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規(guī)則如網(wǎng)-專困小蟲
電影一直在講南北的事,南北差異,但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類似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常見,比如最近幾年的抗病毒。大家都在按規(guī)定辦事,但最終導致了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
規(guī)則是網(wǎng),小蟲黏上就難逃
電影中南北雙方的人都是按照規(guī)定辦事。而這個規(guī)定又是必要的,甚至是高級別的安全協(xié)議。從整體角度,這些審問是必須的步驟。主角不肯棄船而越界那一刻,就如同小蟲誤入一張巨大的網(wǎng),陷入才知道,等待他的只有無盡的苦難。兩邊的人都在高高在上的規(guī)則下,粗糙地對待主角,沒有余地,甚至還有一些南邊情感上的、北邊經(jīng)濟上的假公濟私。
程序多了,體系就會出現(xiàn)bug
人們總是在用有限的條款,約束幾乎無窮的情況。即使上萬名盲人一起摸出上萬像素,也無法還原大象的肌理。在一個巨型高速運轉的機器下,只要進入機器的一端,無論必要與否,都要與內(nèi)部每個滾軸摩擦,接受每個燈光的檢查,打上未曾想到的文字,最后變成預設的模樣。必須要說,這樣做是必要的。只是機器設計的有好有壞,處理的情況有難有易,有的能中途退出,有的能走內(nèi)部小路,但大多數(shù)都要完整走完。如果運行中不匹配,就像男主的情況,結局只有被碾壓。
自由還是計劃,不管怎樣人心不變
關于電影的南北差異,有一個細節(jié)印象最深:男主說你們自由富足,東西沒等用壞就扔掉,食物沒有吃凈就扔掉,但另一方面還需要失足來供弟弟讀書。這很好的說明了兩邊的形態(tài)與導致的結果。自由與計劃,本就各有利弊。自由追求的是機會公平,會導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計劃追求的是絕對平均,會導致缺少競爭,整體落后。永恒的話題,不止在南北。但審問的形式連同細節(jié),如出一撤,比如都坐到主角的后面進行試壓。
電影劇情安排巧妙,細節(jié)出色,全程在線。
2 ) 人民需要什么樣的社會?
真實呈現(xiàn)了一個正義善良的底層人在政治強權下的苦苦掙扎,展現(xiàn)了社會矛盾和民族傷痛的廣泛圖景,演員表演都非常扎實。
第三幕進入反諷階段,期望和現(xiàn)實的鴻溝再次赫然裂開,“網(wǎng)”的意象開始真正發(fā)力——無論貧富,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都像網(wǎng)一樣,困住所有人,所有人都無計可施丶無可奈何?!棒~只要被網(wǎng)困住,一切就都結束了。”
媒體控制著輿論,是傳播意識形態(tài)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這部電影把媒體刻畫成荒誕丶可笑的形象,實際上是在說媒體所傳播的東西本身就是最荒誕的,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不會意識到而已。都是被網(wǎng)困住的魚。
“我只是個漁夫,沒有任何力量?!敝鹘强匆娤M篑R上又會被更大的絕望所纏繞。由于我們移情于主角,也深深的體會到那種無力的掙扎與絕望。
最后主角雖然與家人相聚,但是肉體和精神已被政治鐵拳打的面目全非,審訊主角的官員雖然一口一個黨和人民,但卻為了一幾私利中飽私囊。當主角不愿再匍匐于這樣的社會形態(tài)而葬身大海時,編導傳達出兩個擲地有聲的問題: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民?人民需要什么樣的社會?
3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抓魚之人也在網(wǎng)中
五一小長假出差,來到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的吉林省集安市。這座小城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卻有特殊之處。如你所見,東南邊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你所看見的山和草包括江中小島都是朝鮮領土。
近到你站在江這邊,能清楚看見對面有朝鮮人在,天氣再暖和些據(jù)說還有在岸邊洗澡的。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和ta們打招呼的話,還可能被回應問好。這樣鄰國的雙方人民看起來相處還算融洽,實際上,始終有底線是不能僭越的。不信你看——
在我們國家集安這邊,利用鴨綠江的寶貴資源開發(fā)了旅游項目,就是你看到的游艇。還有大一些的船可以承載更多游客。但不管是船還是游艇,全部都是沿著鴨綠江橫著開的。你可以再縮短鴨綠江寬一半的距離近距離看一看朝鮮,最近的地方距離朝鮮只有大概五米。
這部電影,就是一位朝鮮漁民因為漁船故障漂到了韓國地界,被韓國海關懷疑是特務抓走,嚴刑拷打抓不到把柄后又威逼利誘“脫北”,艱難險阻漁民最終回家的故事。
金基徳的電影一向臺詞很少,相比他之前的作品,《網(wǎng)》絕對不會讓你感到犯困和枯燥。不變的依舊是金基徳的欲望符號,沒錯,即便是這樣一部題材的作品,也是床戲開篇的呢:)(結尾也是我會說?
電影中的朝鮮,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環(huán),朝鮮人在無限地循環(huán) 往復 永恒的禁閉之中一代代生活。
最近在微博上看見了這樣一段話深以為然:
很多事,你用盡全力,最多也只能三選二。
貌美 多金 專一 的戀人。
熱愛 清閑 高薪 的工作。
便利 清幽 低租 的住所。
美味 精致 實惠 的食物。
——放眼望去,茫茫人海處處都是三元悖論,整個人生就是一場大型的impossible trinity.
(出自微博ID:桃知了)
電影里,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生活著的韓國人,也不會人人都過神仙日子。而生活自給自足的朝鮮人看起來雖幸福感更強,卻也限制在國家這張大網(wǎng)里。
對于漁民自己,是網(wǎng)中撈魚。對于國家而言,漁民皆在網(wǎng)中。
而你不可逃,也無處可逃。
4 ) 這張南北困局之“網(wǎng)”,撈出一個開始說人話、并且話很多的金基德
來自小玩劇翻譯君的碎碎念:
如果說在當今韓國導演里,有哪幾位是每出片必看的,“金基德”這個名字,肯定位列K心目中這張“必看”名單的前五名內(nèi)。所以當這部10月初上映的新片一解禁,K就迫不及待下了資源,打算做好字幕安利給大家。
然而不做不知道,拉完全片,突然很想哭。
向來走畫面走意境走意識流的金導,早期每部電影沒幾句話甚至完全沒話、從影近二十年至今沒摘掉“臺詞少”標簽的金導,一向被認為是“字幕組福音”的金導,啥時候變成了一個那么接地氣的話癆?
這一回,居然還是個操著朝鮮口音的話癆…
南有“思密達”,北有“西拉友”,被柳承范那口苦練多時以假亂真的超重低音朝鮮話折磨得耳皮子薄了三寸的翻譯君K,表示以后再看見涉及南北韓問題的片子,極有可能會繞著走XDD
是的,這部金基德有史以來話最多的電影
就是它?
<圖片1>
經(jīng)歷了精神和身體狀況大起大落后重新回到電影界的金基德,2011年之后作品的整體水平,顯然已經(jīng)不能和拍出《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瑪利亞女孩》《空房間》等等的、幾乎每部皆為神作的全盛時期相提并論。
前后的差異,除了意識流的弱化、天馬行空被收斂、神來一筆大大減少、所謂“殘忍陰郁”開始浮于表面,還有就是在題材的選擇上,從初期的專注邊緣人命運、深挖潛藏在犄角旮旯的血色人性、專注任性到極致的小眾電影事業(yè),到漸漸多了幾分對市場、對大眾、對民族、甚至對政治的參與和關心。
這部《網(wǎng)》,是繼2012年為新人導演李柱炯寫了《紅色家族》劇本之后,金基德第二次用電影觸及南北韓問題。也被稱為是迄今為止,金基德最為“正常”的作品。
沒錯,除了海報上這個博人眼球的全裸柳承范,和開頭一場簡單粗暴的被下床戲之外,這部電影其實非常不“金基德”。
<圖片3>
首先,《網(wǎng)》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個因為船故障漂流到韓國的朝鮮漁夫,先是被韓國政府懷疑為間諜接受調(diào)查,再是被抓不住把柄的韓國人各種威逼利誘勸“歸順”,然而為了家人執(zhí)意回家的漁夫,最后終于在講道理的小警衛(wèi)和祖國外壓的幫助下,回到了故鄉(xiāng)。
(當然為了不劇透,最后的反轉這里先不講。)
故事簡單,金基德這次的講法,也非常簡單。
全片采用了正常的順序敘事,沒有在時間上故弄玄虛,敘事節(jié)奏也是中規(guī)中矩。通篇沒有太意識流的鏡頭,沒有太晦澀的隱喻,沒有太過分的情節(jié)。幾乎不玩長鏡頭,剪輯上也放棄了蒙太奇,人物講話、做事,邏輯清楚動機分明,甚至露出的每一個表情,都在可理解范圍內(nèi)。
以往充斥在金基德電影里那些需要拐幾個彎才能理解、需要做好心理鋪墊、甚至有時候看了會一下子緩不過來的畫面,在這部片子里,幾乎一個都不存在。
簡而言之,就是“正常”。相當正常。
雖然,太“正?!钡慕鸹?,反而會讓以往吃慣了他的“猛藥”的觀眾覺得有些不正常,但是作為一個單純的看片人,而不是某個導演某種風格的腦殘粉,這部帶著對南北對立氛圍嘲諷與反思的電影,放在同類題材中比較,還是技高一籌,很值得一看的。
從金基德最擅長的貫穿全片的隱喻——“網(wǎng)”,和散落在片中令人哭笑不得的諷刺和黑色幽默段子,到柳承范放棄潮男形象、完全與角色融為一體的史詩級“朝鮮人”演技,都是本片的亮點。
而片子中透露出來的這種“似曾相識卻截然不同、然而依舊優(yōu)秀”的奇妙感覺,也讓觀眾對逐漸擺脫偏激個人主義,開始高尚地接著地氣的“后金基德電影”,多了一些信心。
最后,來聽聽金基德導演自己,對于這部電影主旨的一些闡釋吧:
“‘網(wǎng)’可以認為是我們現(xiàn)在所生活的國家,而‘魚’則是人的個體?!?br>
“我覺得不要去想哪一方是好的,哪一方是壞的。當一個帶有國籍的人處在兩國對立的關系之間,那個人是如何犧牲的,如何變得悲慘的,希望將這個過程呈現(xiàn)出來。而國家的那些要員們,希望能展現(xiàn)出來他們在身為加害者的同時,本身也是被害者。雖然看起來都像是加害者,但不也都是意識形態(tài)的被害者嗎?”
----
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小玩劇韓劇專門
原文地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MxMzE4MA==&mid=2247485518&idx=1&sn=cd9e9ef1258981b7058cfc9a833eba51&chksm=e9e4e37dde936a6bf5ea23ef6f14869ca911b38e73e8f63830eb1108a6529b3e1b9826f131bc#rd 5 ) 向現(xiàn)實妥協(xié)了的金基德??
雖然不是金基德的狂粉,但還是對他這種特立獨行的導演心存尊敬,于是趕在新電影上映的第一天就跑來看。然而大學路首日的排片卻只有可憐的三場,三場,想想小姐和哭聲上映的時候是什么排片量,而且我看的這場連三分之一的上座率都沒有,問過身邊愛看電影的韓國朋友,他也對這部電影沒有興趣。雖然我最愛的是樸導,但也并不覺得金基德和樸贊郁之間差了這么遠。
一個在國外獲獎無數(shù)的導演在韓國電影界像個圈外人,觀眾也都覺得他是個怪老頭,指責他太犀利露骨卻又讀不懂看不透。原因是什么,是因為他的電影里臺詞少,大段的鏡頭寫意,露骨的情色場面,發(fā)指的暴力美學,難以接受的亂倫關系嗎?也是,也不是,總覺得這是表象,內(nèi)核還是因為他電影里傳達的思想內(nèi)容,不是主流的東方文化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只顧自己的文藝,不考慮大眾的商業(yè)性,各種恣意的天馬行空,管你們別人看不看得懂。實話說我就是欣賞不來他電影的那類人,但我還是充滿了尊敬,一個怪老頭想用自己的方式打造自己的風格。
于是我依然抱著這樣的期待來看??,電影開始的第一個鏡頭就把我?guī)Я诉M去,然后邊看邊開始胡思亂想,有不少觸動我的點,卻沒有一拳揍醒我的痛感,金基德放棄了他的極致暴力慘烈,放棄了天馬行空,在認真安靜的講一個故事,一個像他又不像他的故事。于是有幾個地方覺得生硬了,刻意了,可能是因為他還不適應這種敘事吧,快結尾的時候一系列對比讓我嗅到了味道,然后又在結尾真正到來的時候稍顯突兀又不出意料地戛然而止,于是結尾字幕打出來的時候有種虛無感,不過癮,看了一眼身旁剛才呼呼大睡的大叔揉著惺忪睡眼,我拿起衣服第一個離開了座位。
不是說電影不好,很值得一看,但總覺得不像我印象中的金基德,總覺得他多多少少做了點兒妥協(xié),或者厭倦了從前的自己。不過都是我的猜測,都是我主觀的感受,希望都是錯的。電影里有不少人性的東西,最觸動我的兩句話“??? ? ??? ?? ????(傷心就一定要流眼淚嗎?)” “??? ??? ??? ? ????.(自由不能保障幸福)”
希望多點兒排片,有更多人去看!
6 ) 90后00后
這是金基德對南北關系的理解。相對于以往的片子更簡單粗暴。對北邊的意淫,對南邊的批判,對自由和幸福的思考,都赤裸裸的剝開。我旁邊的大叔太入戲了,柳承范一被拷問,大叔就開始罵洗吧
90后00后生活專屬
已經(jīng)算是金基德這幾年的片子里還能看到,感覺老金差不多廢了。
雖然金基德仍是我最喜歡的韓國導演之一,但還是覺得近幾年他的匠氣超過了靈氣,題材也愈發(fā)顯露出電影節(jié)投機獵奇嫌疑。依然有水岸和妓女元素,直觸敏感的南北隔閡問題,一個因不小心漂過國境線而被兩邊盤問拷打逼至絕境的漁夫,對仗形成諷刺,配角略臉譜化。還是《國際市場》里那種親情更能打動我吧。
孫海英主演、謝天笑替身
我的天 太久沒看金基德還是怎么回事…這么多臺次 這么直白的故事 簡單來說 就是 這么 正常 的一部電影…發(fā)生什么了?!
舍棄不必要的形式與技巧,單純地講一個故事。更加的通俗。還是一如既往地關注社會邊緣化的弱勢個體,關注社會體制對個人的壓制。
雖然現(xiàn)在已變成了直白的金基德 但個人還是很喜歡 劇本竟然還蠻工整的 暗喻依然存在 而且批判還是依然的犀利 柳承范實在太讚了~ 金英民也一直在金基德的電影里無限發(fā)揮 相比之下李源根還是嫩了點啊~
如此直白刻意,靈性全無,只能說金郎才盡。瓶頸之中需平靜,倔強強拍如自毀。
原來在金基德眼中,南北都不是個東西!金基德南北統(tǒng)一之心已死!
這是金基德對南北關系的理解。相對于以往的片子更簡單粗暴。對北邊的意淫,對南邊的批判,對自由和幸福的思考,都赤裸裸的剝開。我旁邊的大叔太入戲了,柳承范一被拷問,大叔就開始罵洗吧…
金基德借著南北關系為題,給安德瑪做的廣告。
【臺北金馬影展展映】很不金基德的作品,劇本、攝影、表演完全沒有金基德的風格和符號。片子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驚喜,對于朝韓雙方的描寫都有些符號化,說教也略直白。妓女一段尤其刻意。不過已經(jīng)比不忍直視的《停止》好一萬倍,完成度高。硬不起來已說明問題。韓國街頭商店招攬中國游客的招牌亮了。三星半
說著沒接收國安部調(diào)查的妻子,脫了衣服滿身的傷痕。南韓的小部員塑造的太影視化了,說白了就是太正義了,正義到不真實(先是在南韓那么自由的國度見識了那么多骯臟的事,回來時喊出的金萬歲事發(fā)自內(nèi)心的,到朝鮮后發(fā)現(xiàn)天下烏鴉一般黑,和南韓一樣的重復寫交代,被暴力拷打,又目睹守衛(wèi)昧下美金放走他,回來時鄰居的閃躲,種種所致男主心里那緊繃的弦斷了)
整體未達到期待值。手持鏡頭將人物內(nèi)心表現(xiàn)得很好。看的全程一直在思考韓國間諜造假事件,今年有部同題材紀錄片《自白》值得關注。儘管我對本片的故事心存疑慮,但仍舊敬重金基德對社會和人性的著眼點。有些短評麻煩別劇透了好麼,多少人不小心受害你們負責麼?at CGV ???? ??
當金基德愿意走下神壇,來和我們好好聊聊天的時候,出眾的導演才華依然讓其傲視群雄。沒辦法,只好一直是金基德腦殘粉。不過這顯然是他三觀最正的一部作品。他帶著笑容,留給我們傷痛。
兄弟之間,家長說了算?
韓國電影總愛塑造十分不必要的反面角色,這回金基德也入了套了。
早已看穿一切的漁夫能安安靜靜地打漁嗎?
網(wǎng)住人的不是漁網(wǎng),是那種戒備心
脫不了網(wǎng)的人
倆個地區(qū),同一種語言,相似的處事方式,這是一個問題,而不是問號。由漁網(wǎng)引發(fā)到北韓,人際網(wǎng),國家網(wǎng),或者是因特網(wǎng)也好,思維上的網(wǎng)才是禁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