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他是一匹披著曼德拉皮的奧巴馬
如果我告訴你電影里發(fā)生的都是真的,請不要懷疑。是的,一只新近慘敗的球隊,沒有換帥沒有換將,幾個月后奪得了世界杯冠軍,這對于橄欖球,甚至整個體育界,都是一樁奇跡。當然,奇跡中也有合理的成分,比如南非隊原本強大,只是剛好處在低潮,好比02年足球世界杯在小組賽就被淘汰的阿根廷——這些原本強大的球隊若是難以獲得應有的勝利,除了運氣之外,就是缺少精神力量的支撐,而這又是團體運動最重要的。然而科林?伊斯特伍德對這種精神力量的強調有些過頭了,換句話說,如果把中國男足改編進去,這部電影可以企及當年阿甘的高度。
摩根?弗里曼那雙狡黠的大眼中,流露和閃爍著的,始終是濃濃的美國情調。也許我不該如此武斷地揣摩伊斯特伍德的用意,但是,關心過時事的觀眾看電影時可能會想到一個人,敏感的人甚至在看到海報時就會想到這個人。如果你碰巧想起的也是奧巴馬,那么我們握一下手吧。
奧巴馬是美國迄今第一任黑人總統(tǒng),曼德拉則是南非的第一個黑人總統(tǒng),他在南非歷史上始終投身于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運動,自己也因此入獄長達27年。1994年在他上任之際,南非國內各種族之間的隔閡根深蒂固,一時難以消除。而在南非人熱衷的英式橄欖球中,曼德拉忽然找到了跳羚隊做救命稻草,后來世界杯決賽的頒獎一幕,更被世人稱為南非國家歷史上的重要時刻,當皮納爾從曼德拉手中接過冠軍獎杯的一剎那,黑白種族間的融合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然而,這些都是15年前的往事,曼德拉退休也已經10年有余了。
當然,這一切仍然可以是我無端的臆測,比如水門事件那么多年后,好萊塢才推出當年弗羅斯特和尼克松的電影,艾迪特?皮雅芙逝世后四十多年才見到傳記電影——也許一切只是事件的先后發(fā)生順序而已。但是,一切又是那么地巧合。
打住不談這個話題,再來換個視角。電影中發(fā)生的故事都是從“不可戰(zhàn)勝”的勝利方角度進行敘事的,這同歷史的寫就一樣——然而今天我們有維基,我們便可以看看失敗者有什么要說。新西蘭隊在那場落敗的決賽前集體食物中毒,主教練聲稱“是一神秘女招待下毒所致”,但苦于沒有證據(jù)。也許當體育同政治、利益、主義牽扯上關系后,事情就變得如尤文圖斯的電話門、中國足球的掃黑運動、日韓世界杯韓國第四、法國世界杯的謠言等種種不堪一模一樣了。
2 ) 曼德拉被神化??還是省省吧
納爾遜·曼德拉也算是當代偉人之一,但是被西方媒體神化如此確實是過了。由于曼德拉和他的戰(zhàn)友的奮斗,再加上西方國家的施壓,南非被迫放棄了種族隔離制度,黑人也被法律賦予了和白人一樣的政治和民主權利。但是,就我的親眼所見,南非種族隔離的遺毒還遠遠沒有消除殆盡:開普敦、約翰內斯堡這些大城市周邊都是成片的貧民窟,跟本片中出現(xiàn)的“棚戶區(qū)”相比,現(xiàn)實中的貧民窟顯得更加擁擠和破敗,而住在這些貧民窟之中的,是清一色黑皮膚的兄弟;因為沒有工作機會,大街上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年輕黑人比比皆是,也難怪這個國家的犯罪率這么高。話說回來,曼德拉也不過是非國大和西方國家推舉出的一張face而已;他的戰(zhàn)友里面跟他經歷相似的還有不少,就算沒有曼德拉也會有快的拉、曼德推取而代之。說回電影本身,東木頭顯然是參考了5、60年代我朝電影的拍攝手法,弗朗索瓦在Robben island想到曼德拉,明顯跟“偉大領袖教導我們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節(jié)奏拖沓緩慢,動不動還來幾句口號唱幾首紅歌,拍神化電影東木頭水平還有待提高啊。
3 )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雖然兩人年齡懸殊,在我眼中,摩根弗里曼和馬特達蒙是一個類型的演員:沉穩(wěn),低調,會演戲;天賦不見得有多少,但肯努力,愛琢磨。不急功近利,不引人注意;慢火微燉,日益精進;直至哪天人們突然察覺,數(shù)部自己看過的好電影都得益于他們的詮釋。經驗上的差距,一位老戲骨,一位準戲精。
(剛看了南方周末寫關棟天和周立波的報道,感覺關很像上述兩人,做人辦事細水長流;周么,完全另一型,不說也罷)
不過這部片子里,馬特的角色發(fā)揮空間不大,他的表演似乎主要在給弗里曼做幫襯。也難怪,弗里曼扮演的是曼德拉總統(tǒng)。對弗里曼來說,這是榮耀,也是挑戰(zhàn)。但這樣的擔心似乎略顯多余,電影里,弗里曼與曼德拉的形象幾乎重疊。鏡頭里是那位老人,在牢獄中度過27年艱難歲月、卻在心底寬恕敵人的曼德拉,是將個人安危交給白人保鏢的曼德拉,是為了打破種族偏見,力排眾議、全力支持跳羚隊的曼德拉,是給南非帶來新生的曼德拉,是胸襟寬廣、心懷大愛的曼德拉。
有評論認為由于帶著濃厚的美國味,弗里曼沒有演出曼德拉的氣場。但鑒于飾演仍然健在且被大眾熟知的偉人本身就是對演員的最大考驗,而且弗里曼慣常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容易讓人對他期望過高,我認為他已做得足夠好。而且,我愿相信,弗里曼能夠詮釋出這位南非前總統(tǒng),不僅是由于精湛的演技,還因他們在人格上的相近,擁有同樣的胸懷、以及對人生的洞察與參悟。這種相似與行業(yè)無關,更是跨越性別與種族、時間與空間。戲中,他站在那里,你就能感受到這個人擁有強大的內心,他的堅韌,他的孤獨,他的博愛,以及無所畏懼。對我來說,一部片子能帶來這樣的觀影感受,足夠了。
附上片中給予獄中的曼德拉和球隊困境中的“跳羚隊”以激勵的這首詩,弗里曼的誦讀讓人記住它;或許將來陷入困境,希望那時仍能緊握自己的堅持。
《不可征服》
-----威廉·歐內斯特·亨里(英)
走出那覆蓋我的深夜,黑暗像地獄一般層層籠罩,
感謝上帝賜我不屈不撓的靈魂,就算被地獄緊緊抓住,
我不會畏縮,也不會驚叫,
在命運的恫嚇下,我傷痕累累仍誓不低頭。
在這憤怒和淚水之外,恐怖的陰影在游蕩,
然而經歷多年的威脅,終會發(fā)現(xiàn)我無所畏懼,
無論我將穿過的門有多窄,無論我將承擔的責罰有多重,
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我是自己靈魂的舵手。
Invictus
By William Ernest Henley
Out of the night that covers me,
Black as the pit from pole to pole,
I thank whatever gods may be
For my unconquerable soul.
In the fell clutch of circumstance
I have not winced nor cried aloud.
Under the bludgeonings of chance
My head is bloody, but unbowed.
Beyond this place of wrath and tears
Looms but the Horror of the shade,
And yet the menace of the years
Finds, and shall find, me unafraid.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4 ) [我不是來跟你講政治的]
這部片有我最愛的所有陣容。
導演伊斯特伍德,主演摩根弗里曼,馬特達蒙。
同時,東木頭式一貫的硬漢柔情貫穿始終。誰說硬漢一定就是肌肉發(fā)達、殺人如麻、仿佛被割掉了主觀情感的冷血機器和殘缺動物。硬漢也可以是執(zhí)著于一件事,一個目標,一個目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代詞。他可能以最柔軟的方式直觸你的心。
不同以往,東木頭仿佛選擇了一副截然不同的面具來戴,在這場依舊是以他為中心的舞會上,他依舊沒有讓摩根弗里曼和馬特達蒙喧賓奪主。即便是弗里曼,他應該是東木頭心中最完美的硬漢代言人。舉手投足透著堅毅。馬特達蒙,早期的馬特達蒙為了片子果然練成了熊男。本就不高的身材加上粗壯的四肢,造就了這可愛的五短身材。給馬特達蒙演內心戲的橋段并不多,這就加大了表演難度。沒讓我們失望的是,馬特達蒙的每一個眼神、神情以及欲言又止,都十足的傾斜了豐富的內心情緒。
片中的戲劇沖突顯而易見。種族隔離的代名詞——跳羚,以及從一開始鏡頭切入到同一條馬路而隔開的兩個天上+地下的不同世界的寫照,從開始就交代了這注定是個看似水火難容 的兩個世界。兩種膚色,兩種世界觀。但是他們的共通之處是,他們都熱愛這項運動。
競技體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超越種族,膚色,人群,階級鴻溝。以及一切你能夠想得到的任何麻煩,都不再是麻煩。這是政治加以利用的最完美之處。在人們還未曾完全接受種族隔離撤銷后的生活時,誰能想象黑人與白人的握手、擁抱、甚至同唱一首歌國歌?
為什么在大陸,哪怕不熱愛乒乓球的人也會希望乒乓球走向世界,為什么即便中國足球踢的這么爛,熱愛這項運動的人從未減少。他們的訴求是同一種情緒,希望自己所熱愛的能被發(fā)揚光大,希望被發(fā)揚光大的,也是自己所熱愛的。這是為什么很多政客總喜歡拿體育做戲的原因。競技體育很容易就令人們拋卻偏見。
試著想象馬特達蒙參觀曼德拉所在監(jiān)獄時想的問題,“為什么一個在獄中過了三十年的人,能在出來之后馬上就寬容那些把他投入監(jiān)獄的人?”從另一個側面來講,曼德拉的個人魅力正是其聲名遠播的原因所在,這種包容的心態(tài),以及避免走極端沖突的仁愛之美,或許能引領人類走向世界和平,但全世界的諸多國度不會同時誕生如此多的曼德拉。
競技體育,它無時無刻不寫著殘酷。
在拜仁主場上敗北的“德國隊”,在切爾西性命攸關之時力挽狂瀾的德羅巴,在法網這項四大滿貫之一、中國人永遠無法參一腳,卻終有一天奪冠的李娜,我們內心的歡騰也無時無刻不印證著競技體育的魅力和我們期待為美好而歡呼的愿景。
5 ) 國配翻譯
Invictus
By William Ernest Henley (1849-1903)
掙脫羈絆我的暗夜
漆黑仿若地獄吞噬的整個世界
感謝不可名狀的諸多神明
賜予我不屈的魂靈
縱然遭受千般蹂躪
我也不會退縮抑或嚎哭
在命運一次又一次的捉弄之下
我頭破血流 卻毫不屈服
在這片灑滿憤怒與淚水之地
隱現(xiàn)著恐怖的陰影
危險雖然經年不散
我的無所畏懼卻歷久彌新
無論門庭有多么狹窄
不管懲罰條例如何變化
我的命運依然由自己主宰
我的靈魂依然由自己導航
6 ) 不可征服:生不逢時的優(yōu)秀傳記片
不可征服:
個人評分
不可征服:90分
弱點(同題材比較):80分
換子疑云(同導演比較):75分
今年金球獎入圍三項,最佳導演Clint Eastwood,最佳男主角(戲劇類)Morgan Freeman,最佳男配角Matt Damon。估計這三位進入奧斯卡最終階段洗漱還是很高的,再加上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達到10部,入圍也應該沒有問題。
伊斯特伍德像一壇老酒,越老越散發(fā)一股迷人的芬芳。
說這句話之后不免再吐一下槽,去年的換子疑云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可是如此精心醞釀的奧斯卡影片噱頭太大,內容涵蓋太多,導致觀影過程無比糾結,我覺得最后對殺手那段剖析是完全可以忽略的,這樣導致的效果是,一部換子疑云貌似是一個分為上下集的迷你劇,而上部精美無比,下部卻像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不可征服同樣是一部為奧斯卡量身定做的影片,傳記題材,種族歧視,“小球帶大球”,這次卻比上次的換子疑云好太多。
伊斯特伍德這次來講曼德拉,這事我們耳濡目染的故事,君不知鐵窗30載,那怎么也能知道beyond那首光輝歲月了吧,這樣的故事講好不容易,關鍵是要找好故事的突破點,好在有約翰·卡林的《人性因子:納爾遜·曼德拉與改變世界的比賽》很好的在曼德拉的一生中找到如此精良的故事。近幾年來傳記片一改從前的史詩套路,拋棄了從童年到青春到壯年的細膩的過程,而是以點蓋面,從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情著手,雖然沒有特別波瀾壯闊,但是隨處可見對人物各個考究的細節(jié)的展示,典型的例子像女王,對話尼克松等。
不可征服的故事主線是曼德拉幫助南非橄欖球隊獲得世界杯的歷程,還有幾條支線,一條是曼德拉護衛(wèi)隊中的原白人人員與一直保護曼德拉安全的黑人工作人員之間的沖突,一條是橄欖球隊長一家對曼德拉態(tài)度的轉變。
曼德拉上臺之后面臨的不但是百廢待興國家,還有黑人與白人的隔閡。他清楚的認識到白人也是南非的一員,如果處理不好種族關系,一切都是徒勞。所以他在體育部集體通過廢除白人象征的跳鈴標志與橄欖球隊球衣的圖案后,堅持己見,否決這種會挑起爭端的決議。所以他選擇橄欖球作為突破口,用一場偉大的勝利打破人民心中的隔閡。這些遭到幾乎所有支持他的人的否定,可是,在國家的危難關頭,他知道這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黑人保鏢與白人護衛(wèi)的支線很有趣,曼德拉上臺之后并沒有解雇原政府人員,這樣原總統(tǒng)護衛(wèi)的班底也全部保留,這樣一只一直企圖暗殺曼德拉的隊伍卻轉變成保護的角色,所以其與一直憤死保護曼德拉的黑人保鏢之間的沖突尤為激烈。但是隨著所有人感覺到曼德拉對身邊人員的關懷備至與對橄欖球隊的鼓勵,白人保鏢的態(tài)度慢慢開始轉變,曼德拉希望看到的終于出現(xiàn)了,當他看到黑人保鏢與白人保鏢一起玩橄欖球時,驕傲的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你還覺得我對橄欖球下的心思沒用么?”
影片有140分鐘,但是沒有感覺的冗長,所有的努力都凝聚在最后一場比賽。比賽在影片中占據(jù)的篇幅很大,尤其是最后的決賽。決賽進行時,鏡頭很規(guī)律的游走在場上的運動員,曼德拉與場上的觀眾,一戶白人家庭,聚集看球的黑人們,空曠的城市與貧民窟(這時候用萬人空巷在適合不過了),妙的一處場外聽收音機的警察與一個流浪的黑人少年。警察與黑人少年只有短短的幾個鏡頭,最開始少年慢慢的靠近警車想聽一下現(xiàn)場的情況,慢慢的少年靠近警察,接下來鏡頭切回來的時候少年已經座到了警車上,知道最后南非隊勝利,警察把少年高高舉起,一統(tǒng)慶祝勝利。這種手法不能說老套,卻極其標準,還有什么能表示這種隔膜的消失?再簡單不過了,就是白人與黑人之間的一個擁抱。
影片對細節(jié)的把握達到完美的狀態(tài),曼德拉無時不刻對身邊的人員彬彬有禮,開篇在運動場上訓練的橄欖球隊與在鐵欄外面塵土飛揚的土地中踢野球的貧民窟孩子的對比,還有上面提到的決賽時所有人物的描繪,可能沉浸在這種絕妙的細節(jié)中也是不覺得冗長的原因。
Morgan Freeman與Matt Damon的表演無懈可擊,Damon這次竟然這么年輕....但是今年奧斯卡這兩個人還是很懸,估計也就是陪榜選手吧。至于伊斯特伍德老爺爺,學院很可能看在去年嚴重忽視老爺車的面子上給老人家導演和影片的提名,但是在弱點之后上映導致票房嚴重低于預期,怎么也得拖到5000W呀,今年不可征服只能怪生不逢時了。
最后附上影片的靈魂,這首Invictus
Invictus
By William Ernest Henley
Out of the night that covers me,
Black as the pit from pole to pole,
I thank whatever gods may be
For my unconquerable soul.
In the fell clutch of circumstance
I have not winced nor cried aloud.
Under the bludgeonings of chance
My head is bloody, but unbowed.
Beyond this place of wrath and tears
Looms but the Horror of the shade,
And yet the menace of the years
Finds, and shall find, me unafraid.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7 ) 《成事在人》: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tǒng)帥
《成事在人》: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tǒng)帥
片名《成事在人》很明顯取自于我們古老的成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本片名對調了八字箴言的前后賓語,意為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決定事件成敗的作用,唯物而不唯心,意同事在人為。本片也契合了這個主題,“感謝上帝賜予我,不可征服的靈魂。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tǒng)帥!”
一、片名的翻譯
影片的標題《Invictus》是一個拉丁詞匯,在英文芹里寫為invincible,意思是“不可戰(zhàn)勝的”。大陸將其翻譯作《成事在人》還是很妥帖的。至少較之于臺灣譯名《打不倒的勇者》要有些文學味。今年有兩部佳作的大陸譯名很是讓人大跌眼鏡,一部是《無恥混蛋》,一部是《該死的聯(lián)隊》。《該死的聯(lián)隊》一如本片也算作是一部傳記勵志片,譯作《魔鬼聯(lián)隊》就挺好。而《無恥混蛋》的太過直白的翻譯雖然符合昆汀?塔倫蒂諾流氓電影風格,但是對于不了解這位大導演,乍看到這個片名的時候未免會望而卻步,不夠浪漫。本片譯作《無良雜種》就很裝逼夠風騷且古典,既符合原旨又傳神具有磁力。對比出高低,據(jù)說香港譯作《希魔撞正殺人狂》,真讓人倒吸一口冷氣并無言以對了。
二、字幕的翻譯
說到標題的翻譯再說一說本片的字幕翻譯,我看的是悠悠鳥論壇翻譯小組的作品,片中有曼德拉贏得大選進行一系列的演講活動,既然是鼓動性演講,世界各地都大同小異,本處的精彩之處在于字幕組將曼德拉的演講完美的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結合起來,比如在成功后宣布“今天,我們黑人站起來了!”在對待種族沖突,種族隔閡時用到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面對“不要太顧及少數(shù)派的聲音和意見”時,我們的曼德拉與時俱進的說出了“我們要以人為本”的具有科學發(fā)展觀精髓核心的一句話。如此這般,讓生于斯,長于斯,在紅色中國的白色籠罩下的我,忍俊不禁,撫掌三嘆。毫不夸張的說,當下中國翻譯國外原典作品,所謂的專家叫獸的翻譯水平遠遠不及我們業(yè)務的翻譯小組的水平,字幕組不計報酬,僅憑著一腔熱血,興趣愛好,一群年輕人走到了一起,為廣大影迷劇迷無私奉獻出自己的作品成果,這才是真真正正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而專家叫獸戴著高度眼鏡,恐怕看到的是鈔票,譯出的文字便如干嘔出來的晦澀污穢,臭不可聞。有興趣才會有才情,有激情才會有勁爆點。向默默無聞,一直被當局無恥打壓,同時為傳遞先進價值文化的字幕組活雷鋒們致敬,偉大的字幕組,萬歲!偉大的字幕組,永垂不朽,彪炳史冊!
三、貧民窟三大國度
影片全片都在南非進行拍攝,主要在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拍攝。09年度南非是一個曝光率很高的國度,在影視作品上《第九區(qū)》的轟動效應堪比在奧斯卡上讓印度人民徹底火了一把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由此在筆者印象中,貧民窟最為強大的應當是三個國度,首先是印度,如欲了解請看《貧民富翁》,其二是南非,意欲了解請看《第九區(qū)》,其三是巴西,窺視請移步《上帝之城》。三者均是通過最為直觀的影像作品加以展現(xiàn),用國語來說這是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的丑陋黑暗面。鱗次櫛比,密密麻麻,著實很讓人動容震撼。也不禁讓很多人慶幸:“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啊,下輩子,若投胎,我還生中國!”習以為常,天朝的領導們也最樂于看見這類的老外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
五、南非!南非!
電影讓南非知名度大增,在綠茵球場,明年的南非世界杯那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熱鬧了。世界杯預選賽,分組抽簽讓足球在2009未火先熱。當然貧民窟,種族沖突在影片《成事在人》也是一一再現(xiàn),至于相對于2009年的明年2010的足球世界杯,本片也在另一維度上進行了暗合參照,影片中也有一個“明年世界杯”,當然不是足球世界杯,而是橄欖球世界杯,同樣的一個命題:南非在明年世界杯作為東道主到底能走多遠。
六、強強聯(lián)手
本片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lián)碛小渡衩睾印?、《百萬美元寶貝》、《廊橋遺夢》、《不可饒恕》等作品,都被奉為經典之作。而老戲骨弗里曼自然也不用多說,現(xiàn)實中南非前總統(tǒng)納爾遜?曼德拉曾經說過只有摩根?弗里曼才能來演他。這相當于一份偉大的授權。影片的另一位主演馬特?達蒙,憑借《心靈捕手》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也是好萊塢的翹楚。所以本片不會差,本片是伊斯特伍德碼和弗里曼在《不可饒恕》和《百萬美元寶貝》之后的第三次合作。如此鏘鏘聯(lián)手,致力于一部蓋世人物的傳記勵志片,如果入選奧斯卡提名,相當于去年的《對話尼克松》,講述總統(tǒng)的故事。美中不足的是本片太過冗長,134 分鐘其實應該壓縮在90分鐘內完成,節(jié)奏相應加快,不過考慮到曼德拉當選總統(tǒng)時年事已高,說話行為難免緩慢,這樣就整體拖慢了影片的行進速度,以至于影片中的橄欖球火爆的對抗場面看起來都像是慢動作。
七、不可征服
影片并現(xiàn)實中曼德拉曾多次默念一首詩,詩寫的很好,也很勵志。在此一并附上,這是威廉姆?恩內斯特?亨里(William Ernest Henley)寫于1875年的一首詩。
《不可征服》
透過覆蓋我的夜色,我看見黑暗層層疊疊。
感謝上帝賜予我,不可征服的靈魂。
就算被地獄緊緊拽住,我也從未退避哀求,
遭受命運的重重打擊,我滿頭鮮血,卻頭顱昂起。
在憤怒和悲傷的塵世外,聳立的不只是恐怖的影子,
但面對未來的威脅,你會發(fā)現(xiàn),我無所畏懼。
無論命運之門多么狹窄,也無論承受怎樣的懲罰。
我,是我命運的主宰,
我,是我靈魂的統(tǒng)帥!
2010-1-8
8 ) 成事在人
《成事在人》: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tǒng)帥
《成事在人》: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tǒng)帥 片名《成事在人》很明顯取自于我們古老的成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本片名對調了八字箴言的前后賓語,意為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決定事件成敗的作用,唯物而不唯心,意同事在人為。本片也契合了這個主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這幾年,大抵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井噴期,每年按時向奧斯卡報道,絕對的高產高質。不用說,這部講述曼德拉通過激勵橄欖球運動,從而促進南非種族團結的傳記類電影《成事在人》,一定會再次拿上幾個重量級提名,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可能會有個最佳男配
我坐在電影院里,淚流滿面。Eastwood的電影總是這樣,看起來平淡的拍攝角度,毫無新意的剪切,超大牌的演員,種種無良的好萊塢因素混在一起,可是好看,非常。Matt和Morgan的南非腔都標準得沒治了……
老爺子依然是不動聲色地煽情啊
寧可它是部紀錄片。傳記電影實在做作。
透過覆蓋我的深夜我看見層層無底的黑暗感謝上帝賜我,不可征服的靈魂就算被地獄緊緊攫住我不會畏縮,也不驚叫。 經過一浪又一浪的打擊,我滿頭鮮血不低頭,在這滿是憤怒和眼淚的世界之外,恐怖陰影在游蕩還有,未來的威脅。 可是,我毫不畏懼無論我將穿過的那扇門有多窄
向敬愛的南非總統(tǒng)納爾遜·曼德拉先生致敬!
⒈摩根·弗里曼獲演員工會終身成就獎:http://news.mtime.com/2017/08/24/1572802.html;⒉Eastwood→東木→原來如此;⒊馬達出場第一個鏡頭畫面出現(xiàn)卡頓,電腦你丫這么激動干嘛?⒋《曼德拉》都沒能像《成事在人》讓我了解到「曼德拉」是這么善良、和藹可親、值得尊敬的一個人;⒌同年有《弱點》……
本片根據(jù)約翰?卡林的作品《與敵人戰(zhàn)斗:納爾遜曼德拉和一場改變國家的比賽》(Playing the Enemy:Nelson Mandela and the Game That Made a Nation)改編
Matt Damon太影帝了。任何形式的感情升華在橄欖球場上都是可信的、澎湃的,即使與政治相關。我熱愛橄欖球。
南非世界杯的公益廣告
橄欖球治愈了他們,電影治愈了我。曼德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請活到500歲。
一部有著好萊塢俗套圓滿大結局的電影,歷史上卻真有其事。政治與體育掛鉤,摩根弗里曼終償飾演曼德拉的夙愿,老牛仔就是牛逼,這樣一個故事竟然拍的如此好看,黑白種族從對立到團結的細節(jié)和煽情恰到好處,不足之處在于表現(xiàn)比賽的鏡頭感不佳
不禁想到了國內,我們有多少年沒有看到過我們有這么一個團隊項目在奮力拼搏和精誠團結下的勝利了?我們有多少年沒有再為過人與人之間的這樣一種默契和團結而歡呼過了?我們甚至沒有一個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導演來為我們打造這樣一個夢……但你我都知道,我們需要……
看完此片,我閉上了眼,全是中國足球的明天
東木頭把兩種類型很巧妙的結合到了一起。前前后后忍不住哭了好幾次,其實不光是勵志的原因,更多的是羨慕?!案兄x您,總統(tǒng)先生,感謝您為南非所做的一切”這才是我羨慕的原因、
較有誠意的傳記片。只是競逐奧斯卡還弱了些。有幾處段落刻意煽情,還是落了痕跡。
感謝上帝賜給我不可征服的靈魂,我是我靈魂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tǒng)帥?!铩铩铩?/p>
看完還是有點激動的,很重要的一場考試,自己考的爛到谷底,努力,期待明天
形式大于內涵,略顯冗長。慢性溫情勵志片
兼具政治片的儀式感和體育片的程式感,我認為這作為缺點大于優(yōu)點。
盡管有些冗長瑣碎且略顯程式化,但我喜歡蘊含其中那溫暖而激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