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位于加拿大的一個小村莊中,菲奧娜(菲歐娜·戈登 Fiona Gordon 飾)是個一輩子都生活在這里的姑娘,同時也是鎮(zhèn)上圖書館的管理員。一天,菲奧娜意外的收到了瑪莎阿姨(埃瑪妞·麗娃 Emmanuelle Riva 飾)的來信,這位九十多歲的年邁親戚向菲奧娜發(fā)起了求助,如果菲奧娜不能夠前往巴黎照顧她,那么無依無靠的她將會被送進老人之家。
無奈之下,菲奧娜只得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旅途。在一場意外中,菲奧娜不慎落水,失去了所有的財務(wù)包括她的身份證明,更糟的是,當(dāng)她抵達目的地時,卻發(fā)現(xiàn)瑪莎阿姨失蹤了。在這座繁華但冰冷的大城市里無處可去的菲奧娜遇見了境遇和她差不多的流浪漢多姆(多米尼克·阿貝爾 Dominique Abel 飾)。
東和菲奧娜的愛情
不是一個荒誕的故事傳說
它可能是一個,我們這些已經(jīng)長大的人兒
沒有勇氣去面對的小秘密
東和菲奧娜不單只是片中男女主角的名字,他們的本名就叫東和菲奧娜,他們是一對真實的夫妻,他們自編自導(dǎo)自演過許多的影片,在我看過的影片里面,他們把所有虛構(gòu)的男女主角都命名成東和菲奧娜。好浪漫對嗎?不管他們今天是誰,他們在哪里,他們做什么,只要你叫東,我叫菲奧娜,我們就會相遇,相愛,相伴,相守一生?;蛘?,往多了想,靈感來自于生活,他們的電影其實就是他們的愛情,可能有夸張,可能有荒誕,可能太深井冰,可能太天馬行空,但它真實存在。在他們所有的愛情故事中,我最愛的是這一部,流浪巴黎,又名,迷失巴黎。
莫非老師曾說過,因為愛,所以注定了要漂泊。
因為愛吃,所以吃這吃那;因為愛玩,所以玩這玩那;因為愛這個地方,所以愿意留下,因為愛那個地方,所以想要離開;因為愛這個人,所以我可以為TA改變,因為愛那個人,所以心也跟著去了。我們這一生中所有大大小小的選擇都在顯明我們愛著什么?或者說,我們這一生中所有大大小小的選擇都在顯明我們更愛著什么?
在經(jīng)濟學(xué)中,有這樣一個概念:機會成本,它如此定義:指為了得到某樣?xùn)|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我舉個簡單的栗子:有一天,有個人想要給你錢,而不需要你任何的回報。TA給了你兩個選擇,選擇A是100元,選擇B是50元,那么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A,因為選擇B的機會成本會大于選擇A的機會成本。注意,我舉的這個栗子是在肉眼可見的利益比較之下。
但事實上,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比較的,或者說,甚者根本不存在比較。比如我這次舉的栗子:過了一天,有兩個人也要給你錢,并且也不需要你的任何回報,C要給你100元,D要給你50元,只是C與D存在競爭,你只能拿一個人的錢,這時,你會猶豫,因為這不單是利益之間的比較,還有情感之間的比較,還有利益與情感之間的比較。
當(dāng)菲奧娜毅然決然去到巴黎的時候,東不是菲奧娜遇到的第一個男人,所以不存在先入為主的理由。并且,菲奧娜遇到的第一個男人,又高,又帥,又好看,他是一個騎警,在菲奧娜的巴黎之旅中,常常以正面形象出現(xiàn),所以菲奧娜對他很有好感,跟他說能上一句再見都開心得不得了。
而東是什么人呢?
一個常常以翻垃圾桶喂飽自己,以湖邊簡陋帳篷為家,撿到別人背包就揮霍一空,不知道有沒有女裝癖,但肯定是又臟又臭的老年流浪漢。
如果,你是菲奧娜,你會選擇誰?這樣說好了,如果你是正常人,你會選擇正常人,還是一個不正常的人?
正常的選擇應(yīng)該是離東這樣的人越遠越好!對東這種人來說,根本不存在機會成本,因為他根本不存在價值!
但是,愛就是不正常的,事實上,愛應(yīng)該就是不正常的,愛會讓一個被世界嗤之以鼻的人變得珍貴,變得有價值。
你的TA對你來說有多寶貝,不是TA決定的,而是你賦予TA的。
菲奧娜愛上了東,愛得一點都不比東愛菲奧娜愛得少。比如,愛到夢里都在叫東的名字。
甚至菲奧娜在最后都借東教她法語之名,讓自己留在巴黎,能跟東在一起,或許他們還一起住進了東在河邊的小帳篷里。
愛,有時候,真的莫名其妙,又無法理解,打破人籌算的底線,還能變廢為寶。
當(dāng)然我并不是借著東和菲奧娜的故事在弘揚——我們應(yīng)該要去垃圾堆里找真愛,不,我們不應(yīng)該要去垃圾堆里找真愛。
我只是想說明,我們用原本的模樣去愛,我們愛著TA原本的模樣會不會更好?
就像東和菲奧娜的故事,只要你叫東,我叫菲奧娜,我們就能相愛。
因為愛你,所以我們可以一樣因為愛你,所以我們可以一起努力因為愛你,所以什么都變得不重要倒不是真的不重要了,只是沒你重要了。
愿我們都能相信愛不會失敗,一直簡單地愛下去,愛你。
菲奧娜·戈登和多米尼克·阿貝爾執(zhí)導(dǎo)的《流浪巴黎》(又譯《迷失巴黎》2016),法國女演員?,旀ぁ愅蕹鲅莸姆茒W娜,完全是女版雅克·塔蒂的味道。影片整體雖然漫溢著憨豆味,但影片顯然高過憨豆幾個層次,如同一部精美的法式默片,尤其是片中三段舞蹈融入其中,極其美妙,嗨翻全場。菲奧娜與流浪漢東在餐廳的共舞,嬉皮逗樂,老太瑪莎與老頭諾曼的坐舞,優(yōu)雅而生動,觸動人心。
至于影片無厘頭的嬉戲搞笑,看似隨意,其實精心而為,凸現(xiàn)法式喜樂。一個生活于加拿大北極冰天雪地的的菲奧娜,接到88歲巴黎姑媽的來信,讓她過去。于是她懵懂地空降巴黎這個浪漫之都。真是見鬼了,菲奧娜一踏上巴黎就沒順遂過,拍照不小心摔落于塞納河,流浪漢東撈起了她插有加拿大國旗的行李,拿著她的錢還在餐廳坑了她一把,當(dāng)然,他也跟她共舞了一曲后,有了不可思議地交集。
逗逼的是,菲奧娜就是找不著這個姑媽瑪莎。警方也找不著。當(dāng)然找不著了。因為姑媽一天到晚躲著私人療養(yǎng)老院的女工,怕她們勒逼著去那混吃等死。她寧愿去河邊跟流浪漢東為伍,撿拾垃圾筒的剩菜殘羹,睡帳篷,享受自由的生活,也不要去養(yǎng)老院。
或許在老太看來,養(yǎng)老院是圈養(yǎng),獨自過活是放養(yǎng),想去哪就去哪。比如來到瑪爾特葬禮上。菲奧娜跟東也來了,東還講了一大堆斥責(zé)這位已過世老人的廢話,雖然他信口胡謅,卻贏得菲奧娜的掌聲。當(dāng)他們意識到此瑪爾特非姑媽瑪莎時,東居然跑到停尸間察看,影影綽綽,果然非姑媽。姑媽只是漸忘癥而已,還活脫著呢。
可爭分奪妙的火化開始了,菲奧娜嚇得被夾在電梯間,而東那家伙則還在里面。等火化工拿著骨灰甕給她時,她以為是兩個人的骨灰。她灑在墓地樹根邊,一抬頭,卻看到那家伙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她氣得給了他一巴掌,我以為你死了呢。兩個人感情迅速升華。但大齡女與流浪漢的愛情注定會經(jīng)歷一些波折。何況一個說英語,一個嘮法語,總是會有點水火不相容的。
這時的老太瑪莎也來了,只是沒看到侄女而已。她出來跟老頭諾曼坐在一起,用舞蹈替代談心,舞蹈就是這對老戀人的心語。這印證了老太年輕時作為法國著名舞蹈演員的美好光景。這段手腳并用的舞蹈,配樂很是喜感,法式風(fēng)情,布袋戲般生趣,情意汩汩,纏綿撩人,可謂驚艷,蒙太奇的跳躍,讓舞蹈在光影之中有了最為動人的演繹。老太告別時向老頭借了一百元。老頭跟找他的護工說,我們27年前就相愛了,我是在小河的船上向她表白的。
塞納河水靜靜流淌。老太瑪莎與東在河邊一并流浪,一起舞蹈。這段舞蹈詼諧之余,卻略顯莊重,顯現(xiàn)了窘境地當(dāng)下對于往昔榮光的崇尚,這是否有對于巴黎不復(fù)以往輝煌的慨嘆呢。包括最后,姑媽與侄女終于在埃菲爾鐵塔頂相見,姑媽如何登頂不得而知,這是魔法般力量的眷顧。但侄女兒卻是歷盡艱險,在東的幫助下,才得以登臨。影片選擇這老朽又最司空見慣的鐵塔,看似了無新意,卻同樣包含了對于巴黎這座浪漫之都的致敬之意。
好在電影還是得緊扣主題,如果放得過開不繞回來,就是一盤散沙。姑媽終于走了。依然是塞納河邊,侄女手捧姑媽的可降解生物骨灰甕,舉行了富有創(chuàng)意又環(huán)保的告別儀式。東是倒霉蛋,他提議哀思兩分鐘,讀秒開始,大雨滂沱,害得大家淋得個落湯雞,侄女順勢向河里扔掉了骨灰甕。120秒一停,雨也就停了,“姑媽”在河中飄蕩,這是她最好的歸宿。
有趣的是,最后,菲奧娜向東告別后又返回,對東說我不會法語,你懂,我想多待一段時間。東回答得很利索“好”。“生活寂靜,我知道你為何憂愁,帶上小貓一起散步吧,進入夢鄉(xiāng),已經(jīng)忙碌了一整天……”。他們會否真正體驗歌中所唱的那樣,不得而知,至少巴黎這座城市,仍會有給人浪漫愛情的可能。
影片盡顯浪漫之都的特色,融風(fēng)景風(fēng)情于一體,將世事人情在看似夸張荒誕的鏡語中,有了輕松的展示。法國人有拍喜劇片的傳統(tǒng),也是拍喜劇片的高手,但喜劇大師雅克·塔蒂只有一個。就國際影壇整體看,喜劇片越來越難拍,靠行為夸張搞怪已難吸引人,創(chuàng)新并非信手拈來,談何容易。只有著眼于劇情的整體建構(gòu),通盤把握喜劇要素,加之演員的生動演繹,才能贏得觀眾的笑聲。
法國也有不少室內(nèi)喜劇,只是近年漸弱。就喜劇片類型而言,美國青春喜劇片倒是一枝獨秀,幾乎每年都有佳作,看似循規(guī)蹈矩,卻有創(chuàng)意的動能,這是成功的范例。法國喜劇片更多的是小嗨皮小搞怪,嚴格意上說只能說是小喜劇,并非那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喜劇片。
小喜劇片明顯帶有文藝片的特質(zhì),題材一般都是旅行片或小公路片。小公路片相對于美國那種公路片而言。雖然法國在歐盟是最大的,但總體上說,國土面積仍算小,即便歐盟一體,體積也不算大,從阿爾卑斯山到比利牛斯山,能有多遠呢。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就讓人咋舌了。
為何旅行能生發(fā)喜劇元素,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現(xiàn)象。對異鄉(xiāng)的陌生,加之途中的偶發(fā)窘態(tài),都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又哭笑不得的變核。如同《流浪巴黎》中這三個神經(jīng)兮兮的人所生發(fā)的事故,碰壁之后,不停地繞圈圈,才有了笑料不斷的可能。另外,這幾年因恐怖襲擊,給巴黎蒙上了不安全的陰影,想必影片意在淡化這類陰影的滋擾,帶有輕松又可貴的佐證,大背景下的巴黎看似仍然是安全的,浪漫的,活色生香的。請放松身心,來巴黎嗨游吧。
2017、3、21
看了一段才發(fā)現(xiàn),以前看過這電影的。老是健忘,老是干這種猛然間恍然大悟的事兒,一如影片里神經(jīng)大條的女主。姑媽瑪莎一封顛沛流離的信把遠在加拿大的侄女菲奧娜召喚到了巴黎,可是我們可愛的老姑娘菲奧娜到了浪漫之都,差錯百出,麻煩接踵而至:一開始的過安檢橫沖直闖不知變通已展示出女主的二愣子屬性,接下來與同為加拿大男子的尬聊以及走錯通道錯過地鐵更讓其形象飽滿突出,在埃菲爾鐵塔大橋前留影居然能順順溜溜以背越式栽入塞納河也是沒誰了,在姑媽公寓大門前倚靠休息被人推開門后就坡下驢地躺下,舉目無親孤立無援后求救警察局,陰差陽錯誤打誤撞偶遇撿到自己背包的流浪漢,然后兩個互補的二貨開始了在巴黎的奇幻歷程:參加所謂姑媽的葬禮,發(fā)表不知所云的演說,鼻子被電梯門夾,以為男主殞身火葬爐,細細平分斟酌骨灰,二分鏡頭下兩張床上的騷動,夜爬埃菲爾鐵塔時的驚險,三位主演塔頂?shù)奶魍?,最終,姑媽還是藏身于可降解骨灰瓶,藍天白云下的一場雨后,姑媽在塞納河中漸行漸遠,而那尊巴黎的自由女神像,在法國高大的埃菲爾鐵塔映襯下,漸漸變小,消失…
故事的開頭,像極了隨手翻開的一本童話故事,就連扉頁上插圖都一模一樣。
這夸張的、舞臺劇般的表演方式真的很兒童文學(xué)有沒有!?????????
fiona先是收到一封“好心人”的腰封:介紹自己從郵筒邊的垃圾桶里撿出來了一個東西,看上去像是一封信,于是就好心拿出來放進了郵筒。
是不是很fairy tale?
這很巴黎。起碼是世人印象中的巴黎:浪漫。
因此fiona才得以收到88歲高齡的anutie 瑪莎從巴黎寄到加拿大小鎮(zhèn)的信。信里描述到:
開什么玩笑!你見過哪個88歲的老太太舌吻壯漢,只為躲避養(yǎng)老院年輕護士的屢次上門抓人;你見過哪個88歲的老太太流浪巴黎,翻垃圾箱、撿拖鞋、別人吃一半的香蕉;你又見過哪個88歲的老太太獨自一人扛腳手架爬樹翻墻進埃菲爾鐵塔,甚至爬上了最高樓。
這些都是后話。
Anyway,我們的fiona兌現(xiàn)了兒時的承諾,她踏上了巴黎之旅。
出師未捷身先死,fiona拍游客照時,一個后滾翻,一頭栽進了河里,不得不暫時放棄掉身上的行李掙扎著浮出水面。lucky fiona,被路過的觀光旅游船撈了上來。
緊接著我們可愛的dom就出場啦!電影采取的是欲揚先抑的拍攝手法。使得dom出場的形象可以說是很糟糕,比如酗酒、翻垃圾桶,對著載有fiona的旅游觀光船撒尿。
fiona下了船去到了大使館,看她可憐,大使館工作人員送了張晚餐券給這個身無分文、無處落腳的姑娘。
但因這該死的緣分,流浪漢dom在堤岸口發(fā)現(xiàn)了fiona遺失的行李。他隨即換上了包里的毛衣、并用包里的現(xiàn)金給自己安排了一頓燭光晚餐。雖然他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廁所邊上。
摘自豆瓣uu摩卡的一段影評:
“在巴黎,與其說隨處是紳士淑女,不如說事不關(guān)己目不斜倚,這大概就是巴黎人建立在自命不凡之上的“包容”吧。而東并不在意廁所邊的加桌、工作人員的打擾,大概他也學(xué)會了“包容”巴黎人不自知的優(yōu)雅的無禮?!?/p>
的確,身穿女裝的流浪漢dom,邀請在場女士跳舞,但都被拒絕,因這該死的緣分,fiona收到的晚餐券就是這家的,而她也剛好在現(xiàn)場,所以當(dāng)dom邀請她跳舞時,她猶豫了,看出了她的猶豫,dom一把子拉起fiona。
故事就這么進展下去。
情節(jié)不多說,熱評已經(jīng)將劇情非常詳細的介紹過了,再次不多贅述。就幾個印象深刻的點展開談?wù)劊?/p>
1.姑媽的自由
姑媽是一個非常自由的人。
摘了一段某豆友的評論,表示強烈共鳴:
“而此刻坐在塔頂88歲的巴黎客人——瑪莎,也許才是那個活出巴黎靈魂的人:那不必是追逐摩登、時尚流行,也不必是流浪街頭、放任德行,那不必是雛菊碎花連衣,也不必是香奈兒的小黑裙,那不必是塞納河岸咖啡書香,也不必是蝸牛鵝肝與香檳……那更應(yīng)該是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處世之道,不被陳規(guī)雜音限制,不受他人眼光左右的人生選擇。就像巴黎自由女神像與埃菲爾鐵塔的建造初衷:崇敬自由、仰望愛情?!?/p>
她真的太自由了,她好美。好可愛。
瑪莎在流浪途中看到了報紙,知道自己認識的一個舞者去世了。她趕過去還見到了年輕時的愛人諾曼。
兩人此時早已白發(fā)蒼蒼,但心中依舊懷念彼此,還應(yīng)了那句: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p>
2.死亡不是終結(jié),是一扇門,通往另一段旅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什么兒孫滿堂,也不用期待什么烏泱泱一片人給你送終,因為很有可能一場大暴雨,也可能是一場疫情,你走了就是走了。
后面的生人會繼續(xù)過他們自己的日子,也不會每天沉浸在你死去的悲痛之中。至于棺材的材質(zhì)、樣式那就更不是重點。
愛要大聲說出來,朋友們,就現(xiàn)在。
「流浪巴黎」,有趣、荒誕、溫暖又哀傷的法國電影。法式的浪漫和法式的幽默。不過,兩位導(dǎo)演兼主角,是比利時的多米尼克和澳大利亞的菲奧娜,并非法國人。
片中另外兩個主角:瑪莎和諾曼的飾演者,前者是出演「廣島之戀」的埃瑪妞·麗娃。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她已是89歲。后者是出演「難兄難弟」皮埃爾·里夏爾。兩個老戲骨,淡淡的舉手投足,韻味無窮。
整部電影以漫畫式的敘述方式,很流暢,片中很多細節(jié)看起來不經(jīng)意卻令人回味。四位主要人物表演都具喜感甚至滑稽卻沒有惡俗。
非常喜歡片中三場戲:①諾曼和瑪莎坐在花園里的長凳上,用腳跳舞。這場戲最令動人。②Fiona、瑪莎和Dom三人坐在埃菲爾鐵塔上。畫面怦然心動?,斏f:我一直都想要爬埃菲爾鐵塔,不知道為什么一直沒有爬。③瑪莎去世了,諾曼、菲奧娜、瑪莎的鄰居和養(yǎng)老院的女看護站在塞納河邊為瑪莎舉行葬禮。一場雨之后,可降解的瑪莎的骨灰盒被扔進了塞納河。人生終究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電影配樂清新自然,所選的歌曲錦上添花。加拿大魁北克姐妹組合的Swimming Song 可以單曲循環(huán)?,斏椭Z曼花園跳舞時的歌曲我還沒有找到。
心形寶石耳環(huán)別在胸前
撿來的黃色女士毛衣
門衛(wèi)給的被棺材夾掉一截的香檳色領(lǐng)帶
毛絨襪子套上撿到的自己侄女的涼鞋
稀疏的紅色的頭發(fā)盤成兩個小揪
在餐廳突如其來的跳一支舞
相比之下在埃菲爾鐵塔欄桿上等待日出變得都沒那么令人驚訝了
巴黎永遠是 這個世界最美的城市
wow
????????????????????????????????????????????????????????????????????????????????????????????????????????????????????????????????????????????????????
看到的是自由、孤獨、愛、面對衰老與死亡。很好,很存在主義。
8.0/10 分。很有動漫感的喜劇片。。。開門進風(fēng)的那一段好玩。。。女主長得好怪,再特意打扮一下,好像動漫里的袋鼠一樣。。。簡直太有喜感了。。。
Dom越看越順眼是咋回事,兩段舞蹈真開心,丑美丑美的
法式浪漫,法式幽默。
有種默片的獨特美感,臺詞和表演則接近于漫畫式的幽默。荒誕,怪異,令人忍俊不禁。
兩位導(dǎo)演自導(dǎo)自演的喜劇電影,充滿各種荒誕元素,景色拍得不錯,幾首音樂選得挺好
長椅雙人舞那段太可愛了,爬埃菲爾鐵塔好笑又迷惑,有幾個場景有l(wèi)a la land的感覺。
所以那只襪子到底在哪兒?
比《愛樂之城》好!
還是那個樣子,荒誕和幽默,從來不是開懷大笑,但還是會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保持微笑。只是忽然發(fā)現(xiàn)他們都老的太明顯了,希望以后還是可以看到他們的電影…
新年要看喜劇噠!荒誕幽默的尋親記,三人爬巴黎鐵塔看風(fēng)景的浪漫??催^多米尼克和菲奧娜的《倫巴》就很喜歡他們電影里明快的配色和歡快又有創(chuàng)意的舞蹈。上次的影子舞還記憶猶新,這次最喜歡的是兩位老戲骨坐在長椅用小腿和腳跳的踢踏舞。肢體語言表達的效果真有美感,喜歡這對比利時夫妻導(dǎo)演的電影風(fēng)格
RIP Emmanuelle Riva
哦是“La fée-2011”那兩位
其實挺好看的 準備去紐約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哪,我現(xiàn)在是有多喜歡這種尷尬的無厘頭喜劇,全程笑到崩潰,有回憶起自己爬埃菲爾鐵塔的辛苦,還有我也被地鐵閘門卡過背包哈哈哈,超級尷尬別扭。
菲奧娜是生在加拿大的澳大利亞公民,學(xué)表演的時候遇到了來自比利時的多米尼克,兩個人現(xiàn)在定居在比利時。他們的第一部短片《愛上冰山的女人》票房只有19萬美元,他們的作品基本沒有對話,就像栩栩如生的彩色連環(huán)畫,到了第二部作品《仙女》,票房翻倍到了38萬美元。雖然美國人對這種法式幽默是不怎么感冒。。。多米尼克和菲奧娜創(chuàng)作不停,這部作品,終于讓票房翻了二三十倍。。。這種從雅克·塔蒂一脈相承的高級的法國式的幽默,真讓人喜歡。
女主決定來巴黎時那激動的樣子想起曾經(jīng)的自己
fun
古怪又浪漫的小品
Emmanuelle Riva遺作,一出荒誕不經(jīng)的巴黎尋親記。導(dǎo)演秉承了《倫巴》、《仙女》的一貫風(fēng)格,多處可見雅克·德米的痕跡,大量運用肢體語言,笑料不斷,但是默片與有聲片的結(jié)合有些不倫不類,整體節(jié)奏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