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馬原課上觀此短片有感
我是在馬原課上看到此短片的,由我們年輕的馬原女老師播放。該老師是人大思政專業(yè)的碩士生。
先說說我的觀感吧。我從中看到,首先是dictatorship的恐怖。作為dictator的老師和校方,極盡指鹿為馬、扭曲黑白之能事,堵住了一切反對者的口。他們的統(tǒng)治手法在我們看來,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反復灌輸、威脅恐嚇、占領(lǐng)權(quán)威高地、發(fā)動群眾監(jiān)控群眾、驅(qū)逐或消滅異見者。短片開頭整齊的課堂禮儀、政治宣傳式的廣播,都是我們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并已代代延續(xù)的。中途老師短暫出教室,一些同學對反抗者的群起攻擊,這種荒謬悲涼、令人憤慨的場景,也在我們的歷史上屢見不鮮。短片的布景和服裝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形似監(jiān)獄的逼仄狹小的教室、廣播的隱喻、整齊劃一的白色襯衫,簡單卻到位——民主社會的模樣是不同的,但dictatorial society的模樣卻是相似的。還有那三個高年級學生的紅色臂帶,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xxx小將同志。短片最后,作為希望的象征,一位學生仍然在思想上堅持2+2=4的真理,也許暗示著再黑暗的壓迫,也無法殺盡人們對真的追求與堅持。不過總的來說,當時我覺得本片的套路是較平庸的,想表達的東西也是很稀松平常的。或許還可以從認識論角度進行深入思考,因為我們對2+2=4的堅持,也是老師教的。那么就可以談談真理的來源,存不存在絕對真理之類的話題——這也是我的馬原老師播放此片的課堂語境。但我覺得導演只是用2+2做一個象征罷了,他想表達的主要還是政治主題。
不過吊詭之處就在于此。在放完短片之后,老師“請”了7位同學起來發(fā)言。所有的人,居然都在沿著老師圈定的“真理”議題夸夸而談,沒有一個人談及本片的政治議題。他們說的,無非是“堅持真理是要付出代價的”,“聽信權(quán)威是愚蠢的”……這些也就算了,真正讓我詫異的,居然還有兩個人說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實在是搞不懂這是怎么扯上關(guān)系的,這個結(jié)論的得出,太“勉為其難”了吧。不過,倒是很符合老師的期待——她滿意地笑了。十分鐘后,她是要自己講出來這句考點的,現(xiàn)在由群眾替她講出來,這樣會揣摩上意,自然令她滿意。
然后,平庸的馬原課套路又展開了。沒有人談及本片的政治主題,我可以理解為老師的隨機取樣樣本量太小。但師生彼此間的配合,讓我產(chǎn)生一種比短片中師生彼此激烈對立更難過的情緒。我有點失望,于是寫就此文。
2 ) 堅持
人與人之間搭成了一個世界,
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在那里面,
有自己所喜歡與堅持的東西,
兩者為什么不能在互相尊重的情況下保持平衡呢?
電影中老師所闡述的觀點在不正確的情況下受到質(zhì)疑,
而學生只是指出一個客觀的真理。
如此強迫性地教導,
灌輸性的思想,
是為了要牢牢控制住每個人,
為了要服從那個外界世界的規(guī)則嗎?
年齡只是一個數(shù)字,
身份也只是某種特定稱謂而已,
這不代表我們不能勇于突破那些已定的牢籠,
不能擺脫那些強加而來的傳統(tǒng)。
為自己所堅持的而努力對抗,
不管結(jié)果如何,
過程就已值得起立鼓掌。
3 ) 看細節(jié)
四面灰墻像監(jiān)獄一樣的教室,看似在學習知識 實際是被鎖在監(jiān)獄。
面無表情的所謂優(yōu)秀學生,繼續(xù)幫助教師(獨裁者)將錯誤的知識灌輸給下一代
看不見卻能殺人的槍,就像片子里想說的,這把武器是你看不見的,摸不著的,但是卻一定能將你狠狠殺死的。
最終的鏡頭落在一個學生的筆下,將5劃去,寫上了4.
看來導演還是一個算是樂觀的,對未來抱有希望的人,相信還是會有人堅持真理,至于能不能實現(xiàn)真理就不知道了。。。
似乎也在告訴我們,盲目地沖動的追求真理,在黑白扭曲的時代是行不通的,說到底就是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意思。。。留著小命總有勝利的那一天。
4 ) 自由是2+2=4的權(quán)利。
喬治.奧威爾的代表作《1984》里,主人公溫斯頓在日記里寫到,“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2+2=4的自由?!俺踝x這句話,心里不是很明白,誰沒有說“2+2=4”的自由呢?誰還能壓制他人說出“2+2=4”的權(quán)利呢?
直到看了這部西班牙的短片《2+2=5》。僅僅時長七分鐘,卻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為了捍衛(wèi)真理該如何選擇的故事。在強權(quán)橫行的校園里,老師強硬改變學生的認知,男老師宣稱二加二等于五,學生們附和著。終于,男孩A舉手質(zhì)疑這個答案??墒窃诶蠋煹膹娖认拢刈铝?。接著,男孩B也站起來跟老師爭辯,男老師甚至找來三名帶著紅袖章的學生來恐嚇這個男孩,老師再次疾言厲色地問道:答案到底是幾?男孩B毅然在黑板上寫下了:4。隨之被無情地”射殺“死。而男孩A,在一片2+2=5的朗讀聲中,還是將5抹去,肯定地寫上了4.
該片用直白,簡練的視聽語言,從極小的格局出發(fā),將故事放在一間幽閉的教室內(nèi),四面全部是灰色的墻壁,全然沒有學生教室的意味,仿如是一間關(guān)押著囚犯的監(jiān)獄。同時,該故事并未闡明發(fā)生在何時何地,無時代背景也更能顯示出該片更加深刻的諷刺意味。
片中男孩B被”射殺“的橋段無疑是七分鐘里的亮點,令人印象深刻。三名佩戴紅袖章的少年,面對著遲疑的男孩B,做出了舉槍的準備姿勢,導演在這里巧妙地運用聲畫并行,耳邊儼然是槍械的金屬聲。然而,這三名少年的手里卻空無一物。當男孩B違背了老師的意指而寫下在老師眼里大逆不道的2+2=4時,三名少年做出開槍的姿勢,槍聲隨即響起,男孩B倒在血泊中。這是一把看不見的槍,無形中射殺死了捍衛(wèi)真理的男孩B,也射殺死了僅存的真理。虛構(gòu)的槍支,殺人于無形的武器,正如同男老師無形的思想控制——一遍又一遍地跟讀。只記得男老師說出過”你不必思考,只需要跟讀?!斑@樣一句話,正代表著這世上依然存在的”強權(quán)“、”專制“,你僅僅去附和著去忍受著,無需多言,也無機會給你發(fā)聲。
而那三名少年手臂上所佩戴的紅袖章,在那間灰暗的、和監(jiān)獄并無二樣的教室里,時不時地刺痛著觀眾的神經(jīng)。那鮮艷的紅色,在一團團灰色里,實在過于刺眼。很多人心里象征著權(quán)威的紅色,在這間毫無自由,毫無民主的教室里,卻是用來專制的工具——迫使男孩B承認2+2=5。所謂的”權(quán)威“、強權(quán)、專制精神不過如此。
男孩B是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好例子,寧可為抒發(fā)出自己的思想,堅持自己的真理而死亡,也不為一聲不響而茍且偷生。。掀開歷史的紗幔,會發(fā)現(xiàn)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的像他這樣為了捍衛(wèi)真理為了真理捐軀的人們,被火燒死的哥白尼布魯諾,喋血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等等,他們前仆后繼,送上了無數(shù)條生命,為了自由與真理,但卻依舊沒什么起色。不知這些一代君子們,是否想過,如果能力不能遏制住暴力,那么,就自我清醒,厚積薄發(fā),做一個像男孩A那樣的人吧。
男孩A是那群”沉默的羊群“里,第一個站出來質(zhì)疑的孩子,也就是說,他最先清醒,且是有勇氣的,他根本就不用在腦袋里思索,到底2+2=4還是5,他心中自有定奪。然而,不反抗并不代表服從,結(jié)尾的最后一個鏡頭,男孩A的筆下,五被抹去改成了四,這一舉動就已值得起立鼓掌。
這一堅定的抹去動作,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并不只是無盡的黑暗,總有人堅持著真理,總會變得好起來。而那間教室,似乎也有光明的一面。這也更加說明,強權(quán)只能用恐懼使人們一時的信服,卻不能真正的讓人信服。
為自己所堅持的而努力對抗,男孩A和B,兩個人堅持真理的兩種方式。對于男孩A來說,男老師讓其喊無數(shù)聲錯誤的觀點又如何,即使明月照溝渠,但他本將心向明月,其他人是一群聽從乖順的”羊群“又怎樣,只要自己心中明了什么是正確的,有越來越多的人如他一樣,這世界總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非強權(quán)。
對于男孩B,他是用鮮血昭示了強權(quán)的殘暴可怕。但像這樣,盲目地沖動的追求真理,灑下鮮血,歷史早已證明,在黑白扭曲的時代這樣是行不通的。
2+2=5這樣的小扭曲在今日不會存在,可是從前,敢于去追求”2+2=4“權(quán)利的人,該值得記住。
只有在斗爭中無所畏懼,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但或許靜待時機,才是活下去的可能。
5 ) 二加二必須等于四的滑稽感
當其他人將 “2+2=5” 比作真理的類比的時候,我卻感覺到其諷刺和滑稽之處。單純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說,所有的數(shù)字不過是符號,只要保證自洽完全可以將表示數(shù)字 4 的符號替換為 5。
由此引出兩種不同的意義:
第一,也就是說他們拼勁生命守護的不過是自認為的真理,或者說根本不存在絕對的真理。
第二,他們的死是無意義的,反而可以理解為墨守成規(guī)的死亡。
這反而就是所有無謂的政治隱喻帶來的滑稽感,他們本質(zhì)上沒有創(chuàng)造出新的理解方式,只是將老生常談的東西反復套入合適、不合適的殼子當中。
6 ) 當孩子們沖破獨裁的時候,整個社會都應該群起而奮斗
從攜程虐童案件開始不斷被曝光的幼師虐待學生,到如今的三色幼兒園事件,讓我們無法忽視其中所涉及的教師獨裁現(xiàn)象。
教師對于學生而言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一直以來,家長們都會教育孩子說,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甚至于在老師面前,家長自身所表現(xiàn)出來的都是一個略顯卑微的形象。
這就無形之中在孩子特別是小孩子的心中拔高了老師的權(quán)利。所以他們對老師言聽計從,甚至于對老師的威脅恐嚇都不敢支聲。
更可怕的是,在學生只敢一味順從的心態(tài)下,老師給學生灌輸?shù)闹R、概念真的是真實正確的嗎?
我想在這次的顏色幼兒園案件里面就可以找到答案。
推薦給大家一部小影片,相信看了之后你更能理解我上述的話——《二加二》。
影片中的故事發(fā)生在某所男子學校里的課堂上。
原本一群聊天聊得十分歡快的學生,因為老師的到來變得嚴肅起來。
教師們被打開的那一剎那,全部學生如條件反射般起立。從學生的表情中,我們能看到緊張、害怕。
正式開始上課后,這個老師講的第一個知識點就是:2+2=5。
剛開始學生都非常吃驚,但是這個老師一直在強調(diào)自己的權(quán)威,于是很快,大家都開始符合這個老師的觀點。
但是有兩個小男孩還是堅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第一個小男孩在老師的強迫中,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默認老師的觀點。
但是第二個小男孩站起身來十分堅定地說:“2+2=4,怎么可能是5?”
并且對第一個小男孩說道:“你明明知道答案,為什么不說出來?”
這時,老師被徹底激怒了,他找來幾個帶著紅袖標的“好學生”。
一方面,讓他們?yōu)樽约褐v述的內(nèi)容作證,一方面,讓他們恐嚇那第二個小男孩。
這些“好學生”在第二個小男孩身后做出舉槍的姿勢——三人手中并沒有槍,但是影片的背景音中確實槍械上膛的聲音。
在這個小男孩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后,虛擬的槍射出了真實的子彈,男孩為自己的堅持付出了血的代價。
男孩死后,老師讓大家在筆記本上記下“2+2=5”。
影片的最后,這時鏡頭突然切到一只手的特寫,他先是寫下“2+2=5”,但最后又把“5”改成了“4”。
是的,這個影片的結(jié)尾還是充滿希望的,它沒有告訴觀眾這個最后更改答案的孩子是誰,或者說,他可能是所有人。
回到今天的這次事件上,孩子們被威脅下還是勇敢地說出了情況。當他們沖破獨裁的時候,整個社會都應該為了真相群起而奮斗。
隱喻直白 但也好多國內(nèi)的微電影
服從權(quán)威: 被同化, 或被毀滅
雖然懂得要講反抗獨裁,但也太無聊了。
沒有什么特色,講的道理大家本來就都懂(也許吧。。),講的方式又很俗套,雖然是05年的短片了,但還是顯得很多余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p>
荒誕而無奈
簡單粗暴的政治隱喻
自由就是2+2=4的權(quán)力
哈哈,有意思。
孩子 媽媽當時受的就是這種教育 不會讓你再經(jīng)受一次
除了沒看過的書籍《1984》還聯(lián)想到Radiohead的歌2+2=5!?離開天津公寓的夜晚,當我誤以為所有住客都是被獨裁者控制思想的行尸走肉,以宮崎駿爺爺要「善良」為精神支柱的我?guī)е胍ァ笇ふ易類鄣哪恪沟臎Q心,欲用「光明」拯救被「黑暗」腐蝕的靈魂…那時候我的內(nèi)心充滿矛盾與恐懼和不夠用的勇敢…
為什么呢。
野蠻和粗暴的教育映射了一個野蠻和粗暴的國家。我們就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
I′ll stay home forever .Where two and two always makes a five .——Radiohead
2+2也可以等于7、8、9、1000。。。
哈哈哈哈 society
最終還是二加二等於四。
論威權(quán)的殘暴。
1984
再怎么集權(quán)專制,真理不會抹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