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了女白領田小麥得到父親破案筆記,發(fā)現自己失憶原因和當年的初戀的秘密都與此案有關,于是她開始調查這樁謀殺案,卻卷入危險的故事。
香港導演陳果北上,指導首部在內地公映作品《謀殺似水年華》,并將其定位成懸疑愛情片。
原本立足商業(yè)一心瞄準票房的試水之作,定檔情人節(jié),怎料前有《美人魚》《三打白骨精》等超級賀歲片的強勢打壓,后有追兵《奔愛》五大導演合力吸金,中途還殺出《高跟鞋先生》這匹黑馬,最終票房慘淡。
作為原著迷,我更關心電影(包括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格調等)是否存在無妄之蠹,在上映翌日便前往影院觀看、檢驗,中途得知原作者蔡駿在售出版權后,并未與電影創(chuàng)作分道揚鑣,他對劇本改編提供了諸多建議,并為宣傳曲撰寫歌詞,精誠保駕,原味十足。
所幸,本片并未發(fā)生《九層妖塔》那般對原著進行徹頭徹尾的顛覆,也未出現預想中對故事改頭換面的困惑與失望。《謀殺似水年華》,稱得上未將原著謀殺的電影改編。
電影基本忠實于原著,保留了所有主角的人設和故事主干,講述刑警老田偵破1995年南明路謀殺案未果,將兇案唯一目擊者(即被害人年少的兒子)秋收帶回家照顧,秋收與老田的女兒小麥產生情愫。秋收在一場足球賽中偶遇兇手后與田家父女走散。
五年后,田小麥與秋收意外重逢,并展開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在小麥高考前夕因為田父的反對而雙雙失去聯絡。
田警官于五年后殉職,小麥結婚前夕,好友錢靈離奇被殺,她在父親的工作筆記中發(fā)現了兩樁謀殺案之間的關聯,疑點全部指向一家叫做“魔女區(qū)”的淘寶店,而神秘店主正是秋收。
警方在追查秋收的同時,發(fā)現小麥的未婚夫盛贊一家,曾與兩位死者有千絲萬縷的糾葛。而真兇就藏在一張多年前的知青合影中。
影片將重點瞄準秋收與田小麥跨越十年的愛情,兩人分分合合,幸福總在破曉前急轉直下,兩個年輕人歷經生死滄桑,仍然執(zhí)守初心。
但作為懸疑題材的原著小說,細密的案情與驚悚氣氛才是主題。于是,劇本主創(chuàng)對原著進行了必要的刪改,這當中有精妙的點睛之筆,亦不乏形同雞肋的硬傷。
對比原著,電影改編較為成功的部分主要有:
故事發(fā)生地由上海變?yōu)楸本?,原著所涵蓋的上海、西部農村、廣東、北京四處地理背景,被簡化為北京和云南兩地;
謀殺案由三樁改為兩樁,電影刪除了原著中第二樁殺人案件——小麥錢靈中學語文老師被殺的全部情節(jié);
南明路兇殺案調查無果,變?yōu)楸本┝戆l(fā)生重大案需要抽調警力,偵破行動被無限期延后;
錢靈這一人物形象大大簡化,原著中心思細密、情感復雜的錢靈變成了電影中癡情拜金女,其死亡前后的細節(jié)以及兇案現場的部分被省略,錢靈案重要物證由親歷變?yōu)榫睫D述;
小麥家樓下司機老丁和派出所暗戀田父的女同事,兩個人物在電影中合二為一,變成鄰居丁阿姨,田警官與丁阿姨若即若離的示愛為本片增添許多溫情;
小說中線索錯綜的插敘、倒敘,在電影中用父親的呼嚕聲、托夢、工作日記翻頁等鏡頭閃回,時間關系便借由電視機中的播放的汶川地震、非典、太平洋海嘯、9·11、千年蟲等新聞畫面來敘述;
原著的全知敘事人,在電影中很大程度上由已故民警田躍進承擔,通過他手寫不輟的工作日記,勾連起兩樁絲巾命案的前因后果及各方線索,而日記所述內容在現實中的轉述,則借由年輕民警王隊長來陳述和推進;
秋收喪父后出走,無意中與自殺少年偷換身份,并冒名前往南下打工,以及與跳樓者親妹妹戀愛的情節(jié),在電影中全部砍掉,改為田警官下跪請求秋收離開作為交代;
影片增加了盛贊在十年前的戲份,將其改編為一切矛盾的制造者,他因嫉恨小麥對秋收的專情,而設局將秋收囚禁在廢棄工廠地下室,盛贊成為原罪的化身,事實上,他的親生父母即為兩樁命案中的“惡鬼”;
秋收在得知真兇后,于地下室對盛世華(盛贊父親)進行審判和報復的地點,由原著中的地下室改為電影中十五年前兇案現場小賣部,其復仇索命意圖更為簡單明了;
小麥通過香水辨認殺害錢靈兇手的橋段,改為絲巾所系的農民結暴露了兇手,此舉既省時又合理,與上一代人的知青身份形成呼應;
林雪扮演的流浪漢張紅民在地下室出場,是本片最大的驚嚇點,由他向小麥道出秋收五年前失蹤的來龍去脈真實合理,同時引出演本片最大淚點——廢棄工廠中小麥和秋收的揮淚重逢。
劇本改編的遺憾之處,使整部影片的細節(jié)充滿硬傷:
神秘淘寶店“魔女區(qū)”由女主角田小麥直接道出,而非由原著中錢靈的神秘警告,懸疑性大打折扣;
噩夢、深夜復印機等畫面有意渲染恐怖氣息,然而它們與情節(jié)對接生硬,效果并不成功;
秋收作為北京人眼中的“鄉(xiāng)巴佬”,帶有嚴重的自卑情緒和防范心理,卻在片中主動要求觀看日劇,其行為與身份嚴重不符,令觀眾匪夷所思(或許是出于對田小麥的深厚情感,使秋收變得外向勇敢,而事實上,初入田家的秋收,對小麥只有敬畏,基本不存在好感,電影中未交代二人破冰直接示愛略顯唐突);
為推動案情,影片加入秋收十年后綁架盛贊的情節(jié),阮經天在密室中對張超的暴力拷打,極富捆綁SM和基腐元素,為影片增加了看點,卻并未制造出恐怖效果。而隨后盛贊在得知了秋收父親的死亡真相,撞墻贖罪行為不符合當時的求生邏輯,觀眾一片嘩然;
秋收在地下室寫小麥名字的工具,由原著中的石子刻刀改為排筆和油漆(工廠都廢棄那么多年了,即便地下室存有剩余油漆,恐怕也早就干硬掉了吧)情節(jié)嚴重背離常識;
田躍進作為正直善良的優(yōu)秀警官,卻抱有嚴重的鄉(xiāng)村歧視和階級偏見,人物性格難以自圓其說;當然片中也有田躍進鼓動丁阿姨入黨這類很硬的價值觀輸入,以示本片雖帶懸疑恐怖色彩,立場卻足夠唯物,完全符合電影的審批要求;
以小麥的家庭條件,絕不允許她高考后同盛贊一起出國留學,漏洞明顯;
電影中秋收的第一次走失,安排在足球賽場,省去了原著中小麥放風箏跌落深溝失憶的劇情,由深溝跌落引發(fā)的小麥選擇性失憶在電影中便沒了源頭,十年后直接交代小麥企圖從“魔女區(qū)”購買記憶,顯得突兀;
田躍進破案動機:由原著中的職業(yè)忠誠,變?yōu)椤白运健备笎鄣姆簽E,田躍進在時空交錯中多次的出場,實為超自然現象,是小麥和王隊長主觀世界的呈現,電影中卻并未采用“套色”等鏡頭語言加以區(qū)分現實與幻境,讓觀眾多次驚呼意外,看不懂田躍進在該處究竟是人還是鬼,易引發(fā)觀眾時空感的錯亂;
秋收被囚禁于地下室期間,養(yǎng)父為尋找他而葬身于車禍,肇事司機便是丁姐,影片將秋收十年后找到丁姐尋仇的片段刪去,未提及丁姐對南明路口的恐懼,頗有些浪費了郝蕾的深厚演技;
小麥最后指認殺害錢靈的兇手(盛贊的母親袁淑貞)的地點,由原著中醫(yī)院外的雪地,改為接收“魔女區(qū)”快遞的辦公室內,懸疑氣氛大大降低。原著中兇手自動認罪的橋段,改為王警官出面說教,令真相大白時的悚人意境大打折扣,從畫風上看,影片結尾徒有懸疑情節(jié),失卻了懸疑的氣質。
從選角上看,《謀殺似水年華》亦屬上乘之作,楊穎的顏值和氣質,在文藝片中別具優(yōu)勢,首次嘗試懸疑題材的她,不僅在形象上實現了突破,更在演技方面得到了升華,文藝愛情片不失為她未來戲路的發(fā)展方向。
阮經天也將秋收這一層次豐富的角色,詮釋得飽滿而動人,萌萌的發(fā)型搭配劇中唱歌、游泳等橋段,簡直是他本人特長的集體發(fā)揮,他的模特氣質為本片增色不少,只怪他戲中的服飾搭配太潮,放在十年前的背景下偶有出戲。
張超、熱依扎的青春靚麗,以及郝蕾、黃覺、尹鑄勝、潘虹、寇振海、林雪、宋寧的實力加盟,使該片在同時段上映、同類型題材電影中,成為表演水平最高的一部作品。
影片的整體基調,由原著小說的驚險悚怖,過度為浪漫深情。魔女區(qū)的設置動機由尋仇改為尋愛,大大弱化了角色的犯罪動機,消弭仇恨,緩解了人物間的仇恨與惡念,傳達出滿滿的正面意義。
而慣于指導紀實題材的陳果,在《謀殺似水年華》中亦展示出他的文化關注,片中出現的卡帶錄音機、張國榮海報、日劇《101次求婚》及主題曲、周星馳電影、TVB《大時代》、國安足球賽,以及跨越世紀前后的重大時事新聞畫面、越南戰(zhàn)爭片段,都是對似水年華的梳理總結。
秋收吉他彈唱的定情曲《一生何求》,二人重燃炙愛時響起的《親密愛人》,還有片尾飄著雪花漸入的《海闊天空》,一并以落幕字幕交代:
影片中所有插曲演唱者(包括鄧麗君、黃家駒、陳百強、張雨生、張國榮、梅艷芳)均在故事并行的歲月中逝去,這些看似與故事無關的意向,串起觀眾深耕于心的紛繁往事,引爆廣泛的記憶共鳴,集體呼應著“似水年華”主題。
電影最后的彩蛋,從本片關鍵證據——舊合影的拍攝現場漫開,還原“上山下鄉(xiāng)”那一代人勞動、學習、相愛、回城、越戰(zhàn)結束歸國的畫面——
原來故事早在更久以前開場:秋收的母親許碧真、盛贊的父親盛世華、盛贊的母親袁淑貞、小麥的父親田躍進,年輕時的他們彼此遇見、錯過,命運隨之交匯于一處——
那張黑白集體照,此后所有的愛恨、善惡、悲喜、生死,從那一刻埋下種籽,似水年華事,皆是彼時結下的果實。
離場時,觀眾不禁產生疑惑:謀殺案的兇手究竟是誰?
城鄉(xiāng)差距?貧富懸殊?歷史遺疾?家世淵源?都對,也都不對。
時代翻頁后,男人面臨選擇,富家女和村寨女都能改寫他一生的前途命運。后來的境遇我們都看到了:兩個父親的差距,托付給兩個兒子截然不同的命運,秋收油苦艱絕,盛贊一步登天。一同求學成長的密友,田小麥仍蝸居在二十年前的狹小民居,白天做著高級白領夜里逛著淘寶,錢靈依附于盛氏父子過上驕奢淫靡的別墅生活。
物欲迷人眼,真兇即是每個人心中過度的貪念,和越界的愛,盛世華舍不下權勢與美色、許碧真不安于貧窮與渺小,盛贊的善妒與軟弱,錢靈貪圖物質不惜淪喪綱常共侍一對父子,袁淑貞對婚姻和事業(yè)近乎瘋狂的控制欲和報復心,都是殺戮的元兇。
時勢縱然會成就許多人,一朝弄潮,留名萬世,同時,它以巨浪將更多無辜者淘洗、埋沒。我們的社會、家庭、夢想、伙伴無不影響著每個人一生的幸福,在面臨危機與誘惑時,個體選擇以何種方式應對,是矢志追逐優(yōu)容,還是耿耿于仇恨,將成為善與惡的分野。
還是會惋惜:高檔殺人絲巾背后曲折的來龍去脈、小說中最深情的那句告白“我心里難受你”,少年自卑陰郁的性格導致其未能及時配合警方描述出兇手的樣貌,諸此細節(jié)無法在電影中得以深挖和打磨。
總體來看,將20余萬字囊括十數載光陰的小說,精編為兩小時的電影,有棄枝除葉,亦有合理并項,故事主干及旨要未受大幅改動,片中各處安置的懸念與解梗前后呼應,能夠自圓其說。
蔡駿在后記中說,這個故事最深層的創(chuàng)作動因,絕非妄造懸疑或恐怖,亦不以殺戮與追捕嘩眾,而是忠實的記錄——詳盡地載入一代人的成長歷程,緬懷我們共同被時間謀殺的青春。
從情懷層面看,陳果和他的電影做到了。
一直拍藝術片的導演,倆零演技的演員 + 一本無病呻吟不驚悚、沒推理、狗血結局的小說,不知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
看完之后我感覺我應該去入黨。因為共產黨人不怕鬼
除了ab的演技,其他都比期望值要高。
一部偏懸疑的文藝片,男女主完全不搭,觀影過程幾度出戲,這對于一部懸疑片來講就是致命的啊。其實是個還不錯的故事,但真正搬到大銀幕上反而感覺沒意思了,演員怎么看都感覺是在使勁背臺詞,演的好辛苦看得更辛苦
最后聽著片尾的歌,還是很感慨,可惜故事太亂了,看過原著,所以能理解。最后,baby加油!
什么亂碼七遭的
感覺還可以啊 不造為啥評分這么低
ab的演技徹底沒救了,安心去當綜藝明星吧,求別糟蹋電影了
一星給原著,我果然不該對AB演技有什么期待。
蔡駿的這篇小說本來就不是他的好作品之一。何況不好拍,還在需要演技的時候找了baby,看了預告就一臉尷尬,果然不應該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電影院看的
好看的懸疑電影??
心疼所有和ab對戲的演員和導演
“是我先愛她的!”“先愛她又怎樣!”“我比你更愛她!” 還能更無病呻吟一點么
我就想問問小天你好歹也是金馬影帝呀,下次挑選作品時請長點兒心吧!
好好的一個情人節(jié),確實被這部電影謀殺了!
謀殺中國觀眾
你爸殺了他媽,你爸也是他爸;你媽殺了你女友,你女友也是你爸女友。這關系錯綜微妙,怎一個亂字了得。
講真拍戲的時候ab的演技真的沒有讓導演和另外的演員尷尬嗎??????
這不是我喜歡的陳果。我懷念那個拍細路祥、榴蓮飄飄的陳果,就像我懷念那個拍孔雀、立春而不是拍微愛之漸入佳境的顧長衛(wèi)。似乎有變化才是進步,但有時候,不變比變,更難。
一星給蔡駿吧,baby的演技就不多說了,我覺得baby可以學學志玲姐姐或者舒淇,多當花瓶,做好花瓶也是不容易的,等真的演技夠了再來演這種角色吧。阮經天雖然是金馬影帝,但是他的臺詞真的讓我很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