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兼說2012美國總統(tǒng)競選辯論
兼說2012美國總統(tǒng)競選辯論
由于美國沒有光/電/總局,導致這樣的片子上映,說出了丑陋的真相,哪個候選人背后不是資本家的美元支持.
對比當下2012美國總統(tǒng)競選,我看了三場辯論,
1,奧巴馬和羅姆尼都經常談到中國,和電影里面一樣.他們都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但是他們都以個人或者公司的名義投資了中國的公司!
2,奧巴馬和羅姆尼都不愿意削減軍費,這是為什么,扛著巨額的赤字也不愿意削減軍費這個最大支出項目?肯定是他們都收了軍火商的錢!
3,奧巴馬和羅姆尼都沒有提出對華爾街的貪婪鬼采取更好的措施!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收了高盛的錢.
4,對于解決高失業(yè)的問題,奧巴馬幾乎沒有提出新的辦法,而至少羅姆尼提出了開發(fā)美國本土的石油煤炭,不再進口石油,即增加了收入又增加了就業(yè).
5,的確中國和美國是非常重要的伙伴,但是美國卻幾乎不出口技術給中國,使得中國成立美國最大的債主,而德國卻靠中國發(fā)了財,歐盟幾乎就是德國統(tǒng)領著一群豬對抗美國.
7,美國有巨大的石油,煤炭儲量,開發(fā)出來不但可以不從中東進口,甚至可以出口中國,增加就業(yè)和減少赤字.
7.2美國可以放松對高科技對華出口的限制,這明顯可以賺很多錢.對于軍工高技術,美國人的戒心太高了,其實兩國差距至少有30年,可以減少赤字.
7.3美國可以增加大米和大豆的種植量,賣給中國,(最好別種轉基因那種缺德玩意)增加就業(yè)和減少赤字
7.4對于解決美國的就業(yè)和赤字問題,其實不難解決,但是肯定是有什么利益集團阻止了有效方案的提出.
電影是夠精彩的,就最后一段狗血了,最后說真話的人一定會死的最慘,但是卻給了他一個好的結局,美國藝術家還是期望人誠實,藝術的幻想吧
2 ) 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中國就這么可怖嗎!你們才是仗勢欺人的好不好
因為鮮少看政治題材
所以選了這么一部喜劇來調節(jié)氣氛
粗口不斷
不過慣看美國片的我已經習慣了
里面一直提到什么賣給中國企業(yè)
我就想知道
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中國就這么可怖嗎!
你們才是仗勢欺人的好不好!
最搞笑的是結局
兩個不擇手段、臭不要臉、素質低下、智商弱爆的人
在最后關頭華麗麗得圣母附體
一起手牽手向著理想的彩虹國度奔去。。。
娘子快來看啊
世界大同啦!
天下太平啦!
真是蛋疼!
3 ) 大家都愛意淫
中國人喜歡唱紅歌,拍抗日片來意淫;美國人喜歡把自己的骯臟揭露出來,拍成電影,給全世界看,從戰(zhàn)爭之王到政壇混戰(zhàn),莫不是如此。不過片子的結尾太理想化,說真話的人即使在米國也會發(fā)生點“意外”。而不是如結尾所示,高舉正義,打到邪惡。說到底,米國人也在意淫. Big financial groups run America politic, and they will never , ever ,forever get punished. 不過一個帶著美好向往的喜劇片,拍成這樣,也算不錯。
4 ) 政壇混戰(zhàn) The Campaign
這么有意思的電影,豆瓣上面評分卻不高。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部片的笑點很傻。其實,在講一些不中聽的話時,任何人都知道要選擇軟性一點的方式,曲線救國,圍魏救趙。在傻笑中,這部片子暗度成倉地講了很多不能說的秘密。
首先,競選者虛偽,不是在職謀事而是享受權利;競爭沒有底線,互潑臟水,互設陷阱,互挖丑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凡事都做表面功夫;為了取得競選經費,與財團勾結,被金錢控制,甚至最后的選票統(tǒng)計都被財團隨意篡改。這些都是明說的,是美國民主政治的缺陷漏洞。雖然每一個美國人都深惡痛疾,但實際上誰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改變。影片結尾也只是給出了一個道德上理想的結局。指望當權者能夠自己良心發(fā)現(xiàn),這毋寧說是故意給出一個歡喜結局,不如講是一種無奈的黑色幽默。誰都知道不可能,不靠譜的事情,故意把它編成劇情,這不就是開個荒誕的玩笑,然后諷刺這種制度可笑性么?所以不能只看這部片子的笑點,而是要看笑點背后無奈的哭點。民主政治發(fā)展得最好,根基最牢固,法制最健全,改革最徹底的美國,存在這樣的致命問題,其實也就是民主政治本身存在這樣的問題。整部片子,盡是這樣的軟性批判,看不到一點對民主政治的喜愛。也是對民主死黨的當頭棒喝啊。
美國其實應該算是精英制度下的民主政治,歐洲是民主制度下的精英政治,中國是黨派制度下的圈內政治。美國發(fā)達領先,根基不在民主政治,而在精英制度。選賢任能,崇尚能力,恥辱于貧窮、無能。在美國做窮人,真是世上一大痛苦??疵绹娪?,我想大家都會注意到,有一大部分是強調要爭做人生贏家,winner;另一小部分就是在諷刺,一旦你沒有被社會認可,你就是人生輸家,loser,人人鄙視,不知道同情。相反在歐洲很多國家,大家都知道,什么事不做,領救濟金都能過得很好。并且普遍不怎么受到鄙視,一方面大家都如此,另一方面歐洲人崇尚自由選擇,多樣人生平等。所以在歐洲做窮人,社會壓力不大,挺舒服挺自在。中國制度和政治都沒有成型,屬于成長階段,有些學精英,有些學民主,有些學專制,有些混搭。然后巧立名目曰中國特色。不管如何,年輕人犯錯,上帝都會原諒。只是要坦誠承認,虛心求改。
說回影片。影片有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暗線,明說得罪得太多,只能繞著彎的講一講。就是大眾的愚昧。所謂橘生淮北則為枳,土壤問題是個大問題。但是土壤問題常被大家忽視,或者避而不談。說到底,土壤就是民眾,民眾就是我們自己,親戚鄰居,朋友子孫,所有同胞,甚至連帶著自己,都罵了,哪有這樣的人。敢做全民之罵的,多不勝數(shù)。敢罵自己的,宗教家和哲學家。敢連著全民帶著自己一起罵的,只有藝術家——因為藝術家懂得怎樣拐著彎罵,一邊罵還比一邊讓你笑,一邊讓你笑一邊就讓你把話給聽進去了。
關于大眾,哲學家的話比較硬朗直接一些,雖然不中聽,但也是良藥苦口。尚福爾直接地說:“公眾輿論是所有觀點之中最糟糕的一種?!笔灞救A說:“一旦我們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膚淺和空洞的本質、他人觀點的狹隘、他人感情的瑣碎無聊、他人想法的荒謬乖張,以及他人錯誤的防不勝防,我們就會逐漸對他人大腦中進行的一切活動變得漠不關心?!边@些話中的他人,就是指沒有哲學家這種智慧的人,叔本華對他人的厭惡之甚,以至于他建議年輕人“一個人被迫與他人接觸的機會越少,他的境況就會越好”。當然,不能忘了勒龐,他的《烏合之眾》堪稱辱罵大眾精品。他在第一章就得出一個結論——“群體在智力上總是低于孤獨的個人”。
實際上,我倒是認為,如果你在數(shù)落大眾的時候,沒有抱著我也是大眾的一員這種認識,你永遠只是在自己的假清高處說了一些精辟但無建設性的大話而已。認識到大眾的愚蠢,并不困難,哲學的入門就是告訴你這點,因為你只有認識到了這點,將來學到的真理才不會被庸見所動搖。但是更進一步,你要認識到,你自己也是,并且永遠是愚蠢的大眾的一員。因為人是有偏見的。偏見不是壞事物,是人長時間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千百年來,正是憑借這些生活經驗,讓人可以在復雜混亂的情況下,迅速認知環(huán)境,把握重點,作出判斷。這些偏見,就是我們通過對既往經驗進行整理思考所建立出的模型。比如馬路上,車來了,是偏見讓我們知道讓開而不是被撞死撞傷。在吃東西時,是偏見告訴我們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該吃,什么不該吃。在評判他人時,是偏見告訴我們,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所以,只要控制了人的偏見,就能控制人的認知,進而控制人的選擇。在選舉之中,對大多數(shù)選民策略,就是制造,夸大,控制其偏見的策略。我們不是客觀在做決定,而是偏見在幫我們做決定。
當然如果沒有這些偏見,人類社會今天不會如此繁榮,甚至人類本身能不能生存下來還是個問題。同時這些偏見,這些救我們性命的模型,也是我們的愚蠢之源。
真正的智者,能將偏見之優(yōu)發(fā)揮到極限,同時控制偏見之害在最小。我們離智者的距離還有十萬八千,但起碼認識到大眾的愚蠢,認識到自己的愚蠢,認識到偏見是愚蠢之源,會是個不錯的開始。
5 ) 《官賤對決》(The Campaign - 2012)
不算多有意思,但也沒有真讓人失望,裏面胡搞瞎搞的選舉奧步就是真實選戰(zhàn)文化的誇張嘲諷,背後的企業(yè)操弄選舉看似搞笑也是某種黑暗面的直陳,最後的逆轉勝其實也只有靠超現(xiàn)實的良心發(fā)現(xiàn),但編導大概也不真的想推銷什麼民主精神,一切都是搞笑嘲諷也就夠了。
雖然充滿一堆低級胡搞的情節(jié),但劇情比想像還來得嚴僅,緊守著對美國政治現(xiàn)實的批判還有人物性格細節(jié),最低限度安排了逆轉的伏筆。一大部份是靠兩位主角的喜劇魅力,如果喜歡威爾法洛式的喜劇表演,大概不會對這部片失望。片長不到九十分鐘,感覺沒太多內容,可能有經過許多的修剪,但我想這也不算壞事,笑話拖太長可能就不好笑了。
6 ) 政壇混戰(zhàn)中的“正能量”
《史記.商君列傳》里記載了牛逼哄哄二十二載的商鞅同志最后哀嘆:格老子的,整別人的法兒整到老子頭上了。商鞅同志其實沒必要為自個拿不出酒店工作人員要的身份證、暫住證、戶口本、介紹信等等坐在酒店門口罵街,自個以重農愚民為核心的計劃經濟強國戰(zhàn)略畢竟自上而下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實施?,F(xiàn)任秦王即前任秦太子并沒有將對商鞅的極端厭惡轉移到對他的一整套窮兵黷武、功利主義至上的變法政策上來,秦得以成為這片土地上第一個集權帝國。這算是商鞅同志為大秦革命事業(yè)留下的“正能量”政治遺產嗎?
回到片子里,印象里此類片子好萊塢愿意以民主黨角度揶揄共和黨捎帶整個體制,而此片投資人估摸是鐵桿共和黨了,嘲弄體制的同時尤加戲謔了一把民主黨的做作姿態(tài),職業(yè)政客們在顯微鏡下,毛細血管里的污垢一清二楚,你說跟老百姓同血脈,怎么證明呢?來場親民活動譬如滴血認親就算打發(fā)了?啊呸,我啐你一臉狗屎,太低估俺們美麗家人民情操與智商了。
相比此片兩個競選對手離奇掐架的狗血橋段,我還是欣賞同類片里《關鍵選票》的道貌岸然,即便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zhèn),一個生活上落魄無比的小人物,因為自個的一張選票,可以決定某些大佬的錦繡前途,于是大佬們紛紛專一公關這一小鎮(zhèn)里的關鍵選民。你可以說大佬們的殷勤許諾誠然實少虛多,但是,一句老話,你不可能在所有時間糊弄所有人。只要權利的根源源于那一張張選票,那些政客們玩水有分寸,不會濕身,倘若真濕了褲子,那就是體制到了自我更新調整的時候了,政壇混戰(zhàn)中的“正能量”植根于老百姓。
又聯(lián)想起有些悲催的商鞅同志,他被分成五份前應該自嘲謙虛,慶幸“林子大了,總有一兩只好鳥”;還是矯揉造作一把“太可悲了,林子大了,總有一兩只壞鳥搗亂”呢。
好可愛
遙遠的東方有個小鎮(zhèn),他的名字叫USA
本身這倆活寶再配上這么個題材就讓我笑得前仰后合了。又配上美國大選這個好時候,看著就更帶勁了哈。
這不是喜劇片 因為我們就在這場游戲里~
還好還好,中規(guī)中矩的搞笑腦殘片。不是閑的特別DT的話就不用看了。美國人真能把3分鐘講清楚的道理扯到2個小時
本片導演杰伊·羅奇,就是之前在艾美拿了好幾項大獎的《規(guī)則改變》的導演。擅長政治題材。這一回則是惡搞類政治諷刺劇,爛仔幫的威爾·法瑞爾與“宿醉”的扎克·加利凡納基斯讓這場選戰(zhàn)變得盡可能的惡搞無下限,另一個角度的政治真諦,未達目的,死不罷休。
口味蠻重,當然看到維爾法瑞爾這個爛仔幫成員就預料到了,大選之極,此片很應景啊 哈哈。。。好看!
結合大選看還蠻有意思,喜劇片就是好人總在最后贏
最后有點弱,但總體好搞笑啊。America, Jesus, Freedom!
開頭又黃又臟挺好的,但是自從motch哥倆改支持brady之后整個電影就偉光正起來了,幸好后面不長。從中國人的視角看這應該是個悲劇片----我們就差一點就收購了北卡第十四選區(qū),就差一點。
結尾不行啊,不過結合大選看還是挺有趣的
。。。繼續(xù)無下限無節(jié)操
又賤又逗!
放在大選時上映實在太應景了。神馬見風使舵,宗教圣戰(zhàn),挖人隱私,無中生有,這些招術在活生生的現(xiàn)實參照下諷刺性x100??上]有一黑到底,最后還是“情操高潔的英雄駕著七彩祥云救世”這一套。唯有免除這種不切實際,以唯理性實用出發(fā),才能防止這種造神鬧劇。PS:美國人搞選舉簡直跟做傳銷一個模式
俗套但是超預期,魔術師里的小狗uggie還客串了一下
無聊 看不下去
最喜歡的喜劇類型w
2-3星之間/////威爾·法瑞爾真是長了一張充滿喜感的臉~ps:那段粵語說唱好帶感~!
在大選之年播出這么一片還真是辛辣大膽
個人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