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Alina Schaller 飾)的家族世代經(jīng)營著一家葡萄園,最近生意非常的慘淡,作為葡萄園的繼承者,米拉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米拉的祖父患有老年癡呆癥,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癥狀愈發(fā)的嚴重,與此同時,米拉的哥哥保羅(Tobias Resch 飾)也失蹤了,這對于本就焦慮的米拉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了發(fā)泄壓力,米拉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打冰球這項運動上,而她身為女子冰球隊的隊長,深受著隊員們的尊敬和信賴。這一天,冰球隊里來了一位新隊友特蕾莎(Judith Altenberger 飾),特蕾莎的出現(xiàn)讓米拉重新找到了快樂的感覺。之后,保羅也回到了米拉的身邊,他們?nèi)藳Q定踏上前往維也納的旅途。
我喜歡這個故事,但不知道她們?yōu)槭裁磿谝黄?,特蕾莎怎么就喜歡米拉了?這也是我對這一類故事的困惑,為了有戲劇性,一般情況下女主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問題,這樣才能有一個成長線索,但她們?nèi)绾挝揭粋€類似于天使或者拯救者的逼近完美的戀愛對象呢?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這樣設(shè)定。這類故事,女二的心理動力很難被理解,故事不可信。
這個故事里,特蕾莎為什么會對米拉感興趣?
在故事開始,米拉自信輕松愉快地約會陌生人。作為新人,特蕾莎的示好被拒絕。更衣室的氛圍不算特別緊張,也不算特別和諧,大家看起來私生活不太有交叉,維持了和睦與距離。在特蕾莎表達與男生練習(xí)的不合理的意見時,米拉沒有說話。米拉在想什么呢?接著,特蕾莎又主動約米拉周末去喝酒,米拉第二次拒絕,但沒有拒絕一起夜跑。特蕾莎為什么屢次三番地想要接近米拉呢?
米拉渾身寫滿拒絕。我覺得這可能跟性取向焦慮沒有關(guān)系,但也可能有關(guān)。米拉在工作場景,基本不涉及自己的私生活,她的家庭問題,她的戀愛,她的情感等等。但可以看出來,她的家庭關(guān)系侵入了她的工作場景。
隨著保羅的出現(xiàn),米拉特蕾莎保羅喝了四場酒。第一場,米拉扮演了一個走鋼絲的人,這是特蕾莎給她安排的角色,不得不說這個角色很適合米拉的部分特質(zhì)。第二場,米拉扮演了保羅的弟弟,這是保羅給她安排的角色。第三場,米拉本色出演。第四場,米拉扮演了她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一個長發(fā),高跟鞋,西裝領(lǐng)帶,下巴布滿胡茬的無性別角色。
第一場酒結(jié)束以后,特蕾莎在橋上第一次喊出懦夫這個詞。第二天,特蕾莎在更衣室與米拉親熱地打招呼,米拉擺出冷臉,隊友問,她想從你這兒得到什么?米拉說,什么也沒有。但在橋上打球的時候,米拉一直在笑。訓(xùn)練中,特蕾莎撞了米拉,米拉沒有反應(yīng),特蕾莎特意轉(zhuǎn)過身體,看著米拉,米拉沒有回應(yīng)。
第二場酒,米拉在背后看著保羅跟特蕾莎親熱地打招呼,她突然走到兩人中間,保羅說,這是我的弟弟米歇爾,特蕾莎笑,說不錯,保羅去買酒,米拉看特蕾莎,特蕾莎看米拉,特蕾莎的眼睛很亮。米拉擺姿勢的時候,慢慢打開了自己的身體,并使用自己的身體去模仿一個男人。她看到了特蕾莎與保羅在舞池里肆意地擺動,他們接吻,米拉買了酒,把他們分開,加入狂歡。她宿醉,遲到,賽場一塌糊涂,被坐板凳,免去隊長。第一次從教練口中認證她是球隊里最好的球員。再次練習(xí),被隊里一直不合的隊友諷刺,特蕾莎默默觀望,幫忙穿球衣,米拉在訓(xùn)練里看到了對面的特蕾莎,米拉第一次失神。接著是洗澡,米拉看特蕾莎的身體,特蕾莎轉(zhuǎn)身后互看。鏡頭客觀冷靜,不知道她們在看什么,在想什么??梢酝茰y,特蕾莎確定了自己的情感。特蕾莎主動把自己的身體展示給米拉。
第三場酒。特蕾莎伸出了手,米拉沒有拒絕。保羅的泡泡被戳破。米拉向特蕾莎展示了失望和憤怒的情緒。特蕾莎主動揭開了自己的秘密,試探性地問米拉,將來有什么職業(yè)打算,想不想出國打球。米拉直接告知不去。保羅的身體失控,導(dǎo)致女人摔倒,保羅逃走。特蕾莎聯(lián)系救護車。米拉講了保羅和奶奶死亡的故事,和媽媽對保羅的失望態(tài)度。特蕾莎問,你怎么看?(你的情緒呢?你的情感呢?)米拉沒有回答。特蕾莎說,這就是你不想出國的原因嗎?米拉困惑,為什么你這么關(guān)心這個問題?特蕾莎說,我加入你,糾正,我加入你們,如果贏了這個賽季,結(jié)束以后,教練會推薦我去美國打比賽。特蕾莎說這一段話的時候,情緒很復(fù)雜,很大可能有愧疚。我想這很可能是特蕾莎一開始關(guān)注米拉的原因,米拉對特蕾莎的認識從特蕾莎出現(xiàn)的第一天開始。而特蕾莎應(yīng)該在轉(zhuǎn)會之前就詳細了解過這個團隊,尤其是米拉。她是來競爭的,或者說,她以米拉和團隊為跳板。這個更有利于她的協(xié)定是她轉(zhuǎn)會的原因,但這個協(xié)定并沒有告知所有隊員,對長米拉也一無所知,隊里最厲害的米拉也沒有得到推薦的機會。在這個情節(jié)之前,特蕾莎是否對米拉抱有愧疚感呢?她接近米拉是否有為了更好的合作,為了詳細了解合作伙伴,為了減少自己的愧疚的目的呢?米拉果然變得憤怒,你為什么要跟我說這些?你是不是馬上就要走了?因為我很糟糕。你接近我只是為了利用我嗎?我好像有點兒喜歡你了,但是你竟然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離開,我算什么呢?偶像劇可能會把這些潛臺詞一股腦倒出來,電影臺詞只是展示了情緒情感爆炸的瞬間,特蕾莎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猜她提前想好的可能是,我想咱們一塊兒努力一起出國,你也這么優(yōu)秀,但突然發(fā)生的事情讓她接觸了米拉沉默背后的冰山一角。如果米拉因為家庭原因不能出國,這是否就能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呢?真相還是被道出,但場合不對,時間不對,前一秒鐘的氛圍和情緒是多么穩(wěn)定啊。我想,特蕾莎可能也不確定了,她為什么要把這個真相說出來呢?我想讓你跟我一起,既然對對方有好感,還要來利用對方嗎?對方需要處理家庭問題,也不可能走得開。等等。這里的猶豫,又被憤怒的米拉打斷了,我根本就不在乎。我很在乎,原來你不在乎,我在乎還有什么用呢?特蕾莎無話可說,兩人在心事中不歡而散。
米拉終于開始解開心結(jié),與保羅聊天。但回家又受到母親的責怪,她第一次對母親說出了自己憤怒的根源,她從這個家里只學(xué)會了如何把人推走。這也照應(yīng)了她把特蕾莎推走的情節(jié)。
冷戰(zhàn),心事重重,發(fā)揮失誤,送分給對手。特蕾莎再次用身體沖撞米拉,并對米拉放狠話。這里的翻譯讓人浮想聯(lián)翩。你是要好好打,還是要我要去找其他人??梢岳斫鉃?,我找其他人給我配合打球,也可以理解為,我找其他人一起玩兒,或者,推開我,讓我愛上其他人。因為你的錯(確實是,不是想象中的自己給自己的壓力),我真的會放棄你。這句話戳中了米拉的心事,她們剛剛因為逃跑,糟糕,放棄,遠離,分離爆發(fā)過一次沖突,米拉也剛因為同一個話題與母親爭執(zhí)。米拉第一次在隊員面前表達崩潰的不甘心的情緒。喊完后,干勁兒十足,與特蕾莎合作把團隊送進總決賽。在車上第一次對著團員表演,展示非??鞓返那楦?。心結(jié)繼續(xù)打開。
第四場酒。特蕾莎穿了一條很講究的裙子,看起來也花了很大的心思,吸引了一位男性,哈哈哈,又被特蕾莎推走了。特蕾莎一看到米拉,就說,很不錯,這個造型。米拉在自由地跳舞,后面掛著狄德羅的畫像,特蕾莎靜靜地欣賞并且阻止了保羅進入米拉的自由空間。這次沒有喝太多酒,米拉也很放松,除了搭訕男人出現(xiàn)的幾個鏡頭。她們在酒吧外告別,特蕾莎抹走米拉嘴邊的睫毛膏涂在了自己嘴邊,這里特蕾莎顯得矮一些。米拉目送特蕾莎離開,特蕾莎拎著高跟鞋赤腳走了,好像還有一個撫摸嘴唇的動作,米拉看著特蕾莎的背影撫摸了特蕾莎的手停留在自己嘴邊的觸感,兩人的關(guān)系基本塵埃落定。
隨后就是喜聞樂見的親親抱抱舉高高。有豆友關(guān)注了她們的初吻鏡頭時間持續(xù)很長,我覺得這個鏡頭可以跟舞池里保羅與特蕾莎的親吻鏡頭做一個對比。小心翼翼,互相確認,與激情擁吻或許總是有差別的吧。這是米拉第一次主動,主動伸出手撫摸特蕾莎的臉,在看到特蕾莎的反應(yīng)時,翹起嘴角。她多么小心翼翼啊。
然而,因為球探的消息,前一秒情意綿綿的注視,驟然緊張。米拉有了深刻的危機感,事業(yè)危機,情感危機。對自己憤怒,對特蕾莎憤怒。代替麥粒本來是值得開心的事,但球探并非為自己而來。特蕾莎很明白米拉的心情,她還沒有說話,麥粒就成為了點火人。特蕾莎擔心米拉無法處理好情緒,米拉順勢把憤怒傾泄在特蕾莎身上。米拉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在特蕾莎到來之前,隊里基本沒有人對她的地位有過根本性的挑戰(zhàn),她在更衣室里雖然看起來沉默,但大部分隊友支持她定的罰款規(guī)定,也對她的一些沉默表示理解。然而,特蕾莎到來后發(fā)生的系列戲劇性事件打破了米拉與隊友之間的平衡。米拉第一次拒絕特蕾莎,宣示了自己的更衣室權(quán)力。特蕾莎質(zhì)疑男隊員免費與她們訓(xùn)練,米拉保持了觀望。在周末追保羅離開賽場之前的比賽,因為特蕾莎的加入,教練調(diào)整了團隊方案,麥粒出言諷刺。當米拉再次回到更衣室,教練雖然找她單獨談話,米拉的威信有所喪失,然而基本穩(wěn)定。第一場酒結(jié)束后,在更衣室拒絕特蕾莎的示好,維持了自己與剛剛對特蕾莎表示不滿的隊友的關(guān)系,也維持了威信。第二場酒后被教練在更衣室當著所有隊員的面訓(xùn)斥,這時候威信喪失。麥粒的挑釁也隨之升級。在最后一場沖突戲,麥粒的挑釁升至頂點。但最大的威脅來自更優(yōu)秀的特蕾莎。米拉宣泄了被自己壓抑的事業(yè)心,第一次以極端的態(tài)度展現(xiàn)自己對事業(yè)的野心,但使用了暴力的方式,傷害了愛自己的人,特蕾莎和隊友,也傷害了自己。當然后面的爭吵之所以會升級,米拉出手推特蕾莎,還是因為特蕾莎戳到了米拉的痛處,你太糟糕了,糟糕到我也要像其他人一樣逃離你。
與保羅互相罵對方是懦夫,互相罵對方?jīng)]有正視自己的勇氣,罵對方不敢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把話說出來,暫時達到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保羅與米拉和解,米拉與自己的事業(yè)心趨近和解。
保羅回家,與母親嘗試和解,米拉與母親和解,母親展示強勢背后的脆弱,米拉說出了安慰的話,沒有人會責備。這也是說給自己聽的,米拉與自己和解。
米拉與隊友和解,與特蕾莎和解。米拉承認了自己對隊友飽含深情,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擅長傷害人,不太擅長表達正面的情緒。她承認了自己在情感上的軟弱,這是她最害怕的點,跟母親學(xué)習(xí)的強硬的外表都是為了掩蓋這一點。大部分隊友支持原諒。更衣室的線索也劃上句號。
特蕾莎在賽場上再一次故意沖撞米拉,米拉拎起特蕾莎的衣服,兩人劍拔弩張,勢均力敵。這與特蕾莎第一次因為米拉在更衣室不理自己故意撞米拉米拉沒有反應(yīng),米拉打送分球,特蕾莎沖撞米拉,米拉撒氣,是非常不同的。米拉正視了自己的事業(yè)心,也學(xué)會了尊重競爭者的事業(yè)心,還學(xué)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在18分鐘的這場戲里,特蕾莎主動,她是被傷害者,她不主動,米拉是沒法兒主動的。特蕾莎或許還表達了珍視,有一種還好你回來了,沒有逃走,我沒有失去你的心情。特蕾莎又把米拉推開,表達一直存在憤怒,你怎么這么誤解我,還說了這么令我傷心的話,把我推倒在地,當場逃走。這些都是很自然的情感表達。米拉主動,道歉,緊緊吻在一起。在后面的比賽里,米拉送出助攻,恭喜特蕾莎參與未來的選拔。賽場線也有了結(jié)局。
特蕾莎與母親和解的時候,鏡頭呈現(xiàn)了掛滿墻的獎牌,我剛開始看的時候以為是她們家的酒得到的獎牌,后來再看,保羅說,你從小厲害,干什么都可以干得很好,我這才明白,這些獎牌是米拉運動生涯的紀念品。這也從側(cè)面說明,米拉為什么是隊長,教練和隊友為什么在她犯錯后仍然愿意信任她,特蕾莎為什么會對她有好奇心。(米拉的房間在把爺爺從馬路送回家,米拉聯(lián)系保羅時就有鏡頭,非常多的獎牌和獎杯,墻上還有冰球運動員的海報。)
還有很多米拉的單人鏡頭,她開車在黑暗的路上,聽著開到很大聲的音樂,她裹著被子坐在毯子上撫摸特蕾莎趟過的地方,她裹毯子在陽臺,車來車往,她獨自坐在自己陰暗的房間,最后一次獨處,她走向風力發(fā)電機,向上看發(fā)電機旋轉(zhuǎn)的葉片,站著,看廣闊的平原,直到太陽升起來。這與在夜里行進在同樣的背景里不同,她的眼睛打開了,心也隨之打開。
米拉從一開始觀看自己的身體,扮演別人給的角色,觀看特蕾莎的身體,扮演自己想要表演的角色,也有一條線索。簡單說,它從私密空間,到公共空間又回到家庭空間,被母親看到,下了可笑的斷言。這條線好像斷了。但在保羅再次離家之前與保羅夜談時,米拉說,我以后要多穿爺爺?shù)囊路悦鉅敔斚肽?。這句話聽起來像一句玩笑,或者也算給這條線索一個結(jié)局吧,她不會再為以母親為代表的家庭的凝視而難過了嗎?如果是,那就太好了。當然,米拉通過鏡子觀看自己,通過扮演角色嘗試打開,改變身體,通過特蕾莎的視線觀看自己,心理活動應(yīng)該很復(fù)雜。然而,影片沒有呈現(xiàn)撕裂的痛苦,它把背景板設(shè)定為一些從來不會抬頭的酒吧客人,一些共同在舞池里解放身體的人,一些更關(guān)注保羅喋喋不休的人。只用公共空間中的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呈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凝視,席勒的畫像有什么隱喻嗎?傳統(tǒng)的凝視反而成了特異者,這無疑是一個諷刺。更強烈的沖突來自母親的眼睛,和母親的態(tài)度。這才是真正最難解決的吧。
相對米拉,我們對特蕾莎知之甚少,我們不知道她的家庭,她明確的性取向,她對米拉的情感起于何時,她充分的心理動力。我們對她的印象是,美,善解人意,可以接受并欣賞很多超出一般人可以接受范圍的東西,有幽默感,聰明,行業(yè)頂尖,溫柔,有正義感等等吧。
但特蕾莎是一個會明確表達情感的人,直來直去。開心了就會大笑,會展現(xiàn)善意,憤怒了就使勁往地上扔?xùn)|西,撞米拉,推米拉。會大方地使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米拉,盯著米拉,欣賞米拉。愧疚的時候眼神也會躲閃,激動的時候,還會怒目而視。被傷害的時候也會出口傷人,捶地。被道歉的時候會一邊繼續(xù)生氣,一邊翻翻白眼,一邊欣慰。在18分鐘,親完又推了一下米拉以發(fā)泄怒氣??偠灾?,她可以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從來不壓抑自己的情緒。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完全理解別扭的米拉,還會引導(dǎo)米拉發(fā)泄情緒。相對于特蕾莎,米拉前期的表情徘徊在憤怒,憂愁,面無表情之間,隨著關(guān)系的開始和深入,米拉開始笑,在她們第一次之后,米拉終于笑出溫暖。她在道歉的時候,也努力尋找特蕾莎的眼神。最后在車邊,她主動盯著特蕾莎示好,向特蕾莎提問,她不太習(xí)慣這樣的表達,表情看起來很別扭,有點兒扭捏,這其實就是主動邀請啊,很不熟練的邀請。特蕾莎又看穿了她。特蕾莎在看米拉自由自在地跳舞時,眼睛里閃著亮光。她為什么會心動呢?是因為像我們一樣,看到了米拉主動的探索,變化和成長嗎?最后還問,真的嗎?真的為我感到開心嗎?米拉說,真的。但再認真想想,特蕾莎其實還是很虛幻的一個形象,像是沒有信心的別扭的人想象出來的能夠無條件欣賞自己,接納自己,支持自己,拯救自己的理想的戀人。
從特蕾莎這類角色看,她們投射了一切戀人的完美品質(zhì)。正是她們,成就了一個個美夢。
故事的細節(jié)非常多,對米拉變化的呈現(xiàn)含蓄有耐心。很多變化是從身體開始的,從對身體的裝飾開始,從身體誠實的反應(yīng)開始,情感也是身體反應(yīng)的一部分。
這個題材也挺新,期待有更多與運動有關(guān)的故事。運動本來不是對身體的開發(fā)嗎?看來此開發(fā)非彼開發(fā),力量并不等同于力量。
可以說,這個故事與同性戀的關(guān)系沒有那么強烈,與性羞恥的關(guān)系也不大,它探討的不是性取向認同的問題,它走到前面,或者說回到了問題的根源,被壓抑的身體,壓抑的情感,與理想中對身體的全面地感受,理解,認知,之間的張力該如何調(diào)和,自由的身體怎樣才算自由?可以跨越性別嗎?會受到鼓勵嗎?人本來自由的身體為什么如此不自由?這也是很多l(xiāng)gbtq電影熱衷于迷幻電子音樂舞池的原因。按照上面的設(shè)想,運動員應(yīng)該有更豐富的關(guān)于自己身體的感受,理解和認知,這個故事展示了身體之上的其他束縛,是什么呢?
女二有些鏡頭像阿黛爾,尤其是18分鐘那場戲。
再來說說保羅這個角色。保羅回家之后洗了個澡,他使用毛巾的方式很中性,他赤裸的上身也沒有那么強壯。第一場酒,他先稱自己魯?shù)细?,再稱自己為古斯塔夫,這都是很陽剛的名字,他還給自己貼了一個夸張的胡子,很有反諷的意味,給自己安排的工作也都帶有陽剛色彩。第二場酒,保羅穿了粉色露臍上衣,模仿女人,稱自己為理查德,"Richardis a male given name. from Proto-Germanic*rīk-'ruler, leader, king' and*hardu-'strong, brave, hardy', and it therefore means 'strong in rule'."(維基百科)這也明確地是一個反諷。第四場酒,保羅和米拉聊起來他第一次領(lǐng)圣餐時媽媽給米拉買的高跟鞋,米拉說自己把它藏起來了,但保羅后來在復(fù)活節(jié)又找到了。保羅的臉色突變。結(jié)合掛在米拉車上的十字架和奶奶的墓碑,這個故事的宗教背景在這兒又有了提示。高跟鞋也很有趣。米拉聊起這件事看起來完全沒有心理負擔,喜歡不喜歡穿高跟鞋,米拉在心里可能早有定論。并且米拉被鼓勵強勢,被鼓勵堅強,被鼓勵隱藏自己的情感。但高跟鞋是保羅的一個心事,保羅以為米拉不知道嗎?回家之前扮演警察,但腰上卻掛著粉色玩偶。保羅對自己的性別可能比米拉有更大的焦慮。他在心里希望自己強勢,希望自己堅強,希望自己有能力,希望自己不軟弱。但米拉在家里早早地承擔起了這個角色,保羅就得比米拉更強勢,更堅強,更有能力,不容失敗。保羅的痛苦是傳統(tǒng)的性別刻板印象帶來的??梢钥闯鰜?,他做不到,并且出錯了,所以開啟了逃避模式,穿行在各種角色里游戲人生。
另外保羅的表演能力強,會編故事,語言能力出色,可以根據(jù)聊天對象的期待把自己變成各種各樣的角色,逗對方開心。祖父在固定葡萄的時候說,保羅從來都不這樣跟我說話。誰在家里更受老人歡迎呢?這么一個壓抑的家里,誰負責讓大家輕松一點兒呢?我想或許不是米拉,這個角色很大可能是由保羅承擔起來的。他房間里的兩個滑稽的陶土塑像也暗示了這一點。而這樣的人格,很大可能難以令期待甚高的媽媽滿意,同時也會刺激米拉越來越強勢。這個家里傳統(tǒng)的強勢父親的角色缺席了。
這也可以解釋米拉的沉默。她的語言能力看起來很欠缺,這與保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保羅沒有達成的期待可能都被寄托在了米拉身上。這也是這個片子比較難以理解的原因,主角的話太少了,只有表情和動作,女二也是行動主義者,話也少得可憐,當然也有跟女主交流不暢的原因。嘆氣。這時候,表情動作行動偶爾話多衣著外表這些因素就會顯得重要。還有其他故事這么拍嗎?沒有口頭表白就在一起了。
然而,米拉又不是一個男孩子。她的祖父一直喊保羅,沒有喊過一次米拉,祖父對保羅的愛連癡呆了都銘刻在心,一次一次地呼喊一個缺席的不在場的人。米拉的媽媽拒絕跟米拉聊保羅,并且把不愿意聊保羅的責任推給米拉。然而保羅在這個家里無處不在,他的缺席恰恰證明了他強勢的在場。米拉照鏡子,自己如果是一個男孩子呢?如果自己是保羅呢?這對她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很緊張的問題,她循序漸進地探索,保羅也在旁邊推波助瀾,特蕾莎給了正向的反饋。在第四場酒,米拉給自己點上胡子,她在模仿保羅,保羅談起了那雙鞋,保羅在想什么呢?米拉回家看到睡在保羅屋子里的媽媽,米拉會怎么想呢?第二天,米拉在保羅屋子里試穿保羅的衣服,被媽媽訓(xùn)斥。米拉或許明白了無法通過角色扮演完全取代一個男性,在這個家里,她也不必成為他。后面開玩笑,說自己會再試著穿爺爺?shù)奶籽b,以免爺爺會想念保羅。保羅雖然說自己可以留下來,但他終究還是要走的,在這個家里,按照期待,他會繼續(xù)痛苦,他跟爺爺交流的時候說,我好累啊,與親人的緊張關(guān)系會一直刺激他的自我認知。最后他果然走了,問題解決了嗎?我覺得可能沒有,所以只能以距離進行隔離。
米拉送走保羅,獨處,目睹媽媽展示脆弱。保羅走后,媽媽收拾保羅房間的衣服,米拉摸著保羅的衣服,又放下了。換裝,角色扮演,性別認知問題大概也被解決了。
這也可以理解米拉的很多經(jīng)營葡萄酒產(chǎn)業(yè)的鏡頭。不再是隊長后,緊接著就是她在葡萄園工作的鏡頭,安靜機械的勞動或許可以讓她平靜。第四次酒后的早上,是在葡萄園旁跑步,到了高處眺望葡萄園的鏡頭。跟媽媽和解后,也是先到葡萄園坐了坐。這些工作本來是需要保羅一起分擔的,第一次在葡萄園工作,爺爺就提起了保羅。但是保羅缺席了。米拉必須把保羅承擔的一部分責任放在自己身上。不止是葡萄園。
這兒或許也可以再回看米拉對特蕾莎裸體的注視。米拉在看什么呢?女性的身體本來也很美?米拉照鏡子看不全自己的背部,這是她第一次認真觀看接近自己背部的女性后背嗎?胸部也很美?胸部并不意味著脆弱?它們不一定要被藏起來才顯得肉體更有有力量?米拉通過觀看特蕾莎的裸體,悅納了自己的女性身體嗎?特蕾莎的轉(zhuǎn)身展示了自信嗎?米拉因為被觀看而生出對自己身體的理解嗎?當特蕾莎在更衣室里提出男性球員免費打球時,隊友就涉及了男女身體不同的討論,米拉沒有說話,米拉在思考嗎?受到了啟發(fā)嗎?接著就有了米拉觀看自己身體的鏡頭,衡量自己的力量,遮住胸部,并模仿堅韌的表情。
最后一場酒的裝扮也很有意思。特蕾莎之前出場從來沒有穿過裙子,有休閑襯衫,修身外套,短褲露腰短袖絲襪,亮色與暗色搭配,總體比較酷,顯得有活力。米拉反而喜歡穿各式各樣的寬松的衛(wèi)衣,和各式各樣的暗色系外套。她喜歡遮住隱藏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的身體處在寬松安全舒適的狀態(tài)。贏了比賽以后,米拉很放松地表演唱歌,在大家面前露出了肩膀,這是一個突破。最后一場酒,米拉的衣服相比于以前都正式,修身,極大地修飾了自己的身形,凸顯了身體的外觀。特蕾莎更有趣,穿了一條非常女性化的裙子,這與她前面展示的強勢,酷有強烈的反差。這也說明特蕾莎對自己身體的自信是由內(nèi)而外的,所以她可以轉(zhuǎn)身給米拉看自己的裸體,她也可以欣賞各式各樣的米拉的身體外觀。不僅欣賞也飽含喜歡和激情。比如床戲。特蕾莎展現(xiàn)了強勢,她對米拉的身體有強烈的興趣,她也展現(xiàn)了對身體愉悅的充分享受。如果再回到一開始,米拉在更衣室化妝準備赴約會,就能看到米拉在自我探索的路上走了多遠。那時候,一切平衡都還沒有被打破。米拉通過特蕾莎眼睛的折射認識自己,米拉也通過保羅眼睛的折射塑造自己,最后找到了自己,接納了自己。
特蕾莎從一開始就注視米拉,米拉一直抗拒,拒絕,但又屢次三番在更衣室之外的賽場酒吧尋找注視特蕾莎,特蕾莎在尋求米拉的接納,米拉也在尋求特蕾莎的肯定。在更衣室第一次互相友好地看對方可能是洗澡。道歉場景,米拉終于在更衣室向特蕾莎釋放了歉疚善意的注視。特蕾莎一邊回看一邊屢屢翻白眼,在隊友宣布歡迎米拉回來的時候放松了身體。米拉自由跳舞,身體舒展,有一個特別有表現(xiàn)力的眼神,任誰是特蕾莎都會動心吧,特蕾莎涌出了不能掩蓋的愛意。在她們第一次接吻,米拉的眼神堅定,特蕾莎展示了唯幾的脆弱,吵架以及被推倒在地哭是一次,18分鐘是一次。眼神在這個故事里承擔了太多。
可以說,沒有特蕾莎的突然出現(xiàn),和保羅的突然失蹤與返回,以及爺爺?shù)陌V呆,米拉的生活應(yīng)該會繼續(xù)平靜下去,與隊友保持相對輕松愉快的氛圍,互不干涉對方的私生活,私生活也不會入侵工作場景。
米拉和保羅被期待的堅強,本來是很好的,但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出事。米拉的情緒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不能隨意展示心中的真實情緒,他們一家人都認為展示了就會被視為軟弱。然而,對比特蕾莎就知道米拉的壓抑有多么地強烈,也能知道,展示善意,溫和,放松,展示真實的情感體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它不涉及軟弱還是堅強的評價。反而,因為堅強的壓力,不能發(fā)泄正常的情感,會讓人因為害怕出錯而逃避很多事,它會阻礙人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它還會因為害怕失去自己珍視的而故意采用強硬的方式證明自己堅強,這種方式一定會傷害到自己和自己愛的人。保羅,媽媽,米拉都是這樣的人。所以特蕾莎悅納米拉,幫助米拉正視自己的情感、情緒,以此為突破口,順便也幫助了米拉的家人。當然米拉自己也在積極地探索。特蕾莎不是天使是什么呢。
有短評說從這個故事里看出了東亞的影子。在以外部的標準壓抑情感方面確實有相通之處。但這個故事可能涉及更多的是堅強和軟弱,強力與懦弱的對比?;蛟S有德奧的文化根源。我們的文化里對個人的強力沒有那么推崇,我們的壓力主要來自等級區(qū)分,和為了美化這一區(qū)分的道德觀念。
有評論認為這個故事沒有那么新,比較陳舊。我覺得建立在傳統(tǒng)二元性別對立基礎(chǔ)上的主題,多多少少都不會特別新。然而這個議題并非沒有繼續(xù)討論的必要。反觀,現(xiàn)在流行的故事,輕而易舉地戀愛,各種無休無止地抓馬,抽空家庭議題,放棄性別塑造與邊界的探究,關(guān)注社會議題的故事也屈指可數(shù),并且,與社會議題關(guān)聯(lián)后,女同性戀的問題就被邊緣化。它成為艾滋問題,女性主義歷史的陪襯。還有一種故事以女同性戀,尤其以女同性戀的性行為為獵奇,這種故事往往出現(xiàn)在非歐洲和北美地區(qū)。但總的趨勢是,形勢一片大好,我們都自由地戀愛吧。但這確實又是終點,所有人不再視同性戀為問題,人人自由地在性別中流動,沒有人以這個話題為問題。最后故事的沖突其實與一般人類面對的挑戰(zhàn)合流了。這就是女孩畫像這類故事的主題。
本故事其實也帶有這樣的傾向,這里沒有自我認同的緊張,好像性傾向也不是問題。它的主題是由于家庭原因造成的性別困擾,故事也無意把它上升到宗教,文化,社會的層面,就家庭這個小單位對這個問題的產(chǎn)生,經(jīng)過和解決做了一點兒暗示。
同性戀在這個故事里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呢?我想這可能也是很多沖著甜甜的戀愛來的豆友覺得故事無聊的原因。戀愛在這里承擔的功能不是為性傾向的緊張?zhí)峁┦鑼?dǎo),怎么才算甜呢?前面鋪墊的越緊張,后面才越甜。或者,全程高甜。戀愛的功能更多地是為家庭問題帶來的性別困惑,家庭角色緊張導(dǎo)致的社會角色僵化提供一個解決的通道。愛,其實不能簡單地用愛這個詞,它太單薄了,這可能也是電影沒有讓所有人互相表白,互相把愛說出來的原因,這里的意思是一種從心里產(chǎn)生出來的容納自己不完美,接納親人不完美的力量,它讓人生出一種新的觀看自己,他人,世界的視界,有了這種力量,人才會自信,才會有愛和被愛的能力,當然,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導(dǎo)致這一變化產(chǎn)生的原因是,三個年輕人的互相支持,接納,欣賞。故事其實把一個相對重的議題,給了相對輕的角色,尤其是特蕾莎這個外來者,這就使得故事在結(jié)構(gòu)上失衡。從特蕾莎心理動力的缺失,最后甚至可以解構(gòu)整個故事的可信性。
歸根到底,故事的主題偏重家庭議題和性別議題,當然性別議題與家庭有緊密的聯(lián)系。故事從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的性別觀念的基本結(jié)構(gòu)出發(fā),它引發(fā)主角的困惑,主角產(chǎn)生挑戰(zhàn)與改變的想法。但最后我個人認為影片沒有試圖拆解它,而是把它置于角色的更復(fù)雜的自我接受里連帶著含混地略過了。這或許也是故事總是滑動在多個焦點上并且態(tài)度曖昧的原因。不過,態(tài)度曖昧避免了明確的評價,放任人物自由行動,她們貢獻了精彩的變裝和模仿秀,增加了看點,呈現(xiàn)探索了身體和性別的可能性。從理想化的人物特蕾莎和與自己和解的米拉身上看到一種希望。力量與感性比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特蕾莎可預(yù)測的職業(yè)生涯,也把這種融合延伸到了社會層面(勉強)。如果從基本沒有改變的特蕾莎這個角色出發(fā),米拉探索的價值的重要性有被削弱的嫌疑。這個世界本來可以接受一個力量和感性融合地很好的社會角色。最后鍋又回到了家庭層面。可見,故事確實更偏向于私人和個體敘事。它的野心確實沒有那么大。它的好處是,故事會給有相似經(jīng)歷的觀影者以觸動。
這也是導(dǎo)演的創(chuàng)作目標之一。導(dǎo)演也是劇本的創(chuàng)作人說,故事最主要的是讓看的人能夠產(chǎn)生共鳴,能夠從情感上打動人。如果從這一目標出發(fā),這個故事很出色。它克制了泛濫的情感,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而空白里積蓄的全都是情感,這就讓它在深刻地打動觀眾方面有了可能。但是,這也使得故事表面上顯得沉悶和寡淡,如果觀眾不喜歡這個故事,沒有足夠的耐心,那這些目標很容易就會落空。
另外,故事呈現(xiàn)的方式非常細碎,這一方面與它要涉及的眾多場景有關(guān)。它要處理球場,更衣室,酒吧,葡萄園,酒廠,起居室,大巴等眾多場景。只有100分鐘的體量!另一方面,它又以人物的行動為推動力,有些動作非常細微,語言非常少。場景切換頻繁。手持攝影(是不是全程?)的使用,使得它有寫實的質(zhì)感。這些形式造成故事理解的困難,很多含義需要反復(fù)體會。這些因素人為地為影片設(shè)置了門檻,這也使得它與流行故事的呈現(xiàn)方式形成反差,另外一部奧地利的我個人很喜歡的電影十七歲,與這個故事的呈現(xiàn)形式有類似。這或許是導(dǎo)演有意地追求。
這個故事基本反轉(zhuǎn)了流行的戀愛表演程式,這種程式在很多電影中被重復(fù)。包括特別夸張地情意綿綿地注視,大幅度地身體動作,過分的扭捏,獨自享受的夸張的床戲等等。這個電影的床戲和吻戲可能是我最近幾年里看過的最有意思的了,它充分關(guān)注到了眼神的交流。雖然姿勢并不一定寫實。對比被視為拍得比較寫實的瑞典電影kiss me的床戲,她們也是各自愉快,更不用說菊石,卡羅爾,畫像干脆跳過這些畫面,直接呈現(xiàn)結(jié)束后的對視和聊天。這個故事里,結(jié)束以后她們繼續(xù)互相注視,看起來滿足又幸福。自信的特蕾莎后面去工作了(就是這么自信)。沖突爆發(fā)之前,特蕾莎溫柔地看著米拉的背影,或許可以看作床戲的延伸。這個眼神一點兒也不夸張,溫情脈脈,帶著親近欣賞回味安全等情感,也像在看一位老友。
總而言之,這類比較寫實的故事能觸及人深層的心理動態(tài),將它的過程視覺化。反之,過分夸張的表演更多地局限在呈現(xiàn)激情與誘惑,這是重要的,然而,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止停留在激情層面,它還有更多更豐富的感受,這些感受很容易被激情埋沒。這就是這類故事可貴,閃耀的地方。
電影里還有一個重要元素,配樂,有豆友已經(jīng)整理了歌單,這里說說配樂的功能。配樂與演員的表演,情節(jié)的推動互相配合,互相映射。比如,米拉在大巴上唱歌的鏡頭,唱到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活出自己,擁抱愛情,與愛人在沙發(fā)上,剛好走到特蕾莎的座位前面,這一段是她看著特蕾莎唱的,這里其實也寄托了心意。唱歌前的那場冰球賽,米拉剛開始不在狀態(tài),這一節(jié)就沒有配樂,失去了配樂的冰球賽場頓時顯得沒有活力。特蕾莎幫助米拉發(fā)泄情緒后,米拉向等候區(qū)滑去,激昂的音樂隨之響起并貫穿至米拉進球。在兩處親吻的鏡頭里,音樂貢獻了不同的感受,并停在非常恰當?shù)奈恢?,簡直與音樂的進程同步。類似的還有保羅模仿女性時的音樂節(jié)奏等等??梢哉f這是非常刻意的經(jīng)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配合動作或者行動,也就是演員的非語言表演來隱喻情感,這就彌補了電影在語言方面的缺失,也能增進觀影者的理解。另外,環(huán)境音的呈現(xiàn)也提供了一種寫實的氛圍。低語的酒館,雨中葡萄園,有風聲的墓地,更衣室的開關(guān)門聲,包被扔在地上的聲音等等,這些聲音也起到了隱喻情感的功能。它在情節(jié)上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特蕾莎穿裙子出場,有非常清晰的高跟鞋聲,隨后米拉轉(zhuǎn)頭,保羅成為背景板,這就反轉(zhuǎn)了第二場酒的情節(jié)。
還有很多細節(jié)也很有趣。比如,從哪兒可以看出米拉這個隊長是負責的?在隊友因為特蕾莎的加入被安排進入替補席后,米拉安慰了這個隊友。特蕾莎被男隊員故意的肘擊絆倒,米拉也送去了關(guān)心。她在冰球場上也很有拼勁兒,得到了特蕾莎的認證,教練心中亦如此認為。媽媽從來不關(guān)心米拉的冰球事業(yè),是否也是放心的表現(xiàn)呢?(牽強)保羅同樣認為米拉做什么都可以做好。當然,保羅出現(xiàn)后,她的行為模式被打斷,有了后面的各種戲劇性的發(fā)展。再比如,為什么最后麥粒與她身邊的隊友沒有舉手?麥粒與米拉的沖突從一開始就被呈現(xiàn)了,還有一個細節(jié)也很有趣,米拉在大巴上表演的時候,麥粒戴上了耳機。更衣室的戲可以看出來,米拉的支持者主要有兩位,而后來沒有舉手的另一位隊員總是與麥粒站得很近。雖然更衣室里有火藥味兒,麥粒在賽場上還是很合作的。
除了兩位主演,和斯泰菲這位神秘的演員,其他所有龍之隊冰球選手都是奧地利現(xiàn)役冰球隊的隊員,可能代表了冰球隊的顏值和實力,大家的表演也都很自然。尤其是后面唱歌的這位隊員和麥粒,出鏡率很高,表演得也很棒。當然,賽場上的很多背影和沒有露臉的鏡頭是由替身完成的。米拉這個角色不太好拿捏,特蕾莎這個角色相對來說好演一些。最后的呈現(xiàn)達到了自然的程度,跟隊員互動也都很日常。從兩場表演還是可以看出來,米拉的表演者對身體的控制力很強,她的肢體可以平衡緊張、不安和自然,即表演者對自己身體的開發(fā)程度很高,也就是說,在這個角色里,她可能演了一個與自己基本相反的角色。從舞池的舞蹈和跳舞之前的反串,也能看出來保羅這個角色的表演者有著與米拉表演者類似的肢體控制力和表現(xiàn)力,同樣非常優(yōu)秀。這為角色的滑稽、自在、心酸、沉重等等增色甚多。這些有趣的表演又增加了共情的可能性與共情的力度,它也使故事呈現(xiàn)出輕松有活力的一面。
特蕾莎是否是同性戀或者雙性戀?我個人不能從電影里得到確切的信息來證明這個角色的性取向。秉持女性主義觀點,秉持同工同酬理念與性取向無關(guān)。第二場酒,保羅和米拉同時盯著酒吧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子看了一會兒,特蕾莎沒有轉(zhuǎn)頭的動作。特蕾莎與保羅有親密戲。特蕾莎在第一次接吻的時候看起來有點兒羞澀。在互看裸體和第四場酒看米拉跳舞的時候?qū)γ桌忻黠@的激情。而這些或許也無法說明她的性取向。
特蕾莎的性取向重要嗎?這類故事女二的性取向或許沒有那么重要,她們主要的功能是鐘情女主,推進女主生活的展現(xiàn),激化一些固有的矛盾,愛情是催化劑,但它并不是女主生活的全部,女主往往有更大的挑戰(zhàn)需要面對。
異性戀故事里,這個角色的性別也可以是男性。從功能上看是一樣的。
he ~~歐洲題材電影基本都很生活化 所謂破冰 不單單是球場上的必勝一擊以及和家人之間的和解
十分抓馬,令人迷惑
顏值一般,劇情也沒什么意思。
劇情很一般吧
平平無奇加上尷尬的怪異。最后的賽場全是荷爾蒙,中場休息直接高潮過去
1,冰場運動戲太少了,我想看身體沖撞?。?!身體應(yīng)該是片子一大主題,女一Mira脫掉上衣照鏡子,浴室看女二背部(看肌肉?看痣?),還有從言語上的角色扮演發(fā)展到穿哥哥衣服變裝,與女二在冰場上的身體對抗,有些場面意思不明,但身體很重要;2,豆瓣這個簡介寫得蠻好的,但所謂“正直”“有責任感”的隊長嘛,可能是劇本或編導(dǎo)的問題,不了解競技體育,總之女一太不像隊長了,沒擔當,老憋著;3,贏球后車上隊友慶祝,女一卡拉OK,太減分了,要么真唱,要么直接背景曲;4,中間車上隊友喊final,意思是進決賽了,字幕組好像譯錯了
女子冰球真的太適合姬了,但這部片里姬只占了一半,另一半在講女主之一的家庭問題、成長、自我性別氣質(zhì)探索。
#Tribeca22 ??驕傲月打卡,原聲好聽極了,而且導(dǎo)演親自操刀了歌詞,片尾曲速速出音源!以及在大巴車上唱good old days那段好有感覺????我喜歡breaking the ice這個片名,一語雙關(guān),但整體表現(xiàn)還是較為平淡,筆墨的著重也有些失衡,創(chuàng)作上有一定局限性,以至于不好評價它的核心所在。人物的塑造還不錯,有戲劇張力,以體育運動為背景,穿插家庭故事和自我認知覺醒,作為導(dǎo)演首作,很是值得肯定的。演員們的表演不錯,兩位女演員之間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好棒~
冰球背景,原生家庭,自我覺醒以及性別認知等各題材元素的探討,內(nèi)容一度失衡和雜亂,但總歸在幾場比賽和兩個女主化學(xué)反應(yīng)的強大張力下,呈現(xiàn)的很驚喜,很好看。女主總是緊皺眉頭的性冷淡臉配上冰球這一充滿肢體碰撞的運動,性張力爆表啊,以及拜托這是女子冰球唉,不全隊搞姬才會很奇怪吧!
不僅自編自導(dǎo),連原聲都自己寫的女導(dǎo)演真棒!哪怕不是最佳長片首作,也能拿下年度最多才多藝導(dǎo)演獎。我發(fā)現(xiàn)近年能被歸為姬片的歐洲電影中,大多聚焦于年輕女性的成長,就算有煩惱和沖突,也不是為愛上同性糾結(jié)。這種敘事重心的轉(zhuǎn)移,讓姬片更豐富、凸顯出那些具體而多面的她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遭到只想看感情線的觀眾的冷落。而我想問的是,既然大家似乎都在期待女性題材、女導(dǎo)演,為什么這樣的作品始終難以出圈?如果直女觀眾因為同性元素回避不看,拉拉觀眾又對看另一個拉拉不以戀愛為主的故事沒啥興趣,不說出圈了,圈里都冷——這冰,首先要我們用支持去破才行。
編劇這腦袋瓜子跟保羅有一拼。有吻戲有船戲,雖然少但是有。
沒太認真看,又是男性戲份過多的女性向戲。想到只讀了一點的巴克曼那本冰球背景的書《熊鎮(zhèn)》。
家庭戲有點重了,擠占本來就不咋甜的兩個人。
不知道為啥特別能共情,恨不得給評論區(qū)所有三星的都講講劇情,笑死我了
億萬同人字幕組線上觀影 好喜歡周六夜云放映電影的感覺!辛苦工作人員了
電影的節(jié)奏我很喜歡,運動場面刺激好看。女主為什么苦大仇深的?!確定是奧地利嗎?為什么我以為是德語?
小情小愛的故事,劇本就沒怎么認真寫。
冰球真的好姬!~打著打著感覺隨時干起來
她媽的!太喜歡了
emmmmm good old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