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資深導演王童的最新作品,仍展現(xiàn)了他刻畫社會底層人物的功力,藉由一宗門神偷竊的事件,展現(xiàn)了臺灣社會的不同面向﹏
阿龍(石英)經(jīng)營了四十年的「西唆米樂隊」因為時代的變遷,團員相繼離去,樂團出現(xiàn)了重大的危機,而他也不知如何改進。大兒子阿輝(小康)每天混日子,對未來沒有計劃,小兒子阿明因為小兒麻痺癥雙腿不良於行,造成古怪封閉的個性,養(yǎng)了一群鴿子以逃避在人際關(guān)係上的困難。
阿輝有一好朋友阿狗(張瑞哲),是一名鐵門焊工,父親因為中風臥病在床,而他騎拉風的機車,用最新的手機,也常帶阿輝到PUB體驗絢麗的夜生活。一天阿狗無意間得知村中小廟的兩扇門神是有價值的古董,在缺錢的情況下,他和阿輝偷了門神賣給收贓物的黑仔,兩人得了這筆錢後,伺機再找尋偷竊的機會。
阿狗一次為富人家裝鐵門後再度潛入偷竊一尊值錢的佛像,去黑仔公司要將佛像脫手時,發(fā)現(xiàn)黑仔已被槍殺身亡,正當阿狗將黑仔身邊的手槍檢起時,警察趕到,阿狗緊張之下帶著手槍逃離現(xiàn)場。
阿龍因為簽六合彩中獎組頭付不出現(xiàn)金而以機票抵帳,一夥人前往紐約遊覽,在中國餐廳吃飯時,發(fā)現(xiàn)失竊的門神出現(xiàn)在餐廳內(nèi),故鄉(xiāng)小廟的門神已經(jīng)成為異國餐廳的裝飾品,眾人集資將門神買下運回臺灣。
阿狗因為受不了老闆娘的色誘而與她發(fā)生關(guān)係之際,老闆回來與他發(fā)生扭打,情急之下阿狗拿出手槍威嚇老闆並逃離工廠。老闆報警後,警方認定阿狗為窮兇惡極之徒予以通緝。阿狗躲到阿輝家頂樓鴿子籠時,警方大隊人馬開到圍捕,在強力火力逼迫之下,脆弱的阿輝拿手槍瘋狂的向警方開火,一時間槍聲大作,輝、明受傷,阿狗中槍身亡。
看了一下大家給的分數(shù)都不是很高,但是我覺得整個觀影過程都很流暢。雙線敘事展開得很完整。沒想到樂團最后真的去了紐約。在大家在紐約嬉鬧的襯托下,阿狗顯得更孤獨。應該是剛好拿了那一把槍,剛好向老板開了一槍,就直接被警察鎖定了。只是最后看向阿輝那一幕明顯感覺演員張力不夠,阿輝看著四下逃散的鴿子的驚嚇比阿狗拿下父親氧氣罩帶給我的觸動要多得多,心疼,悵然...
媽媽發(fā)現(xiàn)被騙的時候拿著掃把失控了,從這里開始到一排人現(xiàn)在屋頂上的時候都是在笑的,直到看到媽媽自己一個人坐在長凳上哭,才為自己的笑感到內(nèi)疚。阿明走過去帶著哭腔對媽媽說“媽媽不哭”,然后再走到大門口對老爸一行人大罵一句“干”!這個角色塑造的真的好充實。有陰郁,但對家人的關(guān)心也了然于心,對于外界也有回應。
秀枝真的是見證轉(zhuǎn)折最沒有存在感的角色。走的時候一群老男人正在享受從媽媽那里“騙來”的大餐,回來的時候又遇到媽媽追著負氣出門的阿明。
阿狗老板發(fā)現(xiàn)不對勁的時候,要走去阿狗的房間,感覺這里欠老板一個長鏡頭...
一行人在紐約玩的時候爸爸看到旁邊一個坐著輪椅的小朋友也出來玩,對媽媽說是我不好,應該也帶阿明出來,阿明最后把腿受傷的鴿子放走大概也是這么想的吧。
這是記下自己感受比較多的。這部電影少了王童臺灣三部曲的時代背景。但也有觸及新千年臺灣老一代和新一代的隔閡?!八麄冞@些年輕人,連神明都敢偷,就是這樣心無所恃,才會一下子什么土石流,地震。”
最后門神在村民的努力下又被回到臺灣。只是阿狗,如果沒有偷門神,應該也不會認識黑面仔,(寫到這里我公交車到了“蔣公岸”站)也不會有后面的事情發(fā)生。門神回來了,卻再也沒有阿狗可以回來了。
失去父母的孩子們是不是都住在自己的lonely planet上呢?
作者:方漢君
中國臺灣著名導演王童的《自由門神》(2001),除了那個值得商榷的血腥結(jié)尾,總體上真的很棒。 正因為結(jié)局欠缺點縝密的處置,讓這部悲喜劇少了點悠遠品鑒的滋味。如若給個開放性結(jié)尾,給阿狗的人生留有余地,也就是給觀眾一份念想,則可堪稱完美,也會比這個封閉性死局更有蘊涵。以我愚見,如此不留余地的結(jié)果,于情于理似乎也有點說不通。于情,帶槍的阿狗,事發(fā)后,給阿輝打電話,一般來說,真講哥們義氣的朋友,這個關(guān)節(jié)點,他不會牽連阿輝倆兄弟。退一步說,即便他來到了阿輝家,當警察包圍并喊話只給他三分鐘時限,阿狗也會繳械投降,因為負隅頑抗,不但自尋死路,且會把這倆兄弟倆逼入絕境,這是不仁。
于理,阿狗再沒文化,生活于臺灣這樣的現(xiàn)代社會,即便走投無路,也會相信這事說得清,如這把槍從哪來的,古董店老板黑面仔的死跟他毫無干系,自己只是偷了佛像準備來賣,順手拿了兇手留下的槍,之后又用槍誤傷了門店老板。這一連串意外,梳理起來并不難,從法理上說,阿狗不至于死。即便阿狗對自己的前途心如死灰,就不想活了,那也不應連累這兄弟倆,這也不符合阿狗一慣善良的內(nèi)心。人物前后反差性太大,往往不會有好的效果,一切要符合角色的本質(zhì)。再者,阿輝兄弟倆拼命保護鴿子,這種想法很好,但讓人好像被槍擊的鴿子比人命還重要。這個結(jié)尾,的確制造了一種悲情效果。當然,導演自有其深刻的考量,或比我們看得高看得遠。
公允地說,《自由門神》總體上不失為一部難得的佳片,如果說阿狗的人生只是一個枝蔓,那阿龍一家則是主軸,主要制造了這一群苦中作樂的臺灣人形象。阿龍組織一個快樂行樂隊(又名西唆米樂隊),這群吹吹打打的人,除了他的大兒子阿輝,還有馬修和王哥這對搞怪的活寶,胖妹秀枝負責打鼓,之后跟著丈夫右將離開,阿龍的妻子只得替代。再后來,秀枝的丈夫右將被黑社會打死,她只得再回到樂隊。影片沒有絕對的主角,阿龍的妻子阿月,阿輝和阿狗,應是三個主要角色。但阿輝的小兒麻痹癥兄弟阿明,也是一個重要角色,寥寥數(shù)次,栩栩如生。其它如小廟主持騙肖仔和其妻阿淑,也是跟阿龍夫妻常來常往的朋友。
李康生出演的阿輝,與張瑞哲飾演的阿狗,不但是鐵哥們,且模糊中帶有同志情那種。門店妖媚漂亮的老板娘勾引阿狗,硬生生地要上他,簡直就像是被“強奸”,從這個也可看出,他對于異性的確不那么上勁,所以,外出的老板回來拿東西,發(fā)現(xiàn)這茬,真是冤死阿狗。搞笑的是,這位老板向警方陳述時,居然編造謊言說是阿狗欲強奸他年輕的妻子,風騷老板娘在旁邊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影片最有生趣的,還是阿龍這個樂隊,這是個大家庭。馬修嘴饞,動歪腦子改彩票號,得到了阿龍的首肯,一起哄騙老板娘,讓她誤以為中了二十萬大獎,喜不自禁,給他們好吃好喝,結(jié)果被騙肖仔妻子識破,老板娘一把鼻涕一把淚,整天省吃儉用想給殘疾的兒子買一輛三輪車。阿龍也感到對不起妻子。阿輝開著車載著樂隊每天趕場演出,忙的不亦樂乎,辛酸只有自知。獨自在家的阿明除了喂養(yǎng)兄弟倆養(yǎng)的鴿子,就是渴望出去走走。片中,阿狗騎著摩托帶阿明出門給受傷的鴿子療傷,順便看望阿狗因車禍成為植物人的父親,看到阿明被門店老板娘的妖媚所吸引,阿狗還帶他去“放松”了一下?;氐郊?,阿輝怪罪阿狗不應該帶弟弟去那個風月場所。但阿明倒顯得很享受。
阿狗為了湊給老爸治病的錢,帶阿輝一起偷了騙肖仔看重的老物件“門神”,賣給了古董店老板黑面。賺了意外之財,嘗到了甜頭,才有了后來他偷賣客戶的佛像。阿輝理解他,但不愿收這倒賣“門神”的錢,說不吉利,再說你爸治療也要錢。沒有“門神”的騙肖仔就像丟了魂魄,心神不安,只得再找阿龍這些兄弟一起做一個,雖然不及那古董,那有總比沒有強。最逗的是,當阿月真的中了二十萬大獎,兌獎點卻說無錢可兌,最后只得用給員工的美國游做抵押。這樣,阿龍和老伴、馬修、王哥、秀枝和騙肖仔夫妻倆,一起來到紐約旅游。
影片用臺灣和紐約對比的手法,同時上演一出悲喜劇,這種急切的撕裂感,恰好對應著某種差異化的現(xiàn)實。臺灣的悲,正是阿狗犯事后東躲西藏的不堪處境,紐約的喜,他們一起走馬觀花,參觀了那會還在的“雙子星座”,以及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搞笑的是,阿月在街頭跟他們走散,用臺灣話與警察比劃,雞同鴨講,終而匯聚,喜極而泣。他們還與街頭藝人一起演奏臺灣民歌,更在一家意大利餐廳就餐,意外發(fā)現(xiàn)被黑面倒賣過來的“門神”,經(jīng)過他們的解釋,老板愿意送還給他們帶回臺灣。這個意外之喜的情節(jié)設(shè)定,真有點兒腦洞大開又不可思議,卻如此的自然和熨帖,真讓人爽然。
但臺灣這邊就沒有那么好彩,紐約那邊游玩的人不會想到,走投無路的阿狗,橫下一條心,在與躺在病床上的老爸作生死告別后,便發(fā)生上開篇的那一幕。他不但失去人生的自由,還將獻上寶貴的生命。難道真的是他偷了“門神”造成了不吉利。難道臺灣的“自由門”還沒真正建立起來。好像影片想說的還有很多。這個世上,誰不渴望幸福,誰不渴望一個圓滿的人生,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命運也不可復制。何況,這世上總有另一種反向的人生。
也許單純的阿狗根本就不會想那么多,也不會如一般人那么世故,他只是不愿茍活,不相信臺灣的法制,不想就這樣任命運擺布下去,他只想早點離開這個世界。無疑,這是一個被虛化的人生,總是游走于叛逆、磨難又特殊的人際邊緣。如此,導演的這個結(jié)尾也就變得理所當然而無可苛責了。
2019.1.14
臺灣的生活味道
感覺王童有點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三位一體式附身啊。展示臺灣社會基層民眾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進退失據(jù)、變形分裂,非常到家。唯敘事不夠緊湊、結(jié)構(gòu)過于線性,少了些電影制作應有的匠心。
都市題材于他不甚搭調(diào)
他鄉(xiāng)遇門神,看過留腳印
之前看的王童的影片,都是古裝戲或年代戲,不想他拍當代戲,也如此根深葉茂、莊諧皆宜,對小人物群像的塑造,不亞于侯孝賢、楊德昌等人。王童可能是最被低估的臺灣導演。
《自由門神》,又見李康生,看多了還是能感覺他年輕時好看的地方的。前半部分細節(jié)拍得看著很感人,覺得臺灣也不只是有楊德昌和侯孝賢;后半部分變悲劇,槍戰(zhàn)都來了,感覺變港片……可能王童沒有另外兩位導演出名是因為他風格有跳出描摩生活的細膩之外,看著沒有那么統(tǒng)一?
前面部分感覺黃信堯是不是得到啟發(fā)去拍了大佛普拉斯。最后從臺北到紐約,從紐約到臺北。以及片尾講述911之前的拍攝意外地貼上主題。
漂洋過海遇門神,臺灣人民縱鴿飛。
這不可以和《行動代號:孫中山》一起看。在家靠奶媽,出外找酒家女。我老婆不會做出對不起我的事,她真的愛我,我也愛她。
好人被迫走上歧路的故事,拿槍開槍是混亂驚恐中的意外,門神門被張瑞哲飾演的阿狗盜走,被文物盜賊賣到美國,再被發(fā)現(xiàn)歸還。其實都是象征臺灣的來去問題。而片中被拾起的鴿子和最后被警察開槍打死的鴿子和被放飛的鴿子,也都是借用意向來表達自由之意。仿佛自由之身卻無自由之權(quán)利。片子存在一些低概率自洽的說明,比如阿狗拿槍這回事,佛像不帶走也不告知好友買家老板被殺的事。
游美利堅大公園的時候讓我想到塔蒂。
為什么要拿走槍呢,可能是為了在世界上尋找一份安全的庇護吧。就像保護鴿子一樣,門神也保護著他們。兩聲朝向天空的槍聲,像是在證明自己的活過。
奇幻門神漂流記,最后的結(jié)局有點爭議,尤其是小年輕拔槍相向的時候,但那應該是導演正想要的。不是單純的驚恐,還夾雜著絕望,被裹挾,還有神明的詛咒。
阿狗爸爸每場戲都是淚點。自由女神、自由門神。鴿子??袋S昏。
從等車那場戲開始平行剪輯,樂隊線依舊是小人物命運浮沉,少了歷史題材流露出的蒼涼,黑色幽默一如既往;阿狗線是最失敗的,不少動機缺乏最基本的邏輯自洽,最后的結(jié)局因為剪輯原因支離破碎,本來醞釀起的情緒隨著一次次切到美國線變成一地雞毛??吹狡驳淖帜?,門神從美國再回到中國,雙子塔遂而遭受911恐襲,感嘆現(xiàn)實果然比電影有趣。
過多符號化植入,但兩種風格和景觀完全沒有得到融合,《紅柿子》6年后再次執(zhí)導電影,王童已經(jīng)有些力不從心,主題歌是巴奈的《看黃昏》,原來那時候她已經(jīng)出名了。
兩個小時當中腦子里一直回蕩著《愛情萬歲》和《麻將》,此片當做是蔡明亮或者楊德昌執(zhí)導來看完的話,可能不自覺加分吧,新千年之后維持這種絕望中的樂觀意境對臺灣電影已經(jīng)是大功。
臺灣的門神被盜,漂洋過海在美國的餐館當裝飾。一群小人物他鄉(xiāng)遇門神,又得花錢把門神買回去。臺灣的自由門神,美國的自由女神,高飛的鴿子,走投無路的阿狗,何處才是歸宿?王童的這部電影太散,看的時候容易走神。
1.偷門神者死!2.雙子樓遺照!3.做賊心虛;4.底層人物手中無權(quán),始終畏懼著官方勢力,甚至是不信任。
影片用臺灣和紐約對比的手法,同時上演一出悲喜劇,這種急切的撕裂感,恰好對應著某種差異化的現(xiàn)實。臺灣的悲,正是阿狗犯事后東躲西藏的不堪處境,紐約的喜,他們一起走馬觀花,參觀了那會還在的“雙子星座”,帝國大廈,以及自由女神像。他們在一家意大利餐廳就餐,意外發(fā)現(xiàn)被黑面倒賣過來的“門神”,經(jīng)過他們的解釋,老板愿意送還給他們帶回臺灣。這個意外之喜的情節(jié)設(shè)定,真有點兒腦洞大開又不可思議,卻如此的自然和熨帖,讓人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