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殺手是一部真正做到外表,內(nèi)在,靈魂都做到完美協(xié)調(diào)不讓其氣質(zhì)外泄一絲的電影,就像阿蘭德龍的臉,有種邪氣陰郁的美。借大衛(wèi)湯森一句話:黑暗的街道上一個俊美的毀滅天使。影片對于巴黎夜晚的冷色調(diào)低曝光刻畫,就像《出租車司機》對紐約的夜晚一樣,拍的恰到好處毫無加工濫造。舒緩的爵士樂下,阿蘭德龍表情依然不變眼里卻對著他的獵物想說些什么,殺手拿出空彈匣左輪用最后的仁慈來結(jié)束自己,恩,巴黎的味道,憂郁浪漫的味道。
每部影片開頭出創(chuàng)作人員字幕的部分其實是很重要的部分,這部分需要點創(chuàng)意不讓觀眾枯燥,又要吊出觀影欲的同時顯露出影片基調(diào),獨行殺手的做的很完美??帐幏块g里只有一只鳥,靠僅有的幾豎光線發(fā)現(xiàn)還有個男人在細細品煙,只能外面稀疏嘈雜的汽車聲和鳥叫,最后出現(xiàn)一本武士傳的一句話:沒有人比武士更孤獨除非森林里的老虎。很可惜,我讀羅杰伊伯特影評發(fā)現(xiàn)這本武士書是虛構(gòu)的,想必讓皮埃爾導(dǎo)演也喜歡大洋彼岸的日本電影,切腹也才62年上映。
獨行殺手并沒有把主角弄的神神秘秘,反而詳細展現(xiàn)殺手生活和杰夫的手段,比如一鏡頭拍兩位觀眾洗手完離去而杰夫就戴上了白手套,杰夫如此隱秘開始不讓觀眾看到更加顯示他的縝密,使觀眾一驚,相當(dāng)精彩。另外吐槽墮落天使里黎明演的殺手有點太像了。。傷的手一樣,就連撿垃圾來知曉一個人最近生活也。。。。。
更加出彩的是刑事警察總司這個角色,豐富破案經(jīng)驗,行事干練,時間就是一切,善于利用心理學(xué),特別在搜查杰夫女朋友那場戲中,警察調(diào)侃手下魯莽的搜查行為只是為了升職而已,自己也是這么過來的,這也暗示杰夫正是自己的熱情所在,而且喜歡拿著手杖,用道具來完善角色特征是好演員的老把戲,手杖的確是巴黎紳士風(fēng)度的不二選擇,留意他辦公室墻面那張很大的巴黎地圖,如此精明的警察也讓觀眾不覺得做事天衣無縫的杰夫落在他手里不正常。
鋼琴女馬蕾莉是黑色皮膚的安排實在聰明,非裔藝術(shù)家當(dāng)然會保持自己中立的立場,能為開頭不指控杰夫和結(jié)尾杰夫空彈匣做出完美解釋,杰夫在她家和她講黑道上的事,她也只是彈著鋼琴隨口回答兩句毫不在意。杰夫拿著槍對著她,只是問道:為什么,杰夫?笑起來脫俗,潔白牙齒,長的活像黑皮膚的莫妮卡.維蒂。杰夫就像籠子里被困住的那只鳥,而馬蕾利象征自由。
全片為數(shù)不多的對話里提到了宿命論,是的,杰夫就是完完全全的宿命論主義者,他只相信和他最親近的鳥,最后一次關(guān)上藏身所的門前看了臟兮兮差不多掉光羽毛的鳥一眼,他就明白了。杰夫的第一次仁慈就害死了自己?!峨S心所欲》里文學(xué)家向NANA講起三個火槍手里大漢第一次思考就死了的故事。正如許多大熒幕最后悲劇結(jié)尾的角色一樣,nana和杰夫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孤獨的狼從來不會失手,除非是他自己想。后時代所有殺手片的樣板,聽說吳宇森要翻拍獨行殺手,恐怕他的暴力美學(xué)會不搭。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為紀(jì)念法國電影大師梅爾維爾誕辰一百周年,推出梅爾維爾回顧展。
梅爾維爾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電影導(dǎo)演。7年前,我主編一本電影社的內(nèi)刊,創(chuàng)刊號便做了“獨行先驅(qū)——梅爾維爾回顧展”的專題,當(dāng)時,我為這個專題寫了這篇《你不能不知道的梅爾維爾的十二件事》。
【一】 梅爾維爾是獨立制片的先驅(qū)者(一說他是首開獨立制作的電影人)。1945年10月,梅爾維爾退役,11月,創(chuàng)立梅爾維爾獨立制片公司。
【二】 梅爾維爾對美國文化情有獨鐘,人們稱他為“一個巴黎的美國人”?!懊窢柧S爾”這個名字便來自于美國作家、《白鯨》的作者——赫爾曼·梅爾維爾。而在梅爾維爾的許多影片中,他總是把巴黎的街景拍得很美國。
【三】 法國著名作家讓·科克托本身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導(dǎo)演,導(dǎo)演過《詩人之血》、《美女與野獸》等作品。他因為欣賞梅爾維爾的才華,把自己的小說《可怕的孩子們》交給梅爾維爾改編,而該片的成功也再次印證了梅爾維爾的過人才華。
【四】 梅爾維爾是法國新浪潮導(dǎo)演們的“精神之父”,戈達爾、特呂弗等人均對他敬重有加。梅爾維爾甚少在電影中演出,但他在戈達爾的長片處女作、也是新浪潮的標(biāo)志性作品《筋疲力盡》中出演了作家一角。
【五】 如下這些導(dǎo)演,都可以說是梅爾維爾的擁躉:昆汀·塔倫蒂諾、吉姆·賈木許、尼爾·喬丹、阿蘭·科諾、吳宇森、杜琪峰、彭浩翔……
【六】 改編自梅爾維爾作品的電影:《義賊鮑伯》(2002,導(dǎo)演:尼爾·喬丹,改編自《發(fā)熱》[也就是《賭徒鮑伯》])、《沉靜如?!罚?004,導(dǎo)演:Pierre Boutron,改編自《海的沉默》)、《第二次呼吸》(2007,導(dǎo)演:阿蘭·科諾,改編自《第二口氣》)……籌備中或夢想中的有:《紅圈》(導(dǎo)演:杜琪峰,改編自《紅圈》,數(shù)年前已籌備,但至今沒有下文)、《獨行殺手》(導(dǎo)演:吳宇森,改編自《獨行殺手》,這是吳宇森的夢想之一,目前也沒有下文)。
【七】 1937年,梅爾維爾從軍,1945年退役,梅爾維爾參加了整個二戰(zhàn)。梅爾維爾有兩部電影是關(guān)于二戰(zhàn)的,一部是他的長片處女作《海的沉默》,一部是關(guān)于抵抗組織(從事地下工作的組織)的《影子軍團》,梅爾維爾以后者來紀(jì)念他在二戰(zhàn)中參加抵抗組織的歲月。
【八】 梅爾維爾和當(dāng)年法國許多大明星合作過,阿蘭·德龍、讓-保羅·貝爾蒙多、伊夫·蒙當(dāng)……但,這份名單里,幾乎是清一色的男性。據(jù)說,梅爾維爾不善于指導(dǎo)女人演戲。
【九】 阿蘭·德龍可以說是梅爾維爾的銀幕代言人,他出演了梅爾維爾最后四部作品中的三部:《獨行殺手》(1969)、《紅圈》(1970)、《大黎明》(1972),這也是阿蘭·德龍的銀幕生涯中最出色的三部作品。國內(nèi)觀眾所熟悉的那部《佐羅》,在這三部影片面前是多么的相形見拙啊。
【十】 自李洋提出“迷影”一詞,“迷影青年”一說頓時風(fēng)靡影迷圈。戈達爾、特呂弗那撥人無疑是“迷影青年”的“黃金一代”。但若說中“迷影”之毒深者,梅爾維爾不亞于任何一位電影大師,因為,N多年前他就說過:“看電影是全世界最好的職業(yè)?!?br>
【十一】 梅爾維爾喜歡貓,他家養(yǎng)了三只貓。一生孤獨的梅爾維爾曾說:“我們永遠是五個孤獨的個體——我,我妻子和我家的三只貓?!?br>
【十二】 “宿命”是梅爾維爾大部分電影的主題,因為他深知,他的生命是一個最大的“宿命”。1973年8月2日,梅爾維爾因心臟病去世,享年55歲。據(jù)說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因為同樣的病而死在同樣的時間點上——這個宿命論的終點,正好符合了一個梅爾維爾式的黑色電影結(jié)局。
【附錄:梅爾維爾電影的“卷首語”】
梅爾維爾喜歡在電影開始的時候用字幕打出一句話,以作為影片的提綱挈領(lǐng)。下面是他的四部影片的“卷首語”。
《眼線》:“在黑話里,希臘語‘忠仆’又是‘帽子’的意思,但在警與匪的圈子里,‘忠仆’是用來稱呼那些戴‘帽子’的人,亦即警方的眼線。”
《第二口氣》:“人只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權(quán)利,那就是選擇自己的死;若因厭倦生命而選擇死亡,那么此人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br>
《獨行殺手》:“武士能忍受世間最不堪忍受的寂寞,也許,只有森林里的猛虎,才能與其相比?!保ㄕZ出《武士之道》)
《紅圈》:“佛陀說:‘盡管人們一開始并不知道,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相遇。就算他們的人生際遇各異,他們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到了特定的那一天時,他們終究會在血環(huán)(紅圈)中會合。’”
有那么一種電影,第一個鏡頭就可以判斷出整部影片大概在一個什么樣的水準(zhǔn),《獨行殺手》就是一例。乍看之下,還以為布萊松或安東尼奧尼改行拍犯罪片了。開篇的長鏡頭花了整整一支煙的功夫,光線暗淡的室內(nèi),一縷青煙冉冉升起,抽煙的人躺在床上,在微弱的逆光中靜靜的不易察覺。籠中的鳥兒啁啾著跳躍,街道上的汽車聲飄來又飄去,一切都毫不顧忌這個靜靜躺著的家伙,抽完他出門前第一支孤獨的煙。
接著畫面上疊出這樣一段字幕:“武士能夠忍受世間最不堪忍受的孤寂,也許只有森林中的猛虎能夠與之相比”。雖然這是一部以殺手為主角的影片,但是梅爾維爾沒有在開篇鋪陳一番殺戮的序幕,而只是不動聲色的點出了“孤獨”,一個哲學(xué)話語中的敏感詞,一個無數(shù)人正在體驗著的存在處境。
一旦涉及到“孤獨”的層次,就注定了這不是通常的警匪片。影片拍攝于1967年,一年以后的法國爆發(fā)了“五月風(fēng)暴”。 大學(xué)生們強烈要求享有參與和發(fā)表政治言論的權(quán)利,反對“美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外國占領(lǐng)”,反對“國家機器和官僚壓迫”。在電影界,法國的新浪潮電影正風(fēng)起云涌,而這個時期的梅爾維爾,卻只是獨來獨往,把黑幫電影的元素和以存在主義為主的哲學(xué)思潮,以及對他影響更深的東方哲學(xué)中的宿命精神融合起來,成就他個人獨特的黑色電影風(fēng)格。
影片中,“殺手”不過是杰夫的職業(yè),了解他的人知道,“一匹孤獨的狼”才是他在世間的真實身份。每次辦事之前,他都會趕到了一家僻靜的汽車修理房,給偷來的車換上牌照,拿上一把槍。而每次驅(qū)車離開時,悠長的小路上,伴隨著汽車卷起的塵土,只有幾聲不安的狗吠……
他辦事一向策劃精心,手法干練,信譽良好。但百密一疏,終于還是在一次行動后被一個女鋼琴師迎面撞見。奇怪的是她并沒有叫喊,我們不禁擔(dān)心這又是一個俗套的故事,美麗的女主角總是太容易迷上相貌俊美目光憂郁的殺手。幸運的是,影片開頭當(dāng)他第一次出門時,導(dǎo)演就已經(jīng)否定了這一擔(dān)憂。在紅綠燈處,他與一位美女隔著車窗和雨水,以一種卡夫卡式的張望互相一瞥,沒有交流,沒有搭訕,沒有浪漫的邂逅,只是看一看,然后擦肩而過。盡管這是以浪漫著稱的法國。
警方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全城搜捕,逮捕了400多嫌犯,如此龐大的數(shù)字在那位警探看來算不了什么,因為這城市有一千萬人呢!對國家機器官僚體制的批評在此不經(jīng)意的點出。警察最終因為女鋼琴師的否認而釋放了他,他不明白這是為什么。但是冷靜的他還是分析出兩個原因:要么她想戲弄警察,要么有人讓她這么做。果然,女鋼琴師的情人就是雇他殺人的幕后老板。
由于他受到警察懷疑,所以雇主想殺他滅口。警察亦是緊咬著他不放,對他跟蹤。警探在對他的女友威逼利誘的時候,明確的告訴她“真相不是如你所言,而是如我所言!”這是一個沒有信義,沒有原則,是非模糊,黑白不明,只有利益的世界。多年以后,梅爾維爾的香港崇拜者吳宇森,在《喋血雙雄》里借著另一位殺手說出了這樣的話“這個世界變了,我們已經(jīng)不再適合這個江湖”。然而在本片中,這位堅韌的獨行殺手只是告訴人們他是從來不會輸?shù)?,他要先下手為強?br> 他巧妙的甩掉跟蹤的各路警察,在路邊偷了一輛車后,趕到了雇主的家里,先發(fā)制人,放倒了這位他上一宗生意和下一宗生意的顧主。然后他又趕到了俱樂部,靜靜的聽了一會女鋼琴師的演奏后用槍對準(zhǔn)了她——原來這就是他殺死的雇主給予的最后一宗生意。這時候,警察的槍聲響起,他仰面倒地。 當(dāng)?shù)靡獾木鞊炱鹚臉寱r,卻發(fā)現(xiàn)槍里根本沒有子彈!
雖然是一部描寫黑幫暴力社會的電影,但卻沒有太多的動作場面,在極為少數(shù)的槍戰(zhàn)場面中,都處理得干凈利落彈無虛發(fā)。阿蘭·德龍所飾演的殺手習(xí)慣于沉默,在冰冷的都市里包裹在衣領(lǐng)豎起的風(fēng)衣里,獨來獨往。他雖然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殺手,卻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標(biāo)準(zhǔn),就好像是一個崇尚榮譽和道義的現(xiàn)代武士。他沒有朋友,也不介意女友有其他的戶頭,只是在每次殺人前去看一看她,仿佛只是因為她“喜歡被人需要的感覺”。同時他也不會接受黑幫的合約去殺害女琴師,因為他曾經(jīng)受過女琴師的恩惠,他寧愿犧牲自己也要顧全道義。
為了呈現(xiàn)殺手孤獨的內(nèi)心世界,梅爾維爾采用非常風(fēng)格化的極簡主義手法,從場景、燈光、表演和對話等等都極為精簡。簡單到讓人感到冰冷,現(xiàn)代都市一如安東尼奧尼鏡頭中那樣的格格不入,而又異常強大,充滿著不可逃遁的宿命!
如所有真正的大師一樣,梅爾維爾的鏡頭只是冷靜的捕捉世界,在極少對白的情況下,不添加一句旁白或內(nèi)心獨白,每一個人物都顯得諱莫如深。這不是停于表面,不是不懂得深層挖掘,而是表層就已經(jīng)足夠,世界是諱莫如深的,而真正的交流是超越語言的。懂得的人,無需多作解釋,一瞥之間的直覺就能夠判斷和傳遞一切。就好像殺手與女鋼琴師一樣,他們是影片中最孤獨的兩個人,他們對孤獨的認同和交流在靜靜的對視中就已經(jīng)莫逆于心了。
一般認為,梅爾維爾對他影片中的女性仿佛都置于無關(guān)緊要的位置,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本片中的那位女鋼琴師,她在生活中的話語恐怕比那位獨行俠更少。而她對孤獨的體驗與表現(xiàn)已經(jīng)超越了獨來獨往,她的孤獨是在死亡面前仍然能夠微笑著對眾人彈奏鋼琴。當(dāng)他來到俱樂部時,她其實早已料到了一切,卻只是依然不動聲色的彈著她的鋼琴,一邊提醒著他趕快離開。當(dāng)他掏出槍指著她時,她又出乎意料的莞爾一笑,仿佛是一位母親面對著孩子的惡作劇一樣,輕輕的問一聲“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為什么呢?既是為了道義,又不僅僅是為了道義。在一個道德崩塌的世界里,他的到來與其說是完成一項生意協(xié)定,不如說是一次慷慨赴死。對于一位深刻體味孤獨的獨行俠來說,死亡的宿命早已是無可逃脫的,只是時間和地點以及方式還需要考慮,而最好的結(jié)局莫過于死于一個“莫逆”者的面前!
而“死亡”,又是真正的惟一的哲學(xué)命題?。涌娬Z)
1.殺手房間里的鳥 不僅是警示他信息(有人來過他的房間/房間里被裝了竊聽/此時房間有人..)而且直接對仗了殺手杰夫的命運
2.殺手對鋼琴師 鋼琴手目睹了杰夫的兇殺而在警局里沒有對他進行指認 沉默寡言的殺手 他話并不多 電影到第9′53″他才在電影里說出第一句話 片長105分鐘的電影 他一共講了不足十句話 連警察都說 你見過被關(guān)押48小時沒一句牢騷廢話的人嗎 但是對女鋼琴手 他什么都說了 而且都是講實話
或許這由于他們兩人很像 非常像 都很堅硬孤獨 都命如草芥 殺手幫幕后主使殺人后險些被主使所殺 鋼琴手作為雇傭殺手的幕后主使的情人最后要被幕后主使雇傭殺手所殺
3.電影最后一場 阿蘭德龍扮演的殺手殺掉雇傭他殺人的人之后來到俱樂部 走近正在演奏的鋼琴手 用槍指著她 這時鋼琴手格外鎮(zhèn)定 一邊繼續(xù)演奏 一邊嘆氣問他這是干嘛 簡直像是撒嬌~ 而殺手語氣更像撒嬌 對她說 是有人雇我來殺你的 這一幕 好像是古希臘神話 我把它叫做“帶來消息的人” 有別于死神 當(dāng)殺手杰夫殺死雇傭者而后向鋼琴手傳來消息 這消息是 你已安全
讀《武士道》的殺手怎能背叛雇主的意愿?他注定是要死 當(dāng)他把你已安全的消息帶給鋼琴手 就在說完“有人雇我來殺你”最后一句話后 拿著槍的殺手被早已埋伏好的警察當(dāng)場擊斃 當(dāng)警員對女鋼琴手說 我們救你一命 如果不是我們及時趕到你將必死無疑時 這時警長說 未必 他打開殺手的手槍 看到殺手的槍里沒有一顆子彈
——這樣杰夫 殺手 “帶來消息的人” 在片子結(jié)尾處留下一筆最為玄妙的哲思
5.0 鏡頭、音樂與暗示都很漂亮。鳥的羽毛、女友的眼神、事件的轉(zhuǎn)折都很戲劇化。打頭起直至第一句對白出現(xiàn)前沒有一秒鐘令人覺得無聊。好多片都借鑑過這片吧。1967年就能拍成這樣,太強了。
hahaer 金絲雀,金絲雀```` 八卦一枚:拍攝期間片場失火,唯一死亡“參演人員”就是金絲雀。= =
長得帥又長得酷的人就不適合做殺人,瞧阿蘭·德龍那副模樣,一看就覺得是殺手,那管他有沒有不在場證明,懷疑、跟蹤就是。史上最孤獨也是最帥最酷的殺手——阿蘭·德龍。
廚具很先進,MINI車型已產(chǎn)生,酒吧的生活方式是2012年中國仍不失落伍,奢華裝修同樣如此。故事本身沒啥,冷淡的激情。
開場的兩分十五秒,比結(jié)尾更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如果不準(zhǔn)用“酷”這個字,至少有一多半看過這電影的人,大概就不知道怎么評價這電影了。
當(dāng)獨行殺手不再獨行,也就失去了那份最重要最純粹。有了羈絆,也就失去了自己,選擇也就有了情緒??吹搅撕芏嚯娪暗挠白?,確實對后來的類型片影響很大。阿蘭德龍是我看到穿大衣最帥的男人。PYIFF.one
其實這種需要低調(diào)的職業(yè)長得太標(biāo)致不是不利于發(fā)展么。。。。
寫給殺手的情書。構(gòu)圖雅致,氛圍太贊,漏洞完全可以忽視。想想,如果哪個現(xiàn)實中的殺手看了這片,會不會潸然淚下。沒有子彈的槍,偽狩獵引來真刺殺,死在此生的不歸路上,或許這是作為一個殺手,唯一想要維護的尊嚴。他孤獨,卻也因此而有別于庸人。
干脆利落的殺手在青灰色的房間里,只有一只籠中小鳥與他作伴。孤獨對孤獨。
“這個殺手太冷了”,阿蘭德龍帥到犯法,驚動了全巴黎的男女警察一起抓他。。好精彩好精彩好精彩好精彩就算不厭其煩地重復(fù)拍各種細節(jié)我都覺得它們增加了影片的腔調(diào)增加了德龍的帥度!
變焦鏡頭。大量夜景及心理化的表現(xiàn)主義布光。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黑色電影(女鋼琴師不能算必備的femme fatale啊……),梅爾維爾把警匪片拍出藝術(shù)片范兒了,壓抑對白,不渲染暴力。此片乏味之處在于事無巨細的冗長描寫,開門關(guān)門都要拍到。結(jié)尾很動人,龍哥很酷。
【B】片中兩位美女,一個自愿獻身給男主作偽證面對威逼利誘毫不動搖,一個目睹男主殺人主動幫其隱瞞且試圖拯救其逃離危險境遇,長得帥就是好。梅爾維爾多有先見之明,1967年已經(jīng)開始提醒大家:【這是個看臉的世界】了……
開場長鏡就定下冷酷的基調(diào),德龍以一襲風(fēng)衣一頂禮帽成為影史經(jīng)典殺手形象,梅爾維爾的掌控力強大到可怕,往往很簡單的場景被他拍出了繞梁三日的韻味。如何運動攝像機?怎樣選擇布光?這種技術(shù)上的不刻意讓一個直白的故事步入殿堂級影片范疇
9.5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大師風(fēng)范。三方?jīng)_突結(jié)構(gòu)中巧妙的情節(jié)設(shè)置,冷酷的光線,長搖鏡和變焦突出寬度和景深,具有極強敘事性的蒙太奇手法,憂郁的神秘主義音樂。乍看之下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梅爾維爾將這個局布得天衣無縫。那組插鑰匙-門鎖內(nèi)景-鳥籠-警察探聽隔壁房間虛實的蒙太奇非常銷魂。
不厭其煩地刻畫細節(jié)是梅爾維爾的牛逼之處。
C / 開頭還蠻喜歡的,但看完全程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感覺不到人物的存在?一方面人物的選擇幾乎沒有感知上的情境建立,大多依托于直截了當(dāng)?shù)奈谋酒唇?。因而大多?shù)人物只在某些特定時刻有較強的心理動勢,缺乏連續(xù)性。另一方面是對人物行動的刻畫有些粗線條,瑣碎的冗余太多,有“行動”但感覺不到鋒利而細膩的微觀動作強度。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反而是驚鴻一瞥的“身影”刻畫,在明暗的對比中倏忽來去,那些時刻阿蘭·德龍仿佛才成為了真正的城市幽魂。不知道布列松或者刁亦男來拍會不會更好一點?
阿蘭·德龍,實在是很英俊,恩,對,就是這個詞,英俊。
獨狼不會被獵人弄死,除非他自己想死。
8/10。鏡頭色調(diào)印像很深,冰冷、灰藍、潔凈。冷峻尖銳的視聽設(shè)計,全片幾乎沒有太激烈的動作戲,而是以事無巨細的動作描寫+環(huán)境物平行剪輯這種從容不迫的方式體現(xiàn)人物專業(yè)和完善塑造(警探入室和地鐵追蹤兩段尤贊),此種作法要么會讓觀眾屏氣凝神要么感到沉悶,還好我兩者居中。結(jié)尾濃濃的黑片宿命感~
阿蘭德龍成名作,梅爾維爾的法式黑色電影。冷峻克制的敘事風(fēng)格,精致的細節(jié),精簡的臺詞和環(huán)境音,德龍塑造的冷酷孤獨、不茍言笑的硬漢殺手已成為影史經(jīng)典形象。地鐵跟蹤段落張力十足。結(jié)尾干脆利落。殺手如何在職業(yè)操守與感情信義之間取得平衡,還是只能走向自我毀滅?(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