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遍之后,嘗試在豆瓣寫第一篇影評,就不管自己理解正確不正確了: Indian Runner這個象征意義大約體現(xiàn)在兩個地方,一個是開篇的介紹,有經(jīng)驗的印第安人,會守在受傷的獵物跑動的路線上,等待它們自己精疲力盡后倒下,然后吸走獵物的最后一口呼吸。另一個場景是Joe和Frank在Joe的舊農(nóng)場上,談起Joe曾經(jīng)在這里勞作過的幸福時光,F(xiàn)rank說Indian runner如果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就會變做信息本身。 象征意義似乎還是不清晰? Joe心中已經(jīng)沒有那團火,他熱愛自己的農(nóng)場,卻被生活所迫丟掉了農(nóng)場,做起了警察。作為一個沉默溫暖又極負責(zé)任感的男人,他接受了上帝的安排;但Frank不是;Frank高中時就是一個街頭小霸王,然后又從軍,然后又蹲牢房——這里要插播一句,F(xiàn)rank并不是戰(zhàn)爭后創(chuàng)傷,他只是憤怒,一直不肯接受命運——他是那個一圈一圈奔跑但始終不愿意躺倒被吸走心中那團火的獵物。 而Joe其實扮演了捕殺他的獵手。 還是在那個農(nóng)場上,F(xiàn)rank對哥哥說,其實爸爸可以做個Indian runner;又說Frank你也可以。冥冥之中的天意吧:當(dāng)哥哥被生活吸走了最后一口精神氣時,又試圖帶弟弟進入生活的圈套,這當(dāng)然不是Joe的錯,因為生活就是獵手本身,誰又能逃脫呢? 只是Frank是一個如此憤怒的人,他的憤怒從高中開始,到從軍,到結(jié)婚生子,一直都在延續(xù):為什么生活要推著我走?為什么我還沒有弄清楚生活的真相就已經(jīng)要結(jié)婚生子承擔(dān)重責(zé)? 有些人就是要慢一些,他們無法理解生活逐漸剝離逐漸顯露的真面目,就像念書時,明明什么還不懂,已經(jīng)有優(yōu)等生頻頻舉手回答問題了。這是痛苦和不解被無數(shù)次的漠視不斷刺激而生長出的憤怒。 他希望得到Joe那樣合法合理的開槍殺掉一個人的權(quán)力,他也想知道別人是怎么做的。
但生活就是一個印第安獵人,在Joe第一次接他去看父母時的路上,給他回眸;在Joe把他接回家的路上,對他微笑;在Joe追捕他的路上,出現(xiàn)在車窗前: 你準備屈服于庸常了嗎?
你準備失去最后一口呼吸了嗎? Franky還沒有。Joe也沒有。Joe燃起了自己心中的火,準備重新種地,然后親手放掉了Franky,讓他繼續(xù)逃亡。 劇中的Franky是一個光芒四射的角色,也是如此稀有。Joe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哥哥;如同David Morse扮演的更多其他角色一樣,guilty始終是他的特質(zhì)。那個粉紅色的老女人追著他說,你不能總是一個人扛起所有的責(zé)任,你有空過來跟我說說。但在Joe心中,這個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失去了農(nóng)場就去當(dāng)警察,要愛老婆,要養(yǎng)孩子,要挽救弟弟,要關(guān)心父母,他沒有覺得扛起所有的責(zé)任有什么不妥,直到在農(nóng)場上、在酒館中,被Frank的剖白震動,逐漸了解了自己,和這個一直讓人搞不懂的、憤怒的弟弟。
兄弟倆,就是人類模板的正反面。 劇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Joe在勸弟弟回家跟自己住卻被拒絕后的早晨,與妻子談起自己的弟弟,情不自禁的流下淚來。妻子更能拆穿真相:你以為他還是個小孩,他自己也以為自己是個小孩,但他已經(jīng)不是了。另一幕就是Frank在妻子臨盆的當(dāng)晚去酒吧鬼混,憤怒的Joe用玻璃碎片生生割破自己的掌心。是愛啊,也是疼,更是憤怒的不解。 影片最后一幕的追捕與玉米地的追逃其實是同一幕,Joe沒有追到Frank,只是玉米地中是沒有找到,而最后一幕卻是主動放過,放你自由吧,F(xiàn)rank。
1991年的片子,到現(xiàn)在正好三十年,按理說不應(yīng)該銷聲匿跡到這種程度,結(jié)果搜遍全網(wǎng)只找到一個鏈接,127分鐘,看完已經(jīng)是凌晨。
影片節(jié)奏緩慢而沉郁,“印第安信使”的隱喻我不能明白,F(xiàn)rank為什么會有如此尖銳的性格我也無從了解,但在影片最后的酒吧對話中,我終于知道Frank的問題是什么。他被社會脅迫,滾入“正常的生活”的洪流,沒有人允許他停下來思考,沒有人在乎他的感受,關(guān)懷不能填入心底,所以一切都變成了以善為名的惡事。而Frank無法做到“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他的心火還在燃燒,他不能向前走,親情愛情常見的溫柔成為負累,與世界的聯(lián)系越緊密就越窒息。
Joe試圖將他拉回“正路”,他深沉地愛著他,總是把他當(dāng)作當(dāng)年的那個小男孩,又寄以成年人的希翼。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如愿以償?shù)亻L大,如何正確區(qū)分長不大的成年人和早熟的小孩子?他不知道他已經(jīng)走到了多遠的地方,早已無路可回頭。
當(dāng)一個人認為全世界都錯了的時候,承認錯的是自己才是唯一生路。工作、結(jié)婚,F(xiàn)rank嘗試過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但割裂的痛苦無法調(diào)和,平靜表象經(jīng)不起一次情緒波動。我總懷疑他即將自戕,抬起槍射穿后腦花不了一秒鐘,好在他總是以暴力宣泄怒火,外放的處理方式并不多見,這是他遲遲未死的原因。不過我依然有理由相信他將在某一天死于一場街頭斗毆,在午夜的暗巷中停止呼吸,太陽升起后被人發(fā)現(xiàn)尸體,這是拒絕妥協(xié)的代價。
極小概率下會有另一條路,與某個人有關(guān),靈魂被重塑,他心甘情愿地熄滅,化為潺潺流水。這是對自己的背叛,也是死而復(fù)生的驚喜,世俗意義上命運的饋贈不失為好的結(jié)局,外人不該置喙。我當(dāng)然期待。
Viggo如此年輕就出演這樣的異質(zhì)角色卻毫無表演痕跡,他實在是個藝術(shù)家。不同的情緒在他身上融合生發(fā),填充出飽滿人格,每一面都有不同的色彩,又在某些方面與Viggo本人的性格交相輝映,所以觀眾入戲得恰到好處,不會角色與演員不分,也不會“演什么都像他自己”。講好一個故事,用表演為角色注入靈魂,這是合格的演員。
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是片中的裸露鏡頭,Viggo在2007年《東方的承諾》中有過全裸演出,黑幫尋仇拳拳到肉,瘦削的身體下是令人驚嘆的爆發(fā)力。時光倒流,1991年《印第安信使》,三十歲的Viggo皮膚光滑油潤,肌肉狀態(tài)和身體輪廓還是熟悉的樣子。年輕盡可以迷茫,盡可以放縱,F(xiàn)rank在人生的岔路口找不到出路,四顧皆茫茫,他穿什么,不穿什么,又有什么要緊?蒼顏白發(fā)的人都在平靜生活,青春蓬勃的肉體卻要奔赴滅亡,正是這樣強烈的對比才能凸顯Frank的痛苦,年輕幾乎等于幼稚,但他怎么會認同。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過度解讀,避免將自己的想法代入人物,否則必然偏離電影本身的立意。然而還是越寫越像自己,越回想越像自己。他不應(yīng)該像我,怎么會有一個人像我呢?在他身上我還看不到光明。強烈共情帶來感同身受的痛苦也帶來欣慰與喜悅,我總不是孤獨的。那些math man盡管如他們所愿地匯入洪流,煌煌世界,我只愿做一顆硬石頭。
這片兒的資源能讓我找到真是費盡艱辛中柳暗花明又一村!古早的片子,古早的維果,我能扒出來真是靠運氣。(* ̄m ̄)除了印第安信使的象征意義不甚明了導(dǎo)致弟弟的性格原因難立,整部片還是很有靈性的。難以想象維果還演過這么陰郁狂躁、盡皆過火的角色,中途看得我都有點怕他了。他完全hold住了這個偏執(zhí)暴力狂,也把他的外在魅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如果一個演員塑造過兩個以上特別戳我的角色,我基本就會吹彩虹屁了。在此基礎(chǔ)上,維果的《印第安信使》完全是意料外的驚喜。60歲拿著綠皮書吃炸雞的維果很好,50歲給俄羅斯黑幫開車的維果很好,40歲在中土浴血奮戰(zhàn)成人皇的維果很好,30歲的維果,也很好??傊S果值得。(另外我已經(jīng)看到他至少在四部戲里不穿衣服了┗┃? ■ ?┃┛國王賣肉,普天同慶~)
V叔真的是行走的荷爾蒙ˊ_>ˋ
竟然很喜歡看九十年代老電影 慢慢悠悠的看得很得勁/三十出頭剛當(dāng)?shù)腣鋒芒畢露帥得肝兒顫 講話卻依舊輕聲細語 演起小混蛋弟弟的暴戾瞬間又毫不含糊 左臂和小腹的紋身已經(jīng)有了 上唇的傷疤居然也收集到了 年輕時候都經(jīng)歷啥了啊。原來自帶道具從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 結(jié)婚的紅襯衫拿到片里婚禮穿上了 2016年神奇隊長居然還拿出來穿 更奇葩的是這片片尾曲跟神奇隊長都一樣 豌豆射手的梗也出在這
frank從戰(zhàn)爭中來。當(dāng)他見過沒有任何信仰的廢墟,當(dāng)家庭、生命與愛都在武器之下如此不堪一擊,當(dāng)穩(wěn)定與規(guī)則像是偽造的假象被輕而易舉地揭開,他憎惡、不安、恐懼,他偏激又暴虐,無能地將本該指向社會階層的恨意宣泄到周圍的人身上,他對愛是如此不屑又厭惡,甚至無法控制自己撕毀一切的欲望。他來自于地獄,來自于人類本身。一個黑暗的信使,死亡的幽靈。
我永遠喜歡因為無法相互理解而分道揚鑣的兄弟故事,看到哥哥最后的守望想起了大河戀里的“We can love completely withou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Joe希望Frank能做一個安分幸福的普通人,但無能為力,他心中的火已經(jīng)熄滅,只剩痛惜與不解,但也許他內(nèi)心深深處明白卻再也不敢、不能說的是,F(xiàn)rank不只是一個世俗意義上的混蛋,也是一個孤膽英雄。他不要被生活推著走,要燃燒殆盡,自由且belong to no one.
生活的宏大命題投射在兩兄弟的故事之間,若不是電影結(jié)束時泰戈爾的話給了生活信心,怕是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成為逃兵。給配樂好評!
成長和感受并行,你困在感受里,無法對抗這個世界,也抹不平棱角,一定是要出問題的,但你也成了一個英雄,一個徹頭徹尾的山丘之王。哥哥是一個很懂得中庸的人,但也只能在回憶里燃燒自己,這大概就是悲哀。
這張碟上的中文翻譯居然是《鐵血柔情》,比較不搭調(diào),配樂很精彩。
根據(jù)老板的《公路巡警》改編的
22/4/6
Charles Bronson、David Morse、Viggo Mortensen演出的父.兄.弟三角色面對人生難題的心裡刻劃對比很棒,整體配樂也搭配得好。最喜歡公路飆車幻影和兒子出生實況交叉剪輯這段,張力十足。對《暴力效應(yīng)》主角的一種成長聯(lián)想?;⒀琅癜⒖睾眠m合這一頭珍西寶短金髮造型 !
有人說過:處女作可能不會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差的。我覺得這是西恩潘導(dǎo)演的最好的作品,才華的鋒芒展露無疑。兩兄弟一動一靜,中間和結(jié)尾倆段平行切一柔一剛,相當(dāng)贊。兄弟情細膩且濃烈,莫騰森的叛逆不羈太奪目,“壞小子”真正呈現(xiàn)了一個很爺們兒的壞小子!
33歲的V 今晚來我夢里please????
新生是對弟弟思念的延續(xù)。片尾in loving memory of Hal Ashby,F(xiàn)rank Bianco,John Cassavetes
為了Viggo和Sean添一星。聽著英語看著鳥語字幕,著實沒大弄懂。故事的確不是很清晰,F(xiàn)rank的種種有點莫名其妙。Viggo的英語我是這輩子別想聽明白了……老實說,Sean你真的沒有在學(xué)大衛(wèi)·林奇嗎?!印第安人嚇?biāo)赖税。。。∮衩椎啬抢锔绺鐡涞沟艿苁且蓡岚???/p>
就是帥到離譜,就是帥到鯊我!第一次看維叔顏變態(tài)壞蛋。這個角色絕對是viggo顏值巔峰。v有一幕搬磚工人這絕對我見過最帥的搬磚工人維叔演的也好,他哥演技感覺很一般開頭結(jié)尾典故名言怎么這么像我寫作文你要是問劇情,沒有字幕,加上我聲音也不敢放大,又聽不太清,我能知道多少劇情??西恩潘你但凡再拍好點,電影不至于這么糊,資源不至于真難找,我也不至于啃兩小時生肉
看完之后說不出的心情……。質(zhì)量上,好導(dǎo)演配好演員,從鏡頭到剪輯一氣呵成,可圈可點之處太多不再贅述。而關(guān)于Frank這個核心人物又有太多可講。一開始一直以為是個講家庭的片,看到末尾覺得不完全是。影片深入到一個層次但沒有完全解釋,恰到好處的留白勝過語言能帶來的一切。某種意義上我與Frank就是一道人,不僅是共情而是我如果不控制自己如果我不羸弱我就會成為Frank。我所想的東西和他也沒什么區(qū)別。而他是個美麗至極的十足的病人。都病入膏肓;而我對于他那種反復(fù)的情緒實在太過了解?!詈笳?wù)剉,他三十三歲這片子上映,而那時他就已能把這樣一個角色演繹的爐火純青。Frank骨髓里的瘋狂、暴虐、反復(fù)無常和表皮上一層偽裝也懶得偽裝的偽裝,盡在他灰色的眼中了。
#國王又沒有穿衣服#據(jù)說西恩潘處女導(dǎo)V叔傾情秀身材于是硬著頭皮煲生肉,演員居然還在飚南方口音真令人傷心。但素!bgm的木吉他風(fēng)格好熟悉!開頭便當(dāng)君之父還沖警察哥哥Joe唱民謠!我就靈感一現(xiàn)想到了Springsteen的Highway Patrolman!然后V叔演的弟弟出場了,居然真叫Franky呀!_(:з」∠)_值了淚目
看了感覺好壓抑,我想在幾個特定的時刻Joe看著Frank會覺得有自己錯過了很多的感覺,而Frank好像對Joe心目中的那種美好生活非常不屑,只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F(xiàn)rank只是過度絕望了吧,喜歡最后一句話,Every new child born brings the message that god is not yet discouraged of man,to frank
西恩潘 你讓Viggo演瘋批美人 你就是我一輩子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