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洛莉亞(朱麗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飾)曾經(jīng)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但是這段經(jīng)歷并沒有讓她對生活和愛情失去希望,正相反,如今的葛洛莉亞覺得自己比從前變得更好了。平日里,葛洛莉亞喜歡去一間舞蹈俱樂部跳舞,在那里,葛洛莉亞邂逅了名為亞諾(約翰·特托羅 John Turturro 飾)的男子。
和葛洛莉亞一樣,亞諾剛剛和妻子離婚了,他有一個孩子,跟著前妻生活。相似的經(jīng)歷讓葛洛莉亞和亞諾之間很快就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很快兩人就走到了一起。然而,激情退卻之后,兩人之間的問題也漸漸浮現(xiàn)。雖然亞諾和妻子離婚了,但很顯然這個女人并不能適應沒有亞諾的生活,她的陰魂不散成為了葛洛莉亞和亞諾兩人的關系里埋藏的一顆定時炸彈。
漸漸老去的葛洛麗亞開始嘗試追求自己的生活遇到一個單身男人阿諾德,但他們的感情生活卻因為過去的種種羈絆始終牽扯著,葛洛麗亞最終離開了阿諾德,接受自己的獨身生活。 像這樣純粹講人的電影,《葛洛麗亞貝爾》的生活細節(jié)其實談不上多好。但是涉及的情感很有趣。無論是漸漸老去后,葛洛麗亞對新生活的“試探”態(tài)度,還是性格古怪有些玻璃心又擔當不足的可憐男人阿諾德,都是立足在即將退休年齡段的人,探討他們的生活。 電影表達很有趣,整部電影很圍繞家庭。這些已經(jīng)離子女越來越遠的人,他們自己的生活卻始終和子女聯(lián)系在一起。而最終的落點上,導演竟然要說的是沒有必要去追求什么自己的生活。有趣的同時,也有些令人不滿意,只是沒落俗而已,給出的答案也不怎么樣。
??進了幾次女主家,都被女主又抱著放了出去,
此時女主正在掙扎,逃脫當下的人生,
然后經(jīng)歷了不靠譜的男主,幾經(jīng)失望,
終于,
接受了??又喂它食物,去酒吧跳舞????再也不瞎期待瞎認識????,
女主跟自己的生活和解了,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中年離婚,獨自一人,孩子娶妻生子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的那種被忽視的,感覺,
很真實,很觸動
翻拍經(jīng)典電影的有不少,但是翻拍自己作品的導演卻不多。智利導演塞巴斯蒂安·萊里奧并不是一位高產(chǎn)的導演,卻在短短五年之后就翻拍了自己當年沖擊金熊獎的作品,實在是一件讓人不太理解的事情。
不過,當你看過2013版本的《葛洛莉亞》和新版的《葛洛莉亞·貝爾》之后,你又不得不小小地贊嘆一句:導演有才。
幾乎是一比一鏡像的電影,不僅大段的臺詞都是直接翻譯過來的,而且連大量的分鏡都一模一樣,兩個版本的《葛洛莉亞》卻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風格和質感。
這種效果背后的原因,一方面來自于導演。
同樣是講述一個表面上看來是女性中年危機故事,當年初版的時候,導演選擇把這個故事放到自己的故鄉(xiāng)智利的政治語境之下,多多少少有一些代入感,以及一些對智利國內(nèi)形勢的隱喻,使得這部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更加復雜。
但在新版中,葛洛莉亞變成了一位美國中產(chǎn)階級婦女,瞬間就跳出了導演本身的原生視野和格局,反而使得影片的命題更為純粹,更為集中地探討一位中年女性的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
當然,真正讓兩部影片區(qū)分開來的,還是主演的變化。
2013年的《葛洛莉亞》幫助智利女演員寶琳娜·加西亞將銀熊獎收入囊中,這位柏林影后的表演可謂是極盡自然,甚至使得影片呈現(xiàn)出一絲紀實感。
寶琳娜兩邊耷拉的雙眼,人前畏縮克制的姿態(tài),以及偶爾露出的爽朗微笑,與很多人印象中的中年女性形象不謀而合。
而新版的《葛洛莉亞·貝爾》,則邀請了大名鼎鼎的大滿貫影后朱麗安·摩爾來擔當主演。摩姨的演技自然是無懈可擊,但其自帶的光環(huán)與氣場,卻賦予了“葛洛莉亞”新的生命。
原版的葛洛莉亞,穿著保守而得體,即使在質疑和怪責的時候,也是一副防守的姿態(tài),更加像是個凡人;而摩姨塑造的葛洛莉亞,則更加具有美國式的自信,也更具女性魅力,甚至隱隱帶有一點小女權的色彩。
談一點細節(jié),兩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有幾場激情戲或者裸戲。寶琳娜的身體有著明顯衰老的痕跡,她松弛、皺褶的肉體與男主人公同樣肥膩的身軀糾纏在一起,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枯竭的美感,仿佛生命對時間的劇烈抵抗和控訴。
而摩姨雖然眉眼之間已經(jīng)掩不住老態(tài),衣裙之下的肉體卻依然是緊致有形,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在最后用彩蛋槍射擊男主的橋段中,相比原版中寶琳娜近乎落荒而逃的表現(xiàn),摩姨氣勢洶涌的轉身離開,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感覺。
所以兩部作品截然不同的氣質,更多的是來源于主演的個人風格。當然,兩位杰出的女演員的表演完全談不上高下之分,只是摩姨更具個性的演繹,能夠讓這部翻拍片另出機杼,也算難得。
不過,無論對于《葛洛莉亞》還是《葛洛莉亞·貝爾》,我最喜歡的,還是影片講述的這樣一個雖然沉悶但感染人心的故事。
說是針對女性的中年危機,其實是很片面的說法,像葛洛莉亞這樣既離婚多年,又與子女疏遠,還一直處于空窗狀態(tài)的女性,并不是一種常態(tài)——但生活的孤獨和泥濘卻是常態(tài)。
而像阿諾德這樣收入可觀、事業(yè)有成,卻一直被兩個三十歲的女兒病態(tài)依賴,女兒一個電話撒嬌求助就玩消失的男性,更加不會是一種常態(tài)——但生活中的爛人和爛事卻是常態(tài)。
葛洛莉亞看似是一位從容的中產(chǎn)階級,有著一份穩(wěn)定但不忙碌的工作,業(yè)余時間整日在舞會和party中穿梭,有兒有女,母親健康無慮,活得逍遙自在。
但事實上她在情感和性都方面長期處于空虛的狀態(tài),與兒女之間的關系也僅限于電話和問候,還要在電話留言的結尾加上一句“It's your mother”來作無力的強調(diào)。
女兒有了男友也不和她講,兒子有了孩子都盡量避免讓她抱,保持著讓人尷尬的客氣距離,甚至在事業(yè)上,她也漸漸到達瓶頸,開始為自己退休后的養(yǎng)老操心。
葛洛莉亞的的生活,表面上就像她本人看起來一樣成熟而光鮮,是中產(chǎn)階級獨有的穩(wěn)健感,但事實上她住在租來的公寓里,樓上住著房東的似乎是精神病的兒子,每天在房間大聲里吵鬧,家里的嘈雜和紛亂,才是葛洛莉亞生活的真相——連一只沒有毛的丑陋的野貓,也膽敢不斷地入侵葛洛莉亞的領地。
葛洛莉亞的困苦,本質上與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異曲同工——缺愛而已。
所以她才會被舞池中主動出擊的阿諾德一擊即中,所以她才會對阿諾德的冒失離開最終原諒,所以她才會聽上阿諾德輕吟的幾行詩句就感動得流淚滿面——一般的成熟女性哪有這么好忽悠???
最后丟盔棄甲、遍體鱗傷的葛洛莉亞,就像片中那個街頭藝人操縱的跳舞骷髏一樣。
葛洛莉亞喜歡跳舞,不僅經(jīng)常去舞會,也正是在舞會上認識了阿諾德,在跳舞中,葛洛莉亞感受到的是美好和激情。
然而,當葛洛莉亞看到街頭的跳舞骷髏的時候,似乎隱隱察覺到,原來自己最喜歡的舞蹈,若是褪去了血肉,只剩一副躍動的骨架時,那些美妙的動作,都會變得那么憂傷而滑稽,小骷髏祈求路人賞金的卑微姿態(tài),不正和自己祈求關愛的姿態(tài)一樣嗎?
最終對阿諾德痛快的槍擊,是葛洛莉亞自我的解脫和救贖,但其實是在這和之前,她就已經(jīng)從中走了出來。
那只不斷闖進葛洛莉亞家中的野貓,葛洛莉亞曾經(jīng)嫌它莽撞丑陋,但最終她和野貓赤裸相對,開始喂養(yǎng)它,甚至偷偷嘗上兩口貓糧。
其實那只沒毛的野貓,就像葛洛莉亞的生活一樣孤獨和不堪,但最終她選擇了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并盛情擁抱它,學著享受它。
說到底,這部沉靜平淡的文藝片,其實是和好萊塢的人生雞湯是一個味呀。
影片一開始用平淡的手法介紹了Gloaria的生活,感覺她很能夠分配自己的時間,忙碌的不需要其他人. 但這個男人走進來的時候,她不抵觸,是期待的,接納的,可是一次次的失望讓她又回歸自我. 太喜歡這部電影的講故事方式了,平淡中透著情感,沒有跌宕起伏,但能讓你隨著Gloaria哭泣歡笑,推薦30+的女性觀看,要獨立,活出自我!
有個精神病般的鄰居,無比暴躁,整天亂嚎,甚至亂敲門,而自己只能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慘。不過也不是一無是處,留給自己一包大麻,日后苦悶無處消解,唯以解悶。
有個一起罵過街的好同事好閨密,結果被辭退了,可能也是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可能性,慘。
兒女雙全,卻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與老媽漸行漸遠;女兒找了個搞極限運動的,自己老操心了不說,結果還遠嫁瑞典,在機場女兒不讓送,一個人痛哭流涕,慘;有個仿佛單親爸爸一般的兒子,兒媳神神秘秘,神龍見首不見尾,自己想搭把手好像也不怎么討喜。
前夫已經(jīng)另覓良緣,沒想到在給兒子慶生的聚會上,跟自己還有點兒藕斷絲連之感。
在酒吧出入多時,好不容易碰到一個走腎也走心的離異大叔,結果被其前妻和兩個女兒折騰得不行,也是巧,每次要搞點兒事,正在興頭之時必被攪亂。情緒最為崩潰之時,肉體也徹底崩潰,在賭城徹底墮落,夢醒時分還得辛苦年邁的老媽前來收拾殘局?;丶抑螅路鸨惶涂眨诩依锓棚w自我。徹底厭倦了,不管大叔怎么死纏爛打也不再走心,最終跟自己和解了,掏出定情之物對著大叔一頓 piupiupiu 斬斷情緣。
始于酒吧舞曲,終于婚宴舞曲,仿佛一場夢。
可能是個好電影,但這種充滿主創(chuàng)個人表達的電影實在不和我的口味,大概是為數(shù)不多我在電影院里看的有 N 次中途離場沖動的電影了。
生活中常遇到這樣的人,從小乖巧懂事,討人喜歡,充滿正能量,有求必應,人緣往往很好,但這樣的人往往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孤獨、抑郁、死氣沉沉,電影《葛洛利亞·貝爾》里的女主就是這樣的人。
剛剛與人熱情寒暄后的轉瞬,葛洛利亞就在落寞里點上一只煙。 每當半夜她離開喧鬧的人群,有一只貓總會跑到她陰暗的家里,丑陋,沒有毛,照她的話說,“像尸體”,每次她都嫌棄地把貓扔出家門“回家吧!”這就是她對自己另一面的評價:孤獨、丑陋、羞恥、死氣沉沉。 她是一個忽略了自己的真實需要的人,她與另一個人相互吸引:阿諾德,一個很怕被拒絕的人,也同樣忽略了自己真實需要的人,他看得出她從不拒絕,她也聞到了他身上父親的氣息。 慢慢他們發(fā)現(xiàn)彼此的問題,他和自己的女兒無法分離,成年的兩個女兒甚至都沒有戀愛過,父女共同的融合的需要,也讓他避免了被拒絕和拋棄的痛苦,這是一個心理非常不健康的家庭。他忽略了自己真實的需要,選擇和自己的女兒們呆在一起;而她也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多次抱著幻想來到他身邊。受傷的她回到家,沒有再把貓扔出去,而是抱著它,就像抱著疲憊、孤獨、抑郁、死氣沉沉的自己,不再為自己感到羞恥。正如那個傳說,貓是上帝派來拯救諾亞方舟上的生命的。 直到最后她下定決心,向阿諾德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并堅決地離開了,這標志著她開始主張自己的需要了,就像電影最后的那首歌《Gloria》,"呼喚,葛洛利亞",她內(nèi)心真實的自己被喚醒。
電影很俗套,可這個女主角是不是很熟悉呢,可能是你,可能是我。
不好不差 看完雁過不留痕 想展示一個單身中年女性的飽滿人格和自給自足 出發(fā)點很好 卻拍的白開水了 見到摩爾阿姨真阿姨了#tiff2018#
一個人晚上在電影院看這個片子,還挺有感觸的。孤獨大概在什么年紀都是通感的。同時也覺得獨自生活其實也沒什么,一個人照樣可以在人群中跳舞。摩爾姨演技撐全片,戴眼鏡真是太美了
在現(xiàn)如今所謂小貓小狗都有尊嚴的活著引人關注的時代,爺爺奶奶年紀的中年男女私人愛情腫么辦?50歲的離異女人為了找到自己希望的愛,而付出一切,演繹出了那種“老娘愛最大”的不顧一切的尋覓和追求。“如果你是一只小鳥,我會成為一個窩;如果你是一個脖子而且很冷,我會成為一條圍巾;如果你是音樂 我就會成為一只耳朵;如果你是水 我就會變成為杯子;如果你是光 我就是一只眼睛;如果你是一只腳 我就會變成一只襪子;如果你是大海 我會成為海灘;如果你仍然是大海 我就會變成一條魚,我會在你體內(nèi)游泳;如果你是大海 我就會是鹽;如果我是鹽 你就會是萵苣,一個鱷梨或者是一個煎蛋;如果你是一個煎蛋 我就會變成一片面包;如果我是一塊面包 你就是黃油或果醬;或者你是果醬 我就是果醬中的桃子;如果我是一個桃子 你就會變成一棵樹”
叫Gloria Plus更合適,比原版更有趣更激動人心更五彩繽紛更動人更飽滿,Lelio再次證明他是king of nuance,摩爾實力告訴你為什么她是最好的演員(之一)。結尾的長鏡頭big fabulous dance,太美太美了。
誰說戴眼鏡的女人不性感
男人果然不如貓貓狗狗
看過原版后補長評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61599/摩爾阿姨太迷人,后半段劇情有塌掉的嫌疑,但阿姨游刃有余的演技剛得很,撐住了情緒的低迷,最后的彩蛋槍和舞池勁舞,釋放出來真舒服。女人什么年紀都可以是少女。Being alone is being strong and invincible.
由于跟原版真的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也就使這100分鐘萬全成了摩爾阿姨的秀場,她的表演完全不遜色于之前版本里的柏林影后。人到中年對于愛情的渴望、對于歸屬感的癡迷,我們都從摩爾阿姨每一個動作、眼神和情態(tài)中感受的真真切切。感情之于主角葛洛利亞永遠如煙花般來得絢爛、去得飛快;也許這就是每個人面對感情時永遠無解的答案,我們尋尋覓覓,最終得到的,始終是那如煙花一般的寂寞。
離開芝加哥的最后一晚在AMC看完這部電影,退場后看著凌晨華燈初上卻空無一人的街道;突然覺得對抗孤獨和衰老真的是很難的課題,我們已經(jīng)很努力想要表現(xiàn)得自己控制住了一切,卻仍舊擋不住那些快要崩潰的瞬間;A24真是近年來最棒的電影公司,朱利安摩爾后半段的表演簡直是史詩級別。
演員陣容異常強大,除了摩爾阿姨,各路配角也都是大牌。甚至還有芭芭拉蘇科瓦客串,不明白用意所在。摩爾確實很有魅力,她做什么大家都愿意看,而且身材真的保持得很好,隨著年齡增長魅力有增無減,整個人自然又隨性,就算露也不會讓人覺得有哪里刻意。這么說來可能對Gloria這個角色來說她有些太漂亮了啊。原片是挺可愛的小品,但如此翻拍我認為沒有什么必要了
想表達的東西都浮于表面就電影來說我覺得女主明明可以把生活過得很好看她母親就浪到飛起的感覺??活成什么樣還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tài)不過那個寶爸真的是一言難盡與其說女兒們和前妻依賴他不如說他同樣離不開她們都或多或少有心理上的缺陷男主把女主一個人丟在拉斯維加斯的做法 真的有點不負責任是我肯定要錘爆對方的狗頭??
不管你微笑還是哭喪,生活都會給你大耳刮子。接受孤獨,接受衰老,接受自己,然后莫名其妙舞池就播放起自己的同名歌曲,嗯,可能這就是人生彩蛋,最慘的結束了,后面是無人問津的字幕時間了。試試獨自跳舞唄,尬是尬了點,好在毫無目的,就無所謂落空,反正往后的日子還長,大把無望。
依托于角色和演員的雙重魅力而進行的一次無意義的復制行為。
我抽煙、喝酒,我經(jīng)常泡吧、還偶爾抽大麻,但我知道我是一個好女孩。(又是在Landmark影院和一堆老頭老太太們看獨立電影。)摩爾阿姨演技大贊,一個人撐起全片。結尾由衷地為角色鼓掌!
為38節(jié)準備的吧。家人和愛人都是,太independent了會覺得寂寞,太dependent on u會瘋。不管女人男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活得開心。這樣的小故事拍好看不容易,老戲骨的演技沒得說。買了5千卡的雙色爆米花,吃完感覺罪惡感,明天不去上班了
Shoot me, Moore,
當對一個這樣的中年女性角色產(chǎn)生了一種微妙的體恤時,我知道生活一定是給我?guī)砹耸裁从謳ё吡耸裁础荒芴^獨立遺世孤寂,亦不能太過黏膩可人柔靡。觀影的時候我一邊腹誹著抖掉一身的尷尬雞皮,一邊又忍不住哀嘆:哎,難哪!難!Btw又一部和老爺爺老奶奶們一起看的電影。
摩爾是真的演的好 整個電影節(jié)奏風格都不錯 結尾雖然有點小不滿意 但也沒有走向大團圓的俗套
除了配樂得用的是電子,其他的基本照搬自己的原版作品。除了換了個地方換了演員,內(nèi)容沒有任何新的東西。這樣復刻的意義在何?
#tiff2018 跟之前那一部電影比起來,是一個更加赤裸的中年女人的愛情故事。遍體鱗傷的回到生活中,再站起來反擊,這又是一個勇敢的中年女人的故事。PS.拿著彩彈槍打渣男的那一幕,特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