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作家勞拉(Holliday Grainger)和她的室友美女泰勒(Alia Shawkat)在都柏林有一間凌亂的公寓,對酒、茉莉和一夜情有強烈的欲望。然而,當勞拉愛上了吉姆(Fra Fee),一個迷人但拘謹的古典鋼琴家,泰勒擔心聚會可能很快結束。
《Animals》改編自艾瑪·簡·昂斯沃思的2014年同名小說,講述了兩個朋友成長和分離的苦樂參半的故事。蘇菲·海德(Sophie Hyde)的處女作《52 Tuesdays》在2014年圣丹斯電影節(jié)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她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冷靜眼光審視了這段充滿爭議的友誼,繼勞拉和泰勒之后,他們經歷了享樂主義的高潮和探索靈魂的低谷。肖卡特的現場直播表演給泰勒一個無政府主義的漫畫邊緣,完美地補充了格雷格的靈魂轉向作為沖突和創(chuàng)造性地阻擋勞拉。兩人得到了明星陣容的支持,包括夢幻般的吸毒求婚者德莫特·墨菲和格雷格疲憊但充滿愛的妹妹埃米·莫洛伊。
當我們擁有可以恣意批判的土壤,卻沒意識到這不過是無法耕耘鹽堿地。
在這之上,我們燃起篝火。圍成一個圓圈,朝著一個略微偏航的角度追逐。
直到熄滅了火光,我們才能迎來黎明??山褚?,誰是那個飛蛾撲火的人了?
只有回頭的人,才能回答吧。
——————————————————————
更像是東歐經典名作Daisies的現實主義當代翻版,沒有fantasy, 只有赤裸裸的焦慮,野心,欲望。都柏林也是“倫敦生活”的調調, 只是比倫敦更土更毒?,F在的女性和男性都可以對外 “自命不凡,恣意批判,” 但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生活是如何的真實,而且還有點糟糕。
后期做得還行 其余一塌糊涂
party gilrs turning 30的故事,反應女性在絕對的自由和范式的約束之間搖擺不定的心境。又喪又顛感覺世界隨時都要崩潰但又瀟灑不羈的格調是都柏林無疑了。
多么寫實的情感關系。多么寫實的都柏林。
在明眼的女性主義者看來,異性關系才是阻礙女性從情感與友誼上健康發(fā)展的最大阻力,但是完整的人生應該經歷各種幸福與痛苦,磨礪本身也是生命完整的一部分。
還不曾有過一個時代像我們這個時代如此地具有自我意識,巴雷特在《遭遇虛無》時這樣寫道。“性”對于現代女性來說并非根本性議題,而是她們要進一步探索身份的前提。染上《神游癥》的《都柏林動物》在空蕩蕩的夜里尋覓著自己的窩,這個令她可以安眠的“家園”無疑指向了一種令她感到舒適的存在:身份。因此將這部異域版《送我上青云》視為女版《在路上》或許再適合不過。影片刻畫了一個試圖在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尋找新身份的女性形象。友情與愛情的拉扯讓她陷入了兩難:一面是自由而狂野的派對,一面是穩(wěn)定而專注的寫作。成為欲望的奴隸還是成為藝術的室友,迷醉狀態(tài)中的女主角無所適從。最終她在一種雙重背叛下養(yǎng)成了“離開的習慣”,回歸母性懷抱的她終于開始清醒、思考和質疑。這時一只靈狐從她的視野里跑進了黑夜,一個《非理性的人》也在字里行間誕生。
吃飽了撐的無病呻吟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modern wedding.
懷念喝醉酒后吟詩的某girl,但朋友永遠不能成為束縛,享樂后更深沉的痛苦以及另外的生活沒必要完全分享。文學改編就容易出現跳戲的高談闊論,正常時候誰這樣說話呀
我們流經一張網;悲歡并不相通。
有些地方有共鳴,卻也越來越討厭無節(jié)制的靡亂
導演這是沒睡成男人,干脆撒潑?
看似文藝隨性,實則無病呻吟
沒什么意思,浪費時間。
販賣焦慮
有點廢話多,但Holly真可愛真好看真會演啊!
everything about the movie, what is the point....really what is the point???
很有氣質的活牲口
年度最失望??磩∏楹喗橐詾闀呛芟矚g的那一類,低配版薩拉魯尼
一方面對這種故作深刻又莫名高談闊論的立意感到厭煩(還有在“專注說金句”這一角色形象不斷固化的Alia),但又同時對片中給予三位女性角色各自在面對年齡大關或深刻、或痛苦更或是歡樂的觀察想要稱贊。優(yōu)缺點一相抵,其實就淪為平庸了【非常好奇Laura到底寫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