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越久,我就越相信情感,而不是理性
《烈火情人》又叫《毀滅》,后來《毀滅》逐漸不用了,基本上就叫《烈火情人》了。
但,我一直更喜歡《毀滅》這個影名。這應該是我自己內(nèi)在情感追求和喜好有關。
所以,下面,我就叫它《毀滅》吧。
《毀滅》我看了有7遍左右吧,隔一段長的時空就會想看,這期間的跨度至今有5年左右了。
所以,是的,我很喜歡這電影,非常喜歡!
【人物】,是的,首先是因為里面的人物,很喜歡。
安娜(朱麗葉·比諾什飾演)一出場就很讓我驚為天人,很神秘很精致很沉默內(nèi)斂,很有內(nèi)涵和內(nèi)在的故事性——如果我是男的,我也一定會愛上她,其實我現(xiàn)在也愛上她了。
話語很少,但是眼神就能說明一切她想說的。我也一直很鐘愛這種姿體語言的方式,也很希望愛人能夠不需要我言語,就能夠互相明白對方的言語。在劇中,安娜與史蒂文(男主角)就能夠做到,通過眼神、身體語言就能夠互相明白。
史蒂文(杰瑞米·艾恩斯),我覺得他和安娜是一類人,都是那種有豐富內(nèi)心情感細膩深刻的人,而且史蒂文為年過半百,卻能夠第一次驚為天人地遇到真正懂自己內(nèi)心、眼神和姿體語言的女人,而倍感受寵若驚和惶恐欣喜!——“都說人世這么累,有你人間就會美”我想這句話也可形容史蒂文對安娜的心聲吧!
史蒂文本來是小醫(yī)生,被老丈人和老婆推上了從政的道路,爾虞我詐,人情世故,政治風云等等,讓他很累很累,雖然是部長級別,但是他內(nèi)心卻是無奈與乏累,并不是真正快樂與享受的。這在電影中細微的他的淡漠迷茫的表情特寫中就可以反映出。但他事事求好,所以即使做政治家,他也能做得很好——他能做到公私隔離,公是公,私是私,官方場合用官方的話官方的形式,私人場合就會注入私人情感!
然而,在此生命逐漸枯萎之際,上蒼突然賜給他一個“靈魂”愛人——這簡直是他生命中的救命稻草!點燃了他對生命的熱情,對生活的希望與憧憬!他愿意放棄部長職位,愿意放棄原來家庭,就為和安娜一起每天吃早餐、、、、、、、、、
其實我很理解,也很支持史蒂文,因為感情對于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我的理解是這樣。也正如導演(路易·馬勒)的初衷:活得越久,我就越相信情感,而不是理性。
試想,史蒂文下半生要繼續(xù)在壓抑的無愛的枯萎的半生中度過,那太殘忍了。
【情感表達】其次是里面的情感表達,很吸引我。
這電影里面最突出的場景就是史蒂文對安娜的情感表達了!俗稱他們的感情戲。
全場總共4次。每一次都很特別,讓人記憶深刻。
每一次都沒有什么語言交流,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語言交流,全部都是眼神和肢體交流。那種細膩、渴望和默契,表現(xiàn)的特別淋漓盡致和深入人心。
每一次安娜都是“無作為”“被動”“待宰的羔羊”,安娜的這種深度的性受虐傾向是源自小時候的陰影,所以導致她真想“給”,不反抗,只要你需要我只要你愛我就好!
史蒂文就像是一個解讀者,解讀安娜這本書,并且愛上這本書。又像是開墾者,進入她里面,探析她。互相滿足和愉悅!
安娜的毫無抗拒、精致、凝望,史蒂文的被吸引、紳士和探尋,是他們之間的主要互動與模式。
那樣的性體驗,我覺得可能也只有真正的幾度渴望的兩人,深入內(nèi)心的兩人,靈魂伴侶之間才會有那樣的做愛方式!很瘋狂,很危險,很淋漓盡致!
【人物心理】這是第三很吸引我的地方。
安娜到底愛不愛史蒂文,不知道,我也一直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安娜需要史蒂文,需要與史蒂文保持這樣的關系。因為她說過不希望被一個人獨獨占有,所以既不要完全屬于史蒂文的兒子,也不要完全屬于史蒂文。另外,安娜反問過史蒂文:“如果不是因為你,你覺得我還會嫁給你的兒子嗎?”,最后還有,安娜特地把新家的鑰匙給了史蒂文,是主動給的,所以說明安娜是需要史蒂文的?;蛟S安娜是愛史蒂文的,只是不想被占有和主動占有。
史蒂文外在看起來是個久經(jīng)人世的老謀深算的老男人,其實他內(nèi)在的情感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很單純,像孩子般,也很可憐孤獨,需要人愛。所以遇到自己愛的人的時候,他會那么激進和單純,奮不顧身,置一切外界與不顧。
最后,也許看過我這影片的朋友會說我支持亂倫,會說我和史蒂文一樣自私等等。其實,我只想說我不覺得導演這電影是想表達什么亂倫,反而導演想表達的是深刻的情感可以沖破一切,這就是真理!所以對于很多說這是一部亂倫的電影的宣傳,我只能說很膚淺,很鄙視這樣的宣傳和解讀。我也始終與導演一樣,認為情感是不分輩分和年齡的,也不分遠親的,這世上不存在什么亂倫,只有某某政治和主義強加的概念詞和定義。
謝謝喜歡的讀者們!
看了很久了,記一下想到的東西。 這個片子肯定不是路易·馬勒最好的片子——如果真談質(zhì)量,即使讓鐵叔或比諾什的鐵桿粉絲來參與評選,它也只能算普通。 我一直搞不清楚這個片子到底是被哪部分扯了后腿,其實編劇、選角(就單個演員來說)都沒問題,但究竟為什么就是有點不對勁?它有種太過漂亮(近乎完美到令人厭倦),不夠過癮,四平八穩(wěn)的平庸感。相比之下,Claude Sautet(克洛德·蘇臺)——這位在新浪潮里沒路易·馬勒名氣大的導演,他的冬之心卻把平靜、內(nèi)斂的生活和蘊含于其中的激情處理得極有張力——毀滅這樣一個奇異、激情的故事,被描寫小提琴手日常戀愛的冬之心輕易擊敗,落下了不止一條街,也是氣數(shù)。 書的作者談到過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鐵叔和導演一起看中的這本暢銷書,鐵叔很興奮,他們一起跑去和作者談的版權……我對比了書和電影,也覺得劇本的一些改動確實很好,這劇的編劇David Hare是時時刻刻的編劇,而且是導演按著他(真是按頭)倆人封閉著把劇本整出來的,質(zhì)量無可挑剔。但是作者、譯者也和我一樣,都認為這個電影最后出了問題,莫名其妙就變神奇為平凡了,可見當時反響也不咋地。之后多年,在David Hare的書里看到他提了一嘴,比諾什和鐵叔當時沒啥火花,而且拍這個片子的過程非常痛苦,我大概就明白一點兒了。從某種程度上看,那種莫名其妙的沉悶和平庸,大概就是觀眾死活感受不到男女主之間的化學反應導致的。 還有一個原因,書中的男主本是個長相平凡的政客(也許更接近一個普通人遭遇激情的故事),換了鐵叔,忽然就變成了另外一種調(diào)性——成了個美奐美輪的養(yǎng)眼情色片兒。沒辦法啊,鐵叔此人就真的是自帶光環(huán)啊。這導致洛麗塔也有這個問題,鐵叔太好看,總會不由自主拔高參演電影的檔次(包括人物的階級)兩到三個等級,那種納博科夫追求的詩意,在壓抑逼仄平凡的生活與美國公路冒險的蒼白灰燼中開出的花,就沒有了。湯姆 · 福特拍的《單身男子》也是這樣,不過那是以為福特本身就是個在時尚界里混的矯情貨——結(jié)果臉叔那個角色也比書里的人物高出幾檔,成了個美奐美輪的芭比娃娃。 所以,毀滅這個片子最大的看點反而成了路易·馬勒拍出來的中產(chǎn)階級里最高等級的那部分人的生活細節(jié),穿著打扮(尤其是這部分),室內(nèi)陳設,食物,娛樂,言談舉止等等,真是有意思極了,質(zhì)地精良極了。鐵叔在片兒里是中產(chǎn),他老婆家是老錢,因為路易·馬勒出身好,對于富貴一事,他是真懂行,不是假懂行,所以設置得非常精準到位——看這個片子的時候,觀察這些細節(jié)真是讓人樂在其中,反觀激情戲那部分倒是看不看無所謂,權當他們在尬演搞健身吧。 在這里插播一句,鐵叔穿著衣服真是太好看了,鐵叔脫了衣服也真是太好看了。 路易·馬勒在這個片子里表現(xiàn)出來的最大特色(也可能是問題所在)是他對事件中幾個關鍵時間點把控得太精準——讓看的人對他極其放心和信服,他對節(jié)奏的把握精準到幾乎是毫無懸念的地步——但演員卻要在這一明察秋毫的節(jié)奏下演一個極為放縱被荷爾蒙驅(qū)使著隨波逐流的故事。原本這種節(jié)奏感應該來自導演的上帝視角和命運的殘酷凝視,與過程中激情蕩漾的男女情感形成一種反差。 也許正是這點沒弄好,演員,尤其朱麗葉 · 比諾什(奇怪的是,她過去是一直以自然著稱的,因此我只能推斷是導演的要求)表演里拿捏分寸痕跡特別重,變成了一種精確的裝模作樣(所以說這也是氣數(shù),英國病人里比諾什跟拉叔處得那么好,結(jié)果跟鐵叔不來電)。當然鐵叔一向精準細膩從不失常,導演也是胸有成竹,大家都如此是精準,演到最后反而堆疊成了本片的重大缺陷——殘酷成了必然,冷靜成了沉悶,大家一路靠表演悶到底了。 結(jié)果這個片子里,侯孝賢說的好電影里一定要出現(xiàn)的“岔開一下”,真正讓人驚艷一點的東西,居然是鐵叔的小女兒這個角色和兒子死后老婆的表現(xiàn),那真是好東西。 果然,這個片子只有演老婆的米蘭達·理查森得了提名——顯然當時影評人的看法也是如此。 我看這個片子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到底在哪里,他們一念之差之下,這個事情還有救,不會發(fā)展成最后玉石俱焚的結(jié)果呢? 1 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安娜和鐵叔就已經(jīng)明了了對方的欲望。其實真正關鍵的點反而在第二次,安娜和馬丁來訪。 鐵叔在廚房里看到安娜,他特意延遲了一點出去,手拿酒瓶,等著安娜發(fā)話。安娜說的是:“Nice to meet u.”絲毫沒有流露出他們之前曾經(jīng)見過的痕跡,鐵叔隨即也做出若無其事的反應——這個時候,這場情事就已經(jīng)在兩人心中有了默契。 2 安娜第一次把電話打到鐵叔辦公室,女秘書報上姓名,鐵叔考慮不到半秒說:put her through,隨后直截了當?shù)赜浵碌刂贰麄儍扇硕贾缹Ψ揭陕?,沒有半分遲疑。 我看到這里嘆了口氣,如果不接這個電話……這部電影是不是就沒有了……才怪。 3 安娜的母親親自出來懇求,鐵叔本來已經(jīng)決定徹底與安娜斷了,卻終于忍不住打了個電話給安娜,結(jié)果是兒子接的,鐵叔倉促掛斷。那一刻,在旁邊的安娜心知肚明是他忍耐不住,于是采取主動,租了房子。 如果他忍住不打這個電話…… 4 那天他們兩人初次在小屋約會,鐵叔步伐輕快,安娜喜氣洋洋,兩人都如此放松,顯露出舒適的本性——他們本以為找到一個世外桃源,誰知馬丁之死和一切的崩塌在后面等著他們??吹借F叔興沖沖走出辦公室,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上帝視角的我在想,到底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到底命運是什么?很多時候,災難是以幸運的形式降臨的,無知的我們一口吞下,并不知道后面要發(fā)生什么——我們是自己掘墓人的絕佳幫手。當最后一切無法挽回時,則又襯得之前的喜慶如此愚不可及和辛酸。 5 馬丁站在父親和安娜偷情的屋外,表情糾結(jié)。他已經(jīng)有了不祥的預感,但還是開了門——果然好奇心是害死貓的。 這幾個時刻,都是我們所說的,人生的關鍵時刻,也許那個時候忍住,做了另外一種選擇,之后的結(jié)局都可能改變。但也許事實真相是,無論你如何掙扎,那個結(jié)局都在等著你。 馬丁在飯桌上隨隨便便指責父親,說自己的幸福童年中缺乏激情,passion,他這個指責可謂是非常缺心眼兒的。事實上,馬丁應該從未與這個魔鬼碰面,他有的是平常范圍內(nèi)的喜愛,溫情和理解,這是安娜需要的。而他的父親才是那個被激情不由分說俘虜?shù)娜恕W詈?,當鐵叔跑到兒子的辦公室去,試圖訴說激情的可怕和命運無情時,他們之間的落差和交流的虛弱無力,拍得特別好。 是啊,激情是可怕的,這一點唯有那些曾被激情吞噬毀滅的人們才知道——而試圖訴說時,他們蒼白的雙唇已然被命運鎖住。
JeremyIrons,這老男人!
我看過Jeremy Irons三部電影,一部他睡了洛麗塔,一部他睡了個男戲子,一部他睡了自己兒子的女朋友
情色片拍到這個份兒上也沒什么好說的了,朱麗葉·比諾什天生一張高級文藝臉,就算欲火焚身也不會讓人覺得膚淺,這大概就是上帝造人時的偏愛吧。這電影充分表達了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而女人才是靈肉合一進化鏈條的頂端。// PS. 看到比諾什出場頂著一頭鐵T短發(fā),我就知道事情沒那么簡單。。。
他們,是我最喜歡的男女演員。
Jeremy.Irons的確是亂倫片的不二人選
哪里是愛情,分明紅果果的肉體欲望
男主跟女主相愛得有點莫名奇妙,看對眼就上床的關系是愛情?如果男方承受失去一切的痛苦仍然執(zhí)迷不悔是可以理解的一種愛情表現(xiàn),女方始終禍害人的屬性是什么愛情表現(xiàn)?尤其是可以同時跟父子倆上床還能表現(xiàn)得很圣女的模樣,根本理解不能
“受傷的人是危險的,他們知道怎樣讓自己活著?!?/p>
Jeremy Irons到底欠了幾輩子情債,《故園風雨后》《洛麗塔》《蝴蝶君》,不倫之戀無休無止。表演太棒,真是太喜歡Jeremy叔了!
安娜是黑洞,誰都無法填滿她那個永恒喪失的囚困之心。找上這個壓抑如飲茶的男主,一下就噴了。自毀的快感,死欲本能力。性愛怕得真美真文藝。
她沒看見我,她跟彼得在一起,手中抱著一個孩子,跟別的女人沒什么兩樣。
或許花開的意義只在于花開,鳥飛的意義只在于鳥飛,一個人消逝的意義只在于消逝。雪中炭,夏日扇,只在一定的期限里發(fā)揮作用。鳥盡弓藏絕對是真理。緣分盡了,彼此相忘于江湖,不要拖泥帶水。 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這樣描述愛情的消逝:我們聽到她的名字不會感到肉體的痛苦,看到她的筆跡也不會發(fā)抖,我們不會為了在街上遇見她而改變我們的行程,情感現(xiàn)實逐漸地變成心理現(xiàn)實,成為我們的精神現(xiàn)狀:冷漠和遺忘。但是,他筆鋒一轉(zhuǎn),說,其實,當我們戀愛時,我們就預見到了日后的結(jié)局了,而正是這種預見讓我們淚流滿面。
我們聽到她的名字不會感到肉體的痛苦,看到她的筆跡也不會發(fā)抖,我們不會為了在街上遇見她而改變我們的行程,情感現(xiàn)實逐漸地變成心理現(xiàn)實,成為我們的精神現(xiàn)狀:冷漠和遺忘。但是,其實當我們戀愛時,我們就預見到了日后的結(jié)局了,而正是這種預見讓我們淚流滿面。
海嘯般的愛情重傷.他看到她只當她是路邊任何一個女人,他看到路邊任何一個女人也只當是她.真蒼涼.
“欲火焚身”的完美解釋。只有愛欲才會讓人遇見結(jié)局也赴湯蹈火。朱麗葉比諾什的氣質(zhì)真是獨特,換個普通美女估計片子感覺會完全不同。杰瑞米艾恩斯這個畸戀專家!【好帥,求他全套片子= =
比諾什實在是,,太勾不起性欲了。。。隨便換個法國女演員都可以啊。。而且,她每個電影的色情場面都那么奇怪。。。真的很勵志啊比諾什= =|||
他再也沒有見過她,只有一次在車上,遠遠看見她抱著一個孩子跟在另一個男人身后,跟任何一個女人都沒有什么不同。
Oh, Jeremy!So damn Hot!還有年輕的探長,嫩得掐出水。床戲好,結(jié)尾處理不俗。女二的戲好,撕逼那場好酷的說!雖然基本是部英國電影,比諾什的英音(找人配的吧?)也太地道,不過整個影片還是很路易馬勒。雖然不信星座,還是想說這太天蝎了。個人非常喜歡
*他的臉很瘦,是英國男人常有的那種狹窄。 *他身上有英國男人的潮濕氣味,雨水綿綿的城市,長年不見陽光,每一棵樹都會滋生出霉菌和憂郁。他在街旁走過,潦倒地經(jīng)過燈光溫暖的酒吧,無法成為其中酗酒縱情的一個,只能站在櫥窗旁默默凝視,然后離開。 *他具有神經(jīng)質(zhì)的美感。手指修長,臉色蒼白。 *在主演的電影里,大部分都容易陷入病態(tài)的畸戀。 *他是喜歡縱身撲入的人,雖然姿態(tài)優(yōu)雅,依然常常潰敗到底。 *他的情欲是黑夜中的潮水,洶涌盲目,但是并不骯臟。 *只
故事本身邏輯上就有硬傷,角色也不夠豐滿,男女主人公的所作所為事出無因,如果非要給劇情的推進找一個緣由,那就是“欲望”??墒潜戎Z什的身材長相和氣質(zhì),如何能和“欲望”沾上邊?倒不如找個金發(fā)碧眼高貴冷艷的火辣女郎當女主更有說服力。