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阻隔,春節(jié)的主題本應是闔家團圓。
團圓這件事是那么地自然,讓人習以為常,以至于當我們真的失去了團圓,失去了年味,才能體悟到它的重要。
今年春節(jié)前,寶馬品牌和寧浩導演合作,拍攝了一部非常用心的微電影,名叫《巴依爾的春節(jié)》。
雖然是一部和品牌合作的短片,但有寧浩導演的創(chuàng)意和功力加持,讓這個商業(yè)短片充滿了溫情、年味。同時,片中懷舊的畫面、景致以及那輛來自上世紀90年代、名叫“巴依爾”的名貴轎車,徹底把我們的思緒帶回那個熟悉而遙遠的年代。
看著電影中一幀一幀的兒時回憶,甚至讓人動了穿越回過去的念想。如果我們穿越回那個年代,重新來過,是否能躲過2003和2020年的這兩場瘟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寶馬汽車第一時間便官方宣布,寶馬中國及華晨寶馬將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寶馬愛心基金,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500萬元人民幣。這也是第一批向疫區(qū)捐款的汽車品牌之一。
再來看這部微電影,因為時間如流水,永不停歇,這樣的作品才如此感人,讓我們還能依托于這個片子,通過回憶,獲得短暫的安寧與快樂。
而透過這部電影,寶馬,這個來自多瑙河畔尊貴的德國洋品牌,也真正地走入了中國千家萬戶,成為中國家庭的成員之一。
01
尋名之旅
小時候,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玩具,男孩子的汽車、各類塑料槍支、棍棒,女孩子的各類布娃娃,我們都會給他們?nèi)『寐牭拿帧τ?0后獨生子女一代來說,他們就像伙伴,像兄弟姐妹,像朋友,陪伴著我們的童年直到長大。
對于《巴依爾的春節(jié)》中的小小男主角李輝來說同樣如此。坐進爸爸開著的這臺豪華轎車的后座,盡管并不是爸爸的車,盡管媽媽不能坐進這臺車中,他依然感受到了快樂和滿足。
小孩子天生稚嫩的炫耀性格,讓他在小伙伴面前多次炫耀這輛名叫“巴依爾”的汽車是多么的厲害,他擁有“百公里提速3.2秒”、“渾身都是電腦”等讓人難以想象的科技感和智能感。
唯一的問題是,這輛車的名字“巴依爾”和動畫片《阿凡提》中吝嗇的巴依老爺名字相像,這讓李輝很苦惱,于是和小伙伴小胖一起踏上了一次啼笑皆非的“尋名之旅”。
從巴斯坦、巴飛機、巴火車、巴天虎、巴金到巴花生、巴玉米、巴糖葫蘆、巴粉條、巴大蒜;從八拜之交、八百羅漢、八仙過海到別拉我、別罵我、別摸我,BMW幾個字母幾乎被“諧音梗玩壞了”。就在兩個小伙伴沉浸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游戲中無法自拔時,李輝靈機一動想到了孫悟空?!皩O悟空以前叫什么名字來著?”“弼馬溫!”一拍即合。
在小小的李輝眼中,無所不能的巴依爾可不就是和“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是同一級別的嗎?“百米提速1秒2,全宇宙就一個?!?/p>
但看到小伙伴和爸爸媽媽弟弟開心地在門口打雪仗,一家其樂融融時,李輝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難過地感嘆:“孫悟空不管有多么強大,還不是他一個人嗎?”
回到家門口,他用粉筆在巴依爾的汽車標識“BMW”上方注上了“Ba Ma Wo”的拼音。
02
“爸媽我”,最動人的名字。
“故鄉(xiāng)的冬天飄著雪,飛舞在久違的工廠,點綴了黑色的衣裳,覆蓋了我們的希望,心就像這白色的雪,圍繞在你身邊流浪,不知道風兒把我吹向哪里,心上人又在何方……”
伴隨著這首《飄雪的工廠》,李輝在除夕之夜卻流下了渴望父母團聚的淚水。萬家燈火的時刻,他不要孫悟空的蓋世神功,也不要巴依爾的大顯神通,只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嬉戲打鬧,吃團圓的年夜飯。
“我?guī)闳€好地方,那地方,冰激凌隨便吃巧克力鋪滿地,帶魚燒得那叫一個香,排骨燉得那叫一個嫩,我保證是你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一次年夜飯?!?/p>
平日里忙著應酬領(lǐng)導,孩子和妻子面前死要面子的爸爸終于領(lǐng)悟,在孩子的成長中,再尊貴的寶馬也比不上一家人的團圓。而他自己,也無比想念妻子燒的美味年夜飯。
從“巴依爾”到“別摸我”、從“弼馬溫”再到“爸媽我”,寶馬汽車的BMW三個字母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時光之旅,從略顯別扭的音譯怪名“巴依爾”,到調(diào)侃有錢有權(quán)階層的“別摸我”;從欣賞其科技功能的“弼馬溫”再到走入千家萬戶的暖心“爸媽我”。
這一系列的變遷不僅僅是名字的變化,更是一個外國品牌植入中國市場,并逐漸與中國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動人過程。
2006年,青年導演寧浩處女座《瘋狂的石頭》成為當年的影壇黑馬,其中著名的調(diào)侃寶馬汽車的“別摸我”橋段令人印象深刻。
時隔13年,BMW正式牽手寧浩,從當年的調(diào)侃到今天的暖心電影。時光荏苒,寶馬品牌在中國用戶的心中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
影片最后,出現(xiàn)一行文字:
那個渾身是電腦的“巴依爾”,如今以“寶馬”的名字走進千家萬戶。
曾經(jīng),因為豪華、高端,寶馬品牌可能顯得不接地氣;但時至今日,寶馬除了自己野性的一面,更多散發(fā)自己溫馨、關(guān)懷的一面。因為,汽車終究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更是家人情感連接、傳承的紐帶。
03
植根中國25年 寶馬的中國故事
一個陌生的汽車品牌進入一個地域文化完全陌生的國度,它會不會水土不服?能不能恰如其分地滿足人們的需求?一切都是未知的。
寶馬品牌用了很長時間來講述屬于自己的中國故事,這一講,就是25年。
回顧寶馬在中國市場的業(yè)績,2019年,其共在中國市場交付723,680輛BMW和MINI汽車,實現(xiàn)13.1%的銷量增幅,成為中國銷量第一高檔汽車制造商?!?/p>
“該成績也創(chuàng)下了公司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好銷售紀錄?!睂汃R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高樂難掩喜悅。僅僅在15年前的,2004年,寶馬在中國大陸僅僅賣出了15000輛車。
這是屬于寶馬的高光時刻。
這樣漂亮的銷量數(shù)字也正好印證了電影中的巴依爾早已不再是那個讓人感到陌生的巴依爾,而是走進了中國千家萬戶的“寶馬”。
高樂,這位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無比熟悉的外籍高管強調(diào),2020年,寶馬將繼續(xù)貫徹“2+4”中國戰(zhàn)略從心出發(fā)、用心服務(wù),量身打造適合中國客戶的產(chǎn)品和服務(wù),全力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經(jīng)營方針。
從“在中國,為中國”到“在中國,為中國,為全球”,再到今年的“在中國、攜手中國、為中國、為世界”。
影片中表現(xiàn)的成長故事也正是寶馬品牌在中國的成長故事。
2020年,一場未曾預料的災難席卷中華大地,寶馬品牌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最好的友情,是能在困難時刻共患難。寶馬與它的中國車主就是這樣。
我們希望這場災病早日結(jié)束,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早日能重回正軌。今年是寶馬在中國開啟的
“新能源車之年”和 “品牌之年”,以新能源、M系車型為主,寶馬共計將推出17款產(chǎn)品。
2020年,繼續(xù)用寶馬的名字,講述中國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一點題外話:
近幾年,微電影營銷成為大品牌青睞的品牌營銷方式。
前幾年蘋果運用自己的iphone手機拍攝的電影《三分鐘》、《一個桶》以及今年的《女兒》都獲得了極好的品牌傳播效果。
2019年初為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造勢的短片《啥是佩奇》更是刷爆網(wǎng)絡(luò)。
這部由寧浩導演執(zhí)導的《巴依爾的春節(jié)》在豆瓣電影上的評分為7.7分,比許多國產(chǎn)電影的評分高出許多。通過“我的名字,你的故事”讓寶馬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但遺憾的是片子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片子并未能成為爆款,但這并不妨礙其成為一部極具情懷的品牌微電影,寶馬在中國市場的營銷策略向來可圈可點,這一次也不例外。
伴隨著越來越多像寶馬這樣的品牌出品更多這樣具有品質(zhì)的微電影,在汽車營銷界,一個微電影營銷的黃金時代或許即將到來。
《巴依爾的春節(jié)》是寧浩導演聯(lián)合BMW寶馬公司于1月21日推出的賀歲微電影。
這部微電影以男孩李輝視角回溯八零后真實記憶,蘊含了濃濃的團圓和思鄉(xiāng)情。
今天未銘君將帶領(lǐng)大家通過《巴依爾的春節(jié)》的故事來學習編劇書《救貓咪》中的拆解故事手段:
布萊克.斯奈德節(jié)拍表(Blake Snyder Beat Sheet)
1、開場畫面(第1頁)
2、主題呈現(xiàn)(第5頁)
3、鋪墊(第1——10頁)
4、推動(催化劑)(第12頁)
5、爭執(zhí)(辯論)(第12——25頁)
6、第二幕銜接點(第25頁)
7、B故事(第30頁)
8、游戲(第30——55頁)
9、中點(第55頁)
10、壞蛋逼近(第55——75頁)
11、一無所有(第75頁)
12、靈魂的黑夜(第75——85頁)
13、第三幕銜接點(第85頁)
14、結(jié)局(第85——110頁)
15、終場畫面(第110頁)
下面,我將結(jié)合《巴依爾的春節(jié)》來講解一下這個節(jié)拍表的內(nèi)容。
需要強調(diào)的是,好萊塢劇本的規(guī)范要求是:一頁劇本內(nèi)容對應影片時長一分鐘。
這個表格是根據(jù)全長110分鐘的影片來設(shè)計的,非標準時長的影片對應到相應位置即可。
影片的第一印象:設(shè)定影片的基調(diào)、情緒、風格,展現(xiàn)影片的類型和題材,并展現(xiàn)男女主角的前史。
最重要的是,吸引觀眾。
我們來看故事的第一分鐘,是一個開場長鏡頭。
90年代初的除夕,從一輛車貼滿對聯(lián)開始,孩子們把對聯(lián)拆下前行。
鏡頭跟著前推,自行車闖入前景,伴隨著太原話“過年好”的祝福。
前景有人推車,大掃除,掛燈籠,擦玻璃,孩子們嬉戲打鬧,將觀眾拉入春節(jié)氛圍之中。
鏡頭繼續(xù)前移,最后定格在擦玻璃的母親和曬白菜鄰居的對話上。
當鄰居提議母親燙頭,母親回:算了哇,我燙了給誰看呢?
【開場】以長鏡頭緩緩前推代入除夕氛圍,母親鄰居對話暗示家庭關(guān)系不睦。
懷舊溫情的基調(diào),節(jié)日慶祝的氛圍,偏向紀實的風格,主題指向了團圓和親情。
開場有個對應的節(jié)拍:終場。
開場和終場應該互相對立,一加一減,表明了影片包含的情緒波動中的戲劇性變化。
結(jié)構(gòu)突出的劇本中,前5分鐘內(nèi)就會有人(通常不是主角)提出問題或作出陳述(通常針對主角)。
而這個問題或陳述就是影片的主題。
這個人物會說“擔心你許的愿”、“驕傲會導致挫折”或“家庭比金錢更重要“之類的話。
這種表述是電影主題的暗示。
在很多時候,主題句會成為主角的一句讖言,非要等到主角經(jīng)歷一番事情之后才意識到其中的真諦。
影片的第2min,一句巧妙的主題暗示出現(xiàn),在中段和結(jié)尾不同角色口中得到反復強化。
【主題】男孩李輝私藏爸爸送的表,被母親發(fā)現(xiàn)并責備“陰魂不散”。
“陰魂不散”也能成為主題?初見時戲謔,再見已震撼。
一共出現(xiàn)三次,節(jié)奏也提升了三次。
第一次,李輝私藏爸爸送的表,媽媽搶奪并責備。搶奪手表為一個節(jié)奏單元。
第二次,爸爸在車上追問李輝,你媽到底說我甚了?李輝轉(zhuǎn)述。父親套話為一個節(jié)奏單元。
第三次,在回家見媳婦的門口,爸爸復述?;丶覟橐粋€節(jié)奏單元。
一句話,經(jīng)過媽媽,我,爸爸,從抱怨轉(zhuǎn)為調(diào)情,從抗拒達成和解。
把山西方言中的語境變化和潛臺詞意蘊挖掘到如此,恐怕也只有寧浩和他的團隊能做到了。
仔細想想,真正的愛情不也就是是常伴相隨,陰魂不散呢?
換句不時髦的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劇本的前10-12頁,成為“鋪墊”部分,也就是在A故事中介紹完所有人物的地方。
這個部分要強有力地設(shè)定主角、賞金、故事的目標。
前10頁我們要開始賦予人物肌理,展現(xiàn)后面需要強化的動作,即主角獲得成功需要如何轉(zhuǎn)變。
在這個過程中要向觀眾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現(xiàn)主角生活中缺失的東西。
人物的不足和缺陷像定時炸彈一樣,會在后面爆發(fā),讓他們開竅并彌補缺陷。
鋪墊期間會讓人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如果一切保持不變將會導致主角的戲劇性死亡。
包括身體、心靈或職業(yè)意義的死亡,這里指李輝內(nèi)心的孤獨與封閉,事物必須有所改變。
鋪墊信息主要通過視覺化語言和對白呈現(xiàn),在全片的圓融貫通中起到重要作用。
與長篇略有不同,該短片的鋪墊是集中在前4分半內(nèi)完成的。
鋪墊1:男孩李輝整理一地的玩具,往口袋裝蠟筆,表現(xiàn)其貪玩愛畫性格,也為畫畫戲劇性動作鋪墊。
鋪墊2:鏡上合照被撕掉父親,母親責罵李輝藏表,母親抗拒但李輝渴望。
鋪墊3:父親幫鄰居車前拍照,表現(xiàn)愛面子,虛榮自尊的性格。
鋪墊4:克塞號頭盔,父母不約而同買了同一禮物,暗含三人曾共同生活的默契,制造了情緒起伏,為變身戲劇化動作埋下伏筆。
克塞號頭盔對90后來說比較陌生,查閱資料后,頓覺這個符號太本土,太貼切,也太牛了。
鋪墊5 到奶奶家父親和奶奶對話,揭示了離婚原因之一:重領(lǐng)導,重工作,總不回家。
鋪墊6 隨著李輝把門砰的一關(guān),電視播放阿凡提動畫在一個鏡頭里巧妙銜接,信息密度令人瞠目。
為后面引出小伙伴嘲笑“巴依老爺有媳婦,你爸沒媳婦”的兒歌埋下鋪墊。
【鋪墊】李輝家庭離異,除夕被爸爸接去過春節(jié),他一家團圓的渴望被母親抗拒和父親的自尊所阻礙。
這些都是催化劑的時刻:著火、發(fā)現(xiàn)老婆偷情、只能活三天的消息、親人逝世、被未婚夫甩掉……
鋪墊部分,影片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原先是什么樣的。
現(xiàn)在,在催化時刻,要把原來的世界粉碎。嘭——!
催化時刻就是將會徹底改變原有生活狀態(tài)的時刻,也就是影片的第一個小高潮。
在此之后,主角則會走向完全不同的歷程。
在羅伯特·麥基的《故事》中,催化劑又被叫做激勵事件:即故事講述的第一個重大事件,是一切后續(xù)情節(jié)的首要導因。
催化劑發(fā)生在四分半到六分半的時間。
李輝被胖子叫出來玩耍,但伙伴們不認可“巴依爾號”只認“克塞號”。
也同樣不認可沒有媳婦的李輝爸爸,喚作“巴依老爺”。
小孩們發(fā)生爭執(zhí),李輝被打倒在地。
【催化劑】男孩李輝得不到伙伴的認可,他的精神世界在此刻被炸的粉碎。
爭執(zhí)部分是主角最后一次機會說“這太瘋狂了”。
我們需要主角知道。我該去嗎?我敢去嗎?這肯定是有危險的,但我會作何選擇?
坦白說,這是主角決定要不要面對挑戰(zhàn)的最后糾結(jié)時刻。
回答了內(nèi)心的糾結(jié),就可以繼續(xù)往前走了。
【爭執(zhí)】在李輝被打倒后,沒有爭執(zhí)時刻,該環(huán)節(jié)在短片中被省略。短暫的憤怒后,進入第二幕環(huán)節(jié)。
第25頁是應該發(fā)生重要事情的地方。
銜接幕時我們離開舊世界,踏上新征程。
但前提是:主角必須自己積極主動的做出決定,這使得他成為必然的主角。
【銜接點】在胖子講述自己改名故事后,李輝決定為巴依爾改名字,來獲得尊嚴。
影片已經(jīng)設(shè)置了A故事,并使其發(fā)展開來,現(xiàn)在我們突然要跳到第二幕進入全新的世界。
B故事始于第30頁。多數(shù)劇本中的B故事是“愛情故事”,同時也是承載電影主題的故事。
B故事常常會有另一半人物,即在劇本的前10頁中,一般見不到的角色。
一般來說,完整的劇本一般包含了A、B兩個故事。
A故事:即劇情表層的動作線。
在表層動作線之下,往往運行著一個B故事:即劇情深層的情感線。
或者說主人公的內(nèi)心弧光,內(nèi)心的成長線。
如果還不理解,不妨講幾個爆款例子:
《我不是藥神》
A故事:一個賣神油的中年男人去印度進口假藥來中國賣假藥的故事。
B故事:程勇如何理解友情的故事,是錢重要還是友情重要。
《摔跤吧爸爸》
A故事:一個少女從鄉(xiāng)下爬到頂峰奪冠的故事。
B故事:一個少女從不理解父親到和解的過程。
《夏洛特煩惱》
A故事:夏洛穿越回去歷險,當上人生贏家的故事。
B故事:回到現(xiàn)實珍惜眼前人的故事,是女神好還是媳婦好。
經(jīng)常做這樣的訓練,我們就能越快越好的把握故事的主題。
【B故事】
影片的A故事可以總結(jié)為:男孩李輝經(jīng)歷巴依爾號改名風波后,促使父母團聚的故事。
影片的B故事:講述的是男孩李輝李輝和父親,如何理解尊嚴與親情的關(guān)系問題。
尊嚴是什么?直白地問就是:面子重要,還是感情重要?
其實在影片的兩分鐘,從李輝爸爸給李輝吹噓汽車性能。
到第六分鐘左右,李輝同樣因為吹牛卻被打倒時,B故事便被翻了起來。
此時李輝認為面子最重要,通俗來說就是要在眾人前牛逼。
改名字不僅為了獲得小伙伴的認可,也是為了喚回父親的尊嚴,家庭完整的尊嚴。
A故事的表層任務(wù)和B故事的深層任務(wù)匯合成了一個戲劇性動作——給巴依爾改名。
結(jié)束長街漫無目的游逛后,遇到了胖子的親戚,會改名兒的四哥。
娛樂游戲,顧名思義,就是電影前段的輕松娛樂環(huán)節(jié),也是觀眾喜聞樂見的。
多表現(xiàn)為主人公開掛后的暢想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去印度后開掛賣藥的MV段落。
在《夏洛特煩惱》中,夏洛唱起樸樹的歌時吸引女神的MV段落。
隨著一個橫移鏡頭橫向開畫,同時鏡頭后退時場景縱向展開,縱橫延展。
李輝和胖子登起自行車,慣口似的起名和大街上的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
【娛樂游戲】30s左右,大量主人公帶著環(huán)境鏡頭如畫卷般展開,展現(xiàn)了老太原春節(jié)的濃郁氛圍。
中點是電影前后兩半的界限。
中點要么是主角表面上達到的“頂峰”(或者是偽勝利),要么是主角塌陷的“低谷”(偽失?。?。
中點是娛樂游戲部分結(jié)束的地方,從這個地方開始又回到故事。
如果劇本中有“偽勝利”,這就是主角如愿以償?shù)牡胤健?/p>
心想事成,但一切都是表面,在吸收必須的教訓前還有段路程要走。
【中點】在影片的第九分半時,李輝和胖子拿到了四哥寫的“寶馬”。
看起來都很好,但即使壞蛋(可能是人、事物或某種現(xiàn)象)暫時被打退,我們的工作也還沒結(jié)束。
這是壞蛋決定重新整編并帶上重武器的時機,是內(nèi)部分歧、質(zhì)疑、妒忌開始瓦解主角隊伍的時機。
在這個時刻,內(nèi)部外部的邪惡力量合力對付主角,逐漸收緊。
邪惡力量不會放棄,現(xiàn)在主角已經(jīng)無處搬救兵了,他必須依靠自己,必須堅持下去。
主角一步一步在逼近某個目標,但同時更大的危機也在醞釀和逼近。
【壞蛋逼近】 在影片第10分鐘,拿到寶馬名字的兩人,看到一匹馬走過,心理預期落差甚大。
在接近第11分鐘時,影片的壞蛋——看自行車的老頭出現(xiàn),指責并要叫家長。
李輝和“壞蛋”老大爺展開了一場逃跑的追逐戲。
后來又和胖子追逐嬉戲,一場優(yōu)雅的展現(xiàn)山西工業(yè)的長鏡頭。
最后給車起名為“弼馬溫”,離李輝內(nèi)心的目標更近了。
表面上看起來,主角必須像是徹底失敗。
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已經(jīng)一團糟:傷痕累累,沒有希望,甚至充滿了“死亡氣息”。
很多優(yōu)秀的影片中都會利用“一無所有”時機殺死某人,例如《藥神》中呂受益病情惡化至自殺。
而《夏洛特煩惱》中夏洛在節(jié)目上大鬧導致名聲敗壞,得知馬冬梅被混混侮辱時,開始反思。
一無所有是很重要的時刻,因為這時主角會遭受到全片中最嚴重的打擊和剝奪。
這個事件以后他會反思自己的行為過失,并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轉(zhuǎn)變(成長)。
【一無所有】第14分鐘,李輝和胖子去找伙伴尋回尊嚴和面子時,卻目睹一家四口在雪地打鬧嬉戲。
“孫悟空不管有多么強大,還不是他一個人嘛”。
這個事件讓李輝開始反思所謂的自尊,面子,在真正的情感面前,似乎都黯然失色了。
顧名思義,“靈魂的黑夜”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這是主角還沒找到拯救自身和周圍人辦法前的深淵時刻。
一無所有時的死亡氣息,正是在靈魂的黑夜感受到的,這是劇本中的最暗低谷。
例如,《我不是藥神》黃毛之死,《夏洛特煩惱》夏洛身患艾滋。
我們必須被打敗并承認自己的失敗,然后才能吸收教訓。
【靈魂的黑夜】李輝寫下了“爸媽我”,卻被父親誤解為亂寫亂畫,情感遭遇重創(chuàng),大哭離開。
從“巴依爾”到“別摸我”、“弼馬溫”再到“爸媽我”,這一創(chuàng)意將載入史冊!
幾乎是以一個三字梗進行了完美的節(jié)奏拐點。
故事的第三幕開始,經(jīng)過了一連串的打擊,主人公態(tài)度更為明確,重新出發(fā)。
第三幕銜接點正是解決方案浮出水面的時刻。
在外部A故事 和內(nèi)部 B故事彼此交織,主角通過所有考驗時, 深入挖掘并找到了解決方案。
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A故事怎樣轉(zhuǎn)變?yōu)锽故事,轉(zhuǎn)化的過程是如何令觀眾信服的。
【第三幕銜接點】李輝寫下“爸媽我”的渴望被父親看到,才明白原來是誤會了兒子。
確實是自己虧欠了兒子,不能因為自己的面子,就不給小孩一個完整的家庭。
那這個由A到B的轉(zhuǎn)化,問題就在于如何讓父親借由兒子真正去自我反思面子的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導演用了這幾個方法:
1 故意誤會李輝,并且打了李輝,且這個出發(fā)點同樣是因為的父親的面子和自尊。
2原創(chuàng)《飄雪的工廠》主題曲來完美契合人物內(nèi)心情緒。
3 輕輕擦去多出來的一筆,表達對兒子渴望愛的理解與守護。
這里不得不說一句,寧浩導演真是太理解中國的父子關(guān)系,太理解父輩的深沉和問題所在了。
這也是無數(shù)觀眾看到這里淚奔的深層文化原因。
結(jié)尾部分是第三幕,這是我們結(jié)束故事的地方,這是人物形象定型的地方。
這是主角在A故事和B故事中勝出的地方,也是舊世界的顛覆和新世界被創(chuàng)建的地方。
在超級英雄影片中,結(jié)尾要逐漸由低到高地處理掉所有的壞蛋。
主要的“問題”之源(人或物)必須完全處理掉,以便建立新世界的秩序。
結(jié)局是新社會誕生的地方。主角只是勝利是不夠的,他必須改變世界。
結(jié)局應該恰如其分。還有,結(jié)局必須以讓人情緒上得以滿足的方式完成。
【結(jié)尾】李輝爸爸受到影響,反思,決定帶兒子李輝回家過年,給妻子賠禮道歉。
如前所述,影片中終場畫面是開場畫面的對照。
經(jīng)典好萊塢模式要求了完成一個圓形的故事結(jié)構(gòu),人物在經(jīng)歷一系列旅程后將回到自己的起點。
【終場畫面】從妻子的家窗戶緩緩推入開場,到妻子家窗戶緩緩推出,形成了劇作和視聽的雙重對照。
結(jié)尾的彩蛋,讓“爸媽我”的文化概念得以繼承。
作為商品的寶馬自此被植入了一個代代相傳的親情符號,銘刻在消費者腦海里。
寧浩,一個典型的類型片導演,其追求極致的處女座性格,在視聽和劇作的層層把關(guān)中臻于完美。
事實證明,好萊塢式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非常高效的,能幫我們盡快度過新手期。
提供一個小練習,試著分析某部電影的催化劑和靈魂黑夜,并用一句話概括出它們的AB故事。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互動。
從頭至尾,都是強塞??吹暮軐擂?,四分之三過后都不知道到底在表達什么,我也是北方孩子當然經(jīng)歷過里面的一切但一點懷舊感都沒有。只看到強行把兒時的一切串聯(lián)在一起毫無邏輯完全不相干。讓算命的給算了個寶馬是幾個意思?莫名其妙。沒邊欄的樓頂上孩子追跑打鬧還以為挺天真爛漫是吧?結(jié)束最后團員結(jié)局應該用一句關(guān)鍵句點題。結(jié)果呢呵呵,總之種種只有堵得慌。第一個鏡頭就穿幫,恐龍?zhí)丶笨速愄柕臅r代沒有塑鋼門窗。寧浩團隊沒有一個人懂嗎?
關(guān)于結(jié)尾,如果您想表達的是BMW的w是我,那多了個弟弟,w我到底指的弟弟還是誰,兩個w我?bmww?或者理解為我和弟弟有一個是多余的?
這記錄了過年前小孩的一天,從一天的早上到傍晚。小時候我們過年前一天不就是這樣嗎?約一群小伙伴玩角色扮演乒乒乓乓,和自己的死黨在熱鬧的賣年貨的街上你追我趕打打鬧鬧,眼睛里只有迅速飛過的世界,和環(huán)繞自己的笑聲。一直到黃昏,禮花開始劈哩吧啦綻放,燈火通明,告別朋友,背對著黑夜回家。這一段很真實,是很多小孩重合的記憶。李輝回到家,本想和打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屎尿盆”炫耀一番巴依兒的新名字弼馬溫,看到屎尿盆和自己爸媽在門口快樂地玩,突然落寞,弼馬溫再厲害也不過是個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野孩子啊。孤獨的轉(zhuǎn)身摸著車。那個時候他該是多么孤獨落寞啊。他應該很希望爸媽能和好如初,能一起抱抱他吧。但是他爸爸出來看到他在劃拉他的bmw,上來就呼了李輝一巴掌。那一刻他徹底委屈了,委屈的哭了起來,聳著肩走上樓梯,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我記得我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很孤獨很傷心了想回家獲得爸媽的一些安慰鼓勵,結(jié)果爸媽完全不理解,反過來責怪我,那一刻無助、委屈加倍。李輝的父親不是沒有看見他在車上寫下的爸媽我,中國的家長偶爾也是懂得自己的孩子的,但他還是會礙于面子,模模糊糊地說不清什么。其實他們給我們了,以他們的方式給我們了。只是小孩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總有鴻溝。
//鏡頭很棒,干凈利落。學到很多。尤其是在街上騎自行車想名字那段,隨著那些靈感從大腦迸發(fā)出來,鏡頭也啪啪啪地來回打
//配樂很恰當
//小演員演技很不錯,而且“時間靜止就不能動了!”、“猴子偷桃”那些話就是我們小孩的時候經(jīng)常說的,實在太有親切感了。我很少看過這么有親切感的拍小孩子過年前一天的故事。
//情感很細膩,在車上爸爸給李輝炫耀全國就你一個小朋友坐過(不大記得了差不多這種話),爸爸給李輝展示bmw是個電腦機器人,李輝臉上不屑。但是他默默記住了,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一溜煙這些詞全從嘴里蹦出來。很多時候小孩子表現(xiàn)的不在乎無所謂,但心里又全偷偷記住了哈哈。
//那個拽掉李輝袖子的大爺略出戲,一口奇怪的普通話,為啥不講點方言,或者普通話稍微正常點?
//后半段有點太美滿了,為了煽情而煽情。不過放在過年也比較合適。
//作為一支廣告片總體很不錯了!和之前iPhone的一個廣告片比,更喜歡這個。故事講的很完整。很有寧浩的風格。我現(xiàn)在感覺寧浩這種風格真的信手拈來。
昨天,花25分鐘看完寧浩導演的微電影《巴依爾的春節(jié)》。
其實,全片算上結(jié)尾字幕也不過只有22分2秒。多出來的2分58秒,在平復情緒。
看過預告片的我以為,這不過又是一部車企一擲千金招徠知名導演,硬邦邦地在每一幀里塞滿各色車型,趕著春節(jié)風口上映的自我陶醉“廣告片”。
但事實證明我錯了。
巴依爾,即現(xiàn)在的寶馬,和電影中出現(xiàn)的銅鍋,蛋餃,爆米花機,成語詞典,熊貓盼盼鑰匙扣,以及那被扯掉的半截羽絨服袖子一樣,擔任著沉默的道具角色。即便是結(jié)尾淚點突襲時,也依然保持著沉默的本樣。
論記憶點,巴依爾不如那兩根被當成寶劍不停進攻的大蔥,不如小朋友戴著由硬紙盒做成頭盔上歪歪扭扭寫著的那句“第一名是我”,甚至不如張子賢那條塞進白色襪子里的紅秋褲。
沒有燒胎起步,沒有漂移側(cè)滑,沒有靜謐如商務(wù)艙的第二排,沒有可以塞進整個世界的后備箱,沒有宇宙第一的加速表現(xiàn),沒有一帆風順、處處開掛的男女主角。那些一提起汽車就會如肌肉記憶般浮現(xiàn)的濫觴宣傳橋段,紛紛缺席。
在《巴依爾的春節(jié)》里,寧浩沒有被商業(yè)野心綁架,變成廣告的奴仆,把片子排成一帖換上任何車企LOGO都不突兀的萬能膏藥。寧浩,只用巴褲衩,巴天虎,巴菜刀和巴糖葫蘆,為那個時代,炮制出一個時間的剪影。
正如小男孩所說,“巴依爾不受時空影響”。
《巴依爾的春節(jié)》將30多年前一天進行了延長,在我們這輩人習以為慣的日常里,隱藏了許多值得回思的細節(jié)。
看《巴依爾的春節(jié)》,不需要像看《Ford v Ferrari 》那樣,不時按下暫停鍵去翻閱那段散落故紙堆中的塵封歷史;看《巴依爾的春節(jié)》,也無需像看《Fast & Furious》那般,不停地幻想著坐在駕駛艙中、方向盤前的英雄是自己,直到達成顱內(nèi)高潮。
看《巴依爾的春節(jié)》,不知道寶馬全稱并不打緊,無法熟背寶馬歷史也沒大礙,一眼認出片中車型也絕非頭等要事。你要享受的,是寧浩對時間切口的凝視;是隱藏在厚厚角質(zhì)層下的人性之美;
是躍進的時代遠景前,混雜著屬于當下的紅繡花被面,一副徐徐展開關(guān)于汽車記憶與認知的畫面;是張子賢緊張系上紅圍巾時的儀式感,更是上樓梯時混雜著驕傲與躍躍欲試的一小跳;是蒼茫寂寥的《飄雪的工廠》旋律中,那獨一份的精神按摩。
是小男孩口中的那句“從巴依爾號出來的,是巴依爾”。
謝謝“別摸我”,你們沒有讓《巴依爾的春節(jié)》染上塑料積木的味道,沒有慣性地為粗俗低劣創(chuàng)意刷上溫情金粉,也沒有讓那些角度與態(tài)度重疊、嗆人口眼的無病呻吟成為春節(jié)主基調(diào)。
《巴依爾的春節(jié)》不是整齊劃一的時代大合唱,是寫給每個人本我的時間小夜曲。
時間足夠抽象,足夠公平,卻也足夠油滑,足夠不動聲色,寧浩用22分鐘2秒呈現(xiàn)出了那段時間的具體形狀。在繽紛到色調(diào)濫俗且出現(xiàn)在祖國各地的“張燈結(jié)彩”里,我看到了從不停歇但偉大的時間。
最后,哪怕無法從《巴依爾的春節(jié)》中看清時間的真面目,你也可以單純地像那位與賈玲神似的小胖男孩渴望的那樣:我就想當巴依老爺。
BMW,到底可以解釋為什么,從開始貫徹到結(jié)尾,甚至可以算是本片的最重要情節(jié)。繞來繞去,更像一個幼兒園孩子玩的游戲,拼音游戲——這居然也能作為核心矛盾。
最后的反轉(zhuǎn),為了讓觀眾感覺出乎意料,就否定了前面的解釋。否定前面?zhèn)鬟f給觀眾的信息,是國內(nèi)編導常用的辦法——不管是不是合情理。
為什么要對BMW進行解釋?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孩子的動機,更像一個自我欺騙,而欺騙的誘因是被他人侮辱。之所以被他人侮辱,是因為家庭的殘缺。
這一大堆推導,實在構(gòu)不成合理的邏輯,情感上很難成立。但是,正是這些不合邏輯的思維,不符合正常人的情感,是文藝片編導最青睞的。
經(jīng)常的,這些奇怪的行為動機會發(fā)展為“一根筋”,比如《秋菊打官司》《誰說我不在乎》《求求你表揚我》,不勝枚舉。這些奇怪行為動機的電影,經(jīng)常還能獲得很高的評價,寧浩的這個短片也是。
和賈樟柯鐘愛的靜止鏡頭形成鮮明對比,寧浩更喜歡滑動鏡頭:從一個人的臉快速滑向另外一個人的臉,從一個物體快速到另外一個物體,或者在人與物之間快速滑動,中間不靠剪輯,速度一定要快,在畫面上呈現(xiàn)出許多線條,給觀眾造成一陣頭暈。
只要讓觀眾暈了,文藝片就算成功了一半。
為了切題又能看,配合過節(jié),也只能往親情上靠了。
年味的刻畫感到刻意,注水過多,頗感無趣,差強人意。要是學生作品拍成這樣就很不錯了。
看哭了
寧浩聯(lián)想能力(發(fā)散思維)真可以。
3.5
我?guī)闳ヒ粋€地方,那里的帶魚炸得特別香,那里的排骨燉得特別嫩,那里有最好的年夜飯,而且永遠都有人為你開門。
爸媽我那一段,很絕。
比《母親》好多了。
太原后生給師哥點贊!巴依爾-別摸我-爸媽我,三個名字就把品牌文化體現(xiàn)出來了。太原街頭的臺球桌、金剛里的早市、猴子偷桃以及還算地道的太原話,在春節(jié)的氣息中不僅涵蓋了孩子的童真也表達了家庭的美滿。
男孩之苦。時代還原和人物塑造都很棒,還夾帶了“壞猴子”的私貨。最后那聯(lián)系著品牌標志的情感一擊挺絕的。
BMW冷知識 寶馬的確神翻譯
第一次聽說寶馬的這個曾用譯名,看片兒還以為是坊間的音譯說法,一查發(fā)現(xiàn)是官方的,寶馬是港譯后來大陸也用了。寧浩是多么喜歡拍追逐橋段。還以為到別摸我就到頭了,沒想到后面還有2次延伸,都挺不錯的,夠腦洞。小朋友演得有點尬,兒童難拍,所以知道那些自然的兒童表演是多么難得的了吧。懷舊氛圍做足,看著真親切,但估計小朋友的設(shè)定是八十年代早期生人。方言也舒服,可惜很多表演上還是有些硬而且為啥小朋友都是京腔,奇怪了,查了查那個爸爸似乎也不是山西人,但表現(xiàn)得挺自然的,紅秋褲真……
優(yōu)點太多,美術(shù),音樂,臺詞。說兩個缺點,老頭的表演問題太大,出戲。BMW三個字母的包袱抖的太慢,看了很長時間才反應過來小孩取名字圍繞著這個。寧浩也老了,開始回歸家庭了,不再是野性狂野的自我奔放,他沒有拍百公里提速幾點幾秒,中國人骨子里的家的意識才是我們最后的歸宿,他讓車停在樓下家門口,那才是該停的地方。
從《瘋狂的石頭》里面的“別摸我”到這部給bmw的廣告里面的其他含義,不得不佩服寧浩的想象力,對于城市氛圍的營造還是像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里面一樣,對于打造的有模有樣,有內(nèi)味。而且仍然有寧浩自己的符號在里面:鏡子的運用。拍短片可以學一下寧浩的想象力。
廣告的硬關(guān)聯(lián)程度和廣告主的格局剛好成反比。關(guān)聯(lián)越弱越拍得出更有意思的廣告,又更為品牌添光,一個良性循環(huán)。這部的好,是強行篩掉寧浩心中的暗黑,單純靠視聽語言描繪細膩的小小好,而這小小的好,好過他近些年的長片。
今年過年數(shù)個廣告片中最好的一個廣告片,寧浩講故事的能力依然優(yōu)秀,這個短片不輸《北京你好》
廣告都拍成這個水平,我們都會等著看廣告的!
巴依爾,弼馬溫,別摸我,爸媽我……寶馬。這跨度有點大。
今年賀歲檔短片算是不錯的一個,寧浩出手果然不一樣,可能是時長的原因,更多的寧式喜劇元素加了進去,但終歸是BMW廣告,整個流程也都在盡量的往上靠,有些地方的感情反而有些生硬。
竟然意外的好看,這節(jié)奏絕了引人入勝??辞懊嫣貏e想讓小男孩被罵,他被罵了又開始心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