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寧(蘇慧倫 飾)自幼成長在單親家庭中,父親的缺席導(dǎo)致樓寧始終都缺乏安全感,只有在彈鋼琴的時候,樓寧才覺得自己是完整的。筱菁(吳立琪 飾)是樓寧最要好的朋友,樓寧非常珍惜她和筱菁之間的友情,可是,筱菁對于樓寧所擁有的的,可不僅僅是友情這么簡單。黎浩(林佑威 飾)是兩個女孩共同的朋友,這個有些木訥的大男孩,實際上他的內(nèi)心里也隱藏了洶涌的感情。 一天,一位來自法國的鋼琴家丹尼爾(張永智 飾)出現(xiàn)在了樓寧的世界里,丹尼爾憂郁的氣質(zhì)深深的吸引了樓寧,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可是,某一天,丹尼爾不告而別,深陷其中的樓寧決定遠(yuǎn)赴法國去找他。
秋意翩翩的夜晚,我看了等待已久的電影『心戀』。 【故事&情感:樓寧生命中的三拍子】 從喧囂擾攘的臺北,到沉靜冷然的巴黎:一場宿命的師生愛戀,一段深藏的同性情誼,一份守候的不渝情感,交織出音樂系女生樓寧(蘇慧倫飾)生命中動人的三拍子,隨著旋律盡情飛舞: 第一步是手帕交筱青(吳立琪飾)給予的呵護之情。 直爽的筱青在友誼中偷渡著對樓寧的深深眷戀,後來,筱青吼出那句:『妳究竟把我當(dāng)成什麼?』宣洩了壓抑多時的愛情,也同時明白樓寧早已心有所屬,落寞之際,她依舊帶著祝福樓寧的心,飛向另一個世界。 當(dāng)樓寧終於懂得筱青,她也只能在心裡靜默珍惜,不一樣的情感定位,蘊含著不變的情誼,就讓貼近的默契緊緊相繫,於是,當(dāng)她在巴黎過著一個人的孤單生日,她聽見L.A的海邊傳來筱青輕輕唱起生日快樂的歌聲,眼淚模糊了她的視線,卻暖和了她的心,那份深藏之美,名喚永恆。 第二步是哥兒們黎浩(林佑威)情有獨鍾的執(zhí)迷之情。 憨厚的黎浩無意中認(rèn)識樓寧,即被她那天真浪漫的心性所吸引,他很快成為樓寧和筱青的好哥兒們,當(dāng)他明白筱青對樓寧的感情和他一樣時,沒有情敵的對立,反倒對筱青多了幾分疼惜之情,溫厚的個性,使他逐漸成為樓寧心裡無形的依靠。 樓寧一直明白黎浩對她的感情,但黎浩並非她內(nèi)心經(jīng)典的浪漫情人,直到她離鄉(xiāng)遠(yuǎn)赴異國,在浪漫之都陷入全然的孤寂時,她開始對黎浩書寫自己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交託自己的心,當(dāng)執(zhí)迷與瞭然傾心交會,夢幻的巴黎走進回憶,迷離的臺北正要開始美麗………… 第三步是音樂老師丹尼爾(張永智飾)溫柔卻致命的吸引力。 為逃避法國戀人依蓮,返回故鄉(xiāng)的丹尼爾,無意間展開和樓寧命中註定的戀情,從粗暴的誤會到溫柔的相戀,蕭邦的音符牽起樓寧和丹尼爾躍動的靈魂,也讓在依蓮瘋狂的愛與恨中痛苦掙扎的他,體會愛恨的兩極之間,有一種甜蜜柔和的愛情,依戀卻不霸佔,傾心卻不毀滅。此後,嬌小的樓寧悄悄繫住他離開的人與心。 丹尼爾就是會讓樓寧一見鍾情的戀人,陰鬱的鋼琴家氣質(zhì),彈奏蕭邦時閃現(xiàn)的詩意與溫柔,像一道強烈的光芒,直射她失去父愛的心,一瞬間的光亮讓樓寧睜不開雙眼,只願隨他到天涯海角。於是,丹尼爾魂縈夢繫的巴黎,成為她追尋的世界,她相信屬於他倆的愛情,不會因分離而失去。為愛迷失的心,終於在層層疊疊的悲傷裡釋出透明的光澤,她那美得像一場夢境的愛情,在真實的痛裡逐漸成長。 【失落&遺憾:浪漫卻失重的劇本,不平衡的演員表現(xiàn)】 一直很想看『心戀』,一來是對文藝電影的愛好。二來是對蘇慧倫的喜愛,很想看她繼『藍(lán)月』之後,重回大螢?zāi)坏谋憩F(xiàn)。三來是對尹祺導(dǎo)演的信心,很喜歡導(dǎo)演幾年前拍的『夜奔』,對情感的細(xì)膩掌握始終深植我心。 可惜,看完『心戀』之後,我並沒有找到深刻的感動,腦海中只餘巴黎的浪漫之美,與臺北的熟悉街景,關(guān)於電影裡的各種情感,像快閃而過的片段,零零碎碎,拼湊不出完整的畫面,我感到失落極了! 劇本出現(xiàn)了幾個不必細(xì)想就能指出的問題: 首先,整個電影的支撐點:樓寧和丹尼爾的唯美師生戀,不具說服力,兩人從相遇到相戀,以蕭邦的音樂做連結(jié),雖符合了音樂系的身份與特質(zhì),但並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足以支撐兩人獨特深刻的愛情。再說,丹尼爾回臺灣是為逃避法國戀人依蓮,照理來說,他對依蓮的愛與矛盾,應(yīng)該是帶著狂熱的情緒,而橫阻在兩人之間的致命傷,是他因虧欠依蓮而痛苦的緣由,然而,若以此對比他對依蓮和樓寧的愛情,頓時覺得情節(jié)發(fā)展不夠合理,如果他真的這麼愛依蓮,又怎會輕易對樓寧動情?以依蓮對丹尼爾瘋狂的愛與強烈的嫉妒心,過去那場意外與他們的愛情相較,似乎變得無足輕重,因此,丹尼爾的出走與墮落反而顯得莫名其妙。 筱青對樓寧的感情,看似壓抑,卻在一場戲中讓人有不寒而慄之感:兩人在百貨公司逛街,筱青出奇不意的將一條項鍊偷偷放入樓寧的包包,以至於樓寧一步出百貨公司,警報器立即響起,樓寧慌亂之餘只能快跑離去,待筱青追上她後,樓寧生氣的問筱青:妳為什麼栽贓給我?筱青只是笑說:這條項鍊適合妳嘛!之後,筱青再度追問樓寧前晚不告而別的行蹤,直到樓寧說實話,筱青才終於釋懷。這場戲乍看沒什麼問題,但仔細(xì)回想,筱青栽贓樓寧的原因就是她前晚忽然鬧失蹤,卻不願說和誰在一起,於是,筱青像個負(fù)氣的情人,藉由這個方式小小懲罰樓寧。這種表達(dá)情感的方式未免太爆烈,看起來像個玩笑,但背後隱藏的強烈妒意,令人有種不舒服的感覺,我看不見筱青的愛,卻看到了她的不可愛。 黎浩對樓寧的感情也刻劃得不夠深,只知道黎浩對樓寧一見鍾情,但樓寧始終只將黎浩當(dāng)成好哥兒們,沒有一個橋段讓人看出黎浩的癡情,但他卻成為樓寧在巴黎時唯一的訴說對象。之後,劇情急轉(zhuǎn)之下,黎浩成為樓寧全新的開始,讓人有些錯愕,happy ending忽然沒了重量,也讓整部電影跟著飄了起來。 父母離異,跟在媽媽身邊的樓寧,一直有順手牽羊的習(xí)慣,她告訴丹尼爾:小學(xué)第一次不小心將同學(xué)的鉛筆盒收到書包裡,竟被同學(xué)說成她偷了東西,老師要她找家長到學(xué)校,她以為這樣就能見到爸爸,很開心,那天卻也是她最後一次見到爸爸。我不太明白樓寧持續(xù)順手牽羊的原因是什麼?或許是長期的心裡匱乏,希望得到些許關(guān)注,但電影中並未交代她的心理狀態(tài),最後在巴黎刻意的那次,雖達(dá)到了目的,但樓寧的心理層次顯得十分零散破碎,仍有前後難以連貫之感。 演員方面:我認(rèn)為蘇慧倫的表現(xiàn)襯職,面對丹尼爾和依蓮時,錯綜複雜的神情,勾動了我心。我特別欣賞吳立琪的表現(xiàn),完全抓住了筱青對樓寧微妙的情感,演出極為自然,充滿個性美的吳立琪,也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次演電影的林佑威算中規(guī)中矩吧!或許是角色設(shè)定的緣故,沒有太動人的情節(jié),也就少了讓人眼睛一亮的機會。至於第一男主角張永智,就讓我有些失望了,聲音表情不太自然之外,“演”音樂老師的痕跡太明顯,幾場丹尼爾和樓寧的感情戲,好像也少了點什麼,讓我的焦點難以集中在師生戀的主軸上,有點可惜。 【電影音樂&浪漫場景:滿溢戀愛的氣息】 當(dāng)然,『心戀』還是有不錯的地方:片中處處充滿詩情畫意的場景,樓寧在巴黎的獨白畫面,皆像染上一層朦朧的光,時而微亮,時而微醺,象徵丹尼爾在她心底的光芒不斷趨近。在學(xué)校彈奏鋼琴的畫面,也拍得蠻有感覺,有日劇的美感,也有音樂和畫面結(jié)合的質(zhì)感。 電影音樂巧妙融合了琴與情: 張永智時而溫柔,時而爆烈的琴聲,象徵丹尼爾對愛情不顧一切的耽溺。蘇慧倫演唱的第一首「帶我走」:「帶我出走任何角落,一種渴望飛翔的夢抗拒不了的夢,真實感受騙不了我,越是衝動越是騷動就牽著我的手………就算墜落不管什麼對錯就帶我走?!梗ㄔ]1)象徵樓寧對愛情的執(zhí)迷,最後一首「最後一次感動」,象徵對愛情的無悔,那「執(zhí)迷不悔」的愛情觀仍有一種即使沉倫也是美麗的情愫,在聆聽的瞬間輕敲我心。 林佑威演唱的「尷尬」和「三拍子」:「一步兩步三步,不要快不要慢隨著這三拍子,不要等不要停,我在你身邊守候著你的子,我是不是你的靈韻,是不是已經(jīng)註定,和我在一起跳這種三拍子。」(註2)貼近黎浩的守護心情,第一次覺得林佑威的歌聲滿溢柔情,有一種溫暖的美好。 或許期待越深,也越容易感到失落,對於國片,仍抱著一線希望,所以花了些時間,寫下關(guān)於『心戀』的觀後感,所謂愛之深,責(zé)之切,也許過於主觀,但全是我的肺腑之言。 衷心期盼『心戀』的下一部電影會更好!
“你問我什么是戀愛的感覺,我現(xiàn)在可以告訴你,就是兩個人一起呼吸,深情相望,然后,很有默契的把大片的生命,丟棄在遺忘之中。。?!?/p>
找了很久才知道它名字 以前看時就很喜歡嘚
已經(jīng)寫了篇很長的介紹了。
其實這電影爛爆了我覺得,沒有星星可打,但是因為我喜歡吳立琪
兩星不能再多,看到一半真的想覺得沒意思,而且覺得女主角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啊,把一陌生男人送到酒店,然后還在那睡了一覺,你媽媽是沒教過你嗎。
樓樓,我在海邊看日落。
"你問我什么是戀愛的感覺,我現(xiàn)在可以告訴你,就是兩個人一起呼吸,深情相望,然后,很有默契的把大片的生命,丟棄在遺忘之中..."
臺灣的所謂文藝片真的沒法看,什么爛玩意兒。。。。蘇慧倫的發(fā)型太難看了
幾年前無意中看到的電影,很淡很淡的情緒,很緩很緩的節(jié)奏,散發(fā)著文藝氣息的法國小鎮(zhèn),讓人想起燕姿《我的愛》中的畫面。終究是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愛戀,但如果可以那樣去追尋,去懷念,也是種幸福吧。。。
這是我在電視機里看過最難忘的片子之一,有機會看第二遍。
場景,音樂,節(jié)奏,旁白--華麗麗。情節(jié)--華而無實。
無法抗拒這種片子。。。
他只有對她的一句對不起。
電影的畫面感很好,風(fēng)景很美。蘇慧倫一把年紀(jì)了還能扮演這么青春的角色,而且不讓人反感,實在難能可貴。
想下下不到的電影
從此片知道les以及臺灣電影的基本套路
雖然有hc的因素,但林先生只是配角戲份其實并不多,當(dāng)然青澀的他是很可愛。影片其實是很女性化的,那單純的相處,對憂郁音樂老師的癡迷,完全是單純少女的心思。真正打動我的是影片舒緩但不裝b的節(jié)奏,以及夢中身臨愛人死亡的一場戲
你有多勇敢?為了愛情前進···
片子一般,就是看完后練琴有感情了
很小的時候看的,很小就能接受男男和女女之間的感情,即使是單方向的,我也喜歡,感覺很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