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熱天午后的幕后
原文:
http://www.remword.com/blog/?p=891.雖然熱天是基于真實事件改編,但是導演Lumet鑒于真實事件太暴力而做了很大的改編。
2. 真實的Sal只有18歲,但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演員,所以Sal的扮演者用了教父中的二哥。其實這也是Al的強力推薦,雖然導演Lumet一開始很不情愿,但是當試鏡時,Lumet卻立刻決定使用“二哥”John Cazale。(此人果然很牛)
3. 真實的Sunny在搶銀行當天還看了教父,而Sunny和Sal的扮演者Al和John都出演了教父。
4. 室外場景其實是在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拍攝的,為了不讓演員說話時冒氣,在演員的嘴里都先含過冰塊。
5. Sunny他們最后出逃時準備搭乘的飛機屬于Moddern Air,而那家公司正是在影片上映(1975年)時倒閉了。
6. 除了哪些假的汗,電影中沒有使用其他化妝技術。
2 ) 熱天午后
《熱天午后》是由西德尼·呂美特執(zhí)導,阿爾·帕西諾、約翰·凱澤爾、克里斯·薩蘭登等主演的犯罪喜劇電影
一場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銀行劫案,在《熱天午后》所呈現(xiàn)的不僅是一場為人忍俊不禁的荒誕喜劇,那濃重的黑色幽默,所折射的已然是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社會的針砭時弊,而這也是一部需要結合時代去看的作品,七十年代的美國正深陷于越戰(zhàn)的泥沼,而這部電影也正是以此以小博大的對戰(zhàn)爭甚至是政治做出了耐人尋味的譏嘲,而阿爾帕西諾精湛的演技也將一個癲狂卻又善良的劫匪演繹的淋漓盡致。
3 ) 偉大的夢醒了
好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離自己好遠。很奇怪的做出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事。
這幾天一直和一個男性朋友在一起,他看上去就是初中班長那一型的。
后來不知道怎么的,他說給我講一個故事:一年前,他在酒吧里認識了一個五十一歲的男人,很溫柔,很有男人味,主要是對他真的很好。每次出去都請他吃飯,ML的時候也都是伺候他。他說,自己根本不是這樣的人,現(xiàn)在的生活變的好壓抑,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那個男人身上。
去年他們在最happy的時候,他試圖吃敵敵喂,把他們的愛保留到永遠。
就想起Sonny絕望的眼神。他根本就是厭煩了那種freaking bitch一樣的老婆,厭煩了忙祿的生活,“you dont understand me mum...”
他甚至不再解釋。他能做的就是為了他愛的人付出一切。他是這樣浪漫又溫柔的人。我們都會夢想和自己愛的人飛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那里沒有人認識我們,沒有人介入我們的世界。多好。
cal的死是這樣的決絕,甚至來不及做出痛苦的表情,這樣的結局更讓我滿意,因為我知道即使Sonny成功了,他也會背判cal,因為他本來就是想逃離任何人,除了他愛的。
我一直在想,電影結束之前,Sonny的眼神里是什么。
仿佛他偉大的夢醒了。從頭到尾,他都是處于興奮狀態(tài)
“i'll make it!!!trust me i'll make it”
他的自信仿佛是種幼稚的表現(xiàn)。
任何人都知道
this is impossible....
所有人好像陪著他做完了這個夢。結局誰都知道,只是他們善良的讓他把夢作完,不在中途吵醒他。
那些路人的反映是最讓我反感的
冒似布什的FBI是我最喜歡的,他是最人性的參與者,他明白一切,卻什么也沒說。
圖然想起一句話:生活是場壓抑的強暴,與其忍受,不如享受
4 ) 熱天午后
帕西諾是出色的,對人物和劇情拿捏到位,每一個眼神,每一次蹙眉,嘴角的顫動,每一個表情都那么真實自然,讓人毫不懷疑這是在演戲,而是真實的,無可挑剔.
這部影片本身也令人觸動.故事選擇了搶匪與警察對峙的一個緊張時刻,讓人性的善惡在此刻糾集、沖突。在一個最不尋常最驚心動魄的時刻,人性被還原為最本真最質樸的形式凸現(xiàn)在觀眾眼前,而正式這質樸的人性感人至深
銀行保安因為驚嚇過度開始抽搐,劫匪桑尼(帕西諾)決定將他送出銀行,于是和一位女人質扶著保安出門。而門外的警察誤人保安為劫匪,沖上前去將他制服。此時,桑尼和女人質幾乎同時向警察吼到“他是人質,你們在做什么FUCK!”并如同親密的戰(zhàn)友般開始漫罵無知的警察。此時女人質想沖出去制止警察,桑尼拉住了她“你會有危險的?!眹^人群爆發(fā)出一陣歡呼。警探示意女人質趁機逃脫,可女人質卻吼到“為什么!他們都在里面,我要進去”并對人群微笑致意,然后從容回到銀行,人群再次歡呼。在這個片段中,桑尼身為劫匪,卻關心人質的安慰,純粹的的擔心,沒有顧及更多便將人質送出;當警察誤會人質時,他本能的為人質擔心,漫罵警察,與那位女人質的反應如出一轍。在這對照之中人性的本善與美得到了反映。同時桑尼拉住女人質,也是出于擔心,這下意識的行為,卻將深處的靈魂表露無遺。導演巧妙的安排圍觀者的歡呼,看似起哄,實則是對人性的喝彩。當探長示意人質逃脫時,人質的態(tài)度出人意表,從她的答話中看得出,她并未經(jīng)什么深思熟慮,而是很理所應當?shù)恼J為“我應該同大家在一起”,這也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于是人群又一次喝彩。
場景二:
桑尼在即將離開之前打電話給自己最牽掛的幾個人。當他打給同性戀人時,得到的卻是戀人為求自保的哀求,哀求他告訴警察自己與此事無關,并且瞞著桑尼讓警察監(jiān)聽電話;桑尼又給他的妻子艾琪電話,妻子卻在電話中哭著抱怨桑尼,抱怨他不愛她,和一些瑣碎的事情。。。
放下電話后,我想桑尼的心是很難受的,失落到極點,自己愛的人絲毫不能理解自己。尤其是同性的戀人,搶劫的目的是為了湊錢為他做變性手術,然而他卻只想到明哲保身,不為桑尼擔憂??吹?,帕西諾此刻的眼神,心都碎了,黯然中,靜靜流淌的是深切的悲傷與痛楚。
場景三:
桑尼讓其中一位人質幫他記錄遺書,在他給母親的遺書中寫到 “請求你原諒我,我就是我,與眾不同的”,這是真誠的乞求母親的寬恕。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那特殊的時刻,聽來是如此不同,仿佛人性最素樸的呼喚,除了感動,我們無能為力。
場景四:
在飛機場,警長要求桑尼用一個人質交換飛機時。獲得釋放的女人質離開后,又折轉把十字架遞給劫匪沙爾,“你第一次坐飛機,不要害怕,這個給你”。面對綁架自己的劫匪,卻如此善良,甚至真誠的擔心他第一次坐飛機會害怕。
這樣細微而感人至深的場景在電影中不勝枚舉,整部電影都洋溢著人性之美??催^之后,久久不能平靜。
5 ) FIFF15丨DAY1《熱天午后》:那個炎熱的午后,所有的一切都攤開在我的眼前
第15屆#法羅島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第1個放映日為大家?guī)怼稛崽煳绾蟆?,下面請看前線窘迫無奈的劫匪們折射現(xiàn)實的評價了!
我們敏熙:
簡單來說,屬于帕西諾恃靚行兇。社會性的東西有提及,但并無深入。帕西諾最后晦暗不明的眼神戲,難怪原型要寫信澄清。
RIVER:
到最后,所有人都在陪著他演這出戲,他已經(jīng)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一如籠罩在那個年代美國上空的烏云那般,晦暗不明。
米米:
總是索取的太多,施舍的太少,他差點就能“逃出去”了。
阿爾·帕西諾演技真好,用那雙眼睛是永遠看不懂這個世界的。
松野空松:
很久沒看這么搞笑的電影了,正是因為真實改編所以更搞笑,不過前面有多好笑,后面就多悲傷,原本以為評審團會認定男主無罪,果然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
莫扎特侖蘇:
用一個俗套的故事開頭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fā)展,用一個簡單的場景和故事框架構建出越戰(zhàn)后的社會縮影,夾雜對人權的探討和人性的諷刺,越戰(zhàn)后電影總有一種沉重的壓抑感。
大釗:
我印象中的劫案一種類似《無名之輩》的輕松喜劇,一種是好萊塢量產(chǎn)的動作片,而《熱天午后》是完全生活化的敘事節(jié)奏,舒緩的移動長鏡頭既不是旁觀也沒有偽記錄,而是一種延展空間關系的真實在場。戲劇性不應該讓我們覺得假,是讓我們覺得真,看看它你會相信生活蘊含了最偉大的喜劇與悲劇。
三島行于海上:
劫匪從頭到尾并未逾越出理性與情感構筑的框架,始終以平等與協(xié)商的姿態(tài)和銀行職員共處,這也形成了整部電影的突破與反常。因為從開始就可被預料到結局,更多的時候展現(xiàn)的是對Sonny內心的觀照。阿蒂卡事件的背書讓他成為英雄,而當英雄提出的條件被滿足時,群眾變得失望與憤怒。所有觸發(fā)劫案的生活背景都浮現(xiàn)在阿爾帕西諾的臉上。
子夜無人:
和今年那部翻拍也好致敬也好的國內電影完全不在一個維度,類型完成度相當優(yōu)質,一個錯漏百出的囚徒也許恰恰是這個國家最天真的赤子。銀行中的人質被激蕩出同舟共濟的情感、全社會的氣氛從焦灼中升起鼓舞和歡欣,所有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在發(fā)生,連窮途末路的劫犯也成了馬路英雄。他平分了這一夜的戰(zhàn)利品然后束手就擒,仿佛是在若無其事中,他就失去了電話里愛人的聲音,失去了一開始走進這里的目的和決心。
Pincent:
類型技術扎實得如同教科書,尤其是剪輯和場面調度,呂美特懂得添加類似于帕西諾奔跑時鞋子打滑且攝影機快速跟隨這些設計,同時鏡頭也會被切換到天上的直升機媒體視角和街頭的圍觀群眾視角,讓節(jié)奏張弛有度。笨賊報紙趣聞改成大型搶劫對峙喜劇,街頭呈現(xiàn)出被蕭條、越戰(zhàn)、虛無主義的嬉皮士文化影響的社會氛圍,室內黑色幽默的荒誕情節(jié)與室外氛圍相對應著,同時電影又在反映當時紐約的警察暴力與公眾對待警方的態(tài)度,以及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而作為草根邊緣少數(shù)身份的劫匪在某些時刻成為了圍觀民眾的烏托邦式精神領袖(《小丑》確實學了不少)。最重要的,劫匪接不接受從銀行里出來(come out)構成了出柜與否的雙關,因而這又是一部關于gay pride/shame的電影,外界謊稱會接納,而出來后如同一場潮濕悶熱的夢的蘇醒,余下只是惶然和沉痛。
DAY1的主競賽單元場刊將在稍后釋出,請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新偶像
Sidney Lumet西德尼·盧曼特,果然沒白下載,Dog Day Afternoon熱天午后讓我邊看邊拍桌子嗷嗷叫好,我已經(jīng)好久沒有看電影看得拍桌子了。他有多地方都很福特,比如剪輯很簡明扼要,很多直接就是鏡內剪輯,這是天賦啊天賦。封閉空間他玩的太熟練了,12怒漢就不說了,熱天午后基本場景沒出那家銀行,而電視臺風云大部分也都是發(fā)生在UBS的大樓里。
熱天午后的劇本太好了,70年代怎么涌現(xiàn)了這么多偉大的劇本呢?從一開始搶銀行起,絕大多數(shù)時間劇情都走的極為緊湊,沖突和意外不斷,而且是不露聲色的帶著黑色幽默的小意外,跟一個個小糖豆似的往外蹦。到后面那幾位銀行職員跳舞、玩槍、看電視的時候,基本上已經(jīng)把低俗小說這號后現(xiàn)代從精神上給滅了。你再仔細琢磨琢磨這里面安插了多少70年代的社會問題:種族、同性戀、經(jīng)濟衰退、越戰(zhàn)、無政府、嬉皮士。。。拍電影有時候就像說相聲,熱天午后就屬于包袱抖的一個接一個,看完之后你還能從每個包袱里尋思出道理來。
怎么樣能建立緊張的情緒,希區(qū)柯克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容易讓你特緊張,缺點也挺明顯的,就是痕跡太重,不易模仿,他在前邊拉個繩兒,拽著你往前走,把你拽的很緊張,希區(qū)柯克使過,別人很難再使了,這就是為什么德·帕爾瑪總也紅不了。盧曼特就不同了,他的緊張感,好像你在下午5點半開車上了北三環(huán),或者春運時候進了西客站,或者在長安街過馬路,突然紅燈亮了,你站在路中間,看著一輛輛車從身邊飛馳而過。他沒有刻意讓你緊張,不是驚悚,不是靠詭異的音樂,或者恐怖的表情,他靠一些細微的動作和語言,靠劇情的起伏,靠小規(guī)模沖突,于是你就是覺得周圍氣氛特緊張,想不緊張都不行,這就是高明之處。
盧曼特的戲,一定不會是投資很大的,因為他不需要費很大勁去做美術置景,不需要復雜的道具也不需要夸張的音響,只要一個房間就能講一段精彩的故事。這也是福特式的,簡約就是福特的最大美德,也是留給后世的最大財富,簡約是一種偉大的風格,簡約而不簡單,這不是什么廣告詞兒,而是福特式電影的魅力。盧曼特的電影足夠簡約了,但一點也不簡單,可以說比絕大多數(shù)復雜場景的電影要復雜要深刻。還是那句話,拍電影的,學拍電影的,最好從福特式的盧曼特式的簡約電影出發(fā),你不需要花心血也沒那個條件搭街景什么的,想辦法講好你的故事,你就能成功了。
唯一難學的一點,也是福特和盧曼特等簡約派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片子里的演員都太好了,本身可能這幾位對演員的指導很有水平,但盧曼特12怒漢里的各位角色都是各有各的出彩之處,電視臺風云更是囊括了影帝影后和最佳配角,熱天午后則被帕西諾當作他表演的巔峰之作。一般出道的人很難找到這種老戲骨或者角兒來演,這可能是唯一不好學的地方,也是經(jīng)典好萊塢偉大所在,他們連個匪兵乙都演的如此到位而出色。
狗日的下午
Kiss me,when i'm being fucked i liked to be kissed a lot.
教父的幾位在本片中均有登場 沙爾哥哥這里演帕西諾同伴 戲份和臺詞雖然不多 但性格描繪卻極精妙(凱澤爾總適合演這樣的角色 他死得太早了)劫匪和人質一片和諧 警方陰險而愚蠢 這樣的設定頗接地氣 懸疑氣氛揉雜人情冷暖 輕松與驚險總在須臾之間 盡管片長兩個半小時 卻一點都不讓人覺得冗長乏味 好片!
完全反高潮,萬萬沒想到的那種故事走向。以前的導演真幸福啊動不動兩個多小時還有閑工夫拍街景空鏡,擱現(xiàn)在緊巴巴的恨不得故事都沒講完就被90分鐘給咔嚓死了。
前半部很暴笑,后半部很凄涼。影片的案件原型甚至更狗血,這幾名劫匪在進行這次挫到爆的搶劫前,其實已在別的銀行笨手笨腳失敗過兩次,然后他們就去看《教父》練練經(jīng)驗,接著就是本片的劇情了,桑尼的原型還向銀行職員說了《教父》的經(jīng)典名言:“這是一個你無法拒絕的條件?!薄〔痪煤?,《教父》的其中兩位主角就親自來扮演他們了……另外,桑尼的原型最后將本片的版權費和利潤送給他的基友做變性手術,不過人家變性后就跟其他人私奔了……大陸常拿“亞提卡事件”來論證美國的民主是虛偽的,但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丑事擺上臺面讓人去罵,未嘗不是一種知恥,至少好過“躲貓貓”吧。
斯德哥爾摩癥候群真的很有愛阿混蛋!可結尾怎么那么苦呢突然一下子人全沒了只剩大把大把的警察把他包圍TAT他只是想搞點錢給男朋友變性?。。。。。。。。。。?/p>
前半部分真是笑翻了,導致后面的嚴肅部分有點難以適應。不過整體不失為一部經(jīng)典佳作。拋開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我的預期是阿爾·帕西諾帶領著一幫銀行員工遠走高飛阿爾及利亞痛快雙周游……
這片子出處充斥著無奈和悲涼,最后結局真殘酷
成功的搶劫只能是搶劫者的派對,而失敗的搶劫就可能成為所有人的派對,這個封閉空間以外的群眾,媒體,同志群體,無不陷入無意識的狂歡,集體窺視著一個“偶像”的誕生。Al Pacino 飾演的這個酷聰明但sweet 的劫匪確實太有說服力,在淚眼汪汪中,我也好希望“人質”能有人回頭看一眼他。
一萬分經(jīng)典,阿爾帕西諾四十歲以前最好的電影和機會。您年輕的時候演單細胞生物都能精湛成這樣,而現(xiàn)在您終于能有機會演復雜的老頭了
阿爾·帕西諾最好的電影! 他作為一個劫匪,比起冷漠的FBI和媒體有人情味多了。還有他的同伙SAI,也是個單純的家伙
冷靜的癲狂!精彩至極的表演!偉大的呂美特!偉大的帕西諾!
想跪下喊阿爾帕西諾爸爸!雖然人很多,但這就是桑尼一個人的故事,阿爾帕西諾用盛世美顏和神級演技撐起125分鐘的鬧劇+悲劇,閃亮亮的鹿眼滿滿的故事和情緒,睫毛蓋下來的時候你沒有流淚但觀眾卻為你心碎了。節(jié)奏悶得像片名一樣,故事熬得人像蒸桑拿卻欲罷不能,然而這不正是生活本身嗎,眾生皆苦,桑尼不過是滄海一粟卻看得人無法承受,所以這電影值得五星。
一名銀行搶劫犯,一個雙性戀者,一名越戰(zhàn)受害者,一個中年失敗者。有關政治,有關信仰,有關愛情,有關仇恨。一切是如此真實,但一起都已經(jīng)灰飛煙滅。
1.前半段偏向喜劇,后半段深邃而悲情,整體風格趨于自然主義(長鏡,零配樂,免俗套)2.銀行劫案折射出美國70年代初社會萬象:越戰(zhàn),LGBT,種族,運動,阿提卡... 3.阿爾·帕西諾生涯最佳表演之一,口述遺囑與結尾眼神戲極具感染力。4.凱澤爾即興表演“懷俄明”。5.開篇布魯克林街景蒙太奇+1。(9.5/10)
這兩個劫匪,應該是影史上唯二兩個見到所要求的飛機的劫匪吧,雖然也只是見到,但卻是劫匪影史上很大的一步了。
什么叫好電影,看這部影片就知道了。
9.1;你撒鈔票的那一刻人們才現(xiàn)出真實的猙獰
“劫匪劫持了人質還囂張的跟警察提要求——給我拿子彈來!”
用chinglish的翻法,譯名可為“狗日的下午”,真實案件的斯德哥兒摩綜合癥為什么總是恰巧發(fā)生在銀行搶劫上?看來環(huán)境因素至關重要,盧曼特正是洞察到了“幽閉空間”所帶來的戲劇性,本片是“以戲劇的眼光看電影”的最好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