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給5分吧。
題材其實選得挺不錯,外賣小哥神通廣大做好人好事的報道屢見不鮮,這自然增加了故事的說服力。加之外賣小哥作為數(shù)以億計打工人的縮影和代表,講述他們的遭遇、困境挺容易引起觀眾共情。我想很多給好評的觀眾也是因為劇中李安全一家人的境況和他所面臨的那種在城市討生活的努力、掙扎與無奈刻畫地貼近現(xiàn)實吧,這確實可以算本劇的一大亮點。
先列幾個我覺得比較觸動人心的橋段:
好幾個人選擇離開北京;
李安全救完小孩慌忙趕著送外賣,記者試圖攔住他,他急不過吼了句再不送我就要失業(yè)了;
同事把一沓錢(看厚度大概3-5000)遞給李安全,同時終于鼓起勇氣承認那份外賣是自己偷的,李安全原諒了他,打趣地說“你小子結(jié)婚我就不隨份子了”;
手術(shù)前女兒對李安全說“我愛你”,李安全的反應(yīng)和情緒較為動人;
接下來說說我對這個片感到遺憾的地方吧。
1、劇本問題比較大。
誰要是拉這個片,想分個三幕出來都不知道從哪劃。甚至也沒個明確點的動機事件。假使動機事件是為了給女兒治病,后面應(yīng)該表現(xiàn)出人物為此而付出的努力,而后再談其他情節(jié)變奏。但是這部劇只交代了李安全兼職了一個代駕,別的就沒什么了,故事發(fā)展沒有明確的緊湊的推動力。而且正常來說電影的節(jié)奏都是抑和揚交替,逐漸推向幕的高潮和最終的高潮。這部片子除了最后的反轉(zhuǎn)之外,竟然生生放了80分鐘主角的凄慘遭遇,說真的這種只抑不揚的劇情讓人看得渾身難受。哪怕是打悲情牌,你好歹也得給主角一點小成功小甜頭,就像《當(dāng)幸福來敲門》里的克里斯,最難的時候你得安排他賣出一臺機器,把瀕死之人最后的那口氣給續(xù)上是吧。
2、片名和演員不妥當(dāng)。
我看片名和主演以為這是個喜劇,沒想到看了80分鐘的憋屈賣慘。觀眾看到某些演員和片名,以為能看到自己期望的內(nèi)容,如果和期望南轅北轍的話自然會感到失望。而且讓許君聰動不動用小品里的語言風(fēng)格演這個角色,常常令我出戲。什么“你這么的……”、“我吧……”等等,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北方的習(xí)慣口頭語,但是作為一個南方觀眾,他這么一開口我就找到了看他那些小品和喜劇的味道了,但是和劇中情節(jié)的氛圍又完全對不上,總之味道不對勁。
3、李安全這個人物并不討喜
自己家日子沒法過了,女兒的命都快沒了,還硬要做所謂的好事,外面的啥事都非做不可,你老婆的幸福和女兒的命直接不顧了,這種家人誰攤上誰倒霉啊!做好事起碼也得量力而為,你這就跟D癮犯了一點分寸都沒有了。
退一步說你做就做吧,你也得看是什么樣的好事,人小男孩掛樓上命在旦夕你沖上去沒毛病,人出了點交通小事故你也沖上去,隨便打個交警來不就解決了。而且你做這些事也得講究點方法注意點安全吧,你一個天天和各種客戶直接打交道的人,同事出了交通小事故,對方裝幾句你就直接上手了,這和你的人物設(shè)定對不上啊。你看到路邊男女打架,啥也不顧直接開車壓黃線過馬路?這是把自己也把別的司機的命不當(dāng)回事??!
還有你嘴上說錢的事別擔(dān)心你想辦法,你除了多了一份2小時的兼職也沒別的辦法啊,也沒別的改變啊,掙的錢還不夠你做好事賠出去的呢。像你老婆這么好的女人真的是少有了,結(jié)果你在她面前講話倍兒硬氣,動不動胳膊一抬手一指,指著別人的臉說話讓你這個明明沒啥本事卻渾身大男子主義的人物很惹人嫌啊。當(dāng)你在演喜劇的時候,人物一本正經(jīng)地“大男子主義”會有笑果,可是你演這種嚴肅小人物時能不能讓他可愛點。主角一旦不討喜整個劇的觀感自然好不到哪去。
4、價值導(dǎo)向有問題。
“好人有好報”——影片傳遞的價值導(dǎo)向比較明顯??墒且粋€讓無數(shù)人感同身受的底層角色,最后的反轉(zhuǎn)竟然是通過媒體報道然后給他捐款,你這讓包括我在內(nèi)的廣大打工仔怎么想?。颗κ菦]用的,做好事只能吃虧,想逆襲只能靠上電視成名,可是咱能有那個盼頭和運氣嗎?
甚至好些沒結(jié)婚沒孩子的人看了會不會畏而卻步,咱這種沒什么本事的人還敢結(jié)婚嗎,還敢生孩子讓妻兒都跟著沒個人樣地受苦嗎??
把一個半小時只有一次的反轉(zhuǎn)逆襲寄托于偶然事件,實在不是什么高明的做法。你哪怕安排被幫助的那些人站出來給他證明他送餐遲到都是因為做了好事,然后得到了顧客的諒解把投訴改為好評(在這種時候給個50塊打賞就合理多了,莫名其妙看你帶個孩子送外賣而給打賞和同情叫花子有啥子區(qū)別啊…………),從而幫助他得到站長這個位置,是不是“好人有好報”就自然多了,讓他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班更有價值,也更符合做好事的人的心理期待呢?從頭到尾哪怕是李安全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也沒見到當(dāng)事人感謝他,這難道不讓人寒心嗎?而且投訴和給差評的人無形中被推向了反派一點的形象,如果他們知道真相沒幾個會再投訴他了吧?你不給這些點外賣的人一個包容他人的機會嗎?說到底這一點還是劇本的問題吧,沒能好好的把甩出去的線串起來,使得最后的結(jié)局完全不能令人信服。
以上。
我總是發(fā)散思維,邏輯性不強,影評也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看到開頭是外賣小哥作為主角得時候,大概就知道會是一部勵志影片,如果不是,那就只能想到是科幻片了,比如他被植入高級芯片,平凡人崛起的故事,但還是很寫實的,有些落入俗套。但誰說爛俗劇情不發(fā)人深省呢?
穿梭在城市里的外賣小哥,有十幾歲到三四十歲的,有面帶笑容的也有滿面愁容的,也有體驗生活的或是支持生活的…他們不能被說成蒼蠅,他們同老師、醫(yī)生、商店老板等等普通職位上的人一樣,是大城市里渺小的存在。往大局面上看,城市里的每一個人都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就很容易讓人忽視每一個人身上,對于他一個人來說的那座沉重大山。
北漂是一場冒險,想要利用它的眾多機會,也必須承受它的巨大壓力。說說男主的壓力:女兒患病需要20萬,妻子暫時離開,發(fā)小的背叛,領(lǐng)導(dǎo)的數(shù)落…每一件事都顯得那么簡單,又那么讓人無奈。這樣壓力山大的情況我猜在他北漂這幾年里是常態(tài),早已見怪不怪了。所以他的應(yīng)對方式是—更加拼命工作,忙得吃飯都擠不出時間,這是改變;保持真誠、正直、善良,不因為金錢背叛他人,不自甘墮落,仍然“多管閑事”,這是不變。
故事到這里,都是正常生活中,平凡人生活的,平凡的一段,戛然而止當(dāng)然無聊,所以結(jié)局是—外賣小哥在送餐途中救下一名差點意外墜樓的小男孩,被新聞報道后,通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籌集善款解決了女兒治病的錢,因此提升公司形象被領(lǐng)導(dǎo)升職加薪,妻子和發(fā)小的難題也自然而然解決了。
但是,現(xiàn)實真的這么自然而然嗎?
平凡人過著壓力大的生活是常態(tài),難道平凡人都有著善良的品質(zhì)就不是常態(tài)了嗎?男主角稍微特殊的一點是他會反抗他人的侮辱,會不計回報幫助別人,我卻認為這不算能扭轉(zhuǎn)命運的籌碼。大多善良的平凡人依舊過著艱難的生活。
影片中的結(jié)局太過理想化,現(xiàn)實只能過到影片中部,何來給人展現(xiàn)善良大過天的機會?
有能力的已經(jīng)競爭激烈,缺乏知識行事沖動的男主角弱無機會,真實(既然影片要以小見大拍真實畫面,就不能怪我否定影片中的理想化)世界里,這樣的人很難一路綠卡。
累了??睡了
挺感人的一部電影,佩服電影中的李安全,生活中的重擊沒有打垮他,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存在人的善良與美好,自己的底線依然存在。同時也勉勵了現(xiàn)在的我好好努力,大城市里雖然有見識,但可能活的會很辛苦。同時一句話很勵志,只要你肯堅持,總有一個希望的大門為你開啟的。且行且努力,加油吧。沒有金錢,談何理想。
現(xiàn)在20出頭的人,有的只做過高鐵和飛機,沒有做過綠皮火車,看的多是偶像劇,家庭倫理也是小資那種。
我以前也曾經(jīng)感慨過,很多男人對妻子的態(tài)度不好,后來發(fā)現(xiàn)這是世間的常態(tài),妻子對老公的態(tài)度同意也是很差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就算有錢家庭,爭吵的時候一樣什么狠話都能說出來。還有人用《當(dāng)幸福來敲門》來比擬這個劇,生在中國,沒有中國的社會生活經(jīng)歷就算了,還用國外的那一套來比擬,豆瓣的評分多位知識分子,很可惜的是現(xiàn)在的知識分子,缺乏的就是對底層現(xiàn)實的理解,思想全都跑理論上了。
演員演得挺好的,起碼看著不尷尬,就是劇本太刻意編造事故,感覺像小學(xué)作文。男主人設(shè)太大男主義,心疼他妻子。還有,最終是因為爬上樓頂救小孩而上新聞出名獲得捐款救女兒,想表達什么,好人有好報?太扯了吧。不是每個底層人民都能在一線城市立足,因為起點不同,努力不同,運氣不同,大家少喝這個劇的雞湯。
剛從南坊廈門回來 回到東北,有一個比較好的工作,中間有一個月的等待期 每天就在家呆著 看了很多電影,港片,老片,美國大片,有很多電影確實不錯,但是都沒有讓我激動下載豆瓣APP 去發(fā)評論 中國飛俠 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好的電影 尤其是生活在底層,家里條件比較困難,有這樣遭遇的人會更深有體會 我在南方也送過外賣,雖然沒有這么大的生活壓力,但也很能理解男主角的狀況 電影的節(jié)奏真的太好了,前面一直都是輕喜劇,雖然有一些壓力,也有苦中作樂的感覺,但后面壓力越來越大,男主還在堅持著自己的價值觀,自己女兒住院了還是堅持做好事,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得到了社會的回報 也理解為什么電影叫中國飛俠 這確實就是俠,我們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這個國家的俠 大俠,不是說你多有本事都有能耐,都有權(quán)利才能去做好事 才能叫做大俠 在你自身生活遭遇都很困難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去做好事 堅持正義,打抱不平,這才是最牛的俠 所以真的向中國飛俠這部電影致敬 同時也要致歉 因為剛開始因為覺得是網(wǎng)絡(luò)電影包括外面題材因為會很狗血或者爛片,好幾天都沒有點開看 真的對不起 許君聰大哥演的真的好 他把一個真實的東北人演的太活靈活現(xiàn)了 他對老婆的說話的時候那種霸道,豪橫 對女兒的那種父愛 還有教育陪伴耐心的哄著對身邊朋友的包容對身邊閑事的熱心演繹的太到位了
,所以電影不在于投資多少,也不在于是不是院線電影,而在于是不是用真心去拍攝演員是不是用真心去演
希望有機會能見面的時候真的給他鞠個躬,也讓我對他這個演員更關(guān)系更近了,更有一種崇敬之情,希望有機會有一天能見面,能在一個桌上喝頓酒
作為一部網(wǎng)大,拍到這樣也是很棒了,雖然男主的人設(shè)前半段不討喜。作為一個媽媽,看到父女親情,也不禁淚目。
如果男主沒有因為救小孩子上新聞成為英雄 他公司還會找他當(dāng)站長嗎?
網(wǎng)劇界良心,
拍的特別現(xiàn)實,而且很正能量
3.5
貧賤夫妻百事哀。為千千萬萬外賣小哥加顆星
生活不容易,沒有那么多巧合,也沒有結(jié)局那么幸運,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的人出生在羅馬
中國的電影總是這樣,先確定一個主旋律立意,再為了這個立意拼湊細節(jié)。但是拼湊出來的東西,總是那么牽強。
關(guān)注底層小人物-送外賣的!但是傳達的信息和價值觀有點問題!
現(xiàn)實中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事,希望好人都有好報
真就挺尷尬的,本意是想傳播正能量,但好像拍的都是各種負面,包括許君聰演的男主,就挺臉譜化的,以一種自以為是的莽勁在拼搏,卻是遇到矛盾就打架,遇到事情就無能狂怒,最后的轉(zhuǎn)折是靠救人完成的,這個就真的太生硬了。至于派出所那段和稀泥,也是挺真實的,斗毆居然判了一方賠償另一方,笑。從本質(zhì)上來講,這部電影不是在表達一個父女情深,又或者是普通人的奮斗改變生活,而是活生生在展示一個很多人不情愿承認的現(xiàn)實:北京并不能容得下一個勞動人民,除非他變成一個“英雄”。
網(wǎng)大來說,片子的質(zhì)感和立意比以前強大多,但是敘事和片子的邏輯。。讓人真的摸不到頭腦。。。一個人能一天到晚做那么多好事的人,對自己老婆兇起來 那么混蛋,自己女兒馬上就沒命了,還影響不到心態(tài)(至少管 家暴 那一段得掙扎一下吧?) 接二連三的各種背讓人覺得反感,像是瘋狂強調(diào)博同情。。立意是好的,但是表達的起到了反作用,希望未來網(wǎng)大能繼續(xù)優(yōu)化吧。
太太高外賣員的情操了,都是賺工資的,誰也不比誰偉大
挺扎實的,起碼沒有辱沒開頭兩個廣字頭指導(dǎo)單位。情節(jié)上的刻意和做作對我而言沒什么大謂,畢竟類型片里禍從不單行,何況片子對生活窘迫的展現(xiàn)可以看出是下過功夫的。李琦仗義出演可圈可點,期待吉林老鄉(xiāng)大蔥哥可以走出網(wǎng)大向更高的平臺進步。
良心網(wǎng)劇,結(jié)尾小哥們的采訪加分。
一個人在短時間內(nèi)遇到這么多意外,就很不現(xiàn)實。故事整體不夠可信,我能從中獲得的感動并不多。許君聰?shù)谋硌菀膊⒉缓茫麑掀诺哪枪珊輨艃阂蔡斓傲?。這個世界真的不欠咱們的,誰生下來也不就是白領(lǐng),誰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外賣員,有果必有因,認清自己比什么都強。
最近在看公安知識,這里面警察執(zhí)法片段從頭錯到尾。。。
我是很不認同這部影片男主這個角色的三觀,也不符合現(xiàn)實。男主這人不咋地軸的一比,應(yīng)歌頌成平凡英雄大可不必
這題材用小品式的煽情和常規(guī)套路就是晚會呈現(xiàn)了,如果用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拍出來搞不好可以是《藥神》騎手版。過度集中于渲染角色的底層的艱難,在立意上可以理解,但效果顯得臃腫且失真。6.1
求一雙沒看過的眼睛,看了半個小時真的看不下去了,真的歷史觀感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