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六大影帝烘托出一部爛片
看了《阿嫂》。
技巧的痕跡太過明顯,簡直無處不在提醒它們的存在,其結果就是連色調氣韻都不一致,更不用提神韻。
本人沒看過《無間道》,今次總算一睹六大影帝的風范——果然是演技派,一個個都在那里拼命斗技術活兒。任達華劉燁的角色本身面目模糊,再怎么賣力也是白搭;方中信的角色是樂天派,于是他就在那里一個勁兒地傻笑;曾志偉又恢復了他在《房東老爸》里的慈善本色;黃秋生永遠在那里犟頭倔腦——舞臺腔那么重,干嗎不去演話???或者索性去走T臺,裝酷耍威有的是機會。
都在賣弄自己,到底有沒有人從角色本身出發(fā)去體察、去領會、去演繹的?
六個影帝襯托一個阿嫂?原本以為這個新鮮的題材可以再現中國婦女堅忍不拔的優(yōu)秀品質,結果還是一個黑幫、純真、佛理攪和一團的雜燴——香港導演天真起來還真是純潔得可怕。硬生生攙和進佛理,又做不到化入無痕,不免令人想起若干年前那一出令人作嘔的咩咩咩。理與人糾纏半天,理還是理,人還是人,理不融于人,恰似油不融于水,導演忙著加油添醋,大概忘了自己其實一腦子的水。
——需知,我與我佛最遠的距離,不是腳踩佛像大口啖肉,而是明明就坐在佛堂手執(zhí)經卷,卻言不及義。
劉心悠同學飾演的角色,一句話,就是天真得可恥。她忘了這一切都是因她而起?到頭來只有一句“我什么都不想做”,有用嗎?
林嘉欣是個好演員,當年找仇家滅門時的痛苦被她表現得很真實感人,然而劇情和角色本身的局限又令她好似浮光掠影般淡出淡入,純屬浪費。再加上她輕柔溫婉的嗓音,扮兇斗狠時也不免語帶纏綿,這可怎么辦呢!
本來兩個迥異的女子之間也許可以撞出點東西來,終究也是草草收場,白白糟蹋了上百只沙瓤大好西瓜。
2 ) 有點失望
“雖然她不能改變這個世界
但是她盡了她的能力
去改變她身邊的人?!?br>
有點失望的一部電影,多少浪費了幾個影帝……
從整個影片來看,從“她”出場到死,沒有怎么看出她如何去改變她身邊的人,倒是她害死的男人就有3個。
撇開那個新人女主角劉心悠,另一個女主角林嘉欣雖然戲份不多,然而我會覺得她將一個披著狼皮的羊的感覺能很好的表達出來,雖然還有多少生疏,但是也是證明她開始角色多元化的標志,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小妞了~她的角色實際上并不像宣傳描寫那樣對劉心悠窮追不舍,反而有幾次在保護她。
曾志偉的老大加父親角色和劉燁的酷殺手角色沒什么好說的,都是本色演出。方中信這次是一個稍微偏向優(yōu)柔寡斷的阿花,而黃秋生的是一個錯手殺死幾個人的稍微神經的人,任達華和元華是偏向靜默的人,都沒有什么突破,至少方中信這次沒有他在《千杯不醉》的搞笑給我的驚訝多。整體上似乎將筆墨都放到了女主角上,但是似乎又達不到那種預期的效果,尤其害死劉燁那段簡直就是接近白癡……幾次重要高潮的處理太薄弱,一次曾志偉之死的真相的揭露,一次劉心悠上位的真相,都似乎沒有那種高潮的效果出來。
曾志偉在繼《江湖》之后又一次馬失前蹄,雖然不是一部垃圾之作,但是我看得真是夠辛苦的……
不過,海報上面的各人的神態(tài)都很好看哦!~除了心悠表現的比較靈異……
3 ) 給我個理由先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話是說愛與恨的發(fā)生都需要一個引子,點著了才能迸出火花?!栋⑸分腥宋锛m纏時而缺乏邏輯上的合理性,或許人本來便是如此陰晴不定的動物,要不然我只能在觀影的過程中不斷詢問“為什么”。
影片開頭制造了一個童話般父愛氤氳的氛圍,紅衣少女與小紅帽浪漫邂逅的童話。百德的女兒要參加大提琴比賽,家長們都為此奔波,幾人的性格在此得到初步的刻畫:阿花的喜感、大風的暴烈、阿辰的權謀和百德的威勢。小妹的勝利到從禮物到慶功宴都是預算好的,當中摻雜了太多恐嚇、威脅,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一家人在觀眾席上坐定,小妹在后臺弄壞了小孩子的琴,她驚惶失措地弄巧成拙,誠懇地犯錯。她是一只小白兔,無意落入一群狼中;而他們卻是愛護白兔的一群狼。兩相映襯下將童話的表層撕裂,縫隙里透出黑色。
百德的腦中浮現出女兒在臺上的情景,臉上飽含著一個父親的喜悅。不管背后藏有多少骯臟的伎倆,父愛是無法否認的,這也是片中最容易理解的感情。然而小妹走上臺尚未進入狀態(tài),殺手的陰影便悄然襲來,全家人迅速帶走小妹,她完全不能理解突發(fā)事件,群狼中的白兔顯得迷惘。岔路口,阿辰代表著天意的四枚錢幣說了算。盡管只是橡膠子彈,百德的心上卻再一次浮上沉積了十八年的陰影。白兔的生存環(huán)境徹底變黑。
元華扮演的從江湖金盆洗手的大佬和尚,是片中第一個莫名其妙的人物。且不說將佛門清凈之地演變?yōu)楹趲腿糊埦凼椎氖欠侵兀馐撬谥型鲁龅木渚涓呱钪Z,便使人難以理解。你很難分清楚這個人到底是真悟出了佛家真諦,還是凡心未凈僅將佛門當作一個簡單的從臺前到幕后的場所。他又在避些什么?影片并沒有說明。十八年前他已入佛門,親眼見證了托孤的整個過程,也見證了洛華從一個崩潰的女人到呼風喚雨的阿嫂的發(fā)跡史。
林嘉欣成功地詮釋了影片中第一個動人瞬間,她的表演是成功的,完全表現出一個女人在丈夫被殺報仇未遂的無力感、屈辱感與疼痛感。那種切齒的恨意驅使她蜷曲著爬向那把被打掉的槍,如此清晰。她的感情脈絡大致如此,小妹的親生父親殺了她男人,于是她將其滅門,她恨漏網的小妹,她恨因歉意不斷暗中提攜她的百德。所以和尚只是將洛華的動機與嫌疑從百德的心中提取出來。十八年前他為救小妹許下娶她的諾言,十八年后他并未遵守,洛華的殺意蠢蠢欲動。
百德被陰影壓得坐不住了,與其說是為自身安全考慮,不如說為了小妹。他早已萌生退意,與女兒在美國定居,“去了之后再不回來”,甚至違背幾個兄弟的意愿,也不見小白兔純潔的力量。他只想平穩(wěn)地實現這個過渡,不能在這期間出事,所以那些覬覦已久的人都得來,話得說明白。洛華見到十八年后天真浪漫一身紅衣的小妹,她的眼中迸出的胸中的火。林嘉欣仍然很到位地詮釋了這種恨:你爸爸殺了我老公,我好不容易混到今天的位置,你卻如此純真無暇地享福,憑什么?
開會出來后,百德死了。洛華身上的嫌疑在先前的充分鋪墊下放大到了極點,各路人馬都開始出動,小妹被阿辰推到“坐館”的位置。對此,各方人物反應不同,不服、不解、不屑,只有洛華分明從她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無奈之極的出道,從阿辰口中得知洛華和一個男人生了個兒子,究竟怎樣并沒有明確的交待,但影射出洛華上位必然交付出某些她曾經珍視的東西,她對兒子的復雜態(tài)度便也不難理解。也是在小妹倉皇的一瞬間,洛華對她的感情發(fā)生了質變,但她并不自知,所以后來才會一面用球棒將其擊打,一面又對其授予“真理”。這是繼父女情之后的第二條明晰的感情線索。
此時,影片明確了小妹主角的地位,父親、仇人、叔叔們,不過是為了建立起狼群中小白兔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突變后小白兔的反應,這才是故事的主線。劉心悠作為一個新人,應該說較好地完成了任務,其本色的演出很好地表現了小妹的純真與失措,剩下的是劇本的問題。導演似乎借鑒了《辛德勒的名單》的經驗,讓小妹一襲紅衣出現在一片陰暗之色中,但他忽視的是,斯皮爾伯格的紅衣小女孩僅是作為一個象征符號出現,而小妹是一個完整的角色,卻最終被設置得單純到單薄的地步,善良成了無知,這最終導致在觀影過程中對她產生出一絲厭煩。
第三條感情線索是小妹的愛情?!靶〖t帽”代表光明的一面,代表小妹心中的向往,代表片中處處宣揚的善的思想。阿東則是站在對立面上,象征愛之無奈,愛之犧牲。阿東的魚是片中很有意思的小細節(jié),很好的表現了人物陰沉表面下細膩的感情。但接下來,阿東在車中對小妹作出的自我內心剖析,卻極不符合先前的人物設置。劉燁的演出也有些過火,像在阿東的軀體上附入了另一個靈魂。阿東的悲劇是一開始久背負著的,只是表現手法太老套煽情而且像近年的很多片子,又給手機打廣告。
這時,影片的邏輯開始瓦解。阿花怎么發(fā)現是大風殺死百德的?沒有理由,僅僅因為二者的密切關系并不能給足解釋。大風殺死阿花的喃喃自語讓人對這個角色性感分裂感到可疑,缺乏可信的過渡情節(jié),并不是幾句簡單的話就能說明前后的不一致。相對來說,阿辰的角色設置比較成功,這個人物城府之深到后半部分才顯山露水,原來他一直實施的占卜,百德臨終對他的囑托,都不過是他爭奪權利的手段。幕后的一切托上臺面,女人之間的對抗,實際上是阿辰與大風兩人為權利而生的對抗。電影的本質仍是男人之間的故事。
結尾的車戰(zhàn)是片中少有的動作場面,血肉模糊中一切怎樣收場?大風和阿辰將此作為自己的救贖,而小妹要終結叔叔間的爭斗,但她沒有足夠的外力,只能將自己作為祭品。從一圈黑色包圍那件紅衫的場景開始,影片無可挽回地走向惡俗的套路。無論是小妹說的“先救叔叔”,還是小紅帽的最后回憶,都脫不了煽情的外套。最后的畫外音,更是讓影片蒙上一層說教的味道。
總之整個片子看下來,無法不讓人給它扣上開頭尚可,結尾糟糕的帽子??吹贸鳇S精甫想要拿出一部不一樣的黑幫電影的誠意,他想表達女性作為特殊群體在變遷中的境況與男性在爭斗中的如魚得水,只是在兩者之間,他自己卻迷失了。
4 ) 阿個嫂??
林嘉欣演這個阿嫂就好象瘦子吃了大力丸一樣。還是回家拍廣告好了,順便說說她新的護書寶廣告做的不錯啊。
劉心悠象日本人,難道象日本人的長相就一定代表故事開頭提到的“小白兔”?
劉曄暗戀她,我喜歡看到這一段。最后死的時候才看出來,來電顯示是“她.......”
5 ) 阿嫂還“傳奇”?!
傳奇?zhèn)€頭!大家別去看,看了上當的。
海報的造型呢,估計導演想湊數湊個“最后的晚餐”,所以誰都放上去拗造型了。
可惜,明顯很不成功。
◆演員
·“阿嫂”——劉心悠
如果硬要我說一些她的優(yōu)點的話,那就是身材很不錯,鼻子特別挺,哭戲蠻好看,長得挺干凈。嗯……嗯……差不多了吧。我真是不清楚導演為什么挑她,為了配合所謂的美國讀書人的奇差的中國話(估計就算粵語她也說不好否則普通話配音干嘛配成那樣)?為了配合劇中那在一團黑一團灰里所謂突出的紅色“清純”而特地找了她?
中國這么多人,就算香港一個彈丸之地,也不缺比她演技好比她清純比她話說得清的小女孩吧?
拋去演員問題不說,光這個角色就夠值得聲討了。
善良到莫名其妙的地步。我的意思是,善良是美德,是很好的品質,可是編劇拜托你編得真實點成不?我不喜歡那些不真實的善良啊親情啊什么的。假花再美它還是假的,沒有生命的東西又如何能真正打動人心。
·“小紅帽”——不知道是誰演的只有過一個正面特寫鏡頭
這位小朋友是“阿嫂”的一見鐘情對象。就在沙灘上看到他救人,然后就喜歡人家了。導演編劇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阿嫂”同志特別喜歡心地善良的人。
見面第二次就交換手機號碼。第三次“阿嫂”被人追殺“小紅帽”就英勇地替她擋了一刀,結果體力不支倒地之后“阿嫂”還打電話給自己已經奄奄一息的保鏢(當然她不知道這回事,可是正常的做法應該是叫救護車啊!導演編劇只顧著想要表達保鏢劉燁同志對“阿嫂”的戀戀不舍了)。
最后好不容易這位戴帽子的群眾演員有個特寫鏡頭了。還是個挺清秀的男孩子嘛。
就是一直讓所謂的代表善良的紅帽子壓迫著。抬不起頭。
·花叔——方中信;辰叔——任達華;風叔——黃秋生;百強(“阿嫂”的養(yǎng)父)——曾志偉
關于他們,我沒挑毛病。也許是因為他們真演得不錯,也許是因為我被他們所謂的影帝光環(huán)所蒙蔽。呵呵,也許而已。
以往不喜歡方中信,可是卻挺喜歡他在里面扮演的角色,一直很溫暖地微笑,平易近人得很。
任達華的感覺,還是老路子,沒啥突破。無功,也無過。
本是沖著黃秋生去的,挺喜歡這個看似兇巴巴可內心細膩的男人。演得也不錯,唉,就是角色不討喜。
曾志偉的老大形象,不會陌生。比在《無間道》里多了溫情,發(fā)狠的樣子,大同小異。
·和尚——元華;洛華——林嘉欣
元華不打就不算演了吧。所以導演給他安排了一場莫名其妙突兀的打戲。
沒啥好多說的了。
洛華——這個名字很美。林嘉欣演得不錯。
以前一直覺得她的美麗在于溫柔。原來她發(fā)狠時候,也是那般獨特。
◆電影
·最傻的幫派斗爭方式
你會認為一輛接著一輛黑色轎車在大馬路上在光天化日下互相撞來撞去像是在開碰碰車的幫派斗爭方式很悲壯嗎?
你會認為因為身穿紅衣代表善良的“阿嫂”一記挺身而出,就會神奇地同時和她的風叔被困在車子里面,等待外面本來打得好好的一幫子大漢們一起來救他們,這樣很能體現幫派義氣和“阿嫂”的魅力嗎?
看到那些冒著白煙的“碰碰車”和穿著紅衣的“阿嫂”,聽著悲壯的配樂響起,我差點崩潰了。
·保鏢的愣頭青話語
我恨死這個編劇了。劉燁在《藍宇》里面多好啊,放到這里就被糟蹋成這樣。
開車開得好好的,在那里就突然激憤地對“阿嫂”說:我就知道我就是死了我就是死了也要保護好你!
你沒有看錯,他是說了兩遍“我就是死了”(或者是“我就是沒命了”,意思差不多但絕對是兩遍);他的語氣也絕對配得上用感嘆號。這么個木訥的保鏢什么時候也學會瓊瑤阿姨那套了(說木訥不是根據《藍宇》而是根據他前面的表演)?
然后“阿嫂”就特別“純良”地說什么其實有他在她身邊她一點也不害怕。
然后很傻的畫面出現了。明顯是倆演員做在沒有開動的車子里面自己上下顛簸,傻笑。唉。
整部電影我也不想再多說什么了。反正就是,大家別想著去看了。一是因為上映時間過去挺久了(我看是因為一時腦子抽住……),二是因為真不怎么值得。
只希望下次運氣好些,別讓我鬼使神差看到這樣的電影。
糟蹋影帝糟蹋臉面,糟蹋金錢糟蹋時間。
6 ) 只是無神而已
倒覺得沒有評論所說那么不堪。當然缺點是非常明顯的,劇本很單薄,我本來期待那么有吸引力的故事大綱會以更有張力的劇本為依托的。所有的人物都不豐滿,那么一大票好演員的確是浪費掉了。嘉欣收起以往甜蜜的小微笑??岫泛莸故莿e有一番味道。我寧愿看她接這樣的戲而不是什么后備甜心。劉心悠同學是真的不會演戲啊。雖然是第一部戲有可原諒的余地,我也的確相信她會有所進步,但是她不會成為那種一流的演員。演戲這個東西還是需要靈氣的。想想人家張柏芝的第一部戲。想想人家林嘉欣的第一部戲。想想人家娜塔莉波曼的第一部戲。差距啊~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有一些東西留下印象。劉燁飾演的保鏢臨死前抓著的手機,振動的屏幕上的“她”,是最最令人動容的地方。
覺得林嘉欣演得大姐太好了。。。曾志偉很囧。。。。劉燁略囧
最后突然冒出個巖井俊二的電影配樂好串場。四星給前半。前半其實在黑幫風格化方面做的嘗試還是挺有意思的,但過半曾志偉突然掛掉開始就散了,好像不知道接下去要干什么了,這么多人物卻沒有群像感——標題“阿嫂”,但這個阿嫂如果就單純是個留白的工具人的話就好了,對其他人的塑造都會更好(特別是本身這個片長就很短不太夠用)……然后劉心悠,總覺得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聽過,哦原來是那個三線女藝人的百合故事!
我真搞不懂,百德既然想讓菲比當自己的接班人,這18年來干嘛不培養(yǎng)她?結果是留下一個白癡女給兄弟們,演了場“扶不起的菲比”
不管別人對這它如何評價,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我看了有3、4遍了,也向一些朋友推薦過,他們都很喜歡。沒看過的朋友最好在安靜的時候一個人看。
好像有一段時間看了很多港片,都是盜版,這部也在其中,還記得黑社會壯觀的場面。
電影不算好看,但有這么多影帝的加盟,也算少有。女演員一個漂亮一個演技好。我從這個片子開始注意劉心悠,可惜這么多看一直不紅。
引自哥舒夜帶刀的影評:黑社會就是黑社會,盜亦有道,江湖局勢若能被一個少女的天真純良輕易的扭轉乾坤,人性也太簡單了。辛德勒名單里小女孩的那條紅裙子,只是為了從視覺刺激上反襯戰(zhàn)爭的罪惡,同時給黑夜里無助的人一點光亮,斯皮爾伯格可沒幻想過用它去感化希特勒。 原文:http://mov
喜歡劉燁說自己我的命一分錢都不值的那段
喜歡林嘉欣~~~看她演boss,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很爛,不過林嘉欣的演技很棒,完全蓋過了那些大牌。
為什么要請一群大咖影帝來把一部黑道題材的電影拍成文藝片,令人費解。劇情印象不深,但腦海里一直記得小時候香港媒體報道的一群影帝齊齊為劉心悠搭橋鋪路,當年真的覺得她好驚艷,笑起來有酒窩好看極了。然而結果有點“差”,主要還是劇情的鍋,看影名以為是“阿嫂”歷盡千帆,登頂大殺四方,事實居然是她狗帶了,滿臉問號??
整個核心主題非常不穩(wěn),基調也是飄忽不定,牽強生硬隨處可見,女主的粵語可謂別扭。而除了黃精甫在玩弄各種導演技巧外,整個故事空洞平淡得實在令人無語,即便我覺得故事還有許多挖掘空間,但故事本身的一塌糊涂還是讓人看不到多少希望,劇情發(fā)展得每絲每毫都不痛不癢,就更別談什么挖掘空間了,也難怪司徒錦源作為編劇,在銀河映像始終排不到一線,歸根到底還是平庸
劉心悠的出場還是蠻驚艷的,不過故事就有點差強人意了。
一大幫好明星拍出了一部爛片,秋生扮相很好,電影架構也很吸引,結局那個真的挺想吐槽的,女主角死在西瓜堆里。。。
除了《洪興十三妹》之后鮮有以女性視角為主的黑幫佳片,林嘉欣那糟糕的普通話聽著真吃力,黃精普棋走險招敢用這么多大牌來襯托一個新人,可惜了題材,故事沒講好,還一味地耍人性,爛尾了。
開頭那段很棒,音樂也很棒??上п崦鏇]拍好,可惜了。
林嘉欣給劉心悠當綠葉。。但是搶戲很嚴重,不愧是大姐
浪費了一大票明星,小細節(jié)還可以,但是故事整體節(jié)奏不好,特別是和小紅帽的感情線太薄弱了。最后的戲更是過于理想化。
這臺詞、表演、劇情……怎么說呢,匪夷所思了
劇情設定其實很有意思,可惜被導演拍成了MV,黑幫情節(jié)少得可憐,每個角色都看似牛逼,實則沒用。從曾志偉的角色掛了之后故事就開始一落千丈了,甚至還出現了"少林功夫好"的情節(jié),黃精甫是瘋了吧!演員們的表演其實都非常好,但這樣的敘事讓他們無從發(fā)揮,戲份最多的劉心悠在這么多有魅力的配角下甚至讓我不想看到她,只想看林嘉欣等人的表演。最想吐槽的還是那個紅色帽子的家伙,只有智障的男人才會整天戴著紅色鴨舌帽在寺廟附近溜達。看在畫面挺酷,大牌挺多的份上勉強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