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描述諾拉(Nora)被父親(黃榮亮 飾)、祖母(洛瑞·坦·齊恩 飾)還有表兄(楊伯文 飾)共同扶養(yǎng)長大成人,她的青少年時期在紐約街頭走跳,各項待人處事之道皆是從家人身上學(xué)習(xí)而來。
俗話說喜劇都有一個悲劇內(nèi)核,表面上看諾拉是個滿嘴飆臟話、處事大大咧咧、抽煙喝酒燙頭,和奶奶爸爸住在同一個房子的27歲單身酷girl,但看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掩藏在這些標簽下的她也很迷茫、經(jīng)常崩潰。
她身邊的所有人都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她年紀很大了,生活一團糟,她也經(jīng)常自我懷疑自我嘲諷,同時她隱藏的討好型人格困擾著她的生活,從這一點看本質(zhì)上她還是一個典型的亞裔女孩。
兼職快車司機時的她每分每秒都在碎碎念,試圖和乘客攀談,但效果適得其反;正準備享受ZW時間的她無法拒絕奶奶外出的邀請;雖然很討厭但還是被室友拉著上了美女直播。
正如在她家暫住的某某嬸嬸所說,她本可以直接去索要她的“陰屁工資”,但她卻獨自在房間內(nèi)糾結(jié);即便不喜歡但還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好在在嬸嬸的勸說下最后她大搖大擺的去了)
她的生活更像是不知不覺的被人推著走:不論是聽家人的話去做辦公室助理,還是被騙子忽悠去做產(chǎn)品測評師,你都無法明確的判斷她自己是否真的享受這份工作。
看到老板南希燙了爆炸頭的她第二天立刻頂著爆炸頭來上班,老板換了一個挑染大波浪,她又立刻效仿。也許這是自我價值缺失的一種體現(xiàn)吧…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位女孩:《百元之戀》的女主安藤櫻。三十出頭依然在叛逆期的她熱愛游戲,不愿意在自家的料理店打工,加上和家里人關(guān)系緊張決定獨自搬出去住。安藤櫻渴望被人們理解和認可,也渴望釋放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
顯然諾拉并沒有安藤櫻這么慘,但她們有著許多共同特質(zhì),也許這是由身邊人長期的pua導(dǎo)致的,也許是因為從小缺少母愛,anyway,這樣的她們依然努力的活著,給身邊的人帶來正能量也讓屏幕前的我們開懷大笑。題外話:又喪又搞笑大概是最近很多迷你劇的趨勢吧。
另外,這部劇的背景音樂和轉(zhuǎn)場插畫都很酷:驟停的悲傷音樂反而帶來一種荒誕的幽默感,午夜DJ電子音調(diào)動觀眾的情緒。
她身邊的所有人都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她年紀很大了,生活一團糟,她也經(jīng)常自我懷疑自我嘲諷,同時她隱藏的討好型人格困擾著她的生活,從這一點看本質(zhì)上她還是一個典型的亞裔女孩。
兼職快車司機時的她每分每秒都在碎碎念,試圖和乘客攀談,但效果適得其反;正準備享受ZW時間的她無法拒絕奶奶外出的邀請;雖然很討厭但還是被室友拉著上了美女直播。
—— 東方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西方有綻放于“困難”之上的嬌艷Nora 想給這部未播就遭續(xù)訂的喜劇留個印兒,因為相信它是一個深度治愈的高頻能量作品。今天它播出了第9集也是季終集,內(nèi)容是一個大姑娘諾拉的階段性“困難”成長史,因為她都27歲了還是樣樣都不行,勉為其難地守在爸爸奶奶家過著混吃啃老的日子。但是經(jīng)歷了整整九集各種雷人的經(jīng)歷、風(fēng)雨的打磨,諾拉突然就開竅了,“熟”了,在結(jié)尾處她很清晰很確定地宣布要搬出去,獨立自主,知女莫若父的爸爸講了一句話:我相信你這次是真的長大了。
我也是看完結(jié)局才忽然意識到,這樣的劇情和我完全共時了,完美共振了,它在1月22號開播,正是中國人拘禁在家的日子,可以看成我們因為免疫力的不成熟,和諾拉一樣無法走出去,只能關(guān)起來療愈的一個臨時階段。而今天季尾諾拉宣布要自立門戶,正好也是成都宣布中小學(xué)開學(xué)日期的時刻,同時也是成都生活區(qū)解除監(jiān)禁恢復(fù)常態(tài)的日子。當時第一集甫一播出我便立即在朋友圈分享了,因為直覺它能療愈我,我也樣樣都不行,跟女主遭遇非常相似有共鳴;而她有著我“沒有”的東西(當然并不是真的沒有,是內(nèi)在一定有,卻被自己壓抑了,沒有顯化出來),是這些東西、她擁有的這些品質(zhì),幫助她走了一條徹底自然化的成長路線,幫助她熬過繭中歲月,承受住蛹態(tài)必須承受的和必須學(xué)習(xí)的。這些東西都是什么呢?
我大概想想,有這樣幾點:首先是奶奶、爸爸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包容。唉,寫到這兒我眼眶濕,就是不管她怎么廢,怎么不成器,都是給予同樣屹立不搖的愛,那份寬恕是無限的,沒有任何評判的,家長完全徹底承受家長應(yīng)該承受的。當然這個問題同等重要的另一面,是爸爸奶奶絕無溺愛:諾拉的錯誤一定會給她指出來,一定會給出糾正的意圖——卻又不是強迫改變。與此同時爸爸奶奶對他們自身的“存在”也是堅守自己的價值觀,都在努力地做好他們自己,過好他們自己的人生,應(yīng)對他們自己的問題。所以站在更高角度去看,他們互相都沒有任何枝枝蔓蔓的牽來扯去,沒有將自己的負擔(dān)重量強壓親人之上、或是強拉他人的能量補償自己,而是只是非常清晰、足量地給予愛。這點恰是中國人極為欠缺的。
其次,就是諾拉的內(nèi)心,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她并不混亂,并不模糊,她有著罕見的簡單的明晰,只是更多地專注在內(nèi)在小孩的感受上。相反外在的人際、事業(yè)上的得得失失,盡管都與自己種種不足與缺點有關(guān),但那種外在的視角和評價她就不是很在意,基本上她就像一棵小樹苗:哎喲雨來了,把我吹歪了,不要緊,我繼續(xù)長就是了;哎喲貓來了,把我葉子撓掉了,沒關(guān)系,我繼續(xù)長就是了;哎喲蟲子來了,把我啃出洞了,沒關(guān)系,我繼續(xù)長就是了。就是這樣一種極其專注于自身和內(nèi)在的專注力,賦予了她無比的樂觀和始終向前看的方向感和目標性。
不分心散亂,會暫時性地使她不太消耗精力進行外在建設(shè),看起來與別人比是失敗的潦草的,廢柴一根,但是她內(nèi)在品質(zhì)的夯實、精神的穩(wěn)固,那種愛的能力,相信人生、與生活接洽的能力,卻在一次次的磨煉中扎實了,每一次看似的失敗、烏龍,她去愛去幫助他人的能力都提升一個臺階,她沒有浪費任何一個“挫折贈予禮物”他機會。
編劇絞盡腦汁把諾拉寫得很差勁很不堪,但我相信如果你扛住了編劇的折磨和圈套,喜歡上這個女孩,你也一定會扛住生活對你自己的任何測試,喜歡上你自己。因為這就是這部劇的意圖,就是它的療愈機制,它就是這樣來給我們灌注高頻能量的:外在越是失意、越是挑戰(zhàn)重重,就越是意味著你正在內(nèi)在奮力成長,意味著你想要越高的精神性的無形的品質(zhì)。戲劇就是生活的鏡子,角色就是我們的鏡子,外在就是內(nèi)在的鏡子。
看劇的日子,感受諾拉和家人如何無限接納她自己、愛自己,我也如同跟隨著這般能量重新成長療愈了一遍,也想對大家說:任何感覺挫敗、累覺不愛的時刻,都是你在呼喚給出自己更多的愛,記得,確保自己時時處于你給予自己的無限熱愛之中。
我只是想發(fā)張自己畫的圖,并沒有140字感想要寫。我只是想發(fā)張自己畫的圖,并沒有140字感想要寫。我只是想發(fā)張自己畫的圖,并沒有140字感想要寫。我只是想發(fā)張自己畫的圖,并沒有140字感想要寫。我只是想發(fā)張自己畫的圖,并沒有140字感想要寫。我只是想發(fā)張自己畫的圖,并沒有140字感想要寫。我只是想發(fā)張自己畫的圖,并沒有140字感想要寫。
翻譯了一篇The Cut的review,很喜歡這一篇的觀點,第一次翻譯如有不到之處請見諒
文/Cat Zhang
譯/Jassie
原文/www.thecut.com/2020/02/awkwafina-is-nora-from-queens.html
喜劇中心新出的Awkwafina 的黃暴情景喜劇:《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第一季播到一半,主角諾拉·林 (Nora Lum) 正對著名叫“鼠肺”(Rat Lung)的SoundCloud白人藝術(shù)家的麥克風(fēng)放陰屁。Rat Lung 是 Nora 高中同學(xué) Melanie 的男朋友, 而Melanie聯(lián)系Nora的原因是,Rat Lung提出讓Melanie 帶一位亞洲朋友來工作室的奇怪要求。
不幸的是,Nora很忙:早些時候,Nora和表弟糾纏在一起搶奪她巨大的按摩棒時被踢到了襠部,導(dǎo)致她的陰道發(fā)出了“憂郁的長笛般”的聲音。她不太好意思去看鼠肺錄專輯,但Melanie逼著她去了。
所以Nora不僅出現(xiàn)了,還不小心在工作室里放了個“陰道屁”(Queef)。Rat Lung 驚嘆于“中韓混血陰道屁”的宏偉,懇求Nora自己可以將這種聲音添加到他收集的聲音樣本中。在一番哄騙之后,Nora默許了:“好吧——就當是為了文化?!?/span>
“Queefing ......為了文化”也許就是《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的標語了:一部充滿屎尿屁玩笑、陳詞濫調(diào)、和亂開腔的種族言論的十集喜劇。該劇大致基于 Awkwafina 在紐約市郊的成長經(jīng)歷,講述了一個 27 歲的失業(yè)少女與她的單身父親(BD Wong 飾)和祖母(Lori Tan Chinn 飾)生活在一起的故事。Awkwafina 飾演的Nora粗魯邋遢,有著像一只滿嘴臟話的鸚鵡一樣大聲說臟話的習(xí)慣。
“媽的!420 GANG GANG!*1,”她對著十幾歲的鄰居尖叫,然后用粉色的電子煙往他臉上吹煙。后來,她的表弟Edmund(楊伯文飾),一個傲慢的硅谷神童,在晚餐時吹噓說,他去舊金山的唯一原因只是去維修他的特斯拉。她叫道:“更像是修理他的睪丸!”*2 她的回嘴既幼稚又不出乎所料。
許多精彩的電視劇都熱衷于挖掘生活一團糟的女性為喜劇素材。Broad City 里的 Abbi 和 Ilana 沉溺于骯臟的生活,她們拉在褲子里,把大麻藏在陰道里。Insecure 的 Molly 有過太多失敗的戀愛關(guān)系,以至于她最好的朋友 Issa 以她為素材表演了一個糟糕的開放麥克說唱“Broken Pussy”。但所有這些朋友間的胡鬧都是建立在甜蜜和真誠的關(guān)系上的,你能感覺到,即使攝像機停止轉(zhuǎn)動,她們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在鏡頭下也依然存在。
《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在題材上與這些古怪大膽的主題類似,但人物之間卻缺少化學(xué)反應(yīng)——有些臺詞對話過于勉強,就像演員們都是第一次見面一樣。在試播集中,Nora搬到高中同學(xué)Chenise家來嘗試獨立生活,她以為Chenise是一位富裕的律師,但實際上她只是在為“420camchicks.com”表演。
當Nora最終被說服加入鏡頭時,她的“亞洲龍女”服裝在尾巴碰到蠟燭后著火了?!芭?,你被點燃了?。?!”Chenise 喊道。“我被點燃了!”Nora歡呼道。在這些無聊的笑話轟炸下,我想象著一個微型Jeb Bush*3在我的肩膀上低語:“請鼓掌?!?/p>
現(xiàn)實生活中的Nora發(fā)明了“Awkwafina”這個身份,作為她本身“安靜和更被動”性格的傲慢對比。在這個綽號下,她于 2012 年推出了一首名為“My Vag”的傲慢的diss 歌曲,將競爭對手的生殖器等同于“五小時的 PBS 特別節(jié)目”,并紅遍互聯(lián)網(wǎng)。
Awkwafina 最終確立了一個 “狡黠的失敗者”的形象,跨越好品味的界限,并因扮演像她自己一樣的角色而出名。在《八羅漢》中,她是一個來自皇后區(qū)的街頭騙子;在 《摘金奇緣》 中,她是一個接地氣的“亞洲版Ellen”,穿著睡衣闖入晚宴,對你直言不諱。這些都是次要角色,足以讓 Awkwafina 開玩笑說,她無關(guān)緊要的程度就像《八羅漢》里自己的角色一樣,是在公園里隨隨便便被撿到的。
這些角色并沒有太大的發(fā)揮空間,而她的笑話中對美國黑人英語的挪用也讓她惹上了麻煩。但至少,她已經(jīng)不再開玩笑了,就像她在 2018 年的 EP 中所說,“誰特么是Awkwafina?”
這部劇也問了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誰是“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
情景喜劇本可以提供一個重新介紹演員的機會,就一個人的身份進行更徹底的剖析。然而,在《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中,Nora很容易被認為是一個由毒品和不成熟誘發(fā)的無底洞。她表現(xiàn)得不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句金句。在大西洋城玩 21 點時,她打趣道:“他們叫我 Kristi Yamaguchi。*4”。但是,在她愚蠢的惡作劇和軟弱的自我刻板印象背后,潛伏著一股帶刺而焦慮的暗流。在一集中,她被算計與一名連環(huán)騙子合作,后來被逮捕。最終,警察放了她,“她不是罪犯,”其中一位警察解釋說,“她什么都不是?!?/p>
多年來,真正的Nora Lum一直是個“無名小卒”——一個四面楚歌的千禧一代,注定會走一步退三步。《My Vag》走紅后不久,她就被一家出版社從助理崗位上解雇了。她寫了另一首自制的熱門歌曲《NYC Bitche$》,當時她在一家素食雜貨店當收銀員,時薪 9 美元。當一家大型唱片公司的 A&R 找到她時,她以為自己成功了,但正如她解釋的那樣,“他聽了我的兩首歌,就再也沒有聯(lián)系我?!?/p>
在 2018 年的一篇文章中,她描述了自己職業(yè)生涯早期的動蕩歲月,她寫道,“我記得那些日子,我因為 Awkwafina被解雇,因為Awkwafina 而破產(chǎn),因為‘Awkwafina 是個笑話’而被踢出演出陣容?!彼罱娜松壽E有一種夢幻般的特質(zhì)——憑借在《別告訴她》中的主演角色獲得了金球獎,這表明她不僅能演戲劇,還能演喜劇(同時還能扮演一個沒出息且失業(yè)的千禧一代。)領(lǐng)獎時,她戲謔道:“爸爸,我告訴過你我會找到工作的!”
《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中的大多數(shù)角色都接近 30 歲卻還在摸索中,他們對自己的失敗所表現(xiàn)出的明顯的羞恥感,暗示著一種更廣泛的千禧一代的不安:擔(dān)心自己總是落后,擔(dān)心自己只會倒退,擔(dān)心自己離自己想成為的人還很遙遠。就如Edmund 是斯坦福大學(xué)培育出的眾多優(yōu)秀“綿羊”之一,卻仍然哀嘆自己是“大一樓層中最窮的人”。高中同學(xué)Melanie 則發(fā)現(xiàn)“BFA 學(xué)位只能讓你在內(nèi)容游戲中走到這一步”,于是開始在大西洋城編辮子。Nora安慰她時罕見地流露出了真情實感,她說:“你不是一個失敗者,我才是一個失敗者!你丟掉的工作比我干過的都多?!?/p>
這部劇的問題在于,它把角色簡化成了奇觀,并抹去了使其有趣的彈性。Nora是所有角色中最倒霉的一個,但她不斷換工作且和父母住在一起,不是因為她的經(jīng)濟不穩(wěn)定,只是因為她令人難以置信的白癡行為。
到目前為止,《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被譽為代表亞裔美國人和女性的成功作,而且在數(shù)量上也令人印象深刻:全亞裔主要演員、女性主導(dǎo)的編劇團隊,導(dǎo)演也全都是女性或亞裔。但是為了讓自己聽起來更酷、更具時代感(此處應(yīng)有Marie Kondo*5 的玩笑),我要說這部劇阻礙了自己成為真正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作品的腳步。
這部劇里有傳統(tǒng)電視中缺席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時刻,例如中國和韓國女士在美食廣場的一家商店爭吵不休,充斥著“我要用K-Pop糊她一臉!”和“我們發(fā)明了紙,賤人!”這類拙劣的笑話。更糟糕的是,Nora 的祖母威脅說“要把她兒子的黃色一巴掌扇出來”,因為她懷疑兒子竟然吸食鴉片。(其實他的朋友只是送給了他一個俗氣的勺子雕塑。)
Awkwafina 可以擅長更細微的表演,在《別告訴她》中,她的演技中有靜止的美麗,依靠微妙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傳達一種沮喪的悲傷。因此,她有趣的時刻被襯托得更有趣,臺詞也更有力。
《來自皇后區(qū)的諾拉》則無視了Awkwafina自己的警告:不要依靠喜劇來挽救尷尬時刻,這對她自己和整個劇集都是有害的。Awkwafina 曾經(jīng)提到,她在緊張時會說一口南方口音,偶爾口音會演變成她經(jīng)常被批評的“黑人口音”,這不僅不顧他人感受,而且很讓人分心。
這部劇的全名,Awkwafina Is Nora From Queens,旨在說明兩個不同的“角色”如何代表同一個人,以及如何不再有一個明確的二元性。但該劇的第一季表明“角色”已經(jīng)取代了人——不知何故,最有趣兩個版本的Awkwafina和Nora都消失不見了。
喜劇中心甚至在試播集開始之前就續(xù)訂了這部劇,除非它能給Nora帶來更多的特質(zhì),而不僅僅是讓人筋疲力盡的不成熟,否則續(xù)訂是一個冒險的舉動。
在某個時候,她不得不將自己從青春期中解救出來。
*1. 420 Gang Gang:每年的4月20日,全世界的marijuana擁護者會聚集在一起慶祝,因此引申為stoners
*2. Tesla和Testes諧音梗
*3. Jeb Bush:美國共和黨人,老布什的次子,小布什的弟弟
*4. Kristi Yamaguchi:美國花樣滑冰運動員,此處應(yīng)該是白人對亞裔臉盲的笑話
*5. Marie Kondo:日本專業(yè)整理師和作家,沒看過她的視頻和書,不太了解這個笑話
4.5 the garbage boy那集寫得太精彩了,且匯集當下最火的Asian Americans. Awkwafina一億分的可愛?。?!
就挑了劉思慕來客串的那一集來看,太好笑了,好浮夸的敘事風(fēng)格,結(jié)尾曲竟然改編自我最愛的Aaron's Party!
接受他們認為的刻板印象,并發(fā)揚光大
整體而言,故事充滿許多可預(yù)見的東西和套路,沒有很多驚喜,但算是一個完整的作品。Awkwafina的演技稍微有一點點浮夸。而且三俗奶奶的角色非常搶戲,甚至比女主角本人還要突出。且不說這個劇對中國人的刻畫有什么積極或消極影響,但至少曝光率的增加一定是非常有效的。沖類型稀缺這一點,多加一星表示支持。
一集棄,讓B.D.Wong演這樣臉譜化的角色也真敢下得去手(永恒的白玫瑰?。?Awkwafina自己也不是這么無聊的人,各自在各自項目里都那么驚艷出彩不同尋常,怎么湊一塊就油鹽醬醋人間煙火了太可惜了。希望以后少數(shù)族裔主導(dǎo)的項目能再大膽一點。
哈哈哈哈哈一點沒錯,Awakwafina這名字就是從Awkwardness進化來的!多么別致的幽默感,咋就亞裔臉譜化了?
評分太嚴格 明明很好笑
說實話這部劇根亞不亞裔根本就沒關(guān)系,有些觀眾自己太愛帶入了,說黑亞裔或者沒體現(xiàn)什么亞洲文化的,其實這個劇換成白人、黑人都能成立,沒有什么大問題,只不過碰巧演員是亞裔而已,但人家其實就是美國人,演的也是美國的事情。
有時候我們要求別人認同我們太多,卻從一開始就忘記,他們和我們本就不同,閉上你Asian的雙眼,做一個活在地球村的普通居民,好嗎?
有一說一,奧卡菲娜真的是被低估的編劇和演員 季終感想:最后兩集有點垮,但是grandma and trash boy那集簡直亮點,Simu Liu讓人眼前一亮哈哈哈
一集棄。充滿了毫無深度的頹廢、喪氣和慵懶,千禧世代真是沒救。
【Comedy Central】在Awkwafina大勢前就“搶”到的項目,對照她的電影片約如今基本上以每月登報一次的頻率,頗有種電視網(wǎng)高層有“狗屎運”的感覺。劇集大多數(shù)時候充斥著隨便和勉強,沒有利用半自傳題材的優(yōu)勢,對“林家珍”本人做出太多深刻的挖掘。選擇把重心放在了炮制簡單笑話中有些讓人失望,僅到后半段回到了對自己年齡、身份認同和職業(yè)生涯的探索中,期待下季更好。PS 第八集和第十集都是有些危險但也比較蠢萌的設(shè)計,但這種視角還挺好笑的,楊伯文的表現(xiàn)亮眼也算是加分點。
奧卡菲娜的個人秀,這種東西,其實很容易做得無聊。但這部還算有趣,為制造笑料而需要的瘋癲度把控得很好。這劇雖然顯示了華裔在美國生活的邊邊角角,但這不是做這部劇的主要目的。奧卡菲娜就是個有趣的靈魂,但卻未必人人都能get到她的幽默...
這是一部神奇的劇,就是看了第一集就能讓你果斷棄劇,但哪天突然抽瘋又看了一集,就莫名喜歡上了,再看下去就是笑到抽筋愛不釋手……黑色幽默的背后是每一個平庸的靈魂背后無處安放的幽默能力。
把主演掛在劇名上,無疑是要充分發(fā)揮Awkwafina的走紅程度。但實際上內(nèi)容其實又和“半自傳”和“身份探尋”的主題沒有多大關(guān)系,不過是又一部喜劇而已。我覺得最好看的是字幕組不敢翻的一集。連喜劇都不愿/不敢面對,就別指望什么理解溝通了。
還挺喜歡奧卡菲娜的,回歸諧星身份總敢把自己涮透,雖說整部劇還在摸索,于是質(zhì)量參差不齊。楊伯文是很好的助攻,梅姨等客串都很亮。完全獨立的第8集是全季精華,用韓劇模式鬼扯一段中國愛情,能比《尚氣》更早展現(xiàn)劉思慕的(性)魅力,而且招來了很喜歡的岑勇康與杰米·鐘。這集竟然敏感到讓人人影視直接跳過,連同別集一些涉及本土的梗,但其實換換思維方式,還挺有意思。三星半。
奧卡菲娜因為某些原因被罵的很慘,從這部喜劇來說其實還挺有趣的,導(dǎo)演和奶奶是女子監(jiān)獄過來的喜歡,幾個人無厘頭的風(fēng)格很搭呀ps第八集開始諷刺互聯(lián)網(wǎng)界的無腦尬吹,創(chuàng)業(yè)騙局,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騰訊之流的規(guī)模式收購,諷刺的夠勁,只是這個北京明明就是臺灣好么遍地繁體字,來不了北京可以搭布景呀???,作為亞裔喜劇這點真實性還是要有的吧?
笑出豬叫!CC出品,很有Broad City的紐約屌絲感,OP動畫也像,婆婆流氓萌,楊博文毒舌賤。「You’re lit!You‘re on fire!」哈哈哈。
好無聊的片子。。。這華裔不華裔有意思嗎?不過就是部LOSER重生的傳統(tǒng)單鏡頭喜劇而已。隨便一集棄了。個人評價:C
雖然一定會無條件支持華裔面孔更多地出現(xiàn)在美國熒屏和主流媒體上,奧卡菲娜真的很有意思,是個自帶喜點的喜劇演員(最近開始火起來的金婧也是),但講真作品本身可能就《23號公寓的壞女孩》的二流情景劇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