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后面的大叔打呼嚕的聲音高過了電影的音樂
這部片子從頭到尾運用類似美圖秀秀的制作出生硬的場景,特別是林家棟站在席夢思上面,席夢思還寫著XX家紡,后面一片美圖秀秀假的不能再假的百花齊放圖,甚至席夢思都沒有融入花叢中,還不如天貓上的推銷圖片,我就要給它差評。
全部都是低廉特效,金燦燦的看的眼睛都畫了,那夸張的玩具工廠我還以為我在看小黃人呢。
還有那個哥哥偷爸爸錢,竟然還要站在腳印上,你當你是模擬人生呀,跳一下門就開了。
主角從頭到尾衣服都沒換,劇組也太省了。
================
再說說編劇。
我是沒有看過什么原著什么歌舞劇。
六個小故事,最后古天樂說了一個七宗罪。
然后六個原罪互相推脫,說什么如果罪過放在一起就大了,分開就小了。
這個揭露人性了。深奧的就是這個吧,如果我說錯了,大家在告訴我。
我真不覺得這六個故事怎么好了,嘲諷的怎么高檔了。
反正我是沒有感受到諷刺中帶著搞笑,看著夸張的演技分分鐘出戲。
那個大小姐嫉妒別人比他穿的好看就開除別人,說明了人性的嫉妒,這也太不深刻了吧。
還有弟弟的偷錢,養(yǎng)女人,女人恥辱走了。表現了懶惰的罪惡。
……
一個個故事,為了串在一起,圍繞一個女的死了展開,太不深刻了。
沒有讓我感受到以小見大的,揭露人性罪惡的感受。
我甚至還有種感覺,就這個就可以表現人性的某種罪惡了,還在想那個故事的女主就沒有罪惡了。這一家甚至還有一點無辜。
如果故事不是讓一個偵探拿著牌子,快板打兩下,說是一尸兩命。場景不要這么浮夸,這個低廉。故事再深邃一點,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害死女人的原因不要這么簡單,你穿衣服比我好看,就害死了。也許我會感同身受一點。
我覺得看電影,首先得看懂了,再然后讓觀眾感同身受嘛。
這么浮夸,要笑不笑。然后還要將大道理,哪有這么美的事,要么好好講故事要么好好搞笑。
還要,能不能認真拍,這么假的場景,通怕租了一個小別墅,幾件衣服,加一個藍幕做特效。要不要這么省,一步之遙爛起碼人家花錢了。這個片子躺著賺錢還不肯花錢。
不建議觀看
2 ) 玻璃偵探的黃百鳴版
在電腦上斷斷續(xù)續(xù)分幾次看完,結局還是開放性的,一頭霧水。搜了一下網絡才知道原版是玻璃偵探,是一部喜劇,主要是對維多利亞和愛德華時代英國社會虛偽的尖銳批判,也展示出普里斯特利的社會主義政治觀。這部戲劇是英國會考英國文學科的其中一個可以修讀的規(guī)定課文,也因此是很多英格蘭和威爾士中學的課程。
看看原版和黃百鳴的版本,情節(jié)還原的很不錯,演員也是比較知名,但是時代背景的設定就比較失策。正是愛德華時代的英國社會這個背景,才很好的說明了這部劇的主題,也才能讓人理解為什么一個女性會遭受如此的待遇,并從一個女性的視角看整個社會。
還記得臺詞里面有一句:如果具有六個身份的死者僅僅是六個不同的人的話,在生命中這樣的人太多。而如果六個身份會同于一人身上,那也太過巧合了。好像每個人對別人的一點點“小惡”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一個人遭受了很多的“小惡”,才會讓人覺得同情、可憐。不是有句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嗎?這么接地氣的理解這部電影,應該也是可以的。
3 ) 有趣的三一律電影
這部電影很有意思,沿用傳統(tǒng)的三一律原則,戲劇和電影結合,看似荒誕,中途屢屢看到脫戲,浮夸的表演,就是為了襯托這種戲劇的效果,每個演員的表演都很到位,場景有愛麗絲漫游仙境的獨特視覺,其中的有些片段有插畫的效果,最主要的是賀歲喜劇式的港片配上英國戲劇的意味。
最后的結尾是點睛之筆。
4 ) 與美版的比較
罪惡之家也是2015年拍的,同一個劇本,同一年拍,怎么就這么大差距。影片是由70年代的舞臺劇改編的,雖然故事中的巧合在現實中幾乎不會發(fā)生,但就如我們的古典文學一樣,故事的最終目的是想教育人們從中得到啟發(fā),所以不用覺得故事荒誕。尤其是劇情來到警探goole(古天樂的角色)審問完畢時,隨著劇情推進所產生的氛圍和配樂的搭配,確實起到了拷問靈魂的作用。而隨后準女婿的推論,那種僥幸心理就能反映出部分人們在面對錯誤時的懦弱和自欺欺人。波林夫婦的“浪笑”終于在警局的電話來臨時被一記耳光扇停,劇情非常緊湊,也有跌宕起伏的鋪陳。但是港版的為啥演得這么浮夸,還花錢做這么多特效,這樣的設計跟劇情有毛的聯系,爛得一塌糊涂,好好一出劇本拍成這副德性,黃百鳴就沒拍出一本好片啊,差距咋這么大捏。
5 ) 一部被忽略的好片
在當下電影越來越商業(yè)標準的情況下
還有一部有底蘊的電影是值得珍惜的
本來應該打四星 不過市場上缺少同類片子 多給一星 鼓勵市場多元
本片改編自同名話劇,還原度相當高
我看到有些評論認為刪除了一些當時的社會背景 削弱了批判力度
不過我覺得時移世易 原著當時的烏托邦也在當今社會不復存在
作為一部形式上比較世俗的電影 去掉這個部分并不違和
雖然影片從場景到表演風格都向舞臺劇致敬
不過也已經是如今比較少見的
用鏡頭語言講故事的電影了
被害人的鳥籠 少爺房間鋪到天花板的抱枕
巨大的老板 渺小的員工
工廠里機器一樣的員工 庫房里滿倉的黃金
因為沒看過話劇版 我不確定有多少是借鑒自話劇
不過這些意象表達在當今國內電影里已屬少見
另外我覺得本片有一點比原著好的是
為罪惡之家編寫的臺詞比原著文雅比原著符合角色身份
我覺得可以爭議一下這片子算不算電影
或者這片子多大程度借了原著的力
但是劇本質量過硬 確保本片只要演出制作就已經是一部好片了
6 ) 荒誕表象下的趣味
抱著看爛片的心態(tài)決定看的,到古天樂出場時都覺得很無聊。
首先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場景,夸張的場景。而繼續(xù)看下去,覺得很drama,很荒誕,很多明星。
到古天樂指責他們六個人,“驕傲、貪玩、咸濕、妒忌、懶惰、貪婪”,說是他們一刀一刀殺了被害人。我頓時眼前一亮,咦?七宗罪?(貪玩可能原本指另外一個罪過)恍然大悟,這不是為了搞笑而搞笑的戲。
荒誕之下,原來真有埋藏著深意。
原本古天樂嘮嘮叨叨地說一件事會影響之后的事會影響之后之后的事,我還覺得是故意搞笑,很無聊,但當發(fā)現原來這部戲真有所指,就明白這里很妙很妙,他只是用最不認真的方式說了應該認真的話。
高潮部分是他們發(fā)現這可能是假的,大家都只是被引導,說出了自己在意的事情。
到結尾,文字說明這是改編自一部英語戲劇的經典作品,我確定這是一部成功的改編。好不好看因人而異,但一定是一次成功的改編。(真的很喜歡場景設計,很戲劇,適當的夸張,是成功營造戲劇感的關鍵。)
荒誕、夸張、黑色幽默、諷刺、殘忍,就是這部戲的關鍵詞。
【這部戲起碼都值3、4星,但豆瓣評1分的太多了,評個5分平衡下】~畢竟豆瓣多數人都是被娛樂片寵壞的,高分弱智片、低分高能片一大堆~
一年一度的黃百鳴時間到~
一尸兩命七宗罪,真假警察把案探。要將一個現實主義批判色彩的超現實劇本改編成賀歲三俗片,挑戰(zhàn)實在太大了,最成功元素恐怕只有那頗為驚悚的甄子丹boy band
現在的豆瓣太亂了,好多人為黑而黑看個演員表就開始罵直接評一星,讓人不知道那電影是真的爛還是被低估的了。不少水軍越來越專業(yè),賬號標記了不少電影,軟文寫得難辨真假,現在看到一些為低分的片平反的電影也不知道到底是真心的還是又一個軟文,豆瓣er們認真點評分好不,心痛,豆瓣怎么變成這樣一個地
有點懷舊,看到里面這些梗,就想到那些老港片,道盡小市民的悲歡離合。
影片零分 香港的國語配音團隊滿分 綜合三分 黎泓和趙恩余蘇柏麗太贊 可惜了這么好的配音 片尾還把張藝的名字寫錯了 差評!
拋開黃百鳴..古仔我來給你刷分了T?T
人生第一場三十分離場的電影。影片無劇情,表演浮夸。恭喜分手大師棋逢敵手。為什么沒有負分!
能把J.B. Priestley的原劇本拍成這副德行也算是能耐。
沒想到這次往特效方面做真是拼了,連巧克力工廠都模仿了,另外拍的就像看話劇一樣,表演都好生硬去。
去影院千萬千萬別選它。
先看的罪惡之家……這部什么鬼!
四個甄子丹六個黃百鳴好亮……舞臺劇改編所以很舞臺劇,不過比一步之遙不那么曲高和寡的喜劇。不過看這種比較西式骨骼的東西,聲音和鏡頭總是讓人覺得違合,怎么找更好的結合點?
周秀娜這樣也算是“堅不可摧”了,加上她本人正好就是七宗罪,能把有趣的劇情拍得這么無趣低俗胡鬧也算香港特色了,古天樂-陳慧琳這個真假套套無聊透頂,雅蘭的那個gay老總意圖怪異。
主創(chuàng)也都是喜劇老手了,怎么會以為他們拍的電影有喜劇性,就因為角色怪聲怪氣、行為僵硬古怪、道具美術夸張惡俗怪誕?
爛到沒邊,但意外的是我推(罕見的)愛情+船戲演了“女同”(笑死,胡子故意留的吧,不然姐味就溢出來太明顯了
“手機+濫用電腦軟件拍的電影”。我竟去電影院看這種片...但也還能看完,并不無聊。1.本片沒有走國產青春愛情、爛俗恐怖路線;2.稍微還帶些低端人性揭露或結構改造的取巧。所以不是一無是處,但以上這些少許進步是拜英國原作所賜,不是導演原創(chuàng)。拍出這樣的快餐,場景弄得如此臨時,導演非常失敗。
請大家不要怪古仔,都是黃百鳴騙他簽的片約
我的媽呀。。。好可怕的一部片子,要笑點沒笑點,要深度沒深度。。?!伴_始了嘛?已經結束啦!”。。。一個商業(yè)賀歲片你玩什么戲劇深度啊。。。演技如此浮夸也好意思玩,柳巖的胸小了,張翰的牙齦亮了。。。結尾處理之倉促讓人想游行。。。卡司雖強,布景華麗,但黃百鳴+古天樂就預示了爛。。我愛羅蘭
樂仔,你怎么能拍這么爛的爛片
話劇改編來的,場景上很有舞臺的特色,美術什么的,設計的挺好,色彩堆砌但不俗艷。看這片的時候意識到自己還挺喜歡周秀娜的,她背后的筋錯綜復雜,臉上的筋也是,十足的南方黑瘦體格,但是看著很淫,有點像那個重口味的AV女柚木,但顯然是經過了修正的柚木,非常性感,讓你想虐她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