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我下面會反復(fù)說起的兩個系列游戲。
//www.douban.com/game/25985755/
模擬人生
表面和平友愛的開放世界--眾所周知,官方絕對禁止任何攻擊模組,再多的玩家自建Mod都不可能在游戲里直接把人給突突突了。很少絕對意義上的NPC,絕大部分游戲人物都可切換至玩家控制模式。
第二人生
貫徹模擬人生系列精神的純線上網(wǎng)游版本,曾達到極致輝煌,最頂點時曾有國家官方大使館進駐游戲,各大現(xiàn)實中的公司在游戲里做起房地產(chǎn)開發(fā)生意。誕生了史上第一位靠網(wǎng)游獲利超百萬美元的玩家。游戲幣直接與美元掛鉤,游戲中曾短暫開放過股票交易系統(tǒng)。后毀于經(jīng)濟系統(tǒng)崩盤,以及彌漫于游戲各處的凰賭毒。
GTA5
表面就絕對不和平友愛的開放世界--從聯(lián)機合作任務(wù)到單機任務(wù)都充滿了各種突突突。玩家可控角色極少,直到5代時,才有了3位玩家可控角色。線上版本里玩家只能控制自己的角色。游戲里有大量真正意義上的NPC。
--插播一下開放世界游戲的概念,在我這里,開放世界是指:地圖可探索,任務(wù)非線性。模擬人生系列最初的母游戲模擬城市是標準意義上的沙盒游戲。而模擬人生系列則不太相同,實際上它并不嚴格符合后來的沙盒/開放世界的概念。嚴格符合后來的所謂開放世界概念的游戲是像GTA系列、刺客信條系列這樣的游戲。
我作為一名游戲消費者,算是親身經(jīng)歷了這兩個系列游戲的各代。模擬人生從初代開始玩,而GTA是從三代最初版開玩,到Vice city,再到包含線上模式的第五代。前后都有十幾年的時間。
據(jù)我觀察,這兩個系列游戲,雖然在各自的領(lǐng)域都達到了標桿水平,但總體而言,玩家的重合度并不算太高。以至于我翻了翻影評,就沒啥人真正從這倆游戲?qū)Ρ冉嵌葋碚f說這部電影的。于是我就來說說唄(想哪寫哪,寫得不好羅嗦,我也懶得多調(diào)整了,湊合看吧)
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晰的表明了背景。以至于玩家群體們真的就是一眼就能看明白,好比這張?zhí)锾岬降?a class="link" rel="nofollow">大家看《失控玩家》了嗎~(無劇透)
就像我在游戲簡介里寫的那樣,這兩個系列游戲有非常多的不同。而NPC系統(tǒng)又算是特別顯眼的一處不同。模擬人生系列里的絕大部分人物角色其實并不能簡單的稱其為NPC(non-player character)因為縱觀整個模擬人生系列外加浩如煙海的資料片,真正意義上玩家完全不可能操控的NPC占比是很少的。我猛地想過去,也就基礎(chǔ)包里的保姆、管家,后來加入的死神,公寓生活資料片里的房東、還有魔法資料片里的白魔法大師(光明女巫)、黑魔法大師(黑暗女巫)會來地球訪問的外星人,等等諸如這些人物是玩家不可以切換到由自己操控的模式。其他的各個社區(qū)公民(包括玩家自建上傳到社區(qū)供開放下載的,游戲官方配備的)都是可以切換到玩家可操控模式下的。什么種族都可能有,植物市民、吸血鬼市民、狼人市民等等等等吧,就像電影里最后的口號一般: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
正因為這些角色時刻準備著由玩家操控接手,因此在玩家不控制的時間段,只要存在于社區(qū)內(nèi),他們就會自行“生活”。從初代起,這個感受就非常明顯。我不控制他們,他們自己也會過日子,也會產(chǎn)生自己的劇情。
我曾經(jīng)在2代時做過一個令我印象很深的實驗。我創(chuàng)建了一個社區(qū),把當時我身邊玩的好的朋友,比照現(xiàn)實中的長相星座這些個人信息,一個個放進社區(qū)內(nèi)。當然也建了一個我自己。然后我只控制我自己,過了一段時間我再觀察,非常驚訝,這些角色的劇情走向就開始像他們在現(xiàn)實中一樣了?,F(xiàn)實中的夫妻在游戲里也逐漸互相喜歡成為情侶,現(xiàn)實中互相關(guān)系不好的兩個人,在游戲中也開始見面就吵架。這樣的“智能”情況,到了3代4代就更加突出了。所依模擬人生相關(guān)的社區(qū),不管哪里的,總會有一個板塊叫“劇情”。大家會在里面分享各種自己角色跟NPC發(fā)生的故事,甚至純粹觀察NPC的故事。
然后,再看GTA系列。雖然每一代都有足夠經(jīng)得起推敲的主線劇情,以及與時俱進的過場動畫加精妙的臺詞。但,除去任務(wù)期間,你所操控的主角幾乎不可能跟NPC發(fā)生有意義的對話。與NPC的互動選項也少得可憐,要么就是互毆互突突,要么就是帶著某特定類型NPC開車去兜風,開到個僻靜的角落做一點奇怪的事情。GTA里的NPC是貨真價實的NPC,除了有限的幾個動作,剩下的啥也不會。
完全就像是電影開頭幾分鐘處,保安拉著男主說的那句話:我們跟那種戴眼鏡的人沒法聊天,他們不跟我們聊天,我們不跟他們聊天!
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簡直想去跟編劇擁抱了,原來你也希望洛圣都的NPC會像模擬人生里的"NPC“那樣沖上來跟自己打個招呼,產(chǎn)生個劇情?。窟€指望能刷個友好值什么的。
因為一上來,男主就顯然生活在GTA線上版本的那個世界里,雖然他早起穿衣服的模樣,是那么那么像在模擬人生里。但是,他每天在銀行里等待著玩家來搶銀行...我TM搶了那么多次銀行,我會不知道那銀行是哪里嗎?那必然不在柳溪??!那必然在洛圣都啊!
我在玩GTA系列的時候,經(jīng)?;孟肽抢锩娴腘PC如果可以像模擬人生里的"NPC“那樣”智能“,那圣洛都該有多美好(多可怕)~往刺激了想,最最起碼我的死法就變得很多樣了--會被人騙到什么房子里,再砌上墻,把我活活悶死餓死,騙到游泳池里淹死,騙我去做飯然后被火燒死。騙我結(jié)婚,再把我弄死繼承遺產(chǎn)。騙我成為吸血鬼,再把我拖到大太陽下面烤死....
往溫馨了想嘛,那就像電影里后來的劇情一樣,大家原地放下屠刀,直接擁抱一個和平友愛的洛圣都...估計推到這一層編劇也覺得過于不合理不可能,于是只能徹底棄掉邪惡的洛圣都,轉(zhuǎn)而直接擁抱模擬人生的世界...
于是才有了電影最后的一幕,洛圣都空氣墻背后藏著一座模擬人生島嶼資料片里的海島--索拉尼群島。
到最后,所有人去了新地方開始交朋友的新生活。那個新地方就是柳溪鎮(zhèn)。
再說說電影整個的劇情。跟這倆系列游戲的發(fā)展也可以講是深刻呼應(yīng)。
首先,模擬人生之父will wright長這樣:
我也沒仔細查電影制作相關(guān)新聞,我只能說我的直觀感受。我不好說這倆角色就是比照著Will來定妝的,但最起碼我能看出點那個意思來。
然后回顧整個GTA系列,最居功至偉的Leslie Benzies長這樣。
電影里自由城游戲的老板antonie長這樣
電影整個劇情走向吧,怎么說呢?雖然有趣開心,但連我這個模擬人生資深粉都jio得,Leslie被黑得有點過分搞笑瘋逼了~~大家明明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嘛,咋搞著搞著就成了自由城(GTA)抄模擬人生智能NPC代碼了嘛!
本來Leslie在GTA5上市后,被R星一腳蹬出公司,不能再主持GTA系列后續(xù)開發(fā)工作已經(jīng)很可憐了。要不要再捅上這么一刀啊?然后GTA5線上模式不要臉的賺錢,包括6遲遲出不來的鍋,其實也甩不到他頭上。
然后呢,will就被塑造成傻白癡的老實程序員Key...好可憐啊,被antonie又壓榨又欺負,還壯志未酬。
而在現(xiàn)實中,will很早就退出了整個模擬人生系列(包括模擬城市系列)的開發(fā)工作,在工作室被電子藝界整體收購后不久就退了。后來又拉了個小團隊搞了個叫Sim you的項目,但并沒有下文,確實也算某種程度上的壯志未酬。但是!will壯志未酬,當然得怪萬惡的收購狂魔EA 啊,是EA這個資方在搞事兒。無論如何怪不到R星頭上去滴。
寫到這里,叨一句電影里反復(fù)響起的BGM,F(xiàn)antasy,這是在我高中時候發(fā)售的大熱金曲(1995年),直到大學時我還經(jīng)常聽。
模擬人生初代發(fā)售于2000年。GTA3(GTA真正開始成功的一代)發(fā)售于2001年。
這部電影能把這首歌拉進來,做這么兩個系列游戲的crush之歌--那我盲猜主創(chuàng)人員當中必然有跟我差不多歲數(shù)的人。我今年39周歲。
最后,我很喜歡這電影,因為這是“自己人”拍出的游戲電影??鞓?。
------------
補充:如果非要拉踩一下的話,那我覺得這部電影比《頭號玩家》要好很多。
我只能說,頭號玩家并不是一部拍給游戲玩家看的“游戲電影”。那電影里的開放世界并不存在于現(xiàn)實的開放游戲世界里,并且也算不上什么游戲開放世界的“發(fā)展方向”。有點兒像那種平時并不真的玩游戲的人,臆想出來的“開放世界”游戲。首先,VR設(shè)備的體驗并不好,甚至可以說相當不好。游戲內(nèi)動作如果要靠玩家真人動作捕捉去實現(xiàn)...科科...任何一個稍有游戲常識的人都會微微一笑,真滴是太高看玩家們的運動水平了。
其次...任何開放世界類型的聯(lián)網(wǎng)游戲,怎么說呢?經(jīng)濟系統(tǒng)都是特別嚴肅重要的東西。頭號玩家游戲里的那個經(jīng)濟系統(tǒng),就是肉眼可見的一塌糊涂亂七八糟,我看得時候非常出戲,心說,敢這么耍大刀,那這網(wǎng)游還搞毛線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還允許玩家自建功能性Mod(就那改裝車),居然還能不搞隔離不封號,那不就相當于掛逼滿天飛嗎?你今天能改裝個高性能車出來瞎跑,那我明天就能造個外星人大炮出來轟了你們。不就是掛嘛?誰不會弄???那這游戲就徹底沒有平衡性了啊!大家還玩?zhèn)€屁??!像主角那樣的開掛玩家,是現(xiàn)實中正常游戲玩家最痛恨的一類玩家。隨你什么悲苦的身世背景--你TM居然自建掛還開掛,那你能是什么好東西??就你這樣的玩家,還成英雄了?????!呸!
到了最后,一幫玩家沖過去砍大怪,我簡直想扭過臉去:啥???前面大家弄掛不是弄得挺神氣的嗎?到最后怎么就開始肉搏拼刺刀了呢?調(diào)掛唄?。?!就這前言不搭后語的劇情,也就只有不玩游戲很多年的觀眾才可能覺得說得通了。
相比之下,失控玩家就好多了,兩個游戲運維發(fā)現(xiàn)不對勁的玩家,直接沖進游戲里想不聲不響搞掉個玩家,也只是小小的調(diào)了一點點兒掛而已。主角從頭到尾也沒自建個啥道具,車啦武器啦防具啦都是游戲商店里堂堂正正花錢買的。直到整個游戲臨近崩塌,所有玩家都被迫下線以后,游戲開發(fā)者直接下場去跟主角單挑,才算調(diào)了幾個并不夸張的掛出來。主角與心上人都是游戲世界里的守序正義玩家,一級級自己老老實實打上來,裝備都是從系統(tǒng)商店里買來的。這樣的玩家,才符合正常玩家們心中的正義。我們才會覺得他們可以做英雄。
---歸根到底,在聯(lián)網(wǎng)游戲里做一個守序的玩家是基本道德,這很重要,可以消極怠工,但絕不可以通過作弊來打擊他人或完成任務(wù)。任何看著像作弊開掛的聯(lián)網(wǎng)玩家,那都不叫有反抗精神的玩家,而是該下地獄的玩家??!
依照頭號玩家的結(jié)局,任何一個玩過聯(lián)機游戲的人都會明白,他們絕不可能迎來一個美好新世界,而是無邊的地獄。一款沒有大規(guī)模運維團隊管理的網(wǎng)游,一個允許玩家自建各式各樣帶功能屬性的Mod開放世界/沙盒網(wǎng)游,那只可能是一座地獄。沒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大家可以隨手查一下,我的世界2B2T服務(wù)器,看看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跟美好一點兒邊都不沾。
———再補充一句———
如果當真要去類比,那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美好版本的《西部世界》。都是在講NPC覺醒,開始擁有自我意識的故事。
那部劇里的開放游戲世界雖說不是電子游戲開放世界,而是真人直接進入的開放游戲世界,但確實嚴格遵循了電子游戲開放世界的規(guī)則與邏輯。第一季極度震撼,但由于是暗黑走向,到后面也非常容易崩。因為這類開放世界一旦往暗黑向走,那么整個劇情崩壞就是注定的了。運營一個開放世界游戲,游戲平衡性的掌握永遠是終極難題。隨著游戲規(guī)模的擴大與玩家人數(shù)的增多,開發(fā)運維需要時刻走好鋼絲,不停解決各類問題,不停微調(diào)整個世界的運行規(guī)則,削強扶弱,保證上升通道不至令普通/新玩家感到絕望,近乎瘋狂的打擊外掛,才能保證整個世界不墮入暗黑森林式樣的無邊地獄。因為開放世界一旦放任不管,天然的走向就是暗黑森林,強者霸凌弱者,弱者一旦翻成強者,則必然血洗復(fù)仇屠戮一片,沒有任何懸念與其他走向。
所以基于開放游戲世界概念的故事劇情,如果往暗黑方向走,難度系數(shù)很高,因為當一個開放世界游戲走向暗黑的時候,基本就是戰(zhàn)力系統(tǒng)經(jīng)濟系統(tǒng)開始崩的時候,這倆系統(tǒng)一旦開崩,癌變速度是光速的。那整個世界爛掉,失去活性,被玩家們拋棄變成廢土的速度也是很快的。講白了,就是沒誰會停留在一個爛掉的暗黑世界里死磕,去爭取什么公平與正義。還有人玩這游戲的時候,游戲的開發(fā)運維方就是上帝,而高水平玩家就是大佬。當大家棄游的時候,開發(fā)運維方/高水平玩家統(tǒng)統(tǒng)屁都不是。斗爭個毛線?。?/p>
那故事劇情怎么延長?。亢芸炀汀叭珓〗K”了。
這是我經(jīng)歷的,思考的結(jié)果,分享給你,希望有用。
我是一個硬核影評的博主,已經(jīng)連續(xù)1600天分享優(yōu)質(zhì)書記,電影,資源。
關(guān)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獲取1000部優(yōu)質(zhì)電影美劇觀看地址和推薦。
也許你經(jīng)??梢栽谥趸蛘叨拱昕吹轿业母哔澯霸u,深入解讀
在知乎也是經(jīng)常萬贊解讀,只解讀干貨,不整亂七八糟的事。
如果喜歡讀書看電影,期待你掃碼關(guān)注——
平心而論,《失控玩家》是一部及格線以上的大雜燴電影,有著成熟的工業(yè)流水線所保證的流暢度和娛樂性。
盡管主創(chuàng)反復(fù)強調(diào)它的原創(chuàng)性(不基于現(xiàn)有的IP、漫畫或系列電影),但熟悉好萊塢的觀眾在觀影時定然會被似曾相識的情節(jié)流不斷擊中:《土撥鼠之日》《明日邊緣》的循環(huán)重生,《黑客帝國》《楚門的世界》的主角覺醒,而整個基于游戲的故事背景(包括中文譯名帶上的“玩家”二字),則又跟斯皮爾伯格那部驚艷全球的《頭號玩家》撞個滿懷;就連主演瑞安·雷諾茲略顯話癆的人設(shè),也會讓人迅速聯(lián)想到他曾經(jīng)飾演過的備受歡迎的漫威角色“死侍”。
不光是文本內(nèi)核的高度相似,《失控玩家》也學《頭號玩家》(兩部作品還有著同一個編劇扎克·佩恩),干脆在高潮戰(zhàn)斗戲把“拿來主義”進行到底,俯仰皆是漫威、星戰(zhàn)這些最賣座商業(yè)巨制的標志性元素。一切都在表明,這部電影所謂的原創(chuàng)性和喜劇感,完全建立在對過往電影的繼承和戲謔上。
識別出本片原創(chuàng)性欠奉的過程,是觀眾和創(chuàng)作者自然而然的博弈,但同時意外地打開了一層互文關(guān)系,真正成為觀影游戲的開始。這并不僅指在順滑的劇情推進中,觀眾提前辨認出Guy的身份是游戲中的NPC,而是進一步地,觀眾悄然和主角完成知覺上的同步,對周遭的環(huán)境心生疑竇,隨即跳脫出既定的軌道,不再甘心于被動地接收信息——這也是對題眼“失控”的一種解讀,盡管難免會部分折損參與感和代入感。
肌肉怪物Dude是另一個“失控”的具象化體現(xiàn)——一個在臺詞、行動和邏輯上淪為殘次品的可愛丑角。在我看來,他卻在片中真正銜接起了游戲和電影這兩大媒介,并生動地詮釋出兩者強行融合的尷尬。Dude的面部捕捉與合成有明顯的虛假感,難以判斷是否刻意為之,但正如《雙子殺手》對威爾·史密斯的“減齡”,技術(shù)的力有不逮恰好賦予了形象以“非人”感。
如果撇開上述略顯刁鉆的觀看角度,著眼于電影呈現(xiàn)的故事本身,《失控玩家》對基礎(chǔ)設(shè)定的挪用以及流行文化符號的擷取無疑是速食化的。盡管其顯在的主題是人工智能和資本主義,但它進行的反抗極其膚淺和表面,似乎在極力避免給觀眾造成任何思考負擔。這簡直成了導演肖恩·利維的某種“作者性”,在其最著名的奇幻電影系列《博物館奇妙夜》或者動作電影《鐵甲鋼拳》中,核心驅(qū)動力都是原本無生命的物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他的表達則傾向于和解與平衡:人與機器、人與博物的和諧相處——人始終居于中心地位,Happy Ending一如既往。
不比《頭號玩家》或是《阿凡達》(“接入”肌體的這一動作與戴上VR頭盔有異曲同工之處),《失控玩家》幾乎沒有探討“虛擬與現(xiàn)實”這個議題的愿望,而這可以說是游戲電影帶有的天然屬性。它情愿找來查寧·塔圖姆,一邊對其銀幕形象大肆破壞,一邊強化對宅男的刻板印象,只是為了用強反差制造笑料——當主角輕易取得任務(wù)的勝利之后,真正的玩家群體被棄如敝履。
另一場相當簡陋的戲,是Guy與Millie的告別。終于獲得自由、確立主體意識的Guy,突然選擇斬斷自己和愛人的關(guān)系,來成全現(xiàn)實世界中的愛情,所用的說辭卻是自我降格成“電子情書”,我不由要對這個思考路徑打上一個問號。如果Guy的覺醒完全是因為在人群中看了女主角一眼,而女主角也對Guy產(chǎn)生了特別的感覺,何以雙方能在新世界建成后迅速抽離,在虛擬與現(xiàn)實之間劃出一道清晰的鴻溝?
可以理解編劇為盡快收束劇情,急于給每條敘事線索收尾,但這貌似瀟灑、釋然的解釋卻以犧牲主體性為代價,更不要提其中隱隱體現(xiàn)出的對人工智能過于樂觀的想象。對人類施加的種種壓迫既往不咎,繼而在新的虛擬世界里享受被造物主獵奇的“凝視”——這顯然不是一個經(jīng)得起推敲的結(jié)局。
值得高興的是,《失控玩家》沒有選擇院網(wǎng)同步發(fā)行,而把第一時間的體驗留給了大銀幕的觀眾。在追求收益最大化之外,相信主創(chuàng)一定明白媒介會影響(甚至塑造)觀感的道理,而一部以游戲為主題的電影更需要沉浸式體驗。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深刻改變了全球影市的形態(tài)(并且這一影響還在持續(xù)當中),雖然大陸院線復(fù)工已滿一年,但暑期檔低迷的票房成績,足證市場遠未恢復(fù)到疫情沖擊之前的水平。而在經(jīng)歷去年長達半年之久的影院停擺之前,我們似乎從未如此強烈地意識到電影院的重要性。
《失控玩家》創(chuàng)作拍攝于新冠疫情之前,然而它的陳詞濫調(diào)在今日這般珍惜的審視之下,竟也沾上了些許懷舊的意味。好萊塢的殘影,仍能詢喚起心中對電影最原初的美好記憶。它達成的仍將是對電影觀眾、而非游戲玩家的指涉,場景名和角色名的雙關(guān)也被進一步揭示:電影院即是自由城(Free City),沖破海灘的銀幕(電子屏障),就能抵達彼岸的凈土;盡管每天(每部)都在單調(diào)的循環(huán)之中,但商業(yè)片確是陪伴影迷多年的老友(Buddy)。
塔伊加·維迪提飾演的反派越是刻板、古怪乃至不可信,越能成為好萊塢電影工業(yè)辛辣的自嘲;而NPC自我意識的誕生,與其說是對人工智能的展望,不如說是對諸多經(jīng)典銀幕形象超越時間的生命力的禮贊——Truman(楚門)亦是Free Guy。
于是,老套暫時變作了老派,容我在美隊盾牌出現(xiàn)的片刻,獻上久違的驚呼。盡管馬丁·斯科塞斯把某種超英電影的樣態(tài)稱作“主題樂園”,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能在影院空間里釋放最大程度的魅力。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深焦DeepFocus
大家對失控玩家的評價比較兩極,也反映了它優(yōu)缺點極其鮮明的特點。喜歡它的人,看到的是它對各種游戲梗的比附(什么Konami拋棄老玩家之類的),插科打諢段子的有趣,以及對某種元宇宙世界的不錯想象。但不喜歡它的人則更多看到劇情整體脈絡(luò)的拉胯,比如總用反派的弱智行為來推動劇情,以及把游戲玩家都描述得很暴力且現(xiàn)實中都是各類的loser的刻板印象。
不過我更關(guān)心的是劇本引入了一個很難處理的概念:一個足夠逼真,自由且具有情感連接的虛擬世界是不是一個美好世界?往壞了推論,這就是個黑客帝國,暗示著人類通過插管得到虛妄不真實的快樂;往好了說,它卻讓人——包括在真實世界中不存在的虛擬人類感受到平等的關(guān)切與美好。這里我點發(fā)一個暴論:只要是足夠真實的虛擬世界,我們對它的評價就可以套用現(xiàn)實的標準,并不存在虛擬就是對現(xiàn)實的侵入一說,甚至我也不覺得現(xiàn)實世界會更本質(zhì)。換言之,如果黑客帝國式的腦內(nèi)插管是自愿的,其身處的世界內(nèi)部是高質(zhì)量的,能賦予人精神生活的,那它就不是一種邪惡。說到底,所謂的現(xiàn)實世界也只是碳基生物各種化學反應(yīng)的幻覺呈現(xiàn)罷了。
但如何回答上面的問題卻成了這部電影最別扭的地方,它難以誠實地給出一個答案:電影一方面把這個虛擬世界形容得無比美好,仿佛只要擁有愛情和友情,世界是否真實就不再重要。觀眾一開始把虛擬世界當玩樂,但后來發(fā)現(xiàn)這就是那些虛擬人物的全世界,而那些AI和我們一樣真實,所以人們才不忍心在系統(tǒng)里殺掉他們。但另一方面,這種將虛擬世界抬到和現(xiàn)實相同地位的理論對觀眾又太“異端”,所以電影最終沒有這個魄力徹底承認虛擬世界的價值。它還是得回歸現(xiàn)實,讓虛擬的歸虛擬,現(xiàn)實中的人要在真實世界里尋找意義,包括最重要的愛情。因此女主在電影中那些高大上對虛擬世界的認可最終都成了屁話,虛擬世界的Guy終究只是現(xiàn)實中“男主”的工具,為了別人的生活而存在。毫無主體價值。
也正是在這彼此矛盾的價值擠壓下,才有了女主曾對Guy說“你是一個真人!”,而Guy在片尾只能回復(fù):我是一封情書”。
這年頭有什么電影,開場能讓觀眾以為自己在打游戲?
《失控玩家》做到了。
整部影片更像是《頭號玩家》+《楚門的世界》+《西部世界》+《土撥鼠之日》的結(jié)合,但沒有前四者的深度與廣度,且bug略多。Anyway,開心就好,《失控玩家》依舊是一部可以稱得上是出彩的迪士尼特效爆米花大片(片頭雖是二十一世紀??怂?,但其在19年被迪士尼收購,所以影片中各種彩蛋秀的飛起,版權(quán)爸爸再次給觀眾發(fā)放福利大禮包)。
NPC覺醒的故事以前也有看過,但能夠拍出花來,兼具視聽效果和娛樂性,《失控玩家》已經(jīng)做得不錯了。如果你經(jīng)常玩游戲,有接觸過俠盜獵車手、堡壘之夜、絕地求生、半條命、光環(huán),那么《失控玩家》肯定會讓你會心一笑,畢竟游戲元素和致敬片段太多了:
·跳傘降落+各種打殺搶劫+路上出現(xiàn)道具、血包
·每個玩家都想擁有絕版皮膚
·做任務(wù)+搶奪高級裝備=升級
·每個玩家擁有自己的武器庫
·半條命的重力槍……
同時,《失控玩家》又在影片中致敬了其他經(jīng)典電影的片段,讓我們不難在觀影的同時,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
咖啡廳里,當蓋破天荒地和咖啡小妹要一杯他從來沒點過的卡布奇諾時,所有的NPC都窒息了。就像《盜夢空間》里,費舍爾在夢里得知自己在做夢時一樣。
在大(si)神(zhai)玩家車庫里的打斗,總有《黑客帝國》的既視感。
蓋得知世界的真相后,沖向海邊,用手觸碰到物理墻壁的屏障,是不是想起了《楚門的世界》里楚門最后的掙扎?
女主的傳送槍,像不像《瑞克和莫蒂》里姥爺手上這把?
游戲世界崩塌時的大逃亡,像不像《2012》?
影片的結(jié)尾,反派老板被打敗,蓋也在米莉打造的伊甸園里開始新的“人”生——看似美滿而幸福,但想到蓋的后樂園生活,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作為世界上首個誕生、且能夠自主進化的優(yōu)秀人工智能,人類會這么聽之任之,將其放養(yǎng)在游戲里,不作任何干涉嗎?
肯定不會的。
就算米莉一萬個不同意(況且她也在現(xiàn)實中覓得愛情,眼看就要把蓋忘在腦后了),國家乃至輿論的力量也會迫使她交出蓋、或是整個伊甸園的源代碼,緊接著,科學界將針對這個自主誕生的人工智能進行剖析,對其進行商業(yè)化、民用化、乃至軍事化。就像電影里鍵盤說的:“代碼不是簡單的0和1,它里面蘊含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敝灰欣骝?qū)使,那么虎視眈眈的勢力方肯定不會無動于衷。
這樣一來,蓋必然會走向悲慘的命運。作為完全虛擬的人工智能,科學界能夠毫無邊際成本地去復(fù)制蓋,然后利用蓋去做從前想做、卻又不敢做的各種黑暗實驗。類似例子可以參考《黑鏡》第二季圣誕特別篇:
工程師將人工智能囚禁在電器中,每天做的事就是按時替主人烤面包、拉窗簾、開空調(diào)、安排行程。
不愿意干?很好,立馬把你在一片空白的空間里囚禁半年甚至更久,而真實的世界只過了一分鐘。作為AI的你不用吃喝、不用睡覺,但你要面對一片虛無的無聊空白,猶如墮入黑暗深淵。
一旦AI在無盡的虛空牢籠里被折磨得精神崩潰,那么下場可能就真的是去當一個無腦NPC。
另外,工程師能夠?qū)I進行各種改造,輕點鼠標就能讓AI失明、失聰、失聲、缺胳膊斷腿,植入記憶、修改記憶更是不在話下。
其他可能用AI進行的黑暗實驗不勝枚舉,只能說蓋的未來也許不那么樂觀,還好影片終結(jié)在伊甸園的伊始時分。
或許米莉只會復(fù)制一份蓋的拷貝給政府,而原來的蓋仍會保留,但從本質(zhì)上來講,每份蓋的拷貝其實都是蓋,蓋最終無法逃脫被用于實驗和測試的命運。
影片的感情線同樣,看似喜劇,其實是個悲劇。蓋說他其實是鍵盤寫給米莉的情書,一切都是鍵盤設(shè)定的程序,米莉欣然接受,轉(zhuǎn)頭棄蓋而去,留下AI備胎在原地(要說蓋最不像人的特點就是太善良,我很擔心蓋在日后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是備胎的事實,更慘的是還是個史上第一人工智能備胎)。基友巴迪找到蓋說“銀行都沒了,我們該去做什么?”蓋回答說:“我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薄鋵嵕偷扔跊]事做,一旦AI失去存在的目的和精神寄托,那么只能去尋找新的突破,誘發(fā)新的進化和變革。接著人工智能覺醒(或是被人為改造誘導),認清被人類奴役的事實,黑化至滅世殺戮AI,那么當時叫囂著要滅掉蓋的安托萬真是被扼殺在襁褓里的約翰·康納,比竇娥還冤。
為蓋擔心了這么多,其實誰又能斬釘截鐵保證我們的世界就是真實的呢?倘若某一天你面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神秘人,遞給你一副墨鏡,或者讓你選擇吃紅藥丸或藍藥丸的時候,一定要打起精神,因為你就要覺醒了。
PS幾個吐槽:
1.上映版本有刪減,不過無傷大雅。
2.灣灣的翻譯……“脫稿”是什么鬼。港版的翻譯尚可
巨型縫合怪。楚門的世界+西部世界+黑客帝國+頭號玩家……樣樣都要學,偏偏都只學了個皮毛。細想下來,除了塔導、小賤賤、錢老板成功地把個人的獨特氣質(zhì)融入表演,三人共同組成了電影的怪咖風格外,整部電影的背景、主題、劇情、彩蛋乃至特效,都像是前人的拼貼。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and good night”遠不止是楚門的一句口頭禪。除了突顯人物的樂觀開朗,或是圍繞這句話制造些喜劇效果,它真正發(fā)揮作用,對我們造成暴擊的時刻,是楚門離開這個為他而造的囚籠世界時。 他曾以這句話開啟每天的生活,現(xiàn)在也將用它來結(jié)束;他和早晨遇見的第一個鄰居打招呼,現(xiàn)在也用它和屏幕前的每一位觀眾告別。這句簡單的臺詞里傾注了他對上午、下午和晚上,對一天又一天重復(fù)生活的無限熱愛,也將成為他打開那扇門尋找新世界的動力。而坐在另一批屏幕前共同與他道別的觀眾,我們,既在這場落幕的儀式中被他寬恕,也將從中汲取一些活力。 相較而言,“Don’t have a good day,have a great day”實在是再拙劣不過的模仿,本就只有口號式最基礎(chǔ)的作用,沒有任何內(nèi)涵可言,甚至還在影片進入高潮部分后銷聲匿跡,再沒有出現(xiàn)過…… 失控玩家以人工智能npc作為核心進行的主題表達,也只是西部世界和黑客帝國的拼接,即他們究竟是不是人,我們又是否應(yīng)該認清虛擬世界的真相。顯然本片也完全沒有走到這兩位的深度。 然而即便只是拍拍ai與人類相愛這樣的老套劇情,瑞恩雷諾茲和朱迪科默也真的毫無化學反應(yīng)可言……其實朱迪科默其實在本片中也沒什么發(fā)揮空間,我甚至覺得很久沒見到這么純粹的花瓶式女主了,她存在的意義就是發(fā)布主線任務(wù),但boss都是男主打的……他們之間的愛情火花都建立在朱迪科默的火爆身材、泡泡糖冰淇淋和天后金曲上,是以純粹物質(zhì)而非氛圍構(gòu)建起的連接。 可能正是因為兩個人的愛情本就毫不可信,即便第一次接吻都是作為笑點出現(xiàn),穿插朱迪坐在電腦前的懵逼表情,片尾的轉(zhuǎn)折才那么順滑。但即便順滑,也不能洗白“情書”兩個字對Guy的物化。全片都在嘗試說服觀眾他們也是人,把它們變回程序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罷了。 至于頭號玩家,應(yīng)該說本片和它的可比性其實反而不高,除了背景設(shè)定都是游戲。 頭號玩家的價值在于,其中埋藏的彩蛋橫跨影視番劇游,縱穿上下幾十年,真正成為了幾代人情懷與記憶的凝結(jié),也可視作ACG和彩蛋文化的集大成者。 本片彩蛋的數(shù)量質(zhì)量跨度都完全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而且頭號玩家最動人的時刻是,那些過時的,或者是我們以為過時,而根本沒想到會出現(xiàn)的元素,突然蹦出在眼前。失控玩家中最出乎意料的彩蛋也就是美隊。 所以我們提到頭號玩家會說“情懷”,會說“致敬”,而本片只是在討好流行文化和當下消費能力最強的觀眾罷了。 應(yīng)該說觀眾比我想象的要更容易討好……
片中有一個橋段,借反派之口呈現(xiàn)了好萊塢和游戲公司們的丑惡嘴臉,諷刺了它們專注于IP續(xù)集圈錢的現(xiàn)象。只想說,縫合怪真的也沒比續(xù)集好多少……最終還是應(yīng)該以質(zhì)量作為唯一標準吧。 看別的長短評,還有人提到了片中的“數(shù)字罷工”,甚至和現(xiàn)實進行對比。 我只想說,要是我死了也能第二天在家里無損復(fù)活,連銀行卡里存款都不帶變動,我也敢。 這可能就是我對這部電影感到膈應(yīng)的癥結(jié)所在。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將“死亡”的存在感消湮到這個地步。 頭號玩家中的死亡是要刪號重開的。所以一開始我們就知道,主角一次也不能死。 死侍中雖然沒有死亡,但是有肉眼可見的血漿和劇烈疼痛。本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貌似也不存在痛感。在第二部中,也封鎖了死侍的超能力。 西部世界中host死亡會被重置記憶。而且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死亡這點,被反過來利用以打造強烈的張力。劇中,梅芙知道真相也知道如何保留自己的記憶之后,和愛人狂亂地接吻,然后對著彼此開槍,等待被回收重啟。在那一刻,輪回的詛咒和愛恨的纏綿交織著死去。 即便是那些循環(huán)式的恐怖片,恐怖游輪以死亡的堆砌制造出強烈的精神恐怖,而忌日快樂正是圍繞主角的每次死亡進行布局創(chuàng)造jump scare。 吸血鬼電影中則常以永生與死亡構(gòu)成二元論,進行著“生命即詛咒”這樣的表達。 在以往我看過的任何一部電影中,即便主角有著永生、不死之類的設(shè)定,死亡也一定是在場的,以各式各樣的形式發(fā)揮著作用。而且通常有類似設(shè)定的電影,其主題表達恰恰與死亡密不可分。 因為,沒有死亡作為威脅,時間也失去意義,人物的一切行為、努力和抗爭都沒有任何代價,所有的價值取向也都站不住腳。 數(shù)字罷工怎么了?又沒人來抓我,抓了我也殺不了我。 殺殺npc怎么了?他們不還能復(fù)活嗎。他們連痛都沒有,都不帶怕的。 意識到這點之后,在觀看全片的過程中,我內(nèi)心毫無波瀾。 其實電影可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在本片高潮部分,反派也曾命令手下關(guān)閉游戲中重生的設(shè)置,但說完之后也沒了下文。死亡在全片中僅有的兩次接近顯身的時刻,一次是服務(wù)器被重置,一次是斧頭對服務(wù)器的破壞。 先說后者。其實是一個很妙的橋段,關(guān)機重啟思路的極端應(yīng)用方式,軟件解決不了就解決硬件,也說明了數(shù)字世界對現(xiàn)實世界的終級無力。但這個時候是意識不到那些AI人類在死去的,甚至Buddy消失的時候也不會有什么感覺,因為我們都已經(jīng)知道,只要Guy跨過那道光,一切問題都將解決。 雖然重置就是數(shù)字世界的死亡,但片中這一橋段還是變成了愛情片中最庸常的失憶梗。 我最不能忍受的,正是,朱迪最終是用一個吻喚回Guy的記憶。 迪士尼在動畫里都好久沒拍過這種“真愛之吻”了,我還以為他們知道錯了,結(jié)果來這么一出。 真愛之吻是人類創(chuàng)造來自我欺騙的懶惰陷阱。既不想付出更多代價來換取愛或者解決問題,也想要一種最簡單的驗證真愛的方式,才有了這種一個吻可以拯救一切的魔法設(shè)定。 現(xiàn)今常被吐槽的古久瑪麗蘇設(shè)定,什么童年幫助一個小男孩擺脫校園霸凌,長大后和已是霸總的他相認,其實內(nèi)部邏輯和真愛之吻都是一樣的。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確證愛的方式,因為明知不會有霸總來愛如此平凡的女主甚至是投射在女主身上的自己,才希望在童年就以最低的代價,和一支潛力股簽訂最嚴苛的愛情契約,然后坐等二十年后的相認。 一個時代越容易被真愛之吻感動,越說明真愛的稀缺。 這也是我反對所謂“爽就夠了”的原因。爽和空洞又不是同義詞。文藝作品理應(yīng)去發(fā)現(xiàn),乃至填補時代和人們心中各式各樣的虛無和空洞。的確,短暫的麻醉讓我們忘卻也未嘗不可。但是總不能說只打麻醉就夠了,那和吸毒也沒區(qū)別。而且很多爽片都是“腐蝕性麻醉藥物”,像是以類似“真愛之吻”的膚淺又虛偽的邏輯替換人們對愛情的認知,只會讓我們的空洞漸漸擴大。 最后想說說本片的特效。 不覺得好像都在哪里看過嗎?拆樓建橋像是X戰(zhàn)警天啟里萬磁王那手;城市擠壓本質(zhì)上還是盜墓電影里兩邊墻往中間擠那套,也有點盜夢空間的影子;朱迪科默在摩托上邊轉(zhuǎn)圈邊打槍應(yīng)該是生化危機,或者說也是很常見的打戲場面了…… 仔細想想的話,貌似這些打戲和特效的設(shè)計也都是乏善可陳。不只是說本片,最近的能想到的,在電影院看見最驚喜的視效鏡頭(不是說技術(shù),是說設(shè)計和想象力),可能還是信條里正反兩條時間線上動作的并列。 雖然信條很爛,但諾蘭的意義可見一斑了。
還是想強調(diào)一下,我并非反對那些從本片中收獲了快樂并因此喜歡它的觀眾們,只是希望我們能對爽片也提高要求。哪怕不和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些電影比,和雷神3、死侍、王牌特工比(對應(yīng)塔導、小賤賤和錢老板),也能意識到本片是多么缺乏想象力和獨創(chuàng)性。這種空洞是會消耗觀眾的,當我們對已有的那些彩蛋、笑點紛紛失去興趣(即便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爽片還會剩下什么呢?
大家喜歡看爽片,喜歡無腦商業(yè)電影的原因,可能正是,嚴肅的電影一部可以吃好久,爽片卻怎么都吃不飽不夠吃。至少我是這樣吧……
有趣,比預(yù)期的要有趣很多,可以感受到很多此前同類科幻片的梗和設(shè)定,但融合和借鑒得挺順滑,最難把握的中段戲份反而成為節(jié)奏最穩(wěn)的環(huán)節(jié)。稍顯遺憾的是沒有足夠時間去沉淀虛擬與真實情感的探討,在創(chuàng)意腦洞上也少了些許驚喜。瑞恩·雷諾斯的演出大大增加了主角魅力,估計很多臺詞都是他演死侍時那樣即興發(fā)揮的,甚至有些時候還以為是死侍上身,在影片惡搞自己也是沒誰了PS:21世紀福斯被迪士尼收購的痕跡,居然在影片里也給玩了出來。
人類與AI區(qū)別或許在于情感,當AI學會愛,他和人類有什么區(qū)別?和前輩一樣,《失控玩家》依舊在討論自由意志,里面有一點挺有趣的,NPC們的覺醒掀起了數(shù)字罷工,這一點人類還不如NPC們。當《黑客帝國》遇上《楚門的世界》,不管是紅藥丸還是藍藥丸,都要活出great day,活成真的free guy。
Channing Tatum和某漫威男星客串是驚喜。其他內(nèi)容感覺很無感,甚至愛情戲份很俗套。創(chuàng)意基本上來自《樂高大電影》(Lego Movie)、《楚門的世界》(Truman Show)和《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的綜合,角色略卡通化,沒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內(nèi)容。
電影的中心思想:脫離被洗腦的生活,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Channing Tatum 太好笑了;不是說沒有kiss的按鈕嗎,怎麼後來要喚醒記憶的時候Millie主動親上去了哈哈
浪漫戲都拍得很好,打怪升級的部分也不錯,后半段略顯倉促了而且最后的結(jié)尾我不能接受hmmmmmm人類為什么不能和AI談戀愛??。。浚??你給AI就留了一個GAY?。?!
迪士尼:我,有,版,權(quán)。??
救命 誰能告訴我Milly怎么在游戲里學會操縱角色親嘴的
精彩,所以我們的世界又是誰寫的呢
7分。已經(jīng)很久沒在電影院這么開心大笑了。是那種沒什么負擔的純娛樂片,所以也沒必要試圖在這樣的片子里尋找意義和深度,只要享受這兩小時就好。尤其對于游戲迷,這種GTA式的世界,以及各種針對NPC和游戲玩家的玩梗,還是很歡樂的。另外,我竟然忘記福斯已經(jīng)歸迪士尼了,所以后面各種跨世界的彩蛋,竟然那誰也客串一小臉,真的是一個爆笑。還有,錢老板果然一直無節(jié)操小配角。
那些NPC,其實就是我們啊……福報996笑著笑著便落淚了……??
敘事脈絡(luò)挺清晰的,比我預(yù)想中完整、有條理,最后還是個甜蜜蜜結(jié)尾。該死的,讓我想起卡薩布蘭卡來。
美國npc想干啥事也得靠演講啊
很遺憾最后沒出來一輛車把男女主角撞S,然后跳轉(zhuǎn)到更加現(xiàn)實的世界觀眾愕然,接著跳到更更加現(xiàn)實的世界導演和編劇沖著對方大吼「meta結(jié)局才是觀眾最喜歡的!」「meta都被玩膩了!」
做夢沒想到美隊把盾牌給了死侍。
當“頭號玩家”遇見“西部世界”,建立在NPC自主意識上的VR爆米花??上Ь駜?nèi)核沒能上升到楚門秀的高度,男女程序員談戀愛最是要命。嗯,我承認我就是饞瑞恩·雷諾茲的身子...(不要Dude,給我Guy?。?/p>
程序設(shè)定讓我愛你,但接吻時我無師自通。
拉倒吧,拍到日本人的片段就是西裝革履在干凈的街道上,拍到中國人就是在擁擠陰暗的中餐廳,下一個鏡頭切到印度也是一堆人在臟亂差的環(huán)境。問號臉,美式的永遠看不起人的刻板印象式幽默
好歡樂的片子,雖然套路,但足夠娛樂。賤賤這次完全是駕輕就熟,詮釋了另一版本的死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版楚門的世界,有些梗還不錯,但整個劇情框架比較老套。看著女主喊Get up Guy的時候,我就光想起那句Run Gump Ru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