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頭就是很突然啊,一個搶劫案引入一個殺人案,果然是非常突然,一顆星
2.劉青云啊,一直比較欣賞的演員,表現一如既往,一顆星
3.配樂很喜歡,雖然只有那么幾段,但是卻總是那樣恰當,一顆星
4.有些地方有些拖沓,但是卻不失幽默,半顆星
5.結局真的是很突然,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本以為是只有蒙嘉慧掛掉,沒想到結局竟然是除了蒙嘉慧外的主配角統統掛掉,不管是劉青云還是任達華,編劇可真是痛快啊……一顆星已經不夠評的,至少再加半顆
看之前真的不要知道結局……
知道了就不夠震撼了
人究竟會因為何種原因重新看一部電影?是褪色的回憶、鮮活的神經脈沖還是別的什么?這件事恐怕永遠也說不清楚。我早已忘卻了初次接觸銀河映像時的感受,正如我不記得一周前為什么開始一部一部地回放銀河映像。但有些事情我卻記得特別清楚,比如游達志掛名導演的三部作品:《兩個只能活一個》、《暗花》以及《非常突然》。
就我個人而言,是游達志這三部曲塑造了我對所謂銀河映像風格的基本認識:命運無常,人情冷暖和底層社會。最初先看的是《暗花》,銀河映像諸多電影里戾氣最重的一部。之后才看《非常突然》,對銀河映像集體創(chuàng)作展露出來的扎實透徹的基本功深感驚訝。最后隔了很久才看《兩個只能活一個》,結果對銀河映像的看法一下子動搖了,迷惑了。如果要我挑一部最好的,很難。但如果是挑一部最重要的,那我會毫不猶豫地提名《非常突然》。
《非常突然》的意義在于揭示了游達志在銀河映像這個創(chuàng)作團隊中的作者性。眾所周知,銀河映像走的是集體創(chuàng)作路線,其絕大多數作品中都沒有明顯的單一作者存在,這在如今的華語電影圈是非常少見的。而在這些作品中,所謂的杜琪峰作品又占據了大部分的份額。一方面,觀眾群里盛行“導演=作者”論。另一方面,集體創(chuàng)作本身又極容易掩蓋個體的作者特征。于是“銀河映像風格”漸漸地向所謂“杜琪峰風格”傾斜,杜韋游鐵三角最終也分崩離析。
在離去的兩個人里,韋家輝的個人風格通過幾部由他一人擔任作者的電影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尤其是《再生號》一片,把韋家輝寫復雜結構劇本的才華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讓我們看到了他在運用配樂方面的天賦(當然,基本功上還是不如銀河映像的集體創(chuàng)作來得強)。而游達志的個人風格呢?從作品上我們不得而知——因為他根本就沒拍出過能夠體現他個人風格且由他一人擔任作者的電影。在離開銀河映像后,游達志的失意顯而易見。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我們不能走從單一作品里尋找游達志風格這條路,而是要倒回去,去比較曾經的銀河映像和現在的銀河映像,看看有什么失去了,且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會被尋回。
這個“曾經的銀河映像”在我看來就是《非常突然》。
對于現在的銀河映像作品,我大抵上是抱著一種在不滿和還行間游離的情緒。銀河映像的路子并沒有因為加入中國星就走得歪歪扭扭,沒這回事。有問題的是銀河映像的人。銀河映像既然是集體創(chuàng)作——而且還曾經是相當成熟的集體創(chuàng)作——那就一句話:“一個都不能少?!弊吡隧f家輝,銀河映像的選材一下子就跌了檔次,和新奇怪完全沾不上邊了。至于配樂變得乏善可陳,韋家輝的離去大概也有一定影響。但韋家輝和游達志不同,韋家輝的才華在銀河映像是受遏制的,他離開銀河映像后所表現出來的才是一個完整的韋家輝,一個對劇本窮盡心思的怪才。而游達志則是天生的銀河映像人。單獨做一部電影的作者,游達志現在看來似乎沒這個本事。只有在銀河映像,游達志才是游達志,而不是一個在馬來西亞拍電視劇的落寞人。
《非常突然》里所表現出的諸多游達志風格里,最突出的莫過于他讓演員在有限空間里塑造性格構筑動機的能力。同樣是任達華,同樣是小集體領導者,在《非常突然》里他的角色就明顯比《PTU》來得有血有肉。你說游達志給任達華的戲份多嗎?其實一點都不。任達華不是劉青云那種演什么都游刃有余的演員,但演員做不到的事導演可以想辦法彌補?!禤TU》里任達華在電子游戲廳所表現出的冷酷,其實根本無關于他所扮演的角色在劇中的作用,他也不擅長演這個。反過來看,《非常突然》前半段有一場警局里的戲,任達華在走出辦公室后聽到自己的上司涉嫌違規(guī),之后一臉鐵青地穿過走廊。任達華在這段戲里并沒有做什么特殊的表演,但觀眾會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這個人還是很有正義感嘛?!币驗檫@里有反差,觀眾會自然地從反差中推測人物的想法,去深入人物。做到了這一點,之后任達華的所有行為就都能夠合理解釋了:因為他就是這么個略有些古板的正義人士。買煙也好,談戀愛也好,誤會也罷,背后的動機都是顯而易見的。
《非常突然》的群像戲調度無疑是銀河映像歷史上最為光彩的時刻之一。作為電影中穿針引線的另一位男主角,飾演沙展李森的劉青云沒有辜負游達志給予的大量戲份,成功地把重案組里幾位人物的性格特征給吸引了出來。而在他與警隊其它成員互動的過程中,李森這個人物毒舌善心的性格特點也就自然曝露出來了。這種為他人著想犧牲自我的行為特征不僅堅實地構筑了李森各種古怪行為背后的動機,同時也成為了警隊人際關系變化發(fā)展以及三角戀成立的推動力。在群像戲里能夠設置這樣一位功能化角色同時又不破壞整個集體的演出,游達志的功力可見一般。
當然,其他角色也是各有各的妙。比如許紹雄飾演的槍神這個人物,前半段寡言少語老好人狀,在一大群性格人物里一點不出挑。待到槍戰(zhàn)發(fā)生,觀眾一看:乖乖,不得了,真是槍神。前后反差,觀眾就對這個人物有了興趣。果不其然,后半段槍神一下子絮叨了起來,這個人物的反差就被揭露了,性格也就豐滿了。最后重案組覆滅一場戲要是沒有之前槍神這個人物那些家長里短的煩惱,其悲劇性將大大不足。林雪演的河北農民,其實就只有審問一場戲,但就這一場戲把這個小人物演活了。更重要的是,他的行為揭示了另外兩名罪犯江山江河身上同樣潛藏的這種對社會不公正的憤怒,為最后的悲劇埋下了伏筆。另外還有花花公子Jimmy和Macy的幾場戲,在劇本里他們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功能。唯一不參與群像戲演出的是女“主角”Mandy,因為她要擔當的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去見證最后的悲劇——在一臺黑白的,悲劇的電視里。
游達志另一個特點就是狠?;蛘呶覀儞Q個說法:善于構筑悲劇。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游達志正是這一觀點的執(zhí)行者?!栋祷ā防飪晌荒兄鹘菬o意義地死讓人惋惜,而《非常突然》則將游達志的殘忍發(fā)揮到極致:一段美麗的三角戀和一個溫馨團結的小集體,這是他構筑的人生價值——友情、愛情和事業(yè)。他用九成的時間蓋起這白色的人生高塔,然后像小孩子一樣殘忍地推倒它,任它在血色的污水里浸泡腐爛。但這還不夠,他還留下了一個人去見證這一切。沒有人去承受的悲劇,又怎么能說是悲劇呢?
這就是游達志的悲劇:人對命運的反抗和沉淪。
雖然電影的標題是《非常突然》,但結局其實并不突然。除了林雪那一點隱秘的暗示,電影里還有很多地方都在為最后的結局做鋪陳。如中段搜查診所時發(fā)生的那場槍戰(zhàn),任達華和劉青云各中一發(fā)霰彈槍,只是靠著防彈衣才大難不死。任達華看著那件滿是彈痕的防彈衣時,他心里大概已經有了對未來的判斷。相應的,最后有一個場景:Macy靠著車倒下去時,敞開的車門遮住了她的上半身,而車門上清楚地留下了被霰彈槍擊穿的痕跡。如果重案組的各位能夠有一件防彈衣護身,那么Macy是否就不會在肚子上留下那些彈孔?是否事情又會像上一次槍戰(zhàn)那樣逢兇化吉?如果觀眾因為這些問題轉而憎恨創(chuàng)作者的無情殘忍,那么這部電影就是成功的。在某一段時間里我也恨游達志,而現在我只是懷念他。
游達志的離去對銀河映像的傷害并不是那么顯而易見的。杜琪峰別的不提,基本功還是很扎實,再加上大的班底沒有什么變動,表面上還可以維持銀河映像的風格。但細看這些新千年里的作品,每一部在細節(jié)上都或多或少有各種缺陷。如果說缺少好的悲劇作品還可以用“商業(yè)化”來搪塞一番,那《PTU》里群像戲的拙劣,《暗戰(zhàn)》等多部作品里配角的戲份分配不當,再到銀河映像塑造人物能力的日漸下滑,這些都是游達志離去后的真空,且根本無法彌補——除非杜琪峰下決心再造一個新的銀河映像,而不是嘗試用羅永昌和游乃海代替游達志和韋家輝。就算是廣受好評的《神探》,在表現人物逐漸墮落這一點上也做得很不好。韋家輝的歸來可以填補劇本上的缺失,但補不了游達志留下的這個執(zhí)導技巧的窟窿。銀河映像要想繼續(xù)輝煌下去,在破舊立新和繼續(xù)尋找合適的拼圖兩條路里,杜琪峰必須做出抉擇。
這是一部評價相當高的類型片,由於它多少突破了香港警匪片的框框,溫情的細節(jié),絕望的結尾,而所謂警匪的主線已經被虛化。
然而這一切并不足以說明它就能真正的震撼到我們的內心深處。
其實香港警匪片一直不缺一群死忠的觀眾,而掛著杜琪峰監(jiān)製的影片,更是能極大的引起看港片長大的一代影迷的興趣。我們在觀影的時候,帶著的是對曲折跌宕情節(jié)的期盼,然而,耐著性子看下來,我們發(fā)現揭開謎底的期盼落空了,非常突然的就是讓你當頭一棒。
對,你被耍了,這是真的。
人在被耍了之後總是心有不甘,不會有人願意承認,在等待了漫長的下載和耗時個把鐘頭的觀影后,我們真的被耍了。因此,我們很樂意為這部片子戴上一個文藝的帽子,來緩解被悶到了心情。
總結一下,其實真的不明白這個片子因何會得到如此多高的評價。它的不慍不火一直考驗我們的耐心,但是,它的鏡頭並無太多的可圈點之處,而所謂的細節(jié)描寫,那些我們僅能供以考究的所謂溫情的表達,也並不足夠,人物的刻畫並不能算深刻。
演員當然是好的演員,然而,再看過之後,人物的性格並非足夠的鮮明。是的,你可以說平凡的人哪裡有那麼多可供圈點的特性,我們要的就是回歸真實,把握細節(jié),但是,作為一部影片,它真的有足夠鮮活的人性刻畫么?能記起來的確是不多,那些錢包鑰匙包,下雨,電視廣播,吐著煙圈的故作姿態(tài),以及所謂的人與人之間的誤解,那些陰差陽錯的感情,充其量是一個只能算一種俗套的嫁接。導演跟我們兜著圈子放了個具有文藝幌子的羅圈屁,它脫離了傳統警匪的類型框架,然而在玩細節(jié)和內心戲的方面呢,它又落入了另一個媚俗的框架。歐洲電影里所有的悶騷情節(jié)它都想要囊括,但是呢?真正的震撼力究竟在哪裡?是市井人生的反思么?是人性中缺陷的放大么?究竟是哪一點能夠真正的震撼到你呢?請靜下你浮躁的其實已經憋得不行的心來,用腦子思考一下吧。那些所謂的“突然”,難道你真的預料不到么?
一群警察在大笨賊的槍口下死去,這所謂的黑色幽默,難道真的足夠突然么?結局無非就是那麼幾種罷了。當你無需去強調善惡與成功與否之時,那麼這樣慘烈的結局,究竟能夠說明什麼呢?無非就是歎人生之須臾,生命之苦短罷了。
再多的所謂溫情也無法平息我對這部電影的失望。我不明白,有人放臭屁就算了,幹嘛還要花那麼多個鐘頭放一個既臭又不響的臭屁呢?!
嗚呼哀哉。(此句便是此片的精髓?。?/div>
6 ) 某種女人,蒙嘉慧
若干年前,香港,觀塘街頭。一個手拿雪茄的大佬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一群人拍攝電影,攝像機鏡頭下,是一個帥氣逼人的男人和一個漂亮的女人。
10年前,鄭州,隴海路小屋。下班回到住處后,我們幾個人總愛擠到一塊,把從各處淘來的DVD影碟放進電腦光驅里,開始如饑似渴般的享受那幾個小時的電影時光。打從頭一回在CRT顯示器上見識到DVD畫質那無與倫比的清晰度和絢麗多姿的色彩過后,我深深的迷上了這種塑料介質的小圓盤,足跡遍布城市里每一個或明或暗的影碟店,對每一家店的暗格小門都了若指掌。這一天我興沖沖的拿出一套碟,《暗戰(zhàn)I&‖》合集,港3美亞出品雙D5。到今天為止我已不能清楚的記得《暗戰(zhàn)l》里面的太多情節(jié),但對于片中一個沒有幾句臺詞且出場戲份屈指可數的女人,尤其印象深刻。她留著一頭齊肩烏黑長發(fā),異常安靜,是你一眼看上去就覺得要信任與愛護的那種女人。在這部全是男人戲的電影里,她的存在恍若黑夜的天邊閃過那一顆流星,于電光火石之間擊中你內心那處柔軟的地方,鉻印在上面。在這部電影里的蒙嘉慧,起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作用,以她的角色來很好的安慰了我們對于劉德華角色的遺憾之情,雖然像這樣的一個女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完全不會有的,但蒙嘉慧以她不動聲色的演繹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
2018年,道真,賦閑在家。某天翻看觀影心愿單時,發(fā)現其中有《非常突然》一直沒能看。原因是一直沒有找到優(yōu)質資源,也就無限期擱置了。此時DVD早已落伍很多年,取而代之的是更高規(guī)格更高清晰度的BD以至HDR UHD。我抱著找找看的態(tài)度,但也只從網路上扒到了一個名為數碼修復版的資源,看大小也就1.5GB左右,一開始我的內心是拒絕的,但苦于這么多年過去也沒有別的更優(yōu)質的了,就索性一睹為快。電影開場時咖啡館中出現的這個女人讓我眼前一亮,她身著一件淺棕色高領毛衣,一頭短發(fā),淺淡而略顯精致的妝容打扮讓她與電影里一干粗鄙的男人女人十分不同。那是一種帶有煙火氣息卻又讓人覺得安靜詳和的獨特氣質。由于一樁搶劫案與劫匪街頭交火,兩名警司鍾、森和她被挾卷其中,她在去警局協助畫像的時候丟了錢包。鍾與森都對她有了好感,而森則以為她鐘意的是鍾,于是向她要回了本已歸還的錢包來交給鍾,讓鍾借由歸還錢包來接近她。在飯桌上她道出原委,并立即打電話給開車離開的森,讓他趕回咖啡館門口,一句嗔怒沖口而出:你不喜歡的東西也不要推給別人。森透過窗戶玻璃看到她背轉身去抹淚的情形,心里是懊悔,是狂喜,森像一只小鹿亂撞一樣開著車回去了。杜琪峰的電影里女性角色并不多,但都善于在一些細微之處獨特著墨,用為數不多的鏡頭就把出場的一個個角色表現得有血有肉。本片中凡有蒙嘉慧出場的鏡頭都編排細致,鏡頭正打反打、升格降格,甚至讓攝像機繞著人來來回回的拍,以似這種觀察者的視角,讓人在不知不覺間融入到片中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中去。我在豆瓣上給《非常突然》打了5星,并簡評說:“最深刻的悲劇,就是先讓你見到美好的東西,再突如其來的一一毀滅給你看。〞誠如此說,這部影片在大佬杜琪峰掌舵下的銀河影像所有作品序列里,也是非常獨特的一個體例。在這些男性氣息爆棚的電影中,僅有的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恰恰是如同化龍點睛之筆一樣的存在。
很多很多年過去了,我在電影里看到有數之不盡的女人來來去去,穿梭在光影間或柔情似水,或大放異彩,或驚鴻一瞥,而那些電影中無論有多少女人,都尤其以這個女人的形象較之獨特。以蒙嘉慧從影以來所參與的作品來看,她并不算是很知名的女星,娛樂新聞上也沒有很多的出鏡率,以至于我都覺得她并不是以演戲為生,演戲就純屬于一項生活中的業(yè)余愛好罷了。除了在一些譬如TVB劇里出現外,在銀河映像的作品序列里她仿若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如今隨著港片時代的式微,她已越來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據網絡消息說是她已嫁了鄭伊健,巧的是鄭伊健亦是《暗戰(zhàn)‖》里主演之一,嘆的是鄭伊健當年經過“奪面雙琪”風波后,選擇了娶蒙嘉慧為妻。是不是撒嬌女人最好命我不知道,但這樣一個讓人為之動容的女人,有一個好的歸宿,在世俗紅塵里歲月靜好,毫無疑問這是很完美的。
配樂太贊!雨中浪漫槍火激戰(zhàn)蠱惑疑云靠配樂串的天衣無縫,劇本和執(zhí)行力讓人有學院般的親切感,不自覺一路大喊有趣。就在你以為皆大歡喜疑云揭開時,一切才剛剛開始《非常突然》!15年后的毒戰(zhàn)瞬間弱爆。嫌它太刻意的人自己框在思維定式里,電影本就是一個夢不必一味市井,銀河從來不缺刻意更不缺經典。
下雨時大家以為有事,怎料卻無事,晴天時大家以為沒事,怎料卻出事了。這就是人生?!芜_華《銀河映像,難以想象》。 依舊是銀河早期的冷調風格,不時的黑色幽默供出了韋家輝參與編劇的事實,那是游乃海的冷峻也難以掩蓋的才能;唯有兩者融合得當,才可能將宿命的虛幻與現實的兇殘切入的不顯突兀;非常突然后細想,依舊預料情理中(日后2人合編的很多作品依舊適用于該理論)。雖然本片整體表現確實比較[低調],但冷酷起來還是令人心寒,完全延續(xù)著當年的“特色”——98年銀河出品的3部片無一不是主角全滅。而故事的前提設定后期的《大事件》有所沿用,原本不算高明的愛情戲居然也被安插的別有韻味。至于游達志,參與完幾部制作后便離開電影界,杜導讓其繼續(xù)掛名導演其實已毫無必要,本片的基調已盡是他的骨風,還有那最后的[無常],倒更像一種[宿命]
一開始把搶銀行的三人輕描淡寫,突出那個落網笨賊讓人以為這一伙都很弱。中間講到未落網兩人是沒犯過大案的獵戶,一方面加深對兩人弱的印象,一方面獵戶身份又成了伏筆。到最后幾分鐘就確實來了個措手不及。電子樂配得相當好。
情節(jié)上,1998大陸悍匪來到港埠,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很難不讓人產生政治聯想。故事上,兩路匪徒,一隊差人,主三角次多角兩段戀愛線,槍戰(zhàn)略舞臺劇化(尤其最后一段)。選角上,任達華倒也湊合,但似乎總不太在戲內,二十來歲的蒙嘉慧絕對是主角氣質,劉青云甚佳,許紹雄的槍神開槍極妙。配樂甚為出彩。
看到結尾處,我目瞪口呆~~
配樂優(yōu)秀 關系真復雜 意外的顛覆
“非常突然”的結局沒有預期來得震撼!感覺有那么點…看片名就能全部料到的!唉……Expect The expected!
銀河經典。曾經有個導演叫游達志,現在已經淪落到拍TVB惡俗武俠劇了。
突然,的確非常突然,銀河的一部作品,沒有特別繁亂復雜的一貫劇情編排,但仍然不能提前知道故事結局,那種突如其來的變故可以使人想到很多東西,為人的、處事的,總之是關于人生的,任達華和劉青云的組合,不錯。再贊一下蒙嘉慧,雖然沒有大紅,但很喜歡她。
非常突然,片如其名。一個緊湊的開場以焦點事件引出所有核心人物,再用極有效的戲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眾人群像,最后是標志性的宿命式結局。驚愕之余,只有一聲嘆息。一部處處透出可愛的悲劇,游達志成功挑戰(zhàn)了巧合敘事的極致。蒙嘉慧在片中角色屬性及功能與《暗戰(zhàn)》幾無二致。
"有傘的時候沒有雨,有雨的時候有沒有傘。"前八十分鐘我都以為自己在看港劇,最后十分鐘徹底把我弄傻了,真特么非常突然?。】墒窍胂肭邦^埋下的各種明線暗線又心服口服了,今天要做啥就趕緊做,明天誰可預知?開年第一片,蒙嘉惠那時候真漂亮,
“有傘的時候沒雨,有雨的時候就沒傘。"在讀書的年代看過兩遍,時至今日再翻來仍覺得是佳片一部。這部戲的絕大部分演員都是港片中我十分喜愛的,主題夠鮮明,配樂夠精彩;那個非常突然的結局,也并不讓我感覺突??桃?。忠告:如若你沒有看過此片,強烈建議你最好不要看影評與介紹。★★★★
結尾太棒了 但也太慘了
影片的劇情頭緒就好像林雪對那頓美餐的評價:好豐富!豐富到會讓人覺得是不是塞進了太多東西?你看,兩伙劫匪同時出現在同個街區(qū);鐘隊與陳森同時中彈并被防彈衣救命;曼迪的鑰匙包剛好與劫匪車中同款;向上司匯報工作碰巧廉政公署進門抓人……雖然林雪的喜蠢易擒與其兩位同伙的“獵戶”身份算是不錯的伏筆鋪墊,可總體而言基于巧合的構設還是過于密集不知節(jié)制,一次兩次效果或許不同凡響,四次五次以后就拐向了敘事操縱,對世事無常的影片主題形成自諷,更弱化了扣題的大結局的震撼力!是,它非常意外,可前面整的意外已經太多,狼來心理見怪不怪,觀眾很難再與蒙嘉慧的悲情孤影產生共鳴……三星半。(黃卓玲真的1979生人拍此片時才19歲?決計不信!分明長著三張輕熟師姐臉)
片名劇透,很多人都說驚喜感少了,但最贊的是九十分鐘里兩組匪一隊警、兩條“三角戀”,像是隨心所欲地跳著舞,到后來才發(fā)現每一步都不是無意義的。雨天沒傘,晴天有傘,世事無常。
【B+】算是銀河映像早期對于其自身特有風格和主流商業(yè)的一次“不完美”的融合案例。相比于《一個字頭》和《暗花》,這部《非常突然》對于命運的態(tài)度明顯更加混亂,卻仍舊保持著極高的宿命指向性。開頭警察、蠢賊和悍匪的三方設計實在是秒不勝言,也是我個人認為銀河映像電影序列中最富趣味性的開場。中段大段的感情描寫很明顯是傾向于市場的考慮,對我來說有些過于雞肋。大段大段的雨景對于氛圍塑造起了很大作用,要是攝影機的品質再好一點,讓雨滴清晰的顯露在畫面上就完美了。結局實在是,類型片中的反類型,預料中的突然,不可知論下的宿命論。再回過頭去看看那句臺詞,“有傘的時候沒雨,有雨的時候就沒傘”,實在是影片本身的最佳注解。
想起曾經的某個午后,小至和我一起,看到電視里對港星劉青云的采訪。問他,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那個黑黑壯壯的有酒窩的男人說,想賣冰激凌啊,因為來買冰激凌的都是好心情的人。如果碰到一個小孩,多給他一點,他就會很開心。這是一份很高興的工作。我們笑。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總是與眾不同。有時候感覺似乎不太正常。我們都是病人。沒有人可以治療。
黑色警匪片。當警察就別忘了穿防彈衣。別小看了射雕的。
槍戰(zhàn)場面調度比不上后來的《槍火》和《大事件》精致耐看,只能算中規(guī)中矩,倒是主要角色的情感糾葛值得玩味,這也是我覺得片名“非常突然”其實蘊含了兩層含義。一處當然是片尾同歸于盡到目瞪口呆的慘烈宿命論;另一處就是情感線的表露,自認為接收到的訊息其實只是一廂情愿,當面對面的表明心意后陡生原來如此之感。情感和命運就像全片彌漫的陰雨天氣一樣看不透,人啊想要恰到好處的帶把傘有時候真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
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