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0年,波斯皇帝大流士率大軍進攻希臘,希望將其納入帝國版圖。希臘境內最大的城邦雅典積極組織抵抗。兩軍于馬拉松平原展開決戰(zhàn)。由于戰(zhàn)術運用得當,再加上雅典海軍指揮官特米斯托克利在戰(zhàn)場上的活躍表現(xiàn),當然按照雅典人的看法還離不開他們對于自由和民主的信念,雅典軍隊最終以弱勝強,擊潰波斯侵略軍。
率領艦隊退兵時,大流士陛下仍然不舍得收起自己那副領導視察工作的范兒,于是特米斯托克利便搭弓射箭,對準了他狠狠的來了一發(fā)。
退回波斯的皇帝大流士傷口不斷惡化,自知命不久矣,招來軍中實力人物阿爾忒彌西亞托孤。阿爾忒彌西亞本是希臘人,但其幼年時雙親就慘死于希臘士兵之手,自己更淪為奴隸,受盡凌辱。九死一生的她幸得波斯武士收留,并隨其勤練武藝。在對希臘人仇恨的驅使下,她很快青出于藍,并被引薦給皇帝陛下。雖然只是一介女流,但憑借過人的身手與殘酷的性格,她很快便受到大流士陛下的賞識,數(shù)年之間已位居波斯海軍總司令。
大流士臨終前叮囑其子薛西斯,萬萬不可與希臘人再動干戈,“只有諸神能打敗他們”。然而這卻與阿爾忒彌西亞對希臘的強硬態(tài)度相背。于是阿爾忒彌西亞曲解了老皇帝的遺囑,對薛西斯說這是他父皇對他的一個考驗,看看他能否完成父皇未竟的事業(yè)。處在喪父之痛中的薛西斯被她輕而易舉的攻破了心理防線,并在她慫恿下立志成為能打敗希臘人的“God King”。
就在薛西斯為了成為“God King”而接受肉體上的折磨并努力的把自己的外形變成上一部電影里大家見過的那種少林寺十八銅人的風格的同時,阿爾忒彌西亞趁機誅殺了所有皇帝可以倚重的大臣,大權獨攬。盡管變換了造型之后歸來的皇帝薛西斯看上去霸氣外露,但實際上已成了阿爾忒彌西亞的傀儡(兩人站在一起時產(chǎn)生的那個最萌身高差,讓我不自覺想起了《報告老板》第九集白客扮演的長腿歐巴和他身旁小鳥依人的子墨)。
于是,在這個對希臘懷有強烈仇恨的女人的操縱下,波斯對希臘又發(fā)動了第二次入侵。這一次,薛西斯動員了遠超他父親當年的兵力,率百萬雄兵,誓要把希臘化為焦土。公元前480年,第二次波希戰(zhàn)爭拉開帷幕。
雅典議事廳中,各城邦代表就如何應對波斯入侵的問題爭論不休。特米斯托克利由于在十年前馬拉松戰(zhàn)役中戰(zhàn)功卓著因而聲望無人能及,因此在他的主導下,以雅典為代表的各城邦決定迎戰(zhàn)。同時他還建議把全希臘境內的戰(zhàn)船集中起來,組織一只聯(lián)合艦隊。然而這卻需要希臘另一個重要城邦斯巴達的配合。于是特米斯托克利動身前往斯巴達親自勸說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
身為希臘最強大的兩個城邦的代表人物,列奧尼達與特米斯托克利向來不睦。后者連前者的面都沒見到就被打發(fā)回去了。不過他這一趟也不算是完全沒有收獲。與斯巴達王后瑟西…糾正一下,是高戈,的短暫會晤,讓他了解到,列奧尼達雖然無意與他組織聯(lián)合艦隊,但本身也對波斯的蠻橫態(tài)度相當不滿,已經(jīng)組織了精銳部隊前往溫泉關阻擊波斯軍隊。陸上有斯巴達人防守,特米斯托克利似乎暫時沒了后顧之憂。于是他專心組織自己的艦隊,準備迎戰(zhàn)波斯規(guī)模龐大的海軍。
由于本身就有過與波斯人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再加上好友Scyllias險些丟掉性命打探回來的情報,特米斯托克利制定了有針對性的作戰(zhàn)計劃。希臘艦隊首戰(zhàn)便以己方戰(zhàn)船堅硬的前端撞擊敵艦中段脆弱部分,在波斯海軍龐大卻無章法的船陣中來回抽送,波斯海軍的先頭部隊被輕而易舉的擊潰。
第二戰(zhàn),希臘軍把波斯艦隊龐大笨重的艦船引入狹窄的薩拉米灣。由于地形不熟,加上霧霾天氣,波斯人渾然不知自己已經(jīng)中了希臘軍的圈套,在包圍圈中又一次被擊敗。
連續(xù)兩場勝利讓希臘軍士氣高漲,然而這點損失對于實力雄厚的波斯軍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前面兩場戰(zhàn)斗,波斯軍的總指揮官阿爾忒彌西亞都在冷眼旁觀。希臘軍統(tǒng)帥特米斯托克利的戰(zhàn)術運用和胸肌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她派人傳話要找對方談判,實際上是要約炮。
成功約上了之后,兩人抓緊時間準備來一場船震。然而結果卻不太美妙,兩人最終發(fā)現(xiàn)可能性別上還是合不來,特米斯托克利還是舍不得島上那些在等著他的閃閃發(fā)光的胸肌。此外,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兩人對于體位問題存在巨大分歧,看到這里讓我想到了去年微博上韓寒和四娘的“萌日韓”話題??傊?,一場本應愉快的船震不歡而散,而特米斯托克利也自然沒有接受對方的勸降,在他的觀念里,寧可在民主國家里買不起裝備裸上身,也不愿去專制國家當人民幣玩家。
很快,雙方的第三次交鋒開始了。阿爾忒彌西亞祭出了大殺器,一艘滿載著石油的巨型鐵甲船。本來有了這樣的黑科技,慢慢像玩吃豆人一樣把希臘的小船全部碾壓完了就可以沒有然后了,可以直接出演職員表了。當然這是我這種屌絲的思路,所以才不能跟土豪成為朋友。如果不把石油射的希臘人滿頭滿臉都是,怎么能彰顯土豪的高大上?于是波斯這艘本來可以大有作為的鐵船就開始朝著希臘人一邊噴油一邊噴火,這么做的結果當然是把自己給炸了,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不過白富美阿爾忒彌西亞對此也只是輕描淡寫的呵呵了一下而已,因為她還有別的殺手锏——人體炸彈。特米斯托克利所在的希臘軍旗艦被炸的粉碎,傷亡慘重。他的好友Scyllias也因身中數(shù)箭而死。
特米斯托克利僥幸逃得一死,但剩下的士兵斗志都已喪失殆盡。與此同時,另一個噩耗傳來:列奧尼達與300勇士在溫泉關全部戰(zhàn)死,薛西斯率領的陸上部隊馬上便可長驅直入,攻下希臘全境。然而這卻讓本已灰心喪志的特米斯托克利看到了轉機,他相信將列奧尼達與300勇士的事跡遍傳諸邦后,必能激起所有希臘人的斗志,促使各城邦真正聯(lián)合起來。于是他決定再次造訪斯巴達。
在此之前,特米斯托克利先回到了雅典議會去處置來通風報信的叛徒臘奸(希臘內奸),并從他手里取回了列奧尼達生前使用的武器,一把削鐵如泥的雙[嗶]人菜刀。
再次來到斯巴達,特米斯托克利仍然沒有收到任何熱情的接待。王后正在遭受喪夫之痛,她認為斯巴達對整個希臘已經(jīng)是仁至義盡了,表示自己還要忙兒子的教育問題(其實不是的),無暇理會特米斯托克利關于聯(lián)合艦隊的提議。后者對此表示理解,并承諾會給列奧尼達報仇,然后留下了雙[嗶]人菜刀就走了。
特米斯托克利給剩下的士兵們發(fā)表了一番關于民主和自由的演說,士兵們都被他的口才所折服,掌聲經(jīng)久不息。于是他們的小宇宙又重新燃燒起來了。
最后的決戰(zhàn),特米斯托克利自己也坦承,他沒有任何戰(zhàn)術與計謀,最后一場就全靠開掛了。于是他騎上一匹馬年限量版的會扎猛子的神馬(不過造型比狄仁杰那一匹要低調的多),大瞬移到敵方旗艦上,發(fā)動古裝片里主角的最強特技——嘲諷敵軍統(tǒng)帥使其在人數(shù)、裝備占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lián)P短避長、強制進入單挑模式。最終,特米斯托克利利用屬性相克原理,把自身的“民主”屬性對對方“專制”屬性的克制充分發(fā)揮出來,攻擊防御敏捷智商胸圍都得到加成,順利擊殺敵方主將,使敵軍全部陷入混亂狀態(tài)。
這時候,表面上看是秉持著有債必償?shù)脑瓌t,實際上是為了來撈油水搶錢搶經(jīng)驗的斯巴達王后也率領著不知道從哪弄來的龐大艦隊過來幫忙了(斯巴達人并不重視海軍的發(fā)展,這些突然冒出來的大船一定是王后管她的土豪老爹借錢買的)。
電影在雅典人和斯巴達人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的瘋狂搶怪中落下了帷幕。
-----------------------------------------------------------------------------------------------
關于本片的片名,其實也不完全是要抱上一部的大腿。我沒有看過原漫畫,不知道是不是作為系列作品都沿用了“300”這個名字,但就本片的內容來看,以此為題也不算突兀。上一部的“300”指的是斯巴達300勇士,而這一次指的應該是特米斯托克利動員的300艘戰(zhàn)船。在真實歷史上,希臘投入的戰(zhàn)船數(shù)量差不多就是這個數(shù)字。
本片的動作場面較上一部有了全面的強化,動作戲份更密集,規(guī)模更大,場面更壯觀,還用上了最能增強古裝片史詩感的海戰(zhàn)元素。當然,這種強化的最突出表現(xiàn)還是在于本片的暴力血腥程度的大幅提高。從這一點上說,本片的拍攝思路倒是有一點類似于去年的《海扁王2》。
與升級了的戰(zhàn)爭場面形成對比的是,劇情在這部影片當中仿佛成了一個遭人嫌棄的東西。導演似乎覺得有這么牛逼的動作戲了,干嘛還要把劇情放進去添亂呢??赡芎髞韺а葸€是經(jīng)不住身邊那些思路比較傳統(tǒng)的人的勸說,最終還是妥協(xié)了,那就隨便往里面扔點劇情吧。反正把那點歷史兌一兌水,抻成一部電影的長度,然后作為我們這些酷炫動作場面的容器就夠了。
前作是由漫畫改編的,本片據(jù)說也是如此。即便不是,看到編劇一欄里有弗蘭克米勒的大名,也不難想到本片的故事會帶有強烈的漫畫色彩。本片的主要故事框架應該是來自第二次波希戰(zhàn)爭中的關鍵戰(zhàn)役“薩拉米灣海戰(zhàn)”。這場戰(zhàn)役完全扭轉了希臘和波斯的實力對比,重要性不亞于在它十年前的馬拉松戰(zhàn)役。歷史上的這場戰(zhàn)役要描述的話其實也就是一集電視劇的長度——實際上本片當中四場交鋒的前兩場就已經(jīng)把歷史上特米斯托克利使用的戰(zhàn)術都交代完了。這一部分可以說是全片最精彩的。包括我在內的觀眾在看完這兩段后,對影片的期待值應該是達到了頂峰了。接下來的激情戲也算是一個看點。而波斯軍的反擊就比較扯淡了。
第三次交鋒完全是為了趁機黑一黑伊朗——石油多的用不完,人體炸彈什么的,要不要這么明顯。第一部誕生于2007年,當時正是小布什臨近任期結束,一貫喜歡在中東搞事的他更是卯足了勁調戲伊朗,好把大家注意力都轉移過去,盡力掩蓋一下就快蓋不住了的經(jīng)濟危機。當時誕生那么一部電影還算是應景,雖然此后好萊塢電影還是時不時的調戲一下伊朗(比如12年的Argo),但時隔這么多年又拍續(xù)集,話題性跟當年肯定沒法比,這個真的是炒冷飯了。
至于最后一場決戰(zhàn),給人的感覺就跟前面那場激情戲一樣,事兒到了一半又中斷了,應該英姿勃發(fā)的東西在關鍵時刻萎了。導演就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放棄治療狀,最后決戰(zhàn)開始前就借主角之口表達,我已經(jīng)沒什么花樣了啊,你們也別抱太大希望,就配合一下湊合著把最后這點兒看完了就行。本片的收尾部分給人帶來的倉促和不適感近期我也只在《饑餓游戲2》那里體驗過。不過人家那是為了拍續(xù)集,本片就不知道圖什么了。有什么話不能好好說呢。
本片其實說到底就是部美國主旋律。不過同樣是表達對自由的渴望,本片卻沒能像《勇敢的心》那樣震撼人心。對民主、自由這些概念的使用,都是簡單的通過主角的講話,說教一樣的帶出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感染力。影片的一些細節(jié)試圖通過展現(xiàn)波斯人的殘暴和不擇手段來形成反襯,比如對于船夫的折磨、人體炸彈的使用等。但由于本片對所謂民主國家的展示僅僅是通過戰(zhàn)士這一類人群,所以所謂民主之美到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似乎也就只剩下令人垂涎欲滴的男性肉體了。而影片的全部舞臺就是海戰(zhàn)的戰(zhàn)場,所謂正邪雙方除了交戰(zhàn)也基本上沒有什么別的側面來展示他們的特色。這么一來,導演刻意營造的波斯人的殘暴形象,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為戰(zhàn)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對哪一邊來說多一點少一點其實也看不出什么區(qū)別。
其實我倒覺得本片如果把關注點放在單純的反對“戰(zhàn)爭”這件事上,表達效果也許會好一些(很多人不看好的《赤壁》,我個人倒是認為它對主題的反映很到位,起碼比本片有感染力)。對戰(zhàn)爭的厭惡是大部分人的共同心理,這個主題對于全世界觀眾來說,都很接地氣。本來只是兩個不同制度的古代國家的對抗,非要摻一些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進去,一定要在二者之間分出個高下,挺沒意思的。
事實上希臘的勝利,恰恰是因為有了特米斯托克利這樣的實力派人物,而他也因為本次戰(zhàn)役表現(xiàn)的過分搶眼而受到雅典貴族的忌憚,被通過“民主”的方式給陶片放逐了。后來客居異鄉(xiāng)的他,不愿意與自己的祖國為敵,終于選擇了自殺。這樣一個有能力又忠誠的人,終于還是成了“民主”的犧牲品。西方的“英雄”這個概念最早就是來源于希臘神話。大家都羨慕美帝的強大,于是一廂情愿的幫人家分析強大的原因,分析出的結果是因為民主(當然,按照我陰毛論的看法,這個‘民主導致強大’的觀念完全是美帝故意給人們灌輸?shù)模瑢嶋H情況恐怕恰恰相反)。實際上人家可能就是單純的命好,那些“英雄”恰好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xiàn)在了他們這個國度,他們對這個國家的強大發(fā)揮了關鍵作用。而一堆人在一起議事有時候起的作用反而是給英雄拖后腿,因為智慧很難疊加,而愚蠢更容易疊加,所以一堆臭皮匠湊到一起絕對頂不了個諸葛亮。
關于本片,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導演是故意把主題拍的這么無味,從而起到一種反諷的作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的手段就很高明了。其實這也不是沒可能,影片一上來不就有一段雅典議會里議員們吵架時丑態(tài)百出的戲份嘛。
其實看完本片最大的感觸是,國內成天抱怨什么審查嚴苛之類的,歸根結底電影好不好看關鍵就是“實力”。國產(chǎn)主旋律片如果能有本片這種大場面,主題再生硬觀眾也不覺得煩;國產(chǎn)古裝片如果能有本片這樣刺激的打斗場面,劇情再弱智觀眾也不舍得罵。
片中廢話很多,尤其令人糾結的莫過于片中唯一的一段床戲,阿爾泰米夏公主是多么的可憐啊,盡管米夏公主擁有著刻骨難忘的痛苦回憶,令米夏公主恨透了希臘人,但是說到底米夏公主到底也是一個女孩子啊,冷酷嗜血的外表下仍然有著一顆純情的少女心,在征戰(zhàn)希臘的途中,米夏公主發(fā)現(xiàn)自己戀愛啦。但是倔強的米夏公主不好意思面對自己這羞澀的真心,所以米夏公主不得已邀請雅典的海軍領袖迪米斯托克利(Themistokles)到自己的閨房中來還把自己的身體給了這個男人,誰知這個男人擁抱完自己后還不接受米夏公主的真心,竟然說“NO”!
這個男人真是只知道打架,抱女人而不懂女人言外之意的庸俗啊!要知道米夏公主完全可以在第二場海戰(zhàn)中就派油輪和自己的私人衛(wèi)隊上手,把雅典海軍殺成體無完膚。但單戀中的米夏公主并沒有這樣做!她只是靜靜地看著自己喜歡的男人血染沙場的英姿。失戀后的米夏公主陷入了絕望中,在聽到自己深愛的男人還活著的時候,狂野般地激情在米夏公主的心中燃燒了起來。她要去找那負心漢討一個明確的說法。結局可想而知,有多愛就有多恨,米夏公主死在了自己心上人的手上。。。。。
【迪米斯克托利也真夠遜的,其實我看他也是喜歡米夏公主,只是受到兩派的政治壓力而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實想法,一時迷茫在抱完米夏公主回到自己的地盤后,你看他敢對自己拼死做戰(zhàn)的部下說,我剛剛跟對方大將做了OOXX的運動嗎,所以說,太遜啦!結尾時,鑒于自己對米夏公主的愧疚感以及自己不敢承認的真心,他本想背著大家放走米夏公主,但他卻不知道米夏公主為了愛情可以選擇死,這男人真是太遜啦,拿著劍瞎晃蕩什么?。?!】
【米夏公主真的好可憐,本來童年就不幸,自己第一次戀愛,竟然還遇上了負心漢,嗚嗚嗚嗚嗚!】
【焚毀了雅典后,米夏公主靠在墻壁上不時念叨著,后悔自己殺害了自己的意中人。。。?!?br> 【米夏公主為了自己的愛情不惜反抗自己的BOSS,還招摑。?!?br> 【最后,中國有句古話,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生死相許。。。。。。。。。為逝去的米夏公主默哀。。。。?!?/div>
3 ) 懂個籃子!This is SPA噠?。?!
300勇士這號史詩電影,用的泛濫的是那種顆粒感、點陣構圖,用印象派手法想表達一種史詩感。注定了整個系列濃濃的不真實感,滲入每一幀畫面。包括那不科學的胸肌,那不符合氣象特征的天氣,那吹牛逼一般的戰(zhàn)斗力,那說來就來的一發(fā)和說點就點的石油。人肉炸藥包主帥遠程爆破的情節(jié)是抄襲的《見龍卸甲》李美琪于榮光和劉德華的對手戲。
我承認有一段反復看了好幾遍:兩軍陣前,決戰(zhàn)前夜,月色太美太溫柔,波斯女司令會晤希臘男統(tǒng)帥,雙方在友好和睦的氣氛中展開了會談,親切地交換了意見,希臘表示,你有兩個優(yōu)點,波斯表示,你有一個長處,雙方會心一笑,并進一步用老漢推車和老樹盤根等方式進行了深入溝通,可惜沒有達成共識,好了,不寫了,臉紅了。
這電影本身故事線簡單到什么也不說了就是干。邊干邊喊“This is SPA噠?。?!”就如在我大東北的開戰(zhàn)宣言“你瞅啥”,純爺們干架不需要那么多理由,一個眼神的事兒。但光拍干架要有美感,希臘波斯雙方甩王八拳拍板磚肯定不好看,因此用上了極其多的慢鏡頭,滿屏幕撒血漿,可是血呼啦的看久了誰都會有不適感,不知道哪個天才說要不我們把紅顏色調成褐色得了,美國人一看還親切,好多可樂啊,中國人一看更親切,好多醬油啊。我覺得這哥們很有想法,那群希臘基佬嗨翻天砍醬油的時候,真的甩出來好多醬油唉。
我給這部電影2顆星,沖那兩個優(yōu)點。
4 ) 希波戰(zhàn)火再起,伊朗繼續(xù)躺槍
弗蘭科·米勒非常清楚第一部《300》漫畫因何大受歡迎,導演諾姆·穆羅也完全了解觀眾為什么喜愛上一部電影,作為續(xù)集,《300帝國崛起》唯一的追求可媲美雅典奧運精神,更大,更多,更強,將“刀槍箭戟肉中過,斷肢血漿漫天揚”的暴力美學推向新的高峰??赐辍兜蹏绕稹罚銜X得任何殺戮恐怖片都如白開水,隨便出來一個希波戰(zhàn)士,斬殺一大片殺人狂。與之匹配的是,片中調動了更密集、更綿長的慢鏡頭,將畫面調制得更接近油畫,額外增加的血腥味全部蒸騰出視聽美感,就連那頭顱串成一串的駭人畫面,也沒有一絲恐怖變態(tài)。冷兵器打斗花活繼續(xù)一絲不茍,光是高潮決戰(zhàn)時忒彌斯托克利從策馬過障到甲板上以一敵十那個長鏡頭,就叫人不得不為特效部門和動作指導鼓掌。
上集的反派薛西斯是裝扮陰柔走SM風的娘娘腔,與300勇士清一色的豐胸壯腹美臀構成鮮明對比,這次索性換成了女人。薛西斯也露了面,以動態(tài)PPT的形式秀出成神之路,但《300》里我們已經(jīng)領教過這個“神”的脆弱,所以那個脫胎換骨的鏡頭莊嚴下掩不住滑稽,像春晚上的廉價戲法。這回我們了解到,“神”之所以外強中干,皆因是個傀儡。波斯女戰(zhàn)神阿爾忒彌西亞為一己私仇曲解先王的遺愿,將頭腦簡單的薛西斯哄騙成木偶,可惜后半段木偶掙脫提線,復仇大計也功虧一簣——波斯人老是派這些不男不女的出來打仗,焉能不敗。
換成女統(tǒng)帥的好處是名正言順來一場狂暴的性愛,《300》那場露點的輕煙曼舞沒能逼近R級的底線,是當年令人遺憾之處。伊娃·格林扮演的女戰(zhàn)神經(jīng)歷過比男性更嚴苛的磨練,卻未被抹除女性本色,深諳如何挑起男性的欲望,從露大腿、觸胸肌,到勸降的臺詞“放棄家人,為了更大的快感”、“加入我”等雙關語,一切都熟練得像是夜場老手。而希臘猛將忒彌斯托克利仿佛意志頑強的我黨情報員,美人計照單全收,一番逢場作戲后巋然不動,讓阿爾忒彌西亞吃了個啞巴虧。上陣時女神身著背后倒刺的盔甲,似乎暗示她本身是憎惡異性的,充滿雌性魅力的胴體與她的刀劍武藝一樣,不過是征服對手的另一樣武器。也許她唯一的失算,是低估了希臘人深厚的基情。
場面上的飛躍不是難題,畢竟上一集是300人戰(zhàn)役,這次出動的是“300”戰(zhàn)船,從溫泉關方寸之地的陸攻換成無邊無垠的大海戰(zhàn),起點不同,規(guī)模自然連翻數(shù)番。如果說《300》還與歷史有松散的關聯(lián),《帝國崛起》是直接踩進了神話領地。波斯帝國那張牙舞爪的巨碩雕像,有如暗域宮殿的雄偉城邦,薛西斯登高一呼,腳下一望無際的城墻,黑壓壓的人群,遠遠超越了公元前四世紀的文明規(guī)模。戰(zhàn)艦上雕刻華而不實的巨獸,如同一頭頭海中巨獸,奮力吞吐波濤沉浮,間或給個大全景,簡直使人密集恐懼癥發(fā)作。波斯弓箭在水下拖出子彈的軌跡,傾瀉石油的巨輪震天爆破,快趕上工業(yè)革命的成果了。海底還有史前怪獸吞人,這片要是去年上映,《狄仁杰》難免背上抄襲的黑鍋。
當然《帝國崛起》還不敢把歷史一腳踢開,前兩場以寡敵眾的戰(zhàn)術智取,多少還是由史書取材,除了感官刺激兼有些微的智力收獲,也最酣暢淋漓。但“接史氣”僅止于此,第三輪交鋒就開始兩腳不沾地了。石油巨輪一出來,我不禁啞然失笑,又拿伊朗人“不差石油”開涮了一把,意識形態(tài)上的抹黑也太扎眼?!?00》制作于2006年,當時小布什政府在中東搞得雞飛狗跳,又在電影里調戲一把伊朗,添柴加火,轉移大眾對國內矛盾的注意力。西方自由軍隊大戰(zhàn)波斯侵略者的題材,在當時十分應景,時隔八年已成隔夜冷飯,大眾對伊朗的剩余興趣也早在《逃出德黑蘭》告罄。因此《帝國崛起》只能把波斯人往恐怖分子式的純壞人塑造,用《賓虛》般的奴役船夫,派遣自殺式人肉炸彈等,刻畫后者的暴虐無度。
其實說來說去,兩部《300》和征兵大片式的美國主旋律并無差別。只是比起以美國大兵為主角的當代征兵片,將兩個制度不同的古代國家劃出正邪善惡,硬生生在在道德境界和文明程度的先進落后上分個高下,多少有些無恥。我猜想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主創(chuàng)故意做出過火的姿態(tài),一面高呼“希臘人的自由無敵”,一面又展現(xiàn)議員吵架時的丑態(tài),其中的反諷意味沒有《機械戰(zhàn)警》“美國最偉大,美國人命最貴”那么赤裸裸,屬于暗里使壞,只隱約喚起一點反感,算是給自己留了條退路。
對影片主題更初級的觀察,主要停留在對自由的渴望,仿佛把觀眾當成希臘年輕一代,充滿了大家長式的說教,不斷強調自由的價值,說了半天,都不如《勇敢的心》高呼一聲那樣直擊人心。但話說回來,臺詞雖沒什么內涵,但非常值得回味,那種字字璣珠的古典語錄體是典型的弗蘭科·米勒風格,雋永但不艱深,每一句都可以拿來裝逼,要是你能以慷慨吟誦的腔調復述一段,沒人敢說你不夠文藝,至少唬住外行綽綽有余。許多陣前宣講都是高純度精神雞血,比如“沒有比你一起流血者更親的人”,旨在標榜一種無條件無差別的同仇敵愾,只要把主語改改,任何革命領袖都直接剽竊走,振臂一呼洗腦一大片,收效如同兩部《300》這樣的高強度爽片,華麗形式徹底壓倒蒼白內容,你明知扯得不行,腎上腺素翻涌帶來的快感則是實實在在的。(文/方聿南)
5 ) 伊娃是女主其他全沒看清
其實如果明確講女主一個人,主題就立起來了,偏偏作出此片是關于希臘人如何捍衛(wèi)民主自由并以弱勝強之類偽戰(zhàn)爭史詩命題。。。這就讓人無法欣賞了。怪就怪伊娃氣場太強太搶戲吧。
也真的是佩服她的演技,肉搏這一段大家都贊過了,我也不多說,相信能演出伊娃這種尺度和這種效果的女星根本鳳毛麟角。要說的是,她這種臂無二兩肉的弱雞身材,也敢演女戰(zhàn)神,實在是不容易。如果樓主努力忽視她的瘦弱體格的話,勉強還是可信的呢??上Ъ∪饽袀儜蚍痔?,所以沒能深入地刻畫女主的內心世界呀。
總體情節(jié)與戰(zhàn)爭場面都不好看,不推薦。幸好我是在飛機上看的不算虧本。奇怪唯一觸動我的是戰(zhàn)船沖撞毀滅時候那些用鎖鏈拴在船槳旁的奴隸。
6 ) 女魔頭怒了,MB小處男就不好玩,不會說話
先是伊朗領導人對希臘進行了不太友好的訪問,結果碰了一鼻子灰,為了維護自己牛逼閃閃的光輝形象,Y臨走的時候還在人家門口得瑟一下,就好像打輸了一邊跑一邊回頭喊牛逼你打我啊....
Y本以為,希臘沒什么人,除了一幫吵吵嚷嚷的政客就是一堆搞基的文藝青年,沒事兒弄個雕塑,畫個畫,說段相聲,澡堂里來個大保健什么的,沒人敢單挑他,但是Y忘了,希臘還有些牛逼的奧運冠軍,比如這個名字很長的哥哥,是上屆奧運的射箭冠軍....
然后老國王要掛了,新國王來了。
新國王說,我想報仇!
老國王說:你得變成神啊!
新國王說那還不簡單,就嗑了個藥,變的神牛逼了。
當然,神牛逼的意思是神似牛逼.....
真正牛逼的女主角登場了---一個小時候受過心靈創(chuàng)傷的女孤兒,一心只為復仇(所以說別惹女人?。?br>她現(xiàn)在的分身是伊朗總理,伊朗首席刺客,首席亞馬遜......
然后她和新國王一起開始對希臘進行新一輪的友好訪問。
那個名字很長的哥哥很緊張啊,他知道這是尋仇啊,他肯定得完蛋啊,于是跑到不太和睦的鄰居斯巴達克那里說要不然一起?
斯巴達克的回答很簡單:滾....
于是哥們想,這回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然后開始打了。
希臘士兵都是A&F退下來來的模特吧,打仗都不戴個盔甲,四處抖奶甩胸肌的.....
伊朗這邊雖然人多,但是打仗都不動腦子啊,將軍都是一個路數(shù)的,我努力了,不信我死給你看。所以開始輸了幾場。
女魔頭很郁悶,說我們這又不是拍言情劇,生生死死給誰看,我是想有個有追求的人能幫我啊。
女魔頭半夜空虛的時候打開社交軟件,發(fā)現(xiàn)方圓幾公里都是自己人,約誰都影響不好。直到看到一個名字很長的人(所以名字長很重要?。?br>在這邊,名字很長的哥哥覺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但是想到自己還是個小處處就很郁悶,但是最近希臘掃黃,去周圍的理發(fā)店人家都當他是條子放的蛇。
他也半夜打開了社交軟件,附近的女生都很正經(jīng)的說找雞的死遠一點,只有個距離自己十公里的地方有個姑娘對她說了聲:hi。
他回答:約一個吧
那邊說:好,一會派船來接你(你們現(xiàn)在知道為啥希臘士兵都抖奶了吧?。?br>一會,船來了,名字很長的哥哥手下說,小心有詐!
名字很長的哥哥心說,你們懂什么,樂顛顛的上了船。(請理解他當時處于大腦供血不足的狀態(tài))
哥們上船的時候穿的很簡單,和超人差不多,一件斗篷,一跳內褲,不過作為希臘時尚圈的人士當然把美帝農民超人的秋衣秋褲給省略了。
女魔頭穿了件低低低胸的prada的晚禮服,開了瓶拉菲。
然后男人發(fā)現(xiàn),女魔頭好兇(胸)
然后就干柴烈火了。
倆人如膠似漆的時候女魔頭撒嬌的說,以后跟我玩吧!
床上的話其實誰都知道是說著玩玩的啊
可是名字很長的哥們是個小處處啊,很認真的說:咱不說好了這是約炮么!怎么又要生生世世了....
女魔頭怒了,MB小處男就不好玩,不會說話。
約炮失敗,第二天開打。
名字很長的哥哥以為前幾天小戰(zhàn)勝利,自己很牛逼呢。
女魔頭給他上了三課:
第一,懂什么叫石油霸權么!知道幾百年以后的赤壁之戰(zhàn)怎么打的么!
第二,你以為就你有奧運冠軍么,鏈球冠軍在我這呢!
第三,你以為你射箭奧運冠軍很牛逼么,給你看看亞馬遜開了向導箭再加上火焰?zhèn)κ鞘裁葱Ч?br>然后哥們傻逼了....首都都讓人給燒了。
這時候哥們想起來,鄰居斯巴達跟女魔頭干了一架,戶主都被滅了,(在溫泉關-一個盛產(chǎn)日式溫泉蛋的旅游景點)現(xiàn)在就是孤兒寡母了,不過還有房子有地,他就又顛顛的過去了說:一起?
斯巴達回答很簡單:滾 (廢話啊,你們現(xiàn)在首都都沒了,誰還和你一起啊,不要侮辱人家智商么)
于是哥們只好接著打了。手下問:您這次有什么計策?
名字很長的哥哥說:這次沒計策,斗地主玩?zhèn)€大的,明牌吧.....還能加倍呢!
其實還有計策,他有一匹轉基因的馬....會游泳....肉好不好吃得問崔永元了...
然后開始打了,名字很長的哥哥用轉基因水馬奇襲女魔頭....
纏斗中雙方的劍離雙方的喉嚨只有0.01公分,四分之一秒之后,雙方劍的主人將會徹底陷入一場戀愛。
女魔頭接著按劇本走,都準備往言情片轉了。
名字很長的小處處一刀吧女魔頭給捅死了?。。。。。?!
女魔頭很困惑:你媽逼??!改了劇本怎么不說一句,這片不是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啊...我操,這到底是什么情況。然后就掛了
小處處說:哦,我贏了我贏了!
這時候隔壁斯寡婦來了.....她在旁邊蹲了半天了,眼看女魔頭這邊不行了就沖上來搶點東西。
小處處說,太好了,我們一起走向勝利吧!
斯寡婦沒理他,跟手下說,快搶戰(zhàn)利品,搬回國。
小處處說:重建希臘需要錢,要不你們認購點我們的債券?
斯寡婦說:和2500年后的債券一樣是垃圾吧....
======
這片子情節(jié)簡單但是畫面效果太好了,超大的月亮,銀河,男人女人的奶子,和滿屏幕飛來飛去的可口可樂...
不過整部片子希臘那邊都是溫暖明媚,伊朗都是陰暗,明顯是站在希臘那邊。說的和自衛(wèi)反擊站一樣。其實我了解的歷史是,倡導自由民主文明的希臘先資助伊朗的反對勢力,在伊朗內部制造叛亂(唉,看起來挺巧合是把)然后伊朗反對勢力被伊朗滅了,伊朗才來攻打希臘復仇。所以說,有些事兒,呵呵一下就好了,別當真啊。
PS:女主角太棒了!男主角基本是個廢人。不過他們倆胸肌都抖的不錯
每個鏡頭都美死······
伊娃格林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其風頭勁過片中所有男演員。IMAX 3d充分體現(xiàn)了這個女指揮官的邪惡、性感和局部豐滿。
這仗到底算誰贏?一面損失了10倍于希臘的軍隊,結果海軍慘敗,陸軍被迫撤退。一面雅典城破,一打的城邦的國王戰(zhàn)死或被殺。這仗打個什么勁啊。
真正的歷史更加有趣,改動太多反而弄巧成拙。電影被簡化成幾場海戰(zhàn),并沒講清楚其中很多內在聯(lián)系,boylover們沒有八塊腹肌給力。
劇情極其粗暴簡單。男主角的奶比女主角的大。
102分鐘的肉體、血漿、冷兵器和咬牙切齒。前作開辟了血腥美學的新世界,300勇士的2400塊腹肌猶然如新,而這部相比之下則方方面面都沒有提升。
就喜歡血肉橫飛,但是誰能告訴我那段激情戲是怎么回事?
所以三級片有史詩題材了?/ 那么美好的鮮活肉體一直在甩醬油
20140324晚 這高清的速度也是無法想象的,看來是發(fā)行方急于收回成本吧~ 片子還是一貫的血脈噴,看下熱鬧吧~
延續(xù)了前作的慢鏡頭與沖擊力的畫面,但劇情完全就是個敗筆,說的是三百勇士但跟斯巴達幾乎沒有半點關系,全是一個操著不知道是澳大利亞還是哪里口音的雅典人蹬著迷茫的眼神操著波斯來的妞莫名其妙的打仗,結果把雅典人弄得跟英雄一樣,最后轉折更是有些莫名其妙,雅典一下子就燒了,WTF?看在前作份上
這個片子的確開創(chuàng)了一種影像風格,很躁很浮夸
20140311,因為有eva green給個三星?。。∶看嗡鰜砦疫B臺詞都聽不到了,實在太美了!?。?/p>
7/10
畫面有沖擊力,慢鏡頭也不錯,但劇情不行。
開場用了13分鐘解釋人種變化問題,原來從prince到god-king就能從白到黑。之后一直在海戰(zhàn)的假象下賣肉玩水果忍者,最后反派女BOSS被逆推而亡……
無聊
去去去這鴻門炮算怎么回事。。。
Eva Green 撐起半部戲
話說。。。實在是有點失望。。。預告片看的我熱血沸騰,正片看一小半就有一種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的趕腳。。。比起第一步畫面感有提升但是劇情實在是萎了。。不斷的回放前部的片段又讓人心理不斷念叨好漢不提當年勇。??傊?.75星的片兒,剩下的給各種胸肌和8塊腹肌。。。
波斯兵敗在沒有盾牌。在最后一個鏡頭之前,成功戒掉了第一集的快慢鏡,顯得動作更有力度。單火燒戰(zhàn)船一場就值5星,可惜其他戰(zhàn)爭場面的攻防太不講究。劇情比第一集好很多,雖然臉譜化嚴重,畢竟不那么狗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