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彈?道》:民進黨傳奇
1979年,尚不滿30歲的臺南貧農(nóng)兒子陳水扁在妻子吳淑珍的支持下,毅然決定為“美麗島事件”主犯之一的黃信介擔任辯護律師,這位臺大法律系第一名的畢業(yè)生在法庭上引經(jīng)據(jù)典、慷慨陳辭,迅即名聲大噪,兩年后便以最高票當選為臺北市議員,從此,“阿扁”成為臺灣省政壇的一匹黑馬,一發(fā)不可收拾,乃至2000、2004兩次當選臺灣省最高領導人,“臺灣之子”的名頭,亦是響徹東南一隅。
后來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2008綠營慘敗,貪腐的蓋子一揭,阿扁妻離子散,身陷囹圄,不過魯迅說過,落水狗這東西,該痛打的還是得痛打,馬總統(tǒng)凡事都拘泥法律程序,搞得至今“兩顆子彈”的真相還是似是而非,不過這并不妨礙來自香港的電影藝術家們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以及,對基本事實發(fā)自良心的推斷,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部《彈?道》。
華語影壇沒有典型的黑色電影,除了麥當雄的《黑金》,也就《彈?道》這樣的政治驚悚片能往“Noir”上靠一靠。當然這也要感謝臺灣文化生態(tài)的寬松,連《痞子英雄》這樣的偶像劇都能拿“拉法葉弊案”說事,假以時日,港臺影人能打造出華語版的《捉刀手》也未可知。《彈?道》的劉國昌導演年過花甲,可對當代大眾文化毫不生疏,南加州大學的電影碩士出身,《五億探長雷洛傳》這樣的作品當年亦曾橫掃大陸錄像廳,其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態(tài)度加火爆的動作場面成為他最鮮明的作者風格,這些特點同樣沁湮在《彈?道》里,令到整部作品收放自如,張馳有度,導演的水準有目共睹。
“兩顆子彈”當然是個吸引眼球的敏感話題,但處理得不當,很容易失之空泛。大歷史的背后一定要有小人物來豐富影片的骨血,從這一點上來看,任達華和張孝全扮演的兩位鐵血警探起到了全片主干的作用。任達華不消說,跟廖啟智一樣都是老戲骨,再加上扮演兒子的小男孩不多的臺詞畫龍點睛,鐵漢身軀下的一顆慈父心由是盡顯;我以前沒看過張孝全的電影,《彈?道》里他的塑造的人物也比較臉譜化,不過貨很對版,血氣方剛的刑偵組長就像是為張孝全度身定制,擠在一幫表演藝術家堆里也不顯頹弱。女演員方面我則最中意花木蘭的原型胡婷婷,果然是臺中市長的好女兒,為了揭穿綠營陰謀不惜血濺大銀幕。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戴立忍,果然是個才子,最后殺人那兩下跟《人肉叉燒包》里的秋生哥有一拼。
至于幾個大人物,沈孟生版的阿扁在動作語言上都抓住了最核心的部分,當然跟周立波的模仿不能比,但書卷氣還是很搭調(diào)(不過我老是出戲,總想起《命中注定我愛你》);至于那個被影射的呂秀蓮,真是漂亮壞了,呂大娘哪里有這等風姿綽約?電影里的吳淑珍戲分則是一閃而過,不過單從瘦削的身形看也算是特型演員了吧。
“兩顆子彈”的真相究竟怎么樣,恐怕跟近半個世紀前射向肯尼迪的那一槍一樣,要湮沒在歷史的風塵里了。黑社會亦的確討厭,但跟掌握了公權力的政客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拿著國家的資源玩陰謀,自然是觸目驚心——片中內(nèi)務部長拉開軍血庫威逼利誘任達華的那場戲,把這種觀感推向了極致。
不過話說回來,由威權主義走向兩黨政治,中間總要亂一陣子,水至清則無魚,“兩顆子彈”尚撲朔迷離,但貪腐證據(jù)確鑿的阿扁已經(jīng)由臺灣司法機構(gòu)羈押,韓國不也審判過全斗煥和盧泰愚?有污點政客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污點你還不能抓他——阿克頓勛爵有句名言:權力產(chǎn)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會產(chǎn)生腐敗。保守主義的政治哲學向來倡導“容忍必要的惡”,只要有一個人人平等、程序透明(當然世事無絕對,只能盡可能的往這個目標上靠)的政治體制架構(gòu),清廉而有效率的官僚自然會逐漸成為國家權力體系中的主流。2008年,謝長廷在敗選后的第一時間就發(fā)表演說,明言:“民主包括結(jié)果、也包括過程,過程難免有爭議,但是我們接受,不要再有抗爭……這是我個人的挫折……是民主的結(jié)果,不是民主的失敗。”可見,良性的政黨輪替遲早會成為臺灣的政治主流。
1986年,當民主進步黨的仁人志士們在圓山飯店創(chuàng)黨時,他們有沒想過14年后便能奪取臺灣大位?2004年,當志得意滿的阿扁靠著兩顆子彈翻云覆雨,再次攫取最高權力時,他又可曾想過4年后便會遭全臺百姓鄙棄?
民進黨果真是個傳奇,在一個還沒來得及熟悉民主規(guī)程的社會里,他們用不按常理的出牌一再攪動最高權力布局。不過主席說過: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該剝?nèi)?。欺騙人民得來的,人們遲早要你加倍還回去。
在影片的最后,與惡勢力同流合污的任達華命喪黃泉,翻云覆雨的內(nèi)務部長也被一輛飛馳而來的小汽車撞向了半空,唯有執(zhí)意探詢真相的年輕警察在紅衫軍的隊伍里與女孩重逢,畫外音說:好在還有希望。
希望就是:骯臟和丑惡是允許被談論的,不義的政治陰謀也能被搬上大銀幕,遺臭萬年。
必須有表達的自由,才能有希望,才能保護這個國家不受任何政府的侵害。
2 ) 沒搞明白的情節(jié)
整部片子基本按照當年的新聞拍的,感覺還算OK。結(jié)尾任達華及幾個人的死應該是編劇加工的,看著有些別扭。
子彈到底是要打誰?明顯是要打陳水扁的,結(jié)果因為換了位置,打了呂秀蓮??墒顷愃鈶撌侵赖?。。。
或者陳水扁原本是為了讓打死呂秀蓮?那干嘛還用打不死人的子彈?
3 ) 除去素材,其余都不值一提
[序]
對于此片光明正大的影射我感到由衷地佩服,不得不感嘆臺灣的文化環(huán)境真是寬松。但對于它的演繹...我好想用“看得快要睡著”來形容。
[1]
真的,即使已過了一個晚上我也不是很想承認我看過此片。以后看到“警察+槍擊+任達華”的組合時一定要三思了(已上過N次當)——寧可錯過三千,也不亂看一個。
[2]
平時看臺灣電影多是愛情文藝小清新,像這種更適合香港街頭的劇情放在這里猶顯不倫不類,而各個黃金大配角們的紛紛出演,更是讓人總會出戲到他們所參演過的偶像劇里——片中飾演扁哥的沈先生,讓我無時無刻的想起《命中注定我愛你》;原本的總統(tǒng)熱選田正連說話方式與腔調(diào)都和在《敗犬女王》中無差;那位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的打醬油婆婆更是瞬間穿越到了《惡吻2》...咳,我看過的臺灣偶像劇其實也就那幾部,偏偏你們都演過...
[3]
好吧..于是我承認,我原本就是為了張孝全而看的...
[4]
但是看著看著呢,又不禁開始懷念香港的類似電影。雖然它們大部分都很爛,但起碼也算精彩的爛。再看回這里,各種在港片已顯得十分out的細節(jié)穿插在臺灣劇情片特有的拖沓與無病呻吟里,咳...請諸位自行想象一下吧...香港人至少在這里是沒有理解臺灣的——光是靠那幾句臺語算神馬?
[5]
還可以想象一下,曾愷玹(她的戲份可比方季惟少多了,居然排到了女一號,連那個可有可無的胡婷婷都比她出鏡多)的粵語,張孝全的北京話兒,和戴立忍的驚鴻兩瞥...不過,這些基本上對劇情發(fā)展沒神馬幫助就是了...有等于沒有。
[6]
林家棟真是毫無意外,毫無突破,每次都演這種角色,真是讓人愛不起來。你在香港演了一堆就算了,還跑到臺灣來演...
[7]
最后,其實我的結(jié)論是——片子實在九流,但看在這份拍出的勇氣,也值得多給一星了。
4 ) 看完這部電影,心情相當沉重
這幾天看了很多這類的東西,看完這部電影,心情相當沉重。公平,我敢奢求,但一直以為這個世界還有我們活下去的安全感。前兩天看新聞,總結(jié)中國的現(xiàn)狀,說這這有地溝油了,那那房價又漲了,昨天跟一個朋友說有人欲上告卻被當?shù)毓簿掷M了精神病院的事,朋友反應很平淡,說這還是好的,你沒見過多著呢。說實話,這事對我刺激挺大的,我一直以為這種混亂只會發(fā)生在明朝,但其實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世界同樣如此。剛剛看彈道,其實要我選家人還是所謂的公理,我肯定選家人,去他媽的公理,P話。但這就是我們所生存的地方,不這么辦,僅憑一個人,除了找死還能怎樣?溫總理說我們的祖國這幾十年遭受了太久的動蕩不安,人民需要平靜的生活,那時我還不懂,聽聽也就過去了。還老覺得國外好,國外民主,對于中國而言,穩(wěn)定才是大計,國外議會開會,議員都在打架,一幅各抒己見的意思,國內(nèi)我們的委員都在睡覺。咋一看會認為他們拿著人民的權利在敷衍,但細細想來,這也才是中國所需要的。
5 ) 國際水準的政治片
看到有人這么評論 我想也是
其實當你初看完這部片子 你或許覺得有點迷糊 有點雜亂 但當你理清所有的思緒 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很不錯的片子
片中的每個人都是主角 感覺少了一個人都不行
當然張孝全和任達華是串聯(lián)整部劇的重中之重了
這部片子雖然寫的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 但卻真實地還原了當時臺灣大選的原貌 抨擊了阿扁的無恥 也就是片中的阿雄了
而連戰(zhàn) 就是田正
最后徐瑜昌說:盡管世界和人生都壞透了 但是還有樣東西是好的 就是希望。
陳青在趕阿雄下臺的游行隊伍里認出徐瑜昌 問他:你知道路要怎么走了嗎?徐瑜昌只是說:只要繼續(xù)走下去 會知道路在哪里。
只是簡簡單單的兩句話 徐瑜昌內(nèi)心的憤恨和無奈以及現(xiàn)實的無力完現(xiàn)無遺 孫的突然變卦使得一切變得毫無希望 兩年后的徐瑜昌 也只能默默的看著這世事的變遷 等待有一天能完成夙愿了。
6 ) 電影慢談之[0002] 彈道
[0002] 彈道
據(jù)說這部電影放映以后,臺灣有三四成以上的人認同電影中講述的就是真實的歷史。所以對我來講,這是一部還挺期待的電影,但是看過以后不僅僅失望,也意識到自己的智慧不比對岸同胞高多少。
電影真正的名字是《彈。道》,兩顆子彈引發(fā)的故事,引領著不同的人和道路,這或許是導演的本意。所以,和CSI里面的彈道分析其實沒有什么關系,也和華裔李神探?jīng)]什么關系。本來應該是個非常好非常戲劇化的故事,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導演讓情節(jié)斷續(xù)得很厲害,仿佛老片子一樣多次出現(xiàn)“黑幕”來切換場景,即使故事的完整性沒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后半部分,曾愷玹的出現(xiàn)讓電影變成偶像劇了,幸好導演沒有安排她和年輕警察的激情戲什么的。
雖然掛著主演的名號,任達華用一貫的老酷哥模式打著醬油。他也做了影帝了,但是在《歲月神偷》里占了大便宜,要不是吳君如實在太出色撐著他,也輪不到他做影帝。也特別不喜歡他在頒獎禮上說的大實話,那么多親戚價,顯得他真的很高尚似的。出色的人物是張國柱,原來這個的老帥哥是張震的老爸啊,最好的形容詞就是“風度翩翩,老奸巨滑”,難怪這個世界上選的總統(tǒng)總理們越來越多俊男美女,有張好臉的政治人物實在是太先入為主了。在P民時代,看看帥哥美女是唯一的娛樂了,不讓他們占領更多的電視畫面,實在說不過去。沈孟生的模仿能力真不錯,神似扁哥,以后臺灣要是拍個傳記片,不妨考慮讓他出馬。林家棟,唉,依舊慘不忍睹,扶不起的阿斗就算給他再多機會也枉然啊。智叔的演出中規(guī)中矩,他憑著《證人》獲獎,我覺得也有些勉為其難,對他多年表現(xiàn)的一個褒獎吧。一直覺得他是非常出色的演員,尤其是在一些電視劇里,但是在大螢幕上,不知道是不是太珍惜每一秒出境的機會,他會稍稍有些夸張和臉譜化。不過,這次聽不出有配音,難道他的普通話和閩南語都那么好?曾愷玹,我心儀的大美女啊,為了增加一個女性的角色在里面,導演和她,都不容易。
原來是這樣的
一部質(zhì)量不算上乘,但精神很可嘉的電影,缺乏的是深入事件,提煉思想的手法
張國柱、柯俊雄、王道、戴立忍、深孟生這些老戲骨,加上久不露面的方季惟,真是昨夜星光燦燦。渡海時如山的波濤和最后環(huán)繞方正北的移動鏡頭令人難忘。當警事變成了秀場,警官該何去何從?劉國昌令人敬佩。
這條道那條路,人生皆謊言。
導演很大膽,可惜不好看。。。
文戲偏爛,節(jié)奏有點亂,少了某國際知名華裔鑒證專家的角色,通篇都沒怎么說彈道二字。但是作為一部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被劇透”的片子,還是值得看,因為確實沒什么人看。and胡婷婷不要做電影了,上鏡頭超丑。
都是陰謀論
兩顆子彈不等于懂政治
寶島政治果然黑的名不虛傳啊~~~~
臺灣政治還真不是一般的黑!動這個題材需要點勇氣!
政治游戲,為了民調(diào),但公眾根本是玩物,誰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干嘛那么復雜,玩去
這種選材真是挺TM難的,我一直想看他怎么收場。
我想知道的是這部片子是在08年陳水扁競選失敗之前上映的還是之后上映的。如果是之前,這個導演絕對是模子。
雖然明顯太藍,但我喜歡。
映射政治
膽子大。
好幾處妙筆生花,最后的死亡前面都是有鋪墊的。
政治太可怕。
希望在哪兒呢?
個人一位很精彩,別人不喜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