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靡情》第七季。Showtime證實此為最后一季。
性、愛、家庭的混沌——一個浪子回頭的好萊塢故事 好吧,我承認,一開始我是抱著看MIMI和PIPI的心態(tài)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時間里打開了這部劇,卻不料被一次次感動,一個老爺們傻呆呆在家里守著電視抹眼淚。 這個劇說了啥呢,就是一個好萊塢編劇,一個魅力迷人的中年男人如何浪子回頭、回歸家庭的故事。這樣一個老套的題材,一部小成本的劇集,為啥讓人欲罷不能地一氣刷完7季84季,我這幾天一直在問自己。 漢克,一個好萊塢牛仔 要說這部劇最大的成功,當然是貢獻了一個精彩的人物——男主角漢克。漢克-穆迪,一個好萊塢成功的小說家,編劇,一個用著老式打字機創(chuàng)作、看不慣網(wǎng)絡用語、連INSTAGRAM都不會用的大叔,他也是一個滿嘴幽默、機智的家伙,一個滿嘴生殖器卻又妙語連珠的直男糙爺們兒,一個總對女人甜言蜜語卻又絕不下流無恥、尊敬任何女性的當代紳士,當女士受到冒犯,哪怕自己丟掉工作也要揮動老拳將對手打倒的騎士,一個讓女人欲罷不能每次都將其推倒的魅力男性,把他推倒的美女不計其數(shù),當然所有美女都在片中貢獻了美妙的LUO體,每一幀都充滿老式PORN的曼妙光影,可以拿來當壁紙那種。 同時,漢克也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有著一個幸福的小家庭,有著一個與自己真正心靈相通的靈魂伴侶凱倫,和一個可愛的女兒貝卡。 漢克的悲劇就在于過早地遇見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凱倫,正值壯年,荷爾蒙分分鐘爆出來的年紀,過早地有了家庭,所以注定這個家庭不會平靜,從紐約到洛杉磯這個YIN亂的城市,這個小家一落地,就像被扔進波濤洶涌的大海里的一條小船,上下顛簸,一刻也無法消停,在好萊塢這個大染缸里,漢克終日出沒于各種派對,與各種美女調情嬉笑,妻子一氣之下出了軌,一個家就這樣散了。 漢克是一個矛盾混雜體,他一面忙著被各種美女撲倒,一面對老婆凱倫真心相愛,一面流連風月場的千般溫柔,一面內心深處充滿了對寧靜家庭的渴望。如果你是一個像漢克一樣帥氣、有男人味,有才華的家伙,你會不會想要的和他一樣甚至比他更多,想想成龍、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約翰尼德普,呵呵,男人之常情,人之常情。 但人終究是情感的動物,漢克也一樣。 所以,整整七季,漢克這個癡情老爺們兒就反復踏上重新追回女神孩兒他媽、回歸家庭的坎坷旅程,一次次地,漢克從酒池肉林的泥潭里爬上來,眼看就要上岸抓到女神的裙角了,然后又一次次莫名其妙地墮落回去,他就像那個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次次把巨石推向山頂,再一次次絕望地看著石頭滾回山下,周而復始,永無止境。 他真心愛著凱倫,真心想每天從她身邊醒來,可每天醒來枕邊人都不同,經(jīng)常是醒來一回頭嚇一跳,motherfucker怎么是她?? 女兒是漢克的心頭肉,如果還有什么能讓這個浪子成熟一點,有責任感一點的話就是他的女兒貝卡了。但漢克一樣總是在女兒面前把事情搞砸,他經(jīng)常酩酊大醉回到家,還要年幼的女兒照顧,家里經(jīng)常有LUO體美女晃來晃去,更要命的是,他不小心上了比貝卡只大兩歲的少女,這個少女還是貝卡未過門的雙拼家庭里的姐姐,漢克努力想做一個好爸爸,卻不知道身教勝于言傳,這樣環(huán)境下長大的女兒簡直跟他一樣桀驁不馴,經(jīng)常讓漢克感到頭疼。自己種下的苦果,含著淚吃吧。 老實說,支撐我追下去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漢克這個人物,某種程度他能讓每個中年直男產生代入感,他的瀟灑風流,他被玩世不恭緊緊包裹的對家庭的愛,他的一次次夜空里孤獨的吸煙,都讓人感同身受。也許我美劇看得還不夠,反正在美劇這邊我是沒見過另一個跟漢克相似的角色。倒是王朔筆下的京痞子形象跟漢克有某種類似,而對家的渴望卻讓漢克這個形象完勝。 漢克也在成長,慢慢學會了克制欲望,當學會了克制欲望,他才有可能真正回歸家庭,這也是每一個男人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全劇的必然走向。 漢克是一個獨闖好萊塢的當代牛仔,他正直、無畏,無畏生存壓力,無畏暴力與欺凌,他瀟灑又柔情,在當下有著某種稀缺的紳士底色,同時他又是一有“心”人,他有真愛,有責任感,對家庭苦苦求索,為朋友兩肋插刀,這樣一個性感角色在大衛(wèi)杜楚尼的演繹下變得活色生香。不論中國美國,在如今女氣橫行,GAY氣橫行的氣氛先,漢克這個有魅力的鋼鐵直男,柔情鐵漢無疑在創(chuàng)作上是有典型意義的。 查理,人人身邊都有這個逗比兄弟。 一莊一諧,一生一丑,這個人物設定模式大家都不陌生,好萊塢常用,比如《尖峰時刻》系列,作為漢克的經(jīng)紀人,查理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猴子派來搞笑的。到了后幾季,他幾乎成了支撐我看下去的最大理由。 最經(jīng)典的辦公室“擼管”,讓他得到了“擼管”經(jīng)紀人這個獨一無二的江湖綽號,還有他那擼管時的經(jīng)典夸張表情,讓人不由得聯(lián)想到了港片江湖中的曹查理。和漢克的幽默臺詞不同,查理的搞笑主要依靠離奇的遭遇和裝傻賣萌,比如每次在辦公室玩羞羞都會被撞破,愛上小保姆反被利用,為了拿到客戶而假裝同性戀,結果險被爆菊,最后破產時還要面臨要不要把老婆出借一晚換取100萬的非人抉擇,這他媽都什么事?。? 查理的經(jīng)歷和漢克一起為我們展開了好萊塢幕后的眾生相,一個被名利和欲望攪和得混漿漿的江湖。我不知道查理的經(jīng)歷有多少程度反映了好萊塢的真實面貌,藝術歸根結底來源于生活,多少有點影子吧。除了劇作家的主題外,用什么樣的生活素材來包裹這個主題也很重要,也許好萊塢本就是這樣,甚至更迷亂。 雖然查理沒有一副漢克的好皮囊,但他也有自己的小目標——上夠100個女人,呵呵,居然還被他給完成了,可見“只要鐵杵磨成針,此人一定功夫深”,男性同胞不用氣餒,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但查理還是愛著自己的老婆,這條副線也在努力支撐全劇“家庭之上”“真愛至上”的核心價值,而最終在“貧賤逼人”的經(jīng)濟壓力下,查理還是在最后關頭選擇了真愛,并最終爆發(fā)向情敵揮出了老拳,做了一把真男人,點贊! 凱倫和瑪茜,傳統(tǒng)女人就是好,誰用誰知道。 總感覺美國主流社會跟中國差不多,賢妻良母就是受歡迎。凱倫和瑪茜都是屬于上得廳堂,下得去床那種,集美貌與賢惠于一身的,尤其是凱倫,簡直是男人的夢想女神,高貴優(yōu)雅有藝術范,最神奇的是永遠不老,并且難得地保持著純真的心,每次飯局一聊起下半身,一把年紀的她總是羞羞地捂臉,哈哈,要是我遇到這種女人,還出去混啥呀,天天跟老婆滾床單。但無論你在“家花”中多么出眾,老公最終還是要去嘗野花的,一個賢妻良母的困擾就在于不管你做得多好,還是管不住男人的小DD。這也是人性。 必須要說的是,在凱倫和瑪茜身上,還是不小心泄露出編劇的大男子主義情結,男的可以婚內出軌再尋求老婆原諒,女的要想釋放一下自我就得離婚,這一點相信會被不少女權主義者抓住小辮子。凱倫婚內出軌了老比爾,結果離婚,瑪茜婚內出軌了斯圖爾特,結果離婚,對兩位女性這可都是第一遭啊,而漢克和查理在這方面簡直堪稱慣犯,女主們不還是忍著?最離譜的是,凱倫和著名演員埃迪尼羅明明上了床,為了祛除男主和一眾吃瓜直男們心里的疙瘩,最后一季埃迪尼羅居然說那天自己早泄,跟女主凱倫沒開干,F(xiàn)UCK,好吧,我承認我內心當時跟男主一樣爽,同時也為自己的大男子主義傾向深深自責。女人干那事真的必須領執(zhí)照嗎? 三觀正得不能再正,甚至傳統(tǒng)的一部劇。 很多短評說這部劇三觀不正,其實認真思考一下,三觀不正的劇是基本不可能在美國主流媒體出現(xiàn)的,電視媒體是大眾媒體,依靠的是收視率,如果一部劇用道德底線去考驗它的觀眾,吃虧的肯定是這部劇本身,連《無恥家庭》這種名字聽起來無下限的美劇,它的核心價值觀依然是家庭至上,真愛至上,像《加州靡情》《無恥家庭》這種名字勁爆的劇,只是穿了一層糜爛的外衣,看似泛濫的性場面裝點的還是美國主流價值觀。如果一部劇從價值層面歌頌亂倫、欣賞孌童、玩味糞便,癡迷尸體,細品謀殺,你覺得這種劇會被大眾看到嗎?這種片子只會出現(xiàn)在東瀛愛情動作片的假想意淫中,出現(xiàn)在少數(shù)先鋒藝術電影中,比如臭名昭著的《索多瑪120天》。 說實話,在看到后幾季的時候,那些床戲我基本是快進的,我只想快點推進劇情,想看到漢克最終怎樣追回女神的,想看床戲,我去看成人片好不? 說白了,《加州靡情》就是一個好萊塢甚至全美國核心價值觀“家庭至上”的肉欲版,各種美女的輪番上陣考驗的無非就是這個價值觀,所以這個劇從根上三觀還是正的,甚至是有些大男子主義的守舊。想想它的創(chuàng)作者隱藏在劇中的一些小傾向,你就知道是秉承什么樣價值觀的人在主導這部劇,比如男主漢克用老式打字機,不用社交軟件,不會說網(wǎng)絡用語等等,所以你能理解它的老派和保守了吧? 也許有人要說,滿屏的性jiao,你還說不亂?當然,這一方面是漢克太有魅力了,真實生活中的確有些男人就是受歡迎,明明長得不咋地可就是艷遇不斷,我的一個哥們兒路邊借個火都能被美女抱回家滾床單,這沒啥稀奇的。另一方面,劇中的性場面還是有基本原則可循的,那就是是否跟另一半有承諾或確定戀愛關系,否則跟別人再上床就是出軌,連出軌者本人都會背上沉重的道德負罪感,想想漢克,其實每次都是被凱倫拒絕后才去尋求刺激的,而查理的每一次亂搞都是在跟瑪茜復婚無望的前提下的,唯一一次跟秘書偷情也導致婚姻破裂,查理自己也很痛苦。 淚點 記不得了,因為是一口氣看完的,有幾處吧,基本上都出現(xiàn)在男主對女主真情流露的段落,還有漢克和女兒之間的對話,漢克總是傷女兒的心,反倒是最后一集漢克寫給凱倫的那封信比我的期待略低了,沒啥感覺,印象比較深的是漢克給黑人女歌手寫的那首歌詞,我把它摘下來,再體味一下漢克那種被玩世不恭包裹著的真情吧。 希望更多的人不帶偏見來看一下這部劇。這是我寫過最長的一篇劇評了。 她說好給你星星 如你看到她給你的 所有的奢華 陌生人的陪伴 隨之而來的恐懼 你以為能逃脫 而即使心碎 你仍能被說服 看著窗外 透過燈光 直到清晨 哦,燈光閃爍,如夜空 燈光閃爍,如朦朧黎明 如美酒,如心碎。
作家:陌生床上醒來的浪子
十年前開播的劇,開頭就是主角Hank夢見自己走進教堂然后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注視下被一個淫蕩修女口交的鏡頭,這場面奠定了整部劇格調。
故事再老套不過,講述了個中年”失意”作家Hank在加州浪蕩的人生故事。不同于紐約Friend 或者 How I met your mother的溫情,這部Californication表面上就突出了個“糜”字,溫情都躲藏在那些損人的毒舌與香汗的肉體之下。劇情也和那些小打小鬧不同,Hank的生活簡直混亂到爆炸,不是被未成年少女“誘奸”后背負個“強奸幼女”的罪名,就是經(jīng)紀人加好友辦公室自慰視頻泄露,不是知己嗑藥過度突然猝死,就是目睹第N任女友想不開當面自殺,教個書把學生助教系主任老婆都上了一遍,編個劇把女主演和主演她媽全睡一次。論尺度,羅馬權游純潔地和小學生一樣,講低俗,塞斯羅根高雅地可以上歌劇舞臺。然而即便如此,加州糜情還是以它那無比俗套的情結吸引著我。劇中那充滿加州質感的過曝外景時時刻刻提醒著我身處何處。
之所以說俗套,因為這劇的基本配置:男主角Hank是個作家,他的the one Karen是個建筑師(笑),他們當年一起從紐約來到洛城,帶著他們的十二歲女兒Becca。Hank踐行著及時行樂的人生信條,沒錢了就去當編劇或者給別人寫傳記,并睡遍見到的每一個美女。Karen曾經(jīng)也是個嬉皮士一樣的女青年,隨Hank來到洛城后設計事業(yè)逐漸起色。女兒Becca則是典型的“問題少女”,卻時常有成年人失去的大智慧。
為什么吸引我,因為放浪形骸之下的Hank其實劇中最“紳士”的人,和那些好萊塢偽君子不同,Hank就是個活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古人,劇中前幾季里他甚至還一直用著傳統(tǒng)的打字機寫小說,他曾不止一次的調侃過現(xiàn)代人成天發(fā)twitter連句正常的話都不會說了,做為文字工作者厭惡人們把大笑寫成LOL把口交寫成BJ,不懂Instgram是什么為什么人連午餐吃個漢堡也要拍個照發(fā)Ins。他更喜歡面對面地交流,直接上門找人或者翻墻而入,中年男人的危機他都沒有,中年男人的油膩更是和他毫不沾邊,Hank就是個永遠生猛的浪子,永遠不知道第二天在哪里醒來。
女兒:她不會永遠愛我,無論如何
第一季第三集結尾有段Hank看著女兒的獨白: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到了這地步,但我確實就在這里了,沉溺腐爛于加州溫暖的陽光之下,有些事情我需要去弄明白,至少是為了她,時鐘滴答,間隙日生,她不會永遠愛我,無論如何。”
劇中女兒Becca與男主Hank之間的感情可謂是如父如女,Becca絕對是得到了毒舌老爸和搖滾老媽的真?zhèn)?,少年早熟,拉攏一幫野孩子搞搖滾樂隊,十五六歲就和不知道是誰的男孩上床,大學上到一半又想學老爸輟學寫作。劇中Hank問女兒那你要寫些啥的時候,Becca說我要寫愛,性和生活,然后Hank嗤之以鼻就說對于這里面每一樣來說你都太過年輕,你還是應該先完成學業(yè)??梢哉f只有在面對女兒的時候Hank才能稍微正常一點,但這“正常”僅限于此??v使心里一萬個不愿意,他還是會耐心聽完女兒給他講她的初夜經(jīng)歷,縱使每次看到女兒的新男友吊兒郎當?shù)臉幼佣枷肷先ワ栆岳先睦镞€是信任女兒的眼光,縱使每次女兒做出幼稚而“毀滅性”的選擇的時候都會在言語上萬般阻撓,但在了解完女兒的理由和決心自后都隨她而去。做為女兒,Becca也無數(shù)次誤入歧途,但年輕人哪有不走彎路的時候,Hank深知這點,他在Becca那里看到是年輕的自己,Becca無數(shù)次給Hank說,我希望你快樂,Hank也無數(shù)次給Becca說,我希望你快樂,但不要“太快樂”。
所以他會偷偷和Karen調侃著說還是把Becca留給你照顧比較好,因為要當一個作家意味著她要先失業(yè)十年,這樣她在你家“寄宿”的時候我還知道在哪兒去找她。
內心里,Hank一直為自己這位“問題少女”的女兒深深自豪。
反觀劇中另外一段母女情就要現(xiàn)實地多,Hank的第N任女友做為從小父母眼中的乖乖女,長大后卻確變成骨肉皮,如此傷風敗俗的行為舉止傷透了保守虔誠基督教徒母親的心,每次回家都是吵架吵地不歡而散,最后當著Hank的面又一輪大吵之后,她深夜醒來,給沙發(fā)上酣睡的父親蓋上毛毯,將去世男友留給她的唯一信物十字架放在母親沉睡的手中,然后拉上Hank逃出了家。他們都深愛自己的父母,Becca和Hank令人羨慕,可對于叛逆的青年來說,大多數(shù)人的家庭關系恐怕更像第二種那般。
但愛就是愛,愛是不需要相互理解的,也正因為如此,劇中這兩對相互理解的愛才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彌足真誠,這也是為什么Hank無論流浪過多少張雙人床還是回回到Karen身邊,而Karen也會一次次心碎之后為他打開房門。
建筑師:我們終將彼此迷失
Karen是劇中Hank唯一的真愛,他們難以組建平常人的家庭,因為兩者都是那種放浪的心性的人,所以他們在一起只能對撞出火花,卻永遠換不來安穩(wěn)。說來諷刺,他倆初見Hank就看透了這點,他們的共鳴是他們一生的羈絆,卻又是拴住他們幸福的鉸鏈。劇中總是拿那句略顯童話的“l(fā)ive happily ever after” 互相調侃,可誰說他倆內心深處沒有那么點點奢求這美夢成真呢。在其中一集回憶兩人在紐約初見的場景時,Karen因為科特柯本的過世而傷心流淚,Hank則在一夜情之后用那臺老舊的打字機寫下了他對Karen的告白:
“你不太了解寫作對于我是個多么艱難的事,但是如果我開始動筆了,我就會一直寫下去。但是這個... 這是我最難于起筆的事,所有的方式都是笨拙的,所以我就干脆直說了。我遇見了個人,只是個偶然事件,不是我特意追尋的,不是我喜歡刺激。正如一場突如其來的完美風暴,她說一句,我跟一句,再接下來的就是我發(fā)現(xiàn)我想用盡一生和她廝守在這對話中?,F(xiàn)在我有了種直覺,她也許就是那個真命天女,她真的很糊涂...某種程度上,這讓我想笑,極度神經(jīng)質的,需要保持一生的事。她就是你,Karen,這是個好消息。壞消息是,我現(xiàn)在不知道怎么和你在一起,這讓我惶惶不可終日。因為如果我不和你現(xiàn)在在一起,我有種感覺,我們終將會彼此迷失。世事太多變遷,人們往往轉眼間就遺失了某一時刻...某個可能改變一生的時刻。我不知道我們之間是怎么了,而且我也不能告訴你你為什么要孤注一擲地來喜歡我,但是,你的味道...聞起來像家的味道,而且你煮的一手好咖啡,這總說明點什么問題的,是吧?”
在Hank忍痛道別之時,他對Karen說的話是:
“Don’t get lost out there, OK?”
洛城:自我放逐者的荒原
影評我是寫不來的,寫到這里終于可以瞎幾把寫了,對于北美東西海岸人們各自瞧不上對方這一歷史問題,做為一個洛城居民我首先表態(tài),洛杉磯就是沒有紐約有文化,就是更加庸俗和粗糙,就是只配大金鏈子加大麻,滿嘴yoyo草泥馬。所以年初那部愛樂之城上映后洛杉磯人民都開心的不得了,可想而知這種心態(tài)只能更加顯示出自己心虛。
上個月去聽倫佐匹亞諾和洛杉磯電影歷史博物館館長克里的一場對談時倫佐說過這樣一段話,他說我們這個建筑不是為未來幾十年建的,而是為未來5000年建的(臺下笑),你們別笑,我是一個建筑師,我去過很多地方,希臘有5000年的建筑,中國有5000的建筑,我不明白為什么洛杉磯不能有5000年的建筑。說完臺下掌聲雷動??梢娐迳即壩幕锏娜诉€是骨子里面深深地不自信,縱然有百年電影歷史,仍然自覺比東海岸文化精英矮了一截。聲色犬馬之余心里還是覺得空落落的,拼命找大師為自己站臺。但是文化不自信是一方面,政治方面倒是自信地不行,劇中就沒少拿同性戀作梗,編劇每一秒鐘都在用18禁的臺詞提醒觀眾濫交和縱情和加州很配。
對于在紐約出生長大學習寫作遇到Karen出書成名的Hank來說,紐約是永遠回不去的過往,劇中有一幕Hank為了修復和女兒的關系拉她去散步,Becca非常毒舌的來了一句散步是紐約客干的事,洛城人民從不散步,Hank于是開心的摟過女兒說,我們就是紐約客啊,所以我們現(xiàn)在散步。所以你看哪怕Hank在洛城縱情放蕩多少年,骨子里還是看不上這個地方,還是不屑于與這些好萊塢的怪胎為伍,不屑于寫劇本歌詞這些“不屬于文學”的東西。成天想著能回到紐約,覺得回到紐約就能和Karen重修與好,回到紐約就能再次筆下生花。
紐約是回不去的,哪里都回不去,他注定腐爛在加州的溫暖陽光中,他是心甘情愿地自我放逐于這片荒原??v觀七季加州糜情,無非是Hank將自己從紐約流放到洛城的自甘墮落的故事,但我們都如此平庸,才華轉瞬即逝,愛情過眼云煙,往事無可追憶,生活如被泥沙俱下般裹挾前行,誰又說荒原般的洛杉磯不是另外一種歸宿呢?
就好像后海大鯊魚那首歌唱到那樣:“我們都會消失在那平庸之海,不管選擇原諒還是決定離開?!?/p>
加州糜情好似童話,游戲人生終有完結,世事太多變遷,相逢如夢,我們終將彼此迷失。
本文寫于2017年,現(xiàn)在我是話都不會說了,剛才又看了一遍,改了幾個錯別字,刪了些耍小聰明的句子和啰里啰唆的段落,當然主要是太長沒有人想看,如果你都不厭其煩的看到這里了那我真的都有些不好意思,轉眼2018年都要過去,我也沒啥好說的,就這樣吧。
到了結局雖然有些小不滿意,可是質量比起前幾季還是回歸了正常,感謝hank
Rocket Man(不舍得說再見)
終于看完了最后兩集。。。放了好久。。。
補簽。Califonication,從青年看到中年,再聽那首 Rocket Man,送給大衛(wèi)?杜楚尼和自己,即使沒看過X檔案,依然不妨礙愛上他!
fin
Hank一直放不下Karen不就是因為Karen先出軌的嗎。。。。。
名字翻的特別好
成熟,成年人看的。結尾的一段印象深刻。人都會犯錯,還會重復,單就這樣大家還是攜手向前。
7年,浪子回頭金不換。
兩周時間刷完七季Californication,截圖無數(shù),David Duchovny留一點胡渣、頭發(fā)凌亂之浪子形象揮之不去。
rocket man。。。
又一部全劇終。七年前追劇只因劇名《Californication》是我大愛的紅辣椒的同名歌曲。這個Happy Ending沒啥意外,但就是讓人舒服。所有人物,都搞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接受帶有殘缺的所得。片尾曲《Rocket Man》響起的時候真是被感動到,and i think it's gonna be a long long time,省略號。
可能不會重看了,不過很過癮
最后一季了
認真說起來,這一季的劇情應該是最差的,但是作為最終季不得不加顆星。7年了,伴隨折這位幽默性感的老男人,我們經(jīng)歷了太多,寫過小說,拍過電影,玩過音樂,最后還寫了電視劇^_^如同本季的劇情,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終有劇目被砍的時候,可愛的禿頭哥,還有夕陽下的黑色保時捷留下太多美好的記憶。
七年醉生夢死。- The End -
終于...喜當?shù)?..
whatever, shit happens and story ends...
這七季算是一口氣看下來得吧,后三季故事弱一點,因為無非就那些事,換個工作換一批炮友,永遠長不大。另外,這個戲的親子關系是我喜歡的類型。
七季下來無論劇情發(fā)展如何fucked up,但對于30分鐘一集的短劇來說敘述簡直不要太緊湊了,沒一句啰嗦的安排,眼睛完全離不開,每季不出意料的請些好萊塢明星上陣,歌曲也總是恰到好處的安插,虐了七季所幸編導完美結局,有時走在venice beach和santa monica就會想這座城市有多少hank這樣的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