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真正的演員
孤獨、歸屬感、還是親匿?看完依舊不知道影片要表達的是什么,上述三種是導演翁子光所總結出來的,最后似乎連他自己也糊涂了,影片故事有些散,節(jié)奏比較緩慢,臺詞不算有趣但也不乏味,部分略顯文藝,演員大多是年輕的面孔,好幾場情色戲倒是非常不錯,幾位女性角色身材都挺好的,而且相當敢露,很喜歡太保在此片中的表演,這一次他終于像一個真正的演員了。。。
為影片隱含的政治題材叫好,無論質(zhì)量上的成敗,這樣的精神可嘉,影片兩個多小時似乎長了些,濃縮一些就好。。。
2 ) 明媚時光
香港的劇情片,不好不差。兒子和父親同時受傷,超市相遇交談起來的情景是那么熟悉。無話可說,閑言碎語。
時代在變化,環(huán)境一變再變,直到迷失。陳健康喜歡語文老師,而愛上文學,卻因老師之死退學打工賺錢,并且養(yǎng)了一個小姐,直到和老爸街頭相遇,結束。
整部片子有些平緩,并沒有片名那樣響亮。每個人都有些愛好,除了陳健康,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究竟要何去何從。身邊的大雄在逃避,蜘蛛俠在逃避。他們沒有隨波逐流,卻始終找不到出口,想要發(fā)泄,卻手腳無力。變成蟲只是個幻覺,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認清自己。人本來就是孤獨的。問題是我們?yōu)槭裁磁鹿陋殻?br>
06年高三,也恰是我們這個年齡,85后。我們的父輩經(jīng)歷了大部分的歲月,卻依然活躍于浮華。我們前后腳的踏入這個社會,卻發(fā)現(xiàn)我們并未準備好。十八的姑娘,唱起“極目望,困惑而彷徨”,是那么的悲傷。徘徊近前,無法思量。
整片有壓抑,有釋放。正如年少輕狂,直到背上行囊。有羞澀與迷茫,有膽怯與愿望。
或許終有一束明媚陽光,會驅(qū)散這大霧茫茫。在那樣的時光中,我們原來是這樣。
3 ) 青春,二十四味
如果說青春是,二十四味,
那麼今天,
我想摘幾片葯葉,熬成一杯陳雜的苦,
以次忘掉我回頭時的淚流滿面,
忘掉冷靜與沉迷之間的距離,
忘掉邏輯,一如我仍生活在青春的故事本身。
我還在想,如果可以加幾粒方糖,
是不是可以留住,
你我曾經(jīng)的,明媚時光。
——————————————————————————————————————————————
看了一些關於青春的電影,再回頭想想這一部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映過的《明媚時光》,冷靜到現(xiàn)在再思考,依然覺得有痛感。
這種痛與《烈日當空》、《九降風》不同之處在於,它來自於是導演有血有肉的本身,而不是故事裏的人物與情節(jié)。因此,《九降風》系列好看,但不耐看。他們講述了一個邏輯感十足的青春故事,這種思路清晰的狀態(tài)卻不是一個眷懷青春、因之而痛的人所可能有的態(tài)度。
想到過去,心中會痛;會有瞬間被不成比例的放大;依然有很多疑問沒有解開,或許沒有任何答案可以讓已經(jīng)遠離的我滿意;甚至有一些情節(jié),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麼會留在記憶中,揮之不去。而不論當時心中激蕩著多麼痛苦的夢想,我們大多數(shù)的大多數(shù),都安然無恙,表面無傷無痛的長大了。
我覺得《明媚時光》很真實,坦白得不像自我陶醉的港產(chǎn)電影,在安全範圍內(nèi)的衝突就像那些肉體也不能被釋放的躁動。
《明媚時光》(Glamorous Youth) 將於六月二十五日,於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
4 ) 時光無限好
明媚時光,名字起得甚好。
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那種熱烈懵懂生澀真實的青春激情;像《小武》,每一個鏡頭敘述濃濃的時代和地域風情。
一流的形散神不散,每個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書,都有自己豐富的故事、情感和人生,導演的功力在于每個都能點到即止,讓觀眾自己去品。一眼望去,貌似不知所謂雜無頭緒,散落人間,其實通篇的細節(jié),滿樹的果實,沉甸甸。
5 ) 文化之別
中國的歷史文化,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成為了某些作家炒作甚至是嘩眾取寵的工具,而在這個祖國南邊的小島上,還有人近乎癡迷地傳承著。臧老師之死是令人遺憾的;而他臨終前嘴角的微笑,卻是意味深長的。
6 ) 不算明媚時光
電影鬆弛巧厚。但也不知何時起,“文藝”指向它的反面(意思就是那不可能),所以看完電影,就考慮影片講故事的態(tài)度。
自然從來,並非可能與否的問題,文藝僅是叫人“感”遂而動,不過是越來越走向反面,感不動。那麼如要在不算明媚的時光中感動明媚,故事唯盡力列寬時代的大氣場——而在這個大氣場,父母輩和子女的各自生活朝向,確是在負數(shù)的層面交集。父輩照樣庸無作為,年輕人終歸不服氣,並以胥怨齟齪,卻也只好橫向地微觀地互相啃食,也難能視之新作為。於男性角度,直到出走的兒子在街上碰到來大陸叫雞的父親(都是逃跑),才算是彼此真人的相逢照面,都赤裸裸地看見自己(好利索的手法)。於女性的角度,“士多啤梨”的比喻也頗不留情(都是自囚)。但這種命數(shù)迴圈,好像是屬於時代之上:照面中兒子一閃即逝的冷笑可堪回味(那未曾銼解的銳氣);而父親訕訕剛過,且僵且冷且憂的面容,分明知道的。於是就不僅是時代父子男女了。
用派拉西索斯那句名言做片尾結辭(“認為一切果實都像草莓一樣同時成熟的人,對於葡萄一無所知”),就顯得更加太“文藝”。這樣的“文藝”腔頭腔腦,歎息似的有去無回,好比影片裏那位粘合得(也是勉強)各個不同的小盆友去“時光明媚”的老師當場撞死掉(吉田兼好曾說,年紀太輕的不宜接交為友,不知是否就是暗指這結局)。因不止于時代父子男女,文藝的“時光明媚”到最後嫌惡的人要更多吧。
那段有關男人重歸母體的言論,很有哲理~
那還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第一次揣著剛成人的身份證去香港電影院看三級片,第一次讓我知道很多香港男人北上深圳找大陸女人這種現(xiàn)象。
不要得罪老爸,老爸說干你娘就干你娘
到底在講什么?還講了兩個小時。。
電影《明媚時光》是香港新晉導演翁子光在2009年時的作品,并在之后獲得了坊間無數(shù)贊譽,在當時也被很多人認為是香港遺失已久的充滿人文關懷的本土化電影作品。 其實電影《明》的故事很簡單,無非是敘述了一個青春少年的成長歷程。在對故事本身定為的時候,也頗具香港化,性、暴力、親情、友情和愛情
這么長,還想說這么多東西。海報比電影好看,字體比電影精彩。
好名字
很悶,非常悶,極度地悶。
現(xiàn)實很可怕,現(xiàn)實也很美好,
劇情簡介好煩人啊
唔錯阿,起碼比較用心
每顆心都是一座島,每個人總是孤獨,什么都無法阻止我們在時光的洪流中落寞的慢慢老去,那些小人物的寂寞在時代發(fā)展進步的宏大背景下顯得那么不起眼。喜歡片中緩慢懷舊憂傷的配樂和生活化的鏡頭。只是本片意圖涉及的主題太多,導致一下子消化不了。
足夠時光但不夠明媚
想說得太多,有點粗糙。但是值得一看。父母好難。
我覺得文字版應該更好看,許多地方擺在影像里有些過火,力度太強。
有那么點色情戲。哈哈
明媚時光下的是糜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值得夏日的午后,細細品味的電影.
我想起對我好好的老公。
成長 同性 中年 回歸 等等 都點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