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是眼殘思密達!
以前看TVB
演員們只要換上古裝戴上頭套
打死我都認不出來
——除非我在心中默默地經(jīng)過一個換上現(xiàn)代裝的程序,
才會恍然大悟
那時候我還安慰自己,頭套是萬能的?。?!
可是,現(xiàn)在我只想說
我只想說??!
我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
或者說,我根本看不出來!
貝多芬就是《The Rock》里面把我迷得哭天搶地的漢默將軍?。?!
我是眼殘思密達~??!嚎啕大喊一萬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嚎啕大喊一萬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窟蠛耙蝗f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嚎啕大喊一萬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窟蠛耙蝗f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窟蠛耙蝗f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嚎啕大喊一萬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嚎啕大喊一萬遍!
我是眼殘思密達~??!嚎啕大喊一萬遍!
2 ) 革命者的力量
這部電影一直存在電腦里,和鋼琴家放在一起,時常看一遍,再看一遍。貝是一個藝術家,一個革命者,在他內心深處,他認為自己比國王還要優(yōu)越,他甚至認為,上帝不是自己的天父,他們是平等的。貝關于社會的觀念是革命,對于音樂則是非常的浪漫。他那無與倫比的強大的個性和強大的天才使他的音樂支配了生命中的一切--除了他那悲劇性的失聰。
是的,在貝九首演之時,貝已聽不見那音樂史上里程碑式的美妙樂章,可是對于那些高水平的音樂家來說,耳聾只代表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并不影響其內心之音,這種能力簡直是一種魔法,1817年之后,貝幾乎完全耳聾,但他的最重要的作品,也就是第三階段所創(chuàng)作的五首弦樂四重奏和鋼琴奏鳴曲以及魔鬼變奏曲和第九交響曲都是這段時間創(chuàng)作的。他使我們處在了一個精神升華了的音樂平面上,任何類似他的階段都不曾出現(xiàn)過,將來將也沒有像他那樣的階段了。這位偉大的天才作曲不為任何人,只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藝術和智力,只傾聽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和聲音。他莊嚴而神圣。每一個音符都充滿了力量和意義。
3 ) Copying & Copying
作品名中的copying顯然一語雙關或者說象征意義深厚。
一個很基礎的問題,整部電影主要是在刻畫誰?毫無疑問,貝多芬。
想詮釋這部電影,我感覺要設想兩個貝多芬。安娜·霍茲無論在簡單的抄寫還是風格上都在模仿貝多芬,期待著貝多芬,她無疑渴望像貝多芬靠近,渴望成為貝多芬。她的成長也是貝多芬自己經(jīng)歷過了的成長,而貝多芬的高度,又似高屋建瓴。一個努力模仿,一個不可超越。
舉例來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幕:Beethoven告訴Anna要傾聽內心的靈魂,指導Anna從內在的安寧里尋找到自己的音樂。Beethoven告訴Anna她不需要像他一樣聾了才發(fā)現(xiàn)傾聽靈魂的重要性。這是BeethovenAnna的成長,也是Beethoven音樂歷程的一個縮影,一語中的難以表述清楚的音樂的“境界”問題。
再舉例來說,趁著Beethoven散步才能安靜一會的鄰居老太,不正是他的力量,他的heavenly music的一個側面例證么?
最后反觀整部電影布局,從剛開始的Beethoven顯得難以理解和野蠻粗俗到最后Anna對他徹底的尊重與崇敬,不能理解為對觀眾,尤其是原本朦朦朧朧了解這位音樂巨匠的觀眾一個一步步走進Beethoven,理解Beethoven的過程么?
兩個角色給觀眾營造出了緊張的氛圍,整個電影104分鐘穿插大量的音樂不但沒給人疲勞和松懈的感覺,反而讓人輕松步入預設的氛圍和情緒,這不僅要歸功于貝多芬本身的力量,優(yōu)秀的剪輯與敘述方法的設置,整部電影的結構也有種藝術的美的靈活。
最后說些題外話,我不知道大家看傳記類的電影多不多,真心的敬佩西方演員的專業(yè)精神。主演的幾位必定大量而深刻地去理解過Beethoven,必定苦練了指揮,鋼琴,小提琴等多種樂器了解了相關知識,必定在做足了所有的劇情上的,背景上的,道具上的,語言上的,以及我之上所提到的結構上的種種準備,客服了種種困難才拍出了這樣一部還不足以稱之為經(jīng)典的影視作品。這對于中國電影的發(fā)展,實在有無與倫比的借鑒價值。
4 ) 先感動自己,再感動他人
看《復制貝多芬》這部電影,要從創(chuàng)作和藝術的角度去看待,否則會錯失太多有關創(chuàng)作的精妙細節(jié)。這是一部感性和理性,人性和神性交織的電影,看完電影之后,整個人都處于巨大的創(chuàng)作流中,被深深擊中。電影高潮是將近二十分鐘的貝多芬指揮首演片段——全程感動,為一種純粹的精神。也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吧,總是能夠深入到內心深處的“人類情感共脈層”。話不多說,放上一些非常啟發(fā)我的對話,只有看過并深切體會過,才能明白其中的奧妙。
一、
貝多芬:你為什么對我如此坦白?
安娜:因為我覺得你是最偉大的...
貝多芬:別奉承我!為什么你想接近我?
安娜:因為...因為這讓我相信我也能作曲
二、
貝多芬:安娜·霍茲,我向你保證,我和上帝非常了解對方,像兩只同穴而居的熊,互相唱和,互相搔癢,相依而眠,沒人敢靠近我們。
安娜:聽起來像是非常寂寞的信仰。
貝多芬:寂寞正是我的信仰。
三、
貝多芬:空氣的顫動是上帝的氣息,是他在對人的靈魂說話,音樂是上帝的語言,能最親近上帝的,是我們音樂家,我們能聽到他的聲音,能看到他的唇語,我們孕育的音樂是上帝之子,來贊頌他。這就是音樂家。安娜·霍茲,如果我們做不到,就一無是處了。
四、
貝多芬:大家都以為我活在一片死寂中,不對,我腦子里隨時都充滿音樂永遠靜不下來。我只有把它寫下來才能紓解,上帝使我中了音樂的邪,然而他卻...把我弄聾了,他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我的音樂,卻拒我于門外,他慈悲嗎?他能算朋友嗎?
安娜:我認為上帝在對你說話,我確定。
五、
安娜:大師,我真的不懂,這樂章在哪里結束?
貝多芬:這不是你那個鐵匠造的橋,它是活生生的,像...變幻的云,或...波動的浪
安娜:但這樣的音樂怎么成調?
貝多芬:它不用成調,而是漸增漸長。你瞧,第一樂章變成了第二樂章,一個意念消逝,新的就會產(chǎn)生。你的作品里充滿了“結構”...只為了中規(guī)中矩,你得傾聽內心的聲音,連我自己也是聾了以后才聽見,敬愛的,我可沒要你也變聾子。
安娜:你...你是說我得先尋找自我的寂靜,才能聽到音樂?
貝多芬:是的...是的,寂靜才是“key”音符之間的寂靜,當你心中充滿寂靜...你的靈魂就能看見了。
六、
貝多芬:這是你造的橋?你會贏嗎?
馬?。翰恢?。
貝多芬:你怎會不知道!安娜說你是藝術家...你是嗎?
馬?。阂础八囆g家”的定義是什么?
貝多芬:藝術家能學會自我信任。
安娜:大師...你認為呢?
貝多芬:沒有靈魂。
馬?。菏裁矗?br>貝多芬:缺乏生氣,優(yōu)雅,熱情,像個沒用的死東西。
馬?。耗銢]權利這么說。
馬?。何也还苁廊嗽趺纯茨?,誰給你的權利?
貝多芬:告訴你吧,你造橋連接兩塊陸地,我造橋連接人們的靈魂,是上帝給我的權利,上帝對凡人耳語,卻對我狂嘯,所以我耳聾了,當你瞎了,就有權利去論斷別人,而不被人論斷。你現(xiàn)在感覺如何?悲傷?生氣?憤怒?想殺人?那就從你內心深處再重造一座。
5 ) 貝多芬 我知道你,我記得你。
貝多芬,我在小學音樂課本上看他短短的名字,翻頁底還配有他一張滿頭卷發(fā)怒視前方的照片,我第一眼看到他,記住了他。
貝多芬。這個名字就有一種音樂感,一種輕揚又漫溢的感覺。而那張小小的照片,則給了我某種無名的震懾。
而貝多芬更多的伴隨了我的高中歲月。
直到看完這片電影,他的身影才在我心里真正確立。他就是這樣,貝多芬。
永遠的力與美。
他暴風雨般向他年邁的樂譜抄寫員咆哮,責難,他深嚴的目光掃視過他那架裝載他靈魂的鋼琴。他訕笑著往身上澆水,不顧樓底鄰居的咒罵。他威嚴地升起他永恒而極致凈美的音樂王國,只有在那個王國,他的靈魂才能得到安慰與平息。
他對世間的平庸落俗極端不滿,他才這樣決絕與咆哮。在他自己的王國,他純潔單純平靜如精靈,在四維或是上的世界,他只是一個純真的孩童。
我活的時代沒有一個人理解我,他說。
是世代如此。
沒有人懷疑第九交響曲的莊嚴與偉大,以及那段人聲中的歡樂樂章。沒有人忘記在提到貝多芬后給他一句贊美,一句干癟無聊的贊美。
電影里的貝對稱贊他的霍茲怒吼著:不要奉承我!和我爭辯!
他并非不希望贊美。是這樣的肯定與俗氣的贊頌太多了,他早已疲倦。
他不需要這樣的贊美。
如果我能出現(xiàn)在貝多芬面前,我會靜靜地坐下來,看著他每一下都力度深沉的鋼琴,聆聽他的樂聲,對他說:靜下來,休息一會吧。
你已經(jīng)嘗過太多力與崩裂的痛苦,你已經(jīng)在人類精神的領域走的太多太深。你把自己變得太過超常,世人都已無法理解你,你是偉大超越者的孤獨。你做得夠多了,那么現(xiàn)在,請靜下來,不再去想那些繁復的旋律與樂曲,安安靜靜地享受人世間的光景片刻,把心降入塵世,好好地休息一會兒吧。
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孤獨。你不必對我開口,我已經(jīng)知道了你的一切。我珍惜你的孤獨,我可以淚滿雙手,把它悄悄捧過眉。你的憤怒是本能,你不得不這樣咆哮,事后你會感到羞愧,但下次你依然控制不住。你在用音樂做著超越人類自身精神的工作,以至做到連接虛空的極高境界。你身陷痛苦中,卻從未忘記對美好與寧靜的歌頌贊美。你常常很疲倦,被力的反噬打得痛苦喘息不已,但你不得不做,你無法后退或是后悔。你的天神給你的使命如此,你內心叫喊的東西如此,你必須不斷伏著蒼老的身軀,戴著讓你痛苦的助聽器,在鍵盤上敲擊你的音樂,在小提琴的弦弓里體驗那些纖細的美感。你陷進巨大的苦難與折磨中,但你生命時光中的百分之一,或是千分之一,超脫了,升華了,成為金光燦燦的精神之峰,任何曾經(jīng)攀爬過這座峰的前輩或是后輩者,都會被它的光芒震懾住,那種深嚴強大的力量。
我想對你說,我是一個在你年代兩百年后的一個單純知道你,記得你的青年。我曾被你那首田園感動過,第一次知道音樂可以這么優(yōu)美,可以給我心靈這么好的安慰。那天下午與晚上,我一遍遍在dvd機上放你的光碟,一遍遍感受著你音樂上的感受與樂章。那是在他高二最煩最不知所措的時候,你的音樂救了他十分之二,或是十分之三。此后他聽過你許多的樂曲,他聽不懂你,但他去感受,他單純地熱愛著你,常常感覺你帶著怒意的表情出現(xiàn)在他眼前,就在他常躺著的那個沙發(fā)邊。那時候他總想有一些話對你說,但又不知怎么講起。你給他精神淺淺又深深的鼓勵,你熨帖著他那顆又小又偏執(zhí)的靈魂,他感謝你,由衷地感謝你。他不僅為你的偉大贊美你,更為你對他的精神激勵深深致謝。
這樣,你是否會在皺眉中舒展微笑,用低沉的口吻對我說:噢,你懂我的?
6 ) 音樂永恒
總體感覺就是成句不成章。有那么幾個片段讓我很感動。
首先當然是貝九的首演,和聲響起的瞬間簡直熱淚盈眶,莊嚴神圣,每一個音符都充滿了美與力量還有他心中的回響
壓抑迷惘被瞬間打垮,眼前豁然開朗,仿佛是最燦爛的日出蘊含著激昂的希望
只是不明白為什么給安娜那么多胸部特寫= =Karl聽到最后流淚的鏡頭實在是太蠢了orz
演奏結束老貝轉身的瞬間掌聲如潮和永恒的愛人如出一轍,卻還是忍不住又感動了一把
在他的世界里,連掌聲都是沉默的
卻也無法壓抑他將心中奔騰的音符訴之紙面方可善罷甘休的熱愛
這樣的希望之光,熱愛,激情,念念不忘
然后是老貝對安娜作品嘲笑后誠懇的道歉,追趕著被風吹散的他親自修改好的安娜的樂譜,瞬間讓我覺得他這個人驕傲執(zhí)拗蠻橫的那么真實又可愛
安娜因為砸了她男朋友的橋對老貝放了狠話,我都不想靠近你!卻又在貝多芬演奏起她的作品時出爾反爾
大概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撮人,愛音樂勝過一切吧
看到古迪鍋鍋也算是個驚喜
還有貝多芬獨自一人在林中的那段,那悠揚的配樂也許就是上帝在他耳邊的低語?
而那個做了他多年鄰居的老太太,哈哈!真是妙不可言!
搬走?為什么要搬走?我是Ludwig van Beethoven槅門的鄰居,我能比任何人都要早的聽到他的樂曲,甚至在首演之前,全維也納都在嫉妒我
隨即手執(zhí)煙斗在微微溫熱的陽光下輕輕哼唱了起來,她的眼中盡是光彩
美妙極了,新作又要發(fā)表了是嗎?叫他加油??!老婦人這樣說
不知為何這段對話直擊我心臟最柔軟的角落
天才需得到應有的保護的吧
可惜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不夠幸運
肖邦莫扎特貝多芬都如是
人類文化發(fā)展史上從來不乏因無知和缺乏鑒賞力而扼殺天才這一可悲的事實
多可惜沒有生在那樣的年代,可以親眼目睹神跡的年代
如今只能憑借這些影像聊以慰藉
荒唐,她在臺下作了手勢,貝多芬再指揮,節(jié)奏怎么對的上?
看著看著忍不住哽咽
女主美到爆,美到爆,美到美
失聰?shù)呢惗喾?,粗俗的傲慢掩蓋不了天才的驕傲!
無論故事的真實性怎樣,我都很喜歡這個故事,非常喜歡。電影的節(jié)奏也很對我的胃口,音樂悠揚。凌晨時間看也絲毫不困。貝多芬形神兼?zhèn)?,男女主演都非常棒!一直看著倆主演很眼熟,原來二人都演過《國家寶藏》,男主角還演過《美麗心靈》《楚門的世界》,女主角演過《無恥混蛋》。我愛這個版本的貝多芬!
是不是按照《美女與野獸》的劇本拍攝的?貝叫獸手段就是厲害,小姑娘被整得服服帖帖的。躲進修女院,都被抓回家里。影片的音樂很應景,足夠多給一星
小馬修
作為傳記片,比嚎叫好很多。
只為命運交響曲。
為了塑造真正的主人公——安娜·霍爾導演把有血有肉有靈魂有才氣有傲骨的貝多芬搞成一個傲嬌老瘋子。。。而且貝多芬要靠靠一個女人來幫忙指引他指揮貝九太他媽不現(xiàn)實了!??!啊導演你要鬧哪樣啊。ps聽到第九交響曲我也淚目了
故事一般,不如《莫扎特傳》新穎,好在演員選得好,艾德·哈里斯的表演不失水準,貝多芬和安娜合作演出的一段很精彩
躁郁為準備靈魂出竅。
就為了那十幾分鐘的第九交響曲
交響的靈魂。
指揮臺上的貝多芬讓人著迷~~
貝九與大賦格
我過去如此,現(xiàn)在未變,將來依然,未曾有過凡人識我、知我。
貝九QAQ
應該翻為“抄寫貝多芬”吧?要不還以為是“復制希特勒”之類的基因工程科幻片。第九太有力量了,合唱聽哭了。作曲家是最接近神的人類。
Beethoven and Kru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