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來無事可做,躺在床上看了一部葛大爺主演的老片——《上一當》。
葛優(yōu)飾演的劉杉是個30歲的單身漢,語文老師,有些仗義。
仗義到什么程度呢?朋友求什么事都幫。
劉杉的父母去了美國,希望他也能出去團聚,但是他總是因為幫了別人一拖再拖。
他有一個女朋友,不是向他借錢,就是逼著他動用父母的關系把她辦出去。
他給辦了。
他也有認識了十幾年的兄弟,求他頂替去留任學校語文教師,自己去外企工作。
他給頂了。
他有一班學生,有的調皮,他請吃火鍋,有的搗蛋,他給班干部做,有的家庭不和睦,他給調節(jié),還有的女生不慎懷孕,他給送去醫(yī)院打胎。
就這么一個人,應該算得上是個好人了吧。
可不,他的境遇很荒誕,他周遭的評價很差。
女朋友跟老外跑了。
就因為他的關系間接無法直接給她辦到國外。
火鍋吃得很開心。
但是家長們并不開心。
認為放羊式教育毀孩子,背后告了他的狀。
學生跟動物園售票員起了爭執(zhí),
不但被打,還被誣告為流氓,蹲了看守所。
最后還得他自己去把人保出來。
校長幾次反映他教學方式不當,
最后合同到期便表示不打算續(xù)約。
幫女生解決難以啟齒的問題,卻被誤當作流氓挨了學生家長一頓毒打。
他毫無私心,真心實意地做了這么多,費力不討好圖的是個什么呢?
最后還是妥協了,領了最后一份工資,留給學生們當班費,
之后就去美國討生活去了。
1、 女友與劉杉的第一次出現在冷飲店,女友抱怨他:“想走的都走了,就你笨!一直拖著一點都不急,就沒見過你這樣的!”
【按:為什么30左右歲的人都走了?哦,1991.八十年代剛過】
2、 劉杉的住處很大,即便是那個年代在北京,一個人住這樣的公寓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無線電話用起來很熟練,父母又在美國,不是高干子女也是大院子弟?!景矗号笥褋碓L之前他一個人在收拾屋子,背景中傳來廣播:國務院總理x鵬主導重組東北煤炭集團】
3、 朋友深夜來訪,直言有事相求,未等其人開口,他便問:“換美元還是借房子”這兩項都不是普通人能夠辦的事,劉杉直接問說明經常有人來求他幫忙干這些??雌饋硭坪跻捕紟瓦^。但一聽要他頂缸,劉杉沒應,友人兩口子要走,劉杉想了想把友人叫回來,應了。
【按:從這二人的語氣來看是與劉杉相熟,沒問就知道他父母在美國,說明兩口子早就打聽了差不多,嫌棄學校不給分房加薪要去外企,聽著朋友閑著就來找他頂缸,這是什么精神?這兩口子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精神啊,這朋友你就算是幫了他一回他都不會記得,到他幫了你,那可記得清清楚楚】
4、劇雪飾演的女大學生實習老師——珍珍,與劉杉相約在“上一當冷飲店”,劉杉問及家庭狀況,有沒有哥哥,珍珍沉默了。后面第二次約會,她談及長兄說是在坐牢。
【按:如果她1991年實習,88年入學,看其修養(yǎng)家教必不差,何以長兄入獄?】
5、 朱宏嘉演的高中生刺頭跟小胖子去動物園買票,梁天飾演售票員,見到一打字零錢,說不收,結果三人吵了起來,進而動手扭打到了一起,梁天揍了高中生,邊揍邊喊抓流氓!圍觀的群眾很多,但就是沒有一個出來拉架,結果倆高中生被派出所抓走了。
【按:這招很流氓啊,打了人然后喊抓人,完事弄了一堆報銷單讓劉杉付錢,總覺著這事挺熟悉】
6、 班級里的女生父母離異,搞得學生暈倒,班主任好心送去醫(yī)院,卻被其母斥責,之后其母為了攀附香港富商,讓女兒陪睡,弄懷了孕,劉杉又一次好心幫忙,卻被其父揍了,誤以為是他侮辱了女兒。
【按:似乎有兩層含義,一是寄希望于外人的幫助是不切實際的,二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開始經歷蛻變,離婚率攀升,而且近利忘義好賴不分?!?/p>
7、 劉杉對珍珍的情感是實在的,這種情感比他對那個總在張羅要出國的女友要純粹,她可能很像他青春時愛過的某個女人,或者是他的女友在青春時期類似的樣子。但這種分離是他無法決定的命運,珍珍是外省人,家人希望她能留在北京,但由于公開課表現失常,無法轉正,也就無法留下。
【按:北京之于珍珍,如同跨越長城那樣難。另外交代了她哥哥的情況,她也定會受到影響,明著的是公開課問題,實際上是工作單位避諱嫌棄。】
8、 劉杉的女友,最后一次出場還是在那個上一當餐廳,這次領著個老外,仔細一問還是一俄國人,這個女人已經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反正是個途徑就要試試了,至於劉杉對于她已經沒什么能夠利用的價值。愛情如同青春時的理想,留著也沒用。
【按:曾經的美好被俄國人霸占搶走了,還有必要留在這里么?】
既然劉杉這種人在當年已經罕見,現在已然更無法見到了。
我們的社會到底能否包容一個,坐在講臺前與學生平等互動,愿意用心教會你的孩子熱愛生活,能夠在學生有困難時傾聽他們的聲音,乃至解囊相助的老師?
影片里不能。劉杉等于是被家長、被校長、被現實逼走了。
2018.7.22
父母是外交官,是“編的”,其實父母是使館的大師傅;稱父母對自己挺好,是“編的”,其實父母已經離婚了。同一個影片,竟然出現了兩次“編的”,中間間隔不到5分鐘,編劇的技能實在貧乏。 為什么要編造家庭背景?因為家庭背景會招來歧視,也就是現在流行的“鄙視鏈”。 “奔馳250”,又笨又癡,外加二百五類——似于當今的網絡語言。一貫的,民間有這種文字游戲的幽默。 家長會的唇槍舌劍,之后怎么樣了呢?激起矛盾,不會解決矛盾,是中國編導一貫的技窮。 起個古怪的片名,純粹是耍小聰明。類似的古怪,還有《大撒把》《站直嘍,別趴下》。 末尾,一定要分手,一定要離開,這也是追求文藝氣質——讓觀眾遺憾,甚至讓觀眾痛苦,“我竟忍不住哭了?!?/p>
只有上過一次愛情的當,才能懂得被辜負的真心是如此廉價。只有做過一次童真的夢,才能體會醒來時的失落是多么傷神。甄貞并非對孩子們沒有留戀,劉杉對這故土愛的也夠深沉,之所以選擇離開,是因為在北京這座孤獨而高傲的城市里,他們只是黯然神傷的過客,不是衣錦還鄉(xiāng)的歸人。悵然回望,今宵酒醒無夢。我對于甄貞的離開感覺很遺憾,雖然我見多了聚散離合,但是每當看到這種無奈而又感傷的離別情節(jié)還是會很觸動。甄貞說,我舍不得這班孩子,還有。。。。最后的話她沒有說出來,是因為當時環(huán)境嘈雜不適合說,還是因為葛大爺直視的眼神?最后甄貞在離別之際還是沒有打通電話,沒有聽到劉杉的聲音,沒有說完那句話。 片尾的甄貞走在邊疆的荒郊上,不知道她對當年的那段美好時光還是否記掛心頭,是否在午夜時分拿出來緬懷一番。
本片是個語言類電影,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有很多。
梁天飾演的售票員,斜著眼睛,一臉欠欠的表情,說:換成整票來,你大爺啊,沒功夫點!
葛優(yōu)飾演的班主任劉衫在開班會時,被家長質疑讓學生看性知識,引起了軒然大波。
家長說:十七八歲的孩子,看性知識,會有什么后果?!
劉老師說:這和西方性開放是兩回事。
一家長瞇著眼睛說:你也是過來人吧?
劉老師與同事在飯店吃飯時,遠處傳來的報販子叫賣聲:快來看了啊,化糞池里發(fā)現無頭女尸啦!
飯店的社會姐說:別管歐洲非洲拉丁洋洲,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咱龍的傳人。
沒想到葛優(yōu)才是最早的麻辣鮮師GTO,更沒想到92年制片廠還能拍尖銳的教育題材,萬萬沒想到內地青春片其實在那一年就流行打胎。姑妄猜測一下原著寫作時間,男女主角一個不情愿地赴美移民,一個被迫重返故鄉(xiāng),其實都是理想主義者的隕落。北京這座城市,不過是黃粱一夢,故名“上一當”?!渡弦划敗?/p>
90年代初的出國潮倒是在廣播里聽過不少。當時正是小升初,識得幾個字,曉得些男女間的愛情糾葛。有個故事印象深刻,講的是個戴黑邊眼鏡的讀書人娶了個漂亮馬子,過了幾年平淡日子老婆跟個洋鬼子跑了,臨行前給他留了個種,取名叫“美美”。那天晚上,我也像平常那樣搬一張竹床上陽臺納涼,邊拍著肚子,邊聽聽廣播電臺的主持人娓娓道來。讀書人抱著美美目送老婆上了飛機,流下了一滴心肝眼淚,他說他曉得老婆給孩子取的名字的含義:美美的美并不是美麗的美,而是美國的美。。。那天夜里,明月當空,繁星密布,我把肚皮都拍紅了。
九十年代水平
那個年代,拍成如此電影,到現在為止,都不算過時,因為里面有人性
若非底下副標題的小字清楚著表明“根據梁邁的小說《我們青春的紀念冊》改編”,片名那草書寫的,當然也搭著比劃是忒少了一點,真好像是一部日本電影!其實要說這電影算中國的死亡詩社?多少有點牽強附會?!渡弦划敗凤@然還是更像:同年出品依舊葛優(yōu)領銜的那部《大撒把》,遇到了次年出品還是何群導演劇雪女主的《鳳凰琴》。前者在講出國潮,后者在說教師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在借教師事在諷刺九零年初時代劇烈變革下的中國社會生活中的某些頑疾……PS片中葛優(yōu)較比突兀地穿了一件印滿“肯尼士”的白色T恤會否與本片由福建電影制片廠出品有關?
教育題材這樣拍可看度非常高,將本該是枯燥呆板的中學校園生活無形中消解在一個個日常的戲劇情節(jié)中,兼具娛樂性和諷刺性,最后還煽了一把情。葛優(yōu)在本片中的形象與《大撒把》里非常相像,90年代這種片還真是全給葛大爺演了。不過部分臺詞還是說教味略濃。以及,甄貞完全就是兒時夢想中老師的樣子啊。
沒有GTO猛,沒有金八老師熱血,散漫的老師一樣有真情。
以前中央臺一放這個電影我肯定會再看一遍~
“我看你最近情緒不好,能不能切磋切磋,不要一個人悶著?!蔽姨矚g這樣的臺詞了,葛優(yōu)的臺詞總是不溫不火,談吐間透著趣味??傮w感覺電影剪接得有些突兀,畢竟那么年輕的作品,故事也跟普通的孩子王老師套路相仿。
中國式教育的謀權篡位和小人物力量的弱不禁風!--能記住 葛大爺 的代表作之一 :)。。
好,老電影的味道,市井味,人情味,不矯情,不刻意取巧,真實,自在,就像劇雪額頭那些閃閃的青春痘,讓人難忘。
表面上是個教學電影,實則反映了出國大潮下的理想的重燃和幻滅。這部和葛大爺的《大撒把》異曲同工,都涉及出國潮,且都是大爺被留在國內。這里是為實現自身價值的教學(相處)之道,但在不想走和不得不走的最后,理想還是幻滅了。
多好,有自己退路~
大概是第一個在銀幕上坐著講課的老師
只有上過一次愛情的當,才能懂得被辜負的真心是如此廉價。只有做過一次童真的夢,才能體會醒來時的失落是多么傷神。甄貞并非對孩子們沒有留戀,劉杉對這故土愛的也夠深沉,之所以選擇離開,是因為在北京這座孤獨而高傲的城市里,他們只是黯然神傷的過客,不是衣錦還鄉(xiāng)的歸人。悵然回望,今宵酒醒無夢。
90年代以北京為背景的電影大都有一種強烈的世界末情緒。劇雪真好看。
沒想到葛優(yōu)才是最早的麻辣鮮師GTO,更沒想到92年制片廠還能拍尖銳的教育題材,萬萬沒想到內地青春片其實在那一年就流行打胎。姑妄猜測一下原著寫作時間,男女主角一個不情愿地赴美移民,一個被迫重返故鄉(xiāng),其實都是理想主義者的隕落。北京這座城市,不過是黃粱一夢,故名“上一當”。
算是一部中國版的《死亡詩社》吧
青澀的故事與樸實的角色,感概人們在做著不情愿的事情,卻總能從中收獲更多。那種欲言又止的憂郁情緒和對理想的浪漫追求,是現在多少所謂文青都學不來的。而好像只有生于那個時代,才能在看似不幸的日子里,碰見幸運。
時代的遺痕在社會擠出的后效應中延續(xù),75后成長起來了即將進入大學成為天之驕子,而立之年的仗義教師擔當起本非自己的責任,卻跟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美國,在他人眼中是個難得的退路,但在主人公的眼中之最最無奈的最后選擇。他愛著年輕的學生們,他愛著生活,他也愛那些拋棄過他的女人,那些背叛過他的男人。他上了一當又一當,最后看得出他也乏了,妥協了。於是他終還是決定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