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其實不太喜歡“倒霉題材”的書影,但同時,正因為這種故事表現(xiàn)出了人生倒霉的一面,所以反倒能通過細節(jié)性的東西打動我們。
沒有誰的頭頂上永遠罩著一塊鐵打的“幸運布”,指不定活到哪天,倒霉事兒就找上門。所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人人都有個保不齊。所以說,幸災樂禍要不得,雖然有時候我們確實或多或少都有不單單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的心理。
沒有誰永遠倒霉,更沒有誰永遠幸運。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本來的一面應該比我們想象的要糟,所以我們總想擁有幸福的生活。
《我們所知道的生活》(life as we know it)這部電影,很可能并不是人人都喜歡的類型,因為劇情實在沒什么驚艷之處,平平常常的開頭,然后突然來了個倒霉的事故,故事就圍繞這個倒霉事故展開。
兩個連自己都沒活明白的單身狗,在事故之后成為故事的主角。把他們“串起來”的是事故中留下的一個孤兒。原本有點好友關系的他們,最后通過一些狗血劇情變成了一家人。當然,結尾還比較感人。
你問我感動之處在哪?我只能說,正在于“如何成為一家人”。事實上,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的很多人,他們原本是“原版家庭”,但過著過著,各自間生出嫉妒和仇恨,甚至血濃于水的關系,最后變成路人,一個不盼一個的好,彼此希望對方倒霉。
還有一些家庭就像一個被打碎的瓷瓶,可是一些碎片總能用到別的地方,這樣用“碎片”拼湊出來的瓶子,又組成一個新的“家庭”,各自之間一開始別扭,慢慢也就適應了彼此。當然,也有那種拼湊起來的家庭,一開始別扭,到最后還很別扭的,這種按道理說,前世的仇人,今生的仇人,彼此不過來還個賬,然后又帶著另一種賬進入另一個世界,最后留給世界一本“爛賬”。
原本沒有一點血緣基礎,組成一個家庭,最后還能過得開開心心的,這里面隱含著人類的一種“理想”,甚至“奢望”,更是為表現(xiàn)人性的光芒。誰都知道,人人都喜歡惦記別人的老公、老婆,甚至養(yǎng)孩子都喜歡拿自家的跟別人的比較,“你看人家誰誰誰”,通常就是彼此指責的“標桿”。
但是,惦記別人的老公也好,抑或老婆也罷,甚至羨慕誰家孩子怎么怎么了不起,那畢竟跟你沒關系;就算偶爾發(fā)生點關系,不但起不到滿足虛榮心的作用,反倒能打破原有生活的平衡。所以,當你能把自己的真當自己的,別人的當成別人的,而在必要時將別人的當成自己的,一切都自自然然,出于真心,那么,你的人生一定會成為傳奇。
問題就在于我們很多人難以做到理想中那么偉大,惦記別人的只為滿足一時的心情,而討厭自己的只因為得來太過容易。換句話說,就像“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那樣,人都是后知后覺的物種,細想起來非??杀?。
這個故事之所以還能受到好評,就在于它的情節(jié)不復雜但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的人性確很美好。當剛剛學語的小朋友張嘴叫女主一聲“媽媽”的時候,她用事實上的角色表示拒絕,但在孩子連續(xù)叫她兩次之后,她發(fā)現(xiàn)再想拒絕就不大容易了。這既是母性的偉大之處,也是人性的可愛之處。平白無故地多個孩子叫你“媽媽”或“爸爸”,按照故事套路,這是那孩子的倒霉,但同時也是你的幸運。我們用比較迷信的說法,或許那真是上天選擇的結果。你想啊,世界那么大,人類那么多,為什么有些事偏偏發(fā)生在你頭上?
養(yǎng)活自己的孩子都很難,更別說養(yǎng)活別人的孩子。再說,誰能保證在養(yǎng)活孩子的過程中不會變心?人類本身就是一種情緒動物,己出也好,領養(yǎng)也罷,總會因為一些事情搞得焦頭爛額。這個過程需要付出代價,還要花費心思,所以孩子那句“媽媽”或“爸爸”并不是白叫的。
但是,人類也不該把有關人的那點事全都“上綱上線”。我們通常說“我的孩子”,云云,其實后來的科學證明,所謂的孩子不過是精子和卵子結合而成的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新生命,所以但凡雌雄之間發(fā)生關系,都會生出那么個“孩子”,人類就是過于把自己當回事,而偏偏在進化過程中又沒能甩掉自私自利的天性,所以才把自己的和別人的總做比較。你要靜下心來想想,只要跟你長得差不離兒,那好歹也算個生命,是誰的或不是誰的,真有那么重要么?可是有時候我們心里就是過不去那個坎兒!
假如未來人類遭遇更多的麻煩,誰還能保持鎮(zhèn)定,把人性光輝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一切都推給人工智能?當然可以,但那也就失去了做人的美好。如果這個故事里的主角選擇逃避和放棄,那么后續(xù)故事就沒有一點吸引力了,就像陳世美拋棄秦香蓮母子一樣,觀眾咬牙切齒,但對現(xiàn)實中的人類教育意義并不大,因為多少年來,人世間出了多少陳世美,我想至今沒人能算清那筆賬。
所以這個看上去不怎樣的故事,它感人的地方正在于最后成為一家人的結局。當然,這一家人并不容易,是通過不少細節(jié)故事串起來的,因此結局一定要美好才行。那或許才是我們所知道的生活。
果然,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至于其他的東西,說穿了,真的沒有多大意義。正如倉央所云,“世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笨蔀榱恕靶∈隆保覀兒芏嗳硕己鲆暳松?。
書《安妮日記》有句話:想要了解一個人,那就去和他吵一架。這部電影又有一句莫名其妙感動的話,男女因搬出朋友的房子而吵架時,醫(yī)生跟女主角說“要是我前妻這樣跟我吵架,我們也就不會離婚了”。跟你吵架證明我在乎你。罷了罷了,以后希望也有那么一個人可以跟我吵上一架。
電影是造夢藝術,這部夢很接近現(xiàn)實。此種情況置之現(xiàn)在世界,男的長得還可以女的美,沒發(fā)生點什么那才是不正常,一言以蔽之電影劇情,曰:互相默契的討厭彼此,又互相默契的愛上彼此。
首先,感慨下,劇中的小baby真的是太可愛了,好喜歡?。?!
其次,男女主角雖然因小孩組合在一起的這個開頭有點牽強(生活觀念的不同吧),但劇中有很多感人的、搞笑的、溫馨的、無奈的等等場景,道盡了有小孩之后的生活百態(tài)。
Life as we know it,嗯,生活就是我們所了解的。其中,有一牽引線,社區(qū)服務工作者,時不時對這個臨時組合在一起的“家庭”的考察,促進了男女主角感情的升華。
因小baby組合在一起,最終也因有小baby而在一起。喜歡劇中細膩地展現(xiàn)了因生活的突發(fā)狀況而引發(fā)地情感變化,積極地去面對,終將會成為最好的狀態(tài)。
PS:人生中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都是上天對你的考驗,完美的人生需要經歷,而經歷了將會成長,成長了,所有的“狀況”將不再是“狀況”。
OK,突然耳邊傳來一句這樣的歌詞: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
斷斷續(xù)續(xù)地把這部對我吸引力不是很強的電影看完了,一對互看不順眼的男女,因為要共同照顧車禍身亡的朋友的小寶寶,最終兩人從“朋友的朋友”變成“親人”的故事。歡喜冤家終成眷屬,這似乎已經成了喜劇電影,特別浪漫愛情片的經典套路。
或許很多人對人生根本沒有計劃,即使有計劃,也會發(fā)現(xiàn)往往不吻合我們的當前,就像很多人的男女朋友,并非是對愛情有了憧憬時的幻想對象,也絲毫達不到當初擇偶標準里的任何一條??晌覀冏罱K還是接受了,而且不覺得命運不公,因為人的心如同容貌一生都在改變。
我們所知道的生活,永遠只是過去,而不可能是明天。我也淡然了,誰知道有沒有明天呢,今天放肆地過吧。
#五色觀影#之隨心看《我們所知道的生活》20220417
一部由意外共同養(yǎng)娃而產生情愫的意料之中大結局電影。娃兒很可愛,帶娃的情節(jié)也很真實,哄吃哄睡陪玩兒,很辛苦,也會有收獲,比如娃兒的笑,和對養(yǎng)育者叫媽媽的時候。當然影片中只是嬰幼兒階段,還沒上學呢,還沒長大呢,未來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但這不是影片負責的內容了。
男女主從互相看不上,到通過共同養(yǎng)育好朋友家的娃兒而產生愛的鏈接,感受到家的溫馨,共同體的情感,才是影片要重點表達的。所以沒有交集的兩人如何會產生感情呢,怎么實現(xiàn)相互了解呢?得有共同要經歷的事件甚至是面對的困難。
情感是易變和脆弱的,也不長久,所以需要共同參與的付出和努力,向著共同的方向和目標,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就有了在生活中的實實在在的意義。而經歷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共同體驗中產生的感情也是生動和令人心安的,自然會吸引“心”的到來。
五色電影,五彩人生!
在B站看到的推薦,感覺是比較有年代感的喜劇片——很適合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冬日午后打開。
看到彈幕的第一條就是——這是一個很適合合家歡的電影。
整個電影情節(jié)看下來,除了中間“留下孩子”的部分讓人有點猝不及防,其他的劇情都是意料之內的喜劇標配。尤其是最后男主坐在房子里,女主回家嚇了一跳,然后男主不慌不忙地開始表白,以最后的一個小孩兩歲生日,男女主一周年紀念日作為結尾,是一個標準到剛從流水線上下來的喜劇愛情故事。
影片的之所以只有三星,并不是因為它流水線一樣的標準,而是因為中間的感情線建立的太快了。
男主出現(xiàn)第一幕的時候,讓我無時無刻不想這個男人趕緊消失——約會不提前安排;第一次見面穿著隨意,而女主可以算是盛裝出席了的;和約炮對象當著別人的面打電話,甚至還當著約會對象,對約炮對象說:可以把時間提前半小時嗎?
反觀女主的獨立自主,有條不紊的經營面包店,對待事物的認真和一點執(zhí)著(一定要寶寶吃她做的食物),編劇到底是為什么不讓女主和那個買了36次同一口味三明治的長情醫(yī)生在一起?圖男主什么?。?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圖他小還是圖他不洗澡?
對比后面男主的成長和男女主的感情線建立 和 重歸于好 的主線劇情——還是分別在女主已經和醫(yī)生約會了的情況下 和 女主已經決定要和醫(yī)生重新開始的情況下 實在是敲擊著我的每一根和戀愛相關的神經。
2021.1.19
傍晚
R
不得不說20幾分鐘那個劇情一下子……讓我淚目了(我好爛俗==)Katherine Heigl(從一夜大肚開始喜歡她)& Josh Duhamel(so HOT?。ゞonna make a sweet couple!
選歌很好,推薦原聲。
如果關於工作的部分再交代得更好就四星了
不錯,至少我喜歡。
典型的約會電影,不用花太多腦力,但看著給它相當的輕松和蘇湖。男女主角可能沒有Jake Gyllenhaal 和安妮·海瑟薇養(yǎng)眼,但整部片子跟《Love and Other Drugs(愛情與靈藥)》比起來,實在用心太多!唉,怎么它在豆瓣上的分會那么低咧==
其實還好了,小溫情 小笑點,一開場就能猜得到的結局。流水綫上又一典型美國輕喜劇。
BB很Q
節(jié)奏上拖沓了一些
總之我最近還是挺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的。
其實女主看多了還是挺好看的,劇情就大眾化了
即使明明猜得到結局,依舊報以溫柔的心去看美好的事情發(fā)生的過程才是看這種chick-flick片的意義,不是嗎?其實,豆瓣的電影達人喜歡苛求的不是電影,是自己。
這小妞也太會配合了吧、、
三星都給很萌的寶寶~
挺好看的。為啥那么多人給三星?BTW 話說Josh也太HOT了吧!
拜托,這種從一開始就知道男女主角會在一起、你卻故弄玄虛曖昧不清糾纏不明搞了半天最后還是在一起了的片子,你拍它都不厭倦嗎?
俊男美女萌孩,不能要求更多了
比海格爾之前的幾部片子質量好很多。小孩子沒有很搶戲。愛總是讓一切都變得可能。它是沉重的負擔,也是最甜蜜的財富。
不是因該先說話 再走路么
比凱瑟琳上一部好點。小孩真是cute
美國人好好哦,家庭觀念強鄰里和睦責任心重對待孩子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