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園風光》殺人,還是影像殺人
題記:
《田園風光》可以給熱衷于影像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們當成影像指導圣經(jīng),告訴他們除了冗長的長鏡頭和手提機的迷離效果之外音效加特寫造就的感官喜劇。
――――卡夫卡?陸(KavkaLu)
[img]
http://www.cineclub.de/images/2003/04/hukkle_p.jpg[/img]
匈牙利電影《田園風光》的開頭就是蛇身鱗片的特寫,蠕動的蛇是令人不安的,當它滑過草叢時發(fā)出的摩擦聲更是讓人恐懼和煩躁,無論是《圣經(jīng)》還是《伊索寓言》里蛇的出現(xiàn)總是有著一些不祥。
影片的開頭很詭異,后面發(fā)生的一切更是有如探索頻道的動物世界,我發(fā)現(xiàn)確實和大多數(shù)觀眾一樣除了嘖嘖我似乎對于影片本身無法描繪,這是一部需要你自己去看的影片,在它沒有懸疑的情節(jié)里和導演共謀,在蟲鳴獸叫完成一次次需要想象的謀殺,我想起了今村昌平電影里被背上山的老婆婆,老年,在復雜的人類社會里有著復雜的存在、消失的方式。
生物在自然里經(jīng)歷生老病死的過程,每個種群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軌跡,經(jīng)歷著屬于自己的傳奇,這部沒有對白有些怪誕的影片其實線索非常清晰,那位滿臉皺褶的老爺爺端坐在長椅上向后退而過的車子就是歷史,那是終點的悵然的回眸。
視點總是在局部,很多觀眾看過肥豬,但是大多數(shù)人不會湊得很近去看豬的臀部,而導演讓碩大的豬豬臀部面對著你,為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生殖和死亡就如中國古籍里所言“九九歸一”,對于大地,一切都沒有發(fā)生。
這部影片導演有著對于生命的理解無論是螞蟻,鵝還是甲蟲它們生活在屬于自己的一片土地,就像那個永遠打著嗝的老人,其實所有的一切就是一罐牛奶的指代。
小貓懶懶地舒展著自己的爪子,帶著鈴當?shù)男⊙蜃哌^鄉(xiāng)野,器物的碰撞給這個世界帶來了聲音,振翅的小蟲同樣看見陽光和綠草的世界,沒有一個生命應該孤單,當翠綠的小草破土而出,只要你靜心傾聽,你就可以聽到成長的喜悅和生命的驕傲,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就應該演出自己的輝煌。
我特別喜歡導演俯拍鄉(xiāng)野然后突然將時間的延續(xù)打斷,空間和時間的遺跡停留在膠片上,它們凝固的每一格都會把曾經(jīng)制成思念,就像我們存在的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死去。
看得出導演深受先鋒電影的影響,那段縫紉機的部件的一組特寫鏡頭非常有意思,熟悉的部件在導演細微的觀察里呈現(xiàn)出不一樣觀感,平凡的一切因為切入點的不一樣將會變得生氣勃勃,池塘里的青蛙和游魚循規(guī)蹈矩按照它們的軌跡生活,有氧氣泡帶走了往昔去接受明天,被謀害的死者靜靜躺在湖底,而謀殺的指涉導演完全用影像表達,老人吃飯時的臉部的X光片,骨骼的猙獰讓觀眾感受著謀害的發(fā)生,而村里的女子靜默站在一旁,影片甚至可以說沒有情節(jié),到了最后觀眾也沒有答案。
我個人這樣認定這樣的電影,它是東歐新浪潮的延續(xù),正如導演自己說得這是“概念化聲音景觀” 的實踐,在時間和空間的節(jié)點里,呆照形成的空洞,影片里有一個軍用飛機穿越橋洞的鏡頭,速度造就的分改變著小村子的寧靜,狀態(tài)的意義是延續(xù)著的時間,而時間只有發(fā)生而沒有結(jié)果,據(jù)說影片根據(jù)匈牙利一個小村的中毒事件改編,然而或許事件本身沒有答案,所以,導演以自然界的場景隱喻了各種可能的將來,而這個過程里每一秒都是可能性。
【附錄:影片資料】
《田園風光(Hukkle)》2002匈牙利
導演: 喬治?帕爾菲Gy?rgy Pálfi
主演:Eszter ónodi、Attila Kaszás
片長:61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性8,欣賞性7(藝術電影典范)
2006年5月31日 星期三 上午7時59分 云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zhuǎn)載
聯(lián)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2 ) 讓我們重新學會“看”電影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學會的是“閱讀”電影、“敘述”電影,文本的力量本身已經(jīng)遠遠概過了影像的力量。
喬治.巴勒菲用一部剝離了文本的電影《打嗝》重新教會了我們怎樣去“看”電影。
一部毫無疑問的,用影像敘事的天才之作
3 ) 我驚嘆于電影居然也可以這么玩
《打尸噎》太牛逼了,我是說,每一個鏡頭。它讓我驚嘆于電影居然也可以這么玩,從頭到尾一句臺詞都可以沒有。它以匈牙利農(nóng)村生活為背景,一位旁觀的打嗝老人貫穿始末,以超微觀視角來呈現(xiàn)事物之間的關系,在細密的針腳處織入線索,從而最終完美揭示了一起連環(huán)殺人案的全部真相。兇手竟然是全村的婦女,而她們彼此間并無串謀……
4 ) 一曲田園曲
推薦他的原因是因為,整部電影不需要任何獨白.而所有在影片中出現(xiàn)的聲響,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倒牛奶的聲音,車轱轆轉(zhuǎn)動的聲音,椅子咯吱響的聲音,老頭打嗝的聲音....匯成了一條河流.如果說這是一部電影,我更認為是一張實驗音樂唱片.更值得提的是,整部電影的色彩都非常美,它們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而這些如此美妙的東西,卻暴露著殺機.
我懷著欣賞的心情看完這部電影,不需要理會為什么會有人被殺,我不會把此當作思考因為這里面不會有答案.我要做的就是,看著一個個美妙的畫面,像一幅幅田園風光畫映現(xiàn)眼前,聽著各種聲響,那是生活的樂章.
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5 ) 春光背后的血腥陰謀
當一切動物都因為春的到來而開始活動,當春天的嫩芽破土而出的時候,一場陰謀就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展開??????
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是一派自然的田園春光,羊在悠閑的吃草,牧羊女在聽音樂,甲殼蟲在快樂的爬行,隨著打嗝的老人坐在門口,一天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平靜中帶有幾分安詳,然而這確實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春光。
這里的男人們大多懶惰,寧愿在家里我上一天也不愿干點兒什么,而女人們負擔著家庭的生計,不但要外出工作,回家后還得照顧一家人的飲食,這當然就成為了她們的一種權利。因為長期的依賴,男人們放松了警惕而女人們萌生了其他念頭,并由此得到了更容易下手的機會。當田園春光美景與大自然之聲交織成一片時,男人們的葬禮逐一到來,而于春天的死亡,更給影片平添了一絲詼諧與諷刺。然而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還在于形式的表現(xiàn),有鬼才之稱的匈牙利年輕導演喬治?帕菲爾,幾乎動用了一切來自于自然的視聽手段,賦予了影片一種寧靜淳樸的風格,而在這種平靜之下則是數(shù)不盡的黑暗,并且遠遠還沒結(jié)束。
在每一個事件發(fā)生之前,總會有一段動物狀態(tài)的自然展現(xiàn),貼著巖石緩行的蛇、走在路上的豬、捕食后心滿意足卻不知后有麻雀的土撥鼠,影片充滿了具有符號學意味的的影像,尤其是聲音,從開始老人打嗝切入直到影片結(jié)束打在地上的雨點,一切的聲音都來自于自然。導演力圖讓人們相信這是一部跟自然絕對有關的電影,然而聲音在電影中也是表意的,老人的打嗝聲從未停止過,打著嗝說明生命還存在,陰謀還在繼續(xù),而這個聲音也給觀眾一種不尋常的氣氛提醒。雖然影片本身的聲音豐富,情節(jié)上卻沒有什么對白,導演在撲朔迷離的案情中總會給觀眾留下那么一點點的線索,剩下的需要觀眾加入充分互動,去發(fā)掘春光背后的真相,導演能夠這樣表達就必須有扎實的運用畫面意義的功力。
這個神秘的村莊平凡而恬靜,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是部紀錄片,其實村莊每一戶人家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就從這表面平靜中而來,只要稍微錯過一個聲音或是一個細致的畫面,就要有可能錯過了重要的線索,自然而精致,是這部影片在用畫面敘事的層面上達到了一個高度。
沒有暴力場面也沒有緊張的節(jié)奏,在平常的生活中,殺人連環(huán)案就此靜靜展開,從影片的表面現(xiàn)象出發(fā)去看電影本質(zhì),不采用龐雜的敘述和炫目的手段,永遠都是年輕而富有想法的電影人的追求,而這部電影之所能生動美妙,除了導演對于自然的熱愛,還有的就是導演的用心與尊重。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也尊重女人。
在影片結(jié)尾,導演用一場婚禮清楚的告訴了觀眾命運之輪是如何運轉(zhuǎn)的,“如果你不善待你的妻子,你必將得到死亡的回報”,這其實不是一種詛咒,而是一種提醒。提醒男人們自此放棄生命中的懶惰擔負起責任,而自然的因果循環(huán)和性別的對立與矛盾,因此得到了深深的關注,正因為此,這部電影的不尋常也被發(fā)揮到了極致。
在精心設計的春的盡頭,也許是數(shù)不盡的風光旖旎,也許是死神建造的最殘忍的墳墓和真相,如何選擇,其實是在一念之間。
6 ) 自然力謀殺案
某鄉(xiāng)下出了奇怪的死亡事件,這種題材本來是可以很好的偵探片,或者恐怖片,也有可能是愛情片,甚至有可能是魔幻片,但是導演出乎我們所有人的想象把它拍成了一部類似<人與自然>的記錄片,他語焉不詳?shù)亩嘟嵌葦⑹鼋o試圖去了解死亡事件真相的觀眾設置了重重迷霧,在這部影片里面人類已經(jīng)只是所有自然物種中的一種,所以導演把人類的語言處理成和自然聲音一樣的模糊,并沒有刻意去加字母,人類在這里的生活和田鼠和鸛鳥一樣恬淡,看似存在的那些小瓶藥水,和老人死亡,導演把他們處理成和很多田園動物死亡一樣正常,其實是把我們從離奇的謀殺想象中拉出,處理成一種自然力的正常新陳代謝,靜靜躺在湖底的老人,養(yǎng)蜂人的突然栽倒,安靜默然的葬禮這里一切都好似暗示他們都重歸自然,關于兇手是誰我們已經(jīng)沒有必要去探究.
影片里面一架飛機的出現(xiàn)引起了幾乎地震般的效果,讓打嗝的老人停頓了幾秒,但是之后一切又歸于平靜歸于正常運轉(zhuǎn),包括永不停息的打嗝聲,這里的打嗝暗喻一種無法改變的自然力!
這樣的出其不意卻又這樣的平淡天真,面對這樣的導演真的讓我們看到電影創(chuàng)造的無限可能.
我想將巴勒菲這部電影稱作他對電影理論的一次探索未嘗不可。從中亦能看出他對電影的熱情與執(zhí)著。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周遭生活場景細致入微的觀察。
這麼矯情的還眞不多見
絕對是小說都不敢寫的劇情,這個時代所有拍默片的導演都????如果你老公對你無理取鬧,夫人你一定要喂飽他,多加點胡椒讓食物美味,他就會在天黑之前服服帖帖……在天朝絕對想不到的影片,媽耶!
形式很新,看得累,無關的線索有點多了
在完美的靜謐的田園風光里,一個個逼近的鏡頭,自然的聲音,將罪惡卻荒誕的兇殺案掩埋其中?;蛟S這樣的死也歸于自然,如此平靜。只有一個男人洞察了真相,但是他只能彷徨不所知的絕望地等待自己的命運。
連句對白都么的真讓人受不了,BORING BORING雖然有的地方好玩比如老豬的蛋還有大小瓢蟲什么的還有最后女娃在婚禮唱歌但是總體實在是太難看老,去死,破裝片,害我
沒有臺詞,一度懷疑自己看的風光片+動物世界,旁邊某男打了幾次哈欠。。。結(jié)尾的歌似乎就是謎解,卻完全沒有說服力。被很多人贊牛B,但我覺得這是導演炫技而形式遠高于內(nèi)容的一部片,從頭到尾都在故弄玄虛,完全缺乏講故事的誠意。不過,攝影是真棒,歌是真好聽,所以導演還是去拍紀錄片或者MV吧。
田園風光下,配樂打嗝曲,老漢石板坐,一切心有底,老臉幾番見,疑似笑面虎,打嗝迷上癮,斗狗交響曲。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ne9nk7iXI/
時間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打嗝就像是生命機制中一個我們永遠控制不了的節(jié)奏。生老病死,萬物之靈,生生不息。宇宙就是一個關聯(lián)體,微妙的和諧一步一步的靠近了事物表層下的本質(zhì)。但是你說這就是電影傳達的全部嗎?其實不然,正如人們摸不著頭腦這個電影要傳達什么一樣,有些東西是永遠無法被傳達的。
沒有一句對白的電影,讓我們對細節(jié),特別是畫面的細節(jié)有了更多的關注.導演刻意地對細部給了很多的特寫,有些甚至撐滿了整個屏幕,比起那些靠對白取勝的片子,此時無聲勝有聲,沒有對白也許給你帶來更奇妙的觀影之旅.
巴勒菲用所掌握的一手好技巧,非常與眾不同的講了個“懸疑”故事。相當?shù)木哂袑嶒炐裕谖铱磥硪灿幸欢ǖ撵偶汲煞郑ó斎?,我要是能有這般技巧,我也炫)。視聽做的很有意思,最讓我驚嘆的是,導演僅僅依照基本的剪輯規(guī)律與技巧,就將大量的素材玩出了花,所有素材都被放進了相互關連的運作機制里,在這一機制里,萬物被隨時變換著的視角與視線 一 一顧及和洞察著,使得里面的死亡都顯得那么“日?!?,謎底也越發(fā)的像被記錄下的萬物的變化那樣,在不確定性與隨機性間被定格了下來,但是“手抖了,模糊了”~
電影節(jié)末日@世紀友誼 3+ 開場二十分鐘絕對4星水準 后來就各種水了... 沒什么對白 全靠鏡頭推進來慢慢暗示 作為風光片來看的話 鄉(xiāng)間風景拍得絕對細致入微(鄉(xiāng)村少女二級 田間打麥碎狗)攝影聲效也贊 家宴場和婚禮上的獻歌是有多冷啊親 或許前夜通宵心力不支 整體過得去而已的觀感 嗝
1.紀錄片式的拍法輔以略加心思的剪輯,沒有對話,只有情境;2.你會盯著豬的睪丸,看著豬在交配,你還會看到正在吃蚯蚓的鼴鼠...蟲鳥獸禽,春意盎然。平靜農(nóng)村,殺意暗涌;3.有可能是影史最長的打嗝。
看過導演處女作《田園風光》(Hukkle)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怪誕詩意的風格,《人體雕像》是導演第二部作品,不但延續(xù)其怪異的風格,而且觸及禁忌的活人標本制作題材,激烈程度比處女作“有過之而無不及”,是當年戛納電影節(jié)上最為轟動和爭議的影片之一。
去劇情,碎片化,最后結(jié)尾給出指向,以讀者自己構(gòu)建線索與答案,無臺詞。有意思,像小說。
導演肯定是拍Discovery的動物世界起家,迷戀微焦距和運動,超然物外,絕少人類感情
劇本怎么寫?演員怎么演?要拍多少素材?同期聲錄音嗎?聲音設計怎么做?剪輯拿到素材是不是完全懵逼?看的時候腦袋里全是問號…但居然,看得非常入迷,轉(zhuǎn)場全是炫技,喬治巴勒菲這是什么犯規(guī)式導演風格
音效,剪輯,攝影都不錯
我完全沒看懂劇情,但是我看完后對于這部片子感到很恐懼,雖然不是那種顯而易見的恐怖電影,但是我覺得很慌,永遠不想看第二遍。
8.5。牛逼!真?zhèn)€是元氣淋漓。沒有人物,沒有情節(jié),沒有對話,沒有配樂,沒有明星,沒有文藝腔,單單用影像、聲音跟剪輯就震撼你的色香聲味觸覺。媽逼!我們在生命中錯過生命,還要靠藝術幫我們恢復知覺。PS: 錄音好到令人發(f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