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美人民是一家
設(shè)想一下,把<騎劫地下鐵>換在北京而不是紐約,其他很多東西甚至不用變化,男演員換成陳道明和孫紅雷,一樣的暴堵的城市,一樣沒譜兒的股市.結(jié)尾加一些主旋律的東西和諧一下就差不多了,哦,對,人質(zhì)一定要多,要擠滿車廂,這才像北京.
這片子驚喜還真不少,導(dǎo)演用電影人特有的方式發(fā)泄著對紐約的牢騷.最精華的莫過于影片結(jié)尾,借丹澤爾的嘴說出的兩句話:
1.他拒絕市長讓他開有警(和諧)報的專車回家的建議時說:你的車?有警報?不,我想我還是坐捷運吧,那是我的命脈.
我忽然想起我們下班時,路上的車都各自因為不同的目的交織著堵在一起.偏偏有一些白牌的,帶O的,拉著警(和諧)報的,晃著暴閃的,牛X轟轟的橫沖(和諧)直撞.你說在社會上潛(和諧)規(guī)則也就算了,挨大馬路上您也潛(和諧)規(guī)則,還潛的這么理直氣壯.
2.丹澤爾臨走時候問市長是不是洋基隊球迷,市長說:不是,哦,不,當(dāng)然是.丹澤爾一笑了之.
我又忽然想起我們偉大的cca(和諧)v,滿世界的放全運,恨不得全運會彈球比賽都要直播,每逢這類比賽什么天下足球啦,冠軍歐洲啦,NBA啦,反正能看的基本全歇了,花多少錢買的海外轉(zhuǎn)播權(quán)都可以白扔,反正花的是納稅(和諧)人的錢.你們根本不知道老百姓最原始的快樂是什么?也許cca(和諧)v看了我的話該說了,中國足球可以有.
反正看完這片,我特理解紐約的朋友們,全世界在你們那兒炒股票,把你們那兒給堵了,一金融(和諧)危機了,把你們弄窮了,一恐怖(和諧)襲擊了,撞倒你們倆座樓,這倒霉事怎么都讓你們趕上了.沒事,我們多看看你們的盜(和諧)版電影,你們多來來北京旅游旅游,咱們就都心理平衡了,北京歡迎你!
2 ) 取其糟粕,去其精華——《騎劫地下鐵》
當(dāng)年昆汀罵雷德利斯科特這個弟弟不過是個“電影混子”的時候,我想昆汀一定是作《真實羅曼史》編劇的時候吃夠了這個笨蛋的苦頭,也讓昆汀一步到位領(lǐng)略了好萊塢的真實面孔。
沒錯,托尼斯科特就是好萊塢工業(yè)化流程生產(chǎn)者、擁護者和典型代表,他炮制的產(chǎn)品一定充滿花里胡哨的噱頭,但絕對沒有靈魂。資本需要的就是這個,可以保證最大的商業(yè)化和遇到最小的麻煩,至于這種產(chǎn)品有沒有嚼頭和營養(yǎng),吃多了會不會變成“超碼的我”,誰在乎呢?
《騎劫地下鐵》正是這種思路下的新產(chǎn)品,托尼斯科特充分發(fā)揮了自己取其糟粕、去其精華的特長,硬生生的把一部七十年代的警匪電影改編成了電子游戲《俠盜獵車手》的電影版外傳。
在七十年代那一版中的所有生活質(zhì)感(昏聵而滿腹牢騷的地鐵調(diào)度員、專業(yè)的劫匪和恐慌的地鐵人群)都被托尼斯科特MTV化的剪輯所取代,節(jié)約下來的時段填滿的是喋喋不休的對白,如果不是丹澤爾華盛頓和特拉沃爾塔,我相信這部電影比現(xiàn)在還會難看上十倍,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足夠難看,而原來那版故事中的壓抑和冷峻氣質(zhì)早已經(jīng)蕩然無存,那些照搬原版的尖酸對白在一個游戲化的環(huán)境中顯得突兀而沒有依靠,特拉沃爾塔的角色僅僅是游戲中要打敗的對象,而且輕而易舉就被打敗了,這樣的成功還真他媽的廉價。
作為資本的寵兒,托尼斯科特肯定還會有下一部作品,但從電影發(fā)展來講,托尼斯科特早已經(jīng)洗洗睡下了。
3 ) 《地鐵劫案》:大片皮,諷刺心
經(jīng)典劫案題材的電影大多走的是“限定時間內(nèi)正反兩方斗智斗勇”的路線,靠影片所營造出窒息的緊張節(jié)奏和既出乎觀眾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智慧橋段吸引觀眾,主題多為懲惡揚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地鐵劫案》屬于一部非典型性劫案電影,那些緊張的氣氛、火爆的場面都是表面現(xiàn)象,完全可以歸屬為其走商業(yè)大片路線的必要元素而存在。托尼·斯科特、丹澤爾·華盛頓、約翰·特拉沃爾塔三個人的名字吸引來了1億美元的投資;1億美元的投資導(dǎo)致了本片要以大片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因為哪個制片方都不愿意用1 億美元給托尼打水漂;商業(yè)大片的姿態(tài)就必須包含緊張的情節(jié)和火爆的場面,于是乎就有了那幾場“用牛刀殺雞”撞車場景撐門面,否則就不叫大片;最要命的是托尼·斯科特這回使了把小性子,非要在這種商業(yè)片中諷刺一下腐敗的紐約政府,這要不是像托尼·斯科特這樣BUG級別的導(dǎo)演來拍這部電影,制片方絕對不會同意這種“全新”類型電影的誕生。
4 ) 如果最后不是這樣
我對影片前半部基本沒feel。因為我是用手機看的。畫質(zhì)不錯,就是字幕太小了,等我把字幕看清楚了,情節(jié)和畫面就錯過了。
后半部呢,在電腦上看的,可以算是高潮迭起,可惜我看慣了華盛頓老兄演牛哄哄的角色,這次演個群眾,就算再出彩,也還覺得應(yīng)該應(yīng)份不稀奇。
至于Travolta,這廝好久不出現(xiàn)了,終于又演回壞人,駕輕就熟。
再說說談判專家,不能不說這家伙戲路廣啊,變形金剛里脫完褲子轉(zhuǎn)身就西裝革履了。
反倒是其他一些角色,讓你覺得有驚喜
市長大人坐捷運,胖的不成樣子還拿一塊錢年薪,死幾個人在他看來司空見慣,反倒對華爾街的情況了如指掌,經(jīng)濟決定一切啊
撒尿男,人總是會在關(guān)鍵的時候做錯誤的選擇,比如和持槍悍匪舉手說撒尿,其實啥也沒出來,要不是小弟弟噓噓救了他一命,估計這哥也掛了。
視頻聊天男,趴在地上面對女朋友的質(zhì)問,他不敢說話,地鐵高速前進,他倒不停的在那里我愛你我愛你,可見人怕的不是已知或?qū)⒁乃劳?,人怕的是未知和不確定。
有個地方我不明白啊,為啥不用直升機運錢呢,非要在NY的大街上極品飛車?
結(jié)局算是和諧,但如果結(jié)局不是這樣,悍匪得手一千萬各奔東西鳥無音信,華盛頓大哥依舊回家買牛奶。這樣不行嗎?
5 ) Travolta有點禿頭了
如果沒有劫車事件,Washington將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卒。也許還會因為受賄嫌疑被調(diào)查地很狼狽。一個人可以的潛能,一個人的才華,如果沒有具體的事件作為載體,也許永遠都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
Travolta對Washington說,你就是我心目中的hero。在最后對峙的一刻,在Travolta倒下的一刻,我看到了二人的惺惺相惜,我看到了washington的傷感。好人和壞人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善惡本來就不是絕對的,唯有人性才是共通的,才是最真實的。
Travolta看起來像個老憤青,而且有點極端,他似乎把所有的事物都罵了一遍,包括政府、華爾街、監(jiān)獄、市長、警察等等。。。而且我們總覺得他罵得有道理,貌似平民們的代言人。
washington是個顧家的好男人,然而,受賄事件其實也讓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我猜想他對上級對政府該是有一定的不滿,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的好職員并沒什么好的待遇,社會總是不公平的。當(dāng)然,也許washington并沒有太多埋怨的心態(tài),也許他是個樂觀派,也許他覺得事情很快就會過去。
最溫暖的那一刻是,washington先生提著牛奶回家,生活回歸平凡,family才是我們最終該回去的地方。
6 ) 地鐵驚魂
如果我們的市長坐地鐵上班 那么一定是在作秀!
如果我們的市長也坐地鐵上班 那么社會主義就離共產(chǎn)主義不遠了!
7 ) 最后一槍的司法解釋
懂法律的給我解釋解釋,在那種情形下,蓋博崩了瑞德,要不要負(fù)法律責(zé)任呢,即蓋博是否行使了正當(dāng)防衛(wèi)的權(quán)力,還是防衛(wèi)過當(dāng)?
多么基情四射的片子啊~~兩個人碰出的火花都那么大~~~~He's got a sexy voice.He'd be my bitch in prison
美國 都是拿真錢的啊····
中規(guī)中矩,人畜無害
丹澤爾華盛頓本來就很弱的氣場如今已消失殆盡了~
夠爛的了
特拉沃爾塔的演技絕對“一流”,不過··東西真的還可以··
其實這個好萊塢片子里面穿插的一些很小的細節(jié)是挺有意思的,尤其是關(guān)于市長的一切,比如記者對市長的訪問,還有市長對自己造型的關(guān)注,等等。
what kind of people would take an ass model to iceland? Wall street guy!
多看點書有必要,免到用時方恨少。
粗陋的電影,整體差不多可以得0分,2分都是給華盛頓的。
JB電影
過濾掉其余廢渣,這片子就是部不錯的溫情片。今天我也要去買一加侖牛奶。
虎頭蛇尾。
紐約沒有不靠譜的傷亡率
John.Travolta 老了 已經(jīng)不是斷箭里的悍匪了。
走投無路我覺得這調(diào)度員太卑鄙了
4星給2位巨星
其實本意是看電鋸驚魂的,點錯了賊,不過有Denzel Washington也挺值
二刷之后感覺故事還是太流于表面了,主題上想黑政府,不過從人物的塑造上來說不算具有說服力,很典型的好萊塢敘事,可以深化的地方都戛然而止。場面上的掌控較之以前更成熟了,第二遍比第一遍看的要更流暢先
鋪的太大,造成虎頭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