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愿死去的人,不再畫皮
除去被徐克擅權(quán)的《笑傲江湖》,這是我看的第一部胡金銓電影。前三十分鐘堪稱完美,每一個鏡頭都像一幅中國畫,而且京味的配音也相當(dāng)精彩。可惜后面的打鬼戲太難看了,像《無極》一樣走火入魔。
我喜歡鄭少秋和王祖賢在窄巷中初逢的一段,把劇本錄在這里,展示一下阿城的編劇功力:
(深巷,鬼唳)
(兩個人撞在一起)
王(倒地):吔!
鄭(伸手扶):對不起,你沒碰著吧?嗨呀,你這一個人走黑道兒,可真有點懸哪。眼下這年頭不好,路上歹人多,可得多留點神。外加這地方不干凈,孤魂野鬼多,不瞞你說,我剛剛還碰上一個呢。
王(揉腳):對不起,我腳麻了。
鄭(提燈籠照臉):不要緊,站會兒就好了。
(王走,扶墻)
鄭:呀,慢著。姑娘,這里黑燈瞎火的,我送你一程吧。你上哪兒去呀?
王:我沒地方去,能走到哪兒就走到哪兒。
鄭:這不妥當(dāng)吧?我那兒倒是能留個人,可我得知道你叫什么呀。
王(轉(zhuǎn)身):我娘家姓尤。
鄭:哦,你嫁人啦?
王:嗯。他家大房恨不得吃了我,我受不了那個罪,就出來了。
鄭:哦,就出來了。夫家追還是不追?
王:那還有不追的?
鄭:哎,這樣吧,你先去我家里躲幾天,聽聽風(fēng)聲。
王:那敢情好,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
鄭:不方便我敢叫你去嗎?走吧,趁著街上沒人。
(兩個人相扶走去)
王:你帶我回去,夫人能答應(yīng)嗎?
鄭:我老婆可不像你婆家,她不生,這一不生,可就得事事由我作主了。噯,你娘家姓尤,你叫什么?
王:我單名叫楓。我命中缺木,所以叫楓樹的楓。
鄭:哦,楓。
2 ) 看片筆記——《畫皮之陰陽法王》
1. 胡金銓導(dǎo)演,編劇也有阿城,可惜動作戲份不重,高潮戲也是隔空對打。2. 陰陽法王出場那段自白,頗有諷刺某黨的意思呵,什么法王比爹娘親云云,什么跟著我的過好日子不跟我的地獄報道去云云。3. 《俠女》里的大師濟世救人,這里的上人卻斤斤計較自己道行的得失,害師兄無端慘死??峙逻@里也難掩導(dǎo)演對世事人心的失望。4.一看就是內(nèi)地拍攝的,蒼茫大地拍得格外有氣勢。拍武俠片的都應(yīng)該學(xué)學(xué)大師選景的功力。
3 ) 無間道————《畫皮之陰陽法王》
小時候看過一半的片子,當(dāng)時不知道主演的名字,只是被國畫一樣的畫面和詭異的調(diào)子所吸引。尤其對結(jié)尾處尤楓投入桃花林的火海,還有王生兒子滿月時道士贈王生美人畫的情節(jié)印象深刻。起初以為是公子負(fù)佳人,佳人投胎做了公子孩子的聊齋情節(jié),后來才看懂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嘲諷。一些如陰陽法王之流的社會害蟲,仗著自己的一點本事為非作歹,害得別人上天無路,輪回?zé)o門。而我們普通人則像片中的女鬼一樣可憐無助、任人擺布。這個電影有公子(不過公子是個貪財好色的猥瑣之徒)、有佳人(佳人是個不人不鬼的可憐幽魂)、有道士(兩個道士是好人結(jié)果卻落得一死一瞎)、有仙人(仙人也不過是自私自利貪圖虛名之人),而這些人,就構(gòu)成了沒有英雄,沒有愛情冷冰冰的現(xiàn)實。嗚呼哀哉!
4 ) 胡金銓導(dǎo)演的《畫皮之陰陽法王》是我看過的,對服飾,道具,建筑考證最嚴(yán)謹(jǐn)?shù)碾娪爸弧?/h4>
胡金銓導(dǎo)演的《畫皮之陰陽法王》是我看過的,對服飾,道具,建筑考證最嚴(yán)謹(jǐn)?shù)碾娪爸?。?dāng)然了凡事不好苛求,畢竟誰也不知道明代究竟什么樣子。這部電影的片頭尤其精彩,古裝片那么多,但是拍出中國古典山水畫風(fēng)致,我看過的,這是唯一一部。公子頭戴小斗笠騎驢(驢背還有墊子,能騎馬的是少數(shù),大部分都只能騎驢),仆人挑擔(dān),緩緩行于雪中,和古代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qū)別。遠(yuǎn)景的山巒樹林斜陽長城,刻意調(diào)成暖黃色,給人以山水小品畫的感覺。配合黃霑的詞:"漫漫長路遠(yuǎn)/冷冷幽夢清/雪里一片清靜/可笑我在獨行/要找天邊的星",真是絕了。 可惜的是,正片部分劇情略差,尤其是后面部分,明顯是為了票房而妥協(xié),關(guān)鍵妥協(xié)得很不到位...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與其說是劇情差,還不如說胡金銓的電影有一種古典小說的感覺,不會像商業(yè)片那樣討好觀眾或者說不知道如何討好觀眾,票房大多慘淡,跟侯孝賢惺惺相惜啊。
5 ) 只有夢里來去
戲到最后,熱熱鬧鬧的賓客盈門,晚來得子的王家大擺滿月酒,王生喜滋滋的把兒子抱給前來道賀的太乙上人看,請他給起個名字。上人意味深長的說,這孩子命里缺木,就叫楓樹的楓吧。王生打開上人留下的卷軸,畫中女子在桃林里嫣然微笑。王生若有所思的看著那畫,好似當(dāng)時已惘然 ……
畫面就此定格,字幕打出,片尾曲《只有夢里來去》響起,說不出的動聽和貼切,超然又惘然,遺憾又飄渺,聽著聽著便要沉浸下去。其實前陣子就開始聽這首歌,今天看完電影,配合劇情,更覺完美,鄭少秋和陳松齡的對唱亦配合的絲絲入扣。于是忍不住反復(fù)聽了好幾遍,回味無窮。
電影是老版的《畫皮之陰陽法王》。這次看是完完整整的第三遍了。第一遍是初二時特為和同學(xué)跑到電影院里去看。為的是聊齋鬼片的名頭,加上主演鄭少秋王祖賢的吸引。晚上看了果然沒后悔,把當(dāng)時膽小的小女生嚇的不輕,兩個人手牽手回家,路上不斷互相鼓勵“不害怕,不害怕”,手心卻滿是粘糊糊的汗,一路上草木皆兵。
第二遍是前幾年在朋友家,想一起看部片,想起《陰陽法王》不錯,前半部印象深刻,于是在網(wǎng)上找了出來,陰冷的冬日下午,和朋友在電腦前一起看了起來。看到法王出來,裝神弄鬼,忍不住開始三心二意起來。后面的劇情還是過眼云煙般,一吹即散。
那時大概已經(jīng)知道這部是胡大導(dǎo)的最后遺作了。
今天看的是第三遍了。借著新版《畫皮》的東風(fēng),《陰陽法王》又還魂了,在訊雷看看上的點播居然躍居榜首。于是,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真是巧,我看胡金銓的作品,居然是無意中從最后一部看起的。傻傻的,當(dāng)時看了也不知導(dǎo)演,只覺的在大屏幕看鬼片很過癮。特別是王生夜間行路,窄巷偶遇尤楓那段,堪稱經(jīng)典,即便沒有后面看的兩遍,我依舊會記住十多年前的那一幕。
有了前面兩次的打底,今天看的這遍基本能縱觀全局,游刃有余了。若要打分的話,我打79。相對于胡導(dǎo)的其他經(jīng)典作品,這部確實弱了點,拍的有點頭重腳輕,力不從心,也不免評價不高。不過對比目前江河日下,一蟹不如一蟹的古裝片,胡導(dǎo)的中庸之作在多年后依舊鶴立雞群,毫不遜色,甚至歷久彌新。
片頭曲是鄭少秋的《摘下滿天星》,意境甚是高遠(yuǎn)清幽。
真是喜歡前半部的風(fēng)格啊,聊齋味甚濃。胡金銓的特色亦一覽無遺。明代特色,傳統(tǒng)底蘊深厚,那種生活化的古典,完全能引人入戲,毫無隔閡,布景服裝道具無不體現(xiàn)古典韻味。對白經(jīng)典,沒半句廢話,通篇白話卻又明明白白的是古典白話,字字句句簡單又不簡單,常話外有音,意味深長,更絲毫沒有當(dāng)前古裝片中矯揉造作的對白特色,不看屏幕,就完全成了現(xiàn)代人的對話。那京腔京韻,聽著能讓人舒服到骨子里。片中氣氛甚好,聊齋畢竟是鬼話,陰森清冷的氣氛不可少。從王生醉醺醺的回家路上,路遇張道長的師兄,站著吃狗肉面時嚇的魂飛魄散,到撞上尤楓,起了賊心,帶她回家,打算納妾,對老婆又小心翼翼……承前啟后,節(jié)奏緊湊,沒一點拖泥帶水。
演員的表演也算到位。鄭少秋前半部的王生表現(xiàn)上佳,把個膽小好色懶惰小氣的書生演的活靈活現(xiàn),后半部的法王附身也無甚可發(fā)揮之處,臉譜化即可。 王祖賢本就是女鬼專業(yè)戶,此片里無太大新意,平平而過吧,不過白衣斗篷造型真是經(jīng)典。幾個老戲骨的表演可圈可點,劉洵本就亦正亦邪,這里演的張道長很有特色,他的師兄是午馬所飾,戲份不多,早早的死了,可性格豐滿,有趣的很。洪金寶的太乙上人也還不錯。
以前覺得下半部法王出來后就無味起來。今天倒覺得也還有不少可看之處。比如三人同行去尋訪太乙上人,路遇高人而不識,很有古代傳說之感。后來和上人一起去陰間拜見冥王,也拍的神秘幽遠(yuǎn)。自然,那時的特技與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扇糁挥行└呒壧丶紙雒妫刍潄y的攝影畫面,故事說的破綻百出,膚淺不堪,那不是繡花枕頭爛稻草是什么!可現(xiàn)在砸錢做繡花枕頭的導(dǎo)演前仆后繼,真是可笑。居然還動輒票房破紀(jì)錄??沙速M時費力費錢外,還費了觀眾的口舌。
陰陽法王的寓意也不難解,借古諷今,在此片里,胡導(dǎo)還是很有想法的,畢竟另一位編劇是鐘阿城。不過,現(xiàn)今披著人皮的不陰不陽的人還少嗎?尤楓入陰間轉(zhuǎn)世前的最后一句:愿世上的鬼,都不再畫皮??芍^點睛之句。可惜也只能是個美好的愿望罷了。
可惜胡導(dǎo)已不在人世了,《陰陽法王》竟成絕唱。胡導(dǎo)之后,后繼無人啊。還有誰能把古裝片拍的如此意境深遠(yuǎn),傳統(tǒng)底蘊如此濃厚。李安也頂多只能傳承一半而已。
至于而今的那部《畫皮》,不說也罷,枉費了我的一番期待。連譏諷它都懶的動嘴皮子了,算了,省點時間歇息吧,時候不早了。
6 ) 後冷戰(zhàn)的人、鬼、陰陽界
俠義
太乙上人要求的是純陽與純陰, 但也不失其俠義行為, 代價為他的楚林。兩個道人也是俠義行為。他們沒有因為畫皮女是鬼而拒絕接受, 反而視之為弱者, 是來自陰陽國度的逃民 就如政治犯一樣。對比如僵屍先生處理女鬼就不一樣, 道長是堅決殺死女鬼與僵屍的。
冷戰(zhàn)後的世界反思
暴政一直都是胡金銓關(guān)注的點。在描述陰陽間的時候唱的歌可見一斑:「大王, 大王, 萬壽無疆。我等忠心耿耿, 待奉大王, 大王乃...聖主明君, 恩情勝過爺娘」大王唱:「修鍊千年, 法力高強, 我乃不人不鬼, 不神不仙, 不道不佛。在這陰陽界裡自封王?!乖陉庩柦绲纳? 我們見不到, 但卻見到酷刑。他也問眾子民是否自願, 他們都回答他們既不想去十八層地獄, 也不想輪迴受苦。我們也見到他們是無形無相, 就像鬼一樣, 他們到陽間都必須上身或者畫皮。而這陰陽界就是一種不可言說, 不可被描述的, 非理性的國度。在冷戰(zhàn)的思維裡, 那當(dāng)然有所知。然而在後冷戰(zhàn)的時代, 1993年, 這片是在中國拍的, 他更有反思的一面。
陰陽法王的罪名是使鬼魂不得輪迴是。但其實片中也沒有說明怎樣處理法王說的「想我陰陽法王, 帶著我屬下的子民, 自由自在, 無憂無慮, 過得多快樂。他們要是到了陰間, 少不了油鍋刀斧之刑?!固疑先嘶卮?「他們要是生前積善得福, 也許能上天堂。」「上了天堂那麼多的天條戒律要守, 那就更苦了?!乖谫Y本主義重整整個世界格局當(dāng)中, 俠義行為是左右為難。什麼是幸福, 什麼是快樂必須刷新定義。
家的重整
王生沒有用功讀書, 考取不到什麼功名, 見尤楓就喜歡, 打算娶為妾。王夫人也答應(yīng), 因為她也沒有後。比較有趣的點是, 當(dāng)王生被上身後, 要強暴王夫人, 卻強姦不過。因為「陰陽不能交泰」。(同樣可看《龍門客?!?最後女鬼也輪迴成為王生的孩子, 但是這不是核心家庭的reinforce 而是大家族的、父權(quán)的制度的重整。因為女鬼的輪迴才能延續(xù)父權(quán)制度。因此, 也因為俠義才有血脈的承繼, 名字也是太乙上人所起的。
另外, 有一點也是比較有趣就是陰陽法王與子民學(xué)習(xí)漢人的琴棋書畫。在片頭也多番仔細(xì)描述彈奏的情況。胡大導(dǎo)果真的是「文化中國」的代表。keywords 就是:「傳統(tǒng)文化」、「忠奸分明」、「全人與非人」、「有J冇J」等。
目前的這個評分,很大程度上是“失望分”。同樣是畫皮還能比《鬼叫春》差嗎?兩片橫向比過,胡就算落魄也還是比李考究的,與同時期的其它導(dǎo)演比更是強出一大截。
似乎這電影除了音樂和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之外,我還真的描述不了他好在哪里,太稀里糊涂了,一團糟,亂七八糟的。
對于一個看慣現(xiàn)代特效的觀眾來說,洪金寶身上厚實的道士服與靈活的奔跑、粗糙的打斗、丟擲的桃木刀、白色稠密的蜘蛛網(wǎng)、黑云壓城的氛圍,還有五臺山的取景,這些都是新鮮的,在當(dāng)代妖怪電影里都是看不到的。還有臺詞,像一開始王生被啐“說大話使小錢”What a bluffer(′?Д?)」
1、與當(dāng)時正在崛起的新武俠相比,‘畫’的特技可以說是雕蟲小技,面對被各種特技吊高胃口的觀眾,它的慘淡票房可以說是注定,但是我們必須佩服胡金銓這位老人的堅持;2、鐘阿城的劇本也有問題,人物都不出彩;3、新舊交替,觀眾選擇了徐克等新派武俠,不由不讓人嗟嘆!
最喜歡看香港古裝武打片了,對中國潛文化吃得透透的。1,太乙上人一開始各種不管,到陰陽法王欺到他的地盤,才隨便找了個借口說管。2,找人要找對,紫衣真人說這事我管不了,你得去找誰誰誰。3,辦事前先各種拜碼頭,問清冥府可不可為,當(dāng)如何為。4,依然最喜歡招牌港式結(jié)尾了。
處處擬世,是用心的作品而非矯作。最喜影片對太乙上人的塑造,升仙尚缺純陰和純陽,助尤楓便是為自己積純陰,又經(jīng)尤楓提醒,除去陰陽法王便是積累純陽。佛道本不相涉,但如若一者得利的同時也是為另一者除患,其中的權(quán)利便可讓渡。影片后半部分的打戲艱澀繁復(fù),恰好與斗爭過程的漫長坎坷相應(yīng)
不好看,但有味道
前半部分很精彩,后半部分很無奈。片子拍的還是很有意境的,時有點睛佳句,大腕云集,可惜還是有失粗糙,缺少打磨,片頭片尾曲子都很好聽,片尾曲《只有夢里來去》竟然是陳松伶與鄭少秋唱的,意境很不錯??上慌溆葪髋c王生。
實地的雪景與法王處舞臺化設(shè)置倒是對比鮮明。作為胡的遺作,總有些無力感。劇作有些問題,前后兩段故事,人物也就單薄了。
半部好戲。
徐式撞浴最有名要算笑傲葉童那段,疑似構(gòu)成坊間傳聞胡徐不和風(fēng)格沖突的證據(jù)之一。個人持謹(jǐn)慎懷疑態(tài)度。題材上看,倩2很像在翻拍俠女龍門。翻拍并不稀罕,94新龍門聲名遠(yuǎn)播,口碑甚已超越前作。關(guān)鍵是,倩女系列本為聊齋鬼戲,主營樹妖小倩俠道佛法,與奸佞當(dāng)?shù)乐伊济稍┐嬖谙喈?dāng)距離??尚炜艘廊粡挠邢奁袚艹鲆患齑钷D(zhuǎn)述。崇敬之意,可見一斑。作為回報,胡金銓也應(yīng)在同年掛名作品笑傲中,盡量容留一些徐式母題,葉童出浴或由此而來?互通非互斗的進步證據(jù)來自兩年后的收官之作。陰陽法王不擔(dān)還是鬼戲,更出現(xiàn)了早期徐片的一個重要扮演者:鄭少秋。單是演員重復(fù)并不稀罕,關(guān)鍵鄭的兩個造型相近角色,一儒俠,一書生,都在中途由善轉(zhuǎn)惡! 這偏偏又不是胡氏傳統(tǒng)角塑風(fēng)格(回想下顧省齋蕭少镃們的俠義始終),而更像徐老邪的敘事求變西學(xué)中用。
前面很好,對白仍然很有勁道喜感,鄭少秋有種電視劇的流氣,但喜劇感是對的,后面法王就癲了。王祖賢那身衣服太贊,只露出小臉,補了身形上的僵化。幾位道長真是正氣浩然。道界干涉佛界也是有趣的點
小時候看覺得沒什么,長大了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就覺得很古色古香,一個場景是王生會賓客彈琴的自在風(fēng)雅,另一個是王生老婆問話小妾的端方大度,忽然就覺得也許很久以前的中國就是這樣的吧,那種氛圍并非特效所能比擬,就是正本清源的起范特別正。。。與此類似的是同時期,香港的《聊齋》里扮演歌伎的女演員唱蘇州小曲,唱腔出奇的正。那種奇妙的感覺,就好像穿過了熒幕觸摸到了一些已隨歷史進程逝去的東西,類似失而復(fù)得的感覺。。。
三星半,我覺得這部畫皮電影在畫面和語言上是最接近蒲松齡小說的一個版本。
心痛,胡金銓93年的遺作,面對《青蛇》、《黃飛鴻》這樣的電影,顯得那么老舊而不合時宜。素雅的水墨和飄渺的蘆葦蕩再也不是意境,而成了老土,王祖賢從頭到尾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還不及87年的《倩女幽魂》妖艷動人。胡金銓屬于70年代,在90年代里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徐克這群小屁孩瞎胡鬧。
前半段挺好,有聊齋味道。后面就又走向了胡金銓一貫的路子,在劇本無力的情況下用打斗來耗時間,在他的作品多多少少均有體現(xiàn)。比如《忠烈圖》是換各種人打,《陰陽法王》是跟一個人換好幾個地方打。
愿世上的鬼,都不再畫皮。當(dāng)下電影對于長鏡頭,以及遠(yuǎn)景的運用實在太少,總是那么滿的近景和中景;也明白了《南京》的布景問題不僅在于簡陋,更在于電影對于色彩的運用,好的色彩可以渲染氣氛,有點睛之妙——不是高清就好,不是故事精彩就好,電影語言更是一種氣氛,一種意境。
前面不胡不徐,徒具鬼畫皮。后來不急不緩,金銓氣抖升。鬼節(jié)夜半無人私語時,陰使陽差看此片,荒山野嶺鬼門關(guān),平添古國幽冥氣,電光影落古中國,從此再無胡金銓
王祖賢比《小倩》少了幾分凄艷多了幾分詭譎,比《青蛇》少了幾分妖冶多了幾分鬼氣,說實話倒是覺得有點像《阿嬰》。胡金銓還是去拍俠女醉俠笑傲江湖吧,他真的不適合這種邪氣鬼魅的故事。
胡金銓對自然的迷戀,質(zhì)樸的配樂、選景、角度、演技,中間那段陰陽法王很可能在影射“樣板戲”。如同屠格涅夫一樣的木匠風(fēng)格,在浮躁的時代已難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