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五千年,泱泱中華,何以《中國》?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第一季將從春秋到盛唐的中國歷史故事中,挖掘?qū)袢罩袊绊懮钸h的人和事,講中國故事,傳中國之聲,展中華文明演進的偉大歷程。
◆湖南衛(wèi)視的文案,每次都想全文背誦。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斷流
今日中國,從歲月深處走來,傳承著久遠的血脈
今日的中國人,就是曾經(jīng)的中國人
當我們再次回望歷史
在亞洲東部的大地上
歷經(jīng)夏商周的漫長進程后
新的思想、新的制度、新的文化
正在孕育......
★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會見老子,臨走時老子送他,說:“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p>
★宅茲中國,出自西周國寶級青銅器何尊銘文,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繼承周武王的遺志,遷都被稱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河南洛陽這一重要史實,即“宅茲中國”,而銘文中的“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來源。
對孔子來說,老子不僅是值得尊敬的長者,更是一個見多識廣的智者。
老子則將世間萬物的運行法則稱為“道”,主張道法自然,認為人應順應自然規(guī)律行事,不妄為,不強求,他提倡無為而治,執(zhí)政者應“以無事取天下”。
中國歷史上最具象征意味的一次思想交匯與碰撞,如同所有意味深長的大事那樣,安靜地留在了時間深處。
典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隨著周天子權力的喪失而日漸崩塌,一切都在不可阻擋地朝著一個方向墜落。
諸侯國的烽火正在摧毀的不僅僅是一個存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朝代,還有讓這片土地和人民綿延安穩(wěn)的精神結構。
上層的權力爭奪正一層一層地由外及內(nèi)地破壞著世道人心。
他要想方設法地呼喚并恢復周禮,他要把散落在地上的禮制碎片一點一點拼起來,重新安放進世人的心中。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有教無類?!?/p>
創(chuàng)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孔子辦學的地點有個好聽的名字:杏壇。
孔子要把廟堂之上正在衰落的“禮”傳播到村野民間。
以禮為基礎,孔子提出了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仁”。
他的憤怒沒有帶來任何改變,親眼目睹魯國國土上的禮崩樂壞,孔子的內(nèi)心如受千鈞重錘。他一直堅定地信奉和傳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國君要有國君的樣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本分。
公元前510年,那個曾經(jīng)贈送馬車、隨從,成全孔子去見老子的魯昭公死在流亡的路上。這一年,孔子42歲。
大時代里的個人命運總是由不得自己做主,包括天子在內(nèi),歷史正在走向下一個路口。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返。
56歲這年,他以大司寇一職代理魯國國相??鬃幼叩搅藦恼牡膸p峰。
這個被稱為“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權貴間的矛盾卻已然埋下。
★HUI
周文王雖然沒有,但周的禮樂文化不都還在我們身上嗎。上天若想滅周禮,便不會讓我們掌握;如果上天不想滅周禮,那匡人又能拿我如何。
茫茫四野,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時候,也有人困馬乏、風雨交加的時候。
他所經(jīng)歷的這段顛沛流離,被后人取了一個輕松的名字:周游列國。其中的甘苦況味,恐怕只有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才能體會。
東周列國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這群人里面衣衫襤褸、形同乞丐,里面鼓琴論道、指點天下。
風聲也好,雨聲好,孔子的弦歌一路不斷。
他以理性的中庸之道,面對每一次挫折,卻從未動搖,他是一個屢敗屢戰(zhàn)的勇者。
理想主義者孔子,用近乎固執(zhí)的行動去實踐理想,這遠遠超出了成敗本身的意義。
如果仁者一定會讓人相信,那伯夷、叔齊怎么會餓死在首陽山;如果智者就能暢行無阻,那王子比干怎么會被紂王剖心。
顏回的話說到了他心里:雖然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沒修好夫子之道,是我們的恥辱;我們修好了夫子之道卻未被采納,是當權者的恥辱。
老子說,聰敏深察之人離死亡很近,因為他喜歡議論別人;博學善辨者常常招致危險,因為他喜歡揭人之短。在招致危險并且離死亡很近的這一刻,孔子完全理解了老子的苦心。
后世有言:上天若沒有降生孔子,中國的歷史將萬古如長夜。
七日之圍,如同一個思想史上的寓言??鬃訌奈赐V箤ふ页雎?,為受困的弟子,為受困的自己,也為受困的中國。
接輿,人們稱他為“楚狂人”。接輿大搖大擺地從孔子面前走過,一邊走一邊唱:“風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币讯?!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這就是“接輿歌鳳”典故的由來。
孔子已經(jīng)失去對政治的熱情,之后他拒絕了在衛(wèi)國做官的弟子子路的執(zhí)政之請,并告誡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在世人眼中,孔子又何嘗不是一位狂人呢。
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孔子沉迷于《易》,......,他似乎從中看到了超越個體人生的更加復雜的宇宙和自然。這部四十多年前在老子的圖書館里一掃而過的著作,現(xiàn)在,他終于能體會到其中玄妙,他也終于懂得了老子。
公元前479年,病重已久的孔子等來了弟子子貢,他從病榻上慢慢起身、迎上前去,用盡最后一絲力氣,遠遠地沖子貢喊道:“你為何來得這樣遲啊?“這一年,孔子73歲。7日后,孔子去世。
歲月蒼茫。曾經(jīng)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黃昏,孔子獨自來到大河岸邊,看著川流不息的河水,他發(fā)出了一聲悠遠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終其一生。連孔子自己都未必意識到,他肩負的使命有多么的宏闊,他以一己之力游說天下,進而了創(chuàng)生了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后世稱為”儒家“的學說由此開啟。他所編撰修訂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著作被奉為儒學經(jīng)典。
★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
一個彬彬有禮的時代結束了。后人用”春秋“二字為這個時代命名。
幾乎在同一時期,人類迎來了一次非凡的思想大爆發(fā)。偉大的思想家集中涌現(xiàn),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他們倆提出的思想命題與倫理原則締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有人將其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就在那個偉大的時代,在亞洲東部的中國,老子和孔子雙星閃耀,他們站在中國思想史的原點,成為后來者仰望的高山。在沒有了老子與孔子的歲月里,寒暑易節(jié)、春種秋收,大地依舊在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運行,歷史也在跌宕起伏的紛爭中,繼續(xù)向前伸展。
總體來看不如河西走廊,導演不是河西走廊導演,是河西走廊制片人。
看不下去了,棄坑,建議看中國通史這種干貨滿滿的百級科普紀錄片,中國社科院監(jiān)制的,很多歷史老師都曾經(jīng)用來當作教學資料放映過。這個紀錄片中國內(nèi)容貧乏的我當作打發(fā)時間的視頻都嫌慢。場景、配樂等等都不錯,微博上面不少人截的美圖也很好看。但對于紀錄片來說,這就是錦上添花的內(nèi)容,劇情拉垮決定了整個片子直接讓人看不下去了。這個片子的內(nèi)容量在我看過的不同類型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紀錄片里面排倒數(shù),倒數(shù),倒數(shù)!我想看4k高清影像我可以自己去b站找一堆!正常說話都不會這么拖拖拉拉的十分鐘的內(nèi)容量水到四十分鐘!
目前第一集感覺還不錯,前五分鐘腦補的故事情節(jié)太多了,什么孔子如何回頭之類的太多了,古代的文言文就幾行字講了很簡略的故事,結果你腦補一堆故事細節(jié)放在紀錄片還用旁白詳詳細細講出來,你這不是誤人子弟嗎?非常不合適。你找演員拍視頻為了視頻效果演員必須加入大量的動作細節(jié)很正常,但你旁白把這些腦補當作科普講出來是不是歪曲史實了?尤其是紀錄片和影視劇不一樣,后者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前者有一定科普作用的,不少人看了之后會當真的。不過后面好多了,立意還不錯,尤其是結局的時候。劇情暫時不如河西走廊,但是畫面和立意還不錯。
第二集,老毛病了,編劇腦補了太多的劇情,紀錄片這樣是立不住的,過于空泛了,部分地方言之無物,沒有講出來什么。部分內(nèi)容是眾所周知的不需要那樣詳細講,初中歷史課本都比這個內(nèi)容多。這是紀錄片不是兒童科普片。莊周的比孟子的好一點,但是莊周劇情長度比不上孟子的長,所以總的來看不如第一集。部分鏡頭太驚悚了,比如結尾那個持燈男孩的臉部特寫……是鬼吹燈嗎?最后也沒有讓人驚艷的立意挽留我的觀感。
第三集,還是老毛病了,荀子和韓非李斯的故事講的拖拖拉拉的,提供的內(nèi)容很少,結果拖拉了四十多分鐘,告辭了。一集近一個小時,我堅持了近三個小時,太勸退了,實在是過于簡單無聊了。我刷個淘寶喵運會還給紅包呢,這乏味空洞充滿臆想細節(jié)的內(nèi)容可以帶給我什么?
這個片子最大的問題就是立意過大的同時內(nèi)容貧乏,你要么立足中國像《中國通史》一樣扎扎實實拍一百級這樣超乎尋常的長度,要么像《河西走廊》一樣聚焦一處可以拍的集數(shù)少一點,這放在畢業(yè)論文里面就是第一步選題就出了問題,題目過大撐不起來,后面更是不用看了,得直接被導師罵死。
主要是這片子里講的百家爭鳴部分實在是太基礎的知識了,初中可是義務教育歷史中考啊,百家爭鳴也是考試重點啊,中考都背了幾輪。估計大家在當年上初中的時候歷史老師肯定要求背誦過很多遍的百家爭鳴了。百家爭鳴內(nèi)容量很高,那么多學派那么多人,但是這片子講述的部分感覺還沒有初中歷史課本多,幾頁紙的內(nèi)容拖拖沓沓講了多少集了,而且這一集只提了幾個人,還沒有課本講的全面,和《中國通史》比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種質(zhì)感很難想象是紀錄片,電影級的畫面,專業(yè)的演技,不同于以往紀錄片的緩慢節(jié)奏讓人容易看不下去,這部紀錄片讓我一下就進去情節(jié),讓我這種不喜歡看歷史的人都一下入迷,看得出來確實是精心打造,難怪要花5年時間去做,現(xiàn)在這種賺快錢的時代,做出這種紀錄片十分難得,湖南衛(wèi)視雖然經(jīng)常放些狗血劇,但是總會時不時做出精品給人驚喜
There are so many times that I have studied about the ancient culture about our nation, I am so much happy and excited every time when I met it.
but when I exactly to say something for it, actually I have no words.
I always doubt myself that I don’t have any abilities to discuss about the ancient culture, one important reason is I was born in a far away city from our capital and the center of our culture.
so I doubt myself when I need to say something academic enough for this huge topic. But, I know I cannot avoid it all the times.
in addition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why I choose to be a student of Mr.Yu, his ideas so much touched me, let me totally felt the beauty of the our ancient cultre.
nowadays to face this documentary I do believe there are a lot of words to say, but where should I start?
history is totally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just like a lot of thins in this world, it is not a very easy thing to find why today we are such a character and culture by some simple words, but it is quite worth try to get more details for history when we have conditioned, cause this really could help us to feel more about this world.
畫面很美,看似高深,實著一盤散沙,看的過程中好厲害,看完不知所云,人物之間也出現(xiàn)的莫名其妙,各種臆想先人思想為其行為做上解釋,看似有道理,不能細究,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不咋地就是不咋地,你比電視劇好,不能代表是個好的紀錄片,純屬芒果臺自娛自樂,還忽悠了一堆自認為高深的皇帝穿這新衣!
本文首發(fā):微信公眾號:斯嘉麗聊電影
文/斯嘉麗
斯嘉麗的第493篇影評,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三連,在影視的世界里自得其樂。
最初我對芒果臺做的紀錄片,是拒絕的。
芒果臺在我眼里一直是大型流量制造現(xiàn)場。流水的綜藝,鐵打的芒果;流水的明星,鐵打的芒果;流水的熱搜,鐵打的芒果。這,才是芒果臺的正確打開方式。但是看完第一集記錄片《中國》,我知道我錯了。
這是一部乍一看,還以為是央視爸爸拍的紀錄片。因為眾所周知,天朝最終有文化的電視人,都在央視。《國家寶藏》了解一下?
要不,也應該是東方衛(wèi)視制作的,畢竟《詩書畫》節(jié)目我?guī)е廾科诙伎础?/p>
或者,是河北衛(wèi)視做的?他們家可是做出《鄰家詩話》的啊,這個節(jié)目娃帶著我至少每期看了三遍。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開篇的畫面就告訴我,這絕不是大寶貝《云中歌》里的塑料花。
第一集,春秋。以老子和孔子的世紀相遇開場,以孔子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歷程為線索,走過一集。以旁白始,以旁白終,人物演出了旁白的意境萬千。
看完第一集,我特別慶幸自己叫了娃一起看。這簡直就是一部檢驗和學習孔子思想的最佳普及作品。
旁白以孔子奔波的一生為線索,中間串聯(lián)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故事。等于你看故事時,還有人幫你從旁講解,多么省時省力的文史學習啊。
比如:
在講述孔子為什么要復興周禮時,畫面是幾個彪形大漢攻擊一個小孩子,并往地上扔了一條魚,這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嗎?這個idea值得10086個贊。
再比如:
孔子其實是中國第一個開民辦學校的人,有教無類,收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看到這里,娃暫停了,給我講述了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最有錢的是子路,等各個弟子的故事。這是她自己在《中國童話》(36冊)里看到的。感謝臺灣漢聲出版社。
再比如:
孔子周游列國時的故事,我暫停了,跟娃講了有人想要砍樹害孔子,但孔子處之泰然不躲不避的故事。然后下一秒,我按了播放鍵,就出現(xiàn)了這個故事。我就喜歡這種跟家長想得一樣的歷史紀錄片。如果我們知道的,紀錄片里都沒有,這個含金量就值得商榷了。
再比如:
當出現(xiàn)楚狂人接輿時,兩個娃都尖叫了。因為上個月我給她們講《世說新語》鄧艾口吃這個內(nèi)容,就有說到這個典故: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于是我們就暫停,娃們就把接輿的臺詞念了一遍。這種他鄉(xiāng)遇故知的喜悅,讓我們連接輿是汪涵演的都沒發(fā)現(xiàn)。
對于想要讓孩子們了解孔子,學習論語的家長來說,這部紀錄片實在太合適了。旁白雖然沒什么語氣(這不是我的看法,是娃的看法。)但是正因為這種內(nèi)斂感情的口述,讓人更容易被內(nèi)里的人物吸引和打動。如果人物還沒嗨,旁白自己就嗨起來了,這個故事誰做主?人物還有沒有一點自己的地位了?所以我覺得旁白的尺度很好,不逾矩。
但是,情緒內(nèi)斂只是旁白的第一個優(yōu)點,它還有另一個優(yōu)點是點到即止。這是文案與畫面的相得益彰。因為畢竟只是紀錄片,不是要演出孔子和誰的相愛相殺一百集。讓大家明白這個思想巨人所走過的高山低谷,所流淌的大江大河即可。
比如:
孔子周游列國時,總是在笑,有時還在歌。這是真實還原了。因為孔子本身就是很樂觀和喜歡唱歌的。是個豁達的智者,總能在置之死地時后生,又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所以在這些旁白出現(xiàn)時,畫面的狀態(tài)與旁白可以說是完美互補。
再比如:
在說到孔子堅守七日,終于等到了子貢拉來的楚昭王的援兵。畫面上是孔子和弟子開心地趟水過河,開始是用腿擊打出水花,接著就在那條小河里一直走一直走。
娃就說:“為什么走這么久還沒到對岸?是不是這件事會有阻礙?”接著就聽到旁白說楚昭王逝世,孔子這次又失敗了。所以不要覺得畫面的深意孩子看不懂,他們懂的。
這就是旁白和故事的雙贏。大家各司其職地為一部紀錄片呈現(xiàn)客觀的視角。
這部紀錄片絕對能讓你和你的孩子,對孔子和他的思想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它讓你不需要灌輸,也能讓孩子對孔子的故事印象深刻,張口就來。香港教育局發(fā)了一本建國70周年紀念品本子,每一頁的底下都有論語里的一句話,我家兩個娃竟然喜歡得不得了。
偉大的思想,值得有趣的延續(xù)方式,對吧?
娃看完以后強烈要求改天看其他集。催更!
2020/12/12于香港
意象美得空洞,文本膚淺得可怕
不好看,歷史是要有觀點的,如果僅僅是“美”,觀眾看了以后不能引發(fā)思考和共鳴,而是沉醉在“大國自信”中無法自拔的話,和市面上的戀愛腦國產(chǎn)劇比也不能高出許多
紀錄片《中國》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質(zhì)感也很不錯,靜下心來觀看,仿佛自己就是處于那個環(huán)境之中!
拍的像《三字經(jīng)》,有點低幼。。但無法不愛中華文明。?;蛟S是為了面向廣一些吧,文案用的是文藝體,不是學術體。(另作為娛樂界的翹楚,衛(wèi)視里的先鋒,芒果似乎也總是在娛樂里藏了些情懷。比較厲害的是時代情緒踩點大都快而準)
導演:周艷,撰稿:鄧建永,顧問:沙武田,攝影:羅攀,旁白:周濤,配樂:梅林茂、徐鯉,實地取景,名角客串…………芒果高層大概是看了《河西走廊》覺得太好,這次干脆無限鈔能力,這配置堪稱紀錄片頂配。就是吧,這主題太宏大了,單講思想史恐怕不太夠。
太吃升格這一套了,畫面好美好仙,喜歡
攝影是羅攀,按電影來拍的,畫面極其考究。全程搬演,感覺叫專題片更合適。從思想文化切入,細數(shù)風流人物,講述中國何以為中國,挺好。
熱評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我國的大一統(tǒng)王朝無一例外采用外儒內(nèi)法的策略,沒有這個外儒,還早結束封建王朝?你現(xiàn)在估么著和歐洲一樣,小國邦聯(lián)好嗎,你所說的所謂思想固化之類的東西那都是朱熹的東西了,而強調(diào)思想解放天理即人欲的王陽明,恰恰也一樣是儒家的圣賢,真就一點哲學不讀就開始裝杯唄?也是豆瓣飯圈母??化了,也不能指望母??們能耐心讀讀書
看了第一集,蠻不錯的。制作精美,有電影的質(zhì)感??垡恍墙o內(nèi)容,作為一個普及的紀錄片,門檻蠻低的。很多地方?jīng)]有深入,導致我邊看看,就邊去搜搜資料。而且雖然叫春秋戰(zhàn)國,但其實只講了孔子而已。不如叫人物志,估計就邊也差不多吧。本來以為起碼也會講講春秋各國啥的。對于真的想學到什么一些東西的人而言,內(nèi)容有些空洞啦。就只是大致上的介紹,也沒有對孔子思想上的一些理解層面的東西。
芒果這次真的可以,演員、攝影和服裝質(zhì)感都不錯,比黃金檔播的什么震撼大劇史詩大劇良心多了
從屏幕上看就能感覺到滿滿的制作誠意,每一處都能截圖當背景的畫質(zhì)、周濤老師深邃而又有力的旁白等等,可以讓人更深處的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和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生不逢時還偏偏一腔熱血在我看來都是理想主義者(沒有貶義)相反老子 莊子就灑脫些 過得也自在話說我萬萬沒想到 秦國篇竟然提到喜國家寶藏第一季的時候我太愛"云夢睡虎地秦簡"了班超一家子都好厲害????司馬睿還是不夠睿智與其在意眼前的這點無權無勢困境不如養(yǎng)精蓄銳 等待實機王導是個好知己好臣子我一直以為佛教與生俱來的戒律就是葷酒不食結果是引入我國后被蕭衍用皇權強制執(zhí)行的??蘇綽發(fā)明的"朱出墨入"記錄方式沿用至今????楊堅推創(chuàng)的"三省六部制" "科舉制"????楊堅獨孤伽羅是不是史上最恩愛的帝后如果要穿越 必選大唐盛世
現(xiàn)在湖南衛(wèi)視是走精品路線了嗎?這個紀錄片,好聽的配音,好看的風景,最讓我驚訝的是,還有意象的表達。印象最深刻的是,通過竹簡的掉落,表述當時孔丘的震驚??戳说谝患袕堄谐?,值得推薦
估計這紀錄片是準備從春秋講到大唐,不錯,希望有更多這樣的紀錄片出現(xiàn),文化自信就是大國自信。解說詞、情景化表演、攝影等,都很好。不愧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看的芒果臺,很棒!
畫面和配音都很喜歡,但是為什么演員表的人就幾個比較有名的,其他演技好的戲骨演員不配有名字嗎??周濤主配音還是放在最后……
我覺得文本挺好的,適合休閑娛樂聽一下。
看了一集,孔子是很偉大,但如何能代表整個春秋?單一的儒家,如何撐得起“中國”二字?
1.看過第一版ppt,看過最后一版成片。2.成片是在電影屏幕,8K電視,蘋果電腦三個屏幕上同時觀看的,體驗差別極大。3.樹很漂亮,景很大氣,6.5K和全畫幅很震撼,值得換個電視。
娛樂至死玩不過湖南臺,嚴肅文學也玩不過湖南臺
畫面很好看,有美感有質(zhì)感。配音有些意外,之前沒看過女聲配音的紀錄片,周濤的這種配音風格意料之外的喜歡,有講述者的感情和旁觀者的冷靜,期待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