走遠
在宿命降臨之前帶一把有風霜的劍出發(fā)
在終點出現(xiàn)之前看一眼風起云落的天涯
在相遇之前
在離別之前
誰仰起頭嘆一聲木然說一句蕭瑟的話……”
很喜歡老狼的這首《穿過流水》,每次聽的時候都會想到湘西那美美的畫面,想起記憶中的長沙,想起大學的時光……
4 ) 那些遠逝的
又是一部高曉松的電影,又是一場指向不明的悸動和心痛。鮮明卻不凝重,輕靈而不飄忽,充滿質(zhì)感伸手可及的畫面和音樂。他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方式,我們也是。
從《那時花開》到《我心飛翔》,這個熱愛校園民謠和法國電影的男人為我們編織了一場又一場關乎青春的臆想和夢境,永遠停留在十八歲的生命,朦朧而強烈的愛情,它播撒在陽光里,雨水里,小伙的口哨里和姑娘被風吹起的潔白裙裾里,多少年過去了,依然無法逃離。一切都是回憶,都被抽離,沒有來源,也沒有去處。時間的片段,故事的片段,光的片段,命運的片段,只追求一個眼神,一抹微笑的深意。他要我們看看,那些平凡得不值一提的東西在人的頭腦里可以扭曲的美好成什么樣子,除此無他。在那美麗的像一個長篇MV的電影沒有實質(zhì)性切中要害的火花,卻可以抓我們?nèi)ヒ粋€什么地方,那里長埋著每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一些物什,你看得見,卻永遠抓不住,任由他留在那里,被記憶的潮水沖刷得面目全非。審視生活,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漸漸成了自己曾經(jīng)最痛恨的那一類人,并且已然麻木不仁,才是這些電影最撼動人心的地方。
湘西的景致一如沈從文筆下那樣縹緲動人,平靜蔥郁的村落,極目可觸的遠山,接天連地,綿綿不絕的雨,流水般悄然溜走的歲月掩不住火一般蓬勃而出的激情,山里的人永遠對山外的世界懷抱著瑰麗的夢想,對于虹這般纖麗如雨后新月的女子,夢想的自然還有摧枯拉朽的愛情,來自深山之外那個神奇世界的男子,新奇的裝束誘人的微笑,還有與夢里的英雄一樣的面孔。愛情的降臨簡單合理,離去的也并不出人意料,沈從文交待了一千種慘烈而決絕的愛情,卻覆以和煦純凈的面目,仿佛摻了蜜汁的烈酒,人口甜美卻灼人肺腑。注入了自己全部愛情的男人卻無法把她帶走,注定終身相守的男人不能給她幸福,虹無論如何也穿不破那厚重陰沉的雨幕幻成彩虹,她要飛翔,卻沒有翅膀,于是只好在那些稀少的晴天里瞇起眼睛透手指饕餮溫暖的陽光,那些投在她蒼白臉上纖細的陰影,是永遠掙脫不開的命運的網(wǎng)。而最后,無所謂了結(jié),也就真的是一種了結(jié)了。
翠綠的山巒,眼神空靈的女子,紅衣駿馬火一般奔馳而來的男子,沒完沒了的厚重的雨,以及那些鮮麗的充滿對比性的色彩,都是高曉松著意營造出的隱喻,關于青春,關于死亡,關于愛,恒久不變。但是相對于有著切膚之痛和真情實感的《那時花開》,《我心飛翔》更像是一篇華麗的關于生活和電影的觀后感,細節(jié)的處理更像是向大師致敬,而失去了與讀者之間那種心照不宣的默契,《那時花開》中后現(xiàn)代的黑色幽默也被《我心飛翔》中刻意營造的婉約傷感代替,但片中人物沖口而出的京片子和可笑的對白還是往往將這種氣氛打破,這種破壞力以鄭鈞為最,他忸怩造作,生疏裝嫩的表演給這部文藝片平添了不少喜劇元素。他果然不適合在熒幕上塑造除他自己以外的任何角色,單單鄭鈞這個角色,就夠他轟轟烈烈,精彩絕倫的演上一百年。李小璐不出所料的驚艷,一如《那時花開》中的周迅,是這些女子一生中登峰造極的時刻。高曉松拍女人勝似王家衛(wèi),我至今仍無法找出哪部電影中的李小璐和周迅能與高曉松的電影中相比,那樣讓人過目不忘,又不敢去望,美得充滿靈魂,美得獨一無二。這樣的女人恐怕只出現(xiàn)在男人不成熟的夢里。哪個女人如果這樣活過,那她最好的結(jié)局就是像《那時花開》中的周迅那樣完完整整地從這個世界消失。
這是一部好電影,起碼讓人在看過之后有寫些什么的沖動,就好像如果能抓住電影中那種縈繞全身的感覺,就能夠知道那曾經(jīng)縈繞你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的青春的下落一樣。
5 ) 我心飛翔
能看到這部電影,還真是種緣分。任何播放器上都沒有對它的推薦,也從未聽身邊的人說過,年代久遠了更沒有在各種報道中聽過,每年出爐幾百部電影我卻偏偏與這部隔年片遇上了,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它的主演是明叔。
這一陣子,對明叔頗為著迷,實屬不易啊,搜了關于他的各種新聞、電影、電視劇。看了“我心飛翔”這個名字,心頭一動,多陽光向上的影片名啊,開始遐想了起來……可惜,千想萬想也不會想到會是這樣一個故事,更想不到會是那樣一個結(jié)局。
伴著急促的旋律狂野的聲音開始了飛翔,一幅幅油畫不斷切換著,到這兒,我仍然堅信基調(diào)是積極樂觀向上的,是一個追夢人的飛翔。那應該是明叔自己的聲音,那樣厚重,那樣富有磁性。旭在露臺上注視這樓下的那一對情侶,以自白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果那對情侶在10秒鐘內(nèi)擁抱,天就是藍色的,否則就是紅色的。就在明倒計時的時候,一個清脆的巴掌甩在了男青年的臉上。畫面回到了旭的畫室,男青年慷慨陳詞,藝術救不了中國,在旭甩出的紅色紙片紛紛落下后,男青年恢復了平常的語調(diào),與旭道別,拉著女青年的手奔赴革命前線去了。
畫面又切到了一個說書的現(xiàn)場,虹開始了她的自白……她是個會彈琴的女子,穿著火紅色的衣服,每當發(fā)現(xiàn)陽光時,總喜歡把手遮在眼前對著太陽展開無盡的遐想,夢想著一個穿紅色軍裝的男人英雄救美與她成就美好因緣……
男青年是第一個不想在畫畫中眼睜睜看著中國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接著有了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是旭的所有學生。他們的激情難以壓抑,唯有在大吼大叫中發(fā)泄出來,旭的畫室一片狼籍。此時旭的心理活動又借那富有磁性的聲音表達出來了,如果這一刻有紅色,旭就帶著學生們?nèi)ジ锩?,如果沒有,旭就安心搞自己的藝術。一個男青年用刀割破了內(nèi)腕,真的出現(xiàn)了紅色,旭的決定也做好了。
看到這,似乎明白了,影片的基調(diào)注定是悲的。可能,不是面對國仇家恨的悲,不是看著中國分崩離析的悲,而是對旭安于命數(shù)的悲。旭應該很喜歡紅色,他希望天是紅色的,他甩出的紙片是紅色的,就連在做第二次選擇是希望看到的都是紅色。旭做了兩次選擇,卻不是依據(jù)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意向,完全以別人的行為來替自己做決定。第一次是男青年與女青年是否擁抱,第二次是是否有紅色出現(xiàn),旭不敢主宰自己的命運,只有靠別人的行動來替自己做命運的選擇。
影片中有一幅畫,埋下了伏筆,第一次看沒看清楚到底是什么,看到最后就明白了。
旭帶著學生們?nèi)ジ锩?,去盲目的革命了。他們不知道敵人是誰,每伙人都把對方當作了叛軍,只知道不停的打打殺殺。他們的軍裝很有意思,紅色的,這一定是旭選的,跟現(xiàn)在禮樂隊的服裝挺像的,渾身的紅色,帽子上豎起金黃色的金屬桿,下面穿著皮靴,不考慮顏色還是很氣派的。在他們一次次打殺中,我始終都把他們的行為定格為打殺,不斷地有人死去,旭把他們的手印印在了一匹白布上。旭的行為還是蠻有情調(diào)的,在戰(zhàn)場上,為每一個死去的人留下最后的印記??上?,這還是在為后面做鋪墊,旭沒有我想的那么高尚。
在一次行動中,另一隊人就在他們經(jīng)過的城墻的另一面,旭跑著跑著躲進了那個門洞。手里的刺刀掉在地上發(fā)出了清脆的聲音,另一隊人的首領出來對著他,拔出了槍,旭也拔出了槍,卻發(fā)現(xiàn)那個人就是那個帶著女青年出走的學生。旭放下了槍,卻扔傳來了槍聲,旭倒下了……
畫面開始模糊,誰也不知道旭中槍之后怎么樣了。在一首清新悠揚的歌曲中,旭在一只小船上順著流水漂啊漂,不知漂到何處……
那首歌我很喜歡,叫做《穿過流水》:在船槳擊落之間看流水帶走兩岸的云煙/在手指交匯之間看穿過空氣的陽光耀眼/在你我之間/在天地之間/誰轉(zhuǎn)過身遮住臉不忍看一段青春走遠/在宿命降臨之間帶一把有風霜的劍出發(fā)/在終點出現(xiàn)之前看一眼風起云落的天涯/在相遇之前/在離別之前/誰揚起頭嘆一聲不忍說一句蕭瑟的話/春天你正苦苦掙扎/夏天你是露水茶花/秋天你才決定出發(fā)/冬天你已得到回答……
旭來到了一個古樸的小村子,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村子。那里沒有欺詐紛爭,沒有爾虞我詐,有的是與世無爭,有的是寧靜平和。旭想留在村子里養(yǎng)傷,村長卻說如果沒有擔保人的話,旭是不可以留下的,他們的村子不想有外人的打擾,不想讓外人帶來外面的種種貪嗔癡。旭很失望,這時卻遇到了晟,另一個跟虹有關的男人出現(xiàn)了……說實話,我還沒見過這么猥瑣的男人?。。£?,是村里的老師,村民們都幫著他做農(nóng)活來報答他教書育人之恩。晟喜歡虹,卻不敢去爭取,認為自己給不了虹幸福,只能默默地喜歡著虹,不過喜歡的沒那么偉大,也是猥瑣的。
旭與晟展開了對話,真的,晟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情、每一句話都是猥瑣的,笑是猥瑣的,蹲在那里是猥瑣的,笑眼打量著旭也是猥瑣的……旭最后跟晟達成了協(xié)議,晟擔保旭留在村子里,旭把他的軍裝、槍都給了晟,晟樂呵呵地就走了,旭也留了下來。
旭的腿被打傷了,并成了太監(jiān)。開始還很擔心旭,他拖著一條病腿不能干活怎么能在村子里活下去呢,可能村民都是好心人會幫著旭讓旭過活下去吧。我的擔心是多余的,旭生活的很好,而且可以算作是小富了。旭在做畫,只不過把畫最后做成了風箏。在那個民風古樸的小村子里還沒有人知道風箏這個東西,就在小鎮(zhèn)里也是獨此一家的。從此,哪家有喜事有喪事都要去買旭的風箏,讓風箏將喜悅擴散、隨風帶走不高興的事情。旭讓每個來買他風箏的人留下了手印,縫在那匹印著陣亡青年們的手印的白布上。
一位舉人買了旭的風箏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忘記那位舉人的姓氏了,暫且就稱作舉人吧。旭與舉人聊了許多,舉人告訴旭他本來不相信命數(shù),但他兒子死去后,他便開始信命了,并開始研究一本有關看手相的書。舉人把書送給了旭,旭從此也研究上了那本書。
虹還是在不停的對著太陽做夢,做那個有穿紅色軍裝的男人來與她共結(jié)美好因緣的夢。虹在一次對著太陽幻想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在天上飛的風箏,虹很興奮,望著風箏跑了出去。虹一路快跑,想找到風箏的源頭,跑出了屋子,跑過了青色的路板,穿過了街上行走的人群,終于看到了放風箏的旭。從虹的表情不難看出,虹看到風箏時的那一顫,還飽含著對旭的憧憬。虹從旭手里買來了風箏,也把她的手印留給了旭。
旭繼續(xù)著他風箏的生意,并時不時的端詳那匹白布。旭不能幫晟做農(nóng)活,便給了晟幾掛臘肉。晟很是羨慕旭,認為旭很有本事,旭卻夸贊了晟一番。晟有一日來到了旭的院子里,旭正在做風箏。晟跟旭談到了旭結(jié)婚的事,旭說他是個太監(jiān),不想連累別人,晟反倒勸旭女人天生就是來侍侯丈夫的,找個女人結(jié)婚不是件壞事。
旭和虹結(jié)婚了。我想,晟在其中一定起到了很大作用。晟希望虹嫁給旭,因為旭是太監(jiān),是個能賺錢的太監(jiān),能夠給虹好的物質(zhì)生活,也能保證他喜歡的虹是完好的。我一直在做最美好的設想,就是那個猥瑣的男人發(fā)現(xiàn)了虹自從看見旭放風箏開始就喜歡上了旭,他為了自己心愛的人的幸福,為他倆牽了紅線。
旭應該比虹大很多,他們之間的生活很平淡,除了月圓之夜。虹做了風箏鋪的老板娘,幫著旭賣風箏,印手印,旭還在做風箏。每到月圓之夜,旭都會在一個大大的木頭浴盆中給虹放滿熱水,讓虹躺在里面,為虹做畫。就是那樣的一幅畫,旭不知畫了多少個月圓之夜。旭很少跟虹說話,也很少對虹笑,根本不能從他們倆平時的生活中看出他們倆是夫妻,那是一如死水的生活,不是平靜,是讓人窒息的沉悶。虹還是渴望與旭有更多的交流的,虹會在晚上手不自禁地伸向旭的被子,卻又在碰到的那一剎那縮回了手。
旭的生意很好,為了方便行走,他買了一匹馬。旭牽馬回家的時候碰到了晟。那個猥瑣的男人又是一臉猥瑣的表情,笑著跟旭說話,夸旭能干,更流露出了對馬無盡的羨慕之情。晟也經(jīng)常去集市,他給虹買回好多好多明信片,一張一張的給虹展示。虹點頭表示喜歡的,晟就留給虹;虹搖頭表示不喜歡的,晟就拿走。虹很喜歡那些有風景的明信片,不喜歡戰(zhàn)爭不喜色調(diào)灰暗的。
虹時而還在做著那個夢,夢著夢著,陽出現(xiàn)了。虹看到陽的一剎那,呆住了,認為陽就是自己一直苦苦等待的英雄。陽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聽說只有虹一個人會彈叫虹的琴,就來到了小村子采風。虹和陽每天都在一起拉琴,陽教虹拉小提琴,虹跟陽一起合奏,簡直是天作之合。虹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從她的一舉一動旭都可以看出她的歡愉。在一個雨天,虹仍要出去找陽,旭攔住了她,但還是放她去了,并給她帶上了傘。旭還是在乎虹的,可是他能給虹的只有平淡的生活,他的畫筆不能與虹的琴產(chǎn)生共鳴,更不能給虹除了物質(zhì)以外的幸福。
陽跟晟表達了對虹的愛慕之情,晟鼓勵他們倆私奔,陽有些踟躕。晟告訴了陽旭是個太監(jiān)的事實,陽堅定了信心決定帶虹回上海,晟很高興的要幫助他們倆。晟總是這樣,當任何一個男人能給虹幸福的時候,他都會把虹送到那個男人身邊,到這兒,我也在猶豫,晟對虹的愛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肯定不是猥瑣的,但也不是偉大的。
旭告訴虹,她是走不掉的。虹在買風箏的時候給旭留下了手印,旭早就給虹看過了手相,說虹的命數(shù)是老死家鄉(xiāng),而旭自己的命數(shù)是客死他鄉(xiāng),所以旭才決定娶虹。虹有些失望,帶仍希冀著跟陽回上海。似乎虹和陽在一起會幸福的,虹多年來的夢也會在陽這里得到實現(xiàn)。
然而虹還是留了下來,留在了旭的身邊,陽走了,卻沒有帶走虹。陽回上海去救國了,他答應給虹寫信,并且只要他活著,就一定會帶虹走的。虹不識字,每次都是晟給虹讀信,能給虹讀信晟很開心。旭知道陽一直都給虹寫信,每次都要晟把信先給他看,并許諾晟讀夠100封的時候就把那匹馬送給晟。猥瑣的男人滿臉高興地答應了,在門板上畫起了正字,隨著正字的增多,陽來信的頻率越來越少了。陽說如果他死了,就把那把小提琴托同學給虹郵回來,做為他們愛情的見證。
陽真的死了,虹一時收不到陽的信病了,臉上蠻是等不到愛人訊息的憔悴。旭看著虹那個樣子,心里也很難受,不管虹是為誰而這樣憔悴,旭都是心痛的。另一個喜歡虹的男人也在試著為虹做些什么,晟冒充陽給虹寫信,并照常給虹讀信。旭發(fā)現(xiàn)了晟用卑劣的筆法模仿陽給虹寫信,知道會讓虹更擔心陽的,斥責晟騙虹。晟真的是猥瑣的男人,明明他也是為了讓虹快樂起來,卻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對旭說是因為想湊夠100封信來得到旭的馬。旭很生氣,但還是狠下心來自己模仿陽的筆法給虹寫信,還是由晟來讀,以前的承諾還有效。
旭看過陽寫給虹的每一封信,所以模仿的很像,虹也很快就痊愈了,眼中有掩飾不住的空洞。虹知道信都是旭寫的,因為她已收到了陽的琴,她把陽的琴埋在了地下。虹與旭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靜,誰也不知道經(jīng)過這一番波動后暗藏著什么。
十年如一日的日子每天都是那個樣子,每個人都做著該做的事情,沒有意外,也沒有例外。日子就這么飛走了,日本人開始猖獗在中華大地上了。一次旭去鎮(zhèn)里賣風箏,看到的是一片,他在街邊倚著墻睡著了,身邊堆著沒賣出的風箏。旭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日本人的刺刀逼著,好多日本人圍著他,要他給日本人做一個以日本國旗為圖案的風箏。旭一言不發(fā),只是平靜的看著日本人。
旭回到了家,決定要帶虹離開。旭的命相是客死他鄉(xiāng),虹的命相是老死家鄉(xiāng),他們的命數(shù)從此就改變了么?旭臨走時把馬送給了晟,晟滿臉高興的收下了馬。晟擁有了旭的軍裝、旭的槍、旭的馬,他的英雄裝備也算齊全了吧。晟經(jīng)常在家里一個人扮演幾個絕色來出演精彩的英雄戲,時而他也會在旭來的那個河灘上一個人拿著槍開來開去??赡?,晟明白自己在現(xiàn)實中做不了英雄,就自己虛擬出一個世界,自己是主角,自己是英雄。
虹還是沒有走成,就在她和旭離開的前一天,晟帶回了她父親在縣城被日本人殺死的噩耗。虹很傷心,眼淚止不住的流,打濕了衣衫。晟看著虹傷心的樣子,告訴虹要等他回來,他要為虹報殺父之仇。虹哭著點了頭,虹此時已做好了決定,她把陽送給她的琴挖了出來,如果晟活著回來,就把琴送給晟。此時的虹,應該已經(jīng)愛上了晟,愛上了那個以她快樂為快樂以她悲傷為悲傷的男人。
晟很是神勇,在與開頭一樣激昂的歌曲中騎著馬沖進了縣城。進縣城很具戲劇性,晟告訴看守城門的要去殺日本人,就騎著馬進去了。晟此時真的是英雄了,槍法如神,百發(fā)百中,見一個殺一個,卻沒有一個人能傷得到他。
晟活著回到了村子里,告訴虹他也要走了,殺了那么多的日本人在這里是呆不下去了。就在晟騎著馬,高大威猛般的離開的時候,虹拿著包袱追了出來,追上了晟,坐在晟的后邊準備與晟遠走高飛。
日本人的出現(xiàn)打斷了虹的夢,日本人要找出昨天闖進縣城的人。舉人站了出來,日本人卻不相信那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會是個神槍手,開槍打向舉人后威脅村民,如果沒有人站出來承認就要屠村。這時晟拿出了槍,展現(xiàn)了神槍手的神槍法,將在場的日本人一個一個的打倒??上В@又是晟的一個夢,晟在幻想中真的舉起了手,便成了承認是兇手的人。日本人給了晟一把槍,讓晟打不遠處的一個稻草人來證明他的槍法。晟此時也是猥瑣的,跟旭質(zhì)問他為什么冒充陽寫信時的神情一樣,拿著槍猶猶豫豫,最終指向了一個日本人,槍里卻沒有子彈。
在日本人的槍聲中,晟倒下了。虹在指縫間看著晟倒下,虹的眼前是血紅的,虹臉上卻掛著詭異的笑容。
我以為,最可憐的人是虹。每一個要帶虹走給虹幸福的人都死了,旭還在,可能給虹的只有平淡如水的日子。
在影片的結(jié)尾出現(xiàn)了好多字幕,一切的一切都明了了。旭,藝術??茖W院教授,在那個門洞中死在了自己學生的槍下,他倒下的那個畫面就是在他決定帶學生去革命時出現(xiàn)的那幅畫,從一個平面的視角畫出了旭倒在地上的情形;晟,一個鄉(xiāng)村教師,死于日本人屠城;陽,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死于一次學生運動……原來,這三個男人都從來沒出現(xiàn)在虹的生活中,一切都只是虹對著太陽的幻想。在虹的幻想中,存在于不同空間不同時空的男人就這樣相聚在了虹的身邊。
看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影片在很多地方都埋下了伏筆,預示著那個戲劇性的結(jié)果。旭被他的學生打倒之后,旭就順著流水飄走了。在宿命降臨之間帶一把有風霜的劍出發(fā)……旭就這樣過著另一種生活出現(xiàn)在了虹的生活中。
這是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故事,讓人欲哭無淚,有莫名的壓抑。在我們感嘆虹的幸福總是若即若離、旭給不了虹真正的幸福、晟不能英雄般的愛護虹、陽不能忘記國仇給虹幸福時,卻發(fā)現(xiàn)我們也活在了虹的幻想中了。明明一個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故事,卻加了那樣一個結(jié)局,讓我們不知道到底該用哪種情感來看它。繼續(xù)沉浸在故事前面的悲情中?還是高興的接受這是個鬧?。?
可能,虹的幻想正表達了她對被愛的渴望。虹渴望有像旭那樣有才華還能很好養(yǎng)家的男人給她一個家,渴望有像陽那樣能與她產(chǎn)生共鳴的男人愛她,渴望有像晟那樣為了她什么都肯做甚至幫她與人私奔的男人疼她。
明叔演的還是那么沉穩(wěn),那么有氣質(zhì)。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是那么迷人,那么有儒雅風范。晟的扮演者演的也很到位,能將那個小男人的神情語言表達的那么到位,本來一個很正常的人演出那種猥瑣真的不易。
或許,在未來的某年某月某日,在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中,我們是主角,卻發(fā)現(xiàn)只是一場夢……
6 ) MTV笑話
用拍MTV的手法來拍電影,導演很幼稚,表演很裝蒜,戲服是個大笑話,情節(jié)完全是漿糊,寓意更是典型的無病呻吟。除了強烈的對比色系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可以在任何一個裝蒜MTV中找到的精致畫面之外,此片沒有任何可取之處。
高曉松導演 加入了太多的他個人的風格 稍顯生澀
這名字總讓我想到國家拍的那種贊頌研制飛機的人的片子,其實格外的喜歡里面的三個男人的名字,有種意向在里面,好像高曉松要說點什么,通過名字,旭(Twilight),晟(Twinkle),陽(Sunshine)。不知道幾個人會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但是既然他這么做了,足以證明他是個細心的導演
原來的劇本就是一個故事,但這電影好像還要弄點弦外之音什么的。
心野妄大,自以為精巧的結(jié)構(gòu)卻煽情不足濫情有余。鄭鈞只要不是長發(fā),我就辨別無能。我愛陳道明。
第一屆杭州大學生電影節(jié)開幕式上看的這部電影...很久遠之前的事情了
爛就一個字,我要說五十一次,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爛。
大爛片,電影和mv能一樣么
非常不成功的意識流作品,情節(jié)牽強,語言幼稚,表演生硬。除了少數(shù)MTV風格的鮮艷色彩之外,整個電影毫無可取之處。
高曉松就是一腦缺,從來都是
校園派所謂文學青年的稚嫩可笑的文藝作品,故事太離奇
拍的還是很文藝化的,雖然還是很寫意,但比高曉松的第一部片子強不少。老狼的插曲很好聽。鄭鈞真的不適合演電影,電影里他整個一面癱,雖然我很喜歡他的歌。。。。
李小璐不化濃妝會不會更天仙妹妹呢 那個鄉(xiāng)村教師叫啥來著?倒是蠻有印象。。晟(==看高曉松人取名都這么文藝!)愛收藏軍官服 軍官帽 槍 鋼筆 馬 明星片 再后來是小提琴 再后來連喜歡的女人也有只守護不占有。。蠻戲劇性。。
我給提提分吧,我覺得高曉松是那種沒有電影天才的文藝男能做到的極限了。你說他矯情也好,愛幻想也好,總之他有自己的風格。弱化故事,偏向?qū)懸?,畫面絢爛,歌曲動聽,傳達的是一種情緒。
要表達的和表達出來的相差太遠.
最近看了如喪才知道他還拍過這么一部電影,看過《那時花開》覺得還不錯,可能他只適合自己熟悉的題材里寫故事,沒事傷傷春悲悲秋,感嘆一下年華寫點抒情歌詞還行。我覺得他想成為柳永...
剪剪擱某某以讓游客不知所云為目的的藝術展上當影像裝置還成,離電影兒藝術可差得太遠了。但是OST不錯,最適合高中那會兒青春期尾巴上的小憂傷。
能看,OST不錯。比《那時花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是依然很囧。比如假大空的臺詞和表演。大窩瓜你還是長點心吧別來糟踐電影藝術了。
搞音樂的,請你們有點自知之明,雖然你們的音樂很出色,但拍的電影真他媽的傻。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除了有鄭某人出鏡的那一段?;旧鲜乔懊娴牟糠直群竺娴牟糠謳洑?。讀白就像詩。
除了老狼的插曲和湘西的風景就只剩下八個字:不三不四、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