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馬背上的法庭

劇情片中國大陸2006

主演:李保田  呂聿來  楊亞寧  

導(dǎo)演:劉杰

播放地址

 劇照

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2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3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4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5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6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3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4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5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6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7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8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19馬背上的法庭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17:11

詳細劇情

云南西北山區(qū),崇山峻嶺,層巒疊嶂,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零星散落于大山中,過著平靜而質(zhì)樸的生活。五十多歲的老馮(李保田 飾)是縣上的法官,為了解決山區(qū)村民之間的糾紛,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牽著馬匹、馱著國徽穿行于寨與寨之間,組成了一個奇特而莊嚴的流動法庭。   這次的行程共有三人,摩梭族書記員楊阿姨(楊亞寧 飾)是跟老馮合作多年的搭檔,如今退休離開工作崗位,此次正是他們最后一次合作;彝族大學生阿洛(呂玉來 飾)接替楊阿姨的位置,書卷氣極濃的他與經(jīng)驗豐富的老馮格格不入,這一趟既是他的首次工作嘗試,也是他的新婚之旅。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留下他們幾多喜樂辛酸……   本片榮獲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地平線最佳影片。

 長篇影評

 1 ) 衣服還沒洗干凈,人生就已經(jīng)講完了

衣服還沒洗干凈,人生就已經(jīng)講完了

文/小古

劇終的鏡頭是這樣的——老馮獨自一人牽著馬,回到當年的同事長腿失腳滑下去的懸崖邊,對長腿說“昨晚我又夢見你了,長腿,你還是那么年輕。可是我已經(jīng)老了,昨晚牙齒也掉了一顆”。然后,牽馬回到天將黑時的山路,一個趔趄滑入山溝,馬匹獨自走向前去,天很快地完全黑了,而老馮卻再也沒有出現(xiàn)。

中間,夜半洗衣,老馮和楊阿姨的幾句對白,談起兩人這一生的職業(yè)和家庭,衣服還沒洗完就沒話可說了。

一個多活了幾十年,一個永遠那么年輕。老馮和長腿,究竟誰更幸福?誰更幸運?

按照習慣性的分類,這是一部“原生態(tài)”的影片,它老實地呈現(xiàn)出云貴大川彝族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有許多非職業(yè)演員的參與;這是一部“主旋律”的影片,一個為雞毛蒜皮的官司而奔波在藏在深山的群寨,一個把國徽當成自己的圖騰的老法官;它也是一部向《黃土地》致敬的影片,從色彩、臺詞和故事結(jié)構(gòu),都能看到那種荒涼和悲壯的影子。

不可否認,我們中的很多人是沖著今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的名頭去找來看的。片名《馬背上的法庭》已經(jīng)把故事講清楚了,老大學生法官老馮,帶著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阿洛,因沒有文憑而被提前退休的少數(shù)民族女書記員楊阿姨去山寨辦了一場不歸案,這是一個不需要懸念的故事。半記錄片的形式,平視的視角,只是為了使我們相信,這是真的。

其實,有什么不可能是真的呢?妯娌為了一個兩塊五毛的壇子分配不勻而鬧上法庭,因為一句話不周而導(dǎo)致人命案,貧苦不堪的山民,執(zhí)拗地發(fā)出示威的干嚎,在我們看來,像孩子一樣沖動、易怒。我們雖未曾體驗過他們的生活,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沒遭受過與他們類似的困苦,我們的丑態(tài)是一樣,只是表演的形式不一樣,僅僅是換了一種諂媚語氣來干嚎,僅僅是換了一種斯文但更陰暗的方式來爭奪而已。焦灼不安的時刻,如困獸的你我,何嘗不曾變形地揮舞過自己的雙手,何曾不氣急敗壞地狠狠跺腳?

有批評者也把矛頭對準導(dǎo)演的搖擺,就是這個視國徽為圖騰的老法官,竟然判被告給原告做一場法事,在債務(wù)官司無法了結(jié)時,傻乎乎地掏出150元買了一條幾斤重的豬崽。法律在這里敗給了民俗和舊規(guī)矩,法官死于蒼老和孤獨。雖然,他一輩子都在這些深山險溝用一匹馬拖著法庭。不難理解,幾個山民最后說再也不來打官司時,他恍如天崩地裂,因為在他看來,他一輩子的努力,就是為了讓山民來打官司,就是要他們承認這個馬背上的法庭,在這樣巨大的打擊下,所以他的死亡也不意外。以我們的判斷力和行事習慣,我們照樣很難相信,因為不堪民俗、親情和法律之間的沖突而帶著新娘子逃跑的阿洛(正是他的攜妻逃離,使那幾個認為法院的人破壞了彝族的規(guī)矩的山民說出了那一番話),會最后繼承了老馮的路,去重復(fù)著他的生命。

我們會相信,這個世界上的困苦和不堪。我們不難給視野或視野之外的世界涂抹更多的灰色。但是,我們并不會輕易相信,那一個個孤獨的補天者的存在。懷疑,或者認定那是一種謊言。所以,當我們帶著好奇,帶著對風光的獲獎作品的先入為主的框框,進入這部老實的影片,我們能收獲的,也許只是疑惑。

失去了確信能力的我們,因此無法判斷,無法回答,究竟是永遠年輕的墜崖人更幸福,還是老到了掉牙齒的趕路者更幸福?

 2 ) 法與傳統(tǒng)習俗的博弈

在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chǔ)的課上,老師為我們播放了一部法律電影《馬背上的法庭》。實話說,如果不是老師在課堂上放映,這是一部我絕對不會主動打開觀看的電影。可是,當我靜下心來認真地看完這部電影時,我受到了莫大的震撼。 首先為什么說我絕對不會主動看這部電影呢?《馬背上的法庭》可以說是一部國產(chǎn)小眾的主旋律電影,整個影片給我的初印象更是濃濃的鄉(xiāng)土生活氣息。這和我平時的觀影風格完全不符,而我對主旋律電影的刻板印象也一直是“假大空”。 當然后來“真香”了。但是對于我這個并不是特別懂電影的人來說,打動我的不是電影的藝術(shù)技法,而是它能夠引發(fā)深思的法律主題,和完全不會“假大空”的法律人真摯的情懷。 我再來梳理一下電影的大致情節(jié):影片講述了云南山區(qū)基層法官老馮騎著馬馱著國徽翻山越嶺給山民斷案,7天走了3個寨子,斷了5樁雞毛蒜皮的家務(wù)事,最后疲勞過度,摔下下山崖而亡的故事。(摘自百度) 在這里我也不過多地評價這部電影的藝術(shù)技法?!恶R背上的法庭》就像是一部樸實的紀錄片,反映了中國城鄉(xiāng)的法制建設(shè)。作為一個剛剛?cè)腴T的法科生,我也只能談一談法理上的淺顯的體悟——即是橫貫在整部影片中最為突出的一對矛盾——法與傳統(tǒng)習俗。 稍稍查找資料就可以知道,地方習俗與國家法律之間的沖突一直都是國內(nèi)法學教授、專家研究的重點領(lǐng)域。在普遍存在的沖突與博弈中,國家法律往往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表現(xiàn)在缺少公信力和權(quán)威、案結(jié)事不結(jié)等等。 正如電影中的云南西北山區(qū),現(xiàn)實中還有很多落后的地區(qū),傳統(tǒng)習俗根深蒂固?;蛟S它們中的一些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準則有利于規(guī)范社會秩序,因此《民法總則》第八條明文規(guī)定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原則;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傳統(tǒng)習俗中許多落后的、封建的因素,它們對法治建設(shè)阻礙極大。 如何協(xié)調(diào)兩者的沖突呢?許多法律社會學家給出了他們的研究結(jié)論:確立合理的價值,辯證地看待地方習俗之優(yōu)劣;摒棄法律同化習俗的思維,形成二元平行的良性互動模式;在立法中重視地方習俗的作用,以地方立法為紐帶,構(gòu)建風俗習慣與地方立法之間的紐帶…… 毫無疑問,這些研究結(jié)論都很有權(quán)威和道理。但這樣看下來,我很難體會到它如何真正落實到中國農(nóng)村,這些結(jié)論也顯得有些遙遠陌生。因此,當我觀看《馬背上的法庭》的時候,我能夠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這些問題與人民之間實實在在的距離。 正如我一開始就提到的在中國農(nóng)村法律遇到的尷尬境地,電影里面都有體現(xiàn)。 如何增強司法公信力和司法人員的權(quán)威呢?電影里面的關(guān)鍵物件便是——國徽。它貫穿了整部電影,是國家的象征。國徽在顛簸中前進,甚至經(jīng)歷了丟失事件,這反應(yīng)了法律真正進入中國農(nóng)村面對的是極大的阻礙。而老馮對國徽的重視與守護,打動了村民,即是提醒司法人員自己一定要做到對國家敬畏,對法律信仰,才能打動、影響他人。 還有案結(jié)事不結(jié)。正如電影中的一個案件,別家的豬拱了自家的罐罐山,老馮在判完了此案以后,事情也還未真正解決,被告仍是不愿意去牽豬,原因也是極其封建迷信,而老馮用自己的耐心與真誠才真正地解決了案件的后續(xù)。老馮有著的是什么呢?不是多么淵博的法律專業(yè)知識,也不是作為法官的權(quán)威,而是作為一個樸實的人民對于這些村民們深刻的理解,與對他們的精神家園最真誠的守護。 很明顯,在電影之中,阿洛這個角色和老馮是一個鮮明的對比。阿洛更像是當代大部分鄉(xiāng)村法官。嚴格遵守法律,具有更為先進的法律理念??陀^看待的話,很多時候我們法治建設(shè)強調(diào)的更多是這種專業(yè)型的法律人才。 而我可能不成熟的看法是,我認為比起先進的法律理念和專業(yè)的法律知識,作為司法人員,尤其是中國農(nóng)村基層的司法人員,更需要的一種信仰、情懷和理解并靈活調(diào)試的能力。 在無數(shù)貧窮落后的地區(qū),在知識的光芒很難照射到的地區(qū),在溫飽尚且不足更難談素質(zhì)的地區(qū),需要的不是法律的條條框框,而是真正有人低下身子,一點點地瓦解固有的價值觀念,讓法律維護的公平正義滲透到他們的生活。 在這場法與習俗的激烈博弈之中,我卻看到了最柔軟的部分,法律人的情懷。 感謝在大一有幸觀看這部電影。

 3 ) 馬背上的法庭還是馬背上的國徽?

談及中國本土的法律電影,《秋菊打官司》與《馬背上的法庭》常常進行對比。前者體現(xiàn)的是一種鄉(xiāng)土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的撕裂,秋菊罵了村長斷子絕孫,村長踢了男人下體,秋菊試圖將鄉(xiāng)村秩序下的生育議題引發(fā)的糾紛訴諸現(xiàn)代社會的法律程序加以解決,而最初村長賠償兩百塊并未道歉給說法,秋菊逐層上訪到市里只為說法。而最后村長不計前嫌雪夜里送難纏的秋菊去生產(chǎn),秋菊生了兒子也打破了斷子絕孫的“詛咒”。滿月酒上,村長卻被認定為犯罪,以秋菊的尷尬結(jié)束。后者則體現(xiàn)的是中央推行法律與地方原有秩序緊張,電影與其說是馬背上的法庭,不如說是馬背上的國徽。在這個邊陲小城,現(xiàn)代司法制度為民風民俗讓步,無論是老馮砸水罐解決妯娌糾紛,而是祖墳被別家豬拱了,都是現(xiàn)代司法制度的無力與妥協(xié)。馬背上的“法庭”并沒有適用現(xiàn)代法律,而是依據(jù)當?shù)貍鹘y(tǒng)的人情秩序。所以馬背之上無法庭,而只有國徽,法官一行人所做的更多是宣揚治權(quán)的存在?!肚锞沾蚬偎尽方Y(jié)尾秋菊的尷尬,《馬背上的法庭》結(jié)尾唯一留下的老馮失足墜崖,前者是現(xiàn)代社會法治戰(zhàn)勝鄉(xiāng)土社會的人情;后者則更多是地方原有秩序頑強有力地抵抗著中央治權(quán)的觸角。

馮象批評現(xiàn)代法治概念,認為現(xiàn)代法治本質(zhì)是一種基于資本與權(quán)勢的壓迫,“法治建成之日,中國會淪為資本帝國的行省”。此言有些危言聳聽,但也導(dǎo)出了其對于法治的擔憂:何故一種秩序得以推行全國?這背后不是普適性與地方性的對峙,而是在于兩種地方性對峙中,一種地方性知識掌握普適話語權(quán),進而通過“國徽”加以全國推廣。楊阿姨及摩梭族所奉行的走婚制度與當下婚姻制度格格不入,而楊阿姨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身份則令她處在兩種秩序的沖突之中,造成楊阿姨感情不順的不幸,折射出全國秩序借助權(quán)力推行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與邊陲地區(qū)對于這種推行秩序的消極抵抗。無論是薩維尼主張的“法是民族的產(chǎn)物”還是哈耶克倡導(dǎo)的“自發(fā)秩序”,都可以為這種困境提供學理上的解釋。而法官也只能在兩種秩序之中斡旋與調(diào)解,而楊阿姨作為民族法官被清退、阿洛攜未婚妻出走、老馮失足墜崖,也許即在證明兩組秩序妥協(xié)的不可能。

不單是法官在解決糾紛的過程中通過“馬背上的國徽”顯示國家治理權(quán)力的滲透,法官群體本身亦是如此。楊阿姨作為民族法官,進入法官隊伍看重的不是其法律專業(yè)能力而是其摩梭族身份,看重的是民族法官對于少數(shù)民族更容易接納,是基于民族政策的考量。更常見的例子則是“軍轉(zhuǎn)法官”,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推行的專業(yè)軍人進入政法隊伍,更多的則是基于解決退伍軍人就業(yè)的考量。當法院成為國徽之下秩序的觸角、利益的考量,而不是如其希冀的理性、正義的崇高概念,法官與法院又該如何尋找自己的定位?

 4 ) 注定如此 無論時間

這樣的一個結(jié)尾,或許并不是一場事故,而只是一種宿命。
  無論發(fā)生在那一天,或者一個月以后,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以后,對老馮來說,他的命運最終,就是長眠在蜿蜒的山谷之中。
  注定如此,無論時間。

 5 ) 觀后感:案件與愛情

在老師給出的一系列片單之中,我選擇了《馬背上的法庭》這部影片,因為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yè)的學生,但是我認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據(jù)著崇高的地位,并且能夠反映所在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狀況,從講法庭的運轉(zhuǎn)情況和法律的實施狀況入手,能夠更好地幫助觀眾對少數(shù)民族所在地方的社會做一個準確的側(cè)面認識。而我選的這部影片也沒有令我失望,它不僅在最后賺了我?guī)椎窝蹨I,也使我反思對待少數(shù)民族的時候是否應(yīng)該更加理解他們。

《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由劉杰執(zhí)導(dǎo),李保田、楊亞寧、呂聿來主演的劇情片,于2006年9月6日上映。影片講述了云南山區(qū)基層法官老馮騎著馬馱著國徽翻山越嶺給山民們斷案。7天走了3個寨子,斷了5樁雞毛蒜皮的家務(wù)事,最后他疲勞過度,摔下山崖身亡的故事。影片中,老馮一行人共斷了5個案子,以及途中發(fā)生的一些與國徽和執(zhí)法人員相關(guān)的事件,我就以這樣的順序來講一下我的感想。

首先是兩妯娌因為一個只值兩塊五毛錢的罐子就鬧得不可開交的案子,影片從一開始就把此地的窮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看到時都驚呆了,才兩塊五的罐子呀!雖然這是06年的片子,可是即使在06年,兩塊五在那時的我家也差不多是一家人的早餐錢,即使那時的錢很值錢,也完全不能想象為了這樣一點錢去打官司,我簡直不能相信這個地方得有多窮,在我窩在大學宿舍里享受著便捷的水電時,我們的國家有多少人連一個罐子都要吵架。在這里,我更明白了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的道理,以及國家的脫貧攻堅是多么地有必要,沒有人天生應(yīng)該過這樣貧窮的日子,不管TA的國別、性別、族別,希望現(xiàn)在,在云南的那個地方,人們不會因為一些簡單的生活必需品而吵架了,要打官司也應(yīng)該是更重要的東西,那樣才是生活富裕的體現(xiàn)。而老馮最后怎么斷案呢?他摔了個罐子,給他們一人一個罐子的錢,行為固然高尚,可是他在這種地方做村官,收入又能有多少?他要補貼到什么時候去?這種不可持續(xù)的行為只能是飲鴆止渴,最根本的還是要西部發(fā)展起來,才能改變當?shù)氐纳詈头膳袥Q狀況。

其次是豬拱罐罐山的案子,一個簡陋的法庭,被告人沒有被告人的自覺,原告更是胡攪蠻纏,令人頭痛,在受過教育的算是開化的我看來,這些人根本就是故意沒正形!拿著不知道怎么做的“老祖宗的夢”就不講道理地刁難人,祖先怎么了?誰不是有祖先?你這樣胡攪蠻纏有沒有想過會給自己的祖先蒙羞?——但,這只是我的想法,他們看來天經(jīng)地義。老馮為了更好斷案,因地制宜,只好尊重當?shù)亓曀?,豬拱倒罐罐山在法律看來根本不成問題,但是在這個地方,就有罪,事情就是這樣,要么適應(yīng),要么被拋棄。老馮選擇了適應(yīng),而阿洛還沒有看透這一點。

第三個案子是一個女人欠另一個女人150塊錢,她倒是知道欠債還錢,然而問題是她家里根本沒有價值足夠150塊錢的物品抵債,沒辦法,這次我們的老好人老馮又一次抵了債,然而——再一次,就如同我在第一個案件中的問題——老馮的存款還能維持他這樣的撒錢行為多久?這種做法在居住在沿海城市的我看來簡直近于憨,西部貨幣商品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情況下,老馮可以仗義疏財,或許老楊會給他一點援助,但是這終不是長久之計。一個家里連150塊的物品都湊不出來的地方,還是太窮了,我們必須去援助他們。

第四個案子是一樁事先張揚(了一年)的離婚案,被趕出家門一年的丈夫和他年邁的父親想要回到他們的房子里。而看似惡婦的妻子也是另有隱情,她不搬出去、在法庭上撒潑不是因為她有多么愛她的丈夫,不是因為她有多邪惡,不是因為她不想搬,只是因為她沒有自己的房子,十三歲嫁了人,三十年來操持家務(wù),然后丈夫一紙休書,她就變成了無根的浮萍。最后丈夫看她這樣鬧,決定不離婚了,屏幕前的我送了口氣,心卻沉了下去?!卸嗌倥酉袼@樣,只是為了有個容身之地,只是想要活著,卻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丈夫的良心?在這里我得已一窺當?shù)氐慕逃闆r:不用說,女性早婚早育,受教育情況必然不高,連男性的普遍學歷都不高的情況,生活只會對女性更加殘忍。這一情況不分漢族還是少數(shù)民族,哪里都是一樣,民族有南北,人性卻無南北,住在大城市里,即使是漢族外的民族也會讓他們的女兒讀書(少數(shù)除外……),而在邊地或山區(qū),即使是漢族的女孩,又有多少失學的呢?她們無法受教育,無法積蓄人生的認識和財富,更別說在男權(quán)社會的農(nóng)村里根本分不到宅基地,連容身之處都沒有,她們要怎樣活出精彩的人生,怎樣有尊嚴地度過這一生?電影看得我心中百味雜陳,影片中的這位婦女只是因為運氣好,丈夫突然不想離婚了,否則難道她能賴在丈夫家的房子里嗎?丈夫被趕出去了可以睡在他兄弟的屋子里,因為這個社會是以男性主導(dǎo)的小家庭組成的鄉(xiāng)土社會,他住在外面雖然有些不好聽,但也不是不行,但女性呢,她如果被趕出去了,那就是真正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有多少好姐妹會給她地方住,這時她們的丈夫會同意嗎?對于真正的弱勢群體,并沒有“按鬧分配”的可行性。

第五個案件是村約案,因為阿洛堅持法律的規(guī)定,所以他的岳父認為是背叛,“收回”了他的新娘子(這一幕的槽點如果讓我詳細說出來就寫不完了),于是小伙子一怒之下帶著新娘私奔,然后引起了村民對法律的信任危機。我真是無語凝噎……明明是隔壁村的人爭斗導(dǎo)致阿洛私奔為紅顏,他們反而說如果阿洛不把女孩子還回來(所以他們根本沒有女孩子是有自己的人身自主權(quán)這個意識的嗎??。?,他們就不打官司了,我真是服了……跟這些人講道理根本講不通,明明是你們先鬧事,卻搞得像法官對不起你們一樣,這都什么神邏輯……在這里,我卻比較認同阿洛的想法:在國法和家規(guī)(當?shù)亓曀祝┲g有一片地帶,叫社會治理,這個空當,法律不去填補它,習俗就會去占領(lǐng)。加強法律權(quán)威和執(zhí)行力才是關(guān)鍵,我知道這樣很不應(yīng)該,但是我會想:如果有一排武警跟在老馮后面,讓村民必須執(zhí)行判決,這塊地,老馮判了必須給誰那就給誰!不許岳父阻攔這對小情侶!那執(zhí)行力還不是手到擒來?但是問題也正在于這塊地方不夠發(fā)達,還不能支持如此的力量,在法官都要走山路的情況下,只能被當?shù)氐牧曀赘脑煲彩强上攵牧?。希望?jīng)濟發(fā)展得越來越好,希望西部地區(qū)的人們受到現(xiàn)代化的影響越來越強,這樣才能帶來開化吧。還有教育問題也要重視。

還有國徽失竊案,老馮對法律的重視讓我動容(也讓我感覺到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的情況),而為了找馬去詢問摩梭人的“老祖母”,則讓人無奈,被科學熏陶過的人自然覺得這不可信,可是在滇西,一切皆有可能,他們的觀念還停留在他們的神的信仰上,包括當在水塘里發(fā)現(xiàn)了國徽時,摩梭人問老馮國徽是什么,老馮無法為他們解釋“法律、國家象征”這樣的概念,只好簡單說,這就像你們的神一樣。于是摩梭人立刻明白了。這樣的類比真是貽笑大方,可是在要與這些與我們信仰不同,觀念不同的人交往,要互相理解,似乎最好的方法也是如此了。一些民族和地區(qū)區(qū)別鮮明可見。

最后是老馮和老楊的感情問題,他們的情意是從來不說,但暗流涌動的,連年輕的小伙子都看出來了,可是他們?yōu)榱艘恍┪⒉蛔愕赖臇|西(如果老馮知道他第二天就要走,他會捅開這層玻璃紙嗎)矜持了一輩子。當老馮遇難的消息傳來,老楊穿著摩梭人的服飾坐在墊子上,在凄涼憂傷的女聲中,掉了三滴淚。生不能同床共衾,死不能同塋而眠,誰也不懷疑他們的感情,可是年輕時沒能說出來的話終究是沒有機會再說了,大山埋葬了她一生的愛人。我真想沖進影片里問問老馮,如果你知道老楊的走會讓你失魂落魄至此,如果你知道失去老楊會讓你連繼續(xù)生活的動力也沒有了,你會不會即使顯得不道德也要強拉著她繼續(xù)和你走在這條九曲十八彎的路上,你知道她愿意的,她愛你愛了一輩子,給你洗刷衣服,和你一起調(diào)解各種案件,那都是為了什么呀!難道還能是因為司法系統(tǒng)工資高待遇好值得她做得妥當周全,還把這感情移到你這個上司身上?現(xiàn)在說什么都晚了!你這輩子沒能說出口的話,下輩子也來不及啦!

這一對頗有些尾生抱柱的古典情意,在這個時代又顯得多么動人……而傷感。如果他們遵循古禮,如一般的摩梭人那樣,老楊早把老馮搶去走婚了;如果他們學著現(xiàn)代的愛情觀念,搞人性解放那一套,反正老馮妻女已經(jīng)拋棄他了,他們兩個人就算說開了走在一起又有什么,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老馮實際上等于單身,知道他們兩個郎情妾意,連阿洛都在為他們的感情事操心??墒撬麄兤ㄔ诠诺渑c現(xiàn)實之間,不說愛,也不講情,就這樣過了幾十年……耗到女子青春逝去,耗到男子葬身山谷。每每想起,就叫人揪心。

據(jù)說這還是導(dǎo)演劉杰的處女作,這部片子還得了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地平線單元獎(當然我并不認為外國認可的片子才是好片子,我認為它好是因為它打動了我),事實證明主旋律片子并不是不值得看,如果我們只顧著一些外在的裝飾,比如“主旋律”、“威尼斯電影節(jié)”等虛名,反而會對理解電影本身造成阻礙。關(guān)注少數(shù)民族的影片,也是值得挖掘的領(lǐng)域。

 6 ) 調(diào)好消化系統(tǒng),趕山路別打瞌睡——看主旋律小眾電影《馬背上的法庭》

早就聽說這部在寧蒗縣拍攝的“主旋律小眾電影”,送去威尼斯電影節(jié)參展同時,它也在廣州銀幕上出現(xiàn)了,因為小眾,它只能出現(xiàn)7天,并且只能在珠江院線的三家影院每天各自播放一場,據(jù)朋友說,就拿了2000多塊的票房。不知道威尼斯撈回個獎能不能讓它在銀幕上多呆些日子,多吸引點觀眾。
因為擔心下畫,我這個蹭電影看蹭習慣了的娛樂編輯終于在今年第一次自己掏腰包,花25的打車費奔赴中華廣場,并為這2000多的票房在貢獻50塊。片子的獲獎并沒吸引更多觀眾,放映廳里連我,一共坐著6個觀眾。
缺乏娛樂性,讓《馬背上的法庭》不可能像《瘋狂的石頭》那般值得炒作,但我還是要盡我所能想更多的潛在觀眾推薦。

電影人物:消化系統(tǒng)般的山路體驗
從傈僳族的雞喉寨開始,到普米族的雞肚子寨,再從納西族摩梭人的雞腸子寨到最后彝族人的雞尾巴寨,如果有這樣一條徒步線路被我等精力旺盛并永遠好奇的戶外愛好者在云南省寧蒗縣摸索出來,那得感謝威尼斯電影節(jié)獲獎影片《馬背上的法庭》中的李保田。他在片中扮演的老馮如此形容第一次徒步這條線路的感覺:像一泡屎被拉了出來。姑且不論這些寨子是否在地理上確實存在,這樣一條線路也真可謂是一次消化系統(tǒng)之旅。
消化得好了,就成為又一次可供炫耀的戶外山野經(jīng)驗,消化失調(diào),那就可能有生命的代價,這在電影故事和現(xiàn)實生活里都同樣適用,并且這電影本身就是相當現(xiàn)實主義的。所以電影里的摩梭人書記員楊阿姨反復(fù)交待老馮:“趕山路別打瞌睡嘎。”
可誰都有消化得不好的時候,將近退休的法官老馮在往寧蒗縣城、往他麗江市妻女那邊趕回程途中,還是去洶涌的金沙江支流里陪伴長腿去了,長腿20年前同樣也因打瞌睡掉溝里去了。那匹失而復(fù)得的老馬馱著國徽站在崖邊,國徽在落日的輝映下很是耀眼。那是電影里的,而在它放映的真實現(xiàn)實里,2003年9月,法官魏余發(fā)和書記員馬永志在執(zhí)行“流動法庭”任務(wù)時,不幸墜入河溝……

電影所指:司法消化系統(tǒng)在民族風俗前的不適
“‘國徽正嗎?’每次下鄉(xiāng)開庭前,云南省寧蒗縣法院的工作人員所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選好掛國徽的地方”,《南方周末》在2003年8月就做過一個也叫做《馬背上的法庭》的專題。不論是從文字還是影像,我們都被轉(zhuǎn)述烙下了這樣一個鄉(xiāng)下法庭的畫面:2張簡單的木桌,分別在兩塊紙板上寫著“法官”、“書記員”,被告和原告在院子里或蹲或站,國徽掛在土基墻面上。象征權(quán)力和威嚴的國徽于司法行動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千百年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土壤里,傳承的風俗和長老的判斷才更具公信力,遠勝于百般漏洞的“村民公約”甚至法律?!霸谶@里現(xiàn)代司法體制就像馱在馬背上的國徽在顛簸中緩緩向前行”,導(dǎo)演劉杰這般認為。
于是在發(fā)達地區(qū)都時常遭遇消化不良的司法體制到了邊遠地區(qū)就更加水土不服,要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要體諒村民固有傳統(tǒng),一切都不能硬來,這就更需要在執(zhí)法過程中掙大雙眼不打瞌睡。所有村民都堅信法官最講道理、最公平也最能解決問題,但普米族原告要求被告賠償?shù)膬?nèi)容包括一場法事,摩梭人只愿自己處理偷盜問題,彝族老爹一賭氣不愿嫁女了。面對這些特殊情形,司法顯得如此尷尬,剛畢業(yè)的彝族大學生阿洛甚至以為用一句“封建迷信不予立案”就能打發(fā)被鄰居的豬拱了先人壇子的原告,完全不知這幾乎引起兩個宗族大規(guī)模的械斗。

電影背景:民風民俗的準確消化
故事本身反映的現(xiàn)實問題已經(jīng)很具戲劇張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分散觀眾對背景中的民俗風情的注意力。但在我相當有限的民俗知識體系內(nèi),還是感覺導(dǎo)演對片中所涉及的風俗民情消化得挺好。對白上,除了李保田這個外來法官總在每句話末加個語氣詞“嘎”有些許奇怪外(或許可以理解為一個外省法官為融入當?shù)厣钏桃庾龅恼Z言適應(yīng)),其他對白都是準確的滇西北方言和我覺得正確的納西話。布景上,就照著原模原樣的村莊拍,根本不需要布景,摩梭人的屋子和彝族的院子的確就那個樣,而書記員楊阿姨的家從門面上看來似乎就是旅游最旺地區(qū)——永寧鄉(xiāng)瀘沽湖畔的落水村。外景中的山路現(xiàn)實里也真是那樣,每個才到高原的乘客都會對麗江到寧蒗的公路旅程提心吊膽,因為在那他們的視野和老馮一樣寬,滿眼懸崖和江面。摩梭人楊阿姨在司法系統(tǒng)工作多年,如今因?qū)W歷和職位掛鉤才被一刀切,回到村里,錯過了最好的青春歲月,按一向的傳統(tǒng)習俗,住在母親這邊的花樓里,還能等來“人海茫茫難相愛,相愛就該到永久”這樣的《花樓情歌》嗎?“老馮,什么時候也到我家里走婚嘎”,姐妹們這樣開著玩笑。這是真實的摩梭人,公有制下的沒有占有欲的摩梭人,于是他們會為馬和國徽的失竊而倍感痛苦,覺得對不起老祖宗。
當國徽被發(fā)現(xiàn)躺在草海里,村民問“是金還是銀的?”,老馮告訴說:“它就和你們的佛一樣貴重”,有著樸素信仰的村民立即拆卸家家戶戶的門板,鋪到草海中央,拿回國徽,并掛在火塘中央,徹夜打歌歡慶?!盎鹛潦悄菢拥臏嘏?,我是這樣的溫柔,瑪達米”。這是主旋律的,是聰明地弘揚愛國主義的,不強制,不做作,不讓人膩味。

電影背后:小眾電影在苛刻的電檢大環(huán)境下的一次成功消化
參加威尼斯電影節(jié)地平線單元的這部個人化的小眾藝術(shù)電影同時成為了建黨85周年的獻禮影片,和《天狗》一樣,這是小眾電影在苛刻的電檢大環(huán)境下的一次成功消化。中國在急速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遍布著可觀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它們或如同珠三角代工工廠般觸目驚心,或如同電站建設(shè)中環(huán)境與發(fā)展的矛盾般充滿爭議,或像西部代課教師問題那樣讓人心酸無奈。每個個體都充滿了豐富的故事,即便真如賈樟柯所言變化已然停止,我們也早該凝固出一幅精彩的銀幕現(xiàn)實主義圖景。但“發(fā)展優(yōu)先于人權(quán)”的指導(dǎo)方向,讓這些現(xiàn)實也成為電檢制度下的敏感部位,摸不得、碰不得。不忍這些故事如此被埋沒的藝術(shù)家和紀錄者們只好睜大雙眼、小心翼翼地不要在這條崎嶇不平的現(xiàn)實主義山路上打瞌睡,或一個控制不住的興奮跌落“禁片”的懸崖。
然而,《馬背上的法庭》并不需要這般鬼鬼祟祟地摸黑拍攝,它不是讓個人化表達馳騁的藝術(shù)電影,也不是狠揭現(xiàn)實傷疤的紀錄片,而只是因缺乏娛樂性而成為小眾影片,也因嚴肅性而成為主旋律影片。它在再現(xiàn)現(xiàn)實、反映問題的同時還謳歌人性、表達感動,這是絕對安全和政治正確的,它也沒迎合誰胃口的必要,將“馬背上的法庭”這個真實的存在自然而然地給我們認識、咀嚼并健康地消化了一遍?!拔遗牡氖且徊拷o靜下心感悟生活的人看的安靜的影片,問心無愧,電影是不騙人的,導(dǎo)演的心思全在片子里。只要心夠純凈,影片在電影節(jié)和電影局面前,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同,兩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劉杰如此相信。

打開云南NGO項目點地圖,可以看到眾多還在操作中的和扶貧、艾滋病防治、防范毒品、環(huán)保、青少年教育有關(guān)的項目,但愿這一切都能讓貧困地區(qū)消化系統(tǒng)更良性和健康。

 7 ) 外來的法律與本土習俗

    對于西方國家而言,法律與規(guī)范是內(nèi)生的東西,社會對法律的認同度很高,英美海洋法系干脆就是案例法,及時調(diào)整。內(nèi)生于社會的法律不存在沖突——相比我們。
    中國學習了大陸法系,法律體系是拿來主義,不是內(nèi)生于本土文化,必然面臨國法與民俗的沖突?;蛘哒f,法律是基于陌生人社會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的體系,而村規(guī)民約是基于熟人社會基礎(chǔ)上的糾紛解決機制。
    秋菊打官司面臨這個問題,馬背上的法庭則聚焦于這個問題。蘇力先生的《送法下鄉(xiāng)》是學理性的表述。能夠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大多數(shù)對于這個題材無法理解也不感興趣,票房慘淡是自然的。正如某些人所言,我們是法治國家,怎么能夠讓低等/落后的民眾用村規(guī)民約來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法律不能解決問題呢?法律的解決方法得不到民眾的認可呢?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當然有司法官僚本身的問題,但民間不認同法律的結(jié)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還沒有受過現(xiàn)代法律意識啟蒙的人群中。
    不理解農(nóng)村,則不理解中國。不發(fā)展城鎮(zhèn),則無法解決中國農(nóng)村問題。

 8 ) “可以聽的”英雄勞模報告——說一下這個片子的缺陷

 
   發(fā)文前依舊大概看了看douban上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論,然后知道自己即將寫下來的評論要成為極少數(shù)派了,因為以下文字不是夸這部片子的,而是挑毛病的。

   下面開始正文:

    比起時下一些大成本投入、攝制團隊精良卻很不招觀眾待見的大片,《馬背上的法庭》這部影片在觀眾接受的這個方面做得是是很成功的,題材、主題都選的好。在少數(shù)民族散落居住的偏遠山區(qū),基層法院工作者無私奉獻,貢獻寶貴青春、貢獻個人生活、以至最后以獻出生命為代價的辦案、為當?shù)厝嗣窠鉀Q各種問題,這樣的事跡沒有什么可能不讓我們感動。并且即使是影片中,稍受爭議的情節(jié)——馮法官總是自掏腰包去解決那些鬧上法庭的雞零狗碎的問題,也決非不可信。

    但是,稍微仔細想一下整個電影各個段落的表現(xiàn),我們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影片主題的”真善美”并不能“相抵”掉創(chuàng)作者在表達整部影片的主題時,在電影語言方面的缺陷。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馬背上的法庭》這部影片本身敘述的脈絡(luò)是很清晰的,就是以剛畢業(yè)上崗的大學生阿洛的視角引領(lǐng)觀眾關(guān)注著兩條線路——一條是馮法官辦案(即菜壇子、豬拱罐罐山、離婚等);另一片子條則是馮法官和楊阿姨到最后也沒有說開來的并肩工作多年產(chǎn)生的感情。情感訴求自然也就是第一小節(jié)已經(jīng)說過的,歌頌基層執(zhí)法人員無私奉獻。而我認為的缺陷,也集中表現(xiàn)在影片的主角馮法官身上——剛才就說過了,不是人物行為不真實,我相信基層一定有這樣的好人,但是作為一部電影表現(xiàn)一個人物、安排情節(jié),我就會認為這部片子的很多地方,馮法官“用嘴說出了”太多“直奔中心思想”的對白。
   
   例如在關(guān)于表現(xiàn)因為執(zhí)法工作馮法官和楊阿姨無私奉獻這一情節(jié)中:
   從影片一開始三人組出發(fā)向老鄉(xiāng)借馬這個段落,馮法官責怪阿洛綁行李時擋住了馬背上的國徽,和隨即阿洛偷偷給老鄉(xiāng)塞錢時被馮法官看到后教育說“你以后還給不給?你以后還要走多少年?你給的起嗎?”這樣的質(zhì)問這兩個情節(jié),就直接告訴我們兩件事——馮法官下鄉(xiāng)執(zhí)法多年、對國徽極為敬重。
   之后經(jīng)過阿洛暈車、馮法官第一次長腳落崖的地方灑酒、馮法官熟悉的唱起的少數(shù)民族民歌等一閃而過的情節(jié)又直接告訴我們——山高路長,路途艱險。
   等到村寨里開始辦案后晚間休息的時刻,馮法官又在通過和阿洛的閑聊讓我們知道了,楊阿姨因為工作耽誤了自己年輕時戀愛、結(jié)婚的人生大事;馮法官雖然每次掏腰包的時候都說自己女兒在麗江做買賣其實他的妻女早把他“開除”了。
    
   上述這些全都是用“說”的。

   而表現(xiàn)馮警官對國徽的珍視以及表達自己執(zhí)法工作對這些少數(shù)民族公民的意義,也全都是用說的——年輕氣盛的阿洛一犯錯誤,馮法官一批評教育他,我們就知道了;當國徽被盜馬賊丟到草海里去了,村民問馮法官是“金的銀的?”馮法官立刻說“像你們的神像一樣重要”

   上述這些也全是用“說”的。

   其實電影之所以叫電影,就是因為它是一種盡量用影象,用視覺傳達給我們信息、情感的表達方式。而這種“直接表達中心”的對白泛濫的結(jié)果就是——盡管如此一來我們一定不會弄錯創(chuàng)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但是這些對白無疑也大大削弱了影象本身和演員的表演的力量。那么具體到《馬背上的法庭》這部電影,說得刻薄一點,就成了一部閉上眼睛光聽對白也可以聽明白的“英雄勞模報告”。而由此追究下去,這部影片中大量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風土民俗和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狀態(tài)的篇幅和那個意在表現(xiàn)馮法官厚道、實在的人物形象,也就顯得并不是那么沒有。。。正如DOUBAN上其他朋友說的“沒有野心”了——影片中幾乎是未開化的少數(shù)民族公民,和“以人為本”的馮法官,的確是國外觀影人和國內(nèi)政府所喜歡看到的。也就說說《馬背上的法庭》其實是在刻意的、沒有(能)掩飾的投其所好,是有據(jù)可依——也或許,主創(chuàng)人員真的沒有企圖那些,何況就算有可意企圖也是其實也無可厚非,只是正如我前文所表述、論證,這樣的直奔主題的對白,真的不好。

    因為這就象我們上小學時寫的作文,開頭點題,結(jié)尾扣題,中間三五句話切一次題,主人公一做好事被發(fā)現(xiàn)了準說“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
    ——可我知道,你小學畢業(yè)以后,再也沒這么寫過文章,對嗎?

    但是,當然,《馬背上的法庭》有關(guān)正義、善良、厚道的初衷,無論如何是值得我們?nèi)タ吹摹m然正如我的題目所說,真拍成“可以聽的報告”了。

 短評

兩面談。老腔調(diào)。還是有平實的美。麗江寧蒗,真實改編。

6分鐘前
  • mecca
  • 還行

我對中國電影總是非常寬容的...

10分鐘前
  • 大宸
  • 推薦

坐標云南,“老司機帶帶我”。主角是“人民的盾牌”,展現(xiàn)他們面對復(fù)雜的基層事務(wù)時,立于特殊的民族宗教情境,如何在法律之外兼顧倫理和人情。沒有刻意說教,卻用新與舊、文明與蒙昧、法律與道德的碰撞,悄然完成對愛國守法重人情的詢喚。阿洛線收尾草率,老馮結(jié)局猝不及防。片尾曲聞似少數(shù)民族嘻哈。

12分鐘前
  • 喻鳴
  • 推薦

找一些小眾電影的資料,突然想起了兩年前看過的這部電影。竊以為這是中國傳統(tǒng)電影的傳承,幾乎能和《那人那山那狗》媲美的主旋律小眾影片。

17分鐘前
  • 喬大路
  • 推薦

阿洛就是年輕時總想著公平的自己,老馮啊,奉獻了一生在這里,被體制無情拋棄的楊阿姨,老祖宗的規(guī)矩與法,孰重孰輕,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19分鐘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推薦

政治課上看的。

22分鐘前
  • 宅拾叁
  • 較差

法學人士推薦電影,如果不感興趣的建議不要報法學了

26分鐘前
  • Klematis
  • 推薦

感謝CCAV讓我看到了這個片嘎。李保田的嘎嘎嘎嘎實在是太郁悶了嘎。圍著國徽開篝火晚會實在是太囧了嘎。

29分鐘前
  • elimu
  • 還行

劉杰的導(dǎo)演處女作,看起來是部主旋律電影,但深山之中,法律之外,依然是人心與人性。三位主演都演得很好。

33分鐘前
  • Clyde
  • 推薦

很中國的嘎,景色很美嘎,問題蠻多的嘎,最后老馮怎么就不見了嘎?

37分鐘前
  • ∑×pe℃t.
  • 力薦

叫囂著的成了逃兵,默默的人守住了尊嚴

42分鐘前
  • 安藍·怪伯爵??????
  • 推薦

劇本人物傳記多樣性,經(jīng)典的老手搭新手,老手體現(xiàn)中心思想,新手作為觀眾視角代入劇情,還加了一個少數(shù)民族法官兼翻譯,人物形象特別豐滿。法外開恩,人情世故,有爭議卻感人。李保田的彎管子方言太出戲。靜態(tài)場景很好,一到劇情銜接的地方,控制就稍顯遜色。

47分鐘前
  • 小A
  • 推薦

劉杰“法與情”第一部。講的是云南鄉(xiāng)下的事,結(jié)果真就在麗江下面的村子拍的,天然的具有半紀錄片的性質(zhì)。透過電影看世界,鄉(xiāng)村中國法治進程中的一個小小縮影。卻沒想到結(jié)尾如此硬核蒼涼,但也合理合情,或者說,這是這位鄉(xiāng)村法官的最好歸宿了。

51分鐘前
  • 薇羅尼卡
  • 推薦

“人這輩子就這么多,衣服還沒洗干凈就說完了?!比说臒o力比法的無力更具破壞性。

53分鐘前
  • 哪吒男
  • 還行

“在社會結(jié)構(gòu)和思想觀念上還得現(xiàn)有一番改革……單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鄉(xiāng),結(jié)果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制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fā)生?!?/p>

58分鐘前
  • 周頌來
  • 還行

某個豆瓣紅人又高貴冷艷了,“嘎”是云南方言的慣用尾音,大概云南人要說法語您才會覺得又自然又真實您才肯入戲?

1小時前
  • 沉歌
  • 還行

給三星也有點勉強,有副作用的主旋律電影。

1小時前
  • 合紇
  • 較差

攝影很好,李保田演技不錯但充滿了極度的不和諧,主要是口音實在讓人出戲,“嘎”,嘎你妹。劇作過分戲劇化,還有爛尾之嫌(阿洛一線收的太草),大問題還在于對少數(shù)民族的少數(shù)民族化呈現(xiàn)。神來之筆是國徽。這類題材最好的還是《那山那人那狗》。

1小時前
  • 胤祥
  • 還行

鏡頭伸向的鄉(xiāng)民,自私,撒潑,令人厭惡。鏡頭下的他們并不愚蠢,相反,精明中透出的是刁滑和物欲,呈現(xiàn)的是一個因“現(xiàn)代性”的侵入而極端變形的社會臉譜。老馮面對“利益高于一切”的當事人時,用近乎“賄賂”的方式處理案件,這是他失敗的內(nèi)在根源。司法現(xiàn)代性運用最后只能成為消化不良的排泄物。

1小時前
  • 峰峰峰峰
  • 還行

法律下鄉(xiāng),好不一樣的生活

1小時前
  • Rangering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