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相愛很難
電影一開始就是丹麥演員林德哈特摸著自己的話兒,向電話那頭介紹:“埃里克,一米80,金發(fā),帥氣,陽剛,16.5厘米,未割過。”——盡管后兩點直到電影結(jié)束都沒有得到驗證,但“點亮燈光”的尺度暴露無遺。最讓人無言的一幕發(fā)生在曼哈頓一家豪華酒店,埃里克找到淹沒在伏特加和可卡因中的男友保羅。后者哀求他別走,可他叫的男妓已經(jīng)到了。于是埃里克握著保羅的手,茫然的看著男妓在自己男友身上起伏…
失去尊嚴(yán)的愛就像毒癮——導(dǎo)演毫不掩飾的表達了他的觀點。但沒有戒不了的毒,卻只有戒不了的愛。在愛和被愛中,愛顯然更難。因為它意味著將自己交給另一個人來決定。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那么你墮落呢?是不是意味著我墜落?叔本華用刺猬比喻人與人的關(guān)系,再渴望溫暖的刺猬,彼此也會保持適當(dāng)距離。然而它無法適用于戀愛中的人。事實上,正是那種讓各自遍體鱗傷的抱緊,才往往賦予了愛情飲鴆止渴、無法割舍的魔力——就像每個癮君子都知道毒品的害處,但又無不甘之如飴。這樣看來“點亮燈光”的兩位主人公其實都不值得同情:他們就像摟在一起跳著絕望之舞的舞伴,用彼此的熟嫻和默契去驗證一個早已劇透了的結(jié)局。
對角色的無法同情并不影響我對導(dǎo)演的敬佩。本片完全根據(jù)導(dǎo)演艾拉·薩克斯(片中埃里克)的親身經(jīng)歷改編,而保羅則是他現(xiàn)實中的前男友比爾·克雷格。兩人都是各自領(lǐng)域的名人(艾拉·薩克斯曾6度入圍圣丹斯,“藍色的四十道陰影”獲得了最高榮譽評審團大獎;比爾·克雷格是紐約出版界的金童,二十二歲即創(chuàng)辦自己的精品出版公司,而且客觀的說真人比電影帥 T^T )。拍自己和EX的故事并不是件討好的事,不但有現(xiàn)實顧慮,而且很容易成為泄憤工具。艾拉·薩克斯在解釋片名時說,他想讓燈光照亮所有的角落,不留陰影。這股勇氣確實體現(xiàn)在電影中:如果說保羅是毒癮(drug addict),埃里克則是性癮(sex addict);保羅經(jīng)常毒癮失控,埃里克喜歡419和電話做愛;保羅在埃里克電影獲獎前不聲不響的棄他而去,而埃里克則時常表現(xiàn)出想怎樣就怎樣的孩子氣...可以看到,主人公們都不是完人,都有血有肉,是復(fù)雜的個體,他們的感情關(guān)系和別人的都不同(這就和前年大熱女同電影“孩子們都好”有著根本差異,因為后者的前提就是:同性戀的婚姻本質(zhì)上和異性戀的沒什么不同)。
當(dāng)然電影的問題也很明顯:平鋪直敘的結(jié)構(gòu)嚴(yán)重拖慢了節(jié)奏,并且造成高潮缺失。事實上如果改變剪輯手法這部電影完全可以變得很跌宕。比如片中埃里克與畫畫男伊戈爾(該角色是導(dǎo)演現(xiàn)實中的丈夫原型)的兩次邂逅,就可以倒帶插入,由第一次對話帶出保羅進入戒毒所的情節(jié),由第二次對話帶出埃里克與保羅分手又復(fù)合的背景。這樣整個電影在細節(jié)上也會精致和吸引許多。
“點亮燈光”是近10年來繼“孩子們都好”后第2部獲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同志類最佳影片)的美國電影。這兩部影片連同去年的“周末時光”,都揭示了近年同性戀電影的一個新趨勢——相對于以托德·海因斯、格雷格·阿拉基為代表的90年代酷兒浪潮而言——就是出柜或性向認(rèn)同已經(jīng)不再成為同性戀電影的關(guān)注焦點。同性戀,落腳點始終是“戀”;而人與人的感情就像伯格曼說的那樣,永遠是跨出一步再尋找救贖,充滿了無盡的翻覆與變數(shù)。
相愛很難。
2 ) keep the light on
有點失望,還沒有 徐佳瑩的歌給我的震撼。
斷斷續(xù)續(xù)的故事,反反復(fù)復(fù)的生活,我沒有覺得它溫馨,也就不會為了它感動,傷心。
可能是文化差異,還有可能是性別差異,還有可能是年代差異。
這個片子,沒有觸動我,哪怕一丟丟。
并不是善良的人湊在一起就能好好過日子。
。。。
3 ) 好看卻穿起來有點憋的一條牛仔褲
7月9日,Gainesville
知曉這部電影,是無意中看到了徐佳瑩[不怕慶祝](該片臺灣地區(qū)主題曲)的MV。到上網(wǎng)看了一下預(yù)告片和簡介,于是猜想說,肯定又是一部描寫男同志世界中存在的畸形與矛盾的題材。說實話,對于LGBT的題材,本人更傾向于走小清新或是溫情路線的作品,像[Patrik 1,5 ]、[Transamerica]。而對待類似[Keep the Lights On]這種明明知道會是以悲情作結(jié)尾的,總有種類似捂著臉卻還要看恐怖片的矛盾心理在作祟。
8月22日,NYC
只身搬到了紐約,開展新的生活。
9月7日,NYC
電影今天上映,本來打算約朋友一起去看,因為種種原因耽擱,便沒能把計劃提到日程上來,也就把這事拋在腦后了。
10月7日,Chelsea Clearview Cinema
我這個人有點小迷信,總覺得一切事物冥冥之中早已安排。這天,和朋友在Chelsea吃完Brunch,正準(zhǔn)備回家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便躲進了旁邊的電影院,打算隨便看場電影等雨停了再回家??戳藭r刻表,發(fā)現(xiàn)最近的一場電影正是該片。而當(dāng)我看完電影出來的時候,更加印證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在Chelsea的電影院看一部發(fā)生在Chelsea的故事,這難道僅僅是巧合嗎?(笑)
前面廢話有點多,已經(jīng)差不多快進入正題了。因為本人現(xiàn)在暫住在紐約,于是想結(jié)合這部電影,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于紐約和這里的同志們的認(rèn)識。眾所周知,紐約是世界著名的Gay Cities之一。有時候你甚至?xí)a(chǎn)生一種錯覺,走在街上的行人,同性戀會比直人還多。紐約的Gay很喜歡扎堆抱團,有兩個區(qū)在manhattan是gay最常出沒的,一個是Hell's Kitchen,另一個就是主人公Erik和Paul相遇的地方——Chelsea。
故事發(fā)生在1998年,那個年代沒有iPhone更別提接客帝,就連網(wǎng)絡(luò)、手機也不是很普遍。于是基友們便用家里的座機,開展約炮活動。那大概是秋天的一個夜晚,Erik一人在家寂寞難耐,于是拿起了電話。與不知道多少個人互報了情況(他還謊報了一點)和調(diào)情之后,在紙上抄下了Paul的地址,徒步走向他的公寓。一番云雨之后,在即將離別之際,Paul對Erik說‘Thanks for coming by. 謝謝你的到來’,Erik回道‘Thanks for having me. 謝謝你邀請我’。我不知道兩人是那時候就相互產(chǎn)生了情愫,還是只是處于禮貌的問候。Paul接著又告訴了Erik,其實他有女朋友,是個不敢出軌的偽直男。Erik戲謔地說了句‘That's too bad’,然后離開了Paul的公寓。就這樣,二人邂逅了,并從419變成了Fuck Buddy,再成為Friend with Benefit開始Dating,最后Paul和女友分手,與Erik搬到了一起,建立了Relationship。我個人認(rèn)為導(dǎo)演應(yīng)該再多一點對于兩人如何墜入愛河的描寫,因為后面突然就把兩人愛的死去活來的給搬出來,讓人覺得情感上有點銜接不上。
在兩人第二次發(fā)生關(guān)系的時候,Paul便在Erik面前顯露了自己的本性。平時的Paul是個相貌堂堂文質(zhì)彬彬,令人稱羨的年輕律師,私下卻是一個癮君子。他所服用的是在Gay圈里最為盛行的Sex Drug——Crystal Meth,也就是冰毒,學(xué)名安非他命,這個估計看過云翔的電影的同學(xué)都知道是什么東西。曾幾何時,人們給它起了另一個稱號,叫做Tina或直接簡稱T,據(jù)說是根據(jù)在吸食是發(fā)出的聲音所得來。人們總是將男同志與性和毒品聯(lián)系起來,我個人不予評論。不過在紐約,確實有很多的男同志為了尋求刺激,因此沾染上毒品。而T則是在眾多毒品中最快使人上癮的。在曼哈頓,Chelsea則是重中之重的‘重災(zāi)區(qū)’?;氐诫娪埃珽rik看到Paul吸毒,并沒有做出太大反應(yīng),還與Paul共同分享了起來。大概是因為那時候兩人剛好上,還處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階段,自然看對方什么都順眼;有可能是因為Erik的工作是紀(jì)錄片導(dǎo)演的緣故,在搞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行業(yè)當(dāng)中,人們對于毒品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影片中還有另外一個鋪墊,在和Paul交往以前,Erik有一個炮友,暫且稱他為二逼肌肉男,此人屬于愛自己的肌肉勝過于熱愛任何事物的那類金剛芭比。多年后,在和Paul因為毒品的問題產(chǎn)生矛盾的間隙,空虛的Erik再次與該二逼肌肉男約炮。當(dāng)來到他家,Erik赫然發(fā)現(xiàn)此二逼肌肉男也染上了吸食毒品的惡習(xí)。導(dǎo)演通過這名二逼肌肉男的轉(zhuǎn)變,向觀眾更明確地表明了,使用毒品的現(xiàn)象在同志世界已經(jīng)日益嚴(yán)重。
我個人認(rèn)為同志容易沉淪毒海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同志們生存在弱勢群體當(dāng)中,他們處于社會的壓力之下,很難得到家人或周邊的理解,于是在生理及心理上進行自我麻痹和放逐;其次我覺得就是同志有時候真的比較經(jīng)不起誘惑,太過于追求欲望上的享受。
Erik也有自己的問題,雖然已經(jīng)和Paul處于穩(wěn)定交往的關(guān)系,卻還是偶爾會在外面沾花惹草,當(dāng)然電影里沒有真的演他和別人發(fā)生關(guān)系,但這是在同志圈子里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哪怕兩個人十分的相愛,他們還是有可能會尋求生理上的刺激。一天,坐在出租車?yán)锏腜aul看到Erik在街上和別人搭訕。當(dāng)晚二人在家中發(fā)生了第一次爭吵:
。。。。。。
Paul喊道:“What do you want me to do? 你到底想怎么著?”
Erik說:‘I want you come to bed with me! 我要你和我回到床上睡覺’
Paul詢問:‘Why? 為什么?’
Erik:“Because。。。因為(這時候的Erik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Paul接著問:“Why can we just sleep in different rooms? It's fine, it would be good for us. 為什么我們不能分房睡?這樣對大家都好。”
這時候的Erik露出他招牌Puppy eyes,對Paul說:“Cuz I don't want to. 因為我不想。”
Paul此時一語道破Erik最大的致命傷,但我認(rèn)為這也是他最可愛的地方:“You're such a BABY! 你真幼稚。”
。。。。。。
二人吵架的情景,甚至說的臺詞,我想大多數(shù)有過感情經(jīng)歷的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至少在我本人身上就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了。每當(dāng)爭吵,一方總會拿著枕頭被子跑到沙發(fā)上睡覺,另一方則會追出來用命令地口吻要求對方回到床上去??吹竭@里,電影熒幕奄然就是一面巨大的鏡子,我相信電影院在場的所有人,都在用審視自己的眼光,回想自己的過去。不管那時候是對是錯,不管對方已經(jīng)消失于茫茫人海還是仍然在廝守身邊,那些記憶已然成為了腦海中揮散不去的一抹塵埃,到頭來只能釋然一笑。
Erik和Paul之間的關(guān)系,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之間經(jīng)歷過喜悅、悲傷、感動、傷害、誓言、背叛,維持了近十年。雖然不像[藍宇]或是[The Trip]那樣以生命結(jié)束作為收場,但還是沒能夠讓人拍手稱快。影片最后二人的重頭戲,是點題之筆。分開一段時間后二人相約共進晚餐,飯后的Erik依依不舍地挽留Paul,于是二人回到狹小的公寓(或者是小旅館,記不得了),躺在一張Full Size的床上,剛開始二人還有所保留的穿著內(nèi)衣,有些害羞靦腆,之后相繼將衣衫褪去躺在被窩里,大概各自都在為自己矛盾的心理做著垂死掙扎。最后還是成熟的Paul先開了口說道:“We are not ganna have sex. 我們不可以做愛?!?,為二人打破了僵局避免了尷尬。當(dāng)Erik打算將床頭的燈關(guān)掉的時候,Paul卻要求:“Keep the light on. 把燈留著?!痹虼蟾攀窍M軌蚪柚鸁艄饪匆奅rik的模樣,記住彼此這最后的溫存??吹竭@的時候心里一陣酸楚。
與去年的幾部電影相比,比如[Weekend]、[No Strings Attached]、[Friends with Benefits],它們之間都有一個相似之處,主角們都是從炮友的關(guān)系開始,逐漸愛上了對方。只不過英國的那倆小伙子只在一起呆了兩天,美國的這兩位一呆就是將近十年。這其實透露出一個十分值得令人深思的現(xiàn)象,明明大家的初衷只是尋覓生理的慰藉,到最后卻陷入萬劫不復(fù)痛苦的深淵?尤其是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同志圈子,此現(xiàn)象貌似更加普遍。
影片結(jié)束走出影院,朋友問我對此片作何感想,我半開玩笑式的說:“這部電影就像是你買了一條牛仔褲,雖然好看,但是穿在身上有點憋?!蔽宜f的憋,是心里的那股子怨氣。一段失敗的感情就好比如此,剛開始的時候就像你剛把牛仔褲買回家,穿著覺得還不錯,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有可能是因為自己身材起了變化,也有可能是牛仔褲洗過之后變了形,它再也不是那條最適合你的牛仔褲了。只是有的人比較戀舊,不舍得拋棄,而有的人喜新厭舊,不合適了立刻再買新的。
PS. 有一個問題捉摸了半天也想不明白:Paul的職業(yè)是律師,但他為什么每天卻只穿個小襯衣,也不打領(lǐng)帶不穿西裝,出門上班就只背個紐約基友們唯一指定款的購物袋,而且一背就是10年,服指太不考究了吧?
2012年10月7日,祝你,可以找到為你Keep the Lights On的人。
4 ) 《為你流的淚》:戒不掉的癮,戒不掉的愛
美國精神科醫(yī)師弗里茲?克萊恩(Fritz Klein)在其著作《異/同之外:雙性戀》(The Bisexual Option: Second Edition,1993)裡寫道:「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看作可能的性伴侶之前先把他看作一般人的話,那麼每個人看起來都差不多?!瓜嗤牡览?,撇開性別不談,不管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在愛的本質(zhì)上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性表達方式不同罷了。
榮獲第62屆柏林影展泰迪熊最佳影片的《為你流的淚》改編自導(dǎo)演艾拉?薩克斯(Ira Sachs)的自身經(jīng)歷,他採半自傳的形式寫實地記錄一對戀人長達十年的戀情。不像多數(shù)的同志電影,片中不再著重於同志的自我身分認(rèn)同問題,並削弱對異性戀社會的控訴,藉以降低「同志」這個標(biāo)籤被邊緣化的異質(zhì)性,讓電影回歸到愛情的探討上。
電影一開始,紀(jì)錄片導(dǎo)演艾瑞克(Thure Lindhardt飾)裸著上身,躺在床上打電話約人一夜情,他對著電話描述自己的身材和性愛角色,語氣曖昧,滿溢著情色想像。接著,艾瑞克出門赴約,他走進一住宅,對方開門後,他說:「我是傑夫?!箖扇穗S即熱烈地相互擁吻,然後上床。這就是男同志的交友模式:直接,但不帶真實的情感,一切建立在性愛之上。導(dǎo)演在片中如實呈現(xiàn)同志性格,毫不避諱地將同志圈中各種形象,以及交友、互動的情形反映出來,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男同志在做愛時因排泄物沾染床單而尷尬的場面。
艾瑞克在電影的開頭不斷地約人一夜情,他換過一個又一個的假名,接觸許多形象和癖好不盡相同的人,宛如是在一場無止盡的、沒有真情和愛的遊戲裡來回穿梭,直到遇見保羅(Zachary Booth飾)。誰說一夜情裡沒有真愛?艾瑞克和保羅來往之後便忍不住向女性友人分享,並稱讚:「他很好?!箖扇穗S即展開交往。他們一起做愛、嗑藥、喝酒、逛攝影展……,彼此的情感十分契合,保羅認(rèn)為艾瑞克是他生命中最好的相遇,艾瑞克則去進行HIV檢測,深怕自己已受感染,足見他對這段感情的重視。
然而,艾瑞克逐漸發(fā)覺保羅的毒癮問題非常嚴(yán)重,還經(jīng)常消失不見人影,完全聯(lián)絡(luò)不上,甚至當(dāng)艾瑞克的作品在影展上獲得大獎,想在第一時間向保羅分享喜悅與成就時,回應(yīng)他的只有一臺冰冷的電話答錄機。這讓艾瑞克陷入極為痛苦的境地,因為就連友人也都直言不諱地說:「除非他沒錢或者他死了,不然你是救不了他的。」毒品可以讓人上癮、酒可以讓人上癮,性也可以讓人上癮,那麼愛何嘗不會讓人上癮呢?艾瑞克思念保羅到快瘋掉,更愛他愛到無可救藥,他雖然曾狠下心要求保羅接受勒戒否則兩人就分手,但他心裡清楚,自己早已戒不掉對他的愛,只能日復(fù)一日,甚而年復(fù)一年徘徊在開心與難過之間。這種矛盾如同艾瑞克握著保羅的手,看著他和別的男人做愛一樣,那樣殘酷,也令人不禁為之心酸。原來愛一個人可以委曲求全到如此的地步。
多數(shù)的同志電影都是悲劇走向,並以分離或死亡為結(jié)尾,不似異性戀愛情電影──尤其是好萊塢的愛情片──往往以喜劇作結(jié),這是為什麼?是因為異性戀信奉著王子與公主的美麗童話,認(rèn)為從此以後就能過著幸??鞓返娜兆訂??還是同性戀情本來就很難與長久劃等號?或者應(yīng)該說,同性戀較能,也被迫必須面對現(xiàn)實。電影的原文片名《Keep the Lights On》很有意思,導(dǎo)演一方面照亮同志的內(nèi)心世界,將自己最私密的情感毫不保留地展露在世人眼前,另一方面也因為明亮的光線讓所有好的、壞的都無所遁形,赤裸裸地顯現(xiàn)出來。光明總伴隨著陰影,就像保羅所說:「我擔(dān)心很多事,但我很快樂?!惯@就是愛情複雜的本質(zhì),相信曾經(jīng)歷過的人──不管你愛的人是異性或同性──必定能有所體會。
愛使人盲目,因而艾瑞克和保羅無法殘酷地切割彼此,才會浮浮沉沉將近十年的時間,甚至在最後的分離時刻,艾瑞克仍對保羅說:「我真的很愛你。」愛,上了癮。沒有人能真正戒掉愛。
5 ) 你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一次投入
全片的氛圍好陰暗啊,甚至說是沒有一個高潮點的電影,的確是有點沉悶,但這種沉悶的確營造出了不少的傷感和絕望。
這一部同性戀電影有被說是2012年度最悲傷的愛情電影,我會知道而一部電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中文主題曲是徐佳瑩的《不怕慶?!?。那是我在徐佳瑩新專輯里最愛的一首歌,同樣是首悲傷的情歌。
看這部電影時,的確有點辛苦,因為節(jié)奏太慢了,沉悶的部分蠻多的。不過就如我說的,當(dāng)看完整部電影后,才會感受到那股傷感。
兩位男主角在一起逾十年,期間也分分合合。瑞克一個是性癮(不做愛會死,所以常出柜),而保羅是一個毒癮,可能正是一個原因,他們充滿了矛盾,卻又還是彼此相愛,分手又再復(fù)合,又再分手。
影片多少也看到了很實在的愛情例子。瑞克看見保羅的毒癮越來越嚴(yán)重,想要克制他,更忍痛將他送到戒毒所。故事以他為中心,看得出他對于保羅的愛多么的深,雖然總?cè)滩蛔∽约旱男园a卻常為保羅心痛,可是他卻沒想過其實自己才是最自私的。
他每一次出柜都讓保羅更奔潰,這才是使他的毒癮更加嚴(yán)重的原因,怎料到瑞克還會理所當(dāng)然、忍著心痛看似很偉大的的將他送去戒毒所。但是保羅還是一樣,每一次離去都回到他身邊,每一次都越陷越深。
就這樣十年的糾纏,彼此互相拉扯。直到10年后,大家才鼓起勇氣分得徹底。
其實愛情常常都是這樣,也看不過這樣的例子。上面可能我把瑞克說得比較活該,但是他是真的愛著保羅,也不應(yīng)該被責(zé)怪的。就是這種無法追溯罪的根源和只會一直潰爛下去的關(guān)系,真的叫人心酸。
點亮燈光,只想望清楚一點,因為已知道會失去,沒有任何希望了。
故事是導(dǎo)演本身的親身故事改編(導(dǎo)演本身是同性戀)??赡苷媸侨绱?,導(dǎo)演也不多在故事里添加過于戲劇性的高潮。但對我來說,營造到了那種氛圍也是部成功的電影。
你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一次投入 就算總會失去的 空虛之前我要更用力慶祝——《不怕慶?!沸旒熏?br>
評分:8/10
6 ) 做不到
Erik的確很渴望愛,渴望到一次次包容Paul,渴望到Paul復(fù)吸在酒店里約了hustler時還能在自己的愛人和別人xx的時候伸出手去關(guān)心他為了讓他第二天能夠重新戒毒。
他這么愛他,卻還是收到他“同居還是分手”“為了拯救我自己所以給你三小時考慮”的最后通牒以及最后說自己做不到后,對方讓人哭笑不得的“我不確定你是否愛我”。這樣的人,愛他什么呢?這樣一種主動權(quán)掌握在對方手里就因為自己這么愛于是對方可以隨便糟蹋、毫不珍惜的感情,怎么做都是疼。
Erik和Paul的選角很不錯,感覺自己比較像Erik,Paul就是那種“看起來很nice而且真心喜歡我”卻又能把你的心傷透、可當(dāng)他看起來已經(jīng)把自己的shit全都收拾好后你還是會重新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收回來的愛重新給出去的人,這樣的人有毒,可是誰不想要有個看起來踏實、nice也真心喜歡自己的人呢?眾生浮游,無所定居。本就是在社會里無根的人,好不容易心扎了根,又怎么說斷就斷。
這樣的拉鋸戰(zhàn)在別人那里不過一句輕描淡寫的9年,就連最親近的人也等到事情實在受不住要對Paul進行干預(yù)了才知道自己承受了那么多,感情的心酸外人又怎么看到?渴望伴侶的人看了這些,會覺得比孤身一人強嗎?
重新看到他可能還是會愛上。他最后選擇了結(jié)束。盡管他的關(guān)心和拯救對方的欲望仍然戀戀不舍。
喜歡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故事,很喜歡視聽,也喜歡眾人的表演,很符合“電影”作為其本身應(yīng)有的作用。泥濘、焦灼、深情,還有很多。
影片的細節(jié)太棒了,同志感情在導(dǎo)演這里變成再正常不過了,一些橋段一些對白一些細節(jié)甚至正常到是很多異性戀無法體會無法經(jīng)歷無法察覺無法共鳴的,卻又真實發(fā)生在很多同性戀的身上。這個故事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就是真實,相愛有時候真的很難,因為愛上了誰根本由不得你選擇,直到你心里結(jié)疤?!铩铩铩?/p>
有多少次我們以愛的名義互相折磨。在這部電影,很可惜,我只看到互相折磨,而沒有看到愛。
男主角好丑,完。
怕失去,所以不敢相愛
劇情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安排兩人從決定繼續(xù)相處到男主角改變計劃的那兩分鐘內(nèi)容,如果我出電影考題,就要要求考生安排這兩分鐘的鏡頭以使得劇情的進展更加有邏輯,因為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影片本身的處理還是不夠優(yōu)秀。另外,海報實在是太漂亮了。
酒店那段是要有多心碎?。“@锟藶楸A_操碎了八輩子的心。
大多數(shù)時候,他們只是用彼此的青春消磨一個走向衰敗的結(jié)局,從而注定把對方傷得更深。要經(jīng)過很多年才會發(fā)現(xiàn),需要相當(dāng)?shù)挠職獠拍艹删蛻涯睢鄲酆茈y,不如緊閉雙眼。
其實都是些稀松平常,但細節(jié)處理的很好不會覺得很沉悶。覺得港臺譯名更貼切,為你流的淚再多也還是那么愛你……唉愛是個壞東西。
從故事上看這部是很私人的作品,再普通不過的那種個人經(jīng)歷,普通到就像我們和別人聊天那樣,會隱去和美化很多過去。但影音美學(xué)讓電影又具備了某種讓人一窺到底的魔力,顆粒狀的濾鏡加重了哀傷的基調(diào),更重要的是它展示出了一個渴望被愛的靈魂是如何行為的。
矯揉造作幼稚可恥。Julianne Nicholson 的雀斑跟1999年陳可辛的《情書》里的一樣可愛~ 也是同性題材耶~ “過去一年,我遇到了你生命中的所有人,除了你?!?/p>
克制。不做作。人性。
《春光乍泄》后最真實的同性情感電影,迷戀自身肉體的炮友、打完飛機提分手、人群里分別等橋段靈氣十足。愛情是和自己的軟弱對話,無堅不摧、無欲無求的人不需要愛情,凡人因殘缺而愛人,因愛人而更殘缺。
三星半,細節(jié)很贊,"陽剛"的溫情丹麥小攻,沒心沒肺的吸毒小受,九年離離合合苦不堪言的愛情長跑。單方面的愛情那不是愛情,Erik你醒一醒,既拍出了同志情感的普遍問題,又有個例的特殊性,后半部著實拖沓,感情糾葛顯得重復(fù)乏味。不過的確是今年不可多得的同志片之一。PS:電影里外都拿了柏林泰迪熊
導(dǎo)演放映后上臺介紹,說paul現(xiàn)在很好,他本人現(xiàn)在也結(jié)婚了,跟丈夫撫養(yǎng)了一對七個月的雙胞胎(暈,他丈夫就坐在我后面)。人家這談的才是戀愛啊,快十年的時間,幸福和痛苦到最后都是云煙啊,結(jié)局略拖,并且出現(xiàn)了不該有的廣告牌。。。(尼瑪?shù)奈腋杏X自己只是在過日子。。。
無論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歸根到底都是戀。這磨人的愛誰也受不了。如今的同性電影已經(jīng)從他們的社會關(guān)系進入感情關(guān)系了,很好的進步。
every ltr deserves a ugly truth, but life goes on, it does all the time
這部愛情片把同志情侶當(dāng)做“正常人”來對待,不去獵奇賣肉沒有賣弄噱頭也不搞老套的心理認(rèn)同社會歧視,僅僅是真情實感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此片改編自導(dǎo)演親身經(jīng)歷,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實細膩,托爾表演尤其出色,OST太好聽。不過影片后半部分節(jié)奏太拖沓,反而沒拍出8年感情的時間跨度,實在可惜
看似表現(xiàn)一或兩個人在感情上的消耗過程,實際還是屬于導(dǎo)演私密的情感探索,把大跨度的經(jīng)歷抽出,用緊致的剪輯去模糊掉某些因果交代,留下了反反復(fù)復(fù)的迂回感。相較語言,身體表演在片中也具有主導(dǎo)性,有意識地用不同的攝影機狀態(tài)豐富身體的交流。結(jié)局不僅是故事的出口,也是整個意識體系的鎖鏈達到最蓬松的一環(huán)
這部片告訴我們:要幸福,別吸毒。(大霧
八年下來,感情就是一段難舍難分、推來就去的游戲。沒有獵奇、沒有煽情、沒有過多不必要的肉欲,給直現(xiàn)最現(xiàn)實基友生活面貌的導(dǎo)演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