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幾處疑問
首先,必須再一次向伍迪·艾倫致敬,從自己這不很專業(yè)的角度看來,《Scoop》無疑是又一部從演員到劇本都相當出彩的伍迪·艾倫式懸疑喜劇,而且毫不辜負從一開始就滿懷著對最后幾分鐘意外結局的期待。調(diào)侃上流社會、美英口音、古典樂,影片中再現(xiàn)很多大伙熟悉的伍迪·艾倫元素,偶遇、巧合、愛情、謀殺等一干老套情節(jié)也情理之中地被拍出了新意,這些同讓人意猶未盡的《Match Point》如出一轍。不過多了一個亮點:又重新聽到這個可愛老頭的單口相聲~
說說幾處觀后的疑問吧,但愿只是自己的理解問題而不是劇情方面的破綻~
1.為什么皮特要主動坦白那天晚上他沒有因公務出差,難道他發(fā)現(xiàn)了父女倆的跟蹤?
2.既然皮特知道“貞德”有打開樂器珍藏室的密碼,又發(fā)現(xiàn)了小號下的塔羅牌,為什么還要把死去妓女房門的鑰匙放在那里?
3.“They think they knew where the body is.”警察話音剛落不久,落湯雞一般的“貞德”便出現(xiàn)在門口,倫敦警察無中生有?
再次聲明僅僅是疑問而已,完全沒有削弱我對影片的絲毫喜愛:)
2 ) 下一站,行吟詩人
我還是沒去愛爾蘭,倒是去了紐約。我沒和U2一起表演,倒是看到伍迪艾倫走在四十五街。
--- 黃舒駿《改變1995》
《獨家新聞》作為《賽末點》的后續(xù),倫敦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不可能不引起重視的。《賽末點》是伍迪艾倫離開美國遠走他鄉(xiāng)的首部作品,著實不太像他的風格。既沒有自嘲的幽默,疫癥般的絮絮叨叨,也沒有那樣予取予求絲毫不摻雜他物的詩性戀情。手術刀一樣的冷靜揮灑,肆意描繪在英國這樣異域風情大背景下的愛欲糾纏。最后的結尾也收得異常簡潔有力。所以難免有人會說,《賽末點》是最不像伍迪艾倫的伍迪艾倫式電影。但它確實成功了,而且非常吸引人,并且為下一部后續(xù)做了完美的鋪墊?;蛟S這才是倫敦三部曲系列最為有趣的地方。
但只能說對伍迪艾倫式的插科打諢情有獨鐘的影迷們有福了,因為《獨家新聞》明顯是一次峰回路轉。盡管女主角依舊是上一部的斯嘉麗約翰遜,堪稱尤物的金發(fā)美人。在片中以美國新聞系學生的身份出現(xiàn)以掩蓋美式口音的突兀。男主角也是英倫風十足的休-杰克曼。伍迪艾倫也過了一把戲癮在片中飾演了一位魔術師。但這部片卻不折不扣的是伍迪艾倫的一次游戲之作。說它是游戲,倒不是認為片子的水準不高,只不過導演的出發(fā)點就放在了拍一部有趣又有意思的作品,而不是與《曼哈頓》或是《賽末點》相媲美的意蘊深沉。
不過這有什么大不了呢,與他同時代的“電影小子”們不也一樣“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拍著風格迥異但同樣優(yōu)秀的電影,躋身好萊塢一線名導。好比拍出了《辛特勒的名單》與《大白鯊》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游戲并不妨礙一位導演的自我表達,相反能讓他的各種才情都有所發(fā)揮。所以在《獨家新聞》里我們看不到伍迪艾倫虛無主義的絕望情緒,也看不到《賽末點》中對人生真相的拷問,也沒有《安妮霍爾》里那樣文藝氣質(zhì)的悵惘愛情。因為這只是一部輕松又不乏幽默的喜劇?;蛟S也揭示出了些許道理,但是那樣的輕描淡寫。讓人寧愿在一笑之中體會,也不愿正襟危坐的解答。
所以我們看到了女主角為了拿到獨家新聞而深入虎穴去調(diào)查一位貴族,在與貴族相愛后,讓魔術師朋友去他加了密碼的房間里搜集證據(jù)。舞會的輕松與搜證的緊張相映成趣,多么像嘲諷版的《美人計》,相信就連希區(qū)柯克本人看到相信也會一笑。同樣是謀殺案,《賽末點》里的無疾而終,成了電影里最大的一抹亮點。毫不猶豫的把人的信仰至于荒唐的境地。而在《獨家新聞》里女主角成功指正了幾乎要與之結婚的貴族,但卻依然洋溢著伍迪艾倫式的悲觀論調(diào)。如果不是連串的巧合,她根本不可能找到證據(jù)。蹩腳的殺手,死后顯靈的證人,一切的一切幫助她找到兇手。但是或許沒有找到貴族作案的證據(jù),他們也能如愿以償?shù)慕Y婚,未必沒有掌握真相之后幸福。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脆弱,如同米蘭昆德拉筆下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大約沒有真神,也沒有信仰,無所謂塵埃落定,水落石出。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用遺傳學和概率論就可以下結論的社會里,這并非是件羞恥的事情,只不過有些殘酷。但我們也在這樣的橋段里或悲或喜,去體會著人生的真諦。
現(xiàn)如今倫敦三部曲早以成了過去式,流亡異國他鄉(xiāng)的伍迪艾倫成了不折不扣的行吟詩人,目前還如火如荼的拍著《午夜巴黎》。他已經(jīng)七十五歲了,卻比任何一個年輕都懂得生活的不可捉摸,并且繼續(xù)虛無的去愛著每一個彈指一瞬間。
3 ) 我本將心向明月
不提第一部看的伍迪-艾倫是如何被戲謔了一個平淡的結局。
只是看完后更動搖了對男人的信心。
他是一早被交代的塔羅牌疑犯,她是新聞專業(yè)即將畢業(yè)的學生,以身試法。
不料他溫和寬厚,貴族的身世和良好的教養(yǎng),不凡的品位,溫柔的性情,陽光的臉龐,偉岸的身軀,赤誠的心,還有那恰到好處的禮物和溫馨的假期。
她融化了。
他肯定不是兇手。
老頭子的喋喋不休只是徒增一頭扎進去的決心。
生日那天的疑惑被他自首般坦誠的搶先道歉表白后,觀眾和她一樣,更加相信這是一個完美的把她帶到他跟前的誤會。
這不是白馬王子是什么?
我都幾乎要為她叫好了。甚至十分確定那個殺人犯是他爸爸,一個因為妻子背叛而要和所有深色短發(fā)女人有仇的人,他,不過做了代罪羔羊。。
他們或許即將結婚,過著永遠幸福完美的生活。
然后是那個下午的莊園,私家園林,有著天鵝的湖,泛舟。
白馬王子突然變臉。
承認了一切然后直說了,要殺人滅口,把她推入湖中。
那一刻,是信仰崩潰的一刻,也是信心決堤的一刻。
我們還能相信什么呢?
我們還能靠什么去判斷呢?
。。。。。
我不知道伍迪-艾倫想要表達什么,故意讓大家認為的懸疑落空,匆匆收尾?
唯一學到的,只是,更多的不確定。
謝謝!
4 ) 當圓眼鏡遇到性感嘴唇
今天終于領教到了伍迪·艾倫式的幽默,第一次聽說他是從《看電影》中關于他的專題,黑框老式大眼鏡,凌亂稀疏的卷發(fā),瘦小的身軀,最吸引我的是那神經(jīng)質(zhì)的眼睛,能看出那所謂的爆發(fā)力。但在這部《獨家新聞》之前只是看過那個大受好評的《賽點》,說實話那部片子沒看下去,太沉悶了,當斯嘉麗的床戲都結束的時候我就自然的把碟子從DVD機里退了出來。
記得是幾個月前吧,同學看了這部《獨家新聞》,說不錯,我還是蠻相信她的欣賞水平,于是昨天買了張盜版,果然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
(一)故事和風格
呆呆傻傻的漂亮業(yè)余女記者和碎嘴的美國老魔術師的組合,喜劇效果在他們的對話還沒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也許這就是伍迪·艾倫所擅長的吧。
連環(huán)兇殺案、靈魂現(xiàn)世、車禍、地獄當這些詞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你會開心的不時笑起來么?烏迪就有這本事,可愛的魔術表演,別致的人物造型,輕松的對話,不時出現(xiàn)的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鵝圓舞曲,想不開心也難。事后想想如果這片子交給大衛(wèi)芬奇拍會是個什么樣子呢?可能是一身一身的冷汗吧?!丢毤翌^條》的故事證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風格可以取代故事決定一個電影的性質(zhì)
有人說這片子故事的結構巧妙,我不這么認為,首位呼應的死亡之船的設置不是文字能表達的,它屬于一種合理的電影語言,讓我在看到最后的時候,對開始時的疑惑有了合理且神奇的解釋
(二)斯嘉麗·約翰遜
也不知到烏迪這老頭子是何時喜歡這美麗性感的小妞的,連續(xù)兩部片子都和她合作,看來他可是中毒不淺啊,第一次看斯嘉麗的片子就是那部著名的《迷失東京》,記得那時是初二吧,片子沒怎么看懂,可那被粉色內(nèi)褲包裹著的屁股可著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烏迪合作她可能是輕松的吧,一個會挖掘演員內(nèi)在潛質(zhì)的導演會讓演員很自在,他能了解你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斯嘉麗在《獨家新聞》里展現(xiàn)了可愛的一面,金屬圓眼鏡、學生套裝、花布裙子和紅色游泳衣,讓可愛和性感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斯嘉麗自己說這是迄今為止最像她現(xiàn)實中本人造型,在這之后還有一部《保姆日記》也有類似的效果,可據(jù)說片子反響不佳,看來斯嘉麗不是每個人都能調(diào)教明白的
(三)我
現(xiàn)在豆瓣寫影評都愿意聯(lián)系自己,那我也就不免俗了。
天真,嗯,就是這東西,片子的整體感覺
作為一個或在現(xiàn)實里的人來說,天真,真的是很難??赐觌娪爸螅?lián)想到一個同學,學習成績優(yōu)異,愛恨分明,但性格讓人捉摸不透,時而開心的大笑,時而氣的手發(fā)抖,把所有的情感都表現(xiàn)在肢體上,正因為如此,班里很多人都不喜歡她,可我覺得她肯可愛很真誠,就像個沒成年的孩子,有時候真的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樣放聲的大笑,全力的去憎恨
我這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成為一個拍片兒的,讓人看到我的電影的時候說:嗯,很真誠,有東西。
5 ) 獨家新聞
又名塔羅牌殺人事件。
把一宗懸疑靈異片硬是通過大量絮絮叨叨的臺詞和對白拍成喜劇愛情片,只能講伍迪艾倫從來不走尋常路。
年輕女記者被靈魂召喚調(diào)查塔羅牌連環(huán)殺手案件卻誤入情網(wǎng),劇情各種bug,伍迪艾倫扮演的魔術師角色從頭到尾話嘮到令人頭疼。
但沖著狼叔和斯嘉麗的顏值,一切都不重要了。
有一場泳池的戲,可惜斯嘉麗穿得太保守,沒什么可看的,彈幕一片遺憾的哀嚎。但狼叔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帥,高,肌肉哥,有型。
這片子演員導演劇情都不錯,雖然片子本身很爛。呵呵~
6 ) 八卦無腦女
令人爆笑不止,雖然喜歡柯南的人會大罵它徹頭徹尾的沒有懸念,可惜艾倫本就不是給你看偵探情節(jié)的,反而是那一開始便基本昭然若揭的案情成了一種裝飾,好讓你擺脫復雜地思考,專心并盡情地享受處處涌動的幽默與逗笑發(fā)樂的對白。
影片一開始作為新聞系出身的女主角那八卦一般不著邊際的采訪名人的方式就讓人大跌眼鏡,居然跑去賓館去采訪大導演,遇上人家時間緊湊仍廢話連篇不上主題,最后在這短短的時間里不但忘了自己翻山越嶺而來的使命,還喝起了酒,并和導演上床一次,gosh,注意了-除了想上位的女演員們貞操不保,女新聞從業(yè)者也得小心了~~~
那條令死人還魂的頭條新聞從新聞價值本身來說也許真的更適合上片中提到的tabloid paper(刊登黃色新聞的小報),不過是貴族當了連環(huán)殺手,不過首先說了,出彩的地方并非案情本身,我們一早知道誰是兇手更能凸現(xiàn)種種滑稽之處。要知道,為什么世間會有野鬼游魂嗎?那不過是因為死神是個聾啞殘障人士,你跟他說話用錢誘惑及至跳離死亡之舟,穿著一身戴帽黑袍,扛著巨型鐮刀(西方傳說中典型的閻王形象)的“死神”動都不動一下,那不是殘疾是什么,唉,怪只怪近親結婚咯,他爹宙斯連妹妹也上,不生出怪胎那才叫一個奇。于是狂喜歡爆頭條的著名記者因黃泉路上淘到一個線索又忍不住要去挖了,片刻逃過殘障死神的魔掌,可惜自己沒有肉身,只能不湊巧地寄希望于前文提到的無腦妹。她的的確確是個無腦妹,絕對的感覺先行者,所以才會真正陷入情網(wǎng)之后,連那些確鑿的行兇證據(jù)都不能入耳了,可明明幾天之前,毫無線索之時還想著怎樣可怖的案情真像,我看出來了,壞就壞在她又上床了。。。即便她完事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去神秘的樂器收藏室找線索,但一旦恰巧警方的疏忽令真兇脫罪時,她一個勁地狂喜:就知道不是他云云,MD完全是扯蛋,正是她最先緊抓著懷疑不放,把我們善良樂天但表現(xiàn)地膽小怕事的伍迪艾倫給卷進來了,陪著一道上演了一出出滑稽的場景。那貌似真實的口吃,迅捷的反應,一會就讓你覺得魔術師是最可愛的一種人,就像女主角所說的,他是那種一輩子都在說謊的人(戲法就是謊言),此刻卻不愿冒著性命之險為聲張正義而假扮一出戲。時時想收手的他,非常非常可愛的小老頭,最終為了他假扮的女兒丟了性命,就像他說得,他愛倫敦,卻不適應倫敦的靠左行駛,呵呵呵
演員們不時地拿著各種時事插科打諢,巧妙地透著各種心理學的,我想那都來源于艾倫天馬行空的腦袋和豐富的社會經(jīng)歷,講到說罪犯在被捕獲歸案的時候都喜歡夸大其詞(甚至認下不曾犯過的案子),我立刻想到哄動一時的美國小美童“真兇”被抓后被證實不過是一場鬧劇,難說沒有類似的靈感來源。他鄙視了英國的皇室與貴族,他們不過是披著狼皮的羊,是戴著古老光環(huán)卻最腐化無實的一類寄生蟲,他們還習慣于說謊并毫不臉紅,看著七尺大帥哥在給警察的電話里假裝驚惶失措而啜泣著報案,轉身又面露疑色,還真是感到背上透著一陣陣涼氣。他還顛覆了我對一見鐘情的美好憧憬,因為就影片看來,不過是野火干柴的激烈碰撞,純?nèi)怏w的,絲毫沒有思想上的互動,還因為什么,還因為,他們的第一次(當然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邂逅發(fā)生在著裝極其曖昧誘惑的游泳池?。?!
清湯掛面似的頭發(fā),做愛時都不愿摘掉框架眼鏡,看臉還很顯稚嫩可愛之色,視線移到下面-陡然一生育完畢中年發(fā)福的少婦身材,張開嘴就沒完沒了,滿腦子簡單思維,實際上缺乏一點點想象力,擁有記者的架勢卻缺乏日積月累的資質(zhì),不過正是這樣不甚完美的角色讓人覺得這小姑娘有點趣味,于是當她掙扎在一淵深潭中時,我心情咯噔一下低落了,而鏡頭轉向后面,“我在這呢”,驚鴻一瞥,濕漉漉如蛙人般裝扮的女主角好好地站在那,我一下子舒心了,不錯,至少為著那些八卦般的對白,為著我那得到舒緩的心情,這一個半小時沒有浪費,謝幕!
非常典型的艾倫電影,與塔羅牌基本無關。沖艾倫來的可放心觀看,都是你想看的;沖塔羅來的不必看了,沒有你想看的。
如果你想溺死一個人,最好先保證他溺死了,再把他踹下水,alright?what a dumbass
尷尬美學,最后那個“反最后一秒營救”的反高潮挺好玩。
話癆魔術師Woody Allen和有胸無腦女記者Scarlett Johansson的大冒險...
喜歡Woody Allen翹辮子那里。
中國盒子中國菜,東方神秘元素反復用,倫敦的交通規(guī)則害死人,黑了法國黑英國,《四小天鵝舞》的配樂,是繼《賽末點》后第二次用古典取代爵士,是相當大的亮點。如果說前期作品總有博格曼費里尼的影子,這個階段則像是偏向了希區(qū)柯克和比利懷德,本片顯然和《后窗》脫不了干系。
老頭真是太話癆了,靠話癆堆到九十分鐘的劇情簡單的搞笑片。兩個看點是,伍迪劇本隨意靈活的處理和對女主的使用。
哈哈好可愛!小老頭我好愛你啊。。。不過這是賽末點的反面吧。斯嘉麗我無時無刻不想把你的眼鏡摘下來= =
我太愛Woody Allen了,雖然這老頭整天嘮嘮叨叨煩死人。
把評論刪掉了因為會劇透,但還是要喊一句Woody Allen的片子果然不能按常理來考慮!另外果然還是很討厭Scarllett,你演什么角色都好煩= =
西尼這個老頭很羅嗦
啊 有錢的美國人夏天去歐洲度假,沒錢的美國人夏天在家看woody allen在歐洲度假。
“他會救你的,不過沒有的話,我會通知你的父母的?!?/p>
老頭子出演總是相當可愛的,也是很喜歡斯佳麗。但這一部只能說一般。最后老頭子死了倒是一個新鮮點,通常他很少死的,只能說是劇情需要,或者通俗化需要罷。
太聒噪了……神經(jīng)兮兮的
伍迪?艾倫到歐洲拍戲后,出演已不算多,但他出演了該片男二,很大一個原因應該是,他要親自吐槽腐國種種。除了調(diào)侃腐國,老頭兒也黑了偵探片一把,而狼兄的高富帥和寡姐的眼鏡妹,大概也只有老頭兒敢這么玩。
又是還魂、又是謀殺,可拍得那么輕松愜意,陽光燦爛。
看過,居然沒有任何記憶,但肯定不是爛片,甚至有隱約美好記憶,原來是伍迪艾倫的片子!
媽呀伍迪·艾倫實在太啰嗦了,完全是斯佳麗撐著我看完全片……
Fuuny,靈活得跟小說一樣,隨意得跟小說一樣。只要作家愛這樣寫,便能這樣寫。只要作家讓鬼魂說話,鬼魂便能出聲。這多好玩。還有我一直不喜歡的scarllet這次終于可以戴上眼睛裝愚鈍生,這形象可以打85分。她別要太賣弄她的風情與聰明才更令人喜歡。比起match point,這才是一部更隨心所欲的電影。隨心所以往往令人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