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囚徒 Prisoners 》:罪如暗流涌動
丹尼斯·維倫紐瓦(Denis Villeneuve)是加拿大近幾年涌現(xiàn)出來的新晉導演之———我們所說的加拿大電影其實很多時候是指魁北克省的電影。加拿大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但實際上除了魁北克省,其他地區(qū)都流通英語。比起近鄰美國,魁北克電影與同說一種語言的法國電影血緣更加親近。法國電影重視文字,直面哲學,喜歡毀滅性的愛。出生于該地區(qū)的丹尼斯·維倫紐瓦在自己的電影中傳承了這些的特質(zhì),其中《焦土之城》是他逐漸為人所知的代表作。雖然作品數(shù)量并不算多,但丹尼斯·維倫紐瓦已經(jīng)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
《囚徒》由一個緩慢的向后拉的推軌鏡頭(pull-back dolly shot)開始,蕭瑟的風聲在耳邊作響,男主角Keller用低沉的聲音念著圣經(jīng)中的主禱文,與此同時遠景的樹林中出現(xiàn)了一只正在覓食的鹿, 它看上動作機敏小心翼翼。筆直的樹木好似一根根柵欄將這個脆弱的生靈與觀眾們隔離開來。隨著Keller喃喃的聲音,鏡頭逐漸拉回至兩人中景,畫面中緩緩地呈現(xiàn)出端著獵槍的兒子和Keller一左一右的背影,當Keller口中的“阿門”話音落下,一聲沉悶的槍聲響起,畫面遠處樹林中的鹿應(yīng)聲倒下。通常,由于觀眾看不到景框外的東西,往后拉的推軌鏡頭容易因為突然顯露這些位置信息而驚嚇到觀眾。而在這個開場中,鏡頭的移動緩慢而壓抑,那支獵槍由槍桿到整體以一種無法抗拒的方式被拉入觀眾眼前。這個開場十分重要,它帶有丹尼斯·維倫紐瓦強烈的個人風格,也奠定了整部片子陰郁和殘酷的基調(diào)。
相比《囚徒》,丹尼斯·維倫紐瓦在之前飽受好評的《焦土之城》里,敘事手法和影像風格要更豐富一些,由于是以多人的視角和回憶等方式展開故事,因此在鏡頭上使用了更多不同的機位,剪輯的手法也更多樣。在《焦土之城》中,他對于鏡頭移動速度的克制已經(jīng)逐漸變成了一個鮮明的特點。無論是固定機位還是手持機位,攝像機都以一種緩慢沉重的速度在畫面中流動。在《囚徒》中,講述的是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遭遇,故事以線性順序展開,敘事的手法也更加簡約,整個電影的色調(diào)灰暗,陰郁,以冷色系作為全片的基礎(chǔ)色調(diào)。
攝影界的無冕之王,大名鼎鼎的羅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雖然是初次與丹尼斯·維綸紐瓦合作,但他將后者風格強烈的推軌鏡頭(dolly shot)和自己考究的構(gòu)圖發(fā)揮到了極致。攝像機的運動方式往往能夠暗示一部電影的主題。羅杰·狄金斯在《囚徒》中選擇了大量的推軌, 這也是對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之前作品中個人風格很好的延續(xù).電影的前半部分大概有20個向前或向后的推軌鏡頭。這些運動鏡頭在《囚徒》中象征了暗流涌動的罪惡和懸念。 推軌鏡頭極其適合對觀眾施加心理上的效果。羅杰用緩慢且沉重的推軌逼近某個場景或者人物,用一種漸進而不明顯的方式暗示我們將要有可怕的事情發(fā)生。在電影開始不久案件即將發(fā)生之前,攝像機詭秘地穿過屋外的樹木,對準在兩家人歡度圣誕節(jié)的房門外,似乎一個窺視者正在鎖定獵物。此時的觀眾雖然不清楚危險的源頭在哪兒,但預(yù)感到一定有不幸的事情將要發(fā)生。
推軌鏡頭往往是導演經(jīng)由角色或者場景向觀眾說的話。當攝像機緩慢地推向某個角色時,總會給觀眾帶來對這個角色些許的期望,無論是好是壞,在鏡頭離開他之前,這個角色充滿著神秘感。警探Loki出場的時候,電影同樣用不易察覺的推軌逐漸拉近他的背影,在這個布置復(fù)雜,光源豐富的場景里,他與女服務(wù)生閑聊著關(guān)于十二生肖的話題,但緩慢的鏡頭一點一點推向Loki,觀眾一直看不到他的正面,便會猜測他的身份,引發(fā)更多的想象,增加更多的懸疑。屏幕上的空間被一點一點的壓縮,與二人的輕松的對話形成了一種沉重并且不安的反差。
羅杰·狄金斯是一個及其講究構(gòu)圖的攝影師。他曾說過:“構(gòu)圖是電影攝影師工作之中最為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畫面的平衡—演員與電影空間的關(guān)系是幫助觀眾了解人物思想的最重要因素。我喜歡接近人,感受空間里人的存在?!焙玫臉?gòu)圖有助于故事的展開,并且可以進一步傳達場景索要表達的意義的。心理學家及藝術(shù)理論家認為構(gòu)圖的特定部分有其本質(zhì)上的重量。在《囚徒》里,羅杰·狄金斯實用的將高反差的人物剪影和巧妙的景框運用到了每一個鏡頭之中,形成了視覺重量平衡、且不易察覺的景深。人們在觀看電影時,眼睛會本能的以一種規(guī)劃過的點線面的方式搜索銀幕上的信息。通常我們的眼睛容易被對比最強烈的部分吸引,之后再次沿著有主到次的順序掃視銀幕內(nèi)的區(qū)域。羅杰·狄金斯喜歡交代場景中的光源,并且用色彩和反差強迫觀眾的轉(zhuǎn)移注意力,賦予光源在電影中特殊的意義。在一部電影中,導演和攝影師必須用不同的鏡頭來決定空間的大小,景框(frame)內(nèi)的空間則是重中之重。因為在電影中,空間是一重要的溝通媒介,而景框也能被導演轉(zhuǎn)換成多種隱喻。在《囚徒》中,羅杰·狄金斯的實用主義得到了極好的發(fā)揮。幾乎在每個鏡頭中都能夠利用場景中的物體巧妙的制造景框,利用水珠、反光和倒影構(gòu)圖,借用色調(diào)和紋路制造特別的景深。但在有些場景中,燈光被刻意隱藏,只在構(gòu)圖中暴露出很少的細節(jié),令觀眾產(chǎn)生遐想,加深了電影的懸疑感。
丹尼斯·維倫紐瓦的電影一向關(guān)注的都是生活中的突發(fā)事件,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些角色都是在“處理生活中最困難的主題”。在《迷情漩渦》中生活不如意的Evien意外撞死了路人,從此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理工學院》中的女大學生Valerie成為校園屠殺的幸存者,但她必須要面對創(chuàng)傷重拾活下去的勇氣;《焦土之城》中,歷經(jīng)磨難的母親Nawal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兒子,然而命運給卻安排他們以一種殘忍的方式相遇.....在《囚徒》中,人們面對的是生活給中最駭人最令人不安的遭遇,Keller和鄰居的女兒突然失蹤,平日里彬彬有禮平易近人的他發(fā)生了強烈的轉(zhuǎn)變。在以往的作品中,丹尼斯常常會涉及到宗教與人的關(guān)系,相比于《焦土之城》中的宗教沖突,在《囚徒》中無論宗教還是邪教,更加明顯的宗教符號反而成為了一種復(fù)雜而模糊的慰藉。Keller變得暴力和憤怒,宗教成為了他在實施私刑時唯一的避難所。而警探Loki也因為自己的暴躁導致了嫌疑犯的自殺,但好在他最終發(fā)現(xiàn)了真相,實現(xiàn)了自我的救贖。當那股如同暗流般隱藏著的邪惡逐漸浮出水面,罪與罰的界限早已變得模糊。
如同我們每每在向上帝禱告時祈求到“赦免我們的罪,如同我們免了他人的債”——但是假如我們面對Keller的遭遇時,我們會怎么做?恐懼會驅(qū)使人們動搖心中的道德和信仰,即使我們坐在安全舒適的電影院中,我們心中糾結(jié)的道德觀也會產(chǎn)生沖突。這是一個無法想象的問題。我們會問自己,為了挽回生命中的失去,我們愿意付出多少代價?是否為時已晚?如果我們有機會,會對我們心中認定的罪人做出怎樣的懲罰?這些關(guān)于人性的問題值得我們?nèi)ニ伎?,也會讓我們鼓起勇氣去面對自己?nèi)心的恐懼。
參考資料:《認識電影》、《看電影的門道》、時光網(wǎng)、維基百科
2 ) Prisoners - 8/10
作為犯罪懸疑片,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影片從開始到結(jié)束都保持著懸念,讓觀眾一刻都不敢走神。Hugh Jackman和Jake Gyllenhaal在本片里的表演可以用杰出來形容,非常有看頭。Paul Dano的出場,熟悉他戲路的觀眾會脫口而出:“oh my god this guy again”,他好像就是為了演這類角色而生的。本片美中不足的是,片長有些過長,雖然懸念始終在那,劇情的節(jié)奏也很consistent,但是適當?shù)膃diting應(yīng)該還是可以剪掉至少20分鐘的時間,同樣的題材,David Fincher的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就做的更好。不管怎樣,好久沒有這么好的犯罪片了,真的很對我的胃口。。
3 ) 三大反轉(zhuǎn)+多角度敘事+男主演技贊+不錯的攝影
一部本來沒有報多少期望的電影,卻讓我看得大呼過癮。一個寒冷陰郁的小鎮(zhèn),兩個女孩的突然失蹤,牽扯出方方面面對于此事的反應(yīng)和內(nèi)心的變化,風格始終平鋪直敘,沒有故意的視覺刺激,沒有主角靈光一現(xiàn)發(fā)生重大線索,更多時候兩位男主角如困獸一般,拼了命接近那個真相卻一次次無工而返。而最后真相浮出水面則多數(shù)是意外所致。
休杰克曼此次演技大爆發(fā),比去年的冉阿讓和年中的金剛狼2都好比上了一個臺階,塑造了一位因愛女心切動用非常手段,卻不斷受到內(nèi)心譴責的父親形象,證明其并非空有一身肌肉,奧斯卡有望。
杰克吉倫哈爾則另有一種迷人風采。他很執(zhí)著,可以不眠不休地暗中監(jiān)視嫌疑人,面對多方責難(受害人家長,無能上司,應(yīng)該還有媒體和公眾)又非常冷靜,但在最后搶救小女孩時帶傷飛車的情節(jié)讓人看出心中想救出女孩的愿望不會低于其父母。
影片共有三處反轉(zhuǎn),全是會懷疑到但并不容易猜到的點。第一個嫌疑人Alex看似陰郁邪惡,對父親在停車場說出的話直接暗示他就是罪犯。其實他是整個事件里最大的受害人,被綁架了二十六年,智商停止在10歲水平,應(yīng)該還被他阿姨不停地威脅甚至產(chǎn)生了斯德哥爾摩情節(jié),更慘的是被父親一頓好揍+虐待。
第二個嫌疑人在其家中發(fā)現(xiàn)血衣,一見警察就跑,就在觀眾都以為父親捉錯人的時候,影片交代這個人其實只是個“噪音”。曾被綁架又被放出然后自導自演了一場好戲向綁架者致敬。但如果沒有這個噪音警察又不會發(fā)現(xiàn)迷宮的線索。
第三個反轉(zhuǎn)就是老太太跳反,看到這里我都暗叫一聲靠!在之前情節(jié)中和警察一樣誰會想到這個人畜無害的老奶奶呢。細想?yún)s又合情合理,從一開始老太太就否認alex和父親在停車場說過話,還有警察嚇唬alex說如果你不說你阿姨就會被關(guān)起來反而讓他更不敢說,到alex被虐待喃喃“I am not Alex",應(yīng)該就可以看出老太是有問題的!只是不明白alex講的另一句話”他一直都沒有來,他不會來”指的是誰,難道是被牧師殺死的丈夫,本來綁架應(yīng)該是他實施的卻因為去了牧師那而失蹤?
除了破案過程,事件里各方不同的反應(yīng)也頗有看點。男主角強大的內(nèi)心和他妻子內(nèi)心的崩潰,黑人家庭的矛盾和軟弱,loki警探看似不動聲色但絕對追查到底的決心。就好比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里,每個人的情緒都影響著每個人。盡管漏洞不少,比如好像整個警局都只有l(wèi)oki一個人,警方居然在第一次拘捕alex時不搜房子,也沒有衛(wèi)星定位都常用手段,但如果運用高科技整個片子一定不會這樣精彩,也反映不出人和人之間緊張的張力。
最后紅哨子的結(jié)局略顯俗套,也太容易猜到。不過瑕不掩瑜,這依然是一部很值得觀看的懸疑探案佳片!
4 ) 那首兒歌是不是倆主角編的
這電影在國內(nèi)和國外的評分網(wǎng)站上口碑都極佳,我一直猜想它會跟金剛狼2幾乎同時上映會不會是休杰克曼極力促成的,好稍微掩蓋一下,讓觀眾們不要過分糾纏于《金剛狼2》這塊污點。他的中國同行劉德華先生去年也有類似的遭遇,《富春山居圖》的驚天爛評快要蓋不住了,就趕緊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拿出杜琪峰的《盲探》來滅火。
不過我看過之后,卻覺得本片并不如傳說中那么驚艷。本片的真兇其實并不難猜,其他的反轉(zhuǎn)點比如動機解釋,手法分析等,也都沒有很強的讓人覺得醍醐灌頂?shù)母杏X。懸疑片反轉(zhuǎn)的一瞬間應(yīng)該實現(xiàn)的效果是,像漩渦一樣把前面一切的線索都卷進去。然而本片當中線索太多而且分布比較分散,有些線索甚至是編劇為了把故事說圓刻意加出來的,于是這種線索使用上的不節(jié)約就導致了最后的反轉(zhuǎn)漩渦卡住了卷不動,對我這種腦子反應(yīng)比較慢的觀眾來說,沒能在一瞬間體會到酣暢淋漓的觀影感受。
本片當中杰克吉倫哈爾扮演的警察有個十分騷包的名字,叫洛基。一聽這名字,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真兇不會是這貨吧?!當然,導演不會像我這么無聊,不過這位洛基警官也真對得起他的名字,充分發(fā)揚了洛基作為逗比之神的特點,在整個案件偵破過程當中無數(shù)次的把眾人往溝里帶。故事的最后,洛基說金剛狼恐怕免不了要進監(jiān)獄??吹竭@兒我實在要為狼叔鳴冤叫屈一下,雖然他的行為的確不妥,但從結(jié)果上來看,還真的是全靠他。狼叔雖然讓智障青年Alex受盡苦頭,但也多虧了他,Alex的身份才能揭曉,他才能最終回到家人身邊。同時,還是因為狼叔的“魯莽行為”,警察的注意力才被導向了真兇,他的女兒也因此才得救。
如果說狼叔的行為是有“罪”的,那洛基也同樣如此。確實是他的辦事不力導致了后面的一系列問題。狼叔對Alex的囚禁使后者受到肉體上的折磨,而洛基警官的調(diào)查則直接導致了無辜的Bob Taylor的死。當然,與狼叔一樣,洛基警官本意還是好的,一些工作做的不到位其實也是因為他豬一樣的領(lǐng)導拖了后腿,而且事件最終得以解決他也功不可沒。
關(guān)于影片當中的兩個男性嫌犯,首先是本名Barry的Alex,我覺得他不能說是完全無辜,事情確實因他而起。雖然他對兩個小女孩沒有惡意,但如果不是他擅作主張的載了她們,她們也不會落到老巫婆的手里。所以作為小孩的父母,也許囚禁和折磨他是過激的行為,但卻有充分的理由怨恨他。至于另一個嫌犯Bob Taylor,就真是倒霉催的了,他沒干任何壞事,甚至一開始會被警察盯上還是因為他出于同情心去參加了小女孩們的祈?;顒?,結(jié)果最后卻被逼死。他應(yīng)該是小時候被變態(tài)夫婦拐走,后來雖然僥幸逃脫,卻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于是買回童裝、豬血等,像過家家一樣的模仿誘拐犯的行為。他為了追求過家家游戲盡可能逼真,居然跑到兩個失蹤的小女孩家偷來她們的衣服,結(jié)果險些害的她們的父母以為孩子已經(jīng)遇害。不過也多虧了他,才把“迷宮”這條重要線索帶到了大家面前。
最后的案件偵破其實存在非常大的運氣成分——關(guān)鍵的突破點在于小女孩Joy的逃跑與獲救。這個情節(jié)基本上跟前面主角們的努力關(guān)系都不大,也許跟狼叔造訪老巫婆家有點關(guān)系,但還是太過偶然。主角們忙活了兩個多小時,結(jié)果是這樣一個天上掉餡餅一樣的機會幫助他們解決了一切難題。本來想給本片打三星的,后來一想,我連金剛狼2都給了三星,沖著本片主演們的賣力表演,還是再加一顆才算公平。
片中兩個小女孩唱的改編版的《鈴兒響叮當》讓我懷疑是不是別有用心的倆主角寫的詞,專門來黑蝙蝠俠的。畢竟這倆人一個是變魔術(shù)變不過蝙蝠俠就滿腔妒火;另一個更是跟蝙蝠俠有不共戴天之仇:姐姐因為蝙蝠俠辦事不力被炸死了,好基友被蝙蝠俠抓了,連作為幌子的老婆都被蝙蝠俠給拐跑了。
最后,影片的結(jié)局再次告訴我們,哨子是人類的好朋友,是你在天寒地凍的時節(jié)被困住時的救命稻草,無論你是被困在了地洞里,還是北大西洋的水里。
5 ) 短評好作
囚徒:準備看《降臨》前對導演有所了解,之前只看了《邊境殺手》,于是找《囚徒》看,感覺錯過了好多年,這就是教科書級別的經(jīng)典懸疑電影??!那種節(jié)制和探尋,痛徹心扉又接近觸及哲生存思辨的干凈,正是導演的功力和追求。超五星推薦給推理迷,有這種美感享受的,我回憶起來是阿根廷的電影《謎一樣的雙眼》,故事的魅力差不多,但處理上一個浪漫,而導演的節(jié)制有種伊斯特伍德的感覺,其實是他自己的專屬風格,此公的電影都是硬橋鐵馬的真家伙啊。換個角度,他是親民一點的《絕命毒師》風格向。故事非常扎實,更好的地方是在導演的節(jié)制之美,表演和色調(diào)節(jié)奏,都上佳。
6 ) 善與惡,正義與法制
今天跟我的一個美國犯罪劇迷(+expert)朋友一起觀看了Prisoners,看完后討論了好久,看了幾篇評論,想寫出我的理解與分析。也許不對,僅供大家討論與參考。
1. Alex(IQ10男)和迷宮蛇男都是Auntie的受害者。應(yīng)該是Auntie指使迷宮蛇男去偷兩個小孩的衣服,沾血放進裝蛇的箱子,而把目標嫌疑人轉(zhuǎn)向他。帥偵探叔叔Loki最后也明白了,他去Keller(金剛狼大叔)家窗戶下面看到了另一只襪子,是迷宮蛇男從窗戶逃走時不小心丟下的。
2. 牧師家地下室的男人就是uncle這毋庸置疑了,當他說到uncle來找他懺悔虐待孩子時我就想到了,但我沒想到auntie也是參與的共犯,腦袋短路根本沒往那方面多想。(當時還困惑這段,不知道Loki怎么找到的地下室??吹搅吮晦拥目斓粝虏蹇诘牟孱^,之后就沒太明白。多虧我的犯罪劇迷小伙伴給我解釋:插頭是冰箱的,冰箱被搬到很遠以至于讓插線緊繃就是為了遮擋通下地下室的入口,Loki捕捉到這細節(jié)了,搬開冰箱,看到了入口。)
3. 我認為Alex在停車場說的那句話是想幫助Keller的,一個“十歲的小孩”想幫助他,說出實話。但是之后Auntie肯定有教訓恐嚇他,才使他之后一句話都不敢說。
4. Alex最終說出:the maze,并不是表示迷宮真的是個地圖,而是透露uncle和aunt才是大boss。他和迷宮蛇男都是從小受迫害,肯定對uncle那條迷宮項鏈記憶深刻,這也導致迷宮蛇男無時無刻無地得畫迷宮(話說看到他畫滿墻壁的迷宮真的好麻人)。
5. 黑人小女孩說:you were there,應(yīng)該只是在Keller第一次去auntie家聽到或看到了他,Keller大悟,才趕緊跑去aunt家查看。
6. “解開迷宮你就能回家了”我想沒有過多的意思,應(yīng)該只是uncle那時候囚禁他們的一部分而已,讓他們解迷宮。
7. 我認為Keller肯定是會被救的。Loki那么正直,怎么會不救他?他聽到口哨聲,肯定也會聯(lián)想到這個整個事件。在醫(yī)院Keller老婆還跟他說,她老公是個好人,失蹤這么久都沒有聯(lián)系;我想深一層的意思也是在說,他老公不會因為虐待Alex這單一件事而逃走。不然知道自己女兒被救了(肯定會上報紙的)Keller怎么可能不回家團圓,況且Alex又沒死,不會判死刑或搞個無期的。我是覺得這些Loki都是會想明白的。
8. 有一處想不通,就是為什么警察叔叔沒有發(fā)現(xiàn)Keller去過aunt家的痕跡呢??aunt明明還說過drop your phone in the sink, 水池里沒有keller的手機呀?難道aunt手腳這么靈活,把破車開到洞口上,把keller車開走,處理掉了keller的工具箱和手機;在Loki來之前,她哪有這么多時間。。。
最后說說我對影片的小想法。影片給我最突出的信息是正義。影片大多數(shù)的人物形象都是“惡”的,就是黑人夫婦也有惡的一面,Keller就更不必說。也正是因為正義,Keller的虐待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報紙上報道他還是missing,大多人肯定是想到他因為逼供Alex而逃跑。又因為Alex的情況,大眾的感情肯定是偏向他更多,而忽略Keller救女心切的無可奈何。我認為Loki在影片中就是正義的代表,不停追蹤案件,堅持正確的事情。而我認為,這個正義終會解救Keller的。
難得的震撼
每個人都是身陷迷宮的囚徒,被現(xiàn)實所左右,在信仰與欲望間掙扎游走,作困獸之斗。
味道很對,那種黑色、壓抑的感覺,羅杰·迪金斯再次加分。案件只是引子,內(nèi)里是何種情況下,普通人才會變成惡魔。杰克表演很出色,金剛狼仍是咆哮黨。劇情確實略長,故事可以講得更精練、精彩
一個半小時的片子拍成了兩個半小時。。。
很精彩的主流懸疑驚悚片。維倫紐瓦的鏡頭語言依舊相當有質(zhì)感,機位的變化和用光很有水準,雨夾雪和開往急救室的幾組鏡頭尤其出色??ㄋ救簯颡毥菓蚨嫉轿?,這自然也少不了維倫紐瓦調(diào)度的功勞。和《宿敵》里的實驗風相比,這是維倫紐瓦對主流好萊塢發(fā)起的第一次沖擊。
這個世界上能把B級片拍成高端文藝片的人不多,阿爾莫多瓦、大衛(wèi)芬奇、伊斯特伍德,現(xiàn)在多了丹尼斯·維倫紐瓦,有人說這片攝影很牛逼對導演幫助很大,但請豎起你的耳朵
【B+】又一部犯罪劇情片典范之作,節(jié)奏,配樂,氣氛營造等幾乎每個方面都堪稱無懈可擊,攝影尤其要贊。有芬奇的神韻但更加內(nèi)斂,平穩(wěn)中積蓄著力量。休叔和杰克的表演的都相當不錯,今年的電影目前看過質(zhì)量最好的一部。明年奧斯卡多項提名少不了。(尼瑪!居然就一個攝影獎提名?。?!哭瞎?。?/p>
看得胸口發(fā)悶。每隔十幾分鐘就要停下來休息,大口呼吸,平復(fù)情緒。善總是單調(diào)的,有時甚至乏味。惡卻往往突破我們的想像,找不到所謂的邊界和盡頭。多佛、失蹤孩童、Alex、蛇男、神父、綁架者…片中幾乎每個人都是雙重意義的囚徒,或是身體被刑拘,或是心靈被恨與傷痛禁錮。然而他們卻都口說上帝之名。
工整而壓抑,"隱形人"的迷宮沒有出路,但故事本身作為一個迷宮則尋到了終點;通篇穩(wěn)健的推進中也不乏極具欺騙性的時刻存在,即便是幾處略顯牽強的節(jié)點也被維蘭紐瓦處理得毫不露怯;另外迪金斯的攝影大加分:對光和雨水的把控與運用,十字架與迷宮式的構(gòu)圖,太精彩了。
我印象中美國警匪懸疑電影好久沒有這樣的力作了。
一個狼人找孩子的故事....
對我來說,每年能出一兩部這樣好看的犯罪懸疑片,世界都會更美好。
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密不透風。形態(tài)上容易讓人想起《十二宮》(對比大衛(wèi)·芬奇出神入化的導演手法,你多少會對這部電影的形態(tài)感到不滿足),但我想起另外兩部電影:《謎一樣的雙眼》、《逝影驚心》。受害者畫地為牢,是這部電影更深刻和揪心的主題。#年度十佳之四#
心魔不除,人皆囚徒。
導演對敘事節(jié)奏的掌握基本做到懸疑題材類型片的最好水準;鏡頭調(diào)度的運用爐火純青,雨雪夜光場景尤其出彩;休杰克曼和杰克吉倫哈爾演技十分出色;全片色調(diào)陰暗,氣氛和感情非常壓抑十分憋屈 #以愛之名的罪惡數(shù)不勝數(shù)#
太啰嗦了shi最大的問題。。明明一個半小時就可以把故事敘述清楚。。
為了打入主流市場沒能成為《十二宮》《殺人回憶》那樣的杰作,但仍然是難得如此精彩抓人黑暗壓抑的美式破案懸疑片,維倫紐瓦的掌控能力非同一般,一氣呵成酣暢淋漓,Roger Deakins的攝影自然不用多說。
劇情雖然沉悶緩慢,但因為反映的事件比較現(xiàn)實,所以能抓住觀眾的心。我敢說如果沒有杰克曼和吉倫哈爾的參演,一定有相當一部分人會看不下去,影片就是靠這兩人精湛的演技撐起來的,不然觀眾早失去耐心了。陰暗寒冷的天氣非常襯托故事氛圍,看到最后,一顆懸著的心依然放不下來,還是覺得很沉重。
在電影院看,節(jié)奏就沒有問題,不存在尿點,因為氣氛太足了,每一處設(shè)計都能起到應(yīng)有的效果,并且非常準確。這種慢正是電影與一般的懸疑偵探劇集的差別。比到位還稍高一些,離驚艷稍差一點。我感覺跟《招魂》差不多段位,也可以打五星。
葉二娘抱著虛竹道:“孩子,你如今二十四歲,母子相認。二十四年來,我白天也想念你,黑夜也想念你,我氣不過人家有兒子,我自己兒子卻給天殺的賊子偷去了。我……我只好去偷人家的兒子。可是……可是……別人的兒子,哪有自己親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