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要抄襲影評,請不要抄襲豆瓣第一頁的,如果要刪除,不要把評論也滅掉
PS:這篇影評2011年3月14日就發(fā)上了豆瓣,一直相安無事。直到2012年11月12日,有人來豆郵,說自己是一所大學的電影教師,班上有個學生寫的影評80%都是抄襲我這篇,但學生否認,所以他來信問我是否是原創(chuàng),我告訴他這是我的原創(chuàng)。5小時候,我收到了豆瓣的系統(tǒng)郵件,說這篇已經被刪除,不給任何理由。
這件事讓我覺得十分奇妙。
更奇妙的是:
被刪第二天,我收到了系統(tǒng)郵件:
“你的豆瓣賬號
http://www.douban.com/people/daisychen1942/ 在2011-3-14日對電影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63134/ 發(fā)布的影評,由于系統(tǒng)出現暫時性問題,造成了誤刪除,稍后我們會對該內容做恢復,很抱歉給你造成不便。
如果你在使用豆瓣時有任何問題可以參考幫助中心
http://www.douban.com/help/ ,或者通過郵箱 help@douban.com 聯系我們。
感謝你對豆瓣的支持和關注。”
那個,豆娘啊,你這個誤刪除,那篇文章恢復是恢復了,下面的評論全沒了··········
===================我是正文的分割線====================
怎么把正腐這個大怪物撂倒 (2011-03-14 13:53)
這哪里是怪物片,這是紅果果的政治隱喻片。小民一家苦苦抵抗的,其實是同樣吃掉你的血肉,吐掉你的骨頭,且沒有屁眼的正腐。
蠑螈狀的觸手系怪物走的是可怕路線,同樣身為怪物的正腐卻走的是滑稽路線,片中有無數信手拈來的挖苦,雖是小細節(jié),卻十分自然:韓國人對著代表更強大政府的美國人唯唯諾諾,說著蹩腳的英語;一家人對著女孩的遺像嚎啕大哭,記者卻只忙著拍照,這時有管理員跑來怒斥一位女士亂停車,叫她快開走;宣布封鎖令的黃衣正腐職員還沒說話就摔了一跤,最后連電視臺都調不來;一大通折騰后到了醫(yī)院,居然醫(yī)生護士們都不穿防護服亂跑;要進入隔離區(qū),一本正經地索賄的工作人員,卻先無比正義地訓斥你;叔叔去找胖子幫忙,羨慕地問胖子薪水有沒有7百萬韓元,胖子黯然地說:有是有,信用卡的欠賬也有7百萬了····胖子出賣叔叔拿了錢,第一件事是問警察:這得交多少稅呀?警察居然在這種情況下詳細地回答他收稅規(guī)則······體制的集權昏聵,商業(yè)化社會的無孔不入,在這些小笑料里,慢慢又合理地滲入了片子的基調:就是在這一片光怪陸離下,才理所當然地產生了那個吞噬一切的怪物。
對正腐的控訴還包括一些不那么滑稽的信息,典型的就是因為參加學運而一直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郁郁不得志的叔叔。在車上看通緝新聞,連全家人里看起來最廢柴的爸爸都有一張正規(guī)照片和職業(yè)介紹(雖然姑姑說:完全就是地鐵站拍的大頭貼····),叔叔卻一句介紹都沒有。這算不算韓國式的敏感詞事件?什么時候本邦也能在電影里挖苦下20多年前的某事件捏?
關于片子的背景和結構什么的豆瓣上已經說的很多了,再贅述下去也沒有意思。值得一說的是,片子的最后,一家人合力撂倒了這個怪物,怎么撂倒的呢?過分解讀下,這個精心設計的過程里傳達了導演的政治理念:
1靠老年人肯定不行。片中老年人的代表爺爺,在子女抱怨正腐時,麻木地說:政府怎么說,我們就怎么相信,還能怎么樣。這是連懷疑之心都被磨平了的人群,在事關生死時,雖然爆發(fā)了令人炫目的勇氣,卻第一個被滅掉;
2只靠革命先行者肯定不行。叔叔就是先行者的代表,他的任務是點燃火種,但這未必就能一定成功,最后一個燃燒瓶意外卻又不意外丟失手,叔叔丟掉的其實是他的年華;
3但火種永遠不滅,這時需要姑姑這樣更年輕的人,克服猶豫和遲疑,把火種傳遞下去,才能擊中怪物,
4給怪物最沉痛最致命的一擊的是爸爸代表的全體小民,平時像螞蟻一樣生活的他們,扔掉往日的昏昏沉沉,勇敢堅定地用鋼管頂著怪物,即使背后是深淵,即使手被頂殘,仍然一步不退地堅持到底,這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不依不饒,堅持到底。
5至此革命結束了嗎?算是,但“從來沒有人在戰(zhàn)爭中真正得勝”,犧牲總是出乎意外。女孩最后還是死了,不過還有更年幼的男孩代替女孩活了下來,他是延續(xù)的花朵,生生不息。
6當然了,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愛,勇氣和希望。(忘掉日漫里老土的說教吧)。
麻木,嗜睡,糊涂,失業(yè),酗酒,拖拖拉拉,互相挖苦,這家人看上去好像沒治了,但是他們心中始終點燃著愛,勇氣和希望,所以才能放手一搏,自救且拯救世界。他們才是這個世界的光和鹽。看看片子的最后,世界的光和鹽是怎么對待那些廟堂之高的空話的:用屁股對著他們的臉,用腳趾頭關上了呱噪的電視機。
2 ) 小心點兒
中國人有句話叫"山不在高",顯出一份四平八穩(wěn)的淡定;韓國人也有句話叫"辣椒雖小",卻透著一份以小博大的剽悍.
韓國人嗜辣,但是他們的那種辣,與四川的辣、湖南的辣、云南的辣都不同。那種中國人覺得稍微異樣的辣,只是讓我的鼻腔稍感刺激,但是奉俊昊的《怪物》,卻辣得我在午夜時分腎上腺素亂飆。沒錯,就是他的辣,合了韓國人的口味,刺激了韓國人的味蕾和神經,《怪物》在韓國的高票房,理所當然。整部影片都沒有導演在解釋“我在干什么”的小心翼翼,而是通篇都透出一副“老子就這么干了”的二勁兒。
嬉笑怒罵,都是濃墨重彩,酣暢淋漓。
那些影片里最精彩的片段和鏡頭,早就被豆友們琢磨透了。讓我哈哈大笑或者握緊了拳的小細節(jié),卻也不少。
為什么一切悲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一個慈眉善目的美國老頭兒呢?說到底,韓國人對美國人的情感復雜,遠非愛恨兩字能夠說清。他們敬重和怪物搏斗的美國兵的勇敢,也嘲諷一雙斗雞眼、一臉白癡相的美國專家的以訛化訛。制造悲劇的是美國人,而把整個事件推到無限荒謬和滑稽的境地的,依然是美國人。
可悲的是,韓國政府和韓國老百姓,卻只能亦步亦趨,在被欺被騙被耍弄中,失去更多,損失更大。是因為看不清美國的伎倆和跋扈?還是因為看清了仍然無濟于事?
人們頭一次在光天化日之下看見怪物,他們還不知道怪物的殘忍和危險,也不知道怪物的丑陋和狡猾,好奇之余的第一反應居然是——給怪物喂食。賢淑最后飛起一腳踢出的啤酒罐,導致了錯誤的判斷,而那個罐子,恰是她父親阿斗,親手喂給怪物的。很佩服導演思維縝密,卻也很感慨一時的善良無知,為之后的悲劇埋下伏筆。
爺爺和賢淑,這一老一少,在他們的身上,洋溢著忍耐、克制、機智和勇敢,他們都有著韓國人最美好的品質和個性。而就是這兩個人,都被那怪物吞噬、殺害了。為什么面對怪物,他們有所作為,卻依然無能為力?
我喜歡賢淑的叔叔飛奔著投擲燃燒瓶,以最原始的火攻追打怪物;我喜歡賢淑的姑姑百步穿楊,果斷放箭射中怪物,轉身時,滿臉的決絕;我喜歡賢淑的老爸阿斗手擎鋼管,封死怪物的退路,要了它的命。因為他們,怪物死了;然而,依然遲了。
耐著性子聽完片子結束后長達五分鐘的片尾曲。跌宕起伏中,包含著憤怒、自嘲、倔強和振奮。然而,曲子終了,卻是那怪物的一聲咆哮。
導演在警醒所有人,那怪物依然存在。各位,小心點兒。
3 ) 藝高膽大自求多福
我的朋友展昭和ROMY力薦韓國電影《怪物》。他們說,《怪物》顛覆了好萊塢式的驚悚片、災難片模式,堪稱商業(yè)和藝術結合的典范。
網上對于《怪物》也是好評如潮。據說,《怪物》傳達了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我們身處的這個“怪物”一樣的世界,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過好你自己的生活,對號稱能夠提供“各種解決方案”的整個世界則保持冷漠。
還有就是,奉俊昊的上一部作品《殺人回憶》至今仍然令我印象深刻??赐昴遣侩娪暗纳钜?,我跟我的老婆就到底誰是“殺人犯”這個問題糾纏了長達數小時之久,我覺得自己通過長期的觀影經驗積累起來的對于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預期,幾乎被奉俊昊徹底破壞了。
沖著這三點,實在沒有理由不看一下《怪物》。
從《怪物》的前二十分鐘來看,也就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商業(yè)大片:環(huán)境污染導致漢河出現了“怪物”,然后“怪物”出現、傷人。應該說,在這二十分鐘里,奉俊昊所表現出來的敘述故事的技巧,乃至剪輯、配樂、特效等等方面,完全純熟,節(jié)奏老練,效果震憾。
但如果僅僅如此的話,《怪物》也并不值得一說,因為好萊塢已經有太多的電影珠玉在前。詭異之處在于,在一堆死人、一片哭聲這樣的悲劇式開頭之后,奉俊昊居然不動聲色的開始了冷冷的幽默,一會兒譏刺當局的官僚作風,一會兒反思現代都市的人情冷漠,甚至還捎帶上了對于大學生就業(yè)現象的旁敲側擊,什么都只說一點點,什么都不點破,什么叫做“藝高人膽大”啊。
ROMY對電影里在一堆人為一堆死人哭得死去活來時居然還會有警察跳進來說“XXX車牌的車是誰的?趕緊開走”這樣的細節(jié)處理津津樂道。她說得沒錯,我也被奉俊昊的膽量打敗了。我們的“大師級”導演們,但凡能有一、二分如此本領,也不至于落得口水一片。
還有還有,《怪物》的另一個“非典型”之處在于,居然用“弱者”來完成了最終的拯救,不是國家,也不是社會。
奉俊昊說了,他就是想讓我們看到,“誰可以救她?是軍隊?警察?官員?還是輿論?都不是,是幾個白癡一樣的人。誰能保護弱者呢?不是社會,不是國家,不是那些有勢力和能力的人,而是弱者自己。這個世界比怪物還要可怕,所以人才為孤獨而悲傷。”他說他想問的其實是,我們,可曾真的得到過,國家和社會的幫助?!
我們得到過嗎?對于置身于自然性、必然性和規(guī)律性的命定之中的孤獨的我們來說,接近幸福和快樂的道路,永遠伴隨著哭泣、憤怒、悲哀和詛咒。而國家和社會,或者宗教和信仰,無非就是用一種“少數服從多數”的法制、理念,或者形而上學的普遍性、必然性,來哄騙我們,來掩蓋我們常常感到的恐懼和緊張,乃至痛苦和懷疑。
有多少人,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之后,在恐怖中就會突然發(fā)現,原來所有美好的承諾都是假的!
4 ) 怪物――怪物就在心中
開始并不明白為什么此片在韓國那么受歡迎,直到看完之后才為韓國導演的苦心而感到驚嘆,中國電影中最缺的便是這種類型,一種將國民意識國民感情提升到無比高度的具有反思精神的娛樂影片。
影片中的確有怪物,但開篇之初便已經點明了,這種怪物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某西方人的一意孤行,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出現的兩個人物。西方教授與那個韓國助理,雖然助理對排放有毒液體的舉動提出了異議,但這是命令,于是,他服從了,一個韓國人對西方的盲從,即便不是盲從也是一種順從。
其實關于這段前提是不是導致那個怪物產生的直接原因,導演并沒有說明,也沒有必要說明此種因果關系,但這種對盲從與順從反思的基調已經確立了下來。當那個人跳入水中自殺的時候,好日子便到頭了,預示著這種被人左右的日子將失去韓國人的獨立自主。
影片正式開始,河岸邊上,人們過著愜意的生活,父親嗜睡,叔叔好酒,姑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只有爺爺在正正勁勁地生活著工作者。很難說這是不是導演在述說韓國人現在的生活狀態(tài),但這種醉生夢死或不自信的情緒倒完全集中在了這一家五口人的身上。而此時,河里的怪物出現了,但人們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圍觀好奇的人繼續(xù)圍觀好奇,沒有人在第一時間做出應該具有的反應來,直到怪物沖上了岸。
一時間,岸上的人們都四散驚逃,噩夢也從這個時候開始了。
怪物是危險的,當人們在它的欺凌下死傷后,陷入的只是一片悲傷之中,所有死者的牌位都立在那間空曠的大屋子里,而政府所要做的僅僅是防止病菌的漫延,而不是去解決河里的怪物。這是一種極其消極的作為,似乎在等待著救星的到來,但救星在什么地方呢?
當電話無意中打來的那一刻,這家人的命運便開始了變化,女兒竟然還沒有死,于是,信任與不信任的問題便出現了,而且關于這種信任的講述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故事。
首先,父親的話并沒有得到認同,于是,一家人集體跑了出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群黑幫的人雖然同為韓國人,但對他人卻漠不關心,似乎只在意趁火打劫,仿佛是戰(zhàn)爭販子一樣,收錢,倒賣槍支,而警察也只會攔著車要取過路費,人與人之間是如此的冷漠與利益。
但更可怕的是,即便在這個家庭之中,由于各自的缺點,三個兄妹之間的關系也并不好,若不是爺爺與女兒的存在,這兄妹三人顯然是會走向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親人之間的關系似乎也是冷漠的,無助的。
當爺爺面對怪物之時,他顯得極為從容,雖然他知道是由于大兒子的失誤令他處于危險之地,但他的眼神中沒有一絲怨恨,也沒有絕望,只有失落,因為他以一個真正的韓國人的形象準備用最后一顆子彈殺死怪物,壯志未酬的遺憾。
與此同時,被困在下水道里的女兒也表現出了一種英勇的氣概,她機智地存活了下來,救了那個小男孩,而且大膽地嘗試著逃亡的方法,勇敢,機智,面對著強大的怪物,雖然并不能一定取得勝利,但至少是一種反抗的嘗試。
而兄妹三人的命運更顯現出了導演的反思。首先是叔叔,這個醉漢雖然抱怨國家沒有就業(yè)的機會,雖然失去了父親,但他還是成長了起來,也終于得到了女孩所在的位置,只可惜他卻被自己人出賣了,師哥告密,甚至連稅錢都在乎的韓國人,這是一個極度貪婪自私的形象。
姑姑得到了女孩的位置,她同樣擺脫了那種不自信的失敗的陰影,只可惜她力量過于單薄了,箭沒有令她成功。
而導演最重的一筆自然放在了哥哥的身上。
首先,如前面所說,信任問題再一次提到了觀眾的面前,一眾韓國人寧愿相信外國力量也不肯聽一聽這個嗜睡者的信息,更可怕的是,所謂的外國權威竟然愚弄著這些韓國人,他們由于判斷失誤而將細菌之說廣泛散說,而為了掩蓋之種失誤一方面要借韓國人之手不允許哥哥說話,而另一方面還要不計后果地進行所謂的以毒攻毒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嗜睡的哥哥終于清醒了,他闖出了重圍,來到了女兒所處的地方。
高潮戲是很有看頭的,女兒失敗了,卻保護著那個小男孩活了下來。而那些游行的人卻僅僅是一群沒有血氣的庸民,當看到怪物再一次出現的時候,他們也只是做了鳥獸散,相對比的倒是流浪漢這個角色,在殺死怪物的過程中,他顯然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導演在這里對那種英雄的定義做了一個最原始的最簡單的陳述,即英勇的民族精神與學識與口號與所有的附加沒有任何關系,它只是一個純粹的概念。兄妹三人聯手殺死了怪物,再一次嘲諷了當局的無能,而聯合國也正視了西方人所犯的錯誤。
這并不是一部關于平民如何成為英雄的影片,與英雄無關,是韓國人的自信,沒有自信的民族是可怕的,沒有自信的民族面對怪物時必然會束手無策,而且會過份地依賴一些強勢的力量,即便這力量本身也是怪物,即便這力量本身犯了最大的錯誤。影片真正所要講述的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回歸,是對親情的尊重,更是對現代韓國社會現狀的不滿。
之所以說這部影片中具有相當高的國民意識便也是在于此,想一想韓國周邊的那些美軍基地,想一想許多關于韓國民眾與美國士兵沖突的新聞,我們自然不難理解這部影片中美國人犯錯的劇情安排了。
最后說一句,此片中無論是怪物的強大還是親情的渲染都是娛樂要素,以娛樂外套包裝的這部電影在韓國受到歡迎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知道是否能對國內一些影視有所啟示,否則依舊娛樂得無品,反思得無趣,悲哀!
2007-2-2于通州
韓兮
5 ) 期待值爆棚到信心跌落 The Host依然不錯
可以回答這樣一部作品為什么不能拿韓國票房冠軍:2006年韓片期待榜的第一位、好導演好演員、非同一般的類型片。這是恰如其份的成績。
正因為奉俊昊導演在怪物出場后的處理(我們應該注意到不少人強調的怪物白天出場這一要點),觀眾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劇情發(fā)展,不是英雄無比的警察,高智商或古怪的科學家出場,酣暢淋漓地和怪物英雄搏斗,在一片恢弘無比的音樂中讓無數癡迷真實震撼的觀眾著迷回味,為美國大片大導演所折服。如果按照這般套路來拍,《The Host》又會被眾多倒韓派視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失敗之作,結尾怪物著火的非真實就會被無限放大。
欣慰的是現在并沒有人這么說,而是把矛頭對準了過于幽默甚至溫情的影片基調,絕大多數人也對韓國能制作出這樣一部批著科幻怪獸之類宣傳幌子的影片表示了贊賞,也沒有跳梁小丑出來亂扣帽子,惟恐天下人不知地高呼它抄襲了誰。
從來不是,奉俊昊之前僅有的兩部長片都不是,《殺人回憶》的結尾困惑了無數人,否則就落入驚悚懸念片的圈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導演想拍的絕不是搬來照用,而觀眾終于看到了第一部帶著近鄰出品、韓國光環(huán)的“怪獸片”,只是好得不那么明白,又不至于能夠全盤否定。
特技在《The Host》是有重要位置,但顯然不是全部。只要不是傻子,誰都看得出片子里比怪物還可怕的是什么,終于也不再有人扯著意淫之類的詞語來詆毀,是啊,韓國多么脆弱,官僚機構多腐敗,人心多兇險,不再夸耀他們如何強大如何輝煌,只能被老美牽著鼻子走,國人可以安心地暢所欲言。
作為一個經受2003年SARS侵襲的國度,好了傷疤忘了疼。那種一觸即倒的預險機制,群體恐慌的陰影在很多人心頭還消失不去。試問有人以電影這一載體去善意地反思反映該問題,答案是否定的,渺小的個人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有太多的不值一提,所以韓國人在怪獸片之外又摻了點關于病毒的調侃:不分場合的噴藥水消毒,嚴防死守的戒備,雖然后來那被證明不過是場虛驚。
同樣,也不能認為個人在強大的國家機器或者社會面前真能像宋康昊那樣突出重圍,飛越封鎖;也好奇在最后的黃色霧氣中,三個人能屹立著而不吐血,以大無畏的方式消滅怪物。
米蘭.昆德拉說過:一個創(chuàng)作人不應該只做本土人才明白的創(chuàng)作,原因是你對不起其他文化的人,令他們不能看你的作品,而更甚的是你對不起本土文化的人,他們因為看了你的作品而變得目光短淺。
而從任何一個角度上講,從立意到主題、從籌備到呈現,《The Host》都是一部真誠的作品(不無險惡的對比下, 比中國導演的“大片”要真誠),用一系列形容詞來說就是諷刺的、悲傷的、瑣碎的、渾然的。它顛覆了以怪獸片或科幻片的舊模式,極大地適應了韓國市場,美軍、漢江、媒體、機構,蕓蕓眾生,羅列開來。
事后諸葛的叫囂就免了,單是《The Host》那張下水道的電影海報也讓想象了許久,這究竟是一個怎么樣的場景,怎么樣的一個角度。帶著該疑問,影片后來給了解答。
怪獸片并不一定要極盡撕裂之能事,基于科幻色彩的怪獸們往往被歸咎于人們的自取滅亡,也不乏純粹為了刺激觀眾而制造出來的玩意。面對被翻過千百次的各類怪獸們,奉俊昊在開片就交代了所有一切,不管你認為合理與否,然后連帶批了周圍一通(美國無疑是第一位,雖然不限于此)。
宋康昊大叔在最后染回了黑色頭發(fā),什么?你還是不明白。你看看東亞幾個國家,大街上的小伙子大姑娘有多少染一頭黃毛之類,你就明白什么了:標新立異?形象出眾?遺憾的都不是。
從樸海日的那腳飛踹算起,自己已在不斷留意《The Host》的眾多細節(jié)(如果你記得《殺人回憶》里的飛踹相識話),這群人無一形象高大或者風度翩翩,既沒俊男也沒靚女甚至可以用寒磣來形容,然而表演都是異常到位,每個角色都值細說??此苹旎煊褂沟乃慰店?,丟自制燃燒瓶的樸海日,目光堅毅地射箭的裴斗娜還有關愛一家的邊熙峰老頭(那套自救行動的配套裝備是他出的錢),后者也將競爭本月中旬青龍獎的最佳男配角。
《The Host》沒有我們想象的好,但其實已經不錯了。
看完《The Host》意猶未盡,跑到了街邊燒烤攤要了串魷魚來填腹,突然炭火中有個莫名發(fā)燙的小東西飛進了眼睛,當下淚流不止。我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該去買瓶“真露”來灌醉。
6 ) 意識形態(tài)怪物
在水里好好的,偏偏跑岸上來發(fā)飚,自然死路一條,《怪物》里的怪物有點無辜??赡鼙緛砭褪菞l魚,卻成了亂倒垃圾的犧牲品,變?yōu)殚L了10條腿的四不像不說,看它龐大的身軀不知疲倦地從下水道跑步出動,又像個守財奴一般叼了些活人死人回來儲存食品的樣子,我不覺得多么沒人性,反覺得有點兒傻傻的幽默感。本能嘛!
這楚楚可憐的怪物,沒有當成主角的命,風光都給另一個“怪物”搶了,那就是“意識形態(tài)”。這招術,導演奉俊昊在《殺人回憶》中已經玩到了極致,那片子里的主角,不是到最后都沒有揭曉的兇手,不是兩個爆裂刑警,而是韓國國民和韓國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原生態(tài)。你能期望他在《怪物》里,能老老實實地做出個韓版《哥斯拉》嗎?太多潛臺詞了。沒功夫一一分析,總之,從開篇那個把大批毒物倒入漢江的陰險美國人和他軟弱的韓國助手,到煞有介事其實無能到底的官僚警察和官僚醫(yī)生,再到近乎歇斯底里的全民病毒恐慌,以及騙局暴露后無關痛癢的致歉,都是有所承載有所指的。那感人肺腑的一家子,爺爺儼然是個槍械行家,最后的pose酷得一塌糊涂,父親因為以前沒人管,到處乞討?zhàn)B成了貪吃貪睡的習慣,那位叔叔,用韓國燒酒炮制燃燒彈的功夫真的是爐火純青啊!怎么會這樣呢?因為每個人都有一段歷史。
意識形態(tài)和歷史危機感是韓國人血液里怎么都缺不了的元素,所以他們的電影除了《色即是空》這類沒心沒肺的廁所喜劇之外,只要有可能,多少都想玩點潛臺詞的花樣。相較同期的《韓半島》,《怪物》是意識形態(tài)的婉約派,在政治敘事中還是保持了相當的克制,也許,這樣更能迎來韓國觀眾的會心一笑或一聲嘆息。
這樣一比,《神都龍王》還是差一個級別。另外宋康昊也太猛了吧。
感覺有點過了
那個年代只要電影里加一些政治諷刺的內容就特別容易獲得年輕人的好評,而且年輕人們也會為自己看出了所謂的隱喻而感到某種精神上的滿足,并且通過對此點評來進一步擴大這種愉悅性,會以電影的高級感來襯托自己的高級。現在呢,由于韓國這類敘事也已成為某種套路化,和好萊塢電影一樣會陷入人物臉譜化的窠臼,角色塑造會顯得頭重腳輕缺乏必要的邏輯,有種為黑而黑的感覺,總之人民與政府總是站在對立面,有權有錢有勢的總歸是負面而丑陋,窮苦人民總歸是勇敢而正義。當然現在依然有很多這樣的電影和影迷。作為一部怪物類型片,一開始就完整展現了怪物的全貌其實是有點兒忌諱的,驚悚和恐怖的感覺一部分就是靠神秘和未知帶來的,特效在當年也許還行吧,現在看就覺得有點兒塑料。部分帶有喜劇感的情節(jié)略顯尷尬,一些人物行為內在邏輯不順,顯得有點兒迷惑。
“幸福生活”,就是小小的棚屋里堆滿了親人、被窩和熱騰騰的食物,還要有一支槍,槍口始終瞄準著我們的母親河——因為我們不知道黑暗冰冷的水底還蟄伏著什么怪物,也不知道它會何時浮現,吞噬掉我們僅有的這一切
這片子要是讓美國人拍就會變得巨無聊。
這不是怪物片,這是紅果果的政治隱喻片,政府才是怪物
這個怪物就是強權和美國文化,從奉俊昊的所有電影里,你都可以看到他強烈的反美情緒。在整個亞洲文化都成為弱勢之時,奉俊昊依然在西方文化的洪流中逆流而上,為本土文化可悲地搖旗吶喊。
導演太天才了!音樂、鏡頭和剪刀的運用!【武大】
除了那個怪物,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值得看看~~
類型不是問題,技巧才是關鍵。難得看見怪獸片有這么扎實的劇本。怪物是美軍殖民的象征,也是官僚縱容的產物,最后由學生運動的草根武器消滅,充滿諷刺的象征。投擲燃燒瓶的動作好帥!男主角、小姑和叔叔的性格都鮮明而有層次。鏡頭語言沒得說!
人會吃魷魚,魷魚也會吃人。人會把魷魚做成罐頭,魷魚會把人屯起來吃。對我們來說變異的魷魚是怪物,對魷魚來說可惡的人類一直都是怪物。人還可以把互相當成怪物。 怪物出場那段戲,視角變幻之淋漓盡致,在渲染的同時追求現實臨場感,完爆好萊塢假大空怪物片。
韓國怪獸題材影片,讓我恍惚間想到了日本的《哥斯拉》都是人類自己釀制的苦酒,自己喝!
樸不如奉,奉不如樸。愛花愛炮,各有所好。
X政猛于漢江獸,X運烈如燃燒瓶,X情暖如冬夜飯
“諷刺的、悲傷的、瑣碎的、渾然的……”沒有自大的意淫,沒有人造美女美男,有的是真誠以及對韓國社會的客觀反思,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使這個科幻外套下的片子十分溫暖
讓強權開顱,被媒介羞辱,受謠言欺騙,追信念消毒。對丑惡射箭每次都猶豫失手,在盲目逃難只會把理智弄丟。困在下水道,四通八達找不到出口;打開魚罐頭,饑腸轆轆吃不到血肉。怪物吃人還吐骨頭,有些吃人無影無蹤。射不中靶心,數不準彈頭,我們都住在漢江邊,看著平靜的水面,不知底下藏著什么巨獸。
3.5星,怪物題材畢竟有一定門檻。奉俊昊總是充滿各種社會學符號,光州的燃燒彈功虧一簣,火焰交由突破民族國家神話的女性實現逆轉,然后由被發(fā)展所拋棄和侮辱的瘋人完成最后一擊。很多人批評他的作品不提供社會學分析,我倒覺得不如好好想想他為什么能熟練地thinking sociologically
絕對今年所見最不一樣怪物電影,難以言說的精致
感情線不錯的,但是風格不是我的菜,欣賞不來。
開頭往下水道里倒福爾馬林實在是...往后漸入佳境吧。塑造了個恐龍模型一般沒有自我的怪物,除預告片里那幾個鏡頭過過眼癮以外真沒什么可看了。硬要搞點政治諷刺太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