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是一部恐怖電影
這是一部恐怖電影,因為它讓人極為揪心,觀影中,我無數(shù)次按下暫停鍵,因為實在無法看到一個孩子被這樣殘忍地對待,而一個孩子又這樣溫柔地對待別人。
許多觀影者為孩子的懂事感動,卻少有人意識到,有時候為孩子的行為貼上這種“成熟”、“懂事”的標簽,實際上是在掩飾大人的過分行徑,是在找繼續(xù)這么傷害孩子的借口。在這部片里,這兩個心里明明最愛自己,而且根本不知道怎么愛孩子的人不斷地對孩子重復“I love you more than anything”,但實際上這句話翻譯過來不是“我愛你勝過一切”,而是“我實在是太恨你了”。因為恨孩子,所以才會在孩子面前吵得天翻地覆,才會不斷地相互斥責,才會說出“I marry him for you”這種將責任推給孩子的話,才會為了個人事業(yè)離開孩子。而且,這兩個人幾乎從來沒有遵守過10天監(jiān)護期,他們不是爭著愛護孩子,而是計較遲到的對方如何使得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受到了影響。
Maisie知道自己對此無能為力,所以只好選擇安靜。盡管她看上去什么都知道,比如在她看到Margo因為被鎖在門外并且發(fā)現(xiàn)丈夫居然沒有在租賃單上寫自己名字而淚流滿面時,轉身向Margo走去并挽住她的胳膊,輕輕地倚在她的肩上??晌业母杏X是,盡管孩子“懂”,但這些始終是她被迫接受的。影片中這些烏七八糟的事件看起來似乎是孩子平靜地接受了,但她的路還很長,如果她未來的監(jiān)護人是她的生母,誰知道未來還要面臨怎樣的風險和挑戰(zhàn),還要承擔多少不是她的年齡應該承擔的痛苦和悲傷。而她長大以后,這些童年的困惑和痛苦經(jīng)歷,可能仍然會潛藏在她與任何一個人的關系中。
片子中最讓我揪心的一幕是,Maisie在沙灘上和她媽媽的那段對話,她的情緒從驚喜到失望到恐懼,她媽媽問她你知道誰是你媽媽吧,她說“you”。那一刻,我真希望她媽媽意識到Lincoln告訴過她的那句話:you don't deserve her。
許多觀影者也為Margo和Lincoln的結合所感動。電影的最后一幕,Maisie歡快地奔跑,Margo和Lincoln手牽著手微笑地走著,是片中為數(shù)不多的讓人松了一口氣的畫面。也許這是導演在告訴我們,這樣的父親和母親,這樣相愛的組合,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只是,這些溫情和快樂,并沒有讓這部片子輕松起來,只要我們稍微想一想,就會知道這些溫情和快樂有多么短暫,而這正是這部片子最駭人的一點。
2 ) 成長需要愛與陪伴
離異家庭,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的孩子,如何體現(xiàn)對孩子關愛,現(xiàn)在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能說大人的分手是出于誰對誰錯,但家庭的離散總是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容忽視的地影響。孩子的歸屬、撫養(yǎng)、教育等等問題最終還是要父母協(xié)商共同完成。離婚后本應是家庭重心的孩子瞬間變成了雙方愛情的犧牲品和附庸,這不得不是使的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對于一個孩子在需要關愛的年紀,必須被迫自覺地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愛護,這是多么殘酷的事情。他們要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辨別到底誰的愛更多一些,當口頭上的愛與承諾經(jīng)?;癁榕萦暗臅r候,他們的心也會變得脆弱。在孩子們的眼中,被愛不只是可以隨時收到的禮物,聽到“我是愛你”的話語,更多的是需要他們最愛的父母能陪伴在身邊,相伴入眠,分享每一個勞動的成果,見證每一次成長。孩子需要的是最簡單卻最實際的快樂和幸福感,大人很容易就可以給予,但要想持久,還要靠大人們的努力才行。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與陪伴,更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和和諧的氣氛,不要讓大人的錯誤選擇變成孩子的成長負擔,但愿每個孩子都有幸福的童年。
3 ) 《梅茜的世界》:她什么都知道
(芷寧寫于2013年9月3日)
影片《梅茜的世界(What Maisie Knew)》拍得靈巧細膩而真摯,一對有問題的離異夫婦,一個可愛的孩子,兩個介入這個破碎家庭生活的有愛心的年輕人,便是這部影片的主要人物構成。影片通過孩子的眼睛,呈現(xiàn)出了大人世界的虛偽、糾結、混亂和浮躁,而孩子需要的不過是那么一點點發(fā)自內心的關愛。小演員阿娜塔·阿普洛的演出自然清澈,簡簡單單地就呈現(xiàn)出一個單親小孩的傷感又不乏真實的世界,令人欣喜。
電影改編自亨利·詹姆斯寫于1897年的同名小說《What Maisie Knew》,在光影化時,影片對人物和故事進行了必要和必需的處理,做得可圈可點,即和時代氣息契合,又在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塑造上入情入理。而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真實冷靜細膩與值得品味回味的特點,也在影片中適度的保留了下來,這樣的文學底蘊在觀影時形成一種舒緩沉浸又耐人尋味的迷人氣質。執(zhí)導過影片《不確定》、《暗夜搖籃曲》等片的斯科特·邁克吉和大衛(wèi)·西格爾,一直長于講述情感故事,此番,他們的細膩引導讓小姑娘阿娜塔·阿普洛宛如本色出演般地帶來了一個惹人愛的梅茜形象。
影片直譯為《梅茜知道什么》,片中六歲的小女孩面對父母離異后的破碎世界,被動又主動地做著適應,她外表美麗而嬌小,眼神澄明而純潔,給人不得不愛、人見人愛的憐愛感,當這樣的小女孩以一雙清澈得幾乎可以洞悉一切的眼睛看著大人們五花八門的世界時,仿佛一切都無所遁形,而她卻還在為父母的任性不成熟沒擔當找著可以肆意如此的理由。其實她什么都知道,她只是觀而不語,以淡淡的笑容和聰慧的眼眸應對著,仿佛有著她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她伶俐可人,具有獨立自主性,有著一顆敏感敏銳又善解人意的心,她試圖包容父母的一切缺點和弱點,包括他們的勾心斗角、自私自利,只因幼小的她愛著他們。
片中的細節(jié)動人,雖經(jīng)過打磨卻不露痕跡,被呈現(xiàn)地細致而清麗,看似平淡卻充滿著力量。如影片伊始不久,梅茜的父母——藝術品商人比爾和搖滾女歌手蘇珊娜為離婚吵得一塌糊涂,當外賣披薩送來時,梅茜跑上樓,看到父母吵得昏天黑地,她只淡淡地看了一眼,便了然地自己跑去拿了披薩錢,送到樓下。再如,輪到梅茜去爸爸那里住十天時,她獨自站在電梯前等待著,睡得迷迷糊糊的媽媽穿著睡袍奔出來,沒頭沒尾地親著梅茜的臉說愛她,說罷就兀自進屋去,留下年幼的梅茜獨自等著電梯下行,梅茜了然地看著媽媽的背影,臉上掛有一絲令人心痛的懂事和習以為常。還如,一直堅強樂觀的梅茜終于在父母失職又沒能和繼父繼母碰面的情況下,睡在繼父同事家的床上時流淚了,這個傷心稚嫩的淚水讓很多人被現(xiàn)實磨礪地逐漸麻痹的心有了酸楚和疼痛感。
父母各自迅速再婚的理由,說起來都是冠冕堂皇的,為了給梅茜一個家,讓梅茜有人照顧,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不能勝任開脫。實際上,他們只愛自己,對梅茜的爭奪也出于不服輸?shù)膫€性。和很多父母一樣,梅茜的父母屬于天生不懂得如何愛別人的類型,他們只會給孩子買禮物來表達愛,只會口口聲聲地說愛來表達愛,他們并不關心梅茜真正的想法和內心世界,除了繼父林肯和繼母瑪歌。
影片通過母親蘇珊娜的嫉妒和所采取的幼稚極端的行為,巧妙地表現(xiàn)出了這位母親對愛的偏頗理解,當然這里有朱莉安·摩爾的演技所帶來的觀影福利。當真心愛梅茜的繼父林肯和梅茜玩耍得很開心時,蘇珊娜卻嫉妒地將梅茜從林肯身邊領走,當林肯和瑪歌帶著梅茜逛街玩耍得很愉快好似溫暖的一家三口時,和別人逛街的蘇珊娜看在眼里,妒火中燒,她出口傷人,蠻橫地帶走了梅茜。
片尾,梅茜終于和林肯瑪歌一起出海游玩了,奔跑中的那個可愛笑臉,和瞬息間眼神中的茫然,讓人始終對小女孩的未來揪心,而此時Lucy Schwartz那首的《Feeling of Being》輕輕響起,來的正是時候。
(雜志約稿)
(若聽片尾曲Lucy Schwartz的《Feeling of Being》,可去
http://nicolew.blog.hexun.com/89423014_d.html)
4 ) 力所不能及的時候,為什么非要勉強
電影里的小姑娘可愛的跟精靈一般,熱情的擁抱別人,愛笑,愛奔跑.她是被這個世界所愛著的,即使她那支離破碎的父母,即使是一面之緣的餐廳員工,無時無刻,大家都會輕聲對她訴說,看到她不安的大眼睛會心軟,會俯下身會蹲下來會抱她.不幸的孩子有很多,例如他的同學,電影里盡量不去觸碰那些過于復雜的場景,孩子所看到的,就是我們能看到的.所以在亂的毫無頭緒的生活中,能體會到最多是愛,只不過愛通常伴隨著無奈和遺憾.小暖男l(wèi)incoln一出場像個gold digger,沒想到原來是個真正愛maise的好人;而保姆margo盯著青春的金發(fā)也似乎是一個懷著野心的小三,最后她卻是那個對maise不離不棄的人.
愿生活始終美好,愿所有的maise都不會長大.
5 ) 她都知道
六歲的小女孩Maisie。她躲在門后看父母爭吵,在客廳看過氣搖滾歌手母親和年輕酒保調情,在樓梯間看藝術品商人父親和小保姆親密交談。
不久父母離婚,又瞬間各自再婚,一邊是保姆姐姐Margo,一邊是酒保哥哥Lincoln。Maisie每隔十天輪換于兩個家之間。
自私的父母,嘴上說著愛她勝過一切,卻總是把她推搡給年輕的姐姐和哥哥。她從不哭鬧,安靜的,在房間里把弄玩偶,在空蕩的大堂里等待遲來的父母。
那個晚上,父母不知所蹤,她被抱到一張陌生的床上,門外是一群陌生的人。六歲的心靈再不能承受,淚悄悄劃過鼻尖到枕邊。
孩子不會被成人的言語迷惑,她知道行動勝過一切。她知道誰會信守諾言帶她乘船出海——不是那個為生意搬到英格蘭的父親,不是那個要丟下她全國巡演的母親。
他們不值得她的美好。
迷失的總是成人,孩子的心再清晰不過。
演Maisie的小女孩Onata Aprile,自然,純真,還有性感。容許我用“性感”這個不甚妥帖的詞——因為我再想不出一個更合宜的詞,來形容小女孩那份全然不自知的完全的通透和敞露。
孩子的眼睛透明像湖水,觀察一切。
孩子的純潔像一面鏡子,照出身邊人的善惡美丑。
一部難得的好電影。
6 ) 如果不懂照顧他人,請走開
夜里看電影,真的比起平時看更加入味.于是.大半夜看了"梅奇知道什么 What Maisie Knew"就寫了這篇東西.
這片子都是圍繞著Maisie來拍攝.是一個小孩子的眼觀來告訴我們小孩子的眼中的世界.電影里面Maisie父母并不和諧.Maisie的母親Susana是一個過氣的搖滾明星.而父親bill則是一個過于專注自己事業(yè)的藝術品商.兩人根本就沒有對Maisie有過關心.可是兩人卻因為Maisie爭奪撫養(yǎng)權.可是兩人為了營造能夠給Maisie更好生活而找來Lincoln和Margo.兩人為了爭奪Maisie,卻沒有關心她真正的想法.除了Lincoln和Margo.....(不劇透.因為真的很不錯..
Maisie是個既漂亮又天真的女孩.但她懂得卻很多.絕對可以稱贊是個人見人愛的女孩.可惜.雙親卻沒有把Maisie當做自己孩子來對待.可悲的是.Maisie更像一玩具.一個大人的玩具.喜歡的時候告訴Maisie自己有多珍惜.可以不喜歡呢,卻就像一皮球.不顧一切的踢給對方.有時候我在想.這并不是電影.也是真實的會發(fā)生在我們的左右.經(jīng)常.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家庭希望有新生命的誕生.可是.一旦父母出現(xiàn)決裂.認為這就是個負擔.可笑的是.在要小孩的時候,就沒有想過以后會發(fā)生的事情.總是能夠在對方在別人在任何地方吹噓自己會有多珍惜自己的孩子.如果真的不懂照顧他人,請離開......我很討厭很多家長,把孩子生了下來.或許在最初的階段都在細心的呵護.可問題.小孩是無辜的.但不是為了給你們帶來快樂而糟蹋的.有句話.養(yǎng)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難道不知道小孩子就應該作為父母的重心來培養(yǎng)么?如果一邊要兼顧工作一邊要兼顧小孩.能不能優(yōu)先把工作和家庭分開.不是說不工作就能要小孩.照顧小孩就能不工作.而是能夠把照顧小孩作為優(yōu)先.因為工作沒了.可以找.而小孩對你的印象可是一輩子.
這部片子前面的真挺無聊.看似無聊.可是到了后來.隨著家庭的破裂.繼父繼母Lincoln和Margo的介入.似乎Maisie的生活變得非一般.照顧小孩不是一件難事.而是你投入的心思.
如果靠的是嘴上功夫說說而已.請深思要不要生一個出來.我很想告訴那些把小孩子生了出來.又不重視又不管的家長.你們都不是人.他們不是你的玩具.更不是你們的附屬品.而是你們的寶物.
最后.在Maisie和繼父繼母一起住海邊小屋,母親打算來接她.跟她一齊去其他地方開巡回演唱.Maisie沒有跟走.因為第二天他們要一起去坐船.而坐船為什么遠遠比跟母親一齊更重要呢?我覺得因為是承諾.Maisie的父親答應了她帶她去坐船.可是后來跟繼母去蜜月了.接著后來就發(fā)生太多事情.依舊沒有去成.所以這是Maisie堅決不跟母親走.而留下.有時候小孩子真的很在意你說過什么.而做父母的卻沒有放在心上.總是隨口答應就草草了事.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只要你完成了你對他們的小承諾.便足夠.最后的時候.Maisie奔向小船的那一段.真的很美很贊.完全表現(xiàn)了Maisie對坐船的期望和興奮.而片尾曲(Lucy Schwartz-Feeling of Being)小清新的插入更加唯美.
甜得我快化了,感情也細膩無比。五星是因為全場女性與基佬都被四哥搞成星星眼了,半裸出場時全場aww,后面的酒保派頭和讓梅奇掛在自己手臂上的樣子更是甜得滿眼紅心。小說改編加獨立制作加各種美景美人實在是讓人欲罷不能,今年的溫情十佳有著落了!梅奇也好可愛啊穿紅色太漂亮了!
其實真的是繼父繼母和前妻前夫的孩子幸福生活的故事。但是往深了想這是梅西的福分遇到了這么好的繼父繼母。如果沒有呢。真的是那些結婚。離婚。生孩子。然后超級不負責任的父母。我真想由衷的說一句。Fuck?。?! ?。?!
首先要嚴肅的說一句,真的非常不錯,把亨利詹姆斯的小說搬到現(xiàn)代紐約后,故事和人物更有看頭了。然后我要大吼一聲“四哥!?。?!”看到長手長腳寬肩好胸的四哥把小姑娘抱起來圈在自己懷里然后輕聲細語的哄她的時候我就淪陷了??!中間他穿著巨殺的黑襯衫黑馬甲哄小孩的時候,我大約的確是呻吟了一聲
后爸后媽與寶寶幸福生活在一起
又名“我的好繼父,我的好后媽”。
Lincoln和Margo的化學反應太足了。從邊緣角色一點點走入故事中心,再完全占據(jù)觀眾視線。Maisie的塑造也恰到好處,本可以很激烈的沖突,卻在導演的不斷沖釋后加深了回味的空間??吹浇Y尾,完全是想跳起來沖向海邊的節(jié)奏!
小女孩就像天使,跟誰都自來熟??赐昃拖裼兄恍∈衷谛募馍献チ艘话选0““「鼒远宋乙院笠欢ㄒ畠旱臎Q心!一部關于愛和責任的窩心小品~
最后那個和母親在一起的害怕的細節(jié)我很喜歡
天啊她竟然要對付四個家長【【【
小姑娘真心是個小甜心!甜到我快忘了世上還有熊孩子!甜到讓我覺得也許結個婚有個孩子也沒有那么糟糕!【順便這片子也忘了告訴我們這一切得建立在有足夠的錢的基礎上。不然哪來錢買那么多衣服跟玩具……
看了真?zhèn)?/p>
大人往往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其實他們樣樣看在眼里,只是表達不出罷了。成人世界那些無奈妥協(xié),那些言不由衷、敷衍與借口,孩子十分清楚。甚至那些負性能量:未曾出口的敵意、未曾明寫在臉上的不耐…孩子也都有所感知,察覺。什么都別想瞞過孩子,尤其愛不愛這件事,他們會從你付出的時間心力去了解
孩子什麼都知道
還是個獨立小文藝的味道。這片得靜下心看,起先并不是太抓人。要慢慢看下去,對人物更親切,情節(jié)也攏攏。就有味道了,還會有點溫馨感動。小女孩也很可愛,以及幾位主演的表現(xiàn)
有時候真奇妙,我們竟然可以從不相干的人那里得到一直缺失的某些東西。這電影給我一種亞洲特質的感覺,一度懷疑導演是不是亞洲人。
我的童裝最時尚,每天換一套,我媽玩搖滾我爸到處飛,他們都想養(yǎng)我卻都不甩我,我的繼父繼母年輕好看人nice,好想他們成一對。
育兒親情片。雖然劇情有點狗血,不過各位演員都很養(yǎng)眼,四哥真是太好看了沒有話說。。摩爾果然非常百搭
講的是幼兒經(jīng),孩子在家庭教育中需要什么,以兒童的視角講故事,有點瑣碎,敘事有意模糊了事件本身,就像孩子看待成人世界的似懂非懂,一點點從孩子的視角還原事件的真相,片子在這方面很棒。對于這類走著商業(yè)類型片路線的美式獨立電影,它總會一步步走向狗血和俗套?!铩铩?/p>
養(yǎng)不了小孩的父母真的不要生。要學會像我一樣有自知之明。
成年人總以自己的思維和價值觀凌駕自己的孩子,卻忽略了親情本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